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構思圖
㈠ 盆景各派的圖片及特點區別是什麼
有傳復統的五大派別:
揚派、制嶺南派、川派、蘇派、海派,若這五大派再加上湖北,福建和浙江,就是常說的八大派。
五大流派盆景各有特點:
1、揚派特點是片式,比較薄,層次分明;
2、嶺南派特點是自然,層次清楚,自然生長,自然修剪;
3、川派特點是三彎九拐;
4、蘇派特點是技條多,層次不分明;
5、海派特點是飽滿。
㈡ 樹木總體造型的總體構思設計要考慮哪些問題
樹木總體造型的總體構思設計,歸納起來應考慮如下幾個問題:1.明確主題:一件樹木盆景好比一幅畫、一首詩、一部小說,有其中心內容的表達意向。不同的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畫和詩文的表達方式是線條色彩描繪的圖形,是文字刻畫描繪的人物與意境,而樹木則是通過形象的刻劃來表達其主題內容的,讓人觀後如臨其境,富含「詩情畫意」。例如:表現剛健的主題,樹木主幹就必須粗獷壯實,枝繁葉茂;表現險峻的主題,就可採用「懸崖式」造型,使樹木枝幹居高曲折而下;而表現蒼勁野趣的主題,就應該著重刻劃樹木主幹的腐洞斑痕、枝杈短曲的特點。所以,樹木盆景的主題,其實是集中表達了人們對總體審美觀點的感受,意念的感受和形象思維的感受。樹木盆景造型的總體構思設計,首先必須有明確的主題,創作者才能確定出好的思路和設想,並據以創造出主題鮮明,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的樹木盆景作品。
2.分清主次:樹木盆景如同音樂的音符音調一樣,雖有強弱,高低之分,但主調是明確的。因而,在確定樹木的造型意向時,要主次分明,局部要服從整體,突出主調,重點渲染;對其它的局部基調,作配合烘托,使作品既富於層次變化,又統一和諧為一個整體。比如:表現蒼古的「風吹式」樹木盆景,要以突出葉片變化為主;表現盤根錯節的「露根式」樹木盆景,要以突出根系變化為主;表現歷盡滄桑的「腐乾式」樹木盆景,要以突出主幹為主等等。
3.取捨適度:由於樹木盆景具有持續生長的特點,是「活生生的立體畫」,給盆景作品注入了勃勃生機。但樹木的生長並不盡如人意,它們往往長成雜枝亂葉,如同亂麻一般。盆景製作者面對這樣的樹木盆景要心中有數,根據其整體形象審時度勢,決定樹木的、枝、干、葉的高低、前後、左右取捨,使之合乎「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造型規則。如:「直干健壯式」的盆景樹木,第一枝不能留得過低,過低定會減弱強健挺拔之氣概;而直干粗狀的「大樹型」盆景樹木,第一主枝就不能留得過高,過高定會減弱濃潤繁茂的特點;表現疏狂風格的作品,主幹宜疏不宜密;表現昌盛繁茂風格的作品,主幹宜曲不宜直;表現挺健風格的作品,主幹可直不可曲等等。
4.創新立意:綜觀樹木盆景的發展歷史,各派都曾經創造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如:「揚州派」的「一寸三彎」攀扎技巧,創造了輕巧高雅的「雲片」風格;「嶺南派」的「蓄枝截干」技巧,創造了奔逸野趣的風格等等,都是隨時代、習俗、氣候、觀念等的變化而不斷創新發展的。應當明確的是,造型技巧與風格是互相對立統一的,造型技巧是手段,而創造出新的風格,新的立意才是真正目的。前人無數次地進行盆景藝術的探索創新,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現代盆景藝術,更應該「百花齊放」,多姿多彩,而不能停留在前人的路子上徘徊,應該化平凡為神奇,大膽創新發展,創作出能夠體現出現代精神的好作品。這就要求盆景藝術家要不斷地提高藝術造詣,要虛心學習國內外盆景藝術流派的風格與技巧,吸取它們的各種長處和優點,充實提高自己。在整體構思中,不斷摸索創新,豐富樹木盆景作品的內容和風格,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㈢ 想學習一些製作盆景必須要掌握的盆景知識,有哪些
你想學習一些讓盆景必須掌握的盆景知識?
