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盆景街
㈠ 長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鹽池溫泉,丹水漂流,五爪觀、蘭草谷沖浪、武落鍾離山、天柱山道教聖地及渡假山莊、長陽廣場、民俗文化村、奇石苑,山路十八彎等等拉,你最好去土家族人家那兒坐坐,體驗一下土家風味,欣賞一下芭扇舞
重點 介紹一下長陽清江畫廊
武落鍾離山從隔河岩大壩遊船碼頭乘船一小時抵達,登上山頂,觀賞清江美麗風光,追尋土家族發祥之福地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距武漢市360公里,在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著43萬漢、土家、苗族人民,其中土家族佔48%。發源於利川的清江,是土家族的集居地,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此的土家人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出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清江是長江的一顆明珠,「水色清明十丈,凱純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
她發源於鄂西利川市龍洞溝,流經恩施、長陽、巴東,在枝城注入長江,全長423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畫」的盛譽。流經長陽的清江水域長約148公里,在縣城龍舟坪西11公里處的清江上,1994年建成隔河岩大壩,大壩長165米,高150米。隔河岩大壩的建成,既可以獲取電能,亦可以防洪蓄水,在1998年長江遭遇百年大洪水時,隔河岩大壩為蓄水分洪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大壩下游1公里處的清江上,有亞洲最長的鐵索橋,橋長303米,完全由固定於兩岸的鐵索承載,橋面鋪有結實的大木板,總承載量達80噸,可通行機動車輛。鐵索橋是為了隔河岩工程而修建,現在清江上建有清江大橋,鐵索橋便不再通行機動車和行人,成為一座供遊人觀光的宏偉景觀。
從隔河岩大壩遊船碼頭,乘船可游覽百島湖。百島湖位於隔河岩大壩壩區的上游,最初,這里有許多山峰聳立於清江兩岸,由於隔河岩大壩的修建,清江水位上升幾十米,使山峰成為湖中島,故名百島湖。
乘船可依次游覽倒影峽、白玉湖、平湖洛、柏園島、武落鍾離山、天柱山、巴人洞景區。 武落鍾離山是由武落山和鍾離山兩山相連而成,山高300餘米,距龍舟坪西30公里,在船碼頭乘船1小時可抵達山腳,山雖不高卻極陡險,歷史上記載此處為土家族祖先巴人發祥地。
山頂有魁頭岩、牛角岩、鹽女岩、石神台、廟凸岩五座石峰。牛角岩孤石聳立,就象牛角號;鹽女岩宛如美麗的土家少女,傳說是鹽水女神的化身;石神台頂有一小廟,供有石神;廟凸岩臨空懸立,建有向王廟,讓人們祭祀朝拜;山腰有石穴二處,一穴赤如丹,一穴黑如漆,為《水經注》所載土家先民巴人祖先誕生地。
天柱山,位於長陽縣城西34公里的清江北岸。自唐開山設觀以來,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與武當山南北輝映,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當。
天柱山海拔1445米,它石筍高標,孤峰峙立,拔地聳立,有健筆凌雲之勢。峰頂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長流不涸。天柱山山峰獨立,三座高130米的岩峰並峙,相距僅4米,兩橋飛架三峰間,蔚為壯觀,猶如擎天石柱。
山上古建築群宏偉壯觀,唐始建道觀,清同治年間,大興土木,仿武當山修成地母宮、三帝宮、靈官殿、玉皇亭、玉虛宮、南岩宮等,開鑿上山石階一千餘級。
清江支流丹水,因其水淺,清澄得可見河床鋪滿的亂石,兩岸山巒起伏,鬱郁蔥蔥,現成為遊人漂流的絕佳去處。丹水最寬處有十幾米,最窄處僅四五米,大雨過後,河水水量較大,水流湍急,是漂流的好時侯,但較危險。2-3人乘坐一充氣皮筏從上游順流而下,在水面闊、水流緩處,可一邊盪漿一邊仰望兩岸幽靜的景色,或低頭搜尋水底的小魚小蟹;
而水面窄處,水流因亂石的阻礙變得浪花飛濺,駕著皮筏,一不小心,就會撞上大石頭,有時皮筏因水流太急而不可控制,那種緊張刺激的感受,是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很難體會到的。
