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藍盆栽
⑴ 一串藍的形態特徵
原產美洲,一年生草本,株高60至90cm,莖直立,多分枝,枝近方形, 葉卵圓形至長披針形,對生,有時似輪生,有粗鋸齒緣,花頂生,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花萼矩圓狀鍾形。用於花壇、盆栽和容器栽培,也可作切花。
⑵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一串紅(爆竹紅、撒爾維亞)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花卉只進行一二年生培養。植株高度因品種不同而異,多在30~80厘米之間。
一串紅的莖稈四棱形,綠色,秋後變成紫褐色。葉三角狀卵形,長5~8厘米,先端漸尖,葉緣有齒。花蜜聚成串著生,每枝著花4~6朵或更多;花萼鍾狀,和花冠同為紅色;雄蕊4枚,雌蕊的花柱比花絲長。種子為小堅果,形似鼠糞,壽命1~2年。花期7~10月。
2.變種和品種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矮一串紅,特別適合盆栽觀賞。還有開白花、紫花和藍花的變種,叫做一串白、一串紫和一串藍等。
3.習性原產於南美巴西。喜溫暖濕潮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15~(2以下生長停止,10%以下葉片枯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4.繁殖和栽培為5月份陳設的盆花應在頭年8月中下旬播種,8~10天後出苗,10月上旬分苗移栽一次,11月中下旬上盆在室內栽養,來年4月下旬移到室外。
為國慶節陳設的花苗應在3月初於室內盆播,5月份可分苗移栽在室外苗床上,株行距保持30~35厘米;8月份起苗上盆。
5.養護為了增加花枝數量,當花苗長出4片葉子時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一級側枝;待一級側枝長出4片葉子後再次摘心,促使其抽生二級側枝,使花枝數量達到6~8根才能陳設觀賞。抽生花穗前應追肥2~3次,可增加花枝上的開花數量。
室內養護階段應加強通風,並應充分見光,掌握間干間濕的澆水原則,以防植株徒長;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料。為了使盆栽豐滿,上盆時每盆可栽3~4棵花口o6.采種一串紅的種子成熟晚。在我國北方如果秋季氣溫突然下降而落葉,種子就來不及成熟。因此,應把一部分盆株放在房屋南側背風向陽的地方養護。
種子成熟變黑後會自動脫落,當花冠褪色變干時就應把花枝輕輕剪下來,這時的種子尚未變黑,但不影響發芽。攤在陽光下曬干後,發白的種子就會變黑,然後再進行貯藏。
⑶ 我買了一盆根盆景,開著一串串的藍色小花,每片葉都有五片小葉,尖尖的,
那就是來黃荊沒錯。圖片和你的所有描自述都符合黃荊的特徵。
黃荊的葉子有時會因環境等因素而發生變化。鋸齒的大小、深淺都可能不同。這都很正常。植物中這樣的例子多了,還有二型葉現象等,不能因此就認為它們是不同的植物。
你多搜幾幅圖看看就知道了。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B%C6%BE%A3&z=0
⑷ 我買了一盆根盆景,開著一串串的藍色小花,每片葉都有五片小葉,尖尖的,葉子很小像楓葉一樣。
你買的時候為什麼不問問名字呢
⑸ 蘭花鼠尾草屬於什麼科
鼠尾草屬
[南歐丹參(Salvia sclarea)]
南歐丹參(Salvia sclarea)
鼠尾草屬
屬中文名:鼠尾草屬
屬拼音名:shuweicaoshu
屬拉丁名:Salvia
中國植物志:66:70
