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縣盆景概況

縣盆景概況

發布時間: 2023-05-09 18:42:34

A. 什麼是盆景,為什麼說盆栽是盆景之源

盆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起源發展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 。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面積1280畝,注冊資金2000萬元,員工39人,其中高級園藝師5人,中級技術人員15人。集園林種植、綠化設計、園林施工為一體的綜合花卉種植企業。公司位於藍田縣城北環路中段路北,南臨霸河、北臨縣委縣政府。這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鳥語花香,具有得天獨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資源。
公司按照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建立了一個1千畝的名優花木生產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大規格朴樹、國槐、皂角樹、柿樹、桂花、白皮鬆、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紅葉桃、榆葉梅、七葉樹、大葉女貞、辛夷、紅黃玉蘭、垂柳、金絲柳 速生柳、等多個品種, 形成了規模化、市場化的布局。公司本著以誠信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的經營理念,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種植、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格局,計劃用3至5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為鄢陵縣花卉苗木、旅遊、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名優產業基地,成為鄢陵縣的一個靚點。
鄢陵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保護生態平衡、恢復植被、綠化環保、美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 使我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公司期盼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同打造一個生態環保、休閑旅遊、花卉苗木一體化的生態園區。
盆景本來就是盆栽變得,養得好樹形好就叫做盆景了。

B. 通派盆景的介紹

通派盆景是江蘇南通的特色盆景,漢族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園林藝術的珍品。通派盆版景以南通為中心,權包括周圍各縣及如皋一帶。此派曾被劃為揚派盆景的東路「派系」。但是通派盆景歷史悠久,造型具有明顯的與眾不同的特點,且分布的范圍較廣,影響較深。通派盆景的顯著特色,是選用尖短小葉羅漢松(俗稱雀舌羅漢松)為材料,攀紮成「二彎半」的格局,即主幹攀成二彎半,每個彎上有三個主枝,每枝又紮成扁平如雲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獅,端莊穩重,像是一幅立體的畫,深得人民喜愛。

C. 如派盆景的特點以及對如皋的好處

如派盆景藝術,被全國盆景協會於1983年考訂為全國盆景藝術七大流派之一。如派盆景以蟠扎為主,輔之以修剪,稱為扎景,選取檜柏類、羅漢松、五針松、紫杉、黃楊、六月雪為主要素材,因樹造型。有一彎半、兩彎半、三彎半3種,以兩彎半為主,蟠扎使用的棕絲經過選棕、抽絲、浸泡、制繩等工序,絲如細枝,與樹混為一色。棕路運用靈活巧妙。棕法有抱、頭、起、躺、豎、仰、吊、平、套、勾、帶、懸、側、掏16字,並有「三三月景」的特技法,即樹高尺余、干徑3寸可與苗高3寸的植株紮成姿態同形的盆景。經過不同技法精細製作,如派盆景形成相同特點。姿態清、奇、古、朴,寓小於大,寓近於遠,靜中見動,虛中見實,樹、盆、幾姘媚,形成雲頭、雨腳、美人腰、「劉海」頂的「迎客式」,古雅、蒼勁,彬彬有禮。如派盆景雲片豐滿,葉密色濃,陰片平伸,陽片略帶下垂,背片襯托。樹勢迴旋前傾,有左蟠右展及右蟠左展,左右勻稱,層次分明。前後、左右、上下端睨,風采各異,無不成趣。
現存宋代如派盆景珍品有:古柏3盆,為北宋教育家胡璦柏園遺物,樹齡900餘年,分別命名為「華蓋麋鹿」、「立鶴遐齡 」、「蛟龍穿雲」。其中兩彎半「蛟龍穿雲」,獲1985年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一等獎;「華蓋麋鹿」獲1987年江蘇省盆景展覽會榮譽獎。存縣人民公園內。古檜1株,為落地盆景,兩彎半造型,宋文昭公曾肇手植,樹齡800餘年,生長茂盛,存水明樓西側。古絨針柏1盆,名「龍騰虎躍」,為元末明初汪之衍文園內遺物,1982年獲得江蘇省盆景展覽會優秀盆景獎,1983年獲南通市盆景展覽最佳獎,1984年選中國國際旅行社年歷封面,1987年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榮譽獎,存縣人民公園內。巨型五針構4盆,樹齡200餘年,樹高均達1.8米,樹冠直徑2米,陰片1米,陽片2米,存縣烈士館內。五針松1盆,園藝世家儲友山所作,樹齡130餘年,原4株稱為「四姐妹」,現僅存縣人民公園一盆「蒼復南山」,1985年獲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3等獎。羅漢松-雀舌1盆,兩彎半造型,樹齡120餘年,1985年獲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2等獎,現存縣人民公園內。迎賓雀舌松1盆,清代作品,1982年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優秀獎,存縣人民公園內。迎賓羅漢松-中葉,製作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1982年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優秀獎,存縣人民公園內,雀舌兩彎半大、中型各1盆,縣人民公園製作,1987年分別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榮譽獎、三等獎。虎刺1盆,定名「綠蔭深處」,存綠園內,雀梅1盆,定名「飽覽人間春色」,樹齡180年,如皋綠園製作,1990年日本大阪國際花卉博覽會上獲國際獎和最高榮譽獎-國際優秀金獎。