與小三峽、神農溪漂流顯著不同的是,小三峽乘機動船,機器的雜訊,很難讓人靜心去欣賞其山其水的瑰麗,神農溪是由纖夫拉纖,將盯仿咐「豌豆角」型木船拉至上游,然後由船工撐船漂流而下,遊人只能仰望山的幽奇,水的清亮,卻不能親自感受駕舟乘風破浪的驚險刺激。
自駕車線路:
1、武漢西上漢宜高速行駛120公里到達潛江服務區,繼續行駛171公里到達虎牙出口(向宜昌公路大橋沿長陽方向行駛3公里到達虎牙收費站(105元),出站後行駛3公里到達宜昌大橋收費站(15元),出宜昌大橋收費站後行駛5公里遇一轉盤(此處己是紅花套鎮。)
2、位於轉盤右轉(長陽方向有標志牌)行駛18公里後到達丁字路口,左轉(有長陽標志牌)行駛8公里到達又一丁字路大春口,直行2公里到遇人字路口,右轉300米遇一人字路口,左轉300米後右轉過橋行駛3公里,遇轉盤直行(右轉是舟坪鎮)3.3公里見路口左轉(有百島湖標志牌)行駛3公里到達渡口停車場。 從武漢市上漢宜高速到達渡口,全程339.9公里,行駛時間4小時!過橋費共120元。
風味名菜
清江魚 清江蝦 南豆腐 茶油湯
土特名產
西蘭卡普 根藝盆景 恨山茶 民俗風情 女兒會 哭嫁 跳喪 巴山舞 吊角樓
旅遊景點
百島湖 武落鍾離山 天柱山 巴人洞 隔河岩大壩 丹水漂流
㈡ 長陽旅遊怎麼玩
更多>>
天柱山景區
鄂西南道教名山「中武當」天柱山距長陽縣城24公里,沿途風內景點接容二連三。 下漁口有條溪叫沿頭溪,又名下漁溪。相傳在南北朝時期,這溪上面有一座山,易守難攻,山上駐扎著一支人...
詳情 評論 游記 圖片
武落鍾離山景區
土家人的聖山——武落鍾離山,也就是土家族的「民族之源」。武落鍾離山四面環水,海拔380米,它獨立峻絕,遠視近看,均有險峻、神奇、秀麗之感受。 據《後漢書》、《晉書》記載:...
詳情 評論 游記 圖片
長陽文化廣場
從宜昌市出發,經宜昌長江公路大橋,沿清江而上,便到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長陽文化廣場就位於城區中心,依山傍水,五根圖騰石柱把持廣場大門。 長陽文物陳列館 長陽土家族...
詳情 評論 游記 圖片
清江盆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凝固的音樂
長陽盆景,是中國園林藝術奇葩之一,素被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和「凝固的音樂」。它主要運用咫尺千里,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把小型花草樹木、屋宇亭橋、山石池水等進行藝術加工後培養
㈢ 長青盆景園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多少公里到煙台市
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長陽長青盆景園到煙台市
約1486.5公里
途經:二廣高速、蘭南高速
㈣ 宜昌盆景批發市場在哪
宜昌盆景批發市場在南關區永興街道新城大街。批發市場內售賣盆景種類齊全,價格經濟實惠。
㈤ 長陽高家堰盆景樹種名有那些
盆景界中,有這幾種植株,因形態優美,質感鮮明,非常適合做盆景, 被人們評為了五大名樹,接下來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五棵植株
榕樹,桑科,古老蒼勁,做盆景的上好材料,基本上不需要去造型,上了盆就是一個好景,但日常的護理還是有必要的,榕樹喜歡大水大肥,平日就多加幾次,營養足夠它的枝幹就可以生長的越來越快,要是覺得造型不夠好,還可以用攀扎絲對它定型
㈥ 宜昌長陽的旅遊三件寶分別是什麼
國家 旅遊 局公布了首批創建 「國家全域 旅遊 示範區」 的名單。宜昌市的遠安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入圍。
長陽素有「歌舞之鄉」之稱,長陽山歌、長陽南曲、巴山舞被譽為「長陽文化三件寶」,奇石、盆景、根藝被譽為「長陽文化產業三件寶」。
「長陽人」遺址、清江畫廊、中武當天柱山、武落鍾離山、麻池古寨、巴王洞、香爐石夷城、鹽池溫泉以及傳承久遠的巴土文化和民俗風情,構成了長陽的 旅遊 資源特色。
清江畫廊
武落鍾離山
清江方山風景區
中武當天柱山
盆景、根藝、奇石。
長陽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山歌、南曲、巴山舞」被稱為長陽民族傳統文化三件寶。
