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淡竹
① 淡竹葉和竹葉,有什麼不同
淡竹葉和竹葉的區別如下:
1、生長環境不同
淡竹葉主要生於山坡、林地或林緣、道旁蔽蔭處。[ 淡竹葉耐貧瘠,喜溫暖濕潤,耐陰亦稍耐陽,在陽光過強的環境中,則生長不良,常表現為植株低矮、分櫱力降低、葉色發干偏黃等,觀賞價值降低。
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黃壤土、菜園土為宜。地植可選擇通風好、無直射光的林中樹下等遮陰處。盆栽可置於室內或陽光直射不到的陽台等處擺放。淡竹葉生長旺盛、分櫱力強。
而竹葉通常栽植於庭園。
2、分布范圍不同
淡竹葉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島及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
竹葉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采。
3、營養價值不同
淡竹葉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不同品種每100g可食部分(鮮重)營養物質含量如下:蛋白質0.6-0.9g,脂肪0.1-0.2g,纖維素0.8-0.9g,糖類2.5-3.3g,胡蘿卜素20-40微克,維生素C 2.5-9毫克,鈣22-29毫克。
而竹葉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瓠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從瓠瓜中能分離出兩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抑製作用,
從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蘿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較多,食後可阻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從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適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4、採摘方式不同
西葫淡竹葉蘆以食用嫩葉為主,達到商品葉要求時進行採收,長勢旺的植株適當多留葉、留大葉,徒長的植株適當晚采葉。長勢弱的植株應少留葉、早采葉。採摘時不要損傷主蔓,葉柄盡量留在主蔓上。
而竹葉需要在當天中午迅速採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淡竹葉
網路-竹葉
② 庭院種什麼竹子好
孝順竹,竹稈青綠,葉密集下垂,姿態婆娑秀麗,在中國長江以南多栽培於庭園供觀賞,或種植宅旁作緣籬用,也常在湖邊、河岸栽植。孝順竹葉片數目甚多,排成羽毛狀,枝頂端彎曲,是觀賞竹類,常見於寺廟庭院間。
稈材柔韌,纖維長度在2.5毫米以上,為優良的造紙原料,可代繩索擁扎腳手架。用稈所削刮成的竹絨是填塞木船縫隙的最佳材料。
栽培技術
1、種植
孝順竹以母竹移栽最為簡便,應於3月間進行,以竿基芽眼肥大,須根發達者為佳,母竹留枝2、3盤。至於移兜栽植,則不留竿部,只栽竹兜也會成活。孝順竹也可用分根或埋條繁殖,剪取每節帶葉枝條埋土繁育。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但在南方暖地竹種中,慈孝竹的耐寒力較強,喜排水良好、濕潤的土壤。性好高爽,適生於溫暖濕潤、背風、土壤深厚之環境中。
2、病蟲害防治
及時清掃慈孝竹下的枯竹葉,組織人力及時清除雜草,防止雜草生長過快失去控制。注意病蟲害及植株乾旱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孝順竹、網路-慈孝竹
