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滿族自治縣植綠添景扮靚進京通道
1. 承德的介紹
城市名稱:承德 (chéngdé)
所在省份::河北
城市區號:0314
城市郵編:067000
城市位置:承德市位於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 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
城市區劃: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
其它信息:
城市簡介:
概述
市域面積39519平方公里,境內有京承、錦承、京通、承隆四條鐵路線,正線延展里程632公里,共有國家干線公路5條,公路通車里程5358公里,總人口360多萬人。承德境內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名勝古跡聞名遐邇。承德經濟發展注重發揮旅遊、資源、 區位三大優勢。承德 市人民政府駐雙橋區武烈河畔,距省會石家莊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舊稱「熱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1994年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地理位置】
承德市位於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 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
承德是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灤河與武烈河交匯處。西南距首都北京23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540公里。北靠內蒙古自治區,東與遼寧省接壤,西鄰張家口市,西南與北京市、天津市毗鄰,東南與秦皇島市、唐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28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8公里,轄區總面積3954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全市轄八縣三區,即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 隆化縣、灤平縣、平泉縣、承德縣、寬城滿族自治縣、興隆縣,雙橋區、雙灤區、 鷹手營子礦區。
2005年,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
承德市 面積39519平方千米,人口361萬人(2004年)。
雙橋區 面積 311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郵政編碼067000。
雙灤區 面積 250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郵政編碼067100。
鷹手營子礦區 面積 148平方千米,人口 7萬人。郵政編碼067200。
承德縣 面積3990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67400。
興隆縣 面積3116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67300。
平泉縣 面積3297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67500。
灤平縣 面積319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68250。
隆化縣 面積5474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政編碼068150。
豐寧滿族自治縣 面積8747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郵政編碼068350。
寬城滿族自治縣 面積1933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67600。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面積9058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郵政編碼06845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人口】
總人口364萬, 少數民族人口佔40%;農業人口267萬,佔73%。
【氣候與灌溉】
承德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承德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即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這里曾發現的石斧、網墜、陶鬲等豐富的歷史文物,就是他們在這里勞動生活的遺跡。殷周時期,這里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承德市東約150公里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理在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范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置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里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清朝後,熱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這里毗鄰京、津、西顧張家口、東接遼寧、北倚內蒙、南鄰秦皇島、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由於這里的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於是清帝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興建避暑山莊,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結束。山莊建立後,清朝曾有7個皇帝在此駐蹕。清代康、乾年間,是山莊和外八廟的興盛時期。帝王們在此消夏理政,使這里成為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隨著清王朝的國勢衰弱,鼎盛一時的山莊和外八廟開始敗落。1976年,國務院批准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整修工程第一個十年規劃》,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得以大規模整修。