描 述:Salvia L. 鼠尾草屬,唇形科,約700(-1050)余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我國有79種,產全國各地,尤以西南為最多。屬中有供葯用的如丹參S. miltiorrhiza Bunge,產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根入葯,含丹參酮,對治療冠心病有良好效果,又為強壯通經劑,亦治多種炎症;供觀賞的種類如一串紅S.splendens Ker-Gawl.,原產巴西,我國庭園中廣為栽培,為一美麗的盆栽花卉,花有各種顏色,由大紅至紫,甚至有白色。草本或半灌木或灌木;葉為單葉或羽狀復葉;輪傘花序2至多花,組成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稀全部花為腋生;花萼二唇形,上唇全緣或具3齒或具3短尖頭,下唇2齒;花冠筒內藏或外伸,平伸或向上彎或腹部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平伸或豎立,兩側摺合,稀平展,直或彎鐮形,全緣或頂端微缺,下唇平展,3裂,中裂片通常最寬大,全緣或微缺或流蘇狀或分成2小裂片,側裂片長圓形或圓形,展開或反折;能育雄蕊2,為前對,花絲短,水平生出或豎立,葯隔延長,線形,橫架子花絲頂端,以關節相聯結,成丁字形,其上臂頂端著生圓形或線形有粉的葯室,下臂或粗或細,頂端著生有粉或無粉的葯室或無葯室,上下臂分離或聯合;退化雄蕊2,為後對,呈棍棒狀或小點或不存在;花柱先端2淺裂,裂片等大或前裂片較大或後裂片極不明顯;花盤前方略膨大或平頂;小堅果卵狀三棱形或長圓狀三棱形,無毛,光滑。本屬丁字形構造的雄蕊,其葯隔起著杠桿作用,對蜂媒傳粉有巧妙的適應性,當蜂入花采蜜時,頭部推動葯隔的下管,同時上臂的花葯因杠桿作用向蜂倒下,把花粉抹在蜂背上,帶至他花授粉。因為這屬植物的雌雄蕊是不在同一時間內成熟的,而且是雄蕊先熟,所以當雄蕊的花粉抹在蜂背上時,而同花中的柱頭尚未十分露出於花冠的上唇之下,故不致當時即達受粉目的。等到雄蕊凋謝後,花柱始伸長,把柱頭彎向下方,其位置適和先時蜂來采蜜時的雄蕊位置同,故易接受他花的花粉而受精。
唇形目(Lamiales)唇形科(Lamiaceae)的一屬,逾900種,草本或木本。一些種是重要調味香料植物。葯用鼠尾草(S. officinalis)高達0.6公尺(2呎),木本,多年生,葉芳香。南歐丹參(S. sclarea)植株較高,二年生草本,葉心形,有茸毛,味濃郁,花白色,花與花下的葉狀苞片均帶粉紅或紫羅蘭色調。這兩種均原產於歐洲南部,葉均可用於調味。美洲熱帶山區有許多種,最引人注意的是瓦格納氏鼠尾草(S. wagneri或S. chupamiel),為喬木狀灌木,原產於瓜地馬拉山間湖畔。高逾4公尺(13呎),花穗三梭形,長30公分,花瓣合生,綿毛狀,緋紅色,萼片合生,洋紅色。藍花鼠尾草(S. farinacea, 即一串藍)產北美西南丘陵,灌木狀,下雨之後開鮮藍色花。西洋紅(S. splendens, 即一串紅)可能是該屬最著名的一種,原產巴西,一年生,穗狀花序大紅,與深綠色的卵形葉映襯鮮明,廣為栽培。
所有物種:
阿里山鼠尾草
阿里山鼠尾草(原變種)
暗紅鼠尾草
暗紫鼠尾草
白花丹參
寶興鼠尾草
草莓狀鼠尾草
長冠鼠尾
長冠鼠尾草
長花鼠尾草
橙色鼠尾草
橙香鼠尾草
齒唇野丹參
翅柄鼠尾草
崇安鼠尾草
大別山鼠尾草
大花鼠尾草
大葉鼠尾草
丹參
丹參(原變種)
單序變種
單序林華鼠尾草
單葉變種
單葉丹參
地埂鼠尾草
地埂鼠尾草(原變種)
東川鼠尾草
短唇鼠尾草
短隔鼠尾草
短冠鼠尾草
多花變種
多花鄂西鼠尾草
多小葉變種
多小葉鼠尾草
峨眉鼠尾草
峨眉鼠尾草(原變種)
峨尾鼠尾草
鄂西鼠尾草
鄂西鼠尾草(原變種)
洱源鼠尾草
佛光草
附片鼠尾草
甘西鼠尾草
甘西鼠尾草(原變種)
關公須
光葉栗色鼠尾草
貴州鼠尾草
貴州鼠尾草(原變種)
河南鼠尾草
褐毛變種
褐毛甘西鼠尾草
褐毛鼠尾草
紅根草
紅褐變種
紅褐甘西鼠尾草
洪橋鼠尾草
湖北鼠尾草
華鼠尾草
黃花鼠尾草
黃花鼠尾草(原變種)
黃山鼠尾草
黃山鼠尾草(原變種)
黃鼠狼花
戟葉鼠尾草
膠質鼠尾草
截萼變種
截萼鍾萼鼠尾草
近二回羽裂變種
近二回羽裂南丹參
近掌脈鼠尾草
居間南川鼠尾草
苣葉鼠尾草
蕨葉變種
蕨葉南川鼠尾草
蕨葉鼠尾草
開萼鼠尾草
康定鼠尾草
寬苞峨眉鼠尾草
荔枝草
栗色鼠尾草
栗色鼠尾草(原變型)
裂瓣鼠尾草
裂萼變種
裂萼鼠尾草
裂萼鍾萼鼠尾草
林華鼠尾草
林華鼠尾草(原變種)
蔓莖鼠尾草
毛唇鼠尾草
毛地黃鼠尾草
毛地黃鼠尾草(原變種)
湄公鼠尾草
綿毛鼠尾草