D. 川派盆景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盆景產業化的得失

四川盆地種植盆景的歷史悠久,川派盆景也稱為「劍南盆景」,是以四川省名來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中又分為川西與川東兩處地方風格。川西以成都為中心,包括溫江、郫縣、都江堰、崇慶、新都、什邡等縣。川東以重慶為中心,包括重慶周圍各縣。本文主要討論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盆栽產業。成都市2004年在城市規劃修編中,提出了擴大城市規模,形成7個簇團城市群的設想。都市農業的重點是在衛星城市之間,根據規劃和城市簇群的特點,種植大量的樹木、花卉和草坪。因此,發展以盆景製作、欣賞、銷售為內容的休閑項目,必將成為都市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打造川派盆景產業的特色和品牌,提升其產業檔次,是發展都市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需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川派盆景產業的現狀出發,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相關建議和措施。

一、發展現狀

1.概況四川是我國花卉和盆栽生產大省,在改革開放以後,花卉盆景這一新興產業已上升到全省農業的第三大產業。2005年,四川花卉業生產總面積50 321hm2,其中盆景1 293.2hm2,占花卉生產總面積的2.6%;花卉業銷售總額271 243.17萬元,其中盆景16 048.3萬元,佔6%。種植面積最大的是觀賞植物和食用植物,佔60%左右。鄭脊目前川西的盆景生產主要集中在溫江、郫縣、都江堰等地,約佔99%以上,而盆景的銷售區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錦江區、溫江、郫縣、崇州等地。
2.主要特色優勢品種
(1)大規模苗木雪松、烏柿、銀杏、羅漢松、紫薇、六月雪、桂花、梅花、竹類。
(2)盆景園川西盆景園雖多,但各個盆景園又各具特色。如杜甫草堂盆景園主要展示川派各種類型的樹樁盆景和山石盆景;望江公園盆景園以竹石盆景為主;離堆公園清溪園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主要是展示盆景古樁;武侯祠盆景園由室內和室外兩部分組成;百花潭公園盆景園每年都要舉行各類盆景展覽;私人盆景園除了展示自己生產的盆景外,還展示從各地購買回來的盆景精品。
(3)溫江盆景溫江的川派盆景蟠扎技術起源於清末,是川派盆景的發源地之一。溫江盆景主要分布在玉石、壽安、踏水、鎮子等鄉鎮。主要品種有烏柿、梅花、貼梗海棠、羅漢松、紫薇、銀杏、六月雪等產品。
(4)觀葉植物有紅寶石、藍寶石、萬年青、龜背竹等觀葉植物。
(5)彩色植物有紅葉小櫱、紅繼木等彩色植物。
3.產業化發展現狀目前四川省花卉產值20多億元,以成都為主的川西平原花卉,生產面積超過8 000hm2,佔全省總面積的60%,盆景、盆花生產量佔全省90%。四川現已建成了都江堰――青城山花卉產業觀光示範帶、安龍鎮花卉盆景產業萬畝示範基地和中興鎮花卉苗木展示銷喊頃滲售中心。可見,四川盆景產業化開發在種植、營銷方面,擁有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巨大的發展前景。