「不唱山歌喉嚨癢,嘴巴一張像河淌」。早在3000多年前,長陽山歌就被稱為「蠻歌巴舞」、「下里巴人」。其內容有「創世歌」、「勞動歌」、「時政歌」、「情歌」和「雜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一人領唱眾人和等,其中「尾」、「包」、「頭」是一種特殊的流行唱法,即將每首歌的尾句或尾段作業起唱句。曲牌分為號子、聲子、五句子、採茶、腔類和雜歌子等幾大類。在文學形式上,以五句子為主。五句子可以用各種不同山歌曲牌演唱。其第五句一般是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關鍵句,常給人以意想不到和俗中見雅的效果。2006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長陽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個較為古老的曲種,自古稱為《南曲》(亦稱絲弦)。1962年定為現名,主要流傳在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境內,以資丘最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 歷史 了。其中資丘鎮是長陽南曲最為集中的流傳地。南曲屬曲牌體唱腔,以七字句式為主格。曲牌分為「南曲」和「北調」兩類,現存傳統唱腔曲牌共32個。其中「北調」僅存一個曲牌。南曲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已搜集掌握的約150個曲目,主要取材於小說、戲本的段子、民間故事和傳說等。南曲節奏平穩舒緩,字曲結合較散,字少腔多,十分雅緻,在曲壇被譽為「郁香的山花」。
長陽巴山舞起源於土家原始的跳喪、花鼓子等民間舞蹈,是由長陽覃發池加工改編而成的群眾性廣場舞蹈,其舞蹈動作取材於「土家族撒葉兒嗬」、「花鼓子」等民間舞蹈,音樂以長陽民歌為基調而加以創新。組合成「巴山搖」、「半邊月」、「四合」、「風擺柳」、「雙龍擺尾」、「喜鵲登枝」等六個種類。其動作姿態各異,但都具有身體上下顫動和胯部左右搖擺的特色。其音樂明快、舞姿優美,深受人們喜愛。該舞蹈2002年曾榮獲第十屆全國群星獎「金獎」,並被國家 體育 總局確定為 體育 健身舞向全國推廣。中國著名舞蹈家賈作光稱其為「東方迪斯科」。
奇石、根雕和盆景被稱為長陽「新三寶」。
盆景是中國園林藝術奇葩之一,素被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和「凝固的音樂」。素有「湖北根藝盆景第一鎮」長陽高家堰鎮現有500萬盆。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鵲等,山石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等。樹樁盆景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1997年,長陽縣在高家堰鎮白果坪沿318國道線兩側建根藝盆景走廊,走廊全長近15公里,高家堰鎮因此而聲名遠播,被譽為「湖北根藝盆景第一鎮」。現有100萬盆景存量,近10萬件根藝在展,擁有苗木培植基地150畝。主導樹種為三峽地區特有的小葉中華蚊母和金彈子。同時培育有近50萬株大型城市景觀樹。
㈦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漁峽口鎮朱家什麼村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漁峽口鎮朱家沖村。
朱家纖腔沖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432戶,1502人,以丘陵崗地為主。近年來,在駐村扶毀畢衫貧隊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該村緊跟市場需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種植香樟、紅葉石楠、廣數皮玉蘭、楠樹等觀光樹木,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左右。花卉苗木在朱家沖村已形成產業種植,有效帶動了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化,助力農民脫貧增收、脫貧致富。
㈧ 湖北春遊地點推薦來打卡春日暖陽下的生機湖北
在春風的吹拂下,萬物生機勃勃,而三月的湖北,已經美得不像話了。且不說武大的櫻花牽動著多少人的心,來看看湖北的河湖、長廊和小鎮,哪一處都不比櫻花景差。不信?那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景點
