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鉤懸崖盆景
Ⅰ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1)立意掛壁式山水盆景在造型方法上相同於一般的山水盆景,常常利用平遠式的表現方法。有近山、有遠山,山上還可以種植小植物作為點綴。在製作之前要根據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構思山石的布局、草木的栽種、配件的點綴、題名、落款以及印章等在盆面的位置。
(2)材料的選擇與准備
背景。掛壁山水式盆景通常選用漢白玉、大理石淺盆或者已拋光的石板作為背景,大理石淺盆或石板上,如果有天然抽象的山水紋理就更理想了。也可以選用三合板或金屬薄板,上邊塗上湖藍色的漆模仿天空和湖水。常用的樣式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扇面形等。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樣式大小合適的背景。
製作前先在選好的盆背面用鎢鋼鑽打洞,注意不要將盆或石板穿通,洞口要小,裡面要略大一些,用粗細適宜的銅絲製成大小合適的掛鉤並將其用萬能膠調和400號以上高標號水泥固定於洞內,以便製作完畢之後可以把盆缽掛在牆上。
石料。可以選用斧劈石、英德石以及石筍石等硬質石料,也可選用便於雕鑿的砂積石、海母石等軟質石料。為考慮之後需在山石上栽種草木,山石上最好有孔洞和裂隙。由於硬質石料加工難度較大,所以在選材時除需考慮山石大小、色澤以及厚薄之外,山石上有自然洞孔、縫隙以及凹坑最佳。
掛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要粘貼在盆面上,為了減輕重量,使粘貼更牢固,需將石料加工成薄片。加工時只加工正面,背面切為平面即可。
其他材料。根據立意准備好石上栽種的小植物、點染的青苔以及大小適合的亭、塔、風帆等配件。
(3)布局製作在布局時,掛壁式山水盆景要遵循近山大、遠山小;近山清晰,遠山模糊的透視原則。用作近山的山石分量要大於遠山,山石上宜有清晰的紋理;而用作遠山的山石則不需要紋理清晰,顏色要淡一些,山石也要適當薄一些。遠山的形狀要低矮逶迤,下沿水平。近山的山石上,要預留洞穴,栽種小植物,植物大小同山峰的高度比例要協調,可以在山石縫隙或凹隙處點綴青苔,起到綠化山石的作用。
膠合山石的水泥色澤應與山石相同。若不同,則可以在調和水泥時加入和山石色澤相同的顏料,也可以在水泥的表面上撒與山石材料一樣的石粉。粘貼山石前要用砂紙把盆面粘貼位置打磨幾次,再用布將打磨下來的石粉擦乾凈,這樣可以增加山石和盆面結合的牢固度。
(4)落款、題名、加蓋印章山石粘貼完畢後,要根據構思在盆面適當的位置落款、題名以及加蓋印章。若盆面上的小船粘貼有困難,則也可在盆面適當部位繪上幾只小船,注意小船也要遵循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

Ⅱ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很多盆友都喜歡製作附石盆景,來進行賞玩。這不,和一個才二十幾歲的資深盆友聊了半天,別看年紀不大,玩附石盆景都幾年了,雖然說,製作的過程可能有點繁瑣,但卻比樹樁盆景成景要快得多,而且就觀賞的效果來說,也是毫不遜色的。
所以,附石盆景才會成為中國盆景里傳統造型的形式之一。
它通過對自然界樹木生長形態的模仿,將樹木和山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出樹木不屈不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無論是之前講的賞玩效果還是它所表達出來的意境,都值得我們盆景愛好者來養上一盆,當然,有條件的,可以自己製作一盆。01、造型的式樣附石盆景的造型大體上分成了水附石和旱附石。水附石利用一些比較疏鬆的吸水石為材料,把植物栽植在山石的孔洞、縫隙之中,然後把山石連同植物擺放在水盆里固定,就製作成了山水盆景。
