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鎮盆景
① 蘇州最大的盆栽批發市場在哪裡
在蘇州相城區相城大道朱涇村的蘇州花木城。跟前有公交站 朱涇村。712路停靠。
② 蘇州賞梅好去處盤點蘇州看梅花哪裡比較好
蘇州馬上就快到了賞旅桐梅花的好時節了,現在有不少景點已經可以觀賞臘梅花了,那麼大家知道在蘇州有哪些非常適合賞梅花的景點嗎?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絕佳賞梅景點吧!
1、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門票:40元
地址:吳中區吳越路47號
賞梅時節,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梅花競相開放,朱紅、粉紅、嫩綠、雪白??淡淡花香惹人醉。雖然還有一部分仍害羞的躲在花苞里,但那些已迫不及待綻放的梅花,在這寒冬里分外惹眼,讓人駐足留戀。
上方山森林公園的梅花共有三處,分別位於:梅香竹影、盆景園還有石佛寺,三處的梅花各有千秋。
梅香竹影以粉色梅花為主,這正是春天的主色調,粉色花海同樣讓大家的少女心洋溢了起來。
2、虎丘
成人門票:60元/人
地址:姑蘇區虎丘山門內8號
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除了成為蘇州標志的虎丘塔,二月春風似剪刀,虎丘的空氣中彌漫著早春芬芳的氣息。
虎丘景區內的梅花如約而至,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觀景賞花。虎丘的「冷香閣」,取意梅花的暗香清雅雋永,自然手鎮衡是賞梅的好去處。
3、可園
門票:15元/人
地址:姑蘇區城南三元坊
可園是蘇州僅存的一座「書院園林」。
它與滄浪亭「面對面」、「門對門」,園內畫舫、花窗、飛檐、翠竹,即便在冬日裡,整座園子依然是滿滿的詩情畫意。
園內學古堂前遍植梅花,舊時曾有古梅「鐵骨紅」,被譽為「江南第一枝」。這個季節,看花開枝頭,詩情畫意不言畢做而喻。
4、石湖景區
成人門票:全天免費開放
地址:吳中區玉湖橋堍
在暖暖的陽光下,來石湖景區曬曬太陽、休閑遛娃,尋芳賞梅,也是假期的不錯選擇。梅園里紅白相間,連成一片,傲骨里透出幾分柔情,惹人憐愛。
5、蒼浪亭
門票:15元/人
地址:姑蘇區人民路滄浪亭街3號
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它的特色,在於借景、漏窗、復廊。
這個季節,還有種清香幽幽引人入勝。梅花數量不多卻很是宜人。
在滄浪亭里,陽光正好之時,抬頭仰望,粉紅色的梅花掛於枝椏上,透過陽光閃閃發光,讓人沉迷不已。
6、香雪海
成人門票:24元/人
這個季節,還有種清香幽幽引人入勝。梅花數量不多卻很是宜人。
在滄浪亭里,陽光正好之時,抬頭仰望,粉紅色的梅花掛於枝椏上,透過陽光閃閃發光,讓人沉迷不已。
香雪海,全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香雪海內,梅花勢若雪海,這里藏著江南人對春天的期待。
香雪海得名於清康熙大臣宋犖在山崖所題「香雪海」三字,此後名揚海內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
康熙、乾隆兩位帝王寫下了19首詩盛贊鄧尉之梅,成為江南著名的探梅勝地被譽為「古代梅花勝地第一」。
7、林屋海海
門票:50元/人
地址:吳中區金庭鎮林屋村林屋路
林屋梅海位於蘇州太湖西山島的「林屋梅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賞梅勝地之一以及梅文化活動基地。梅花盛開的時節,登臨林屋山,放眼望去,山下千畝梅海,白浪翻滾,凝若積雪,蔚為壯觀。見到它們在寒意的早春中盛放起舞,迎著風雪,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襲來,這也是蘇州人永恆的詩意。
8、穹窿山
地址:吳中區藏書鎮兵聖路穹窿山麓
穹窿山風景區內有著多片梅林,穹窿山頂的望湖園便是一處賞梅的好去處。梅花盛開時這里別有一番韻味,每一朵都生得「骨骼」清奇,每一簇都長得傲骨芬芳。
孫武文化園茅蓬塢內的梅花盛開時,朵朵梅花擠滿枝頭,或深或淺的紅色,花態典雅端莊,紅妝淡抹,遠看近看都自成風景,微風拂過,梅香飄逸,花影纖纖。
萬鳥園內的梅花同樣不能錯過,漫漫輕舞,鳥語花香,承載了一園的歡樂。
9、旺山
地址:吳中區
在旺山__嶺景區茶博園,遠遠就能聞到一股細細的清香。茶樹的綠,映襯著梅花的紅,那梅花的色,艷而不妖;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朵朵梅花斗寒怒放,展露出艷麗的「笑顏」,好似在迎接牛年的到來,為此時的旺山增添了一道幽香雅緻的風景。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漫步茶博園,看滿樹梅花,等一陣風起時,飛起一縷暗香,然後躲在梅花影里久久地沉醉。
10、漁洋山
門票:40元/人(4月-10月80元/人)
地址: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環太湖大道
在漁洋山的半山腰有一個精品小梅園,園內主要種植有紅梅、白梅及綠梅。梅園從二月下旬開始到三月上旬,進入最佳賞梅期。梅花全面盛開時,紅、白、黃、綠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
此時,漁洋山梅園的梅花含苞待放,有的已經盛開,沁人心脾的清香遠遠就能聞到。
11、雨花勝境
門票:30元/人
地址:吳中區東山鎮雨花路10號
雨花勝境梅花已強勢上線,微風拂過,花影婆娑,暗香浮動,恍若仙境,為景區增添了無限雅韻。徜徉在花海里,隨手一拍,贊爆朋友圈。
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聞到梅花香了?賞梅須及時,這個周末,一起來雨花勝境邂逅「梅」好時光吧!
12、大陽山植物園
門票:30元
地址:虎丘區陽山南路
大陽山植物園梅花的分布比較零散,雖然不成片成林,但勝在花朵盛開茂密優美,花的品相好看。藍天、浮雲、微風、紅梅......已經能串聯起整個畫面,每一幀都美得如同治癒系電影。
13、白馬澗龍池景區
門票:30元
地址:虎丘區楓橋街道華山路南
氣溫回升,白馬澗龍池景區里的梅花已搖曳生姿,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細細的清香。無論是風韻猶存的臘梅,還是含香待放的梅花,都是冬日裡一抹靚麗的色彩。
14、太湖濕地
地址:虎丘區
太湖濕地,風光勝舊,歲序更新,新春煥新顏,梅花也競相開放。在春日的微風中,只見一大片梅花傲然怒放,形態不一,斗寒爭艷,婀娜多姿。
15、黃橋梅花園
地址:相城區東挺河路與中環北線入口交叉口西北100米
黃橋梅花園種植3000多畝梅花,不僅數量龐大,種類也繁多。紅梅、綠梅、臘梅等互相簇擁,將早春的溫柔和嬌羞展現得淋漓盡致。
深入梅林,細細觀賞,梅枝或橫斜,或打著花骨朵,或垂掛梅花,和暖的微風稍一吹拂,花影婆娑、暗香浮動??還有遍地的白梅花,玲瓏剔透,讓人有種雪滿枝頭的錯覺。
③ 在蘇州哪裡可以買到樹苗
不知道以下的內容是否可以幫助你?
如果不行,可以打個電話到市農林局打聽一下,只要說最近想在蘇州買些苗木,他們會告訴你准確的信息的.
