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三角榕盆景

三角榕盆景

發布時間: 2025-07-17 07:32:53

❶ 榕樹種類有哪幾種

主要有33種,具體如下:

1.垂榕

別名垂葉榕、柳葉榕、垂枝榕、小葉榕、白榕。為同屆種。常綠闊葉喬木,盆栽呈灌木狀。分枝多,枝條柔軟,多下垂。葉片較小,下垂,綠色,葉薄,革質。是國內外流行的室內外觀葉植物。

栽培品種有:
A.花葉榕:別名花葉垂榕。常綠灌木,枝條稀少。株形較直立。葉片密集互生,卵圓形,葉脈和葉緣均有不規則淺黃色斑玟。

B.斑葉垂榕:植株比較矮小。葉片比垂榕葉小,綠色,葉面有不規則的乳黃色斑紋。

C.斑葉小葉垂榕:枝下垂,分枝密。葉比斑葉垂榕更小,葉面有黃綠色相間不規則斑紋。

2.印度橡皮樹:全株無毛,有乳汁,莖上有氣生根。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葉面暗綠色,葉背淡黃綠色,全緣,革質;托葉紅色,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

栽培品種有:
A.金邊橡皮樹,葉緣金黃色。

B.花葉橡皮樹,葉片長卵形,革質,有光澤,葉面具黃白色、灰綠色等條紋及斑點,葉柄較粗。

C.白斑橡皮樹,葉片較窄,葉面具白色斑點。

3.圓葉橡皮樹
又稱金錢榕。常綠小灌木,多分枝。葉廣倒卵形,廣圓頭,革質;葉面濃綠色,葉背淡黃色;葉緣有暗色腺體。隱頭花序球形至洋梨狀,單生,成熟後黃色或略帶紅。

4.雀榕
別名山榕、鳥榕、紅肉榕、軍管榕、綠柄棒。常綠喬木。氣生根下垂。樹皮光滑,暗褐色。葉片寬大,長橢圓形,全緣,葉端鈍,長10-20厘米,集中生長於側枝頂端。新葉長出時觀賞最佳。極耐陰,可室內長期盆栽。

5.黃金榕
別名黃榕、金葉榕。為榕樹的栽培品種。葉片金黃色,光滑亮麗。在強光下生長葉色更美觀。

6.菩提樹
大喬木,全株無毛,枝灰白。葉柄很長,葉革質,圓卵形,葉基楔形或心臟形,先端細長,呈尾狀,長約10~15厘米。

7.三角榕
低矮灌木。葉片倒三角形。不耐寒,宜小型盆栽。

栽培品種:
斑葉三角榕 葉面有黃、白、綠相間不規則斑紋,較三角榕觀賞價值更高,更不耐寒。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8.琴葉榕
常綠喬木,枝於黑色。葉片寬闊,葉型為提琴狀,葉全緣波浪狀起。葉面深綠色,葉厚革質有光澤,葉背褐色漸變白色。耐寒力強。

9.細葉榕
常綠喬木,枝具下垂的須狀氣生根,葉橢圓形至倒卵形,長4~10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契形,全緣或淺波狀,羽狀脈,革質無毛。隱花果腋生,近扁球形。

10.長葉榕
葉互生,革質,有光澤,葉片長條形,先端漸尖,長8~20厘米,寬1.5~2厘米,葉色暗綠。枝條細而軟,葉片密集。

11.羊乳榕
常綠蔓生植物。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8厘米,葉端有一細長的尖,基部圓形或略凹,全緣。
栽培品種:
花葉羊乳榕,葉片上有不規則乳白色斑紋。

12.高山榕
又名馬榕、雞榕、大青樹、大葉榕。
常綠喬木,樹冠傘形,樹皮灰色,平滑;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頂芽被銀白色毛,有少數氣根。葉互生,厚革質,濃綠,廣卵形至廣卵狀橢圓形。葉互生,草質,卵形或廣卵形,少數為卵狀披針形。

13.小葉榕
常綠小喬木。樹冠傘形或圓形,胸徑可達2米,有氣生根。葉色深綠。果實綠轉淡紅褐色。是室外觀賞植物。

14.革葉榕
別名:招財樹,老闆樹,革葉橡皮樹
常綠小喬木。老乾深褐色,新枝紫紅色,新抽嫩梢上可見到其合生之託葉。單葉互生,倒卵形,革質厚實,葉面具有金屬光澤

15.枕果榕
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有少數氣根,幼嫩部分被污黃色短叢捲毛。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隱花果卵狀長圓形,成熟時淺紅色;瘦果有小瘤狀突體,著生於小枝上。

16.白背爬藤榕
木質藤狀灌木。生小枝淺褐色。葉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淺黃色或灰黃色。榕果球形,頂生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三角卵形。屬於難得的常綠型垂直綠化材料。還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作用。

17.島榕
常綠中型喬木。常綠中型喬木,通常附生,小枝淺黃至黃褐色,葉近對稱,革質,兩面無毛。葉柄有糠秕狀鱗片,短粗,內彎曲,托葉披針形,薄膜質,黃白色。榕果,卵圓形,黃色至紫紅褐色,表面光滑,無基生苞片。

18.北碚榕
喬木。小枝無毛。葉紙質,長圓狀橢圓形,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綠白色。

19.變葉榕
禿凈灌木。葉,具短柄,近革質,矩圓形至倒披針形。花,球形,禿凈,頂端有凸緣,基生苞片3枚,生於花序柄之頂,三角形卵狀,基部合生。

20.濱榕
常綠藤狀灌木。匍匐枝節上生根;小枝微被柔毛或近無毛,淡紅色或紅褐色。葉薄紙質,葉型變異大,線形至狹披針形。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近梨形,淡棕色,表面無毛。

21.大果榕
喬木。樹冠呈圓傘形,色濃綠碧亮。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其間的小脈並行,上面近無毛,下面被短毛。花序托具梗,簇生於老枝或無葉的枝上,倒梨形或陀螺形。

22.大明山榕
灌木。嫩枝疏生短柔毛,葉卵狀橢圓形,楔形或圓形,全緣,兩面近無毛。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近球形或橢圓形。

23.大葉水榕
別名:萬年青,池樹
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幼時微被柔毛。葉薄革質,長橢圓形,干後褐色至淺褐色,背面無毛。榕果成對腋生,球形,熟時橙黃色,頂部不為臍狀凸起。為紫膠蟲良好寄主樹。

24.定安榕
藤狀灌木。小枝幼時密被褐色短柔毛。葉兩列,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無毛,中脈和側脈下陷,背面幼時密被褐色短綿毛。

25.鵝鑾鼻蔓榕
俗名:鵝鑾鼻爬崖藤
匍匐性灌木。單葉互生,倒卵形,全緣葉,厚革質,葉柄褐色。隱花果腋生,洋梨形,外披粗毛。

26.菲律賓榕
常綠小喬木,枝條纖細,有時下垂,幼枝淡褐色或淡紅褐色,被毛。葉薄革質,表面微粗糙,長圓狀橢圓形或寬披針形。

27.多脈榕
藤狀灌木。幼枝散生淺褐色柔毛。葉兩列,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榕果單生葉腋,球形,成熟黃色,無毛,無總梗或具短梗,口部苞片臍狀,基生苞片,卵狀橢圓形。

28.褐葉榕
別名:毛榕
藤狀灌木,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葉兩列,薄革質,全緣,長橢圓形,基部楔形,稀圓形,干後褐色,表面無毛或沿中脈或小脈疏被柔毛,背面幼時被柔毛,後脫落。

29.紅果對葉榕
本變種葉背面及榕果被黑褐色糙毛;榕果直徑12-15毫米,生於穿入泥土中落葉枝條上,成熟紅色,總梗短於5毫米。

30.紅莖榕
別名:落葉榕
落葉小喬木,枝紅色至淺褐色,皮孔明顯。葉干後紙質或膜質,寬卵形至卵圓形。
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桔黃或紫紅色。