旱盆景的造型多變,但山石是以硬質石材最為材料,把植物貼合在石材上,但根系還是栽植在盆土裡,還是屬於樹樁盆景的范疇。而現在說的附石盆景,基本上是代指的旱盆景。旱盆景的式樣有多種,這里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1、一體式就是把樹根鑲嵌進石縫或人工開鑿出來的縫隙里,用山石來代替盆景的主體,而真正的樹體則成為頂部和側枝等,這種把山石和樹體完全結合在一起的式樣,主要目的是可以彌補樹體上的不足和缺陷,造型生動。而有條件的,可以把樹體上的枝條培育成垂枝或者飄枝,將更加的美麗動人,造型合一。2、懸崖式懸崖式的附石盆景,也是製作的比較多的式樣之一了。
選擇高瘦的山石,樹體和山石的具體比例大概在,樹體的主幹的直徑2-3厘米,可以搭配的石料高度在50-80厘米左右。懸崖式也是可以細分的,具體做成什麼式樣,還是要看樹體的選擇和石材的選擇,還有它們之間的相互搭配,找出最佳的搭配方案,表現出樹木的頑強精神。3、坐石式聽名之意,就是把樹體栽植在石頭之上,選用的石材,下寬上窄,才能顯得穩固。
石上樹的式樣和合體式有些類似,但表現手法不同。石上樹的造型大多都是培養大飄枝來表現出動態感,再以樹頂的旺盛生長的枝葉來表現出生命力。4、抱石式抱石式盆景的石材被樹體的根部包裹住,造型上主要表現的是樹樁,石材只是配角了,但也要有一定的形態變化。造型多以斜乾式,曲乾式為主。
抱石式盆景的特點就在這個抱字,就像抱著寶貝一樣,緊緊地抱住,貼合得嚴密緊實。5、靠貼式相互依附,相互靠貼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人一眼看到,就是一種難解難分,依依不捨的意境浮現在眾人面前。依附式的附石盆景在造型上沒有樹木特定造型,主要就是樹體和山石,緊密貼合,相互依附。02、素材的選擇1、山石現在的城市生活,想要找尋到可以製作附石盆景的心儀素材,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就得靠我們平時多留意,多發現了,石材的話,主要就是要求形態奇特,有殘缺,縫隙,孔洞等特徵的,像有些地區的太湖石,鍾乳石,等等,都是製作附石盆景的好素材。2、樹樁樹樁植物的選擇相對來說,簡單一點,畢竟各地都有適合製作附石盆景的植物素材,只要符合萌發力強,根系發達,生長迅速,生命力強等特徵的,都可以成為附石盆景的選擇,像黃楊,榕樹,福建茶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03、製作的技巧1、提根想要成為製作附石盆景的樹樁,根系就必須要很發達,如果根系的長度和石材的不匹配,就很難製作。所以,選好的樹樁植物要先進行提根,而提根的方法有很多,高培土和套筒填土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具體的操作方法,之前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這里就不贅述了。2、製作將合乎條件的樹樁植物和山石准備好,就可以具體地進行操作了。無論是採用前面介紹的那種式樣,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把樹樁植物的根系,通過各種方法,巧妙地鑲嵌、綁扎在山石之上,貼合緊密,自然依附,盡量的不露出人工的痕跡。
用新的塑料薄膜切成帶子或者布條等進行纏繞,才能貼合緊密自然。3、培植製作好的附石盆景,可以直接上盆進行栽植,緩苗後就正常進行養護,但這種方式生長緩慢,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養護就要花費太多的精力。推薦把製作好的附石盆景進行套筒栽植,要把樹樁植物的根系全部埋進土裡。
這樣進行栽植,不光生長發育加快,還不需要過多地進行養護。4、上盆一般培植2年左右,樹和石就已經生長在一起了,形成了一個整體,這時候,就可以慢慢在澆水時,沖刷壅土,讓石頭和根系慢慢的露出來。到了第三年,就能全部沖刷出來,取出後,進行修剪,就可以上盆了。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
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
怎樣製作掛壁式山水盆景(1)立意掛壁式山水盆景在造型方法上相同於一般的山水盆景,常常利用平遠式的表現方法。有近山、有遠山,山上還可以種植小植物作為點綴。
