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宣盆景
Ⅰ 最吸引人的綠植文案-摘抄90句
最吸引人的綠植文案
1、應該是「縮小的自然之美」這是因為盆景是通過模擬自然景觀來達到美學效果的,縮小的自然景觀也更容易讓人們接受和欣賞。
2、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綠植是豁然開朗的美麗。
3、如果要寫一則優秀的盆景文案,可以從其意境、文化內涵、造型特點和所蘊含的寓意等多個方面進行延伸和闡述,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盆景藝術的獨特魅力。
4、值得關注和支持因為通過,我們可以將重要的環保意識傳達給大眾,引導人們關注綠植養護、植物保護、減少碳排放等環保問題。
5、置身於藍天白雲綠植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呼吸,讓人心情愉悅,煩惱盡消。
6、自然的藝術品:從多樣化的植物中挑選您最喜愛的搭配,將其擺放在精美的盆中,變成一個獨特、美麗的自然的藝術品。
7、同時,盆景種植也是一種樂趣,通過種植盆景,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成長過程,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8、藍天白雲,綠植環繞,這里是一片寧靜的港灣,讓心靈得到片刻的休憩。
9、藍天白雲下,綠植如詩如畫,這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10、通過此次宣傳,我們也能夠激發更多人對環保事業的愛與關注,不斷推進社會綠色發展。
11、贈送一盆綠植,傳遞溫馨與生命力。
12、盆景是一種受歡迎的視覺藝術,它可以帶給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它們不僅能塑造出美麗的視覺效果,而且還能給人以內在的安寧感。盆景的靈感來源於大自然,每一個盆景都可以把一片林景、一座山脈、一望無際的海洋等,以精緻的造景工藝融入室內,細細品味大自然中最精彩的一絲情感。來享受盆景帶來的樂趣吧,讓你的心情受到盆景賦予的和諧和寧靜。
13、1.藍天白雲下,綠植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我們訴說大自然的故事。
14、是:「小小一盆,卻能展現大自然的神奇變化。
15、不管是擺放在辦公室,還是擺放在家中,盆景都能為你營造出一種清新、自然、舒適的氛圍,讓你遠離城市的喧囂。
16、它們需要我們的呵護和關愛,用細心的心思在陽光下為它們澆水,為它們擦拭葉片,彷彿這些小小的舉動就能換來它們的甜蜜微笑。讓可愛的植物成為你生活中的小夥伴,給生活增添一抹綠意和溫暖。
17、快速的配送:我們提供快速的配送服務,使您的苗木能夠安全、及時的運達您的家中。
18、綠色植物,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和宜人。
19、優質的品質:所有苗木都是新鮮植物,品質上乘,營養豐富,它們將給您的家園增添一份獨特的風采。
20、春暖花開,萬象更新,辭舊迎新之際,花卉綠植備受青睞。以紅、金為主色調的花卉,如火紅的月季、金黃的蘭花,寓意著紅火興旺、財源滾滾,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寓意著吉祥如意的綠植,如發財樹、平安樹、幸福樹,也頗受市場歡迎。此外,象徵著愛情的玫瑰、象徵著友誼的百合、象徵的吉祥的芍葯等,也成為春節期間的搶手貨。
21、愛的禮物:盆景是送給親友或您愛的人的絕妙禮物,象徵著愛、平衡和健康,並且能夠讓人持久記憶。
22、張師傅做盆景又快又好,真是官止神行,得心應手。
23、「路邊的綠植像是一道綠色的風景線,讓我們在疲憊的旅途中得到一份寧靜與舒適。」
24、以下是一些藍天白雲綠植的文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5、總之,如果您正在尋找優質的苗木,歡迎前來我們店裡選購!
26、同時也可以推廣綠植文化和植物科普知識,幫助更多人了解植物的生長和保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與植物相處。
27、這顆小小的多肉植物,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確幸一樣,總是能給人帶來無盡的喜悅。它們以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展現著生命的魅力,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一探究竟。
28、不僅美觀實用,更能凈化空氣,綠植是家居裝飾的首選。
29、把生命的綠色嫁接在生活的每一處,讓自然之美永駐心間。
30、您好,1.「行走在城市的喧囂中,路邊的綠植是我們最美的伴侶。它們不僅美麗,還能凈化空氣,讓我們呼吸更清新。」
最吸引人的綠植文案
31、當你走進這間屋子,彷彿置身於一個綠色的世界。滿屋的綠植,為這個空間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32、嗨,親愛的!520綠植節來啦!在這個美好浪漫的日子可不能只有鮮花甜品哦!送給另一半一盆可愛的綠植,不但可以提升室內氛圍,還能一起陪伴,共同關注!別猶豫啦,選擇520綠植宣傳,讓我們陪伴你們的愛情之路!