31.光葉榕
別名:平滑榕
攀援藤狀灌木或附生,通常光滑無毛。葉2列,膜質,圓形至寬卵形,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表面除中脈外無毛,背面無毛或薄被褐色柔毛。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球形,幼時綠色,成熟紫色。

32.鉤毛榕
直立灌木,高3-6米;小枝圓柱形,幼嫩時被鉤狀毛和柔毛。葉近革質,倒卵狀鐮形,兩側極不對稱,基部狹楔形,表面深綠色,疏生貼伏柔毛和鉤狀毛,背面淺綠色,疏生鉤狀毛和柔毛。榕果具總梗,成對或成簇腋生,球形。

33.扶綏榕
灌木。小枝纖細,幼枝及葉柄微被毛。葉干後灰綠色,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或微鈍,全緣,兩面無毛或疏被柔毛,背面和邊緣被鉤狀刺毛。果單生或成對腋生,圓錐狀橢圓形。

拓展資料: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Linn. f. ):大喬木,高達15-25米,胸徑達50厘米,冠幅廣展;老樹常有銹褐色氣根。

樹皮深灰色。葉薄革質,狹橢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全緣。榕果成對腋生或生於已落葉枝葉腋,成熟時黃或微紅色,扁球形,基生苞片3,廣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癭花同生於一榕果內,花間有少許短剛毛;花被片3,廣卵形,花柱近側生,柱頭短,棒形。瘦果卵圓形。花期5-6月。

❷ 中國四大盆景是哪四個

一、蘇派盆景
蘇派盆景源於蘇州,擴展至無錫、常熟、常州等地。其特點為清秀淡雅、古樸自然。技法上採用粗扎細剪,造型形式多樣,如屏風式、順風式、六台三托一頂式、重枝式、劈乾式等。常用樹種有榔榆、三角楓、梅花、石榴、黃楊、六月雪等。蘇派盆景注重意境創造,融合古典園林藝術與繪畫技法,以小見大,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
二、揚派盆景
揚派盆景起源於揚州,包括泰州等地。其藝術特點為層次分明、嚴謹壯觀。技法上精扎細剪,造型形式有雲片式、一寸三彎法、提根式、疙瘩式、過橋式等。常用樹種有松、柏、黃揚、六月雪、杜鵑、枸杞等。揚派盆景講究功力深厚,自幼苗培養,以平遠式為主,展現江南情致。
三、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以成都、重慶為中心。其特點為虯曲多枝、雍容典雅。技法上精扎細剪,造型形式包括對拐、方拐、老婦梳頭、滾龍抱柱等。常用樹種有金彈子、六月雪、梅花、貼梗海棠、羅漢松、銀杏、竹類等。川派盆景分為川西、川東兩個藝術風格,川西注重寫意,清雅秀麗;川東則更為嚴謹。
四、徽派盆景
徽派盆景起源於徽州,包括黃山、宣城等地。其特點為蒼勁古雅、雄渾厚重。技法上採用粗扎細剪,造型形式多樣,如懸崖式、斜乾式、卧乾式、附石式等。常用樹種有黃山松、榔榆、三角楓、梅、蘭、竹等。徽派盆景講究樁景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追求自然之美。
五、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起源於上海,包括周邊地區。其特點為兼容並蓄、創新求變。技法上講究精細修剪,造型形式多樣,如微型盆景、中型盆景、大型盆景等。常用樹種有各種松、柏、榆、柳、梅、蘭、竹等。海派盆景注重表現時代精神,融合東西方藝術元素。
六、嶺南派盆景
嶺南派盆景起源於廣東、廣西等地。其特點為生機盎然、繁茂茁壯。技法上採用粗扎細剪,造型形式有懸崖式、斜乾式、卧乾式、附石式等。常用樹種有榕、朴、相思樹、九里香、梅、蘭、竹等。嶺南派盆景講究樁景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追求自然之美。