崑山市大眾苗木園藝場
主營:苗木種植、銷售;綠化工程。
地址:正儀鎮南星瀆村
·太倉市華威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主營:農產品種植、銷售、花木種植、銷售,淡水產品養殖、銷售
地址:瀏家港鎮丁涇村
·張家港市河陽山花卉苗木基地
主營:花卉,苗木,盆景,草坪種植,養護,銷售。
地址:西張鎮五聯村
·蘇州市相城區新發綠化園藝場
主營:種植、銷售:花卉苗木。
地址:太平鎮蓮港村
·蘇州市望亭巨庄園藝林場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花卉。承接綠化業務。
地址:望亭鎮巨庄村
·蘇州市相城區生態農業示範園區開發有限公司
主營:水產養殖、花卉苗木銷售。
地址:元和鎮陽澄湖中路8號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峰林苗圃
主營:苗木種植,銷售及出租等
地址:唯亭鎮盪浪湖村
·蘇州市吳中區藏書農林苗圃
主營:苗木種植銷售。
地址:藏書鎮農林村
·蘇州市吳中區鄧尉園藝場
主營:苗木種植、綠化養護、銷售
地址:藏書鎮民主村
·蘇州市相城區望亭紅光花木園藝場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花卉。
地址:望亭鎮吳泗涇村
·張家港市強盛物業綠化管理有限公司
主營:園林綠化,盆景培植,物業管理,裝飾裝璜材料購銷
地址:楊舍鎮城北路10號
·蘇州市渭塘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花卉、苗木、盆景種植;植樹造林、林產品採集、園林配套產品、園林綠化工程。
地址:渭塘鎮
·蘇州市東佳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花卉、盆景、草皮。
地址:東橋埝橋村
·吳江市生綠環境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苗木種植及銷售
地址:銅羅鎮振興街19號
·張家港市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苗圃
主營:園藝植物培植;園林機械購銷
地址:樂余鎮東興村八組
·蘇州市通安綠化工程隊
主營:園林綠化施工(涉及前置審批、領取許可證後主可經營);種植、銷售:樹苗、花卉、盆景。
地址:通安鎮北窯村
·蘇州市通安林場
主營:種植、銷售:樹苗、花卉盆景、園林綠化。
地址:通安鎮青山咀
·張家港市兆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主營:花卉、苗木種植、購銷;承接各種園林工程、園藝工程
地址:兆豐鎮常豐村
·蘇州市東凱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盆景,綠化工程的設計及施工,園林小器設備、施工,苗木交易信息服務。
地址:東渚鎮樹園路
·蘇州市清源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盆景;園林綠化、湖石設計施工。
地址:木瀆商城8幢8號
蘇州市友誼綠化有限公司
主營:種植,銷售,苗木,花卉,盆景,草皮
地址:滸墅關新區新民村2組
·蘇州市吳中區橫涇福祥苗圃場
主營:苗木,盆景,種植,銷售。
地址:橫涇鎮馬家村
·太倉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營:加強綠化管理、促進綠化發展、綠化宣傳、指導、規劃、協調、督促、檢查、收費管理
地址:城廂鎮人民北路76號
·蘇州市吳中區藏書森藝苗圃
主營:苗木種植銷售。
地址:藏書鎮繁榮村
·常熟市牡丹園園藝場
主營:花卉、苗木種植和銷售;綠化工程施工。
地址:棉花原種場
④ 吳中的花卉批發市場在哪裡,怎麼去!
您好!蘇州市吳中區藏書鎮花卉苗木市場於2001年4月24日在江蘇 蘇州 藏書鎮蘇福公路南側,我們主要經營苗木盆景,花卉魚鳥及相關的配套器具。謝謝閱讀!
⑤ 具體介紹下蘇州!
蘇州,位於北緯30°47'-32°02',東經119°55'-121°20',東鄰上海,南接浙江,西依太湖,北枕長江,畝晌氣候溫和濕潤,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之一。
蘇州古典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盛於明代。
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迅仿鋒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
蘇州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組成的綜合藝術品,集自然美,建築美,繪畫美於一身,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1997年12月,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 *** 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為中心,充滿江南情趣;在結構上以小巧取勝,以小見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牆黛瓦栗柱,順應自然;空間處理上時而開明闊郎,時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市內布置配以紅木傢具,名家書畫,綴以對聯,盆景,顯得秀麗淡雅。
蘇州園林不僅具有極高的欣賞性,也極具藝術性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
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大歷其實的「人間天堂」。
重要數據
區號:0512
位置: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
面積:全市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古城區14.2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600萬,其中市區人口200餘萬。
區劃:轄滄浪、平江、金閶、吳中、相城、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虎丘區)7個區和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江5個縣級市,121個鎮。
市名由來: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蘇州,又稱姑蘇城。
當地特色: 姑蘇文化
??千百年來姑蘇人才輩出,如滿天繁星,閃爍生輝。
姑蘇文化是華夏文明在江南水鄉孕育的獨秀一枝,她篩濾了華夏文化陽剛、粗獷的因子,較多地繼承、弘揚了陰柔細膩的一面。
??姑蘇文化體現在宛轉清麗、悠揚舒緩的崑曲、蘇劇、評彈旋律中,體現在古拙清新、淡雅秀麗的吳門畫派作品裡。
姑蘇文化講究自然隨和的形態,曲折柔和的線條;追求淡泊深遠的意蘊,含蓄雋永的美感。
??整個古城的園林建築、絲綢刺綉、民俗民風等方方面面構成了姑蘇的文化積淀,要想全面地觀賞、觸摸蘇州藝術文化的精華,可去各大博物館一游。
蘇州主要博物館一覽
名稱
地址
交通
門票
蘇州博物館
東北街204號
游1、2、5線、2、3
5元
民俗博物館
潘儒巷32號
游1、2、5線、2、3、4、701
免費
園林博物館
拙政園內
游1、2、5線、2、3
免費
蘇綉博物館
景德路274號
游1線、3、46、701
1元
絲綢博物館
人民路661號
游1、2、4線、1、8、20、38、101、102、103
8元
戲曲博物館
中張家巷14號
游5線、9、46、47、48、51、68
免費
碑刻博物館
人民路45號
游2、4、5線、1、14、28、101、102、103
免費
錢幣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內
游1、2、5線,2、3路
免費
園林之城
蘇州是園林之城,有大小園林100餘座。
別具一格的古典園林,集中了宋元明清以來江南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融建築、園藝、雕刻、繪畫、詩文、工藝美術於一體。
蘇州園林多為私家園林、園林造景多抒發了主人的情感,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形成的,是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
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而且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
最佳旅遊時間
蘇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四季皆宜旅遊,尤以4-10月最佳。
在此期間,你既可欣賞到桃紅柳綠的自然風光,又可品嘗鮮桃、碧螺春、糖藕等時令特產。
游蘇州園林或是探訪周邊水鄉古鎮,最好避開雙休日和節假日。
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體味出她獨特的韻味風情。
提醒:蘇州的景點大都在17:30以前就關門了,節假日也不例外,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合理安排時間。
節日
蘇州地區旅遊節慶
西山太湖梅花節 3月1日—10日
虎丘花會 3月—5月
拙政園杜鵑花會 3月—6月
角直水鄉服飾文化節 4月
南浩街神仙廟會 5月
拙政園荷花節 7月—8月
虎丘廟會 9月—10月
中國絲綢旅遊節 9月20日—25日
蘇州天平紅楓節 11月
