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修剪剪
❶ 盆景根系如何進行修剪
不需要長復修剪根系,根據制盆景生長情況,2-3年翻盆一次,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的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須根密布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並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鬆肥土,以促新根。
❷ 盆景榕樹應該何時剪枝怎樣造型它的習性如何
榕樹修剪一般在5月份為最佳,氣溫適宜,生長速度快。
❸ 盆景的剪枝方法
盆景的修剪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盆景的藝術造型要求相結合。造回型與正常的管理修剪答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造型期間,將樹木的枝幹培養到粗度適合時,每根枝幹上剪掉一段,如以此為第一節枝的話,那麼以後在它上面生出的橫枝為第二節枝,當第二節枝長到粗度適合時,再將其剪掉一段,使生出第三節枝,以此類推,使生出第四節枝、第五節枝……。每節蓄多長,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須根據造型需要而定,要靈活處理,達到疏密有致,才能富有畫意。修剪的時期要分別樹種不同對待。一般落葉樹種宜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常綠則宜在生長旺盛時修剪,觀花樹宜在花後修剪此外,春夏季宜讓樹木生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使營養物質有所積累。同理,對生長勢強的可勤剪,弱的則少剪或不剪。
對已加工成熟的樹木,為保持其樹型不變也需經常修剪。修剪不僅可以保持原有樹形,還可適當變化,使其更美觀。但要慎重,要有一定的藝術創作能力。一般來說,凡是交叉枝、平行枝、車輪枝和一些不美觀的枝都需修剪。病枝則必須剪除。寸密的枝葉也宜適當疏剪,以利透風和透光。
❹ 羅漢松盆景怎麼修剪
樹樁修剪可控制樹木生長,保持矮性,促使分枝並使葉片密集,達到大樹變小,小中寓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修剪又是保證樁景植物在盆土少,水肥受限制的條件下正常地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指花果盆景)、老而不衰的重要措施。一般落葉樹種(如榆樹、雀梅、三角楓等)一年四季均可修剪,但以落葉後發芽前為宜,因為此時樹上無葉,可以看清樹枝長勢,便於操作。對觀花盆景植物,當年新枝上開花的(如花石榴),宜在發芽前修剪,多年生枝條上開花的(如梅花)宜在花開過後修剪。生長緩慢的常綠樹,宜在冬季修剪;松類植物由於剪後易流松脂,宜在冬季晴天中午修剪。
一、疏剪,即將枝條從基部剪除。通過疏剪,樹樁通風透光好,營養供應集中,生長旺盛。幼樹及早疏剪,可有利於正常發育生長;整形時疏剪,可使留下的造型枝條得到充足的營養,加速成型;成型的樹樁盆景,通過疏剪,可起平衡營養的作用,使之老而不衰。
疏剪時第一要剪除病蟲枝,並立即燒毀,以防止病蟲害蔓延。其次,要把有礙美觀的枝條及時剪除。一般兩條相距很近的平行枝,要剪除一條,疊生枝、對生枝都要剪除一條;輪生枝只保留一條,其餘全部剪除;徒長枝、主枝上發出的直立枝、下垂枝、反向枝都應剪除。丫杈枝、交叉枝應剪除一杈枝,萌芽力強的樹種上萌發的小枝,除缺枝部位留下一枝慢慢誘導補枝外,都要及早全部剪除,以免消耗養分,影響樹勢。樁景中的枝條疏剪,還要服從藝術造型的要求。凡是不符合造型要求的多餘枝要全部剪除。
二、短剪,即將長枝短截,刺激剪口下的腋芽萌發,形成較強的側枝,從而達到促其分枝,便於造型的目的。
在整形中,將多餘的枝條疏剪後,就要對留下的造型枝短剪,促使造型枝一年萌發2到3次芽。發一次芽進行一次短剪,就會迅速增加造型枝的分枝級數,並能使每級枝序縮得很短,不拉長枝條。因此,短剪是樹樁盆景控制生長,保持矮性的有效措施,又是樹樁具有大樹形態,及早成型的重要手段。
三、縮剪,即對多年生的枝條進行回縮修剪,它是縮小大樹的有力措施,也是促使萌芽新枝,恢復樹勢的重要手段。
對樹樁姿態較好,但樹冠大,主枝長的樁景植物來說,單靠對一年生枝的短剪和疏剪是無法達到樁景造型要求的,通過縮剪,可使大樹變小,有利於樁景造型;對某些萌芽力強的樹種,縮剪量可大些,即修光枝葉,僅保留樹樁的骨架,以刺激剪口下萌發新枝。
❺ 為什麼盆景枝條要剪老不剪新
樹樁盆景很多人都會養,有的還是養的不錯的,但是小編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為專什麼盆屬景枝條要選剪老不剪新,原因在這里!