❸ 什麼樹可以做盆景

【蘇鐵】喜光,稍耐陰,喜溫暖,在5度以上室內越冬 常年美麗羽狀葉叢濃綠,體態優美 分櫱
【銀杏】喜陽光,怕蔽蔭,喜溫暖,耐寒 葉形秀美,秋葉色金黃 播種、分株
【金錢松】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耐寒抗風,不耐乾旱 樹形優美,秋葉色金黃,叢林式盆景良好材料 播種
【黑松】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 干技柔韌,可製作成直干、斜干、懸崖等各種形式盆景 播種
【五針松】喜乾燥,怕滴水,喜陽光,怕曝曬 松針短而密集,枝較柔韌,蒼勁枝幹,剛健體態,容易整形 播 種、嫁接
【錦松】 稍耐寒,喜溫暖濕潤及微酸性土壤 樹姿枝幹奇特優雅 嫁接
【翠柏】 喜溫暖,喜光,幼齡時耐庇蔭 樹姿優美,葉片常年翠綠 *接、播種、扦插、壓條
【福建柏】 喜溫暖濕潤,幼年喜蔽蔭 鱗葉緊密,藍白相間非常可愛 播種
【刺柏】 稍耐陰,耐寒 樹姿優美,枝條下垂 播種、扦插、嫁接
【羅漢柏】 喜溫暖濕潤,氣溫5度時入房並控制水量 樹姿秀麗蔥郁,種托紫紅奇特,干身蒼勁優雅,四季常青 葉色翠黛 播種、扦插
【竹柏】 喜溫暖濕潤,耐陰 葉形如竹,樹冠秀麗濃郁 播種、扦插
【真柏】 性強健,適應性強,生長慢 常綠匍匐灌木,老樹老校多鱗葉,枝葉緊密,四季蒼翠,易造型,為優良 中小盆景素材 扦插、嫁接
【水松】 喜光,多濕土壤,忌鹽鹼 樹基帶有膨大屈膝狀呼吸根,小枝略下垂,葉條微小對生,葉色翠綠,入秋 黃褐,頗為美觀 播種
【紅豆杉】 喜陰,抗性強,喜涼爽濕潤及酸性土壤 小技細干柔軟,老乾斑駁,羽葉蒼干,風姿儼如古木,易造 型 播種
【榧子】 喜涼爽多霧,耐寒,不耐瘠薄及水濕 枝葉繁密 播種
【榆】 耐寒,耐旱,耐濕,耐鹽鹼 枝葉稠密,耐修剪,易造型 播種
【榔榆】 喜光,耐乾旱,耐貧瘠,耐寒 姿態瀟灑,樹皮斑剝,枝葉細密 播種、扦插、壓條
【朴】 稍耐陰,耐水濕,抗旱,耐輕鹽鹼 枝條開展,綠葉質厚 播種
【榕】 喜溫暖多雨及酸性土壤 葉濃綠光亮,枝葉茂密,氣生根飄逸 扦插
【小檗】 喜光,稍耐陰,耐寒 枝柔葉密有刺,春開小黃花,果深秋轉紅色,觀葉觀果 播種、扦插
【海棠】 抗寒,抗旱,耐濕,耐鹽鹼 花潔白美麗,果綴滿枝 播種、扦插、嫁接
【南天竹】 喜溫暖多濕半陰環境,較耐寒,忌曝曬 枝葉扶疏,秋冬葉色變紅,果實累累 播種、分株、扦插
【繼木】 喜溫暖向陽環境,稍耐陰,耐寒耐旱,不耐瘠薄 樹姿優美,葉茂花繁 播種
【火棘】 喜溫暖向陽,稍耐陰 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紅果累累 播種、扦插
【紅葉李】 喜光,喜溫暖濕潤,不耐寒,較耐濕 於紫枝柔,以葉色聞名,春秋葉色更艷麗 嫁接,扦插
櫻花】 喜光,不耐鹽鹼 花大艷麗 嫁接
【榆葉梅】 喜光,耐寒,不耐水澇,耐旱力強 花繁色艷 嫁接、播種
【郁李】 不耐澇,喜光,耐寒,耐乾旱,耐瘠薄,耐水濕 花繁葉茂,果實綴滿枝頭 播種、分株、扦插
【梅花】 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耐瘠薄,忌風 樹姿古樸,花色素雅,花態秀麗,恬淡花香,制各種樁景 嫁接、 扦插、壓條
【合歡】 喜光 葉纖細如羽,紅花成簇 播種
【紫荊花】 較耐寒,喜光,畏水濕 先葉開花,花形似蝶 播種、分株
【紫藤】 喜光略耐陰,較耐寒 光葉開花,花德大而美,具芳香 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嫁接
【錦雞兒】 喜光,抗旱,耐瘠薄 葉色鮮綠,紅黃色花亦美麗 播種、分株
【九里香】 喜溫暖濕潤,喜陽光充足,不耐寒,稍耐明 四季常青,花香氣宜人 播種、高枝壓條
【冬青】 耐寒,較耐水濕,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 枝葉繁茂,蔥郁如蓋,果實成熟紅若丹珠 播種
【五色俄】 喜光,怕曝曬,耐寒,稍耐乾旱,喜肥沃 葉纖秀,秋變紅或黃色,嫩葉紅色 播種
【三角械】 喜溫暖濕潤,喜光稍耐明,怕曝曬 芽、葉艷麗 播種
【雞爪槭】 不耐濕,伯曝曬,較耐陰,較耐乾旱 葉色艷麗,樹姿美麗,秋葉艷紅 播種、嫁接
【雀梅】 喜陰,喜溫暖濕潤,耐瘠薄乾燥 枝葉斜展橫出,疏密有致,飄逸豪放,藤於形蒼古奇特,耐修剪整形 播種、扦插、分株
【本槿花】 喜光,耐半陰,耐寒,耐乾旱及瘠薄,不耐積水 花朵大,花期長,花色多 播種、扦插、壓條
【梧桐】 不耐澇,喜肥沃濕潤 葉翠枝青 播種
【福建茶】 怕寒冷,喜溫暖濕潤,喜陽光 株矮小,多分枝,枝幹可塑性強,葉片厚而綠,花期長,綠葉白花, 綠果紅果 扦插
【枸杞】 喜陽光,耐明,喜溫暖也耐寒、耐旱,耐鹼 花期長,入秋紅果豐碩如珊瑚點點 播種、分株、扦插
【六月雪】 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稍耐寒 小型盆景的優良材料,枝葉密集,白花盛開時節如雪花滿樹 扦 插、分株
【竹類】 喜溫暖濕潤氣候 枝葉秀麗,幽雅別致,四季常青,傲霜鬥雪 埋兜、移竹、枝條隱芽萌新株
【山茶花】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葉色翠綠有光澤,花大色美 播種、扦插、壓條、嫁接
【檉柳】 喜光,不耐陰,耐旱,耐澇,耐鹽鹼 技飄灑下垂,主幹彎曲自然 播種、扦插、分株、壓條
【瑞香】 喜陰涼通風,不耐寒,怕高溫高濕 枝幹叢生,株形優美,四季常青,早春開花,香味濃郁 扦插、壓條 嫁接、播種
【胡頹子】 喜光,稍耐陰,耐瘠薄,耐旱,耐寒 枝條交錯,葉背銀色,花具芳香,紅果下垂 播種、扦插、嫁 接
【紫薇】 喜光稍耐陰,耐旱,怕澇 樹姿優美,花色艷麗,花期極長 分櫱、扦插、播種
【杜鵑】 不耐寒,忌乾燥曝曬,喜酸性土壤 各種樁景,枝葉纖細,根樁奇特,花艷麗 播種、扦插、壓條、嫁接
【小葉丁香】 喜溫暖及陽光充足,耐旱耐瘠薄,有一定耐寒力 株形豐滿秀麗,花芳香 播種、分株、扦插、壓 條、嫁接
【小葉女貞】 稍耐寒,喜光,耐陰 葉光亮青綠,初夏白花錦簇 播種
【迎春】 喜光耐寒,耐旱,耐鹼,不耐水濕 花極早,花色金黃可愛,葉小密集,枝條柔軟耐修剪,可紮成各種 類型 扦插、分株、壓條
適合做微型盆景的小樹:
虎刺
黃楊
六月雪
火棘
雀梅
小鐵樹
小南天竹
小水杉等等。
五大盆景流派常用的樹種:
1.嶺南派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主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桅子、梅、銀杏等。
2.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 3.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 梅、山茶等
4.蘇派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有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5.海派盆景選用的樹種非常豐富,落葉、常綠、花果各類應有盡有,現在已達140餘種,其中以常綠的松、柏和色姿並麗的花果類為主,近幾年還從國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進一些樹種參考資料:http://www.shmsx.com/雀舌黃楊基地