二、存在問題

1.專業化程度低,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雷同我省盆景作為一個產業的發展時間較短,盆景生產面積近年來增長較快,但整體生產水平低,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後。「小而全」的模式普遍存在,產業意識淡薄,設施設備落後,產品結構不甚合理,季節性和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生產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各區縣沒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單位面積產值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撐我省盆景科研力量弱且分散,現有技術人員僅占花卉從業人員的1.4%,科研經費相當缺乏,科研嚴重滯後生產。新品種乎輪、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極少,科研轉化率低,速度慢,重復研究,栽培技術不配套,對植物資源系統研究不夠,沒有突破性品種,技術含量高、商品性好的科技成果較少。絕大部分只能靠引進,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3.盆景運輸綠色通道不暢,交易方式陳舊落後盆景產品運輸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目前我省對花卉、盆景未實行綠色通道政策,花木運輸需辦6個許可證,既煩瑣且費用又高。加之我省盆景產品主要通過產地集散方式銷售,對盆景拍賣、網上購貨、定單交易等現代盆景交易方式僅才開始嘗試,經營方式單一。銷售渠道不暢,嚴重影響了花木盆景的及時銷售。
4.信息不靈,產銷脫節,出口創匯能力弱農戶、企業信息來源渠道窄且慢,不能及時、准確地捕捉市場信息而組織生產,部分地區出現盆景銷售困難。大生產和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盆景在四川花卉產業中的比重還很小,尚未形成完整的盆景產業鏈,無盆景售後服務體系。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國內外市場的開拓不力,致使我省頗具市場競爭力的川派盆景無法大規模出口外銷,難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5.地方花卉資源保護、開發力度不大我省植物資源種類多且數量大,尤其是野生資源如都江堰的高山杜鵑、大巴山區的古樁臘梅等,不少品種已多次在全國花展中獲金牌。但由於重視不夠、法律法規不健全等諸多因素,造成資源未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

三、發展建議和對策

1.運用產業政策,加強政府宏觀指導運用產業政策三大手段對川派盆景進行合理規劃,實現超常規發展,縮短趕超時間,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高度化,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為宏觀管理的政府部門,應抓政策制定和產業指導,完善盆景產業政策,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加強推廣工作,力爭使川派盆景在國際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和構建多種融資渠道,為川西盆景產業化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2.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科研合作
加強對農業科技隊伍的改造和提升,推動科技人員直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開展對農村基層幹部、專業大戶、科技示範戶的系統培訓,加強對勞動者的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養業大戶參與農業科技研究開發;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建立科研開發中心,引進科技人才和高新技術,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支持種養業大戶、基地、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加強合作,鼓勵農業科研機構、農技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牽頭或參與組建新型農技推廣組織。
3.完善市場體系,擴大銷售渠道
建立規范的花卉交易市場,減少中間商的流通環節,能促使花卉流通順利、便捷、高效地進行,同時可降低花卉流通成本,得利於生產者,讓利於消費者,從而促使花卉生產進一步發展。要著手研究和建立市場建設、運行管理辦法,並重點做好市場引導和服務,建立和完善花卉信息網路。進行花農合作社建設試點,聯合分散的花農,擴大生產規模,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4.增強宣傳力度,引導推進消費
動用各種媒體,正確引導、鼓勵和幫助人們培養起對花卉消費的興趣和情趣,增加他們對盆景的喜好,以從根本上促進盆景市場的繁榮與發展。盆景消費是一種新型消費,因此在為消費者提供盆景產品的同時,要千方百計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核心是要方便消費者群體購買,並作好售後服務。對於個人消費,最主要是提供方便。可以多設網點、送貨上門、指導養護和開展盆景養護技藝培訓。
5.引進高技術專業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本地現有專業人才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培養高素質的地方專業人才。可以和農業院校合作,作為高等人才的培訓和儲備基地,鼓勵企業進行投資,提高科技成果的實際轉化率。本地也可以通過社團或組織,開展培訓和組織講座,傳授和推廣栽培技術。