寒山寺除夕聽鍾聲 12月31日23時起
蘇州地區傳統民俗節日
軋神仙 農歷四月十四
農歷四月十四是呂洞賓(「八仙」之一)的仙誕,俗稱「神仙生日」。
這一天,前往閶門神仙廟進香者甚多,傳說呂洞賓在這一天混跡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難愈者,往往有緣得到治療,大家都想碰碰運氣,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稱「軋神仙」。
現已成為一種民間的廟會活動。
曝書翻經 農歷六月初六
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蘇州有曬書習俗。
各寺廟將所藏經書搬出來曬一曬,僧人趁機召集鄉村老婦開「翻經會」,由她們在烈日下翻經曝曬,宣稱「翻經十遍,來世可轉男身」。
又有民諺雲:「六月六,狗惚浴。
」(蘇州方言將洗澡叫做惚浴)是日將小貓小狗牽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吃雷齋素 農歷六月廿四
相傳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
吃「雷齋素」,就是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據說可以消災避疫保平安。
以前,蘇州人吃「雷齋素」,一般從六月初一開始至雷尊生日結束,歷時將近一個月。
開葷這一天,觀前街上的松鶴樓菜館此時特別推出時令面點——鹵鴨面,因此,蘇州有句歇後語:「雷齋素開葷——鹵鴨面。」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
又名女兒節。
傳說這天晚上,喜鵲成群結隊飛向銀河,搭成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銀河鵲橋上相會。
民間習俗在七夕之夜祭祀織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叫做「乞巧」。
住宿介紹
蘇州的賓館條件相當不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
人民南路的三星級花園式賓館——蘇苑賓館、太湖旅遊度假區內的太湖明珠度假村和太湖西山島上的銀湖山莊條件都不錯,這些地方的攜程會員價均在200-300元之間,比較實惠。
如果你是自駕車旅遊,天平山附近以及太湖沿岸有不少豪華別墅,價格也便宜,一般一幢雙層別墅每日租金大約在400—600元之間。
當然對那些希望省錢的旅遊者來說,要找一家干凈、便宜的招待所也相當容易,在市區的大街上隨處都能找到100元左右的「標間」。
例如地處五卅路的體育局招待所就比較舒服。
推薦住處:
如家快捷酒店(蘇州三香店)
2003年新建,位於蘇州市中心著名街道三香路186號,東毗石路鬧市,西鄰蘇州新區商業中心,鄰近京杭大運河和著名景點虎丘和寒山寺,前往蘇州樂園僅10分鍾車程,酒店門口有前往東山和西山的專線班車,交通非常便捷。
設施完備,價格也比較便宜。
娛樂介紹
古城蘇州不僅水鄉風情濃郁、園林秀美,而且建有許多大型的現代化娛樂場所。
蘇州樂園被譽為「東方迪斯尼」,它具有國際現代游樂高科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兼備的特點。
置身其中,既能領略繽紛絢麗的歐美風采,又能感受自然渾厚的東方情調,中西文化精粹如清風襲面,讓人耳目一新。
太湖明珠樂園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樂園集娛樂、休閑、觀光、旅遊、度假於一體,以一流的設施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一流的服務。
蘇州的觀前街、十全街歷經數年修葺完善,業已成為集娛樂、餐飲、觀光、購物於一體的現代化商業街,如今是海內外遊客蘇州之行的必游之地。
購物介紹
到蘇州購物,旅遊紀念品首推蘇綉,蘇州的刺綉工藝與湖南的湘綉、四川的蜀綉、廣東的粵綉並稱中國的四大名綉。
蘇州的碧螺春茶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還有蘇州的宋錦、桃花塢木刻年畫、蘇扇等,都是當地的特產。
此外蘇州豆腐乾也是小有名氣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妨買些回去與家人分享。
蘇州的觀前街是一條聞名中外的集娛樂、餐飲、觀光於一體的商業步行街,並有觀光游覽車(每位1元)行駛街頭。
閶門外的石路和新區內的淮海街也是有名的商業街區,此外,十全街是旅遊紀念品一條街,皮市街是花鳥市場,虎丘路和火車站前是婚紗和攝影器材一條街,都是購物好去處。
渭塘鎮何家灣的「中國珍珠城」是個很大的珍珠交易集散地,可在蘇州火車站乘1、102、103路到平門站(1站路),轉12路到渭塘鎮。
或在火車站東側的汽車北站乘往常熟、北橋、湘城等方向的中巴,都路經渭塘鎮。
何家灣在渭塘鎮西側2公里處。
餐飲介紹
中國有「蘇、魯、粵、川」四大菜系,口味各不相同,人稱「東酸、西辣、南甜、北咸」,蘇菜屬於「南甜」風味。
蘇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做工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在烹飪上擅長燉、燜、蒸、燒、炒,並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
口味清淡趨甜,配色和諧。
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母油整雞、太湖蒓菜湯、翡翠蝦斗、荷花集錦燉等。
蘇州小吃亦聞名天下,蜜汁豆腐乾,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嘗。
「得月樓」和「松鶴樓」是老字型大小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揚餛飩」等物美價廉,比較適合大眾消費。
蘇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監弄、十全街、學士街、嘉餘坊、鳳凰街、干將路和石路金門商市美食街等。
推薦飲食:
藏書鎮羊肉
藏書鎮的羊肉全國聞名。
這里的羊肉是東山羊和澳洲進口肉羊的雜交品種,鮮嫩無比,不論紅燒、白煮,絕無膻味。
藏書鎮自己的協會評定了羊肉餐館的「星級」,門口有銅牌,其中「3星級」的大約有7-8家,價格都差不多,比非3星級的稍貴,但7人200元左右已經吃得很好了。
東方飯店是其中一家老字型大小。
服務都不錯。
交通:可乘吳中區汽車站-光福鎮的中巴,也可以在蘇州汽車南站乘光福船餐街長途車、鎮湖鎮長途車等。
這些車很多,10分鍾不到就有1班,都路過藏書鎮。
車程20多分鍾,車費3元。
提醒:藏書鎮店家按138、168、198、208、258元等標准為你配套餐,可根據需要選擇。
交通介紹
外部交通
航空:
蘇州沒有民航機場,乘飛機要取道上海虹橋機場或浦東機場。
蘇州到上海虹橋機場有班車,在蘇州干將西路115號東航蘇州營業處售票發車,發車時間是6:20、7:20、7:50、8:20、9:20、10:20、10:50、11:50、12:50、13:50、14:50,車型是33座金龍豪華大客,票價50元,車程約1時40分。
上海虹橋機場有直達蘇州的大巴,時間:10:00-16:00逢正點發車,16:00以後還有17:30和19:00兩班,票價50元,車程1小時40分鍾。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到蘇州,10:40,12:40,13:40,14:40,15:40,17:40發車,票價80元,車程2個多小時。
也可乘上海的機場5線由浦東機場到上海新客站(票價18元),再轉火車去蘇州。
鐵路:
滬寧線上幾乎所有的列車均停靠蘇州,有蘇州始發的車,更多的是外地城市始發路過蘇州到上海的。
蘇州——上海往返的火車平均每隔20分鍾左右就有1班,(雙休日早晚、掃墓高峰時段10-15分鍾一班),單程票價7-22元,車程40分鍾-1小時30分鍾。
上海到蘇州的城際列車,每天上午在上海新客站發車,40分鍾即可直達。
蘇州火車站東側的售票大廳預售6日內全國聯網各車站的車票。
進站口東側設有應急售票窗口,專售開車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各次車票,同時出售站台票。
蘇州市內車票預售處有:觀前街太監弄8號、人民路566號聯合售票處、人民南路99號蘇苑飯店等。
水運:
京杭大運河蘇杭段有客運航線往返,蘇州在南門碼頭(人民路8號)購票上船,杭州在武林門碼頭(環城北路138號)購票上船,每天17:30對開一班,次日7:00抵達。
票價:
天堂號: 雙人間130元/位,四人間88元/位
滄浪號、寒山號、吳山號: 雙人間95元/位,四人間60元/位
靈岩號、靈山號: 雙人間78元/位,四人間上艙65元/位,四人間下艙55元/位
蘇堤號、白堤號: 四人間上艙47元/位,四人間下艙40元/位
(註:以上船舶每日具體開航情況見碼頭當日公告)
公路:
蘇州是江蘇省通往上海、浙江的「東南門戶」,有4個長途客運站。
(附長途汽車站客運線路一覽)。
2003年11月8日,北起江蘇省常熟市,南到浙江省杭州市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它溝通沿江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和滬蘇浙皖高速公路,對於改善蘇州與周邊區域的交通條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上海發往蘇州的主要高速公路大巴長途客運站、大約發車時間如下,單程票價26-30元:
北區長途客運站(公興路80號) 6:40,10:20,11:20,14:30
恆豐路高速客運站(恆豐路270號) 7:20,8:10,8:50,9:30,11:40,12:00,13:10,13:30,14:00,14:10,15:00,16:00,17:40,18:00,18:20,18:40,19:00