❹ 嶺南派盆景五大代表樹種

嶺南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獨特的創神大作風格和豐富的樹種選擇而著稱。
嶺南盆景的創作多以本地植物為素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的常綠細葉樹種,常見的有九里香(月橘)、榕樹、福建茶、水松、龍柏、榆樹、滿天星、黃楊、羅漢松、簕杜鵑、雀梅、山桔、相思樹等三十餘種。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多樣,包括單干大樹型、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了樹樁盆景,還有以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為材料的石山盆景。其中,英石作為廣東英德的特產,因其皺、瘦、透的特點,常被用於石山盆景的製作。
以下是嶺南地區常用的盆景樹種簡介:
1.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常綠灌木,原產印度,我國南部廣泛栽培。其葉小而光亮,樹皮灰白。春季和秋季開花,果實紅色,成熟於2~4月份。九里香是傳統的嶺南盆景樹種之一,也是最佳選擇之一。目前,其樹干坯主要通過人工培育。
2. 榆樹(Ulmus pumila):常綠喬木,原產我國南部和中部各省。葉小而美觀,發芽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枝條可任意彎曲,樹樁可任意改造,是創作嶺南盆景的理想樹種。有大葉、中葉、小葉等品種。樹坯主要使用根插法培育。
3. 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紫草科常綠灌木,原產廣東、海南和台灣等地。葉長橢圓形,葉尖三棱或五棱,葉小,葉厚而有光澤,樹皮厚,灰白色,皮孔多。有大葉、中葉、小葉三個品種。中葉和小葉品種是很好的嶺南盆景樹種。福建茶萌芽力強,生長快,癒合性能好,耐修剪。中葉品種主要用枝條扦插苗地栽培育而成,小葉品種多用種子播種繁殖。
4. 雀梅(Sageratia theezans):又稱酸味,尺鬧鼠李科常綠灌木,原產華頁各省。葉小、對生,稍有光澤,葉子邊緣有小鋸齒。冬季開花,花淺黃色,果實小,圓形,黑色,帶酸味。雀梅有大葉、中葉、小葉品種之分,中葉品種很常用,小葉品種為嶺南盆景樹種之上品。雀梅枝幹嶙峋,萌芽力強,耐修剪。樹坯主要到山野挖掘。
5.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又稱黃梔子,行家稱它為水橫枝。茜草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中部及南部。葉較大,對生,長橢圓形,光亮。花白色,8~10月份開花,清香。果圓形有棱,金黃色。梔子是嶺南盆景的傳統樹種。有大葉、中葉、小葉、柳葉之分,小葉及柳葉品種最好。樹坯可由山野挖掘或扦插苗培育而成。
6. 滿天星(Serissa foetida):也稱六月雪,茜草科常綠灌木,原產華東南各省,常綠矮小灌木,根系特別發達,蟠虯錯節,軀干曲節,嶙峋,分枝密集。葉對生,細小而蒼翠,橢圓形。花小白色,6月份盛開,布滿枝頭。滿天星是小型嶺南盆景的好素材,是近年出口的主要盆景樹種之一。坯材用扦插苗培育而成。
7. 榕樹(Ficus microcarpa):又稱細榕,桑科常綠喬木,原產華頁等地的村邊及山林中。葉稍大,光亮,因樹頭嶙峋,盤根突屹,酷似天然古樹,極具嶺南特色,成為嶺南盆景的時尚樹種.其樹坯主要是用扦插苗地栽培育.發芽能力極強,耐修剪,生長速度很快,干徑年生長達3厘米。
8. 紅果仔(Eugeni uniflora):又稱占果,紅占果,番櫻桃.桃金娘科常綠灌木.葉薄光亮,卵圓形,嫩芽葉紅色,樹皮灰白色,光滑,骨節分明,果紅色,3、4、8月份成熟,果似燈籠,觀賞效果極佳,是近年時興的樹種。紅果仔用扦插、圈枝或播種育苗,經地栽培育樹坯布。
9.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落葉灌木。原產亞洲,我國華東及華南有分布。紫薇有紅、紫、白、白里帶藍等游困豎花色品種,紅花紫薇是其中最好的一個品種,葉稍大,光亮,樹皮灰白或褐色,樹干嶙峋,骨節分明。花期長,自6~9月份開花不斷。是時興的觀花樹種。樹坯主要用扦插苗地栽培育。
10.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薔薇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廣東、雲南、貴州、湖北、四川及華北各省山野。枝條細長,有短刺。葉狹小,深綠,光亮。花白色,花期3~5月份成熟,熟時橙紅色,經久不凋,燦爛奪目。是時興的觀果樹種。樹坯可用播種苗及扦插苗地栽培育而成。
11. 羅漢松(Podocarpus brevifolius):羅漢松科常綠喬木,原產我國長江以南。樹皮灰褐色有淺裂紋,枝條密集,葉螺旋狀著生,葉條狀披針形,微向葉背捲曲,革質,葉色深綠,有光澤。羅漢松有大葉、中葉、小葉(雀舌)三個品種,以雀舌羅漢松品種最好。羅漢松枝條柔軟,萌發力強,但生長速度較慢。由於枝條剪截過程中一旦剪口以內沒有留枝葉,剪截後的枝段易枯死,所以枝托按截干蓄枝的方法來造型難度較大。樹坯可用播種苗或扦插苗培育而成。
12. 朴樹(Celtis sinensis):行家叫它相思樹。榆科落葉樹種,產黃河流域以南至廣東。葉較大,枝條柔韌,萌芽力非常強,癒合能力特強,改造或造型很方便,是創作中、大型嶺南盆景的好材料。其樹坯大多從野外挖掘。
13. 簕杜鵑(Bougainvillaea spectabilis):又稱寶巾花,三角花,紫茉莉科藤本或灌木,原產巴西。枝有刺,常下垂。葉中等大,卵圓形,花通常3雜聚生於3片葉狀苞片內,苞片有紅、黃、白、紫等色,非常美麗。主要花期在冬春季。寶巾花生長速度快,萌芽力強,造型方便,同時花色艷麗,是觀花型盆景的好樹種。樹坯主要用枝、干扦插並培育而成。
14. 山桔(Glycosmis citrifolia):又稱東風桔、酒餅葉。芸香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南部廣東、福建等地的山野、溪谷或路旁。樹皮光滑,黃褐或深褐色,莖有刺,葉長橢圓形,厚革質,蒼翠光亮。花白色,花期4~5月份。果紫色。山桔有大葉、細葉兩個品種,細葉品種是嶺南盆景的好材料。生長速度極慢,成型盆景不容易走樣。樹坯多從山野挖掘。落山樹坯發根較難,一旦成活則容易養護,不易枯死。
15. 松樹(Pinus massoninus):行家稱之山松,松科常綠喬木,原產華頁山地。樹干嶙峋曲節、蒼勁老辣,葉針形,二針一束,葉色蒼翠。每年3月抽芽,接著在新梢頂開花,球果秋季成熟。松樹是嶺南盆景的主題材料。樹坯主要是到山野挖掘而得,挖掘必須掌握季節,並帶好泥球,否則移植不易成活。
近年來,嶺南盆景中九里香、榕樹、紅果仔、紫薇、火棘、羅漢松等樹種因其生長速度快、成型快、蒼勁虯曲或觀花果等特點,成為嶺南盆景行業內或愛好者追捧的熱門樹種。

❺ 榕樹(盆景)的生長速度如何應注意些什麼

榕樹盆景介紹

榕樹盆景,是指以榕樹為素材,以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
生長習性:喜光 培溫暖濕潤氣候,耐水濕。
園林用途。作行道樹及庭蔭樹栽植,也可製作盆景。
繁殖培育:用高壓,扦插或播種法繁殖。易於栽培。

在世界盆景大家庭里,榕樹盆景幾乎具備了所有盆景的優點,反過來又以其樹齡之長、須根之奇、生長之速、塑性之強而獨領風騷。有人說,閩南人喜榕愛榕,已經到了「無榕不成村,無處不見榕」的境界,普及程度可見一斑。榕樹盆景,所謂咫尺之間蘊含參天之意,方寸之中可辨千尋之美。盆盆榕樹,一樹一景,有淳樸盤紆、有蒼勁高標、有瀟灑飄逸、有婀娜清芬,在園中可見千般景,猶如人在畫中游,是高雅的藝術品。園林上可作庭園配置、行道樹,作盆栽觀賞也甚雅,生長速度較快,適應性廣,耐寒耐旱。榕樹盆景是漳州特產,以古樸高雅而備受各界人士青睞。

榕樹屬桑科榕屬的大喬木,亦稱細葉榕、正榕。主要品種有紅榕、白榕,還有大葉榕、花葉榕、圓葉榕、柳葉榕、橡皮榕、竹葉榕、印度榕等。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廣東、福建、台灣、廣西、雲南、貴州和浙江東南部、江西南部等省市,以及印度、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

榕樹的類型較多,主要有氣根形、塊根形、妝塊形、怪根形和老樹樁(屬純天然)等等,既有天然野生,也有人工培植。由於榕樹的造型優美,使它既能成為庭園觀賞樹、行道樹、村裡遮蔭乘涼樹、群植成林樹,也成為盆景的上乘素材,製作成大、中、小、微型盆景。

沙西鎮培植榕樹盆景歷史悠久,在長期的培植中,積累了豐富的培植藝術,使其蒼勁古博,形成優美動人,根部、隆基部、根條比例協調,葉冠秀美,層次分明,讓人舒心悅目,回味無窮。具有形態美、根盤美、枝條美、膚色美、葉片美、須根美。有的盤根錯節,蒼勁渾厚,給人一種拔地而起,頂天立地的感受;有的似神龍戲水,剛柔相濟,灑脫飄逸;有的枝幹生根、根又生干,如同原始森林古雅蒼勁、獨木成林的奇觀。正是: 趣石然望似峰,何因崖頂復幡龍。丈夫自有凌雲志,大葉粗枝卻不庸。

榕樹盆景是沙西的特色花卉,它已開發六大系列產品:人參榕樹盆景,氣根榕樹盆景,風景榕樹盆景,樹樁榕樹盆景,微型榕樹盆景,榕樹盆景種苗。可用於觀賞盆景、行道樹、庭園樹.榕樹繁殖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春至夏季為適期。實生苗根部容易肥大,有利於養成盆景。高壓法育苗速度快,為園藝業者普遍採用的方法。 榕樹葉序.榕樹生性強健,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