木里鼠尾草
南川鼠尾草
南川鼠尾草(原變種)
南丹參
南丹參(原變種)
擬丹參
蕎麥地鼠尾草
蕎麥地鼠尾草(原變型)
秦嶺鼠尾草
琴柱草
琴柱草(原變種)
犬形鼠尾草
絨毛栗色鼠尾草
絨毛蕎麥地鼠尾草
柔毛栗色鼠尾草
柔毛蕎麥地鼠尾草
撒爾維亞
三葉鼠尾草
少花鼠尾草
少毛甘西鼠尾草
舌瓣鼠尾草
鼠尾草
鼠尾草(原變種)
鼠尾草翅柄變型
鼠尾草綿毛變型
鼠尾草屬
台灣琴柱草
鐵線鼠尾草
葶花變種
葶花雪山鼠尾草
瓦山鼠尾草
皖鄂丹參
威海鼠尾草
微硬毛變種
微硬毛鍾萼鼠尾草
無毛毛地黃鼠尾草
五福花鼠尾草
婺源變種
婺源黃山鼠尾草
西藏鼠尾草
錫金鼠尾草
錫金鼠尾草(原變種)
新疆鼠尾草
雪山鼠尾草
雪山鼠尾草(原變種)
血盆草
野丹參
一串紅
一串蘭
異色鼠尾草
蔭生鼠尾草
硬毛地埂鼠尾草
羽葉阿里山鼠尾草
羽葉變種
圓苞鼠尾草
圓苞鼠尾草(原變種)
雲南鼠尾草
粘毛鼠尾草
張萼變種
張萼錫金鼠尾草
鍾萼變種
鍾萼地埂鼠尾草
鍾萼鼠尾草
鍾萼鼠尾草(原變種)
朱唇
紫背變種
紫背貴州鼠尾草
紫背鼠尾草
紫花變種
紫花擬丹參
紫花皖鄂丹參
紫花野丹參
紫花圓苞鼠尾草
⑹ 一串紅有到底有毒嗎
一串紅又名爆仗紅,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一串紅花序修長,色紅鮮艷,花期又長,適應性強,為我國城市和園林中最普遍栽培的草本花卉。
一串紅在國際上栽培也十分普遍,特別在歐美國家和日本,雖然未列入產值的排位,但美國的戈德史密斯種子公司、義大利法門公司、法國博德傑(Bodger)公司和英國弗洛拉諾瓦(Floranova)公司等,每年銷售的一串紅種子十分可觀。同時,新品種不斷上市,尤其是矮生的盆栽品種更新極快。所以說,一串紅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變。
我國一串紅的栽培歷史雖然不長,但在城市環境布置的應用上是最普遍、用量最多的。每年盛大節日,一串紅還是唱主角,大城市估測在50萬~100萬盆,中小城市5萬~10萬盆。但在品種應用上以紅色為主,以老品種為主。白色、紫色、粉色應用極少。直到20世紀90年代開始,矮生品種進入我國,由於色彩豐富,使一串紅的地位得到了加強。同時,近年來,國外在鼠尾屬觀賞植物的應用上有了新的發展,紅花鼠尾草(朱唇)、粉萼鼠尾草(一串藍)均已培育出許多新品種。我國也已引種並進行小批量的生產,在城市景觀布置上已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形態特徵與品種】一串紅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栽培。莖直立,光滑,有四棱。葉對生,卵形。總狀花序頂生,遍被紅色柔毛。小花2~6朵,輪生,紅色,花萼鍾狀,與花瓣同色,花冠唇形。常見變種有:一串白(var.alba),花萼和花冠均為白色;一串紫(var.atropurpurea),花萼和花冠均為紫色。常見品種有薩爾薩(Salsa)系列,其中雙色品種更為著名,玫瑰紅雙色(RoseBioolor)、橙紅雙色(SalmonBicolor)更加誘人,從播種至開花僅60~70天。賽茲勒(Si-zzler)系列,是目前歐洲最流行的品種,多次獲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品種獎,其中橙紅雙色(SalmonBicolor)、勃艮第(Burgundy)、奧奇德(Orchid)等品種在國際上十分流行,具花序豐滿、色彩鮮艷、矮生性強、分枝性好、早花等特點。絕代佳人(Clapatra)系列,株高30厘米,分枝性好,花色有白、粉、玫瑰紅、深紅、淡紫等,從株高10厘米開始開花。火焰(BlazeofFire),株高30~40厘米,早花種,花期長,從播種至開花55天左右。另外,還有紅景(RedVista)、紅箭(RedArrow)和長生鳥(Phoenix)等矮生品種。
同屬觀賞種有紅花鼠尾草(S.coccinea),其中紅夫人(LadyinRed)花鮮紅色;珊瑚仙女(CoralNympH)橙紅花萼,白色花冠雙色種;雪仙女(SnowNympH)花萼和花冠均為純白色。粉萼鼠尾草(S.farinacea),其中銀白(SilverWhite)花白色;階層(Strata)花萼白色,花冠藍色,播種至開花需85~90天;維多利亞(Victoria)花萼和花冠均為深紫色。
