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大盆栽
Ⅰ 龜背竹的栽培
龜背藤又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竹,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龜背竹在歐美、日本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檯,較為普遍。南美國家巴西、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常種在廊架或建築物旁,讓龜背竹蔓生於棚架或貼生於牆壁,成為極好的垂直綠化材料。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大量從美國引種龜背藤,播種的盆栽小苗深受群眾喜愛,曾出現龜背竹熱。至今,大型盆栽龜背竹成為賓館大廳的主要骨乾材料。南方用蛇木柱支撐生產的盆栽龜背竹,暢銷全國各地,成為廣東觀葉植物中的拳頭產品之一。龜背竹已進入到千家萬戶。
Ⅱ 龜背竹怎麼養家庭養法
龜背竹栽培技術
播種
龜背竹夏季開花,為了提高種子的結實率,需人工授粉,以上午9至10時和下午3至4時二次授粉最好,授粉成功率高。授粉至種子成熟需要15個月。種子發育階段注意通風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結實飽滿。播種前先將種子放40℃溫水中浸泡10小時,播種土應高溫消毒。龜背竹種子較大,可採用點播,播後室溫保持20至25℃,箱口蓋上塑料薄膜,保持80%以上濕度,播後一般20至25天發芽。苗高至10厘米左右,已著生2片真葉時可上盆。
扦插
通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多在春季4月份氣溫回升後進行。一般可剪取帶2至3個節的莖段作為插穗,摘除氣生根,帶葉或不帶葉均可。插入沙床後,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在20℃的溫度條件下,約經1至2個月即可生根抽芽。也可把整段莖切下,去除葉片,橫卧於盆中,覆土一半待生根抽芽後,再分切帶有根與芽的小段,然後上盆定植。
分株
在夏秋進行,將大型的龜背竹的側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於木桶或缽內,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栽培土壤與施肥:盆栽土壤通常用2份園土,2份黃沙,1份廄肥配製成培養土。上盆後需放在蔭棚內養護,生長期每隔15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此外,還可用0.1%磷酸二氫鉀或液肥漯效王1%葉面噴施,10天左右噴施1次,以利葉片生長,可使葉片增長,增厚,提高亮度。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乾旱季節每天淋水1次,並多次給葉面和地面噴水,保持較高空氣濕度。同時經常噴洗葉面,使葉面保持清新翠綠。入秋後,需控制肥水,保證安全越冬。
換盆與疏葉:龜背竹管理粗放,通常每隔2年結合翻盤換土1次,11月移入溫室過冬,通風保濕,以免蚧殼蟲危害。龜背竹為大型觀葉植物,莖粗葉大,定型後,莖節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整株疏葉,力求自然,美觀。
病蟲防治
龜背竹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常見蟲害是蚧殼蟲,少量時可用舊牙刷清洗後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
Ⅲ 龜背竹怎麼進行盆栽
根據龜背竹品種和苗的大小選擇適當的盆,開始用直徑20~27厘米的盆。室內栽培最好放置版在靠窗戶權的通風處,注意遮去強光,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需水量較大,不怕濕,筆者在室內曾把龜背竹栽在灌滿水的水筒中達1年之久,筒底只有3厘米的土壤,然後又栽在花盆中,生長良好。澆水應掌握寧濕不幹的原則,經常保持盆土潮濕。夏季每天澆水1~2次,春、秋兩季2~3天澆水1次,冬季澆水量要少。除澆水外在生長季節每天給葉面噴水1~2次,缺水葉片邊緣將逐漸枯萎。生長期間每15天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在生長旺盛期,用0.1%的尿素與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葉面1~2次。15天左右用濕細布擦拭葉面1次,以保持葉面清潔。龜背竹莖粗葉大,需綁扎整形,以免倒伏變型。定型後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或枝蔓生長過長時,應整形修剪,力求自然美觀。栽培條件適宜5~6年就能開花,花期多在夏秋季,筆者在北方寒地溫室盆栽於冬春開花。每年春季換盆1次,並適當增大花盆的直徑。植株生長迅速,地栽的宜稀植,否則會影響莖葉的伸展,顯示不出葉形的秀美。
