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是怎麼做的
① 杜仲樹怎麼做盆景
給杜仲樹做盆景時,先要將枝幹彎曲,以增添形式美,建議使用棕絲或棕皮來進行攀扎。在彎曲枝幹時,要把握好時節,保護好木質部和表皮。接著把彎曲好了的杜仲樹種在花盆裡,填上土壤,分布一些苔蘚,增添盆景的美感,之後澆水即可。
杜仲樹做盆景的方法
給杜仲樹做盆景時,先要將枝幹彎曲,改變枝幹原來的形式,從而合理的占據空間方位,以此來達到形式美。在彎曲枝幹時,建議使用棕絲或棕皮來進行攀扎,以便於彎曲調整枝幹。
在彎曲枝幹時,一定要根據杜仲樹的習性,能彎曲到什麼程度,就彎曲到什麼程度,並且還要根據杜仲樹的粗細,把握好時節。彎曲枝幹時還要注意保護好木質部和表皮,粗幹部位能不彎便不彎。
接著,將彎曲好了的杜仲樹種在花盆裡,建議使用瓦盆、陶罐或是紫砂盆,以起到良好的透氣效果,也會顯得杜仲樹盆景的美觀。然後是將盆景中填上土壤,建議使用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的腐殖質土壤,然後加入粗砂,以起到養護效果。
在種植杜仲樹盆景時,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害了其根系,以免造成葉子的脫落。在種植盆景時,建議分布一些苔蘚在上面,以增加盆景的美感。將杜仲樹盆景種植好後,澆一次水,使盆景吸收充足的水分即可。
② 連翹盆景如何做
連翹又名黃花桿、黃壽丹、黃綬帶、綬帶,為木犀科連翹屬落葉灌木。株高3米左右,莖叢生,枝條開展或呈拱形下垂,小枝褐色,4棱,有凸起的皮孔,內髓部中空。單葉或3小葉對生,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基部楔形或圓形,先端尖,葉長3厘米至10厘米,葉緣上部有粗鋸齒。花生於老枝上,單生或2至3朵腋生,花冠鍾狀或漏斗形,黃色,裂片4,反卷或扭曲,長達3厘米,花期3至4月,花先於葉開放。蒴果卵圓形,表皮散生刺疣,果尖部喙狀開裂,種子扁圓形,較薄。連翹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葉色呈淺黃色的金葉連翹;葉綠色,葉脈黃色的金脈連翹;枝條下垂的垂枝連翹等,也可用於製作盆景。
連翹的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幼苗成活後先栽種在瓦盆或地下培養3年左右,以促使主幹發粗。其間可對植株作彎、掐頭摘心等初期造型,並注意培養過渡枝條,使盆景成型後枝與干粗細比例協調。此外,還可到山野採挖或利用園林部門淘汰的連翹老樁製作盆景,具有形態清奇古雅、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型等優點。
一般在冬季至早春的休眠季節移栽,先對樹樁進行整形,剪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條,再栽種在較大的花盆或地下「養坯」,盆土宜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後將土壓實,澆透水,放在避風向陽處養護。成活後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盆土積水和過於乾旱都不利於植株生長,生長期注意抹芽,剪除多餘的枝條。
連翹春季黃花滿枝,明媚燦爛,夏秋季節綠葉婆娑。常見的盆景形式有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臨水式、懸崖式等。對於人工繁殖的植株可在苗期對主幹進行蟠扎,而生長多年的老樁應注重對枝條的培養和造型,主幹則不必做過多的處理。其造型方法可採取蟠扎與修剪相結合,因枝條較長,生長期應進行摘心,以控制枝條生長,促發側枝,形成緊湊而茂密的樹冠。大約在6月,當新枝有六七成木質化時對其進行蟠扎,以調整樹勢。
連翹根系發達,可根據需要進行提根,使之盤根錯節,以增加盆景蒼老古樸的意境。
連翹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也耐寒冷和乾旱,但怕積水。生長期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養護,即使盛夏高溫時也不要遮光,但土壤不能過於乾旱,平時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因盆土積水而導致爛根。及時剪掉多餘的枝條,抹去多餘的芽,以保持樹形的優美。春季和秋季每15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夏季則停止施肥,秋季還可向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以促使花芽的形成。冬季在冷室內越冬,也可將花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控制澆水,保持土壤不結冰即可安全越冬。開花前對植株進行一次整形,剪去影響樹形的枝條,使之在開花時樹姿優美。每1至2年的花後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並結合換盆進行一次修剪,將過長的枝條剪短,留出足夠的芽位,以便長出新枝,使下一年多開花,並完善樹冠形態。
③ 枸杞子老樁怎麼做盆景注意這五點,就能做成好看的盆景!