【生物學特性】一串紅原產南美巴西。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半陰,忌霜雪和高溫,怕積水和鹼性土壤。
一串紅對溫度反應比較敏感。種子發芽需21~23℃,溫度低於15℃很難發芽,20℃以下發芽不整齊。幼苗期在冬季以7~13℃為宜,3~6月生長期以13~18℃最好,溫度超過30℃,植株生長發育受阻,花、葉變小。因此,夏季高溫期,需降溫或適當遮蔭,來控制一串紅的正常生長。長期在5℃低溫下,易受凍害。
一串紅是喜光性花卉,栽培場所必須陽光充足,對一串紅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若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長,莖葉細長,葉色淡綠,如長時間光線差,葉片變黃脫落。如開花植株擺放在光線較差的場所,往往花朵不鮮艷、容易脫落。對光周期反應敏感,具短日照習性。
一串紅要求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而對用甲基溴化物處理土壤和鹼性土壤反應非常敏感,適宜於pH5.5~6.0的土壤中生長。
【繁殖方法】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播種繁殖:一般以3~6月播種。種子較大,1克種子260~280粒。發芽適溫為21~23℃,播後15~18天發芽。若秋播可採用室內盤播,室溫必須在21℃以上,發芽快而整齊。低於20℃,發芽勢明顯下降。另外,一串紅為喜光性種子,括種後不需覆土,可用輕質蛭石撤放種子周圍,既不影響透光又起保濕作用,可提高發芽率和整齊度,一般發芽率達到85%~90%。
扦插繁殖:以5~8月為好。選擇粗壯充實枝條,長10厘米,插入消毒的腐葉土中,插壤保持20℃,插後10天可生根,20天可移栽。
【栽培管理】播種苗具2片真葉、已生根、葉腋間長出新葉的扦插苗應及時盆栽。常用10~12厘米盆,移栽後15~20天,用0.1%比久水溶液噴灑葉面,控制植株高度。同時,施用"卉友"20-20-20通用肥。這樣,正常生長30~40天即可開花。傳統栽培中用摘心來控制花期、株高和增加開花數。幼苗盆栽後,待6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促使分枝。生長過程中需進行2~3次摘心,使植株矮壯,莖葉密集,花序增多。但最後一次摘心必須離盆花上市前25天結束。每次摘心後應施肥,見花蕾後增施2次磷鉀肥。一串紅種子易脫落,待萼筒由紅轉白時採收,充分乾燥後,放室內貯藏。
【病蟲害防治】常發生葉斑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常見銀紋夜蛾、短額負蝗、粉虱和蚜蟲等危害,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一串紅盆栽適合布置大型花壇、花境,景觀效果特別好。尤其,近年來新品種的花色純正、多色,使花壇的色彩產生了質的變化。矮生品種盆栽,用於窗檯、陽台美化和屋旁、階前點綴,嬌艷色彩,氣氛熱烈。但許多粉/白、紅/白雙色種和藍/白、紫/白的粉等鼠尾草的加入,使居室環境更加典雅別致
⑺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有哪些品種和養護方法是什麼
1.一串紅(爆竹紅、撒爾維亞)
1.形態特徵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花卉只進行一二年生培養。植株高度因品種不同而異,多在30~80厘米之間。
一串紅的莖稈四棱形,綠色,秋後變成紫褐色。葉三角狀卵形,長5~8厘米,先端漸尖,葉緣有齒。花密聚成串著生,每枝著花4~6朵或更多;花萼鍾狀,和花冠同為紅色;雄蕊4枚,雌蕊的花柱比花絲長。種子為小堅果,形似鼠糞,壽命1~2年。花期7~10月。
2.變種和品種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矮一串紅,特別適合盆栽觀賞。還有開白花、紫花和藍花的變種,叫做一串白、一串紫和一串藍等。
