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梅花常見病
遠觀是粉蚧的一抄種(蚧殼蟲) 蚧殼蟲的襲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
(1)可噴葯防治, 用葯有600-800倍 薊虱凈、薊甲虱1+1、啶蟲脒、1.3%(苦參鹼)、噻蟲嗪、烯啶蟲胺、菊馬乳油、氯氰鋅乳油、滅掃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2)在溫室內可引入蚜小蜂。
(3)成蟲對黃色有較強的趨性,可用黃色板誘捕成蟲並塗以粘蟲膠樂死成蟲,但不能殺卵,易復發。
B. 梅花常見病害與防治
卷葉病
卷葉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梅花,在水分脅迫狀態下,葉片兩側向正中摺合內卷,整個梅株呈疲倦萎蔫狀態,嚴重時導致葉片大量脫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夏季高溫少雨、土壤乾旱、空氣乾燥、光照過強,另一方面梅樹本身為細須根,對水分的吸收和運送能力較差,再加上梅花葉質偏薄,而此時梅株對水分的蒸發又較快,總體上水分處於虧缺狀態,從而導致其葉片發生捲曲,其中尤以「綠萼梅」品種發生最為嚴重。
卷葉現象約從 6 月開始,雨後有所緩和,葉片可稍許平展;在風調雨順、水分供應充足時,卷葉出現較晚,不會大量落葉,也不會影響到花芽的分化。
從疫區購進未顯症狀的梅苗,栽種前要先行消毒,可用 2000 倍 72% 的農用硫酸鏈黴素浸泡 30 分鍾;或用「抗根癌菌劑」Ⅰ號或Ⅲ號,加水 1-2 倍調勻,定植前蘸根 20 分鍾,預防效果較好;
對大植株不忍舍棄,可用利刀切除癌腫部分,再用石灰乳或甲冰碘液(甲醇 50 份、冰醋酸 25 分、碘片 5 分)塗抹傷口,並單獨養護。
C. 養梅花角花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若干年來實際蒔養的體會搞好每年的花後管理,是讓梅花年年盛開的關鍵,茲將有關疑難問題,分述如下:
梅花的花期怎樣掌握?
梅花一般於冬未春初就開始開花,在落葉花木中是開花最早的,此時氣候乍暖還寒,除少數品種外,一般都是先花後葉;花期的早晚、長短、,受溫度影響很大,品種不同也有較大差異,氣溫高,開花旱,花期短,盛花期在2月中下旬,晚花品種3~5月間,故一般建立梅花園時,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使觀賞期延長,經濟價值提高。
怎樣讓梅花在春節開放?
在春節前30~35天入室,使梅花在低溫環境中休眠,過早會提前開花,過遲則又會貽誤節日開花;入室後,應置放在散射光明亮但無直射陽光處,溫度保持5℃左右為宜,如有陽光直射或溫度超過 8℃時,就會提前開花;低溫期間,盆土保持微濕即可,過乾花蕾會干萎,甚至枯死;過濕則易爛根或落蕾;臨春節前半個月時,可將花盆移至陽光充足、溫度為8℃~12℃的地方,並經常向枝條噴水,保持清潔溫潤,如光照不足,可每晚加燈光4小時,半個月後可如期開花。
花後管理為啥要從修剪和短截著手?
花後,首先對開過花的枝條,應進行修剪和短截,每一枝約留3cm,並有2~3個芽為宜;對過密枝、病弱枝、位置不當、無觀賞價值者,均應盡量疏剪,保證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枝條下垂的品種應留內芽,枝條直立或斜生的品種,應留外芽;一年生枝條剪去上部,老枝稍事修整,基本不動;再通過疏枝、扎彎、懸根等處理,樹姿可取獨干、雙干、斜干、或懸崖等式。
在修剪上,應掌握強枝輕剪、弱枝重剪的原則,盡量掏頂端優勢,促進下半部枝梢的萌發生長,使梅株矮化,並保持良好樹型。
換盆時用哪種土壤較為合適?