33、同時,這個文案也很具有誘惑性,可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和興趣。
34、仰望藍天白雲,腳踏青青草地,感受大自然的恩賜,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綠色的希望。
35、綠植不僅美化了空間,還為我們的健康帶來了益處。它們凈化空氣,釋放氧氣,讓我們在呼吸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與舒適。
36、迷人的微縮花園:將整個花園裝進一個小盆里,為您的家居環境帶來一份天然美麗。
37、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綠植就能為你點亮整個生命。
38、延伸內容可以是盆景的種類和來源,以及盆景養護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使得讀者對於盆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興趣。
39、一盆小綠植,給你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40、因為盆景是一種以小型景觀為主的藝術品,它不僅需要有美麗的植物組合,還需要有獨特的造型和特殊的容器,能夠讓人產生審美上的愉悅和享受。
41、人們在家中觀賞盆景,不僅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也能放鬆身心,減輕壓力。
42、延伸內容是盆景還能通過調節室內空氣、提升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吸引人。
43、綠色植物,給你帶來清新的空氣和舒適的學習環境。
44、同時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向大家提供一些養護技巧和購買渠道等,方便廣大植物愛好者更好地參與到這項公益事業中來。
45、輕松減壓:與室內盆栽相伴,綠色植物能夠有效減輕壓力、舒緩情緒,帶給您健康和放鬆。
46、綠色植物,是大自然的禮物,讓我們一起感恩校園。
47、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健活,一盆綠植就能做到!
48、苗木種植,是一種古老而又傳統的農業活動。我們所賣的苗木,種類齊全,品質上乘,綠葉繁多,株型優良,抗旱能力強,適宜在不同氣候中生長。在苗木種植過程中,採用了先進的種植技術,精心照料,使每一棵植物都能得到最佳的長勢。苗木也可以為環境恢復提供幫助,能夠凈化空氣,改善土壤,增加雨量,增加植物多樣性,有助於自然界的平衡。因此,苗木種植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可以為您的社區帶來綠色和美麗。
49、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
50、盆景的文案可以是「讓自然在家中萌芽」,因為盆景通過精心種植和修剪,展現出小而精緻的自然風光,不僅是裝飾品,更是一種藝術品。
51、公園里的盆景千姿百態,引人入勝。
52、盆景是一種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植物,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還可以培養你的耐心和愛心。
53、現在,我們提供最優質的苗木,來美化您的家園!
54、與綠色植物為伴,享受校園生活的美好時光。
55、「路邊的綠植不僅是城市的裝飾,更是我們對環境的保護和呵護,讓我們一起共同守護這片綠色。」
56、無論是大型的盆栽還是小巧的多肉植物,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空間中綻放。綠葉的舒展,花朵的綻放,都是它們對生命的贊美。
57、綠植是室內裝飾和空氣凈化的好幫手,可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還能為生活帶來美好2因為現如今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而室內空氣污染嚴重,綠植的光合作用可以凈化空氣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同時還能起到裝飾效果,營造舒適的室內環境。
58、另外,盆景的製作和養護也需要一定的學習和技巧,如果能夠在文案中加入一些引導和提示,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體驗盆景的魅力,創造更好的營銷效果。
59、藍天白雲,綠植清新,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麗景象,值得我們珍惜。
60、建議可以在文案中強調綠植的重要性,比如它可以凈化空氣、促進心理健康等等,並呼籲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用行動去支持環保,保護地球家園。
最吸引人的綠植文案
61、「路邊的綠植像是一份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溫暖。」
62、朋友圈關於盆景的文案有:新買來的盆景楚楚有致,令人賞心悅目。
63、美麗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將自然的美麗帶入您的家庭、辦公室或商業場所,讓您的空間更加迷人和生動。
64、」之所以盆景能吸引人,是因為盆景可塑性強,可以讓人們通過盆景的繽紛多彩、造型優美的外形和奇妙的個性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同時呈現出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
65、讓盆景成為居室中的一處自然藝術,使你的生活也充滿更多的自然氣息。
66、坐擁一片綠色空間,有盆綠植陪伴,你的生活也能細水長流。
67、「路邊的綠植不僅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更是我們與大自然最直接的聯系,讓我們更加珍惜這份美好。」
68、豐富多樣的品種:我們提供各種苗木,包括喬木、灌木、果樹等,可以根據您的需要量身定製。
69、以下是一些盆景吸引人的文案:
70、盆景的文案應該是具有藝術性和詩意的,讓人產生想像和共鳴的效果是最好的。
71、一個好的文案應該能夠抓住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嚮往,讓人們心中想像無限,從而更好地欣賞和鑒賞盆景藝術。
72、綠色校園,清新空氣,選一盆綠植,點綴你我的生活。
73、開學季到了,同學們即將開始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在這個時候,我們推薦一些綠植文案,希望能夠為大家的校園生活帶來一些綠意和美好。
74、在文案中可以提倡人們在家庭、工作等場合中多種植綠植,讓生活更加健康、美好,也可以在品牌宣傳中強調自己的綠植產品有助於室內環境的改善和美化。
75、親民的價格:我們提供最優惠的價格,讓您享受最優質的服務!