用枸杞樹樁做盆景也是很多花草發燒友的一種玩法,每到夏秋季節,枝頭掛滿紅彤彤的枸杞,也是很美的。那麼怎樣用枸杞樹樁做盆景?下面跟花匠大叔一起去了解下枸杞子老樁怎麼做盆景。
1、移栽要趁早
枸杞冬天會休眠,想要移栽一定要趁早,成活率高,後期長勢會更好。北方移栽最好在二月底地面化凍時完成,南方移栽最好一月底二月初完成。移栽過晚枸杞新芽萌發,根系已經開始活動生長,成活率難以保證。
2、構造造型
枸杞樹樁本身的形態樣子不同,各有各的特點,所以要根據形態的不同,確定好想要打造出來的造型。一般常見的造型是曲乾式或懸崖式,可以將提根的造型製成過橋式,還可以打造成象形式、提根式、多乾式等各種造型,具體的造型應根據樹樁本身的形態確定,並不是固定的造型模式。
3、合理修剪
枸杞樹樁造型的打造,離不開合理的修剪,修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先將植株上影響生長和美觀的枝葉剪掉,對枝葉進行疏剪,將過弱枝、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及時剪掉,可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生長,也能利於美觀。之後根據想要的造型來修剪枝條,枸杞的生長速度很快,所以修剪重了也沒事。
4、拉枝
枸杞枝條比較軟,也可以通過拉枝來打造出想要的造型。這個方法適用於1-2年生的枝條,可以利用繩子或鐵絲,將直立旺枝拉開或吊起分枝大的角度,使枝條呈現出想要的樣子。
5、攀扎
利用細小的鐵絲,纏繞在想要改變的枝條上,一點一點的纏繞扭轉枸杞枝條的角度和方向,等到枝條定型之後,可以將上面的鐵絲拆開。
④ 一個文藝范的山石盆景是怎麼做出來的
一個文藝范的山石盆景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一步:先有想法做一個山石盆景,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一個盆景,就像畫一幅畫一樣,你要先知道要畫什麼,然後才能畫出來,所以先有一個想法把他畫成設計圖,再根據設計圖是設計,這是第一步,當然如果一開始無從下手和,可以參好自己喜歡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做些改動。第二步:選擇材料有了核心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根據這個想法,開始選材了,選材包含:石、盆、架等,比如,如果你想做個黃山、華山,就可以先堅硬一些的猛石,想做雪景可以用白色的宣石或海母石等等,至於選盆,通常會選擇淺水盆、可以有大理石盆或者釉盆,如查你想搭大的山石盆,可以用水泥盆。
第三步:布局設計有了想法,有了材料,接下來就是圍繞自己的想法,把大形搭出來,然後慢慢調整材料的位置,到底這塊石料是橫用、還是直用還是斜用呢哪個角度是你最好看呢這一步很重要,做得好,後期加工後才能實現你最初的想法,通常來說,你至少要保證三個面可以觀賞的。
第四步:加工擺好大型後,要對材料進行加工,然後膠合,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加工方式。(1)鋸截:無論硬石、軟石,底部都要鋸平,可以把石頭放入水中,這樣就能立馬得到水平線,截的時候要想好,看哪裡地得最合適你的作品的。(2)雕琢:能利用石料天然的造型當然最好,但現實經常不如人意,所以我們要對石料進行雕琢,加工前先用水浸泡,這樣好操作,然後注意下重手前要先試探,避免碎裂浪費,然後到坡腳比較細致的地方,要從下往目,防止斷裂。(3)膠合:把截平、雕琢好的石料用水泥粘合在一起,方便後續布置,要注意的是,膠合的時候要注意石料的紋理、石質是否相同,要不就會顯得很假,還有就是軟石只能左右兩面膠合,然後還要為以後種植留空隙。
(4)種植點綴:山因水活,樹使山生。所以要讓山石盆景完整,會選取矮小樹木、草本植物和苔蘚對山石盆景進行點綴。:.第五步:最後調整常會發現加工好的山石或種植好的植物有不盡合要求之處,必須再作加工甚或調換。
有時還會發現原來構思的布局設計不夠完美,所以說是最後調整,但實際是在過程中慢慢調整,最後在做一次審查和微調。每六步:題名經過自己的設計、努力做出來一個自己滿意的山石盆景,當然要給他配一個好聽的景名啦。根據作品的主題、題材,意境等方面來題名。
總之盆景的題名不可俗、粗、直。
假山石盆景製作技巧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盆景製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盆 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
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
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盆內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藝術品,必須精心組合,仔細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組合造型時,要遵循幾個原則。