盆景,顧名思義,指的是盆中的景緻。也就是說,盆是基礎。風景與土壤,石頭,植物等材料,經過構思,和布局。中國的盆景已經過去了幾千年,是人類探索,精煉,創造,加深,發展和發展。只有這種情況形成。它被稱為「沉默的詩」和「立體的畫」。
頂部應該是對的;主權左,頂部應留下,帶穩定的中心,薄膜結構清晰,不能「拖泥」用水,根據開發要求和分支,更不可能使用「發型」修剪方法,並修剪。
它可以用來查看葉子,整個樹也是一個「無法形容的三角形。達到四面效果。 「沒有配備三角形」,這是指繪畫的原則想像一下,它可以使畫面活躍,劃分空間,靈活,不易重疊,易於平衡,並給予人們「突然移動」的感情。
㈣ 為什麼每次想做盆景時,想的很好,動手時就抓瞎了製作盆景需要學些什麼
㈤ 金枝玉葉盆景如何造型正確的修剪方法有哪些
金枝玉葉葉片四季碧綠,葉片圓圓厚厚的,好像銅錢一樣,所以也有招財進寶的美好寓意。還有金枝玉葉有高貴、永遠在一起、親情等很多的美好寓意。我們把金枝玉葉做成盆景之後,養在家裡看上去更加的高雅厚重,讓家居更加的高貴典雅。那我們養得金枝玉葉,如何進行盆景造型呢?修剪方法有哪些呢?
金枝玉葉通常是作為盆景來養,只要在養殖的時候,按照樹形來做盆景,也就是做成直乾式、曲乾式、懸崖式,以及花籃式。當然還可以別出心裁,做出自己喜愛的盆景。以上的幾種金枝玉葉盆景造型,你喜歡哪種?(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維權一定刪除,謝謝)
㈥ 盆景的設計效果
盆景設計效果圖,就是對樹胚將來成型的面貌做個預測圖。筆者看國外的盆栽愛好者常對自己的樁材進行理性的分析,然後手工繪制或電腦合成,根據樹型的特點和樹的動勢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做出幾幅甚至十幾幅的效果圖來,最後根據最佳效果圖做出定向培植與加工。作為玩盆景藝術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圖的繪制,筆者自己就經常對自己手頭的樹樁進行繪制,幾年下來,有所收獲,與大家分享。 (1)優良的樹形①對樹乾的要求。樹木的各種形態都出於天然形狀,樹干應從基部一直往上節節收小,形似竹筍狀。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樹的比例,樹的基部、樹根與樹乾的造型等要配合得當。如樹干挺拔雄偉,是木棉形狀,樹頭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樹干是懸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長的偏根。除單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種樹形的干,要選擇圓渾而又迴旋曲彎,近頭部多坑槽的古樸老樹。
②對樹根的要求。樁景的樹木的基部應三邊或四邊長根,裸露土面生長,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徑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長,樹根的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這樣的樹根配合樹頭、樹干,便是上品的樹坯。
③對樹頭的要求。最好是相連頭,各自根,即每株樹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樹與樹之間又是同一母體相聯結的,這種樹頭叫叢林式樹頭,是十分難得的樹形。
(2)不良的樹形
①樹乾隆起、蛇行、死曲。對樹樁造型,不管選擇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懸崖乾等樹形,都以樹干為主。樹干有三忌:一忌樹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腫瘤一樣,使 樹形變得臃腫不自然,破壞了整株樹乾的造型。二忌蛇形樹干。樹乾的姿態,貴在按照樹乾的不同形態勻稱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樹干,則是連續左右彎曲,而且彎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卻幼小。三忌死曲。樹乾的彎曲,要順勢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無長枝,俗稱死曲,這種樹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採用。