在製作之前要根據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構思山石的布局、草木的栽種、配件的點綴、題名、落款以及印章等在盆面的位置。
(2)材料的選擇與准備背景。掛壁山水式盆景通常選用漢白玉、大理石淺盆或者已拋光的石板作為背景,大理石淺盆或石板上,如果有天然抽象的山水紋理就更理想了。也可以選用三合板或金屬薄板,上邊塗上湖藍色的漆模仿天空和湖水。常用的樣式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扇面形等。
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樣式大小合適的背景。製作前先在選好的盆背面用鎢鋼鑽打洞,注意不要將盆或石板穿通,洞口要小,裡面要略大一些,用粗細適宜的銅絲製成大小合適的掛鉤並將其用萬能膠調和400號以上高標號水泥固定於洞內,以便製作完畢之後可以把盆缽掛在牆上。
可以選用斧劈石、英德石以及石筍石等硬質石料,也可選用便於雕鑿的砂積石、海母石等軟質石料。為考慮之後需在山石上栽種草木,山石上最好有孔洞和裂隙。由於硬質石料加工難度較大,所以在選材時除需考慮山石大小、色澤以及厚薄之外,山石上有自然洞孔、縫隙以及凹坑最佳。
掛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要粘貼在盆面上,為了減輕重量,使粘貼更牢固,需將石料加工成薄片。加工時只加工正面,背面切為平面即可。其他材料。
根據立意准備好石上栽種的小植物、點染的青苔以及大小適合的亭、塔、風帆等配件。(3)布局製作在布局時,掛壁式山水盆景要遵循近山大、遠山小;近山清晰,遠山模糊的透視原則。用作近山的山石分量要大於遠山,山石上宜有清晰的紋理;而用作遠山的山石則不需要紋理清晰,顏色要淡一些,山石也要適當薄一些。遠山的形狀要低矮逶迤,下沿水平。
近山的山石上,要預留洞穴,栽種小植物,植物大小同山峰的高度比例要協調,可以在山石縫隙或凹隙處點綴青苔,起到綠化山石的作用。膠合山石的水泥色澤應與山石相同。若不同,則可以在調和水泥時加入和山石色澤相同的顏料,也可以在水泥的表面上撒與山石材料一樣的石粉。粘貼山石前要用砂紙把盆面粘貼位置打磨幾次,再用布將打磨下來的石粉擦乾凈,這樣可以增加山石和盆面結合的牢固度。
(4)落款、題名、加蓋印章山石粘貼完畢後,要根據構思在盆面適當的位置落款、題名以及加蓋印章。若盆面上的小船粘貼有困難,則也可在盆面適當部位繪上幾只小船,注意小船也要遵循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
如何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
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的步驟:1、山體輪廓的敲削當我們在製作一盆山水盆景進行選材時,首先要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引發構思,反復推敲,不論硬石、軟石,上水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節奏感。2、截鋸與粘合多數時候,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觀。
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
3、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形。4、理紋與錯落一般說來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體皴紋上達到大致一致,這樣顯得景觀畫面較為統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異性,因此在盡量選擇紋理自然線條一致的前提下,有時要對一些紋理皴法不明顯或紋理差異較大的石材進行理紋,理紋一般用剔、掏、敲、鋸方式進行,視石材的軟硬性質而定,若有的紋理實在不能理出,則可用大致色澤一致的石材進行錯落拼接,形成大的塊面的皴紋明顯凹凸現象,達到景觀統一生動的要求。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