(通聯:四川省農科院農業信息與農村經濟研究所成都610066)

E. 如皋花木盆景的如派盆景

數百年來如皋花木盆景技藝相傳,形成獨具風格的「如派」盆景,為全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選用小葉常綠品種的松、柏、榆、黃(楊)等材料,以蟠扎為主,輔以修剪,工藝精細,造型多為「兩彎半」,可組成「雲頭」、「雨腳」、「美人腰」等,姿態清、奇、古、朴。其代表作「雀舌羅漢松」,「五寶綠珠杜鵑」、「重瓣六月雪」、「白皮黃楊」等都為如皋縣原產珍品,。毛主席紀念堂前陳放的一對巨型針松盆景為我市產品。
改革開放以來,如皋花木盆景的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現全市已有苗圃園藝場200多個,花木鄉、花木村20多個,花木專業戶1萬多個,花木總面積近2萬畝,花木品種2000多個。1985年全國盆景評比,如皋古柏盆景「蛟龍穿雲」獲一等獎,盆景「兩彎半」和「蒼覆南山」獲二等獎。
如皋綠園農民藝術家花漢民博採眾家之長,擴大了取材范圍,在傳統為「兩彎半」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順其自然、因樹造型」的藝術特色。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盆景展銷會和大型比賽中獲獎,引起了海內外盆景專家的極大關注。繼1986年懸崖式大葉羅漢松在義大利第十八屆國際花展奪得金牌之後,虎刺盆景「綠蔭深處」在香港國際花卉博覽會獲冠軍獎,雀梅盆景「飽覽人間春色」獲1990年在日本舉辦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優秀金獎,這是亞洲迄今為止在盆景創作上獲得的最高榮譽獲。1993年5月,如皋綠園製作的「春曉」和「榆樹」盆景,又以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造型,雙雙獲得第三屆全國花卉盆景博覽會金獎。

F. 盆景小知識:關於川派盆景的風格特點,你了解多少

獨特的巴山蜀水,經過漫長的歷史流程,孕育出了獨特的巴蜀文化。據《蜀王本紀》、《華陽國志》記載:「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蜀之為國,肇於人皇。」廣漢的三星堆,也足以證明巴蜀文化的悠久歷史。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
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
正因為規律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以,自然類隨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極少數的懸岩式,現在保存完好的「老齡」樹樁盆景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見證。清朝末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宮舉辦花會(已延續至今),各地的花農和盆藝者都把自己製作成型的各類樹樁盆景送到花會上展銷,此時的樹樁盆景已完全採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規則式的樁景按其傳統的蟠扎技藝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它們的主幹和側枝自幼用棕絲按不同格式作各種角度、各個方向的彎曲,注重立體空間的構圖,難度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滾龍抱柱」、「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法」等十種;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滾枝、半平半滾之別,不同主幹的造型與多種蟠枝方法交互運用,形式多樣,樹形雄偉端莊。有的樁景狀若騎士回首,有「立馬望荊州」之稱。
迄今為止,四川的樹樁皤扎,無論是何種形式,基本上都沒有越出這一時期所形成並廣泛採用的技法和造型規則。清末民初,成都和各縣的著名皤扎藝人約60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竇禹朋、陳洪順、張彬如、陳玉山、戴開弟、戴崇光。龔音如、李洪泰、紀成久等。到了本世紀40年代,自然類樹樁盆景重新抬頭,但在蟠扎技法上與規律類大致相同,除懸 崖式外,一些自然類樁頭的造型幾乎是一種偶然的「機緣」。陳思甫的父親陳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條殘缺、不適合製作規律類盆景的樹坯,順勢加工為自然類。其後李忠玉及邱開春、王明文等發展了自然類,逐漸成為今天川派樹樁盆景的兩大主要類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雖然遠在兩宋已見端倪,尤其是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岩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 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間有「盆樹無根如插木」的諺語,故其樁景特別強調根部的處理,盆中樹木多懸根露爪,注意盤根錯節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與石相配,別有情趣。 總的說來,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 、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G. 中國四大盆景是什麼在什麼地方