3.習性原產於南美巴西。喜溫暖濕潮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15℃以下生長停止,10℃以下葉片枯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4.繁殖和栽培為5月份陳設的盆花應在頭年8月中下旬播種,8~10天後出苗,10月上旬分苗移栽一次,11月中下旬上盆在室內栽養,來年4月下旬移到室外。
為國慶節陳設的花苗應在3月初於室內盆播,5月份可分苗移栽在室外苗床上,株行距保持30~35厘米;8月份起苗上盆。
5.養護為了增加花枝數量,當花苗長出4片葉子時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一級側枝;待一級側枝長出4片葉子後再次摘心,促使其抽生二級側枝,使花枝數量達到6~8根才能陳設觀賞。抽生花穗前應追肥2~3次,可增加花枝上的開花數量。
室內養護階段應加強通風,並應充分見光,掌握間干間濕的澆水原則,以防植株徒長;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料。為了使盆栽豐滿,上盆時每盆可栽3~4棵花苗。
6.采種一串紅的種子成熟晚。在我國北方如果秋季氣溫突然下降而落葉,種子就來不及成熟。因此,應把一部分盆株放在房屋南側背風向陽的地方養護。
種子成熟變黑後會自動脫落,當花冠退色變干時就應把花枝輕輕剪下來,這時的種子尚未變黑,但不影響發芽。攤在陽光下曬干後,發白的種子就會變黑,然後再進行儲藏。
2.雞冠花(雞公花、紅雞冠)
1.形態特徵為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品種不同株高30~90厘米不等。莖扁平,上有縱溝,紅色或綠色,分枝少。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長5~20厘米,先端漸尖,全緣無齒;有綠、黃綠、深紅等幾種葉色。頂生肉穗狀花序扁平狀,上面生著無數小花,花被膜質,5片,深紅色,也有黃、白色品種。種子扁圓,黑色有光澤,壽命4年。花期8~10月。
2.變種和品種
(1)普通雞冠花其中高秧種的株高約80~120厘米,矮秧種株高僅20~30厘米,特別適合盆栽。
(2)子母雞冠花全株呈廣卵形,分枝多,在主枝和分枝頂端都能抽生倒圓錐形花序,花序橘紅色。
(3)圓絨雞冠花所有分枝均直立生長。肉穗花序卵圓形,表面呈羽絨狀,有光澤,紫色或玫瑰紅色。
(4)鳳尾雞冠花又名蘆花雞冠花,分枝多並開張生長。各分枝頂端均著生疏鬆的燭焰狀花序,有暗紫、瑰紅、乳黃、橙黃、乳白等幾種花色。
3.習性原產於印度和南亞熱帶地區。喜乾燥和炎熱的氣候,不耐寒;要求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
4.繁殖和栽培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覆土要薄。白天應保持20℃以上的氣溫,夜間不得低於10℃。花苗長出3片葉子時移栽一次,6月初栽入花壇或上盆。
5.養護生長期間應供應充足的水分,否則容易凋萎而落葉;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地栽時可施草木灰及廄肥做基肥,不必追肥。盆栽時可追施馬掌水或油粕水。
6.采種雞冠花為異花授粉植物,品種間一旦雜交其後代就會不倫不類,因此應將留種母株單獨擺放。花序中下部位的種子充實飽滿,發芽率高。
3.瓜葉菊(生荷留蘭、千日蓮)
1.形態特徵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因植株不能安全度夏,因此只能作二年生草花培養。全株柔嫩,莖稈呈「之」字形生長,株高20~50厘米。葉片碩大,三角狀心臟形,葉柄長而粗壯;莖生葉的葉柄兩則有耳狀翼,基部抱莖。全株密被短剛毛。