榕樹盆景培育

榕樹是嶺南盆景的當家盆景之一,向為盆景愛好者所青睞。筆者多年致力於榕樹盆景的研究,現就其培育方法述之,敬請諸同道指正。
一、材料的選取;
樹盆景材料來源有三個方面:野樁、插枝、實生苗。本篇主要講述野樁培養。野樁的採集時間在每年的2月---10月間,其中以4月---7月最為適宜,這段時間氣候溫和,空氣濕潤,樹樁生根發芽快,存活率高。採集野樁的地點應選在山腳、村邊、地角等處,這些地方的榕樹盆景經常受牲畜的啃踏和人為砍伐,樹干曲折,干古奇特,較容易找到適合做盆景的樁材。一般來說,只要收尾自然的樁子,經一兩年的精心培育,生出氣根,彌補了不足之後,也會長成意想不到的好樁景。采樁的時候,對於老樁要小心謹慎,不要過多傷根部,盡可能取得細根,以提高成活的保險系數。嫩樁就沒有太多的顧忌了,隨便在中段截取也能成活。嫩樁是越長越好,可塑性大,長相一般的樁材也能培育成很好的盆景。
二、養護;
野樁採集回來後,要盡快對其處理,根據樁材和培養目標進行剪截、取捨。榕樹生命力強,傷口癒合快,裁樁可以一步到位。樹樁可盆植、廂植,有條件也可地植,而且地植生長較快,年度可修剪次數多,成型也快。樹樁的培育基質一般要求是疏鬆透氣偏酸的黑石粉泥、河沙、建築用石粉、煤渣等,而且這些培養土較易取得。樁子培植以培養土蓋住根部即可,插樹以深3寸左右為宜。淋上定根水後放置於陰涼背風處養護,地植的用遮蓋物遮陰。初春時天氣較冷,最好用薄膜套袋,這樣更能保證存活。管理當中視天氣狀況澆水,保持培養土濕潤而不漬水,漬水過多易造成根部發黑壞死。正常情況下樹樁才會發芽生根。榕樹是先發芽後長根,切不可為其表象所迷惑而疏於管理,待芽長至5cm—6cm後,逐漸讓樹樁適應陽光,恢復正常管理。筆者有時採集回來的樁子太多,經過剪裁後,將樁子置放於背風陰涼濕潤處,不放培養土,早晚對樁子噴兩次水,促其發芽生根,待其根粗芽壯後,再移植上盆。
三、肥水管理;
榕樹是個喜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濕的樹種,能在石縫中生長,也能在水中生長。樹樁進入正常護理後,用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會使枝幹快長快粗,年可修剪的次數多,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水的管理也很重要。榕樹雖然耐旱又耐濕,但也不能因此而疏於管理,成活後的榕樹長期漬水,易造成只長根不長枝幹。三伏天兩三天不澆水,樹不會枯死,但一澆水,葉子就會青枯脫落,影響生長,因此,水的管理要見干見濕,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四、修剪
野樁成為樁景,修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第一年先培其根基,養其精氣,只抹掉不對位的芽,待第二年枝條長粗木質化後才可動剪。以剪為主,綁扎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如此反復,如果修剪得當得法,不出四年,一盆好的盆景就會出現在你的手中。

培育花葉人參榕盆景

花葉人參榕做盆景深受盆景愛好者歡迎和喜愛。但是,購買一盆花葉人參榕盆景價格比較貴。扦插花葉人參榕則人參榕生根慢、生長慢、成活率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用一般榕樹朱來解決。用培養二年生的一半榕樹去掉頂端,留有8厘米長的主幹坐砧木,用劈接將中間劈有2厘米長,把剪有6厘米左右長的花葉人參榕的枝條做接穗。將接穗下端兩側削掉2厘米長的皮,露出木質部位,再扦如劈好的砧木中心處,綁扎緊,然後用無毒薄膜塑料把接穗扎緊。

然後,用遮簾把接好的植株放入陰涼通風處,還要保持盆土潮濕。經過20天左右逐漸搬到弱光下,再經過半月後方可移到強光下曬,同時去掉塑料大加大噴水量,還要7天施肥一次,也要去掉生長在砧木上的腋芽,促使接穗生長旺盛,提高成活率。當發現砧木和接穗癒合很好時,要拆掉綁線。一般嫁接時間在清明節前後進行。接活的枝條長到半米左右長時;把花盆埋入土裡,再挖一條長有半米長,深為2厘米的土溝把接活的枝條壓入溝里,同時用竹鉤鉤住枝條來固定防止株條抬出土面。埋入2厘米左右土壤。還要把株條上的小枝條露在土面上噴好水,保持土壤濕潤。在沒埋入株條前將靠入土壤底部枝條用刀削掉半米左右的露出木質部促使埋入土壤後生根快。經過一個半月被壓下去的枝條生有須根;可用鐵產挖出土面,用剪刀帶有枝條又有須根剪成幾段,用草木灰和高錳酸鉀將刀口處消毒殺菌,防止腐爛,在分別栽入五寸花盆裡,噴透水放到陰棚底下通風處。30天之後再移到強光下進行施肥,同時留有三個至五個健壯枝條,到了翌年的清明節前後,把留下的枝條,人參榕可作砧木,花葉榕枝條做接穗,按上述方法,就可以得到花葉人參榕,經過培育後,就能得到一盆盆很美麗的花葉人參榕。