梅花適合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PH值6.5~6.8的土壤;盆栽每年需在4月上旬換盆換土,可用腐葉土2份、腐熟的氮磷肥1份、細砂土7份混合製成培養土使用,對梅花根系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
花後病蟲害怎樣防治?
梅花常見的害蟲有紅蜘蛛、介殼蟲、桃蚜等;紅蜘蛛可噴0.2~0.3度石硫合劑,介殼蟲可用5度石硫合劑;梅花忌用樂果殺蟲劑,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葉;梅花常見病有炭疽病、流膠病、根癌病、膏葯病等,應勤加檢查,對症防治。
對溫度和濕度有啥要求?
由於花期特別早,一般認為梅花十分耐寒,其實只是在南方比較而言,可以露地越冬,生長很好,著花多;但在北方則大多盆栽,冬季移室內養護:就其本性而言,梅花喜溫暖,並不十分耐寒。
在入冬時需有一定時間的低溫刺激,以促使其開花良好,一般需0℃左右或更低一些的溫度,至少半個月左右;其抗寒能力也因品種而異,如龍游梅類能抗-10℃低溫,而杏梅系中的燕杏梅則能抗-35℃的嚴寒。
喜濕潤,但最忌土壤過濕或漬水,遇大雨須立即排水或採取遮雨措施;盆土過濕,輕則根系發育不良,葉凋落,重則傷亡根死亡;盆土過干新梢生長慢,青葉失綠提前脫落,花芽發育不良;此時應進行摘心,以促使多生花芽,並逐步適當控水,進行正常管理,可保證來年花多花大。
D. 梅花怎麼養、
(1)品種選擇。盆栽宜選用大紅梅、綠萼梅、台閣梅、照水梅、龍游梅等。
(2)栽植方法。版幼權苗可用園土、粗砂各1/2的培養土;成株改用園土4份、腐葉土2份、粗砂4份的培養土。通常於新葉未展時,帶原土坨栽入口徑20~25厘米的泥瓦盆內。栽前先在盆底墊上厚3~5厘米粗砂或木炭屑作為排水層,在其上面填入少量培養土,這時再將植株放入盆中央,邊填土邊壓實(注意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栽後澆透水,放通風透光處。盆栽梅花,應放置在向陽通風處養護,如放在蔭蔽地方則生長不良,花少而色淡。生長季節如發現因缺鐵而引起葉片發黃,可結合澆水澆灌0.1%硫酸亞鐵溶液。
一般每隔1~2年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時添加新的培養土,以補充營養。
E. 梅花樹干長銹斑是怎麼回事
梅花樹干長斑紋可能是由於梅樹銹斑屬於梅樹的常見病,由於梅樹銹病主要發生在梅樹的樹幹上或展葉時尤為明顯,而且梅花樹干長銹斑可能是由於地栽或盆栽梅花的時候水分威迫狀態下葉片會從中間閉合導致梅花呈現疲勞萎蔫狀態,而且嚴重的話會導致葉子脫落的嚴重,而且梅花樹干長銹斑可能是由於根部在土壤有一定的關系土壤鹼性過高的話會導致出現。樹幹上退綠發黃而且逐漸有銹斑的斑點,需要更換土或盆栽土或地栽土元進行更換,然後使用自來水澆花要先放置3到5天才可以適當的加入少許的硫酸亞鐵進行澆灌。
如果梅花樹幹上出現患病之從干變褐腐爛伴有流膠狀態,這屬於流膠病,樹勢逐漸衰落導致抽脂越來越少,花芽分化不良直到乾枯死亡而且梅花患病期在6到9月份最為嚴重需要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牙蛀或病蟲侵入避免日灼和凍害需要刮除病部膠狀物適當的殺菌保護。所以梅花需要定期的噴灑防治蟲害噴霧,預防患病防止梅花受損。