瓜葉菊的每一個花頭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許多花頭簇生於總花梗的頂端。花頭外圍由10~12片舌狀花瓣圍成一圈,有白、淺紅、紅、瑰紅、墨紅、雪青、堇紫、藍等許多色彩。花盤中央為筒狀小花,多為藍紫色。種子含在瘦果裡面不能脫離出來,瘦果細小,先端有白色冠毛,壽命2~3年。花期因播種期不同而不同,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6~10個月的時間。
2.變種和品種瓜葉菊天然雜交率極高,因此花色變化多端。按照植株的性狀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兩個類型:
(1)小花類型株高30~40厘米,每株可長葉30片左右。每梗著花6~7朵。花頭直徑6~8厘米;從播種到開花約需10個月。
(2)大花類型植株矮,葉片少,每株長葉8~10片。每梗著花2~3朵,花頭較大;從播種到開花約需6個月。
3.習性原產於地中海堪那利群島。喜冬季溫暖,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經不起干風的侵襲和烈日暴曬,需要良好的通風環境,否則易受蚜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要求肥沃的腐殖培養土,通氣透水性能必須良好,否則容易爛根。
4.繁殖和栽培播種期應根據品種特性來確定;早花種播後6個月開花,中花種播後7~8個月開花,晚花種播後10個月開花。另外還要根據觀花時間來確定播種期;瓜葉菊只能在冬季和早春開花,為了春節觀花,早花種需在8月初播種,晚花種則需4月上旬播種,依此類推。但是春播苗度夏困難,以8~9月間播種為好,因此,供春節觀花應播早花種;供4月份觀花的應播中花種,供「五一」節觀花的應播晚花種。瓜葉菊的種子極其細小,每克種子約4000粒,故應嚴格按照微粒種子的播種方法操作,發芽適溫為20℃。
從播種到開花需移栽3次,長出3片真葉時第一次分苗移栽,把幼苗按6厘米的株距栽入大盆,同時加強光照,只追施一次稀薄液肥,盆土不要太濕,以防徒長。30天後進行第二次移栽,栽入小盆,每盆1株,1周後追施一次肥液,這時天氣轉涼,生長迅速。待根系布滿全盆後脫盆向大盆中翻換,定植在20厘米左右口徑的花盆中。這次定植時應當用加肥培養土上盆,最好能添加骨粉或過磷酸鈣做基肥。
5.養護栽苗時,首先應把主莖稈下面3~4節上的腋芽抹掉,才能保持完美的株形。花蕾顯現前如發現須根從盆底排水孔鑽出,應再換一次盆。以後每周追施一次油粕水,直到現蕾為止。注意控制室溫,夜間不得低於10℃,白天不要超過20℃,並應充足見光。
6.采種為了使播種後代的花色和花形更加豐富多彩,留種母株開花後應把不同花色品種的盆株交錯擺放在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地方,讓昆蟲為它們傳粉。當花頭呈白色絨球狀時應立即採收,以防種子脫落。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2個月的時間。
⑻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 所以想要在比較熱的陽台種植物,需要耐熱耐曬的植物。那麼,陽台太熱適合養的植物有哪些,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都有哪些呢。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1
一、仙人球
仙人球本就是沙漠植物,耐旱能力非常強,即便一兩個月的時間不澆水也不會死。不僅如此,它還非常喜歡光照,一年四季都可給予全日照,光照足才可旺盛生長。
二、虎皮蘭
虎皮蘭喜光、耐旱,養殖期間一個月能澆水兩三次就行。它體內含有很多水分,若是澆水太勤,吸收不掉容易出現腐爛情況,對生長非常不利。養殖期間還要放在光線好的地方,多曬太陽,光照足積攢的養分多,利於生長。
三、蘆薈
蘆薈的葉片較厚,有較強的儲水能力,因此耐旱,養殖期間一個月澆水兩次就行。澆水的時候不要將水分澆到葉芯處,避免出現腐爛情況。
四、長壽花
長壽花屬於多肉植物,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正常情況下10天左右澆水一次就行。它還喜光,春秋冬三個都可放在光線好的地方,最好曬全日照,光照充足可促使它旺盛生長,更好的開花。夏季的光照過於強烈,需適當遮擋。