大榕樹老樁快速培育

用榕樹製作盆景,南方各省最為流行,但要培養一件好的作品,也非易事:一是野生老樁多生於石縫中,挖掘極難帶根,而榕樹有無根不成景之說;二是將幼樹培養成蒼古雄奇、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古樁,費時費工。如何快速培育大榕樹老樁、縮短成型周期?筆者經多年實踐,現介紹幾種簡易製作方法,供盆景初學者參考。
一、多枝合插:清明節後,配合榕樹修剪,選取部分大小不一的枝條,截成高低不等的扦插枝,按造型要求,高低錯落,捆在一起,扦插於松泥中(分插後合植也可),使根系自然交叉。成活後在各枝相互連接處,用小刀劃破樹皮,使之吻合,粘為一體。第二年清明過後挖起,梳理根須,對粗長根進行短截,暫緩修剪枝條,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養樁。重修一般在休眠期進行為好,以免白色黏液外流過多,影響植株生長。然後地栽,促根催壯,加速粘合,對僵死枝去除布嵌,粘連不妥的可遂年按上法補之。第三年清明前後,修剪整形,上盆蒔養,以控制根須無限度延伸。立秋前後再修剪或摘心一次,促其分枝。同時在原插幹上,用撬皮、刻槽、錘擊等方法促老催古。再培育幾年,插枝增粗,相互擠壓形成凹凸不平的整體,樹頭顯蒼古的榕樁嶙峋之狀,再提根觀賞盆。至此一件蒼古的榕樹盆景既基本養成。
二、老乾直插:榕樹生命力強扦插易活,即使老扦插,只要盡心護理,一般都能成活。扦插的時間在清明前後、日平均氣溫不低於20°C時進行為好。老乾的採取:一是從老榕樹上選取有培養前途的枝幹,鋸截下來扦插;二是生長在山野石縫中的榕樹,樁坯可取,但根部無法挖掘,即可舍根取干,以干扦插養根。一般先地插後上盆,也可直接插於較高大的盆缸中,培育造型使升華成景,只要認真養護,三年即可理根提根。對缺根的地方,可用以下兩種方法處理:一是剝皮促根,即在需要長根部位,用小刀或木工鑿在樹幹上橫開寬1CM~2CM左右的小溝槽,剝去樹皮,如多處須補根,開槽則上下錯位,以便吸取營養而不致於創口周圍皮層壞死;二是靠接幼樹補根,即在需要補根位置,用利刀在樹幹上縱開一槽,然後用帶根幼苗,削去部分樹皮,嵌入槽縫,靠借固定,開槽長短寬窄要與靠接的幼苗相適應,待皮層完全粘合後,留根去干。筆者1994攆月上山挖取樁坯,見一大葉榕樹根基深埋在石縫中,無法挖掘,但其干飄逸瀟灑,掘之不得,棄之可惜,後截回老乾扦插,培育幾年後,現已枝繁葉茂,經兩度提根,已初具景觀,如果能用葉片較小的品種換冠,更具觀賞價值。
三、合體拼栽:合體拼栽是最理想的一種增粗促古的有效方法。根據造型設計,選取3~5株兩三年生幼樹,在清明後,按造型要求,截枝後根枝交叉拼合一體,用高培土方法,植盆養護,根據生長情況,修剪整形,並逐步去土理根露根,三年後即可成景。筆者1995年4月初用5株大小不一的細葉榕幼樹,拼栽造型,現已相互擠靠合為一體,樹冠豐滿,氣根遍生,初具自然古老大樹風韻。為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拼栽後第二年起,用葉片較小的印度榕枝條逐年逐枝分批嫁接換冠,葉片變小,現更具藝術魅力。
四、靠接增粗:多年生之榕樁,主幹卻仍太小,或形態不理想,可用幼樹依附周圍靠接增粗。從山野挖掘榕坯,干雖古老,多樹根、枝不理想,可利用其老乾,用靠接辦法補干補根,三五年可初具景觀。為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葉片較大的,可用小葉片樹種嫁接換冠。嫁接換冠要注意:高空芽接或枝接雖好,但技藝不純熟、氣溫不適度,成活率不高,最好是帶根帶泥高空靠接,即用小塑料袋包住根部帶泥靠接,成活率可達百分百。成活後,靠近主幹的接苗,去泥埋根附於樹幹上,使之下延長粗,增粗主幹;離主幹較遠的接苗,根據需要,有些去根留枝,有些去枝留根,有些根枝全留,將根培養成下垂假氣根,吊於枝上,則別有情趣。筆者1995年購一下山細葉榕樁坯,分枝少且主幹基部偏上,除三根粗根外,細根全無,養坯兩年,根仍細而不長,露不出根,後用插扦的印度榕幼苗依附原樁周圍,採取靠接方法,補根補干,不僅改變了樹形,還使葉變小。但左下枝細而短,整體樹形為等邊三角形。後用一帶根幼苗靠接,加長飄枝,其根保留,用礦泉水瓶去底,將根裝入瓶內填土,直接盆面,待根深扎後去掉塑料瓶,即成粗大假氣根。這種方法,根干都易增粗,同時彌補了基部過小的缺陷。

怎樣蒔養人參榕

人參榕,由細葉榕(F icus microcarpa)的實生苗培育而成。它基部膨大的塊根,實際上是其種子發芽時的胚根和下胚軸發生變異突變而形成的。有的植株還在其干基部嫁接了金錢榕(F.deltoidea)或卵葉榕(細葉榕的一個變種),顯得更為高雅。它對光、熱、水、肥的要求同一般的細葉榕,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耐半陰,生長適溫為2 0℃至30℃,冬季棚室溫度應維持不低於5℃。栽培土壤要求為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呈酸性反應的沙質壤土,鹼性土易導致其葉片黃化、生長不良。生長期間,要求水分供應充足,宜濕不宜干,始終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還應經常給葉面噴水。每年施肥次3次至4次,不能過量,否則易導致其枝葉徒長,破壞植株的構圖造型。在其抽枝發葉期間,要適當控制澆水,或多噴水少澆水,可促成其節短葉厚,同時給予充足的光照,使其葉質厚實而又葉色光亮。應注意生長期間盆土也不能過濕,更不能光照不足,否則會引起大量落葉,影響到陳列觀賞。其葉片往往易感染葉斑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少量病葉也可及早摘除銷毀,以防其蔓延為害。

人參榕盆景,可每2年換盆一次,時間以春季出房前為最佳。先將花盆四周的土挑開,再輕輕取出碩大的塊根植株,搗去一部分宿土,剪去一些無生命力的老化根系,重新選用新鮮肥沃、疏鬆排水、營養豐富的培養土栽好。隨著植株的長大,可換更大一點的花盆,以滿足其正常生長的需要。在換盆的同時,對枝葉作適度修剪調整,使其能繼續保持良好的株形。剛換土時澆水不宜過多,待氣溫上升到20℃以上,再給予正常的水肥管理。

榕樹盆景怎樣製作和養護

榕樹葉革質,深綠色具光澤,四季常青,樹皮黑褐色,枝條柔軟,具有強大的須狀氣生根。氣生根有的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婉蜒下垂,盤根錯節,頗為壯觀。實生苗的根部有的還能形成較大的塊根,形狀各異,這些都是製作盆景時可充分利用的。 栽種榕樹一般在4~5月進行,因榕樹適應性較強,可用較淺的紫砂盆栽種,這樣更能顯露出千姿百態的樹根美。盆器應選用長方形或長橢圓形。栽種前要剪除傷根和短截無用的過長根系和側枝,栽後澆透水置蔽蔭處緩苗,待恢復生機後轉入正常管理。 榕樹常製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盆景,根可沖刷使其裸露出地面並附抱於山石上,結合修剪成為附石盆景。根系奇形怪狀,可製成提根式盆景,以示懸根露爪的姿態。枝乾的造型要注意矮化和直中求曲的變化。因葉片較大不宜加工成雲片狀,一般常加工成具有一定層次的自然形。另外,由於枝條柔軟且具韌性,可任意彎曲和編扎,曾見有將枝條彎曲做「福」、「壽」等字形及各種圖案的,也很別致可觀。 榕樹原產熱帶。榕樹盆景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暖濕潤的環境。在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但盆內不可積水,炎夏要適當遮蔭,並向地面灑水和葉面噴霧,以降溫和增加空氣濕度。每月施腐熟油粕餅稀薄液肥1次,切忌肥水過多,不然枝葉徒長,優美的樹姿將被破壞。榕樹耐修剪,萌發力強,生長快,除早春進行修剪蟠扎外,平時養護中對新生枝條和徒長枝,要根據造型要求進行短截或剪掉,以保持樹形的美觀,常有榕母薊馬危害,使枝葉捲曲呈褐色,要及時摘除燒掉並噴葯防治。秋末冬初應將榕樹盆景移入室內越冬,室溫保持在l0℃左右。 榕樹可根據樹齡不同和生長情況,可2~3年或3~4年翻盆1次。

榕樹盆景養護

榕樹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徵的造型景觀,因此維護其生命生長的延續就成了維護管理的必然目的。必須在日常維護中對其進行澆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

榕樹盆景,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可使植株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榕樹主要分布於我國南部以南各地區,主要商品產地福建漳州,喜酸性土,屬非耐寒性植物,在北部地區,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

榕樹盆景養護——澆水

澆水是榕樹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榕樹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植株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濕度。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❻ 榕樹盆景什麼時候修剪

榕樹盆景什麼時間修剪最適宜?
榕樹盆景四季常青,沒有休眠期,所以修剪隨時都可以進行。可以採用掐尖、剪枝、盤扎、牽拉、刻傷、扭曲、全部摘葉等很多方法,我就不一一例舉,你可以到盆景網站查詢。綜上所述,沒有最佳時間,只有不斷管理修剪,才可以保持造型。
榕樹什麼時候剪枝
榕樹修剪一般在5月份為最佳,氣溫適宜,生長速度快。先將榕樹放在陽光較充足處養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更好,這樣植株生長茂盛,成型快速。新生的葉片比較小是正常現象,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生長期,不過很快就會長大的。有新葉生長時要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葉片枝條快速生長,在陽光充足處生長的葉片既密又小又厚,觀賞價值高。注意榕樹盆景的葉片越小越密越厚越好。