【文化特色】
承德歷史也稱熱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蘊。承德是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也是承德歷史底蘊中最濃重的一筆。
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熱河地域新石器時期的歷史文化,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後期氏族社會轉化時,即游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沿河流進入平原區過渡農耕生活。都曾經在熱河地帶經過,這里是人類進化、發展的轉折區域。這一時期應稱為燕山文化,與趙文化成為現河北的歷史主體文化。
承德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匯集過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現存有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個被國人和業內人士看好的收藏寶地。近日,已著手建立了初級的地攤市場,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協會與民族民俗博物館聯手在熱河都統府舊址籌辦熱河古玩城,也包括藝術品超市。
民間藝術品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列入全世界重點文化保護的課題。我市的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構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寶庫。
在挖掘、整理保護文化遺產資源的同時,有效地利用、擴展為產業化效應是文化產業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承德市近年來已經成名的豐寧藤氏布糊畫、崔曉立鑿銅、雕塑、李鍾奎的木雕、張冬閣民俗裝飾畫,泥人、根雕、竹編、核桃雕,以及享譽全國的攝影、繪畫、書法等門類都有大量的重量級藝術家及其作品問世。扶持文學藝術家的創作和市場化是承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剪紙產業 剪紙是承德地域傳統家庭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遺產,其遍布承德各縣區,尤其豐寧剪紙最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2005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紙》專集;河北省組織了部分藝術家到國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藝美術藝術家稱號。但是沒有當作產業來運營,滯後了藝術的發揚光大,比較起張家口蔚縣剪紙產業有很大差距。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目標:優化配置商業資源,把承德打造成為立足河北東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承德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編制工作始於2004年8月。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05~2015年,規劃的空間范圍為雙橋區、雙灤區和新區,規劃的業態范圍包括超市、便利店、大型超市、倉儲商店、專業店、專賣店、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等8種零售業態,規劃對象包括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物流企業、星級酒店和餐飲企業。
從整個《規劃》中看,承德市區將形成「以新區為先導,以雙橋區為依託,以雙灤區和城北旅遊文化區為支撐」的功能分區布局和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居住區商業中心的三級商業市場體系框架,以建設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新型業態和商業特色街以及大型專業市場、物流企業為重點,將建成8條特色商業街:新華路(商貿服務街)、清風街(商業文化走廊)、陝西營街(休閑娛樂街)、裕華路(精品街)、武烈路(文化休閑街)、四條胡同(電子及通訊產品街)、普寧路(旅遊文化商業街)、灤河古街(民俗商業文化步行街)。同時規劃建設承德國際會議中心,依山莊而建,並融於山莊,成為避暑山莊景觀的外延。在區級商業中心布局中,將上二道河子以北至小廟子水庫規劃建設為旅遊文化區;將新區規劃建設機場新區的金融商務區、馮營子地區的文化服務區、上板城地區的物流園區。規劃雙灤區的商業形成「以區級商業中心為核心,以雙塔山大街和灤河大街為兩冀延伸,以物流為支撐」,「一核兩帶」的格局。通過規劃,承德將形成布局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市商業網點體系,使承德市成為立足河北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產業與交通
【資源】
承德資源豐富。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37.6億立方米,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占潘家口水庫年入庫總水量的93.4%、密雲水庫入庫總水量的56.7%)。林地面積占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積佔40%,森林覆蓋率48%。承德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中葯材生產基地。目前已發現的礦產有98種,開發利用50種,是我國除攀枝花外唯一的大型釩鈦磁鐵礦資源基地,已探明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3.57億噸,超貧釩鈦磁鐵礦資源量75.59億噸。黃金產量居河北省第一位,鉬、銀、銅、鉛、鋅和花崗岩、大理石等資源豐富。
【產業】