中山北路長途客運站(到蘇州的班車停在它北面的巴士快速站,即滬太路),7:35,8:20,9:20,11:00,13:40,15:30
交通大宇徐家匯客運站(虹橋路211號)7:15-17:15,每隔一小時整一班
浦東塘橋長途客運站(浦東南路3843號) 7:15,8:50,10:15,11:40,12:00,13:10,13:30,14:00,14:15,14:30,15:00,16:00,16:45
蘇州南、北、西幾個汽車站每天日間都有高速大巴開往上海,北站最多,平均20分鍾一班,票價26-30元,車程1小時20分左右。
上海下客站有恆豐路、滬太路、徐家匯虹橋路、浦東白蓮涇等地,建議在購票時詢問清楚,選擇離自己目的地近的車站。
內部交通
計程車:
起步價10元(3公里)。
3公里後,每公里單價1.8元,5公里後,加收50%空駛費。
等候時間5分鍾免費,超過5分鍾,每5分鍾摺合1公里。
23:00後,車費(起步價)含增加30%。
公交車:
普通車單一票價1元,空調車單一票價2元,多為無人售票車。
蘇州某些市郊線路實行「翻牌票價」,即全程不是一樣票價。
上車門有塊提示牌,標明此站上車的票價,且途中由司機翻動,故得名。
(附蘇州公交旅遊專線車一覽)。
人力三輪車:
蘇州部分景點分布在小巷中,汽車不能直接到達門前,此時三輪車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三輪車起步價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車時,每人每小時5元。
提醒:蘇州的三輪車尚無完善的行業規范,因此在上車前要和車夫談妥價錢,以免上當。
自行車:
蘇州的景點比較集中,騎著一輛自行車走街串巷、訪古探幽,您一定能沉醉於「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
在火車站東側的平門橋一帶有許多租車店,大致價格為:4小時內2元,5-6小時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證及押金。
⑥ 分別列舉蘇州的傳統藝術,傳統節目,民間工藝,文化特色,名勝古跡,文化遺產
傳統藝術:
蘇州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八十年代初期,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民間藝術研究會(現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藝術分會),團結了廣大民間藝人,他們經常相聚在一起,探討弘揚吳地文化,開展技藝交流,不斷創新和提高藝術水平,使蘇州的民間藝術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蘇州的民間藝術,門類多,品種也多。有緙絲、刺綉、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紙、泥塑、草編、燈彩、九連環、民俗掛件等上千個品種,真是琳琅滿目,精彩紛呈。這里,既有仿古的傳統藝術品,也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工藝品。「九連環」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產生,在清代更為盛行。現在製作的九連環,花樣翻新,形式多樣,既有塔環、鍾環、房環,更有符合國外遊客要求的「A、B、C環」和數十個品種做成的套環。藏書鎮出產澄泥石,製作的澄泥硯久負盛名,是我國的名硯之一。改革開放以後,那裡的石雕藝人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將澄泥石創製成石壺,經過精雕細刻,一把把造型美觀、玲瓏剔透的石壺呈現在眼前,惹人喜愛。現在澄泥石壺已成為民間藝術中的珍品,受到大眾的歡迎和收藏家的青睞。
近幾年來,蘇州的民間藝術,在弘揚優秀吳地文化及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民間藝人走向市場,走出蘇州,走向世界,他們不僅在市內、省內展示,也到外省、外市去展覽表現。有不少民間藝術家,還走出國門,他們帶著刺綉、石壺、剪紙、民俗掛件等藝術品到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去展示,有的還應邀參加在美國舉辦的中國文化節,在現場表現藝術,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蘇州的民間藝術品,具有吳地文化的內涵,其特點是精緻、細膩、美觀,在民間藝術品中獨樹一幟。到哪裡去展覽、演示,就受到哪裡群眾的歡迎和專家的贊揚。在北京舉辦的多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市文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部分藝人參加展示,在展品前總是人頭濟濟,爭相觀看;經過專家評選,許多作品都得了獎。如姚建萍的刺綉、蔡雲弟的石壺、阮和平的智慧巧環、袁中平的澄泥蟋蟀盆等,均獲得國家級的中國文聯最高獎「山花獎」――民間藝術金獎、銀獎和優秀獎。在蘇州的民間藝術史上,增添了光輝的篇章。蘇州的民間藝術,充分顯示了蘇州民間藝人的聰明才智,顯示了吳地文化的風采。
傳統節目:
蘇州彈詞
蘇州彈詞是以說唱相間的方式用蘇州方言表演的「小書」類曲藝說書形式,發源並流行於以蘇州為中心的江蘇東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吳語方言區,大約形成於明末清初。由於和蘇州評話同屬說書行業,曾經擁有共同的行會組織,民間即習慣性地將其與蘇州評話合稱之為「蘇州評彈」。
蘇州彈詞的表演通常以說為主,說中夾唱。唱時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說時也有採用醒木作為道具擊節攏神的情形。演唱採用的音樂曲調為板腔體的說書調,即所謂「書調」。因流傳中形成了諸多的音樂流派,故「書調」又被稱之為「基本調」。早期演出多為一個男藝人彈撥三弦「單檔」說唱,後來出現了兩個人搭檔的「雙檔」和三人搭檔的「三個檔」表演。
蘇州彈詞的藝術傳統非常深厚,技藝十分發達。講究「說噱彈唱」。「說」指敘說;「噱」指「放噱」即逗人發笑;「彈」指使用三弦或琵琶進行伴奏,既可自彈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說」的手段非常豐富,有敘述,有代言,也有說明與議論。藝人在長期的說唱表演中形成了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襯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說表手法與技巧,既可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內心獨白和相互間的對話,又可以說書人的口吻進行敘述、解釋和評議。藝人還借鑒崑曲和京劇等的科白手法,運用嗓音變化和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等來「說法中現身」,表情達意並塑造人物。在審美追求上,蘇州彈詞講求「理、味、趣、細、技」。「理者,貫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頤也。細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蘇州彈詞的節目以長篇為主,傳統的代表性節目有《三笑》、《倭袍傳》、《描金鳳》、《白蛇傳》、《玉蜻蜓》、《珍珠塔》等幾十部。早期的著名藝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姚豫章、馬如飛、趙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現了大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著廣播電台的興起,蘇州彈詞進入鼎盛期,節目豐富,流派紛呈,以演唱的音樂風格區分,就有「沈(儉安)調」、「薛(筱卿)調」、「魏(鈺卿)調」、「夏(荷生)調」、「周(玉泉)調」、「徐(雲志)調」、「蔣(月泉)調」等十多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彈詞藝術經過藝人們自覺的整舊創新,藝術上有了很大的飛躍。新節目不斷涌現,長篇有《白毛女》、《新兒女英雄傳》、《李闖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紅岩》、《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的種子》、《江南紅》、《奪印》、《李雙雙》等,中篇和常獨立演出的「選回」有《老地保》、《廳堂奪子》、《玄都求雨》、《花廳評理》、《怒碰糧船》、《庵堂認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蘆葦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腳皇後》等。
然20世紀末期以來,蘇州彈詞聽眾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亟待搶救和扶持。
民間工藝:
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著極為豐富的民間工藝資源,蘇綉、制扇、玉雕、緙絲、木刻年畫、紅木小件、劇裝戲具、民族樂器等等,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在全國佔有一定的地位,在現今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工藝品中,有不少都標明產自蘇州。據統計,現存24大類全國民間工藝中,蘇州就保存有22類,門類之多、品種之齊全,都是在全國罕見的。蘇州人民為此而自豪,這座城市也因此更顯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特有的文化品位。可以說,加強蘇州民間工藝的保護與研究,既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是實現文化強市、打造「文化蘇州」的重要舉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振興民間工藝美術,培育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服務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努力發掘民間資源,大力發展民間工藝,改善旅遊環境,增強文化氛圍,推動旅遊產業開發與地方經濟的同步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文化特色:
一、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堪稱蘇州文化之宗。山嶺、湖泊、農田、沼澤、河流與四季分明的氣候,構成了蘇州「山溫水軟」的自然體系,也形成了蘇州人與之相和諧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念。蘇州不但有市民、農民、還有漁民、船民、山民,而且都曾經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的主流群體。蘇州之所以能有范成大這樣的「田園詩人」,之所以能出為中國山水畫別開生面的「明四家」和影響至今的「清四王」,之所以有骨子裡的風雅和浸淫於衣食住行的精緻主義,追根溯源,其實無一不折射出這「一方水土」的特定背景和淵源。所以在有關蘇州的歷代方誌史籍及古人浩如煙海的詩文游記中,「山水之勝」從來都是最為主導的。
二、園林文化
「蘇州園林甲天下」,其造園的思想及藝術已經成為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蘇州園林突出和強調的「模山范水」,與近在咫尺的獨特的自然山水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蘇州園林濃厚的文人氣息的體現,也恰恰就在於文人(尤其是畫家) 對造園過程的參與和設計。所以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與中國畫的原理和技法從來是一脈相承的。蘇州園林開創並形成了「真山真水」與「假山假水」之間高度的融通與和諧,豐富了人們認識自然、親和自然、尊重自然的情趣和意境。陳從周說:「假山如真方妙,其山似假便奇」,既道盡蘇州山水和蘇州園林之妙,也為蘇州園林文化之真諦。
三、建築文化
蘇州的建築思想與建築藝術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建築規劃,所謂「小橋流水人家」其實就是古代建築的布局規劃,也括周庄、同里、木瀆等水鄉小鎮的形成和自成體系,同樣是蘇州古代建築規劃思想的具體體現;二是建築設計,以明代北京的天安門、紫禁城和蘇州的開元寺藏經樓為代表,也包括以「粉牆黛瓦」、「庭院深深」為主要特點的民居建築風格的形成,造就了蒯祥和「香山匠人」的不朽聲譽;三是風格獨特和工藝精湛的建築構件,也括木雕、磚雕、石雕和聞名遐邇的「金磚」等。從而留下了「蘇州」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文化體系中重墨濃彩的篇章。
四、工藝文化
蘇州的工藝美術門類齊全,品種繁多,並以巧奪天工而蜚聲中外。其中,蘇綉、緙絲、蘇裱、玉雕、扇子、桃花塢木刻年畫、燈彩、泥塑、竹草編織、紅木雕刻、古玩仿製、劇裝戲裝、民族樂器等,更以「蘇作」的特色和品牌而著稱。尤其在明清時朝,蘇州成為當時最大的工藝品製作和交易中心,官方和民間的工藝作坊遍及全城。一部中國工藝文化史,斷然離不開蘇州之源、蘇州之盛。
五、民俗文化
民俗既有民族性,也有地域性。蘇州的民俗最具特色的是其鮮明而獨特的區域特徵。尤其在時令、節氣、觀光、禁忌、祭祀、服飾、曲藝、方言、民謠、器具等方面,更表現出濃郁的地方風情。有「韋蘇州」之稱的唐代詩人太守韋應物就盛贊蘇州地方的「俗繁節又喧」;一部《清嘉錄》則是「記蘇州一地之習俗禮尚游觀勝境」的「風土歲時地誌之翹楚」;而崑曲之被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更說明了蘇州民俗不同凡響的文化根基和社會價值。
六、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在目前而言實際已經衍化成了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但無論如何衍化,其核心還應該是「美食」。從這個意義上說,蘇州的「美食文化」或許真的是最經典的。「蘇邦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特點就是時鮮、清淡,講究原汁原味;陸文夫先生的《美食家》之所以廣受歡迎,就在於讀者對蘇州人在「吃」的方面的精緻與過程所表現出的驚奇和濃厚興趣;而日常生活中的蘇州人講究時令菜蔬及食品的那份原則和苛刻,在全國恐怕也是絕無僅有。蘇州人實際上是天然的「綠色食品主義者」,所以也應該是最科學的「美食文化者」。
www.cce365.com
七、家居文化
www.cce365.com
「家居」似乎是個時尚概念,但在蘇州卻絕對是一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古典傢具概念中,「蘇式傢具」至今都是聞名中外的「明式傢具」的代名詞。京式、廣式、晉式及其在此基礎上的清代傢具,其實都是「蘇式傢具」的繼承和發展。而「傢具」則無疑是「家居文化」的極為重要的內容。在蘇州傳統的家居理念中,目前正大行其道的所謂「綠色家居」和「生態家居」,其實在蘇州都曾經是普及並佔有主導性的。至於家居所必須涉及的文玩、擺設、盆景、花卉等,更稱得上是內容豐富,體系完備,即使在今天,一般也難出其右。
名勝古跡:
北寺塔 在蘇州市人民路香花橋北。寺傳為三國吳赤烏時 (238-251) 始建,塔為梁代建造。現存建築是南宋紹興年間 (1131-1162) 遺物。塔高76米,八面九層,磚木結構樓閣式。全塔造型宏偉壯麗,為蘇州諸塔之冠,有「江南第一家」之譽。
拙政園* 在蘇州市婁門內。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也是全國四大名園之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時為大宏寺。明正德年間 (1506-1521) 御史王獻臣辭職回鄉,買下寺產,改建成宅園,並借用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也」的語意,取「拙政」二字為園名。
1860-1863年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初建時規模很大,除正宅外,園內有31景,包括現在的東花園 (明末的「歸田園」)、西花園 (清末的「補園」),以及北牆外大片土地。現園面積60多畝。此園以水為主,水面約佔五分之三,建築群多臨水。全園分中、東、西三部分。布局採取分割空間、利用自然、對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隨步移,成為具有江南特色的典型園林。
太平天國忠王府* 在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太平天國庚申十年四月二十三日 (1860年6月2日),太平軍攻克蘇州後,就拙政園地基改建而成。當時太平天國以蘇州為中心,曾就江蘇南部的大部地區建置蘇福省,忠王府即蘇福省省府。太平天國失敗後,曾為江蘇巡撫李鴻章的衙署。忠王府的規模,以中路最為宏偉,包括二門、正殿、後軒、後殿等建築。東路和西路系太平天國以前或以後所建。王府的最後部為花園,亦是在舊拙政園的基礎上,由很多著名工匠精心設計建造的。忠王府為國內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太平天國王府舊址。
獅子林 在蘇州市園林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元至正二年 (1342年) 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後易名獅林寺,清乾隆十二年 (1747年) 改稱畫禪寺。獅子林即寺後花園。因園中有怪石像獅子,又因中峰禪師曾結茅天目山獅子岩,並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明、清以來,屢經興廢,後變為貝氏私園,1918-1926年經重修,始成現狀。以假山著名,洞壑宛轉,曲折盤旋,如入迷陣。全園布局,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廊壁嵌有《聽雨樓帖》等書條石刻60餘方,鐫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書法;文於祥的《梅花詩》尤引人注目。
萬壽宮 在蘇州市民治路。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巡撫吳存禮主持創建。宮內供奉皇帝生位萬歲牌,每當皇帝壽日的萬壽節,全城官員聚集在此舉行朝賀大典;平時作為恭迎皇帝詔書的處所;如遇皇帝駕崩,則在此設靈致祭。咸豐十年 (1860年) 被毀,同治九年 (1870年) 巡撫丁日昌重建。辛亥革命後通稱舊皇宮,因年久失修而日漸頹敗。建國初加以整修,一度改作人民文化宮。是蘇州較為完整的一組宮殿式建築群。
藝圃 在蘇州市文衙弄。明代袁祖康始建,後歸文震孟 (文徵明曾孫),改名葯圃。明末清初歸姜貞毅,改名藝圃,又稱敬亭山房。後曾為綢緞業七襄公所所在地。園內以水池為中心,池北以建築為主,池南以假山為主。園景開朗自然,頗有山林野趣,較多地保存了明代園林的格局。