修剪時首先要以整形為主,整體形憨要好,以大局為主修剪。去除過密枝、病蟲枝、交叉枝等。
榕樹盆景怎麼養,榕樹盆景的修剪技巧
榕樹盆景是指以榕樹為素材,以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肥水管理

榕樹適應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溼的樹種,能在石縫中生長,也能在水中生長。樹樁進入正常護理後,用

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會使枝幹快長快粗,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榕樹雖然耐旱又耐溼,成活後的榕樹不長期漬水,易造成只長根不長枝幹。水的管理要見干見溼,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養護造型

修剪是榕樹造型的一種手段。通過修剪可達到使榕樹形態優美的目的。修剪要適時適樹。榕樹一般四季均可修剪。在實際養護造型中,以剪為主,綁扎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

榕樹盆景

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

榕樹修剪的具體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摘心

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疏芽

蔬牙即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翻盆

榕樹盆景不宜經常翻盆,以免塊根受傷腐爛,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晚春4~5月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進行翻盆),同時要去掉部分宿土並剪去老根、腐爛根。

病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榕樹病蟲害少見,偶有介殼蟲為害,發現即用刷子人工刷除。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
盆景榕樹應該何時剪枝?怎樣造型?它的習性如何?
榕樹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露根式盆景,它四季常青、瀟灑典雅、喜溼耐陰,養護簡單,放在書桌案頭,十盯美觀。它不僅需要肥沃的營養土,宜用淺盆栽培,澆水時應遵守「不幹不澆,澆則澆秀」的原則,可用吸水盆從下往上吸。還需要做好定型、施肥和防蟲工作。

定型:初養榕樹,可觀察其根系,區分為地瓜榕、人參榕等類型,根據其樹冠姿態,可縛扎為單桿式、雙桿式、叢林式、卧乾式、懸崖式等形式,定型後的榕樹應及時摘心、打頭、修剪,使其保持良好的姿態。

施肥:榕樹屬根類觀賞盆景,應以磷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一般2—3個月用浸盆法施一次稀薄液肥,可使其根系發達,生長出許多細細的胡須,扎入土中,形成新的根系,長成盤根錯節狀。一個月左右可施一次稀釋後的氮肥或硫酸亞鐵,可使其樹葉生長碧綠。

防蟲:榕樹在生長期,如發現葉片發粘、枯萎、發黃落葉等現象,應對症下葯,例如:發現膩蟲(蚜蟲),可用香菸頭泡水,用毛筆蘸水清洗葉面正反面,效果十分顯著。
求教:盆景榕樹該怎麼修剪?
盆景榕樹的修剪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一、摘心

1、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

2、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

3、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二、疏芽

1、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

三、摘葉

1、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

2、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

3、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4、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

5、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

6、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

7、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溼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四、短截

1、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

2、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五、疏枝

1、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

2、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
請問我的榕樹盆景該如何修剪壓枝造型?
圖片太小了,看不太清楚,應該是人參榕吧!

首先說明人參榕亮點是像人參的部分。

然後轉動盆景,觀察選擇下最佳的觀賞面,就是你覺得從哪個角度看它最好看

下來就是確定一下主幹,根據情況一般是單乾式,也可以雙乾式,根據情況選留。然後剪掉過密的枝,這樣會看起來有層次感,就像塔一樣一層一層的,但是注意不要太生硬,要自然些,一般最下層的枝要比上一層長,就是盆景枝葉就是綠色部分成不等邊三角形。

以上說的是剪,如果你還想弄得漂亮些,還可以用扎法,現在一般用鋁絲,銅絲也行,用鋁絲一圈一圈把枝幹盤紮起開,鋁絲和枝成約45度角最好,一邊盤一邊彎曲枝條,盆景有一說是枝無寸直,那就是精品了,不過盤扎是些難度,要小心不要折斷枝條,那就悲催了!

當然做盆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成型的話,短兩三年,長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一輩子的事。其實自己玩得嗨就好了

完全手打,而且是用手機!有問題可以聯系我
榕樹盆景剛開始有很多新葉然後修剪完了一個月沒有長怎麼辦
榕樹喜水,灌根(把榕樹挖出來,根部浸泡一宿,次日凌晨栽上)一次試試。我的榕樹每次修剪都會留幾片葉子,為的是讓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榕樹比較皮實,應該不會死。
人參榕樹盆景在什麼季節修剪最好?
5月份吧,這季節生長快速,不過建議你先別修。你的情況因該是肥力不夠,你可以換土施肥等方法。等到5月後再修,三伏天別澆水。多放在室外,容易暴氣根。
榕樹盆景怎麼修剪帶圖
榕樹盆景怎麼修、

沒圖說明心擔優、

一帆花木場內看、

網站好多技術圖。
榕樹盆景怎樣修剪?
榕樹生長旺盛,枝條容易加長,影響造型,所以生長期間,要經常掐尖,控制加長。另外那些細弱枝,交叉枝、病害枝都應該修剪。保持一定造型。也可以採用鐵絲旋轉纏繞,然後造型。牽拉、綁扎、扭傷都可以運用。另外如果參加展覽或者節日擺放,可以提前一個月只要,全部摘掉葉片,這樣,新發出的葉片,新鮮光亮,葉片可以小一半左右,達到最佳效果。

❼ 榕樹盆景什麼品種好

榕樹盆景中,黃榕和紅榕都是比較好的品種。以下是關於這兩個品種的詳細介紹:

  1. 黃榕

    • 特徵:葉片近三角形,又稱三角榕,是榕樹中最能結果的品種。果實著生在葉腋的短柄上,初期為淡黃色,熟時紅紫色,是著名的觀果樹種。
    • 觀賞性:因其果實顏色變化豐富,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2. 紅榕

    • 特徵:新葉新枝葉脈都呈現深淺不同的紫紅色,枝條柔軟。
    • 觀賞性:獨特的紫紅色葉脈和枝條,使其具有別樣的美感。

此外,小葉榕也是榕樹盆景中值得推薦的品種,其葉子小而密集,顏色青翠,如蓋子一般一簇一簇的,造型美觀且珍貴。在選擇榕樹盆景品種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養護條件進行挑選。

❽ 榕樹盆景怎樣提根的方法

榕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那麼榕樹盆景怎麼提根和 種植 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榕樹盆景提根 方法 ,一起來看看。

榕樹盆景提根方法
榕樹根系發達、柔軟,可以隨意彎曲、拔直、轉向。氣溫高的季節剪根後,根端長根快面多,容易形成盤拫、板根、露根,提根快速。利用嫁接法可以補充欠缺部位的枝或根。其育種容易,數量多,生長迅速,管理簡便,病蟲害少,觀賞價值高。

榕樹盆景造型,應把主要功夫用在提根上,使其形成懸根露爪之狀。當然枝、干、葉也不能忽視,因它們是一株樹木不可分割的整體。枝葉的造型常採用層次分明的自然式。榕樹枝條柔軟,蟠扎時間比一般樹木要長一些,一般要經過兩年左右才能拆除蟠扎物。

由於榕樹的枝幹比其他樹木柔軟,容易蟠扎造型,故一般很難見到直乾式榕樹盆景。榕樹葉片較大,根又奇特,也未見到用榕樹製作叢林式盆景的。一些盆景 愛好 者,常利用榕樹枝幹柔軟、樹根粗長以及適應性強的特性,製成曲乾式、斜乾式、懸崖式、樹石式、提根式等款式的盆景。

榕樹葉一般比較大,不夠美觀,故應控制其生長,除少向葉片噴水外,還可用摘葉法達到使葉片變小的目的。南方在3月份、北方在4月份,把枝條頂端剪除,然後把葉片從葉柄處剪掉,加強肥水管理,一般經25天左右就會生出新葉;7月份再進行第二次摘葉。在北方一年進行兩次摘葉即可,南方因氣溫較高,9月份還可進行第三次摘葉。經過幾次摘葉後,榕樹就變得枝密葉小了。