F. 梅花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梅花常見病害有流膠病、穿孔病、炭疽病和瘡痂病等。①流膠病:枝幹上產內生褐色病斑,並容伴隨流膠,常導致樹勢衰弱及枝條乾枯。刮除病斑,用70%甲基硫菌靈50倍液防治。②炭疽病:初期主要是葉片及嫩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然後擴大成不規則的圓形,葉緣處病斑呈半圓形,病斑中央出現灰白色環紋,上生膠質小點,排列成輪紋,造成葉片穿孔。發病初期可噴70%硫菌靈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③瘡痂病:主要為害枝梢、果實,亦可侵害葉片。果實受害後先呈紅色,後病斑中部變褐,導致果實生長畸形,最後干腐。新梢受害後產生褐色或黑褐色圓形小點,嚴重時引起枯枝。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為害梅花植株的害蟲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有黃褐天幕毛蟲、蚜蟲和介殼蟲等。①黃褐天幕毛蟲:食害梅花新芽、嫩葉,長大後分散在全株,蠶食葉片,嚴重時樹葉可被全部吃光。防治時可在該蟲幼齡時噴灑50%殺螟松1000倍液滅除。②介殼蟲:常在初春開始活動,吸取植株汁液。受害病株葉片發黃枯萎、脫落。防治時可採取人工刮除和葯物噴治並用。葯物可用50%的殺螟松1000倍溶液噴灑。
G. 梅花室內種植後期為啥死亡
梅花喜乾燥 、怕水澇,澆水應遵循"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規律,如果澆水過頻過多,根系必定缺氧而爛根.如果殘存的活根太少,吸收能力大幅下降,造成植株嚴重脫水,因此出現枯枝 、枯葉,甚至死亡.現在只有翻盆,剪去爛根,更換新的營養土,重新上盆,如果根系全爛了,那就沒治了
說起梅花,相信大家很熟悉,因梅花花期為寒冷的冬季,而且往往是在大雪飄飄的季節盛開,總會給人一種「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精神「享受」。梅花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歡迎,當然我也不例外,今天就根據個人愛好,為大家分享一下小科普,為何建議大家不要把梅花養護在室內:
原因一、梅花喜光,不能放在室內。
在我們農村,就有很多從事中醫的郎中,當他們需要采葯的時候,我就會想辦法與他們一道去采葯,不但能夠認識很多中葯草,而且還能學到很多關於中草葯的使用方法。我相信,在農村的很多朋友也會有這樣的經歷。
因梅花屬於喜光植物,在栽培養護過程中,若把它放置在室內,就會出現光照不足,導致枝乾乾枯或掉葉等等現象,特別是在花期之前,也就是9月份之前這個階段,若光照及營養不足,就會影響花芽分化及開花的效果,一般要保持光照面積在70%以上。
原因二、梅花在室內生長容易產生病害。
說起梅花的病害,種類不一樣,產生的病害也有一定的區別,梅花主要分為五個品種:第一種叫做直枝梅花,比如宮粉等在市面上很受歡迎,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名貴梅花之一。
第二種為垂枝梅花,它的枝條一般為自然下垂;第三種為龍游梅花,枝條形狀彎曲不一;第四種為杏梅,這種杏梅花的花型較大,屬於觀賞型,而第五種為櫻李梅花,這種品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很強。
在養護梅花時,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縮葉病及炭疽病,在以上五大類品種中,要達到預防病害的效果,就要考慮到它們的生長環境,因室內空氣流通較慢,比如油煙、灰塵、廚房及衛生間細菌等等,這些雜菌煙塵就會依附在梅花枝條上,從而導致梅花出現病害。
當這些病害產生的時候,枝條就會枯萎、葉片發黃、花朵掉落等等,我們除了通過修剪枝條、改變生長環境之外,就只能用葯劑(縮葉病可使用波爾多液、炭疽病及白粉病可使用托布津或多菌靈滅菌)進行預防,所以,要達到有效的防禦效果,最好就是放置在室外養護。
原因三、梅花生長時會散發有害物質