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
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
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
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
盆景假山造型圖,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
提起盆景假山造型圖,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另外,還有人想問假山盆景 盆景選擇以及保養,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如何做盆景假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盆景假山造型圖 1、盆景假山造型圖: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 製作假山盆景首先要做盆子,用5.5的鋼筋焊一個盆子的形狀,鋼筋間距不要太大20厘米,焊好後綁四分之一的鋼絲網,綁好網子以後用水泥往上糊,根據自己喜歡的形狀做出來,等水泥凝固後用丙烯上色,一般做成石頭的顏色比較好,也可以直接用石頭磨盆子,造價高不推薦,盆子出來剩下的就是怎麼往盆子里放石頭了,選擇好和盆子相匹配的石頭用雲石膠粘合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可以了。 2、盆景假山造型圖:假山盆景 盆景選擇以及保養 導語:現在大家都喜歡在房間里放置一些盆景,盤錦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假山盆景,就是廣受大家喜歡的一種盆景,假山盆景,就是在盆景中製作出一座假山,和一些樹木,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方,而且也是比較簡單的。
對於假山盆景來說,選擇和保養是一樣重要的,如果保養不好的話,對噴金的使用壽命也是有很大影響。
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假山盆景以及選購和保養的方法。 盆景選擇 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中,首先要選好盆,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價格便宜,也可選用。
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小盆景假山流水景觀養魚製作。 盆景設計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
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 盆景小型盆景假山製作圖片大全。 1、膠接山體: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
盆景假山造型圖片欣賞。 如何做盆景假山 2、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 3、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小假山盆景擺放客廳圖。 盆景保養 1、假山盆景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室內小盆景假山造型圖。 2、假山盆景內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由於土壤貯水少,經不起強陽光下曝曬,只能見適當的陽光。