雙塔 在蘇州市定慧寺巷內。為郡人文罕兄弟二人所建,一名舍利塔,一名功德舍利塔,兩塔結構和大小完全一樣。雙塔為磚建,外觀模仿木結構形式。平面等邊八角形,共7層。據考證,雙塔興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七年 (982年) 而落成於雍熙的間 (984-987)。
羅漢院遺址 在蘇州市定慧寺巷。始建於唐咸通二年 (861年)。北宋太平興國七年 (982年) 增建磚塔一對。清咸豐十年 (1860年) 寺毀於戰火,僅余雙塔和正殿遺址。正殿遺址在雙塔北,現存石柱、石礎、石羅漢殘像、碑刻等數十件遺物。其中北宋石柱、石礎最為珍貴,通體浮雕纏枝牡丹童子、纏枝蓮花童子等圖案,雕工精緻。明代石柱、石礎也很精美。
全晉會館 在蘇州市平江路中張家巷。清末山西旅蘇商人集資建立。蘇州原有明、清時期創建的會館和公所100餘處,全晉會館是其中保存至今較為典型的一座。布局嚴整,臨街有東西鼓吹亭。第二進為戲樓,由戲台與東西看樓組成。戲台坐南朝北,三面臨空。頂部正中為木構盤旋波紋穹窿藻井,俗稱雞罩頂,巧妙精緻。是蘇州現存古典戲台中最精巧的一座。與戲台相對處原為雄偉的大殿,惜毀於火。東西兩翼尚有廳堂、客房等。
況公祠 在蘇州市西美巷。是奉祀明代蘇州知府況鍾的專祠。況鍾 (1383-1443),江西靖安人。在蘇州13年,執法如山,勤於吏治,廉潔奉公。正統七年冬 (1443年),卒於蘇州知府任上。蘇州紳民為他立衣冠冢,並建專祠於府學內,以示崇敬。
滄浪亭 在蘇州市南、三元坊附近。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是江南現存歷史最久的古園林之一。傳為吳越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別墅。北宋慶歷年間 (1041-1048),詩人蘇舜欽買下別墅臨水築亭,園主因有感於漁父《滄浪之水》歌命名為「滄浪亭」,並作《滄浪亭記》。歷來屢有興廢。南宋初年韓世忠辟為住宅,大加擴建。元代園廢,改為僧庵。明代復建滄浪亭,並由歸有光作記。清康熙年間 (1662-1722) 大修,布局為現亭主要基礎。其特色是未入園林先成景。漫步渡橋,始能入園。全園面積約16畝。
可園 在蘇州市滄浪亭前蘇州醫學院近旁。原宋代滄浪亭園址的一部分。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晚清梁章鉅重修。後改學古堂,又改為存古學堂,最早的省立圖書館設此。園內一泓池水,縈繞著土阜小築,花木扶疏,曲徑迴廊。
城隍廟 在蘇州市景德路。府城隍廟本在子城 (今體育場、城中公園一帶) 西南隅,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三年 (1370年),就雍熙寺廢基新建蘇州府城隍廟,即今城隍廟之創始。城隆廟原規模甚大,現存較完整的惟有主體建築工字殿;其前後兩殿皆單檐歇山造,中以穿堂貫道,平面呈工字形,故名。這是蘇州比較完整和有代表性的明代建築。其後殿外牆嵌有清嘉慶二年 (1797年)《蘇郡城河三橫四直圖》碑,刻有當時蘇州城內的河道、橋梁、城垣和主要建築等,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設的珍貴資料。
環秀山莊* 在蘇州市景德路。原為五代廣陵王金谷園故址,宋為景德寺,明為宰相申時行宅,清為汪氏「耕蔭義庄」的一部分,題名環秀山莊。乾隆年間 (1736-1795) 疊山名家戈裕良在園內堆疊的假山,保存較為完整,在蘇州湖石假山中此處當推第一。此園雖面積不大 (1畝余),但假山崢嶸峭拔,兀立其間。一池清水,回繞於山峰之下。全山形態逼真,結構嚴密。假山雖僅佔地半畝,卻辟有60餘米山徑,盤旋起伏。
開元寺無梁殿 在蘇州市盤門內東大街、瑞光寺塔北。開元寺創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 (238-251)。是蘇州歷史上著名的佛寺之一,清咸豐十年 (1860年) 寺毀殿存。殿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 (1618年),是一座純用細磚壘砌的無梁建築。原名藏經樓,系樓閣式,上下2層,面闊7間,重檐歇山琉璃瓦頂。它和附近的盤門、瑞光塔成鼎足之勢,為蘇州市內西南角三座著名的古建築。
瑞雲峰 在蘇州市第十中學校園內。是北宋花石綱遺物,江南園林湖石名峰之一。據記載,朱勉在太湖黿山採得兩塊奇石,命名大、小謝姑。大謝姑先運往艮岳,小謝如未及啟運,朱勉事敗,遂棄置荒野。明時為烏程 (今湖州市) 董氏購得。董氏與蘇州閶門下塘徐氏聯姻,以此石贈嫁。徐氏置之半邊街東園 (今留園) 中,更名瑞雲峰。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 移到織造府西行宮內,以迄於今。瑞雲峰高3丈余,屹立潭心,全石清秀奇特,玲瓏剔透,通體多褶皺孔竅,渦洞連接,具有米芾論石中瘦、漏、透等特色,為湖石中一絕。
耦園 在蘇州市小新橋巷。因住宅東西各有一園,故名。東園原為清初陸錦所築,名涉園,後為祝氏別墅,清末歸沈秉成;沈聘請畫家顧沄主持,大事擴建,始成現狀。東園以山池為中心,北有重檐樓廳城曲草堂;南有閣跨水而築,稱山水間;東南角有小樓與古城牆隔內城河相望,名聽櫓樓。假山以黃石疊成。西園較小,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齋前後庭院中構築廊軒,雜植花木,間置湖石。
鶴園 在蘇州市韓家巷。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洪鷺汀始建,以俞樾所書「攜鶴草堂」而得名。後歸吳江龐氏,又歸嚴氏。全園以水池為中心,周圍布置建築、山石、花木,面積近2畝。
網師園* 在蘇州市葑門十全街。原為南宋史正志萬卷堂故址,號稱「漁隱」,後荒廢。清乾隆時 (1736-1795) 由宋宗元重建,借「漁隱」原意,自比漁父,故稱網師園。此園建築佔地不大 (約7.5畝),但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住宅與花園結合貫穿緊密。園林位於住宅西側。中部以水池為中心,配以花木、山石、建築,形成主要景區。水池面積,雖僅半畝,但治理得當。此園布局,亭台軒榭與池水相互襯托,園內路徑處處貫通。
織造署舊址 在蘇州市葑門內帶城橋東 (今蘇州第十中學內)。元時開始在此設織造局,清順治三年 (1646年) 設總織局,康熙十三年 (1674年) 改為蘇州織造衙門。康熙二十三年又於織造署西部創立行宮,供康熙、乾隆帝南巡時駐蹕。織造署管理機戶和徵收機稅,並自設機房織造,規模宏敞。
盤門 在蘇州市城西南隅。始建於春秋吳王闔閭元年 (前514年) 伍子胥築城時。朝向東南。初名蟠門,門上刻有蟠龍,後因水陸縈回曲折,改稱盤門。雖經歷代改修和重築,但位置基本未變。現存城門重建於元至正十一年 (1351年),水陸兩門並列。城外大運河繞城而過,吳門橋飛架河上,氣勢雄偉。盤門是蘇州較完整的古城遺址,水陸城門並存在全國也絕無僅有。
盤門水閘
吳門橋 在蘇州市區南,橫跨京杭運河上。是出入盤門的主要陸路通道。北宋元豐七年 (1084年) 建,後毀損,南宋紹定年間 (1228-1233) 重建,並改稱今名;明正統年間 (1436-1449) 蘇州知府況鍾再修,後又損壞,同治十一年 (1872年) 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修。吳門橋是一座聯鎖式單孔石橋,用花崗石築成。橋全長66.3米、寬4.8米,橋跨16米,拱券高9.85米,是江蘇省最高大的單孔石橋。南北兩坡各鋪設石踏步50級。北端金剛牆左右兩翼砌有寬約0.6米牽道,為牽夫登船穿越橋洞的便民設施。此橋高大壯偉,與鄰近的瑞光塔、盤門城樓渾然一體,為蘇州城南重要文物古跡。
瑞光塔* 在蘇州市盤門內。寺原名普濟禪院,三國吳赤烏四年 (241年) 孫權為康居國 (在今中亞) 僧人性康建造。赤烏十年建13層寶塔,宋代名天寧萬年寶塔,後重修時改為7級,更名瑞光塔。八面,磚木混合結構,仿樓閣式。塔身高約43米,輪廓線條較優美。1978年在塔心內發現五代經卷,北宋真珠舍利寶幢等珍貴文物,證實現存塔身為北宋大中祥符年間 (1008-1016) 所建。
真珠寶幢木函—通高124厘米,瑞光寺。1978年,蘇州瑞光寺塔第三層塔心發現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公元1013年) 真珠舍利寶幢,高122.6厘米,分別以木胎和夾□胎雕漆描漆製成,在水晶寶珠頂部飾以鎏金銀絲串珠編成了九頭龍和銀獅,與其同出的還有珍貴的北宋刻經卷。
真珠寶幢—通高122.6厘米,瑞光寺。
留園* 在蘇州市閶門外。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也是全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1522-1566),為太僕徐時泰的私園,稱東園。清嘉慶三年 (1798年) 在東園舊址上築寒碧山莊,因園主姓劉,又稱劉園。劉與留同音,後叫留園。面積50多畝,分東、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為勝,池居中央,四周環以假山和亭台樓閣,長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歷代書法家石刻300餘方,為「留園法帖」。
東部以建築為主,樓閣廊屋富麗堂皇。有著名的「留園三峰」,其中冠雲峰是北宋花石綱遺物,高約9米,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是小竹林和桃杏等樹。「又一村」建葡萄和紫藤架,頗有田園之意。西部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北面桃園,稱「小桃塢」。山前小溪,兩旁桃柳。此園不僅建築結構和裝飾別致多采,而且以連綿不斷的建築如把景物分開,又使建築物本身的窗樘溝通兩面,將景物聯成一體。