②樹頭偏長、過大或無樹頭。樹頭是指樹乾的基部。樹木產生偏頭現象,是因為樹頭在生長過程中,受岩石等擠壓,造成發育不全,偏斜在一邊,搖搖欲墜,很不穩重,這種樹頭,不能選用。一般的樹頭是比樹干稍大一些,但頭部如果過大,樹干幼小,比例失調,形成俗話說的「香雞篤芋頭」的形態,很不雅觀,也不能用。絕大多數樹木的頭部都長得快,較肥大。但有的卻長成樹幹上部粗大,頭部瘦小,形成頭重腳輕,豎立不穩,即使樹干姿態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樹根偏長、回根。樹根偏長是指樹根集中長在一邊,如果長在右邊,則右邊基部肥大,而左邊基部發育不平衡,這種形態的樹頭,只適宜懸崖形的樹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樹形不應選用。樹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長,是有規律、有秩序伸長的,故樹根有的長成「人」字形,有的長成「眾」字形,有的四邊露蔃。但有的樹根,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的影響,造成根系回轉、亂翹、臃腫,完全不符合樹木自然形態,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樹枝偏長。樹枝聚長在樹乾的一邊,長枝一邊的樹干必然肥大、膨脹,而空白一面的樹干多變成狹窄、偏身,缺乏美感,這種樹枝不能採用。 構圖是盆栽藝術處理開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關鍵,要因材料的實形構圖。
因為樹樁各有不同的本質和形態,它們絕大部分是自然成長的,加工時也要順其自然,力求簡單,不能牽強改造。如果製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樹為仿照藍本。而嶺南地區常見的木棉樹,其形狀高大剛健、雄偉、挺拔,顯示一種軒昂俊逸的氣概。如果在製作時,不根據樹形的特點,硬要將適合製作木棉型盆景的樹坯改造成大樹形、飄斜形、蟠曲形盆景,這不但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也製作不出精品來。所以,對於製作樹樁盆景,首先要區別樹種、判別樹形、反復觀察、再三琢磨研究,並在畫紙上畫出藍圖,或在腦海中描繪出大體輪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構思,然後按構思進行裁剪。這樣既保持了樹的風格,又將特有的妙處表現出來。 經過修剪定形的新樹樁頭,必須抓緊在其發芽前進行培植,因為此時樹木還在休眠期,吸收和蒸發作用不大。如榆樹、松柏類等可在大寒前後移值,九里香、雀梅等可在立春前後移植。因此,盆景愛好者一定要掌握每種植物發芽生長情況,提高培植的成活率。培植時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1)促根
要提高新頭樹樁的成活率,關鍵在於使它早生根並迅速生長。
根據植物的生理作用,每當機體受到創傷後,其細胞就受到刺激而加速分裂,以補其損失來達到生理平衡,這是再生的作用。要使新樹樁的根迅速形成,必須注意將主根末端切齊,讓新根從新的切面周圍生長出來。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較粗的樹根周圍,用利刀在不同的方向輕劈幾刀,一般從創口周圍會生出幼根,即使生不出根來,也不會影響樹樁的生長和美觀。根在微弱光線中比在強光中生長快,在無光線的環境下生長更快。根據這個道理,可將樹樁頭放在暗處或遮黑泥面,促其生根。還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齊催促樹樁頭生根。在催促生根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掌握供水量。不能讓根受水過多,如果灌水過多,新根還沒有生出來,而芽長多了,一旦水分不足或空氣乾燥,植株就易估死。其次,是選擇氣溫合適時培植。
(2)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一般樹樁頭都是從山野間挖掘回來的,離時間少則三、四天,多則十天八天,如果擱置過久,樹木只有蒸發,而沒有水分補充,就很容易脫水枯萎,因此,一定要掌握時機盡快種植,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泥土是植物養料的主要來源,種新樹樁頭覆土時,要注意透氣、疏水,要把泥土輕輕壓實,使根部的每一條根都與泥土密接,做到根必附泥,泥必貼根。首先,根據樹樁頭的需要,把泥土打碎成合用的小粒,再把泥土分成粗、中、小三種,粗大的放在盆底和掌握的周圍,另放一些中、小的墊於樹頭,樹根不可貼盆邊或盆底,再把顆粒小的泥大量覆上,但裝入的泥土不可太滿,然後用小竹簽插入泥里,左右搖擺插實,使泥與根密貼為止。再將盆置入水內,使水自盆底孔滲入,上升盆面;也可以從盆面灑水,便要灑足,然後放在陰棚下培養。
(3)封口
新樹樁頭經過剪裁修整之後,有不少刀鋸斧鑿的傷口,這些傷口容易為細菌所侵入,小則傷害局部,大則牽連全株,因此封閉傷口是必要的。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蜜蠟、洋蠟、乳白膠塗抹傷口,或用布條包纏傷口。要注意的是,凡有舊傷口的,要一律重新削過或剪過,削剪之後,立即封閉。封閉傷口除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之外,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也有一定的作用。
