石家莊漢牡丹
❶ 石家莊到漢牡丹園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3號線,全程約7.1公里
1、從石家莊市步行約400米,到達北國商城回站
2、乘答坐地鐵1號線,經過3站, 到達新百廣場站
3、步行約50米,換乘地鐵3號線
4、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3站, 到達西三教站
5、步行約680米,到達牡丹園
❷ 漢牡丹園的漢牡丹園
漢牡丹園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北郝村,佔地136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園內亭台樓閣,古鄉古色,與歷代碑刻石雕,出土文物相應成趣;牡丹、芍葯仙子腳踏祥雲的雕像,遙遙相對;十二生肖石雕,惟妙惟肖,活靈活現;雅靜長廊、牡丹碑亭、棲風湖、百花廳等新景點二十餘處,阡陌交錯,曲徑能幽,新舊景觀巧妙連接,互相襯托,令人如入仙境,流連忘返;新栽培的3萬余株8大色系150多個品種的牡丹與8000多株7大色系80多個品種的芍葯,白如雪,紅似火,黃如金,爭奇斗艷,如詩如畫;千姿百態的雪松、檜柏、小葉黃楊、金葉女貞、龍爪槐、迎春花、白玉蘭、紅玉蘭等10多種名貴苗木花卉錯落有致,點綴其中,形成一道道亮麗的園林風景,妙趣橫生。
據縣志殘碑記載:花高八尺,枝粗如椽,穀雨前後,鮮花盛開,同株異花,花大如盤,紅白相間,溢香滿園,來往遊人,絡繹不絕。
民間相傳,漢牡丹、芍葯為神花,是神童仙女所化,兩漢年間光武帝劉秀,曾伏花間而避王莽追兵,賦詩一首:「小王避難過荒庄,井廟俱無甚荒涼,唯有牡丹花數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漢牡丹之名由此而得。之後,漢牡丹以花開知國事,忠君報國,傳為佳話。國興則花盛,國衰則花衰,抗日期間,日軍顧問高久中雄貪圖名花,兩次移栽均告失敗。漢牡丹從此不發,至新中國成立,而枝繁葉茂,鮮花盛開。
❸ 漢牡丹之鄉在哪
漢牡丹之鄉在邢台市柏鄉縣,漢牡丹和一般牡丹不一樣。
一、年代久遠。
漢代時期已有記載距今已2000多年。早於洛陽唐代牡丹500多年,早於荷澤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稱華夏一絕,世界之最。(注:洛陽唐代牡丹或菏澤明代牡丹並不是單株存活至今的,只是從那時興起種植的,一般牡丹壽命不過幾十年,超過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異花。
在同一株漢代牡丹上可開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層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層台閣型。
三、異地不活。
漢代牡丹只能在這個池內栽培,離開此地,則不能成活。1937年後,日寇侵華期間,駐縣日軍頭目妄圖獨霸名花,曾兩次派人深挖,連根帶土運回日本栽種,雖然澆水施肥,百般侍弄,漢牡丹仍以死抗爭,枯萎而亡。漢代牡丹遭此劫掠,枝葉乾枯,數年不發。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後,漢牡丹才根枝復生,鮮花又開。因此人們又稱贊漢牡丹有民族氣節,是愛國神花。後來又有人進行移栽,仍舊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謎。
既有古代神話(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現代不解之謎:在清代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駕崩那一年,曾開過兩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開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毛澤東主席相繼去世。
五、素有靈氣。
清光緒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記載著柏鄉漢牡丹"素有靈氣"。從老一輩就流傳著"花開知國事,花盛則年豐,花衰則年欠"的說法,至今百姓"觀花問事"之風仍盛。
❹ 牡丹花河北省有沒有
24日,中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牡丹芍葯資源保護基地——柏鄉縣漢牡丹園開園,世界牡丹活化石——延續兩千多年的品種漢代牡丹在遊人面前亮相。 中新網邢台4月24日電(記者牛琳張鵬翔)「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24日,中國國家牡丹芍葯資源保護基地——河北柏鄉縣漢牡丹園開園,世界牡丹活化石——延續兩千多年的品種漢代牡丹在遊人面前亮相。
記者在現場看到,邢台市柏鄉縣牡丹花含苞待放,溢香滿園,河北省內外遊客人如潮湧。亭台樓榭、湖光水色襯映下,許多遊客攜家帶口,來牡丹園春遊踏青、賞花攝影。
30多名來自省會石家莊的「驢友」自發組團、騎行六七十公里抵達柏鄉漢牡丹園。「驢友」之一51歲的楊女士說,他們7點半從石家莊出發,騎了四個多小時,鍛煉了身體,還能一睹漢牡丹的風采。
柏鄉縣漢牡丹園佔地16萬平方米,以世界牡丹「活化石」漢代牡丹統領群芳,包括洛陽、菏澤、甘肅、安徽、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內外九大色系、近千品種,為中國牡丹芍葯品種資源保護區。(
❺ 柏鄉縣漢代牡丹開園了嗎
開了,我一個朋友還發了一個朋友圈。
❻ 柏鄉縣漢牡丹園和柏鄉縣漢都牡丹世界是一地方嗎
柏鄉縣漢牡丹園和柏鄉縣漢都牡丹世界是一地方。漢牡丹園位於河北省邢台版市柏鄉縣城北五公里。園區權佔地面積680畝,分為三大部分,牡丹、芍葯園、設施特色果蔬園、四季花卉園。
牡丹、芍葯專類園:以世界牡丹的活化石——神奇的漢代牡丹總領群芳,囊括了洛陽、菏澤、安徽、四川、甘肅以及日、美、法等國內外牡丹、芍葯珍品九大色繫上千個品種。堪稱世界丹花的總匯。
中科院把漢牡丹園設為牡丹、芍葯品種資源保護基地。神花苑內,除漢代牡丹外,還存放著柏鄉縣東漢至晚清的石刻100多件,這些珍貴文物與漢牡丹交相輝映,構成了歷史和牡丹的特殊文化風格,本園以牡丹、芍葯旅遊觀光、苗木繁殖銷售、溫室牡丹錯季開花培育、歷史文物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