曲園 在蘇州市人民路馬醫科巷內。為清末俞樾故居。清咸豐八年 (1858年) 俞樾到蘇州,為久居於此,於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在友人的資助下,購買馬醫科巷潘世恩故居西邊廢地,營建住宅。光緒元年 (1875年) 四月遷入新居。俞樾 (1821-1907),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 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浙江學政。為清代著名學者。曲園佔地約5畝,中間5進,東邊建有配房。1954年俞樾曾孫著名學者俞平伯將曲園舊居捐獻給國家。
玄妙觀* 在蘇州市觀前街。創於西晉咸寧二年 (276年)。舊觀范圍很大,幾經毀建。現存較大的建築主要有正山門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於南宋淳熙六年 (1179年),是當時名畫家趙伯駒之弟趙伯驌設計。殿重檐九脊頂,下有高台,前有寬敞的月台,氣勢宏偉,為國內最大和較古老的道觀殿堂建築之一。殿平面長方形,長約45米余,寬約25米余;面闊9間,進深6間。雖經後代重修,但西南面還存宋代遺作。殿內梁架分明、暗兩種。殿中磚制須彌座,高1.75米,分上中下三部,層次多,雕刻較華麗。座上是3尊三清像,泥塑,像外裝金,神采儼然,亦系南宋舊物。
文廟* 在蘇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宋景佑元年 (1034年) 創建,現存建築除大成殿外,大部分為清同治三年 (1864年)重建。大成殿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一年 (1141年) ,重建於明宣德八年 (1433年),面闊7間,長30米,進深13間,高20.5米。內部系木構梁架,檐下有斗拱,殿前有寬敞的月台,宏偉壯觀。
西園 在蘇州市閶門外留園路,與留園東西相望。明嘉靖年間 (1522-1566) 西園與留園的前身東園同為太僕徐時泰的宅園。後其子工部郎中徐溶舍園為寺,取名復古歸原寺 (歸元寺始建於元代,明為徐時泰的西園)。明崇禎八年 (1635年),茂林律師住持該寺,宏揚「律宗」,更名為戒幢律寺。清咸豐十年 (1860年) 寺毀於戰火,同治、光緒年間 (1862-1908) 陸續重建。現在西園是戒幢律寺及其西寺園的總稱,為一組完整的佛教建築。
戒幢律寺為江南名剎之一,布局嚴整,殿宇宏偉,佛像庄嚴。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堂、觀音殿、藏經樓等。大雄寶殿重檐歇山頂,七楹南向,端莊雄偉。殿西即羅漢堂,屋宇深廣,共48間,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泥塑金身羅漢五百尊,分單雙號對稱排列。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瘋僧、濟公兩尊塑像,形象逼真。香樟木雕千手觀音,構思奇巧,技藝高超。羅漢堂後是寬廣明凈的寺園。全園以放生池為中心,環池亭台館榭,曲檻迴廊,掩映於山石花木間。
怡園 在蘇州市人民路。本是明朝尚書吳寬舊宅,清光緒初年為顧文彬所得,邀名畫家任阜長等參與設計,耗銀20萬兩,費時7年擴建而成。面積僅8畝余,布局精巧。園分東西兩部,中隔一道覆廊,廊壁漏窗,圖樣各異。東部以玉延亭、四
⑦ 蘇州哪裡有賣曼地亞紅豆杉盆景的
藏書鎮有個苗木市場,去淘淘看
⑧ 蘇州市藏書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蘇州市藏書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地處蘇州西郊木瀆藏書鎮,東依風景名勝靈岩山,南臨蘇州旅遊度假區,光福機場近在咫尺,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門面
蘇州市藏書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吳縣市藏書花木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五年,全鎮擁有育苗面積13000餘畝,大量生產各種適應城市園林和道路綠化所需的喬木、觀賞花木及各類草坪、地被植物等,花木品種達350餘種。培育花木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技術力量雄厚,苗木規格齊全。
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大潮中,經過十多年的奮斗,公司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實力逐漸增強,注冊資金從原來的503多萬元增值到1060萬元,在業務交往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知名度大大提高。一九九一年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八五」期間優質花木盆景生產基地;一九九八年被江蘇省農林廳命名為「花木之鄉」;同時公司被評為吳縣市「文明單位」;二00二年四月被江蘇省建設廳審核批准為《城市園林綠化貳級企業(蘇建園企85號)》。二00四年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評定為「市十佳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2004-2005年被中共蘇州市吳中區委辦公室評定為「吳中區文明單位」。2005年度被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評為「A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2006年我公司被評為「蘇州市吳中區藏書鎮商會副會長企業」。2007年我公司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公司擁有工程技術人員30多名,項目經理9名,可承接各類園林綠化工程業務,下屬有園林綠化設計室、園林綠化施工隊、古建施工隊、花木養護服務隊等,經營范圍涵蓋園林綠化的設計、施工、養護、銷售及配套工程的建設,同時承擔室內綠化擺設業務。
近年來,公司承建的上海重點綠化工程有:上海外環線、上海港匯廣場、上海位育高級中學、上海輕軌明珠線、上海徐家匯公園、上海盛大花園等。在蘇州先後承建的有:東山國賓館(一期、叄期)綠化、吳中市民廣場、209省道綠色通道、蘇州高新出口加工廠(海關樓配套廣場景觀綠化)、蘇州高新區建林路綠化帶、蘇嘉杭高速相城段綠色通道、相城區行政中心廣場綠化、蘇州高新區長江路隔離帶綠化、相城區府南苑景觀綠化、蘇虞張公路綠色通道、太平金澄花園、、蘇州工業園區規劃機場路及河道綠化工程、蘇州工業園區星華街南延綠化工程、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工業坊二期綠化工程、滬寧高速景觀林帶13標段、滬寧高速惠山區段玉祁出口綠化工程、無錫紅豆置業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的香江花城二期、叄期、紅豆購物廣場的景觀綠化工程、東山大道兩側綠化工程、繞城高速郭巷段綠化項目、雅都大酒店改造項目、蘇州科技城諾貝爾湖綠化工程叄標段等綠化工程以及蘇、錫、滬等地區的國家及地方重點工程的園林綠化設計和施工任務,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門和用戶的一致好評。
為適應現代化城市綠化、美化、香化、彩化、創造優美環境的需要,於一九九九年建立了一萬五千平方米的「藏書花卉苗木市場」,特別引進和繁育一大批名貴花木、現代化室內觀賞植物,為城市綠化裝飾提供了大量的植物素材,既豐富了苗木品種,又為全鎮300多名苗木經紀人提供了經營便利。
我公司的發展宗旨是:立足蘇州、面向上海、輻射全國,為繁榮現代化城市綠化建設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熱忱歡迎各位朋友光臨合作。
法定代表人:許驊
成立日期:2001-02-25
注冊資本:206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50672723027X8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建築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Suzhou Cangshu Horticulture Greening Construction Co., Ltd.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繁豐路966號
經營范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與養護,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園林古建築工程施工與修繕,房屋建築工程設計及施工,水利水電、土石方工程施工,室內外裝飾裝潢工程施工;園林景觀及城市照明規劃設計;園林綠化工程監理;道路保潔、物業管理及環衛設施製作、維修;花卉苗木的種植與銷售;銷售:盆景、湖石、建築材料、建築裝飾材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⑨ 蘇州賞梅花的地方在哪
蘇州西山的梅園。環境安靜,漫步其中,幽幽花香,非常愜意。
1、素以萬畝梅海著稱的梅園景區,風格結合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鄉村特色,追求四季觀賞,景區自然曲折的道路、灰色的古建築都隱於果林。
2、景區引進了日本優良果梅及花梅,數片梅林連綿不斷,紅梅、白梅、臘梅等,品種和種植面積都是居全國前列,間植柑桔、桃、李、柿、銀杏、石榴等。
3、景區擁有君子園、歲寒三友、四秀園、冬梅四個主題綠化觀光區,中心景觀有茶樓、碑廊、文史展室、休閑草坡,形成了一個分區明確而又有機、統一的農林生態觀光園。