76、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綠植更加翠綠,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77、每一盆綠植都在訴說著它們的故事,它們是大自然的代表,是生命力的象徵。在這個繁忙的城市中,這些綠色的生命為我們帶來了寧靜與和諧。
78、盆景做為一種藝術,也是需要一定素養的。但是素養是在平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養成,愛好盆景,心有所屬,時間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素養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前提是,只要你有心。
79、綠植在藍天白雲下茁壯成長,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80、綠色植物,讓我們一起愛護校園,守護我們的家園。
81、一盆綠色植物,讓你的宿舍變得更加溫馨和宜居。
82、綠植的呼吸,青春的活力,讓我們一起奮斗在校園。
83、盆景的文案可以是「一方小小盆景,也藏著大自然的美」,因為盆景是將自然之美縮小展現出來,使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田園風光。
84、在這片藍天白雲綠植的世界裡,讓我們拋開煩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85、盆景樹為家裡增添了一絲美景。
86、讓盆景走進你的生活,和它一起感受生命的奇妙和美好。
87、靈感的源泉: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形狀和色彩,這將激發您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您成為原創性的靈感之源。
88、藍天白雲,綠植成蔭,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卷,讓人心曠神怡。
89、氧氣發生器:綠色植物是凈化空氣的專家,通過吸收有害物質和釋放氧氣,為您提供更清新的室內環境。
90、開學季,選一盆綠色植物,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一份美好。
Ⅱ 我國古代盆景有哪幾個重大歷史飛躍
從我國盆景歷史流派試探中州盆景風格 正陽縣彭橋鄉鄉長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國盆景發展的歷史和各流派成長的過程,探討並提出以詩、畫為輔助手段,充分表現情和意的原則,根據我省的歷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應具有古雅風格。在製作山水盆景時力爭表現秀、壯、險、疊、廣的山勢磅礴、平原廣闊、神韻豐富、氣象萬千的中原地理風貌特點;在製作樹樁盆景時,要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樹種資源如檉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黃荊、女貞、雀梅等,凝煉出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製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她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始國。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已有「囿」的營造。秦漢時期,中國園林形式出現了「苑」、「別墅」、「王室靈台」,展現出園林之美。東漢--隋朝時期,盆栽興起,採用「掇山理木」的技術方法,人工山水園應運而生,講求意境表現。唐宋時期,由盆栽藝術加工而成的盆景與山水畫互為影響。詩人王維、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十朋、陸游等有詠山石的詩篇及《宣和石譜》、《漁陽石譜》、《夢梁錄》等專著的相繼問世,繁榮和發展了盆景藝術。元、明、清時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現,使盆景另闢蹊徑。畫家饒自然所著《繪宗十二忌》從理論上闡述了製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豐富了盆景製作。《素園石譜》、《長物志》、《考槃余錄》、《廣群芳譜》、《花鏡》等專著的相繼出現,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學術空氣,對日本等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放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人們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喜愛盆景的人愈來愈多。於是,這一古老珍玩,又煥發出青春。同時,盆景藝術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倍受黨和政府的重視,各地盆景事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自1979年至今,先後舉辦了五屆全國盆景藝術展覽,隨之,全國很多地區也相繼舉辦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覽。盛況空前,通過展覽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們認識到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優秀園林藝術珍品,從而形成了全國性的盆景熱。我國盆景作為東方藝術珍品,近年來曾多次到國外展覽,受到世界各國朋友的贊賞,並多次獲獎、為國爭譽。
中國盆景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流派。依歷史習俗來分。世人稱為「蘇、杭、滬、寧、徽、榕、穗、揚」八大家。綜觀我國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揚派、蘇派、川派、嶺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揚派:發源地揚州。常用樹種有松、柏、檜、榆、黃揚。歷史上揚派的盆松以「獅式盆景」最為著名。造型特點為「雲片」。葉葉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藍天中朵朵「雲片」。藝術風格上層次分明,嚴整平穩。
蘇派:即蘇南派,常用樹種有雀梅、楓、梅、石榴、黃荊、六月雪等。造型特點為圓片,典型造型特點為三托六台一頂,傳統技法為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藝術風格上老乾虯枝,清秀古雅。
川派:發源於四川成都。常用樹種有瓶蘭花、貼梗海棠、六月雪、羅漢松、銀杏、梅、垂絲海棠、紫薇、撲地柏、金彈子等。典型造型為「三台五齣」。這是一種對雲霧多、日照少、樹木徒長自然風貌的藝術再現,造型特點為懸根露爪、虯曲多姿、蒼古雄奇。