梅花屬於名貴中葯,在我們農村,很多老中醫都很栽培梅花,但是他們基本都是用來當做中葯使用,而不是為了觀賞。就如我們村有一個老中醫曾給我分享了梅花的葯用價值,他也提醒我,以後養護梅花的時候,盡量不要放置在室內,其原因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根據《中葯大辭典》描述,梅花在生長過程中,會散發出一種叫做「苯甲醛」的有害化學物質,因此,假如長期把它養護在室內,就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若喜歡養護梅花的朋友,建議把它放置在通風良好的陽台或庭院養護,可減少苯甲醛對人體的危害。喜歡研究的朋友也可以在頭條搜索欄直接搜索「中葯梅花」進行了解。
因此,從以上看出,無論是栽培哪一種花卉,我們在養護過程中,要多考慮這些植物是否對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害處,才會達到養護愉悅心情的效果。而對於梅花的養護,其實也並不是很難,我們只需要保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及時修剪等等,即可達到養護的條件,若要把梅花養護得更好,可適當補充肥料,有助於花朵的分化。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每到春季花開時節都會給人一種沐浴心靈的感覺,其原因多與花朵盛開、草木發芽、滿山綠色有關系。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尋找不同季節的開花植物,比如四季開花的月季、六月蘭香、冬季花艷等等,這種生活方式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家中陽台庭院,都喜歡栽培幾株花卉植物,當花卉開花時,不但可觀賞,還能為人們帶來喜悅的心情。
H. 怎樣養好梅花
我國南方過新春佳節,可略早催開梅花,分外烘托節日氣氛。北方就更是如此,室內有催開的梅花,簡單是頂級喜慶之舉。因為梅花自古被人們視為飄逸清高、堅貞不屈的象徵,何況淡泊、幽香更贏得俗雅共賞呢。北方梅花自然開放早也得3月份,所以春節要看梅花必須催花,一般在節前一個月就從冷窖移入0℃—5℃環境讓它徐徐解除休眠,促花蕾生長,節前半個月使環境升溫促花蕾長大開放,到春節前已是含苞待放香氣氤氳了。春節熱鬧中添了梅花,大家分外高興,可節後謝了如何保養管理梅樹,讓它明年再度繁花似錦呢?不妨按照梅的習性,花謝後注意下列幾個問題並採取適當措施。
最忌突然降溫:花謝後新芽應相繼萌動,綠葉伸出,北方不能在花剛凋謝即移至冷室,原因是花蕾長大至開花的過程中根已多生嫩須,全株進入了生長狀態,突然降溫首先受害的是嫩芽、嫩根,開始是芽頭、根梢萎蔫,繼而芽枯根爛,全株出現危機,此時移回溫暖環境搶救及時尚可成活,略晚即無望生還。梅花和其它催花過節的蠟梅、迎春、碧桃等都有花後忌溫度驟降的問題。
還忌持續水漚:花謝後克制澆水,一是無須急於賞葉,梅葉並不很美麗,二是室內並不利於梅枝旺長。我國北方春節花後梅株能有個「安身之處」,對付過寒期以「怠速」緩慢生長即可,到春暖安全出室,再回到大自然環境正常發育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不必過勤澆水,以見干澆水為好。濕了會使新枝細而軟弱,過濕也會漚壞嫩根。
無須為之施肥:寒冬後段,催梅早開時應已施過薄肥,花謝後「低調管理」不催長也不催壯,所以不必施肥。施肥無益,反而有害。
無須為之修剪:花後梅枝無論長短,暫不作任何整形修剪,因為催花時應已修剪過,花後也沒長出新枝,全株不在健旺時期,修剪不當還造成枝端干縮,要把下一次修剪留到春暖後新芽成枝的春末夏初,在對樹冠整形時,總體權衡造型一並解決問題。
不必為之換土:同樣由於花後梅株消耗內力較多,全株並不健旺,不可此時磕盆換土傷害嫩根,要換土也應在入冬前剛剛休眠之際,那時傷些根無妨。花後如去年冬前土已該換卻沒換,也要等到下個冬前休眠時
盆栽梅花的管理
若干年來實際蒔養的體會搞好每年的花後管理,是讓梅花年年盛開的關鍵,茲將有關疑難問題,分述如下:
梅花的花期怎樣掌握?