中國榕樹盆景之鄉---福建漳浦縣沙西鎮

H. 區縣文旅精品薈忠縣篇|三峽庫心 長江盆景

甜 忠橙

忠縣有兩千多年柑橘種植 歷史 ,忠橙是忠縣柑橘的區域公用品牌,現有10餘個品種。橙子的果肉飽滿,汁水豐富,色澤明艷,看著養眼,吃著養顏。每一位嘗過忠縣忠橙的人都贊不絕口。

鮮 派森百鮮橙汁

派森百鮮橙汁是國內第一家NFC橙汁。它「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從採摘到加工全過程在24小時內完成,派森百NFC橙汁新鮮純正,100%天然、100%鮮榨、100%純正,是橙汁中的極品。

香 忠州豆腐乳

忠州豆腐乳始於唐,盛於清,餘味綿長,傳承1200多年的文化。「石寶寨」牌忠州豆腐乳所用菌種全國獨有,是從清代沿用至今的霉房分離而得,成就忠州腐乳的獨特風味。

青雲直上白方忠州豆腐乳獲得「重慶好禮特色文創產品大賽銀獎」。

爽 忠味堂粉絲

忠味堂沿承流傳於民間的粉條製作,忠味堂牌粉絲採用全封閉、全自動化運行,不使用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和食用色素,烹飪後清潤可口、柔潤爽滑。

忠味堂農副產品系列獲得「重慶好禮特色文創產品大賽銅獎」。

忠縣居三峽庫區腹地,西接渝蓉,東望夔峽,依山帶水,素有「巫峽中心郡」美譽,自然稟賦獨特、 歷史 人文厚重,生態優勢明顯。

遠眺,長江穿城而過,拐了一道近180度的大彎,宛若「心」字;兩岸貓耳山、方斗山綠障庇護,山環水抱,縣城猶如河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大盆景,美不勝收。近看,皇華仙島睡卧江中,如「心」上一點,妙不可言;石寶寨孤峰拔起,「江中盆景」雄奇峻秀。

長江猶如一條虯曲飛舞的巨龍,龍騰盛世;兩岸7個主要景點石寶寨、三峽橘海、皇華島、獨珠半島、三峽港灣、三峽老街、白公祠恰似北斗七星,星耀山河。千年名邑,忠韻悠長,巴蔓子、甘寧、秦良玉、羅廣斌、楊驊……豐富著「忠」的內涵,代代相傳,成為忠縣獨特的人文底蘊。這些蘊含忠心的人文內涵景區,集江城、江鎮、江村、江島於一體,形態豐富,底蘊深厚,既有內在聯系,又各具特色,堪稱產城景、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絕佳載體。

忠縣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好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深入貫徹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立足自身優勢、突出本地特色,統籌江城與江村、山水與人文等要素,推動產城景、農文旅深度融合,加強跨區域綠色協同發展,高水平打造「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建設長江三峽黃金 旅遊 帶知名目的地。

石寶寨擴容提質,按照5A級景區打造盆景小鎮。三峽橘海打造庫心新田園,皇華島建設庫心人文生態江島,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獨珠半島道法自然,彰顯庫區第一半島風韻,打造庫心最美江村。三峽港灣依託烽煙三國、電競小鎮,打造國家級 旅遊 度假區。三峽留城忠州老街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縣城老街,原址原貌,留住三峽風情根與魂。白公祠文博景區躋身4A級景區,新建白公生態公園喜迎四海賓客。

內暢外聯,提升 旅遊 體驗。渝萬高鐵,梁石高速、沿江高速北線、通用機場使忠縣更加四通八達,庫心遊客集散中心應運而生,沿江 旅遊 景觀大道、水上巴士將庫心景點暢連。