嶺南派:常用樹種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橫枝、滿天星等。由於嶺南地處華南,樹體高大,這就決定了其造型特點為大樹型,傳統技術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點,其藝術風格飄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樹種為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胡頹子等,造型特點不拘一格,自然式為主。微型盆景傳統技法是金屬絲縛扎,逐年細剪。在藝術風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暢,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是充分發揮了當地特色的結果。各流派盆景藝術雖風格各異,但都強調意(境)、形(態)、精(神)三要素。在創作方法上都強調藝術誇張和強烈對比,構成虛實、動靜、肥瘦、疏密、顯隱等多種藝術變化,應物象形,形神兼備。雖一拳之谷,而能蘊千岩之秀,這就為我們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提供了構思基礎。
從盆景藝術的縱向發展和各流派的橫向發展看,都很著重表現詩情畫意。正象一位盆景專家所說的那樣:「盆景藝術不應該只是一種擺設,它也可以成為給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藝術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遠,格調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詩情立意,取畫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詩與畫的結晶,既飽含詩情,又極富畫意。而針對「詩情畫意」而言,「詩」、「畫」只是輔助手段,是為充分表現「情」和「意」服務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風格的還是「情」和「意」。因此,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應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特色上。
(一)歷史特色:中州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的搖籃。其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與之相伴隨,中州盆景藝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從歷史特色上講,中州盆景應具有古老文雅的藝術風格,在製作盆景時應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處中原,北、西、南三面為山地環抱,東部平原遼闊。全省面積的56%為平原、河谷、盆地,26%為山地,其餘18%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可謂山清水秀,風光明媚。製作山水盆景時,應突出河南山川平原並舉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雋秀的山巒,又要有無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聯想到中州獨特的地理風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濕熱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據這一自然特色,可製作一種獨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現出中州大地上常見的那種旱地、水面、山石、樹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觀,自然氣息濃厚,表現內容豐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觀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壯、險、疊、廣。
秀:南部的雞公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山上有報曉峰,靈山寺等名勝,山下武勝關為古代中原南出湖廣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療養用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壯:中部的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中的中嶽,其山勢峻拔,雄偉壯觀,山麓處多名勝古跡,有我國最早道教廟宇之一——中嶽廟,宋代八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外聞名的佛教古剎、中華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少林寺。
險: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單面山形態,多懸崖峭壁,十分險要。
疊:南部大別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綿延數百里,山巒重疊,氣勢磅礴。
廣:中州大地位於華北平原,廣闊無垠,一瀉千里。此處,山區還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陽盆地、林縣盆地和沁陽盆地等。構成一幅寬廣美麗的畫面。
(三)資源特色:河南屬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多種植物生長,集亞熱帶植物和暖溫帶植物於中州之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樣,以資源特色而論就構成了中州盆景豐富多彩的風格。例如:中州沙區平原的檉柳(三春柳)柔軟多嬌,俏麗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葉山楂)冠形優美,葉小枝密,分層排布,花果並茂;在山頂或絕壁上常有老乾虯枝,沉靜古雅的松、柏、榆、槐;由於風蝕或雨水沖刷,形成了懸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樹樁;更有一些飄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蒼勁挺拔的高大喬木;至於自然流暢、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屢見不鮮。
「取山川來掌上,攜天地入壺中」。將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則數尺、小則寸余的盆盎內,概括、凝煉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創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品,以此作為中州盆景的風格,豈不美哉!
遼闊之中原,豐富之資源,使中州盆景極為豐富多采,加之勤勞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革創新,使得盆景這一「高等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相信經過繼續加工提煉,盆景的製作將日臻完美,並逐漸形成中州盆景的獨特風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