(9)藏書鎮盆景擴展閱讀:
1、蘇州西山景區,以群島風光、花果叢林、吳越以來的古跡見長,以瀏覽、度假為主的湖島區。它擁有湖中群島、湖灣山水、山中塢谷、山頂峰巒四個風景層次。
2、全區規劃建設縹緲雲場、水月問茶、林屋晚煙、消夏漁歌、甪里犁雲、玄陽稻浪、肖山遺蹤、毛公積雪、西湖夕照、石 公秋月,風凰煙雨、金鐸松篁、文化巽峰、大沙觀帆、羅漢古剎、雞籠梅雪、明灣古村、甪角風濤、天王魚國、橫山旭日等二十個景點。
⑩ 請問下蘇州最好玩的旅遊景點是那幾個啊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就是旅遊的好去處,小編特收錄了今年09年,蘇州旅遊景點排行榜,希望對你的旅遊有指導作用哦
NO.1啟園
啟園
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始建於1933年,由旅滬工商業者席啟菘個人出資建造工程費時三年,耗資10萬銀圓。園林位於太湖之濱,依山傍水,風景獨好,為江南少有得山麓湖濱園林,園內藏山納湖,非同步易景,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曲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二峰,波連三萬六千頃的粗獷氣魄。整個園內廳堂軒榭、廊舫齋館,花徑曲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
其主建築為"鏡湖廳",雄視於層林山水之間,端莊典雅。憑欄遠眺,青山為背,綠水鋪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確能添人游興。廳前一湖名:鏡湖,四周置滿假山。湖前為花園及小景,再往前就是太湖大堤,中以石橋兩座連接太湖和園內環河及鏡湖。人立石橋,但覺太湖碧波滔滔,近在腳下,遠處水天一色,大有海闊天空之感。
NO.2雕花樓
雕花樓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座落在蘇州東山古鎮上。
雕花摟佔地二畝,始建於1922年,為上海富商、東山人金錫之宅第,耗資十七萬銀元(合黃金3741兩),歷時三年才得以竣工。
整個建築處處有精美絕倫的雕刻。以質地論,有木雕、磚雕、石雕、金雕;以技法論,有浮雕、圓雕、鏤空雕、陰陽雕等。春在樓是整幢大樓的主體建築,廳內有金雕、磚雕、石雕、木雕,其分布密度堪稱天下之最。而據專家鑒賞,雕刻藝術價值最高的是正對著春在樓的磚雕門樓。它分上、中、下三欄:上欄為「八仙上壽圖」,以喻壽;中欄為「鹿十景」,以喻祿(鹿與祿諧音);下欄為「郭子儀拜壽」,七子八婿,子孫滿堂,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別雕福、祿、壽三星坐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澤萬代」。中坊門額是磚雕陽文「隸修厥德」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兩兜獨雕「堯舜禪讓」以喻德,「姜太公遇文王」以喻賢。在不足三平方米范圍內,雕刻的內容如此廣泛而又和諧同意,且造型古樸,結構嚴謹,雕工精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作品,實極少見。
紫金庵
紫金庵位於東山古鎮的紫金庵創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復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民間雕塑名手雷潮夫婦的作品;後壁八尊塑像,則是邱彌陀在明代末年增塑。
殿內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比例適度,容貌各異,各顯妙相,姿態生動;它們面部表情細膩,富於性格特徵,衣褶流轉自如,能表現質感。稱頌它們「精神超忽,呼之欲活」實不為過。三尊大佛,形制古樸,為同類塑像中少見。觀音像神態安詳庄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勢。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於世,表現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寫實和傳神的優秀傳統,顯示了古代匠師們的高超藝術創造才能。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少有的佳作。
NO.4天池山
天池山
「姑蘇名山無多少,唯有天池形勢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雲繞。」清代詩人王珏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對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繹。
位於蘇州西南藏書鎮境內的天池山,與姑蘇名山天平、靈岩一脈相連,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脈。因半山坳中有天池,故而得名。景區以山林、石景、泉水而著稱,山明水秀,環境清幽,這里有水底煙雲--半山中的天池清澈見底、藍天白雲、怪石嶙峋、林木蔥郁,皆倒映水中,浮影若現,美不勝收。這里還有奇峰秀石:巍然兀立,狀似含苞的蓮花峰;形象逼真,妙趣橫生的金蟾峰;峰嵐缺口,奇石林立的天門嶁,讓人目不暇接。
景區內最具歷史文物價值的,莫過於寂鑒寺內的三座石屋石佛,據考證,三座石屋相繼建於元代至正十七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此外,東西石屋內,還設有石佛,兩座石佛均因石制宜,天然渾成。石屋石佛,是研究元代建築與雕刻藝術的珍貴材料。
NO.5穹窿山
穹窿山
穹窿山景區歷史悠長,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於一山,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其又一資源優勢。古代大軍事家孫子隱居在此,並寫出了中國歷史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臨山,留下無數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砍柴、讀書;抗金名將韓世忠與部下更相聚於此觀景賞月。全長12公里的盤山公路蜿蜒曲折,直達山頂,貫穿各個景點,著名景點有:孫武苑、朱買臣讀書台、望湖園、上真觀、寧邦寺、玩月台等。
穹窿山景區是我們秉承吳中區「做美太湖山水,打造吳中新城」的重點項目工程,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旅發公司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景區風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後的開發建設將在加強景區基礎配套的基礎上,更著眼於旅遊景區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合理搭配,更注重於景區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相信隨著景區的深度規劃策劃,穹窿山景區一定能成為一座以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以孫子文化為主題,以宗教文化、皇家文化、休閑文化為補充的太湖第一名山、聖山。
NO.6拙政園
拙政園
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78畝(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NO.7獅子林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岩,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雲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振,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賦詩作畫之勝地。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NO.8蘇州虎丘公園
蘇州虎丘公園
遠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著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如今虎丘雖已遠離大海,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蹤影,海的信息。人們來到虎丘,未踏進頭山門,就看到隔河照牆上嵌有「海涌流輝」四個大字;進山門後,一座石橋跨過環山河,橋被稱作「海涌橋」;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圓滑的石體是因為海浪沖刷而致;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湧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在歷代文人筆下,更可見虎丘與海的淵源,「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白居易)「寶剎近城郭,峰從海涌來。」(顧瑛)「嘗疑海上峰,湧起自天外。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