有的人為了盆景的快速成型,在不適合修剪的時間對盆景進行修剪,一年內修建好幾次,這樣是不對的,這樣的修剪不能形成自己想要的結果,有可能還會修剪掉的生長不出來,毀掉了一盆資源甚至可惜。
盆景如果強行修剪的話會引起樹樁的比例失調,從而不美觀,這樣做是非常不合適的!
盆景枝條短剪成托,必是預定了枝托的長度,但如果成托的枝細嫩,就會繼續較快地生長。這樣,造型就會達不到預想的成果,造成的麻煩也是很大的。
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等枝條木質化及大致長到預定的粗度的80%再剪。這樣,側枝長出必然形成較佳的角度。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給急於求成造成盆景不美觀的呢?現在知道還不晚哦!
❻ 盆景剪枝的技巧
修剪盆景,首先要剪去其上所有生長異常的枝條。只要是干枝、病枝,都需要剪除。此外,要盡量保留主枝。除了特殊的造型需要,盡量不要重剪主枝。最後,要合理縮剪,在它的枝條長得太長的時候,及時剪短。
❼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協調修剪: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
❽ 盆景剪枝後要怎麼處理
確定修剪部位觀察芽點,一根枝條,不論對生、互生或者輪生,一般在修剪部位左右兩側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條向右側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把枝條剪斷。因為樹木的芽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在枝條頂端的芽生長最快,在右側芽眼的新枝生長後,就達到向右側發展的目的了。
如果修剪時不看枝條頂端芽眼趨向而隨便修剪,當新枝長出後才發現,按樹勢應向右側發展的,結果卻向左側發展了。為達到預期目的,還得進行蟠扎,既費時又費工,蟠扎出來的枝條也不自然。
(8)盆景修剪剪擴展閱讀:
盆景剪枝注意事項:
1、剪遲不剪早:一般都認為冬季樹木停止生長,是修剪枝條的最佳時機,強調應該冬剪。這個觀點是不夠全面的。准確地說,應該是部分樹種可以進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後,枝條看似乾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會生長出新芽。
2、剪粗不剪細: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等枝條木質化及大致長到預定的粗度再剪,這樣側枝長出必然形成較佳的角度。
3、剪肥不剪瘦:對枝進行短剪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壯芽,快長新枝。用肥量在不至產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長旺季,可以間隔著澆一次水、澆一次肥。
❾ 什麼時候修剪盆景最合適
山茶花(詳情介紹)
很多剛入花行的夥伴們,對養山茶花都有著一知半解的疑問,究竟山茶花是越長越旺好呢?還是要定期的修剪打理呢?然而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句半句能說清楚的,下面我們就重點闡述下山茶花的修剪。
一、修剪山茶花的目的
1.使形態、冠副漂亮,提高觀賞價值。
2.修去弱枝,保留壯枝,促發新枝,提高植株活力。有不少朋友在沒搞清楚茶花修剪的作用之前就稀里糊塗地亂剪一氣,其後果可想而知!
二、修剪山茶花的最佳時間
1.春芽萌動前
茶花修剪的最佳時間一般選擇在新芽萌動之前一個月左右修剪最好。福建、江西、雲南、廣東北部等南方地區,可選擇在春節前20天左右(即陽歷1月中旬前後),長江流域的低海撥地區,可在春節前後修剪。不管是南方還長江流域,均不能過早或過晚修剪,過早修剪天氣太冷容易凍傷植株,過晚如果茶花新芽已萌動,會消耗大量營養而嚴重當年生長。
2.夏秋分化型
絕大多數茶花一般都在春季開花,它的花芽是前一年夏秋開始分化的,修剪必須在花後進行,如果冬春修剪,就會剪掉許多花芽。如果修剪過晚,這些不該有的花芽會消耗掉許多養分,從而影響開花的質量和數量。
3.當年分化型
少數品種茶花有當年秋季就開花的,如國內名種秋牡丹、花牡丹等,一般到10月中下旬就能開花,它不需要夏秋分化型那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化作用(即低溫時間)而直接當年開花。當年分化型秋季開花的茶花,它的花芽是在當年新梢上形成並開花的,不需要經過低溫,這種品種的茶花修剪可在休眠期進行(不過這種品種的茶花比較少)。
花芽分化型其實有三種,除上面提到的二種外,還有一種是「多次分化型」,雖與本文對不上,但筆者想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多次分化型是指一年當中能多次抽條,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的花卉,如我們都知道的月季花就是這種。春季第一次花芽有的是在去年形成的,一年之中只要不斷抽生新枝,就能連續開花。因此,在生長季節每當花謝以後,應立即進行修剪,促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發,進而抽生新的花枝,為再次開花做准備。
山茶花(詳情介紹)
三、山茶花修剪注意事項
1.在修剪之後至新芽萌發之前這段時間內,最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並在新芽萌動時噴一次葉面肥,可使春季發芽更有活力。
2.如果茶花是地栽,且條件允許的,可在修剪之前的小陽春季節(約陽歷的11月份),以茶花主桿地徑的12倍左右為直徑,以主桿為中心,圍主桿一周將側根斬斷,以促進萌發更多新根,為來年更好地生長打下基礎,應注意的是,此方法只適於南方冬季氣溫較暖和的地。
關於山茶花的修剪就介紹到這里,如果很是不舍被剪掉的枝葉,那麼也可以選出優良的枝條來做扦插繁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利用哦!