Ⅲ 白水仙楊素素(古畫、盆景、服飾中的水仙)
作為一年一度的「歲朝清供」中斷不可少的水仙,以其蹈水凌仙之姿成為各朝文人、畫師表現的對象,發展至明清時期,水仙已成為各類器物、服飾中重要的紋飾之一,如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趙孟堅《水仙卷》、明代陳洪綬的《水仙靈石圖》、仇英的《水仙臘梅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玉海棠式水仙盆景」等等。
史籍中關於「水仙」之名的記載常取其三個方面的意涵,起初是指傳說中的水中神仙。司馬承禎《天隱子》解釋:「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越絕書》記載伍子胥為水仙,因為伍子胥自殺後,吳王以其屍沉之江中;《拾遺記》中稱自沉汨羅江的屈原為水仙。
文獻中第一次以「水仙」指稱水仙花,出自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戶錄》,其卷三「睡蓮」條下註:「孫光憲續注曰,從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嘗遺水仙花數本如橘,置之水器中,經年不萎。」故而水仙花是在晚唐由國外傳入,到了宋代開始大量栽培,詩人們也多有吟誦,如劉兼《郡齋寓興》:「秋庭碧蘚鋪雲錦,晚閣紅蕖簇水仙。」辛棄疾《賀新郎·賦水仙》:「雲卧衣裳冷。看蕭然、風前月下,水邊幽影。羅襪塵生凌波去,湯沐煙江萬頃。愛一點、嬌黃成暈。」也是從宋代開始,貫穿到明清,水仙成為詩詞和繪畫中的重要題材。
宋元時期的水仙畫:雅緻秀麗
宋代流傳至今的名家所繪的水仙不多。五代西蜀宮廷畫師黃筌的兒子黃居寀在其《花卉寫生圖冊》中繪有水仙,黃居寀秉承家學,擅繪花竹禽鳥,精於勾勒,用筆勁挺工穩,填彩濃厚華麗。與父黃筌早期同仕後蜀,進入北宋時期仍任翰林待詔,尤得宋太宗趙光義看重,授光祿丞,負責搜藏名畫及鑒定品目。北宋《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有《春山圖》《春岸飛花圖》《桃花山鷓圖》等332件。
《花卉寫生圖冊》該圖冊繪及各種花卉幾十種,勾勒精細,設色濃麗。他筆下叢生的水仙勾勒細致,形態逼真,「金盞銀台」色彩對比鮮明。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人寫生水仙圖頁中的《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繪制一株水仙上,葉片修長疏朗,水仙花朵形態各異,清明雅緻。是宋代院體畫的代表。
《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
南宋院體風格到後期已經愈發僵化,宋末元初的錢選所繪的《八花圖卷》就是錢選從南宋院體風格向文人審美意趣過渡的見證。錢選這卷畫的後面,有趙孟頫的題跋,「右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爾來此公日酣於酒,手指顫抖難復作此。而鄉里後生多仿效之,有東家捧心之弊,則此卷誠可珍也。至元廿六年九月四日同郡趙孟頫。」
《八花圖卷》中的水仙
宋代畫水仙最出名的則是趙孟頫的哥哥趙孟堅,趙孟堅一生都在南宋,是宋太祖十一世孫,精於白描水仙,他的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
趙孟堅的一幅由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水仙卷》,是文人畫中水仙形象的典型代表。此卷長丈余,共繪水仙四十株,花苞花朵一百八十餘,水仙由卷首單株的疏朗到卷尾密集,花葉高下相互穿插,俯仰照應,水仙氣韻靈動。細節方面,水仙葉用粗筆雙鉤法畫成,墨色淡雅,花朵花蕊用工筆描摹。
趙孟堅《水仙卷》
趙孟堅《水仙卷》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趙孟堅的《水仙圖卷》,此類畫水仙長卷存世有數本,學界尚存歧見,然多可見其運筆細致、構圖繁復之共通特色,在葉片周圍皆以細線勾勒輪廓,再於葉脈兩側烘染墨色。水仙花的畫法也能見到延續墨梅技法,藉暈染表現花朵的多樣姿態。此類水墨花卉技法,可視為南宋墨戲的新成就。以視覺效果而言,趙孟堅更強調畫面上水墨的運用表現,展現豐富的變化型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堅的《水仙圖卷》局部
明代水仙畫:淋漓灑脫的寫意
明代是中國花鳥畫的變革期,筆墨開始趨向於簡潔清潤,墨色也開始淋漓灑脫,更加寫意,帶有一種即興寫生創作的韻味。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的陳淳被譽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的創始人,在花鳥畫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年時的陳淳畫風由之前的工整秀麗逐漸轉變為疏簡奔放。《水仙圖》就是這種轉變的代表,陳淳筆下淡墨雙勾的水仙有著清雅之態,花蕊以重墨點染,葉片直直地上揚,一改之前水仙的柔媚,很有氣勢。並有五言詩「環佩飄然至,群推洛浦仙,微塵真不染,幽韻自生憐」。此外,《水仙圖》也綜合運用了詩書畫的結合和水墨寫意的技法。
陳淳《水仙圖》
陳淳《梅花水仙圖》
明代陳洪綬雖少時師承藍瑛,在水仙這一題材風格上則推崇趙孟堅,但在其三十歲左右所繪的《水仙靈石圖》中,已有鮮明的陳氏風格。圖中一立石崛起,其後有水仙一株,石邊野草數叢。水仙與立石高度相近,挺立高大,不似別家水仙低矮叢生的姿態。水仙造型忠實於自然,花朵盛開者飽滿,未開者渾圓,枯葉部分色彩過渡自然。此幅《水仙靈石圖》題詩曰:「此華韻清冷,開與梅花俱。卻如孤性客,喜與高人居」,上款「十八叔」,署名「洪綬」。
陳洪綬《水仙靈石圖》
陳洪綬差不多同時期創作的《水仙湖石圖》,水仙和山石的變形更為抽象,用筆轉折流暢,水仙清剛婀娜,寓嫵媚於古拙。
陳洪綬《水仙湖石圖》
水仙也是「明四家」的繪畫題材之一。以工細著稱的仇英著名的《水仙臘梅圖》中,頂端一枝臘梅折斜而下,十數朵花,姿態各異,水仙葉子以勾勒填色法繪制,墨色潤澤。該畫右下角有題識:明嘉靖丁未仲冬仇英實父為墨林制。這里提到的墨林為項子京,即項墨林,他是明代唯一收藏家,且擅繪事,與仇英關系密切。
仇英《水仙臘梅圖》
唐寅現存扇面作品較多,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要創作題材。此水仙圖扇面將三叢水仙置於畫面中央,長葉用線頓錯有節,氣貫始終,水仙花姿態多樣,形象逼真。畫面兼工帶寫,設色淡雅。
唐寅水仙扇面
清代水仙畫:天然玉質逞風流
有清一代,水仙的種植更加普遍,甚至作為出口花卉遠銷海外,因而在畫家們筆下,水仙的出鏡率更高。
在明清易代之際的八大山人筆下的水仙,與其他寫意花鳥一樣受到沈周、陳淳、徐渭的影響,用筆較方硬,題材、布局也未脫離前人窠臼,但八大山人最突出的特點「廉」——即用最簡練的筆觸勾勒出畫中風物的精神意趣的手法也貫穿於他繪畫的始終。水仙也和一尾魚、一隻雞、一棵樹一樣,都可以成為一幅完整的畫,並處處凸顯畫家的兀傲之氣。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石濤也多次以水仙為題材進行創作,關於水墨雙鉤水仙畫法石濤也在一首題畫詩中進行了論述,他寫:「冰姿雪色奈雙鉤,淡淡豐神隔水羞。一嘯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質逞風流……」石濤的水仙也從早年的工細拘謹到中年的格法兼備,再到晚年揮灑如意地寫意。