「三峽庫心」「長江盆景」漸次成型,忠縣文旅蒸蒸日上。一條風景怡目、人文怡情、生態怡心的景區帶,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水城市正躍然而出。

忠縣七星

白公祠

AAAA級 旅遊 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著名的兩座白居易祠廟之一,景點有白園、樂天堂、四賢亭、龍昌寺荷池、木蓮園、樂天詩廊。暢游白公祠,賞珍稀花樹木蓮,登醉吟閣遠眺,層巒疊嶂江風拂面;拜謁大詩人,詠白氏忠州名篇,近賢刺史頓悟,海角天涯心安即家。

三峽橘海

位於塗井鄉,萬畝柑園連綿浩瀚,「花果同樹」「父子同堂」「三青三黃」蔚為奇觀,待到漫山遍野橘花開金果黃,三峽庫心沁人心脾處處香,令人沉醉不知歸路。三峽橘海正在開發鹽井大峽谷,漂流、鹽浴體驗感十足。三峽橘海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是著名作家馬識途、革命烈士馬秀英、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淑娥的家鄉。

石寶寨

AAAA級 旅遊 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江上明珠、世界八大奇異建築,獲評巴渝新十二景。

奇石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傳為女媧煉石補天所遺,故稱石寶、亦名玉印山。明末農民首領譚宏起義,據此為寨,故名石寶寨。

寨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四百多年,依山就勢,木石相銜,飛檐展翼,直插雲天;寨頂古剎臨危岩築牆,巍峨壯觀;更有歷代碑刻、名人畫像、鴨子洞、流米洞古跡遺存和優美傳說,平添古樸神秘色彩。

三峽水庫建成,石寶寨四面環水,以其江中「最大的盆景」「最美的水寨」和「最奇的建造」之美譽而名揚四海。

烽煙三國

景區內忠義門、鼎足廣場、漢宮劇場、武聖殿是必游打卡點,核心產品是長江三峽大型山水實景演藝《烽煙三國》,是重慶十佳特色演出,長江三峽首部古代戰爭題材實景演出。通過35000平方米大場景水上舞台、3200平米水幕、3D全息式投影、300米大跨度高速威亞、超大型舞台機械、180度環形移動觀眾座椅、驚艷的水火特技,以及300多名演員、50多匹戰馬,融入歌、舞、禮、樂、詩等文化元素和宮廷、民間、戰爭、生活等場景,深入刻畫忠義之神關羽生動形象,呈現精彩絕侖的 歷史 故事、波瀾壯闊的民族史詩、義薄雲天的英雄人物,深情謳歌華夏忠義精神。演出氣勢磅礴,場面震撼,挑戰視聽極限,令人久久難忘。

玩在忠縣

路線❶:

人文之旅:游皇華城走老街 感悟忠縣人文風光

路線:石寶寨 皇華城 白公祠文博景區 忠州老街

路線亮點:忠智之作石寶寨,忠誠之城皇華城,詠忠之地白公祠文博景區……在凝固的時光中帶你體驗忠縣風骨。

路線❷:

田園之旅:打卡醉美橘鄉 領略田園生態美景

路線:三峽橘鄉 馬灌鎮灌湖水鄉 黃金花果山 天子山 旅遊 區 八斗台 旅遊 區 三峽橘海景區 天池森林公園

路線亮點:三峽橘鄉四季如春,灌湖水鄉別有煙雨詩情,暢游花果山共赴黃金之約;天子山聆聽鄉村鳴奏曲,八斗台青山秀水宜人,三峽橘海領略原生態美景,天池山森林公園感受自然風光與人文 歷史 的交匯……醉美田園,無盡風光,來忠縣,給你不一樣的田園之旅。

路線❸:

動感之旅:漂流+電競 這樣打卡忠縣才夠嗨

路線:《烽煙三國》山水實景演出 花田溪谷景區 東溪河漂流 三峽港灣電競小鎮

路線亮點:觀長江三峽首部古代戰爭題材、刻畫關羽忠義形象的大型山水實景演藝——《烽煙三國》,花田溪谷逛花海、挑戰極限項目,在東溪河與好友一起激流勇進,在電競小鎮感受體驗最新最潮的電競。