Ⅳ 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龜背竹,攀援灌木。莖翠綠色,粗壯,周延為環形,餘光滑葉柄翠綠色;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厚革質,表層油亮,淺綠色,背部綠白色。
龜背竹的修剪方式
龜背竹為大中型綠葉植物,莖粗葉大,尤其是進行主莖的纖插時,要設架捆紮,以防倒苗變形。未確定型後支撐架拆卸。與此同時,定形後莖節葉片生長過度較密.枝杈生長太長時,留意整棵修剪,務求當然美觀大方。
龜背竹的換土換盆
每一年要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3~4月間進行。換盆時去除陳土,剪去枯根,隨後在盆中加入漚肥有機肥料或磷、鉀肥作底肥。
Ⅳ 龜背竹怎麼養呢
龜背竹可以將房間里超過80%的有害氣體吸收掉,對甲醛和二氧化碳則更是具有非常強的吸收作用。龜背竹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釋放出氧氣,使房間里的空氣保持清新自然。龜背竹晚上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達其他普通花木的六倍以上,因此被譽為「天然清道夫」。
方法/步驟
選盆:
可使用泥盆、塑料盆、瓷盆、陶土盆,花盆口徑為植株冠徑的一半左右時尤佳。
2
土壤:
龜背竹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但在有肥力、腐殖質豐富、土質鬆散、吸水量大、保持水分的能力強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長得較好,以泥炭土或腐葉土最為適宜。
3
光照:
龜背竹是典型的耐陰植物,切忌陽光直射,以免葉片灼傷。盛夏期間要注意遮蔭,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
4
水分:
1、澆水要做到「寧干勿濕」,盆土維持潮濕狀態即可,切記不可水澇
2、空氣相對濕度最好控制在60%,當氣候乾燥的時候要時常向葉片表面噴灑清水。
3、冬天大家要適度少澆一點水,使盆土保持稍偏乾燥就可以,同時要按時用不冷也不燙的水清洗葉片表面,因為葉片吸附灰塵後不利於進行光合作用和觀賞價值也打了折扣~
5
施肥:
龜背竹比較嗜肥。在4-9月生長鼎盛時期內,可以每個月施低濃度的液肥一次。立秋後更是要加施1次磷鉀肥哦。施肥時不可以讓肥液污染葉面,且不能施用未經發酵及過濃的肥料~
6
病蟲害:
龜背竹易患褐斑病及炭疽病,可以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來防治。
最後提醒大家,龜背竹有毒。其毒性為汁液有刺激和腐蝕作用,皮膚接觸引起疼痛和灼傷。未成熟的果肉台草酸鈣針晶體,食之則燒傷舌部。由此可見,龜背竹是有毒的植物,但它的毒性相比於同屬的滴水觀音來說,要輕微的多了。龜背竹的毒性主要通過深度接觸和食用起作用,只要不將食用它的汁液或將汁液揉入眼中、傷口,龜背竹的毒性是不會對人造成危害的。
Ⅵ 龜背竹適合種在什麼樣的盆深盆還是淺盆
龜背竹喜濕潤,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日常澆水,可每天1次,夏季早晚各1次;天氣乾燥時,更需要向葉面噴水和周圍環境灑水,以保持空氣潮潤肥沃的初始盆土能促進龜背竹的快速生長,所以選擇的花盆不易太小,每年最好換盆和換土一次,並在換盆土時去除多餘的枯萎的爛根。
龜背竹盆栽比較適合選擇大盆栽培。龜背竹根系發達,葉片肥大,所需養分要充足,大盆有利於根系伸展。選用的土壤應該是肥沃疏鬆,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可採用園土或腐葉土無論在觀賞,凈化空氣方面有著很高的價值,而且還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和風水價值。家居養護龜背竹,若擺放在書房,可增加官運福祿。若擺在老人卧室,可增加福壽。
Ⅶ 龜背竹如何養
養龜背竹,學會「3勤、1少、1不要」,幾年長到房頂,主幹胳膊粗
在平時生,活中養花成為很多人的愛好和習慣,給家裡的陽台客廳擺放一些綠植盆栽,可以凈化空氣,而且閑暇的時候打理花花草草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按照這種方法來養護龜背竹,植株可以快速生長,經過多年養護以後,長出的葉片翠綠碩大,而且主幹就像胳膊粗一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Ⅷ 龜背竹是一種很常見的盆栽植物,你知道怎麼養植它嗎
龜背竹是一種很常見的盆栽植物,你知道怎麼養植它嗎?
換盆:貴北竹生長快,每年或兩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間可選擇在3月至5月,換盆時去除部分原土。修剪掉腐爛和枯死的根。在盆底土壤中加入腐熟的餅肥或有機肥作為基肥。修剪包紮:及時修剪黃葉。當植物長到一定大小時,需要在盆里剪一根木棍作為支撐,然後把龜背竹的枝幹綁起來。提高觀賞價值。
你還知道那些關於龜背竹的知識,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