石濤的水仙圖
學石濤、而又自成一派的「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筆下的花鳥畫既有明代浙派花鳥畫的傳統,又受到清代宮廷工筆花鳥和民間豪放花鳥畫風的影響。李鱓作品既講求造形構圖,又講求色墨的有機融合,這種繪畫風格被後來的海派畫家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等人繼承,李鱓是中國繪畫史上起著承先啟後作用的畫家。
李鱓的水仙圖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布衣終身。好游歷,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金農花卉冊》中金農繪有水仙,以淡墨勾染,不著顏色,清雅可人。題畫詩寫作:「水仙是世外人,須以奇石作供,薄冰殘雪之中乃見精神。口脂眉黛,畫時不敢著半點塵土也。」
金農的水仙圖
「歲朝清供」題材中的水仙:熱鬧的點綴
明清時期,水仙作為「歲朝清供」中的重要組成,在文物遺存中有諸多表現。
汪曾祺在曾談及,「『歲朝清供』是中國畫家愛畫的畫題。明清以後畫這個題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畫過不少幅。畫里畫的、實際生活里供的,無非是這幾樣:天竹果、臘梅花、水仙。有時為了填補空白,畫里加兩個香櫞。櫞諧音圓,取其吉利。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明代張宏的《歲朝圖》為張宏六十八歲在友人家除舊迎新之際所作。他以對角線式的構圖,繪制了水仙、柏枝、天竹以及友人所藏的哥窯瓷器、青銅花觚等器皿。尤以與「福」諧音的佛手和燃燒的炭盆最引人注目。運筆工緻,色彩豐富。鑒藏印有清內府「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古希天子」「嘉慶御覽之寶」等。
張宏《歲朝圖》
歲朝清供是吳昌碩比較喜歡表現的一種題材,下面這幅作品中,繪梅花、牡丹、蘭草、荔枝、靈芝,所蘊含的美好含義,如缶翁所題:神仙貴壽,多子團員。全畫洋溢著歲朝時節的喜慶氣氛。吳昌碩在繪畫的用色時喜歡用濃淡對比明顯的顏色,尤其擅長用洋紅色。它常常把紅、黃、綠等顏色調入到赭石色中,在沖突中取得協調。它在傳統的用色基礎上,汲取了民間繪畫用色上的特點,成為歷代寫意畫家中比較擅長用色的一位。
吳昌碩《歲朝清供》
吳昌碩《歲朝清供》
任伯年 《歲朝圖》
清代,無款,《乾隆緙絲歲朝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在繪畫中,水仙也有多種形態的表現,如清代製作的盆景中,水仙就是重要的題材。史書記載,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盆栽花卉。唐代章懷太子墓的墓道壁畫中可以看到侍女捧著一盆結綴果實的小樹,表明唐代已有盆景。宋元時期,稱盆景為「些子景」,即小景緻之意。而盆景這一名稱始見於明代。自清初起,盆景栽植盛極一時,許多詩人曾題詠盆景,還有一些著作中述及盆景藝術。而在清代宮廷生活中衍生出一種新的像生盆景,系用各種珍貴材料仿自然景觀以人工製作而成。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這盆「玉海棠式水仙盆景」,金葉玉卉,青玉盆,作海棠花形,四如意雲形足,盆內種水仙二叢。以藍色琺琅為地,鑲嵌赭、白、藍等各色圈紋。水仙金葉,三枝花莖自葉叢中抽出,每枝開三或四朵白水仙。整體像生、潔凈清雅,為清早中期內務府造辦處作品的特色。
玉海棠式水仙盆景
故宮博物院藏「染牙水仙湖石盆景」,以竹根雕刻拼接成矮足長方體盆,盆壁四面陰刻幾何形夔龍紋飾並染色,以深色線條勾勒紋飾邊緣。盆內為水仙湖石小景,黃楊木雕水仙球根,綠色染牙制葉片,花朵、花心、花蕾均為象牙雕刻,花托以黃楊木製,湖石為紫檀木雕刻,整株盆景形態雅緻。
染牙水仙湖石盆景
清代中期的這盆「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並錯金線為脈絡。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並植五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後壽誕之時, 地方官多有呈進。據《宮中進單》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康安來京呈進碧玉水仙盆景成對。」 此件很可能即為其一。此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緻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間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
清乾隆 碧玉雕佛蓮紋嵌瑪瑙水仙盆景一對
後妃服飾中的水仙紋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時期的綉品中,常以水仙圖案為飾,還常配以其它紋樣,組成各種「吉祥紋樣」,吉祥紋樣通過象徵、借喻、雙關、諧音、比擬等曲折的手法,表現一定的吉祥寓意。我國吉祥紋樣之始上溯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清代,包括服飾在內的宮廷器物裝飾的吉祥紋樣題材十分廣泛,花草樹石、蜂鳥蟲魚、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神話傳說、佛教法器、吉祥文字等,類別復雜,形象生動,涵義廣博, 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清代宮廷後妃日常閑居時穿用的服裝,包括便袍、氅衣、襯衣、馬褂、坎肩、襖、斗篷、裙、褲、套褲等。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多件後妃的氅衣中都以水仙作為裝飾紋樣。氅衣是清宮後妃們的重要便服之一,與中原氅衣相比,傳統的對襟變成了具有滿族特色的樣式——捻襟右祍,圓領,左右開裾至腋下,並在腋下飾如意雲頭;直身,身長至足面,穿著時露出旗鞋的高底;袖端闊平,穿用時呈折疊狀,袖長及肘,可做挽袖和舒袖兩用。清代後妃的氅衣是不能貼身穿用的,必須著於襯衣、便袍的外面以顯雍容端莊,並且若非冬日外出,氅衣的外面不再穿用其他服飾。
氅衣的四季穿用可以以棉、夾、緞、紗等為質地,水仙,在清代後妃氅衣紋飾中,常與壽字紋、靈芝等一起共同表達「靈仙祝壽」的主題。水仙紋樣以簇水仙花為主,花型端莊,暈色自然,枝葉繁茂。因為水仙是冬季及早春的花種,所以常用做夾棉及皮質為內里的冬季服飾。
黃色緙絲水墨水仙紋上羊皮下灰鼠皮氅衣
品月色緞平金銀綉水仙團壽字紋單氅衣
後妃的襯衣形制也沿襲了滿族傳統服飾的一些基本要素,為圓領,大襟右衽,直身式袍服。與氅衣的主要區別是:襯衣左右無開裾,腋下無對稱的如意雲頭。因襯衣兩側不開裾,身長掩足,行走時可遮擋
腿部,所以既可單獨穿用,也可在其外套穿氅衣、馬褂、坎肩、褂襕等短款或開裾較大的便服。氅衣和襯衣穿用場合比較多,是清宮後妃日常穿用最頻繁的便服。
雪青色緞綉水仙花蝶紋棉襯衣
醬色緙絲金銀水仙花紋夾襯衣
藍色緙絲水仙花紋上羊皮下灰鼠皮襯衣
Ⅳ 茶花盆景緻富經(茶花盆景緻富新商機,小盆景蘊藏大財富)
茶花盆景緻富經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
1. 茶花盆景市場前景廣闊
-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權威數據顯示,我國盆景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00億元,茶花盆景作為盆景市場的重要分支,其市場份額也在逐年攀升。