英山西河十八灣——嘉魚四邑新村——崇陽柃蜜小鎮——蔡甸九真山——荊門江漢運河景觀廊——潛江龍蝦城——石首天鵝洲濕地——枝江金湖綠道——長陽高家堰318盆景國道——巴東大面山巫溪口——茅箭百二河休閑長廊——竹溪楠木湖
英山西河十八灣
英山西河十八灣是一條旅遊公路,南達英山縣城,北至大別山主峰,總長近百餘里,像一條絲帶將沿線明山秀水一一串聯。從頭道灣的茶葉之鄉烏雲山村,到麗景生態園,再抵達孔家坊鄉,最後一道灣是張咀水庫。一路行來,看遍英山最美田園風光。
嘉魚四邑新村
近年來,嘉魚四邑村搶抓春時植綠栽花,提早謀劃文化長廊建設,實現了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環村有綠化帶、村邊有風景林的「四有」目標。該村把村莊綠化和旅遊線路有機結合,建設四邑新村,持續推動林木覆蓋率增長,構建覆蓋全村的生態屏障。
崇陽柃蜜小鎮
崇陽柃蜜小鎮坐落在白崖山,山谷的懸崖邊上立著一座天空之眼·懸崖摩天輪,面朝山谷,璀璨絢爛。白天氣息萬千,晚上流光溢彩,在柃蜜小鎮,不僅可以乘上摩天輪,縱情盡覽白崖山野櫻花的絢麗景觀,還可以品嘗崇陽特色美食,享受鄉村的質朴美好。
蔡甸九真山
蔡甸九真山景區,九峰連綿,折回百里,主峰海拔276米,有江漢平原第一峰之譽。植被繁茂、泉壑幽深,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於城市中心區域10倍,自成天然氧吧。建有知音谷、連理湖、鎖情台、九真桃源、四星級花園酒店,是「生態養生、親情休閑、運動拓展」旅遊目的地。
荊門江漢運河景觀廊
江漢運河作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長江和漢江的中國當代最大人工運河。江漢運河全長67.23公里,其中荊門沙洋縣境內34.1公里,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且屬於周末休閑圈的輻射范圍,非常適合自駕游。
潛江龍蝦城
潛江是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龍蝦是世界「網紅美食」,潛江龍蝦城,是以潛江龍蝦文化為主題,打造的集生態度假旅遊、龍蝦美食、文化展示、娛樂購物為一體的潛江首個龍蝦主題生態旅遊點。
石首天鵝洲濕地
石首天鵝洲濕缺攔地南依九曲回腸的荊江河段,北靠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總面積約4000公頃,建有麋鹿和白鰭豚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地處天鵝洲轄區西南部和北部長江故道水域,這里生物多樣性非常突出,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綠色寶庫」「天然動物園」「自然博物館」。
枝江金湖綠道
枝江金湖綠道,飛鳥伴鳴,綠樹成蔭。宜昌市最大的天然湖泊、枝江市的後花園——金湖,是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最美的天然湖泊,湖面面積8600畝。「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詩仙李白筆下的「天鏡」展現的彷彿就是金湖美景。
長陽高家堰318盆景國道
長陽山多,植物多。近年來,高家堰就因盛產盆景苗木而聲名遠播,成為「湖北省盆景苗木第一鎮」。經數年努力,沿318國道為軸的20公里盆景走廊,苗木培育基地達1萬多畝、盆景800多萬盆件,各類綠化苗木近20億株。
茅箭百二河休閑長廊
茅箭百二河休閑長廊位於茅箭區二堰街辦百二河村,距十堰城區約3公里,佔地面積15000餘畝,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風光怡人,是十堰城區的「天然氧吧」和「城市後花園」。如今,百二河生態休閑長廊已成為眾多十堰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檔塵
竹溪楠木湖
竹溪縣新洲境內70多公里長的河道形成煙波浩瀚的庫區,楠木湖由此而來。絕佳的自然條件、遼闊的水域、百餘種魚類,構成了垂釣愛好者的天堂。2018年中國竹溪楠木湖垂釣賽、2019年中國楠木湖垂釣大賽暨中國舟釣路亞公開賽先後在行扮禪這里舉行,吸引全國各地的釣友和旅友前來參賽、觀光。
來自:湖北文旅之聲
㈨ 高家堰盆景
到過很多次高家堰,每次都會被盆景誘惑,想抱幾盆回家,最後天人交戰,拍照留戀。
昨天,又一次路過茄山高家堰,強迫自己閉上眼睛,不去欣賞,結果朋友選擇午餐,又給了我拍照機會,哈哈,喜歡的人隨時機會就降臨啊——我得意的笑,哈哈。