梅花一般於冬未春初就開始開花,在落葉花木中是開花最早的,此時氣候乍暖還寒,除少數品種外,一般都是先花後葉;花期的早晚、長短、,受溫度影響很大,品種不同也有較大差異,氣溫高,開花旱,花期短,盛花期在2月中下旬,晚花品種3~5月間,故一般建立梅花園時,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使觀賞期延長,經濟價值提高。
怎樣讓梅花在春節開放?
在春節前30~35天入室,使梅花在低溫環境中休眠,過早會提前開花,過遲則又會貽誤節日開花;入室後,應置放在散射光明亮但無直射陽光處,溫度保持5℃左右為宜,如有陽光直射或溫度超過 8℃時,就會提前開花;低溫期間,盆土保持微濕即可,過乾花蕾會干萎,甚至枯死;過濕則易爛根或落蕾;臨春節前半個月時,可將花盆移至陽光充足、溫度為8℃~12℃的地方,並經常向枝條噴水,保持清潔溫潤,如光照不足,可每晚加燈光4小時,半個月後可如期開花。
花後管理為啥要從修剪和短截著手?
花後,首先對開過花的枝條,應進行修剪和短截,每一枝約留3cm,並有2~3個芽為宜;對過密枝、病弱枝、位置不當、無觀賞價值者,均應盡量疏剪,保證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枝條下垂的品種應留內芽,枝條直立或斜生的品種,應留外芽;一年生枝條剪去上部,老枝稍事修整,基本不動;再通過疏枝、扎彎、懸根等處理,樹姿可取獨干、雙干、斜干、或懸崖等式。
在修剪上,應掌握強枝輕剪、弱枝重剪的原則,盡量掏頂端優勢,促進下半部枝梢的萌發生長,使梅株矮化,並保持良好樹型。
換盆時用哪種土壤較為合適?
梅花適合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PH值6.5~6.8的土壤;盆栽每年需在4月上旬換盆換土,可用腐葉土2份、腐熟的氮磷肥1份、細砂土7份混合製成培養土使用,對梅花根系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
花後病蟲害怎樣防治?
梅花常見的害蟲有紅蜘蛛、介殼蟲、桃蚜等;紅蜘蛛可噴0.2~0.3度石硫合劑,介殼蟲可用5度石硫合劑;梅花忌用樂果殺蟲劑,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葉;梅花常見病有炭疽病、流膠病、根癌病、膏葯病等,應勤加檢查,對症防治。
對溫度和濕度有啥要求?
由於花期特別早,一般認為梅花十分耐寒,其實只是在南方比較而言,可以露地越冬,生長很好,著花多;但在北方則大多盆栽,冬季移室內養護:就其本性而言,梅花喜溫暖,並不十分耐寒。
在入冬時需有一定時間的低溫刺激,以促使其開花良好,一般需0℃左右或更低一些的溫度,至少半個月左右;其抗寒能力也因品種而異,如龍游梅類能抗-10℃低溫,而杏梅系中的燕杏梅則能抗-35℃的嚴寒。
喜濕潤,但最忌土壤過濕或漬水,遇大雨須立即排水或採取遮雨措施;盆土過濕,輕則根系發育不良,葉凋落,重則傷亡根死亡;盆土過干新梢生長慢,青葉失綠提前脫落,花芽發育不良;此時應進行摘心,以促使多生花芽,並逐步適當控水,進行正常管理,可保證來年花多花大。
怎樣施肥才好?