❿ 盆景剪枝怎麼剪不會傷著它
樹樁盆景整個創作過程的剪枝可分為科學剪枝法、技術剪枝法和藝術剪枝法,當作品創作完成,定型後,還要進行一項長期性的修剪,即控制剪枝法。
(一)科學剪枝
應用植物生理學作指導,以掌握各種植物 生長規律及特性,根據樹種的不同、長勢的強弱、季節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剪截,以避免盲目修剪植物帶來體內堵塞、生長失調及窒息枯萎的不良後果。樁景層次過多,枝葉過密,或是上層枝片過大,會造成植物通風不好,光照不足,出現死枝、病蟲害現象。植物的修剪必須符合樁景自身的生長特點,樹冠造形宜於採用收尖漸變,結頂自然,不搞大屋頂的造型手法。科學剪枝的目的是應用植物生理學知識,正確地引導植物生長,充分發揮它們的生長優勢,以便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它們。
(二)技術剪枝
技術剪枝是為構圖服務的,它要求樁景在外形上給人產生一種直觀的形象的效果;也是為了突出盆景意境魅力的一種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符合於樁景的意境和藝術表現的技法,又是服務於內容的一種外在的技法。如果技術剪枝掌握得不免嫻熟、不免准確,應會制約意境的深遠,也將不能更好地表達主題。眾所周知:一盆有價值的樁景是與技術修剪功底的作用分不開的。我們盆景流派甚多,風格各異,在樁景技術修剪技法上也各有千秋。
(三)藝術剪枝
藝術剪枝是要賦予樁景以生命和靈魂,達到景有盡而元窮的境地,追求的是樁景意境的深遠,因樹枝是樁景表達神韻和深遠意境最主要的對象,因而它的剪枝技法更注重於樁景整體的結構。它嚴謹的結構表現在樹枝的疏密、聚散、藏露、曲直、顧盼等藝術造型手法上。樹枝的神韻應以蒼勁、飄逸、動感來加以豐富形象的特徵。從而產生意境,使作品達到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藝術剪枝在某種程度上說又有很大的隨意性,它可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地剪截,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之盆景的最終目的和其它藝術品一樣,是要讓觀眾在感性的具體藝術形象中得到思想的啟發、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這也是一切真正的好的藝術作品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特點。
(四)控制剪枝
控制剪枝是對成型後的樁景景觀的維持和再創作,這是一項十分重要而長期、繁雜的工作,它由抹芽、摘心、疏枝和截枝而組成。
(1)抹芽:抹去那些沒有前途的不定芽,讓樁景健康生長。其實這也屬於科學剪枝范圍。
(2)摘心:不僅能抑制枝條的過快生長,而且在一定時間之內還能保護樁景原有的美感,是很好的抑制變型的措施。
(3)疏枝:是針對樁景長期生長從而主枝分枝增多、密度過大,造成不透風、光照條件差,所產生的葉子發黃和病蟲害的現象,有礙觀賞而採取的一項措施。這也屬於科學剪枝范圍。
(4)截枝:定型後的樁景經過長期的生長,因枝條的粗度和長度,已不能保持樹姿的原有景觀,便通過剪截、疏剪和其它的剪枝措施加以控制。這也是一個再創作過程,具體實施可將每組枝條縮短至一定比例(這一比例的標準是新生枝條容易生長到所剪枝條的粗度),不造成脫節現象。剪截不僅可使植物得到生理平衡,也可使某些不理想枝條重新得到改造,以至產生更佳的觀賞效果。應注意的是:有些樹種萌芽力強,有些樹種萌芽力弱;還有開花、結果的,要有針對性地剪截。避免使嘔心瀝血的作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修剪:從造型來講,修剪和攀扎都是為了改變枝乾的彎曲形式,佔有的空間位置,從而達到樹木造型的目的。從養護管理來講,修剪是為了保持和維護已成型的樹木景觀。按造型順序的先後,可分為定位剪、縮剪、疏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