五、燕子掌
燕子掌的葉片厚實,也比較耐旱,一兩個月不澆水也不會旱死。不過為了促使它旺盛生長,最好間隔10天澆水一次。澆水時可適當加入復合肥,保證養分充足。
六、其他植物
耐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有很多種,除了以上幾種之外,還有福祿桐、一葉蘭、蟹爪蘭、石竹、三角梅、木槿花、月季花等。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2
1一串紅
夏秋花壇必備開花植物
對於一串紅大家都不陌生,又名爆仗紅(炮仗紅)、象牙紅,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花序修長,色紅鮮艷,花期長,從夏末到深秋,開花不斷,且不易凋謝。
生長習性:喜陽光、通風的環境,耐寒性差,適合生長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C,15°C以下就停止生長。
養護要點:
施肥:定植地或盆栽土均需施基肥。
澆水:為了防止徒長,要少澆水、勤鬆土;夏天溫度過高時,需早、晚對植株周圍噴施水霧,以降低溫度,提高濕度。
2 百子蓮
夏日裡的小清新
別名紫君子蘭、藍花君子蘭、非洲百合,石蒜科百子蓮屬的宿根植物;葉片寬大濃綠,花莖直立,高達60厘米,花深藍色或白色,花期在7-8月,給燥熱的夏季帶來一份寧靜。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5~10月溫度在20~25℃時和11月至次年4月溫度在5~12℃時生長最佳。
養護要點:
施肥:應少量多次、薄肥多施,且要施在根部附近土壤中。
澆水:因其喜微潮、偏乾的土壤,所以夏季早、晚各澆1次水即可。
3太陽花
夏日花園標配
又稱金絲杜鵑、死不了,馬齒莧科馬齒莧亞屬多年生花卉,見陽光花開,花色繁多,花期為5-11月。
生長習性:極為喜歡陽光,每天都要在直射的陽光下才能長得好;生命力頑強,繁殖容易,故名「死不了」。
養護要點:
施肥:半月施一次0.1%的磷酸二氫鉀即可,可延長花期。
澆水:管理粗放,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在炎熱、乾燥的夏季每個月澆3~4次水。
4藍雪花
夏天裡的一抹藍
別名藍丹花,多年生常綠灌木,高約1米,葉色翠綠,開淺藍色花,花形俊美,花期春末至秋季。
生長習性:生性強健,喜充足陽光,不怕曬,較耐高溫、高濕,不耐寒冷;喜濕潤的環境,乾燥對其生長不利。
養護要點:
施肥:花期前可增施1~2次稀薄的磷鉀肥,以促進其多開花。
澆水:喜濕潤環境,日常澆水原則為干透澆透,不可長時間缺水,冬季減少澆水量。
5鼠尾草
別名一串藍,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株高30~60厘米,開藍色或藍紫色花,具有強烈芳香氣味,花期在6-9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乾燥的環境,需要充足的日照,耐旱、耐寒、耐高溫,適宜生長在中性至微鹼性土壤里。
養護要點:
施肥:生長期根據情況追肥2~3次。
澆水:夏季乾旱時應適當澆水,雨後及時進行排水。
6石竹花
生命力像野草一樣頑強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花色豐富,花瓣有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等,花期在5-6 月。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寒,耐乾旱,忌水澇,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養護要點:
施肥:喜肥,一般2周追加1次花肥。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寧干勿濕」原則,夏季雨水過多時,應多注意排水、鬆土。
7美女櫻