同時,曝曬會使盆景上的擺件失色、剝落、斷裂,使整個盆景失去觀賞價值。因此,平時要加強遮蔭,尤其是盛夏必須在蔭棚下養護,否則會導致花木生長、、土表的苔蘚乾枯。假山盆景圖片山水。 3、假山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雨沖刷,澆水時也不要太猛,否則會沖去盆泥,影響植株生長。
假山盆景給水時,用或浸水方法,這樣既利於植株、花草、苔蘚生長,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塵,以整個山石清新蒼翠,生機盎然。 結束語:通過我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假山盆景以及保養和選購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假山盆景是一種非常優質的裝飾品,在盆景中製造一個假山,看起來非常的大氣。大家在購買假山後,一定要進行合理的保養,因為保養和選擇對於假山盆景的質量和觀賞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過我上面的介紹,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到假山盆景,以及選購和保養的方法。
盆景46種樣式。 以上就是與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相關內容,是關於怎麼自己製作盆景假山的分享。
盆景的造型技術有哪些
很多花友想學習如何進行盆景造型,其實盆景造型不外乎有以下幾種方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景的造型技術,一起來看看。
盆景的造型技術 1. 撬皮法 就是在樹的生長旺季,用利刀刺入樹干皮層的形成層,然後輕撬幾下,使樹皮與木質部暫時分離,也可在撬開的樹皮內塞入大小適當的石塊,然後用麻皮可棕皮纏繞包紮,待傷口癒合後,樹干局部膨大隆起,呈龍鍾之態。
2. 撕裂法 就是對需要疏剪的枝條,不用剪刀而是用手,連同樹皮和部分木質部一起撕除,使樹木露出一道木質溝槽,傷口癒合後好似自然形成,給人以古雅老殘的印象。 3. 棍棒彎曲法 就是以粗細適宜的木棍、竹竿、鐵棍、硬塑料管、鐵管等棍棒為支架,根據造型設計,把幼樹主幹纏繞在支架上,使之彎曲成形。根據造型設計要求的樹干形狀和彎曲程度,可用一根、兩根甚至三根棍棒巧妙組合使用。由於鐵管傳熱快,對樹干生長不利,可在鐵管表面纏繞布片、麻皮等物隔熱。
適用此法彎曲的盆景都是2-3年生的幼樹,樹齡長、主幹硬的不宜採用。彎曲好後,用繩綁扎牢固,在養護期間對枝葉進行修剪造型。綁扎1-2年後,拆除棍棒,略經加工,就成為一件彎曲自然、婀娜多姿的桂花盆景了。
4. 疙瘩法 採用此法造型,一般選用枝幹柔軟的幼樹,在其主幹出土不高處打一個結或窩一個360度的圓形,稍加綁扎,經過幾年的栽培(同時提根)、修剪加工,即可成為形態優美別致的盆景。 5. 去皮法 就是在桂花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豎向、形狀不規則地除去一塊樹皮,露出木質部,待創傷癒合結疤後,樹干便顯得蒼老美觀。 6. 剖干法 就是在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先去掉一塊樹皮,然後用利刀或小鑿子,除去木質部三分之一左右,結疤後露出凹狀木質部,以顯示盆景的古老奇特。
但剖干不可過深,最深不能超過樹干直徑的二分之一;也不可過多,一般一株盆景剖1-2處即可,否則會影響盆景生長,並有「千瘡百孔」之嫌。 7. 折枝法 折枝法又可分為折枝留痕和折而不斷兩種。 (1) 折枝留痕法。
就是在樹木枝幹欲折斷的部位,先用鋸鋸一條溝,深達枝條直徑一半左右,然後連皮與木質部一起撕下,傷痕癒合後,宛如自然長成,形態美觀。 (2) 折而不斷法。就是將欲折枝條先用金屬絲纏繞,然後把枝條折斷一半(折而不斷,枝條仍然成活)。折枝角度和部位視造型需要而定。
一般一株盆景只折一二枝,折枝曲線硬直而剛健,別開生面。 8. 豎剖樹皮法 有的盆景樹干平滑無老態,春季可在樹幹上豎向剖割幾刀,深達木質部,待傷口癒合後,樹皮就變得粗糙而蒼老了。 9. 就是把樹干豎向劈開。 按造型要求不同,操作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把樹根、樹干一分為二,但樹冠不分開,也就是說下分上不分,仍然是一株植株;另一種是將樹根、樹干及樹冠都一分為二,成為兩株植株,精心養護,便可做成兩件桂花盆景了。