高家堰村是湖北省長陽自治縣高家堰鎮所轄的一個靠山臨溪的村莊,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北端,「318」國道與古周省道在此交匯,丹水河穿村而過。
高家堰村公路兩側農民,靠山臨水,山高林茂,地少人稀,該村農民充分利用豐富的花木植物資源優勢、獨特的交通地緣優勢和「大扶貧」的政策優勢,大力發展苗木盆景產業,闖出了一條特殊的缺埋生態微景產業致富的新路。
我看不見這些介紹,只是被千姿百態的盆景根雕誘惑,於是趁著吃飯的時伏納螞機,開啟手機狂拍模式。
正面的寶塔模式,不會背景虛化,只好來個側顏。
喜歡下面的小盆,雖有別人「壓制」,依然故我,長出自己的特色。
造型奇特,互為呼應。
把它當著根雕不為過,可是上面的樹景傲然挺立,更是喜歡。
一層一層,我自由自在,絕不附和。
枯木逢春?其實尋找的就是這種感覺。
我好妖冶,或者我是舞者,寒風中獨自起舞。
換個角度,我是沉默的思想者。
我要長大,超過擋住我風雨的土牆。
㈩ 高家堰的湖北長陽
長陽高家堰不僅是「湖北根藝第一大鎮」,而且也是「湖北盆景第一大鎮」 。該鎮位於318國道,東達武漢,西通成渝,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高家堰盆景的創作者們,走出去——到四川溫江等地考察學習,請進來——請湖北省盆景協會教授易亮等知名專家到鎮入村面授機宜,並以廣納百川的胸懷,兼容並包,善納眾家之長、獨臻自己之優,獨樹一幟,享譽大江南北。
高家堰盆景廣吸各派盆景的特點,形成自己迥然風格:樹樁盆景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似入雲、懸如倒垂、陡勝天險、深若臨淵。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鵲等(特別是在清江梯級開發,隔河岩水庫淹沒之前,搶救了清江流域中華蚊母等寶貴的植物品種),山石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精品眾多。
高家堰盆景以平遠為主,平中見奇,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闊,白帆點點,波光粼粼,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江南情致。其枝托有躍枝、飄枝、攤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層的枝爪,根據藝術規律,要求逐漸減細,分部均勻。「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 爪」,古拙入畫。
高家堰盆景主要表現南國山明秀麗的自然風光,不乏危岩奇峰,高峽深谷,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風格:灑脫自然,飄逸多姿,獨具清江流域地貌山川的特色。
高家堰盆景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類賦彩,努力使之神形兼備。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 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疏密相間,聚散自由,以欣欣向榮 為首要目標,達到參差錯 落,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的審美效 果。側枝多以橫枝式出現,樹冠多作扇形或半圓形,以顯示雄偉剛勁的氣勢。
高家堪盆景採用棕絲和金屬絲蟠扎與細修剪相結合的造型技法,逐步形成有別於江南其他各派的造型特色,繼承宋、明以來「高幹」 、「合栽」為造型基調的寫意傳統,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對柏類的主幹作適度的扭 曲,剝去樹皮,以表現蒼古意趣,並且善於用枯乾枯枝與茂盛的枝葉相映生輝,大有似入林蔭深處,令人六月忘暑的妙境。
長陽物華天寶,其資源豐富。長陽土家兒女善於發現、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長陽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鄂西進出咽喉,318國道橫亘全境、800里清江流經東西,加之與宜昌、武漢交通便捷,為高家堰盆景由藝術品變成商品,拓展市場,提供極大便利。
高家堪盆景巳冠壓荊楚,也必將問鼎華夏,遠走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