1、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2、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3、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4、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5、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三)石料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
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切記: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3、膠合:膠合能起到盡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點: ①幾塊石料的石質、紋理、顏色及氣勢都要相仿。
②為了不影響石峰的吸水,應橫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點綴 小景點綴是為了達到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將蔭棚、或溫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長的青苔,用刀刮下,輕輕搓碎,然後用毛刷蘸碎苔點種於山峰的縫穴內,接著置於陰處並經常噴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滿石峰。 2、栽樹方法是:以「丈山尺樹」要求,選擇合適的樹種,並按照大自然的生長規律種植。
石縫間宜植根系裸露、樹千彎曲、樹姿玲瓏的樹種,且枝細、葉小、根淺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種小型五針松、羅漢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細葉常綠草本來代替樹木。 3、擺件方法是:依形就勢,順其自然,巧妙地結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來表現風景意境。
可參照國畫畫論中對風景建築及設施的位置來擺放。應注意:擺件大小,應掌握近大遠小,低大高小的透視原則。而數量,根據盆景主題、意境、規格等具體情況而酌定。
盆景如何做出滿意的造型有什麼創作技巧嗎可以具體解說下嗎
都說「盆景是立體的畫」,立體在哪裡能體現出來呢這就要說到盆景的「枝布四岐」了,何謂「枝布四岐」這一說法主要是為了押韻而改變了字的順序,應該叫做,盆景布枝四岐法,再簡單點,意思就是盆景枝條的布局手法。好的盆景,它的枝條的布局肯定是分布在前後左右四個面上的,這樣才能讓盆景有立體感。
當然,這種枝條的布局方法,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在布枝的時候,枝條間要相互錯開,不能讓四面的枝條處在一個平面之上。
「四岐」就是前後左右四面布枝,表現出盆景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之所以,在這里,使用「岐」字,而是不用簡俗易懂的「面」字,是要大家了解枝幹走勢的錯綜復雜之勢,和現實當中很多人面對一樣事情所產生的分歧一樣,熟練掌握後,自然恩能夠做到四岐中毎一岐都有條理和看頭。這里再和大家詳細聊下「四岐法」,其實「四岐法」最早源於畫壇,在《芥子園畫譜-樹譜》之中,就有畫樹時「四岐法」的詳細論述,原文在這里就不一一羅列出來了,怕有湊字數之嫌。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查閱一下,可以讓你更深層次的了解,什麼是」四岐法「。
之後,「四岐法」被引用到了盆景布枝當中,雖然說,我們不用照搬畫論中的「四岐法」,盆景創作也不需要什麼一定之規,規則在盆景創作當中,遲早都會過時,被打破,這就是創新。但在盆景創作中,也是有一些基本原則需要遵守的,下面和大家說下盆景布枝時的三個原則,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在之後的盆景創作中有點參考價值。原則一:在給盆景進行布枝時,最低的分支點一般位於樹總高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這樣的布局,不光會讓整個盆景和樹干在視覺上更加具有力量感,並且要盡量的讓樹乾的三分之二的部分能被觀察到,也就是要求,在布枝時,樹干、樹枝、樹葉要「穿插相見」。