在炎熱的夏季仍能正常開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叢生,匍匐地面,高10~30厘米;花小而密,有白色、粉色、紫色、紅色,花期在5~11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不耐旱;宜在疏鬆、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
養護要點:
施肥:集中在生長期施肥,每2周施1次。
澆水:對水分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保持土壤濕潤、鬆散即可。
8蜀葵
仲夏的禮物,給點陽光就燦爛
別稱一丈紅、大蜀季,二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米,有紫色、粉色、紅色、白色等,花期在5~11月。
耐熱不怕曬的盆栽植物3
三角梅
三角梅屬於大眾花卉,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上幾盆,放在院子里或者陽台上特別漂亮。三角梅的種類非常多,有的以紅花為主,有的'則開粉色花,還有的開一些白色花朵,無論哪一種花色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三角梅最招人喜歡的一個原因就是好養,它特別皮實,不怕曬、不怕熱,即使夏季也不需要做一些額外的管理,直接放在太陽底下就可以了。光照越強,開花越旺,長勢越好。現在正值春季是三角梅的生長旺季,花友們不妨養上一盆。
太陽花
太陽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死不了」,它的生命力特別強大,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即使隔上幾天不澆水,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太陽花還特別耐曬,是一種喜強陽的花卉,平時養護時放在向陽處就可以了,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繁殖太陽花也很簡單,既可以播種也可以扦插,扦插太陽花只需要截取一根枝條插在土壤中即可,不需要做其他多餘的步驟,用不了一個禮拜就能萌發新根,進而長成一棵新的植株。
矮牽牛
矮牽牛也屬於夏季型花卉,它和其他花卉相比有些怪異,別的花卉一般在春天長勢最快,而它的生長旺季反而選在了炎炎夏日,即使處在35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也能長得非常旺盛,不會出現蔫巴無力的情況。
矮牽牛開出的花朵特別漂亮,花色豐富又迷人,如果在院子里養上一些矮牽牛,每當它開花的時候遠遠望去就像花園一般,讓它的魅力散發到了極致。
洋桔梗
可能有的花友對於洋桔梗不是很熟悉,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片對生多呈藍綠色,花冠則為漏斗形狀,分為單瓣花和重瓣花兩種,花朵顏色豐富,其中以紅色花最為鮮艷,整體觀賞性較高。
大多數人喜歡栽種洋桔梗的原因就是特別好養,像我養的那一盆洋桔梗,我一直都把它放在室外,夏天也沒有挪動位置,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耐曬、耐旱、耐熱的能力在百花中首屈一指。
夏菊
從名字中就能看出夏菊不一般,事實上的確如此。夏菊的花期正處於夏季,盛花期在7月份左右,花色艷麗多姿,花朵較大好像圓盤一般,每當花朵盛開時枝頭頂端懸掛一個「大圓盤」,看起來別致又美觀。
夏菊耐高溫的能力特別強,夏季的溫度對它絲毫沒有任何不利影響,它還特別耐曬,光照越強,長得越旺。平時養護夏菊,只要經常性地澆一點水,避免土壤長期乾燥就可以了,養護簡單又省心。
仙人掌
仙人掌應該屬於懶人和新手的專屬花卉,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在它的生命周期內基本上不會出現問題。仙人掌特別耐旱、耐曬、耐高溫,把它扔在角落裡根本用不著去管理,就能長得特別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