(4)輸水
剛種的樹樁頭,新根未生,原有的根受了傷,未能吸收水分,因而枝幹容易乾枯。一方面可在早晚用灑壺噴霧,灑濕枝幹,使樹皮濕潤。另一方面可用脫脂棉花(葯棉)濕水纏敷在每個傷口上,不使乾燥,這樣處理就可以不用蠟封。新種的樹頭,不宜多淋水,否則樹樁發芽過多,而根的生長慢,無法供應芽的蒸發需要,會造成樹樁枯萎。因此,必須盡可能節制水量,等到新根新芽發生之後,按照芽的多少,淋適量的水就行了。
植物的黑暗的地方容易生根,因此,新樹頭種好這後,應放置陰暗的地方,等萌芽後逐漸給予適度的陽光。待枝葉茂盛時,就可多給水分、多曬陽光,以利於植物的生長。
(5)施肥
新種的樹樁頭,一般都主為不能施肥,尤其是過早施肥會使樹樁頭「消化不良」。但實踐證明並不是這樣,只要能掌握樹樁頭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在新根長出後,爭取及時施以適當的淡薄液肥,更能促進須根的生長和枝葉的茁壯成長。
㈦ 求春花樹盆景的完整配圖
叢林式的造型(參考資料)樁景中的叢林形可分為合植體叢林和一頭多干體叢林。合植體叢林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靈活組合,干數隨意,缺點是干身根頭不能緊湊,欠缺蒼古自然美。一頭多干體叢林正好與之相反,只能因材造型,干數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其最大優點是干身蒼古自然、頭根緊湊,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韻味。樁景中的叢林形是自然界小樹林或森林一角的特寫。表現的是莽莽蒼蒼叢林 的自然景象,在眾多的叢干中既要考慮單干、雙干、一組乾的藝術效果,更要強調作品的整體氣勢和意境,也就是林的藝術效果。一頭多干叢林形多選用野生樁。截干時一般認為奇數干較好,3、5、7、9不等,以求變化靈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干與干之間只要關系合理,主次分明,有主有賓,仰、卧、斜、倚得體,合畫理,偶數乾的好作品同樣不少。在造型上,由於干多,每乾的生長空間有限,在截樁時要首先確定眾多干中最粗大最高的起全樁統領作用的主幹,然後再進行分組處理。各組干中又要確定一主幹,各副干要盡量選取向外圍空間擴張的,以求各干間有足夠的採光空間。在枝法的運用上,外圍乾的枝托可運用飄枝、探枝、攤手枝、拖枝、跌枝,求取動感、特色、變化 。主幹下部可適當少留枝托成為高腳樁,上部的枝托要緊湊團結,造型的重點應放在結頂上。各副乾的干勢、枝托的流向都 要圍繞主幹為中心做到基本統一。各乾的結頂要有呼應,有爭讓,整體效果要茂密。叢林造型難就難在要密而不亂,疏不脫節。圖一是比較常見的規范化的六干叢林造型。該造型主幹居中,統領全樁氣勢神韻。各干間枝托互相穿插,較為規范。重點是運用平行相破的辦法在直干中求變化 。圖二是七干叢林的造型。主幹居中靠前,配枝左、右開展起相攜各乾的作用。各干大小相差不大,根頭緊湊團結,有一種根基穩固不可動搖之感。圖三是八干叢林 造型。該造型氣勢雄渾、莽莽蒼蒼。分組明顯,各組都 有一干起主導作用,且又連結一體。圖四是九干叢林 造型。該造型分組不明顯,成一整體狀。主幹居後位成統帥有押卻之意。副干銳向左進打先鋒,其餘各干團結在主幹周圍成一整體,銳不可擋。圖五是十干叢林的截樁相。圖六是十干叢林 的造型。該造型最大特點是雙主幹。中間二小干把二組干統一起來。每組干充分展現了平行相破的關系。樁相別具一格,有如戲劇中的雙生雙旦,既相互獨立又統一在一起。叢林造型,難在多而不亂,重在整體 氣勢。熟習畫理,對叢林的造型很有幫助。
㈧ 盆景的資料或圖片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5%E8%BE%B0&z=0
盆景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五大流派和兩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㈨ 盆景的構思入門
怎麼樣製作盆景抄首先要襲掌握盆景樹種的習性、喜忌把樹養活,積累經驗,把枝條養粗養好。其次,要根據樹種的習性掌握剪裁技巧和造型。其三,據樹樁的品相、個性與你本人的構思(思想)對樹樁進行藝術塑造。這個過程由初、中、高階段進展,有些原生態好胚和品相好的一般10~15年,大型和特大型甚至需要20~30年。如果,採用高科技及各種技巧而且上盆下地,上盆下地反復養樹造型達到盤根勁干足夠成熟鳳爪枝,並具備內涵、意境和神韻的才稱之為盆景,否則為盆栽(盆景和盆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人畢生追求才得到一盆極品盆景。
桂林盆景協會理事——小甘
㈩ 找到一棵側柏樁,如何製作成盆景具體該怎麼做有沒有詳細的步驟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