原則二:盆景不光有八方根盤,在布枝也有個」八方出枝「的說法,就是說,在布枝時,讓枝條盡量做到輪式布局,從盆景的上部往下觀察,整個枝條出枝成輻射狀,這樣做的好處,不光能讓樹形更加的飽滿,還能和根盤相呼應,讓盆景更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價值大增。原則三:枝條的出枝點也是有講究的,理想的出枝點應該在枝乾的陽面,就是向外凸出的位置上,而不是陰面,就是向內凹陷的位置上。在向內凹陷的位置上出枝和腋下枝是一個道理,外凸面出枝,能夠讓整個樹勢更加的舒展。
在枝條萌芽時,我們就要早早的定好枝條的位置,加以重點的培養。
怎樣做盆景造型
盆景造型做法如下:1、主幹造型技法主幹造型技法主要是通過傳統的蟠扎以及修剪等工作,來對主幹進行人工干預,使盆景快速造型。好,我們可以對樹干進行雕刻,也可以進行切割,還可以進行錘擊、彎曲、垂吊等一系列的主幹造型技法。
2、枝片造型技法枝片造型技法可以說是盆景,在製作過程當中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嶺南盆景對於枝片造型技法運用極為出色,使枝托成形,通過出托的位置、角度、形態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夠有效的突出一盆盆景的氣質和神韻,還可以彌補盆景新添的不足。3、根部造型技法根部的造型技法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因為根是樹木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根沒有養好的話,那盆景也不會好看,但在把根養好的同時,再通過對根部的外形打造,可以有效的增強盆景的造型,藝術感和渲染力。4、整體造型技法整體造型技法則需要先對植株的整體來進行設計,這是一個從想像過程到實際形象形成的一個轉變。整體造型技法,首先需要觀察植株外形最適合做哪類造型,然後再構思其盆景造型的走向,再增加自我的靈感來給盆景注入靈魂。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
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
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
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
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
怎樣製作盆景造型
製作盆景造型步驟:1、選盆製作盆景的入門技巧首先就要從選盆開始,盆景的盆對後期整個植株所呈現出來的盆景效果十分重要,一般根據盆栽植物的大小和樣式來選擇,它的根系會長得很茂密就要用深盆,如果是一些裸露在外的就要選淺盆。2、制土一個盆景的外觀在於它的盆和植株的樣式,那以內在美的肯定就是它的土壤了,一般盆景的制土以淺土和疏鬆的沙土為主,為了讓它看起來更加美觀可以在土壤的表面加一些青苔或者鋪上一層石子,這樣才能讓一個盆景看起來非常漂亮。
3、栽植株在選擇植株的時候就要考慮是微型盆景,露跟盆景還是叢樹盆景,因為不同的植株它最後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合適的盆景,栽種的時候不要把植株的根莖全部插在土裡可以裸露一點在外面。
4、修剪製作一個好的盆景最後的修剪工作也十分重要,修剪主要是讓整個植株保持一種美感,主要是根據原來的樣式進行修剪,修剪的時候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殘枝枯葉,給盆栽定型,這樣才能讓盆景看起來更加好看。
⑤ 怎麼做盆景 做盆景的方法
製作盆景的方法如下:
1. 准備盆土與植株 選擇盆子:首先,選擇一個適合的植物盆,可以是陶瓷盆、塑料盆或其他材質的盆,根據個人喜好和植物需求來選擇。 准備土壤:在盆子中加入適量的土壤,土壤需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以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 移植植株:輕輕去掉植株根部的部分原土,避免損傷根系,然後將植株放入准備好的盆中,覆蓋上適量的土壤,確保植株穩固。
2. 准備裝飾物 選擇模型:為了增加盆景的觀賞性,可以准備一些小人、門、動物等微型模型。 收集自然元素:收集一些小石頭、各種草類植物等自然元素,用於點綴盆景,營造自然氛圍。
3. 布置盆景 擺放植株:將植株放入盆中後,根據盆景的整體設計,調整植株的位置和高度,約占盆的1/2左右。 添加模型與裝飾:在盆邊或植株周圍擺放准備好的微型模型,用小石頭點綴其間,再將草類植物圍著植株擺放,形成錯落有致的布局。 調整細節:最後,仔細檢查盆景的布局,調整各元素的位置和角度,以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通過以上步驟,一個簡單而美觀的盆景就完成了。製作盆景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創意進行自由發揮,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盆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