本版圖文由忠縣縣委宣傳部和忠縣文旅委提供

I. 高家堰盆景

到過很多次高家堰,每次都會被盆景誘惑,想抱幾盆回家,最後天人交戰,拍照留戀。

昨天,又一次路過茄山高家堰,強迫自己閉上眼睛,不去欣賞,結果朋友選擇午餐,又給了我拍照機會,哈哈,喜歡的人隨時機會就降臨啊——我得意的笑,哈哈。

高家堰村是湖北省長陽自治縣高家堰鎮所轄的一個靠山臨溪的村莊,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北端,「318」國道與古周省道在此交匯,丹水河穿村而過。

       高家堰村公路兩側農民,靠山臨水,山高林茂,地少人稀,該村農民充分利用豐富的花木植物資源優勢、獨特的交通地緣優勢和「大扶貧」的政策優勢,大力發展苗木盆景產業,闖出了一條特殊的缺埋生態微景產業致富的新路。

我看不見這些介紹,只是被千姿百態的盆景根雕誘惑,於是趁著吃飯的時伏納螞機,開啟手機狂拍模式。

正面的寶塔模式,不會背景虛化,只好來個側顏。

喜歡下面的小盆,雖有別人「壓制」,依然故我,長出自己的特色。

造型奇特,互為呼應。

把它當著根雕不為過,可是上面的樹景傲然挺立,更是喜歡。

一層一層,我自由自在,絕不附和。

枯木逢春?其實尋找的就是這種感覺。

我好妖冶,或者我是舞者,寒風中獨自起舞。

換個角度,我是沉默的思想者。

我要長大,超過擋住我風雨的土牆。

J. 成都雙流附近的盆景基地有哪些

您好,成都雙流附近的盆景基地有很多,比如:

1. 成都市雙流縣花卉園:位於雙流縣梓潼鎮,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展覽、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園,擁有各類觀賞花卉、觀賞植物、觀賞樹木、觀賞水植物等,是一個非常適合家庭遊玩的地方。

2. 成都市雙流縣百花園:位於雙流縣城西北,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展覽、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園,擁有各類觀賞花卉、觀賞植物、觀賞樹木、觀賞水植物等,是一個非常適合家庭遊玩的地方。

3. 成都市雙流縣花草園:位於雙流縣城西北,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展覽、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園,擁有各類觀賞花卉、觀賞植物、觀賞樹木、觀賞水植物等,是一個非常適合家庭遊玩的地方。

4. 成都市雙流縣草坪園:位於雙流縣城西北,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展覽、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園,擁有各類觀賞花卉、觀賞植物、觀賞樹木、觀賞水植物等,是一個非常適合家庭遊玩的地方。

5. 成都市雙流縣觀賞園:位於雙流縣城西北,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展覽、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園,擁有各類觀賞花卉、觀賞植物、觀賞樹木、觀賞水植物等,是一個非常適合家庭遊玩的地方。

以上就是成都雙流附近的盆景基地,希望您能從中找到您喜歡的景點。

熱點內容
圓葉花卉6 發布:2025-05-03 20:44:47 瀏覽:433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書法 發布:2025-05-03 20:42:02 瀏覽:580
日式花卉 發布:2025-05-03 20:38:01 瀏覽:181
七夕女郎 發布:2025-05-03 20:19:50 瀏覽:138
百合病食療 發布:2025-05-03 20:18:07 瀏覽:144
大型石頭綠植 發布:2025-05-03 20:11:33 瀏覽:269
常山的花店 發布:2025-05-03 20:06:08 瀏覽:942
海棠山法會 發布:2025-05-03 19:37:13 瀏覽:390
長沙花藝培教 發布:2025-05-03 19:27:52 瀏覽:903
寫意牡丹條屏 發布:2025-05-03 19:26:32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