花後,每半月施淡液肥1次,並多施磷肥,少施氰肥,促多發花蕾,使植株生長健壯;盆栽梅花,除換盆時應施基肥外,4~5月間萌發枝葉時,應每月追肥一次,促進枝葉茂盛;7月後,可施追肥1~2次,但以磷鉀肥為主,磷有利於花芽分化、開花、結果;鉀能促使枝幹粗壯、提高梅花抗寒、抗旱及抗病害的能力,使花色鮮艷。
夏秋季為啥會出現落葉失綠現象?
梅花喜光,屬陽光性花木;有充足的光照,則光合作用旺盛,體內干物質積累多,生長健壯,花芽分化好,開花繁茂;如生長在蔭蔽環境下,樹勢弱,葉薄色淡,易枯梢,花小色淡,甚至不開花;但開花期適當減弱光照,可延長花期,花大色艷。
一般要在寒露後落葉,才算正常,梅花夏秋季落葉,對著花影響甚大,而澆水不當,尤其過濕是落葉的主要原因。
發現因過濕而黃葉時,除立即停水外,應鬆土,並換入適量干土來解救,在此期間,可向葉面噴水,以保持一定濕度;發現因過干而失綠時,應先澆幾次小水,並隨著花卉挺拔狀態的恢復,逐漸增加澆水量,直至澆足澆透,如大水猛澆,由過干而突然過濕,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為促進花芽分化,可在新枝長至25cm以上時,適當控制澆水,並以大小水交替輪灌的方法,使土壤偏干,抑制新枝的盲目生長,以利著花。
梅花怎樣嫁接才好?
梅花通過嫁接繁殖,可保持原有品種的特性,較耐寒,生長快,且能提早開花;李、桃、杏、櫻桃、梅的實生苗等均可作為梅花嫁接的砧木,它們各有特點,可用李作砧木,但因親和力差,成活率低;用桃作砧木,易成活,初生長旺盛,開花繁茂,花大,但易發生流膠現象,且生長逐步減退,易染病蟲害,壽命短;用櫻桃作砧木,必須是分櫱繁殖後成長3年左右的才易嫁接成活,比較起來,用梅接梅的嫁接法較為適宜,如以紅梅的實生苗為砧木,親和力強,易成活,根系發達,生長旺盛,壽命也長。
I. 梅花有哪些常見的病蟲害
梅花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常在濕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一般發生在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著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2)炭疽病:葉片及枝條嫩梢均可發病。葉片上病斑初期為褐色圓形至橢圓形小斑;以後病斑擴大,變為灰色至灰白色,中間有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病斑邊緣紫紅色;病斑後期中間易碎,嚴重時病葉提早脫落。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這兩種葯液亦可見效。
(3)縮葉病:可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癒。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幫到你。
J. 盆栽梅花要怎麼防治病蟲害
防治病蟲害:來盆栽梅花的源病蟲害主要是蚜蟲和毛蟲,因此應及早防治,以免為害新梢生長,可用敵敵畏加入400倍~500倍水防治,並從5月份開始每10天用多菌靈和磷酸二氫鉀兌水噴施,以預防梅花炭疽病。梅花易發生的生理病害有澇害、葯害和中毒。
澇害:梅花怕水澇,如根部積水過多會導致根部爛根而死亡。因此,梅花澆水要適量,同時應防止雨季盆內積水。預防澇害的措施是:露地栽種梅花要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盆栽宜選用腐葉土4份、堆肥土4份、沙土2份混勻配製培養土。雨季注意及時排水和傾倒盆內積水,即可防止爛根。
葯害:梅花對樂果、敵敵畏等農葯敏感,在防治蚜蟲、紅蜘蛛、卷葉蛾等害蟲時,若噴灑上述農葯,則易發生葯害,引起葉子提前脫落。故此時宜噴灑50%辛硫磷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
中毒:梅花對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化學煙霧等抗性弱。如空氣中含有大量有害氣體,梅花的長勢會很弱,嚴重時甚至會死亡。因此栽植地點宜選在空氣清新之處,特別應注意不能將其栽種在具有污染源的工廠的下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