果樹盆景的造型技術 (一)根的造型方法 1 、換盆法:每換盆一次,將樹體根系往上提一次,使土面超過盆面,隨著日常澆水,使根基逐漸外露。亦可人為的用竹簽、木棒等將盆面的土壤逐漸往下剔除,直到需要的祼露效果為止。 2 、去土法。為使樹木的根基處露,可將樹木埋入較深的盆中,在盆底部盛放肥土,上部放河沙或是爐渣之類的填充物,根據根系生長具有向肥性的特性,引導根系向下生長,這樣可逐漸的把上層填充物往下去除,使根基部分漸漸露出,直到填充物全部去除,根系裸露成型為止。
3 、套裝法:對於一些栽入淺盆進行培養的果樹盆景,為保證成活率,並且使其根系外露,可選用瓦片、木板等物在盆面之上,隨盆的形狀圍一圈形成一個活套,也就是加高盆的原有高度,然後在套內加入河砂等填充物,到一定時期拆除活套後,根基部分即可裸露於盆面之上。 (二)乾的造型方法 1 、做彎法:樹干較粗時,為防止折斷,可在做彎前先將需彎曲部位用麻片、塑料布等物包紮,而後再用力做彎。如仍彎曲困難時,可在需做彎部位用手鋸連鋸數鋸,鋸口深達木質部 1/2 — 1/3 處。
然後彎動樹干使鋸口接合,並用塑料布包紮。彎曲造型後的樹干需用鉛絲、麻繩等綁扎固定,在生長季經 3 — 4 個月後即可癒合成型。 對於樹干僅有 2 — 3cm ,且需做彎的部位無疤傷時,多在春季樹體萌動前進行擰干做彎造型,方法是兩手緊握做彎部位的兩端,用力旋扭使其木質部酥裂,而後做彎甚至成結並加以綁扎固定,經年後即可形成奇特優美的干形。
2 、截干法:採集到的樹樁,有的基部樁形較好,而其上部干、枝既直又長,並且不適於作彎造型時,可採用春季萌芽前截乾的方法保留優美的樹樁和樹冠。經截干後不但可調整樹形走向,而且可加大上下的粗變比例,在較小的空間形成自然大樹的形態骨架。也可根據造型需要故意加大傷口甚至造成傷口撕裂,進而培養蒼老的古樹之態。 3 、借代法:對於上部形態較好而主幹下部較細、較高、較直的盆景,常有其基部平淡,頭重腳輕之嫌,可在下部拙劣處,於觀賞面貼一拳後, 以遮醜揚美 , 彌補空虛 , 使其上下平衡穩定 , 增加態勢 , 從而提高觀賞價值。
另一方法是:在姿態優美的死樁上刻一縱向裂縫或盎縱向穿洞,將主幹鑲入後外裹布條捆紮牢固。隨著主幹的增粗,所嵌部分越嵌越緊,並逐漸遮住了嵌合的痕跡,儼然一株姿態、生機盎然的古樁。同樣將幹部嵌入石縫也很有趣味。
(三)枝的造型方法 果樹盆景對枝的加工要求並不像觀葉類盆景那樣細致、嚴格,其原因首先是大多數當年生枝條必須進行冬季修剪,通過修剪進行局部整形;其次,為保證果實發育必須保留足夠數量的葉片,而且許多樹種其結果部位多在枝條的頂端,處理不當會影響當年及翌年的結果;另外,結果後,尤其大果型樹種的果實,常使枝條壓彎甚至下垂而改變原有形態。因此果樹盆景對枝的造型,主要是根據整形的需要,在主要分枝的布局和形態上下工夫。對局部小枝,除對影響樹形的及時處理外,多數結合促花保果和維持樹型作較粗獷處理。當然小型盆景對枝的加工十分嚴格,因為其枝條很少,對觀賞的要求很高。
主枝的選留:主枝的選留應服從整體造型的需要,一般選留 2 — 3 個,著重考慮其形態、方位、層次以及與整體的配合。既要層次清晰,伸展有序,又應避免多、亂、密、繁。對那些平行枝,交叉枝,反向枝,直立枝,對生枝、輪生枝等均應去除或短截。
枝的彎曲主要通過修剪和蟠扎來實現。修剪法,主要是利用芽的方向性來調成枝。
Ⅲ 主幹懸崖定式中細分哪些類型
細分又分為全懸崖、半懸崖、倒掛懸崖三種造型。
懸崖式盆景的類型和特點。
懸崖式盆景有全懸崖、半懸崖、倒掛懸崖3種形式,按照樁頭形態又分為:
①全懸崖:包含撈月式,主幹梢頭越過花盆底部,主幹分枝超過5個,總體形象瀟灑飄逸。迴旋式懸崖也是全懸崖,只是增加了迴旋梢頭方式,但盆景成型後難以養護,有的盆景需要常年放在溫室內斜著養、倒著養,才能避免梢頭失枝。建議沒有養護條件的一般盆友,不要購買、製作這種迴旋式懸崖盆景。
②半懸崖:主幹梢頭最多隻能達到花盆底部,主幹分枝以3-5個最好。半懸崖中又有設置探枝的造型,稱為探枝懸崖式。
③倒掛懸崖式:又名掛鉤懸崖、倒掛抬頭式,具體特點以根盤要懸根露爪,不再設置拖根,干形、枝托配置與其他懸崖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