③ 淡竹葉是什麼 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淡竹葉既是一種植物,也是一味中葯。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是清熱瀉火,除煩,利尿。
淡竹葉是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狀莖短,木質化程度低,須根中部常膨大成紡錘形塊莖。莖叢生,纖細直立,中空,表面有細縱紋,基部木質化。花期從七月到九月。果實期是十月。它們大多在山坡下的森林和潮濕的地方。
淡竹葉根葯用,有清涼,解熱、利尿及催產之效。淡竹葉味甘、淡、寒,是心、肺、胃、膀胱的通道。輕竹葉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雲南。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和日本。
(3)盆栽淡竹擴展閱讀:
淡竹葉多為野生,少見栽培。它可以被播種並分成不同的植物。秋季果實成熟時可收集播種,可利用肥沃鬆散的壤土或園地作為苗床。這些植物可在3月至5月在田間採集和挖掘,並單獨種植。
分栽時要盡量保證每苗均具有較多的根系,從根部剪除3厘米至5厘米以上的枝葉,種植在農村土壤中。盆栽觀賞植物不應分為植物。應選擇根系發達、分櫱旺盛的植物。種植時,要把根向四面八方伸展。種植後,應遮蔭以保持土壤濕潤。一般來說,它們可以在18天左右再次發芽。
④ 淡竹葉可以做盆栽嗎
可以的啊。最好先檢查好。
⑤ 請教製作竹子盆景方法
可以。用長方形或橢圓形的盆景盆,把竹子導出盆來,用同樣的土栽到新盆專里,位置離一邊約三屬分之一,另一邊三分之二(黃金分割),以便為以後生長留出空間。表面可以根據你的愛好,鋪一層白色小石子,也可以在另一邊的寬敞處立一塊細長的石頭遙相呼應。養護你自己會了,就不多說了。
⑥ 盆景竹子有幾種
這問題有點籠統,因為所有的竹子都可以做為盆景的材料。
竹類植物屬禾本科版的竹亞科。有一千多種,有的高權達20---30m,有的只有20---30cm,常用以栽培有叢生竹類,主要包括孝順竹和佛肚竹,其中孝順竹有兩個變種:即鳳尾竹發黃金間碧竹。散生竹類主要包括剛竹和紫竹,以及紫竹的一個變種,即淡竹等。
⑦ 淡竹葉的栽培技術
清涼水培淡竹葉
淡竹葉多為野生,少見栽培。人工繁殖籽播、分株皆可。籽播可於秋季果成熟時進行採集,以肥沃疏鬆的壤土或田園土作苗床,隨采隨播即可。分株可在3月至5月份於野外採集挖取,進行分栽培育。分栽時要盡量保證每苗均具有較多的根系,剪去根部3厘米至5厘米以上的全部枝葉,以田園土栽種。盆栽觀賞不宜分株,應選擇根系發達、萌櫱旺盛的植株。栽時要使根部向四面舒展,栽後遮陰,保持土壤濕潤,一般15天左右即可重新萌發。
淡竹葉耐貧瘠,喜溫暖濕潤,耐陰亦稍耐陽,在陽光過強的環境中,則生長不良,常表現為植株低矮、分櫱力降低、葉色發干偏黃等,觀賞價值降低。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黃壤土、菜園土為宜。地植可選擇通風好、無直射光的林中樹下等遮陰處。盆栽可置於室內或陽光直射不到的陽台等處擺放。淡竹葉生長旺盛、分櫱力強,地植除葯用等特殊需要外,株距最好不低於25厘米至30厘米,盆栽以每盆一叢為好。淡竹葉雖生性粗放,但合理的水肥管理會使其生長迅速、枝繁葉茂。在其新葉萌發時及開花期前後,可適量追施1次至2次較淡的腐熟餅肥水,地栽植株也可用淡尿素水灌根1次至2次。
淡竹葉也可水培觀賞,其方法是: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植株,修剪去部分過長、過密及受損的老根,以利於根系的再生,提早萌發新的根系。將修剪後的根部在3克/升至5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小時至2小時。然後,將根部舒展,置於不透水的玻璃、陶瓷或塑料等器皿中,以陶粒、石子或小卵石等充填固定,加水以部分根系露出水面為宜。置於室內光線明亮處。新栽培的植株在新根及新葉長出前可每兩天換一次水,正常養護一般春季10天至15天,夏季7天至 10天換一次水,平時要及時添水。換水時應適量添加水培植物專用營養液,以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觀賞價值。