- 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茶花盆景以其獨特的韻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2. 茶花盆景的獨特優勢
- 品種繁多:茶花品種豐富,包括大葉種、中葉種和小葉種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 色彩豐富:茶花盆景色彩鮮艷,既有傳統色彩,也有創新色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 花期長:茶花花期較長,為家居裝飾提供了長時間的美麗選擇。
- 適應性強:茶花盆景對環境要求不高,易於養護,適合各類家庭和辦公場所。
- 文化內涵深厚:茶花盆景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寓意吉祥、和諧,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3. 茶花盆景緻富策略
- 選好品種:選擇具有市場潛力的茶花品種,確保產品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
- 掌握培育技術: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茶花盆景的栽培、養護技術,提高成活率和觀賞價值。
- 創新設計: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茶花盆景的創新設計,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 品牌建設:通過廣告宣傳、社交媒體推廣等方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
- 市場拓展:線上線下同步拓展市場,利用電商平台、社交媒體等渠道擴大銷售渠道,增加產品曝光度。
- 合作共贏:與相關企業、行業人士建立合作關系,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共同推動茶花盆景市場的發展。
Ⅳ 我國古代盆景有哪幾個重大歷史飛躍
從我國盆景歷史流派試探中州盆景風格正陽縣彭橋鄉鄉長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國盆景發展的歷史和各流派成長的過程,探討並提出以詩、畫為輔助手段,充分表現情和意的原則,根據我省的歷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應具有古雅風格。在製作山水盆景時力爭表現秀、壯、險、疊、廣的山勢磅礴、平原廣闊、神韻豐富、氣象萬千的中原地理風貌特點;在製作樹樁盆景時,要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樹種資源如檉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黃荊、女貞、雀梅等,凝煉出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製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她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始國。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已有「囿」的營造。秦漢時期,中國園林形式出現了「苑」、「別墅」、「王室靈台」,展現出園林之美。東漢--隋朝時期,盆栽興起,採用「掇山理木」的技術方法,人工山水園應運而生,講求意境表現。唐宋時期,由盆栽藝術加工而成的盆景與山水畫互為影響。詩人王維、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十朋、陸游等有詠山石的詩篇及《宣和石譜》、《漁陽石譜》、《夢梁錄》等專著的相繼問世,繁榮和發展了盆景藝術。元、明、清時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現,使盆景另闢蹊徑。畫家饒自然所著《繪宗十二忌》從理論上闡述了製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豐富了盆景製作。《素園石譜》、《長物志》、《考槃余錄》、《廣群芳譜》、《花鏡》等專著的相繼出現,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學術空氣,對日本等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放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人們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喜愛盆景的人愈來愈多。於是,這一古老珍玩,又煥發出青春。同時,盆景藝術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倍受黨和政府的重視,各地盆景事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自1979年至今,先後舉辦了五屆全國盆景藝術展覽,隨之,全國很多地區也相繼舉辦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覽。盛況空前,通過展覽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們認識到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優秀園林藝術珍品,從而形成了全國性的盆景熱。我國盆景作為東方藝術珍品,近年來曾多次到國外展覽,受到世界各國朋友的贊賞,並多次獲獎、為國爭譽。
中國盆景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流派。依歷史習俗來分。世人稱為「蘇、杭、滬、寧、徽、榕、穗、揚」八大家。綜觀我國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揚派、蘇派、川派、嶺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揚派:發源地揚州。常用樹種有松、柏、檜、榆、黃揚。歷史上揚派的盆松以「獅式盆景」最為著名。造型特點為「雲片」。葉葉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藍天中朵朵「雲片」。藝術風格上層次分明,嚴整平穩。
蘇派:即蘇南派,常用樹種有雀梅、楓、梅、石榴、黃荊、六月雪等。造型特點為圓片,典型造型特點為三托六台一頂,傳統技法為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藝術風格上老乾虯枝,清秀古雅。
川派:發源於四川成都。常用樹種有瓶蘭花、貼梗海棠、六月雪、羅漢松、銀杏、梅、垂絲海棠、紫薇、撲地柏、金彈子等。典型造型為「三台五齣」。這是一種對雲霧多、日照少、樹木徒長自然風貌的藝術再現,造型特點為懸根露爪、虯曲多姿、蒼古雄奇。