榕樹盆景在有限的盆土中經過一年生長、經過水沖刷,肥力耗盡,土層板結,根系密布,互相擠壓,新根生長困難,一般情況採用換用較大的盆,這種方法就是常規換盆處理。該方法成本高,或者重換土不換盆,該方法傷樹。

一般換盆季節在春秋二季均可進行。春季通常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則宜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宜。提根升樁時間最好為秋季,俗話說:秋生根,春發芽。最近天氣涼而土壤溫度高,正是生根好時節。
榕樹盆景製作方法
一、多枝合插: 清明 節後,配合榕樹修剪,選取部分大小不一的枝條,截成高低不等的扦插枝,按造型要求,高低錯落,捆在一起,扦插於松泥中(分插後合植也可),使根系自然交叉。成活後在各枝相互連接處,用小刀劃破樹皮,使之吻合,粘為一體。第二年清明過後挖起,梳理根須,對粗長根進行短截,暫緩修剪枝條,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養樁。重修一般在休眠期進行為好,以免白色黏液外流過多,影響植株生長。然後地栽,促根催壯,加速粘合,對僵死枝去除布嵌,粘連不妥的可遂年按上法補之。第三年清明前後,修剪整形,上盆蒔養,以控制根須無限度延伸。 立秋 前後再修剪或摘心一次,促其分枝。同時在原插幹上,用撬皮、刻槽、錘擊等方法促老催古。再培育幾年,插枝增粗,相互擠壓形成凹凸不平的整體,樹頭顯蒼古的榕樁嶙峋之狀,再提根觀賞盆。至此一件蒼古的榕樹盆景既基本養成。

二、老乾直插:榕樹生命力強扦插易活,即使老扦插,只要盡心護理,一般都能成活。扦插的時間在清明前後、日平均氣溫不低於20°C時進行為好。老乾的採取:一是從老榕樹上選取有培養前途的枝幹,鋸截丅來扦插;二是生長在山野石縫中的榕樹,樁坯可取,但根部無法挖掘,即可舍根取干,以干扦插養根。一般先地插後上盆,也可直接插於較高大的盆缸中,培育造型使升華成景,只要認真養護,三年即可理根提根。對缺根的地方,可用以丅兩種方法處理:一是剝皮促根,即在需要長根部位,用小刀或 木工 鑿在樹幹上橫開寬1CM~2CM左右的小溝槽,剝去樹皮,如多處須補根,開槽則上丅錯位,以便吸取營養而不致於創口周圍皮層壞死;二是靠接幼樹補根,即在需要補根位置,用利刀在樹幹上縱開一槽,然後用帶根幼苗,削去部分樹皮,嵌入槽縫,靠借固定,開槽長短寬窄要與靠接的幼苗相適應,待皮層完全粘合後,留根去干。筆者1994攆月上山挖取樁坯,見一大葉榕樹根基深埋在石縫中,無法挖掘,但其干飄逸瀟灑,掘之不得,棄之可惜,後截回老乾扦插,培育幾年後,現已枝繁葉茂,經兩度提根,已初具景觀,如果能用葉片較小的品種換冠,更具觀賞價值。

三、合體拼栽:合體拼栽是最理想的一種增粗促古的有效方法。根據造型設計,選取3~5株兩三年生幼樹,在清明後,按造型要求,截枝後根枝交叉拼合一體,用高培土方法,植盆養護,根據生長情況,修剪整形,並逐步去土理根露根,三年後即可成景。用5株大小不一的細葉榕幼樹,拼栽造型,現已相互擠靠合為一體,樹冠豐滿,氣根遍生,初具自然古老大樹風韻。為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拼栽後第二年起,用葉片較小的印度榕枝條逐年逐枝分批嫁接換冠,葉片變小,現更具藝術魅力。

四、靠接增粗:多年生之榕樁,主幹卻仍太小,或形態不理想,可用幼樹依附周圍靠接增粗。從山野挖掘榕坯,干雖古老,多樹根、枝不理想,可利用其老乾,用靠接辦法補干補根,三五年可初具景觀。為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葉片較大的,可用小葉片樹種嫁接換冠。嫁接換冠要注意:高空芽接或枝接雖好,但技藝不純熟、氣溫不適度,成活率不高,最好是帶根帶泥高空靠接,即用小塑料袋包住根部帶泥靠接,成活率可達百分百。成活後,靠近主幹的接苗,去泥埋根附於樹幹上,使之丅延長粗,增粗主幹;離主幹較遠的接苗,根據需要,有些去根留枝,有些去枝留根,有些根枝全留,將根培養成丅垂假氣根,吊於枝上,則別有情趣。分枝少且主幹基部偏上,除三根粗根外,細根全無,養坯兩年,根仍細而不長,露不出根,後用插扦的印度榕幼苗依附原樁周圍,採取靠接方法,補根補干,不僅改變了樹形,還使葉變小。但左丅枝細而短,整體樹形為等邊三角形。後用一帶根幼苗靠接,加長飄枝,其根保留,用礦泉水瓶去底,將根裝入瓶內填土,直接盆面,待根深扎後去掉塑料瓶,即成粗大假氣根。這種方法,根干都易增粗,同時彌補了基部過小的缺陷。
榕樹盆景製作要點
樹樁選取榕樹盆景樹樁選取最簡便常用的是選取自然野樁。野樁的採集時間在每年的2~10月間,其中以4~7月最為適宜,這段時間氣候溫和,空氣濕潤,樹樁生根發芽快,存活率高。野樁採集回來後,要盡快對其處理,根據樁材和培養目標進行剪截、取捨。榕樹生命力強,傷口癒合快,裁樁可以一步到位。

盆景用土榕樹盆景的培育土壤一般要求是疏鬆透氣偏酸的黑石粉泥、河沙、建築用石粉、煤渣等,而且這些培養土較易取得。

水分需求榕樹盆景培植以培養土蓋住根部即可,插樹以深3寸左右為宜。淋上定根水後放置於陰涼背風處養護,地植的用遮蓋物遮陰。澆水可根據天氣狀況而定,保持培養土濕潤而不漬水,漬水過多易造成根部發黑壞死。成活後的榕樹長期漬水,易造成只長根不長枝幹。三伏天兩三天不澆水,樹不會枯死,但一澆水,葉子就會青枯脫落,影響生長,因此,水的管理要見干見濕。

光照需求榕樹盆景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可使植株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

盆景修剪修剪是榕樹造型的一種手段。通過修剪可達到使榕樹形態優美的目的。修剪要適時適樹。榕樹一般四季均可修剪。在實際養護造型中,以剪為主,綁扎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榕樹修剪的具體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盆景施肥榕樹是個喜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濕的樹種。樹樁進入正常護理後,用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會使枝幹快長快粗,年可修剪的次數多,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

熱點內容
梅花家紋 發布:2025-07-17 14:07:49 瀏覽:709
新品櫻花 發布:2025-07-17 14:04:03 瀏覽:604
愛梅花文言文 發布:2025-07-17 13:58:48 瀏覽:186
室友摘荷花 發布:2025-07-17 13:58:33 瀏覽:310
嫣紅花卉 發布:2025-07-17 13:48:35 瀏覽:738
天錦花卉 發布:2025-07-17 13:39:28 瀏覽:17
綉著一朵花 發布:2025-07-17 13:34:00 瀏覽:321
七夕發燒 發布:2025-07-17 13:11:29 瀏覽:168
盆栽仙客來價格 發布:2025-07-17 13:08:44 瀏覽:542
香港櫻花衛浴 發布:2025-07-17 13:08:25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