淡竹葉的主要病蟲害有:①禾本科植物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在葉鞘、莖稈、穗部也能發生。可選用20%粉銹寧2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②地栽的植株易遭蝗蟲危害莖葉,可用40%菊殺乳油200 0倍至3000倍液進行噴灑滅蟲。需注意的是:觀賞栽培的植株可選用低毒無殘留的化學葯品進行病蟲害防治,葯用栽培為確保食用的安全性,應盡量避免使用。
⑧ 放竹子盆景有何講究
根據竹子的種類不同,可採取不同的布景方式,小型的竹類如菲白竹,可栽植於正方形或橢圓形盆中;中型竹類如青竹可栽在長方形或橢圓形的淺盆中。栽植於盆的一側如感到有失衡現象,可在盆的另一端配一塊形態優美並與竹株大小成適當比例的美石,既能達到均衡,又增加盆景的情趣,顯得活潑自然。大型竹如剛竹、淡竹、斑竹等用來製作盆景,要進行人工矮化處理,栽植於中小的淺盆中,才能達到「縮龍成寸」的效果。竹類盆景宜疏植,不宜繁植,宜散栽不宜密栽。寥寥三、五、七枝,高低有序,疏密有致,布局自然,栽植於淺盆中,旁綴美石,略布青苔,加上一、二陶制古裝入物,漫步其間,極富詩情畫意,可稱盆景妙品,可使整個竹子盆景呈現天然的竹林風光。否則,會雜亂無章,如同蘆葦、亂草一堆,毫無盆景之趣,喪失觀賞價值。
為增加竹子盆景的美感,可在竹子入盆時,將根提高栽植。待竹子生長發育一個階段後,將根部表土除去一部分,使一部分竹根裸露於表土之上,呈現懸根露爪之勢,顯露竹根之美態,十分耐人觀賞。
放置場所:竹類盆景宜置於溫暖、濕潤、背風向陽之處。夏季不宜曝曬,最好放在蔭棚下、水池邊;冬季不耐寒 的竹種(如小佛肚竹、小葉鳳尾竹等)要把盆搬入室內保暖防寒。
澆水:竹類盆景的管理,要特別注意水分的供應,生長旺盛期或夏季高溫時,要勤澆水和噴水,竹子雖喜濕,但忌盆內積水,否則很易造成爛鞭(根)現象。
施肥:竹子雖喜肥,但盆栽應盡量少施,只施薄肥,每年5~8月,可追施2~3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等。如盆土養分不足,會引起生長不良的現象(如葉子顏色暗淡不鮮艷等)。
修剪:竹類萌發和生長較快,平時要注意修剪,才能保持竹子盆景的姿態優美,對於竹類的重疊枝、交叉枝及影響造型美觀的枝條,隨時可進行修剪,對於生長過長的枝條可以剪短。在盆景定型以後,一般可將再出的新筍及時拔除,以免擾亂竹子盆景的造型和消耗養分影響母竹的長勢
⑨ 竹盆景怎麼製作
盆景竹製作的材料一般有觀音竹、佛肚竹、湘妃竹、矮竹、翡白竹、黑葉竹、鳳尾竹、金絲竹和方竹等。在2—4月,選擇竹叢邊發育良好的一二年生的根,稈上應帶有竹鞭,進行分株。挖掘時要注意保護竹鞭上的芽,盡可能多帶點土。然後剪去稈的中上部,留下基部約60厘米長的一段作為種竹,直立種入口徑為10厘米,高度為7厘米的盆子中,進行培育。栽培時施肥極少,以免長得過於高大。到第二年就可在這基礎上加工成小盆景了。製作盆景竹最好在4—5月幼筍出土時帶鞭分植,製作完成後盆土要保持微濕。20天後即可成活。盆景竹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夏季要向葉面噴水,以免葉面發焦。冬季到移入室內,保暖過冬。
⑩ 有人知道園林綠化中竹子的分類和如何養護種植的流程嗎。謝謝
竹子的分類:
竹分為三大類:叢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叢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間稱「竹兜生筍子」。如慈竹、硬頭簧、麻竹、單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類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叢生型的有佛肚竹、鳳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