嶺南派:常用樹種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橫枝、滿天星等。由於嶺南地處華南,樹體高大,這就決定了其造型特點為大樹型,傳統技術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點,其藝術風格飄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樹種為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胡頹子等,造型特點不拘一格,自然式為主。微型盆景傳統技法是金屬絲縛扎,逐年細剪。在藝術風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暢,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是充分發揮了當地特色的結果。各流派盆景藝術雖風格各異,但都強調意(境)、形(態)、精(神)三要素。在創作方法上都強調藝術誇張和強烈對比,構成虛實、動靜、肥瘦、疏密、顯隱等多種藝術變化,應物象形,形神兼備。雖一拳之谷,而能蘊千岩之秀,這就為我們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提供了構思基礎。
從盆景藝術的縱向發展和各流派的橫向發展看,都很著重表現詩情畫意。正象一位盆景專家所說的那樣:「盆景藝術不應該只是一種擺設,它也可以成為給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藝術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遠,格調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詩情立意,取畫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詩與畫的結晶,既飽含詩情,又極富畫意。而針對「詩情畫意」而言,「詩」、「畫」只是輔助手段,是為充分表現「情」和「意」服務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風格的還是「情」和「意」。因此,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應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特色上。
(一)歷史特色:中州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的搖籃。其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與之相伴隨,中州盆景藝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從歷史特色上講,中州盆景應具有古老文雅的藝術風格,在製作盆景時應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處中原,北、西、南三面為山地環抱,東部平原遼闊。全省面積的56%為平原、河谷、盆地,26%為山地,其餘18%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可謂山清水秀,風光明媚。製作山水盆景時,應突出河南山川平原並舉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雋秀的山巒,又要有無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聯想到中州獨特的地理風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濕熱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據這一自然特色,可製作一種獨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現出中州大地上常見的那種旱地、水面、山石、樹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觀,自然氣息濃厚,表現內容豐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觀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壯、險、疊、廣。
秀:南部的雞公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山上有報曉峰,靈山寺等名勝,山下武勝關為古代中原南出湖廣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療養用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壯:中部的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中的中嶽,其山勢峻拔,雄偉壯觀,山麓處多名勝古跡,有我國最早道教廟宇之一——中嶽廟,宋代八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外聞名的佛教古剎、中華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少林寺。
險: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單面山形態,多懸崖峭壁,十分險要。
疊:南部大別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綿延數百里,山巒重疊,氣勢磅礴。
廣:中州大地位於華北平原,廣闊無垠,一瀉千里。此處,山區還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陽盆地、林縣盆地和沁陽盆地等。構成一幅寬廣美麗的畫面。
(三)資源特色:河南屬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多種植物生長,集亞熱帶植物和暖溫帶植物於中州之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樣,以資源特色而論就構成了中州盆景豐富多彩的風格。例如:中州沙區平原的檉柳(三春柳)柔軟多嬌,俏麗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葉山楂)冠形優美,葉小枝密,分層排布,花果並茂;在山頂或絕壁上常有老乾虯枝,沉靜古雅的松、柏、榆、槐;由於風蝕或雨水沖刷,形成了懸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樹樁;更有一些飄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蒼勁挺拔的高大喬木;至於自然流暢、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屢見不鮮。
「取山川來掌上,攜天地入壺中」。將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則數尺、小則寸余的盆盎內,概括、凝煉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創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品,以此作為中州盆景的風格,豈不美哉!
遼闊之中原,豐富之資源,使中州盆景極為豐富多采,加之勤勞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革創新,使得盆景這一「高等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相信經過繼續加工提煉,盆景的製作將日臻完美,並逐漸形成中州盆景的獨特風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