承德加速打造河北北廂經濟增長極,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培育主導產業,加速形成戰略支撐。要著力做大做強釩鈦製品和清潔能源兩大戰略支撐產業,培育壯大綠色食品、旅遊、部件及儀器儀表3個後備產業,形成「2+3」五大主導產業加速發展的格局。
以釩鈦為主的稀貴金屬合金製品業是承德最具優勢的產業,要加強勘探,集約開采,做強釩鈦,做精鋼鐵,做大鋼延,集群發展;
以清潔能源為主的電力產業要主攻壩上風電,大力推進火電,梯次開發水電,發展核電,加快各類電力項目落地。培育三個後備產業。以綠色食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是以牧業為主,發展草食畜牧業及其深加工。
建有500KV輸變電站1座,220KV輸變電站6座,110 KV輸變電站35座,主網供電能力180萬KW。2006年用電量74.8億千瓦時。
【交通】
承德交通的承載和輻射能力大大增強,正在建設張雙、虎藍、遵小鐵路,謀劃旅遊支線機場,構築以「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網路,形成面向京津、通達遼蒙、辟通港口的交通樞紐和蒙東、遼西至京津唐的煤電能源通道。101、112國道和京錦、京通鐵路貫穿全境,京承高速公路承德段建成通車,正在規劃建設承唐、承朝、承赤、承秦、承張等高速公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8036公里,實現縣通二級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60%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
鐵路:
承德火車站位於承德市東南,京承、錦承、承隆三條鐵路在承德站交匯,北京-丹東、北京南-烏蘭浩特的直快列車也途經此地。
去承德旅遊一般取道北京,承德市與北京臨近,僅距230公里,故可以北京作為中轉站:可乘坐N211次(早6:30發車,中午10:48到達承德),硬座票價41元、軟座61元。也可以從錦州、沈陽方面前往:乘2067次(早7:25發車,晚上20:28到達承德)。去木蘭圍場旅遊一般在北京北站乘京通線列車在四合永車站下車,再轉乘中巴前往。
公路:
承德有公路向四周輻射,境內有101、111、112國道通過,向北可通往內蒙古,向東可達遼寧,西南前往北京,東南則到天津。從北京到承德大約只需要5 個小時。承德長途汽車站現已開通至北京及石家莊的高級快客,在旅遊季節,北京和天津都有旅遊班車直達承德,平時也有固定班次的長途汽車往返。
公交車:
承德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多種代步方式。承德市內的小公共汽車,線路齊全,車次也比較多,花1元錢一般可到市內各景點(到小布達拉宮和須彌福壽之廟需步行10-15分鍾)。從避暑山莊大門外乘6、15路可到外八廟。
計程車:
承德的計程車起價為5元/2公里,以後1.4元/公里。
觀光游覽
承德市1998年底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稱。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雄偉壯觀的寺廟群--——外八廟,而且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市區四周燕山環抱,東有聳峙天際的磬錘峰,嶙峋嵯峨的雞冠山;西為連綿起伏的廣仁嶺;北依巍峨的金山余脈;南倚峻峭的僧冠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猶如璀璨的珠翠,鑲嵌在神州大地北方。
是旅遊避暑勝地。
承德市各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灤平境內有長城之精粹--金山嶺長城;豐寧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優勢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見長;「白雲古洞」則集奇、險、野、幽和僧、尼、道於一山;圍場縣著名的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的圍場縣境內,與內蒙古交界,從承德北行約120公里。圍場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這里建立了方圓一萬平方公里,含72圍的狩獵場。是夏季旅遊避暑、冬季滑雪狩獵的天然勝地;興隆境內的霧靈山動植物種類豐富,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寬城的「水下長城」為萬里長城之奇觀;平泉遼河源頭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層次分明,山頂一片草原,呈現亞高山草旬景觀......目前,承德相繼推出的「北京--承德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民俗風情游」、「木蘭圍場滑雪狩獵游」、「壩上森林草原游」、「北京--承德--圍場--豐寧--北京生態旅遊環線」、「承德長城古跡游」、「霧靈山科普考察游」、「佛教之旅」等項目。
游承德四季皆宜,但考慮到其季節性的優美自然風光,以4-10月份為最佳。
特產
避暑山莊絲織掛錦 承德木雕 蕨菜 民間剪紙
滕氏布糊畫 杏仁露
特色菜
口蘑 汽鍋野味八仙 御土荷葉雞
小吃:南沙餅 蕎面河漏 碗坨 鮮花玫瑰餅
丹霞地貌
承德不僅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且具有朴實天然的自然風貌。
丹霞地貌:在市區周圍,分布著多處千奇百怪的紅色岩石(岩層)景觀,地質學稱之為「丹霞地貌」,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這些地貌景觀比之江南的丹霞山,不僅造型奇特,還增添了幾分雄渾奇偉。
主要自然山景:磬錘峰、蛤蟆石、羅漢山、僧冠峰、天橋山、雙塔山、雞冠峰等十多處。
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風格最獨特的皇家園林,也叫熱河行宮、承德離宮,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地方。
避暑山莊:主要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
宮殿區在南部,是清代皇帝處理政務、舉行大典、會見外國使臣的地方,也是帝後居住的地方,建築古樸威嚴、雄偉壯觀。
苑景區在宮殿區北面,包括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三部分。
湖泊區碧波粼粼,洲島橋亭錯落掩映;
平原區綠草如茵,古木參天;
山巒區奇峰迭起,幽谷深峽。
特色:避暑山莊集江南水鄉的精緻與皇家建築的雍容大氣於一身,如一塊絢爛多姿的瑰寶鑲嵌於華北大地。
皇家園林區:佔地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8倍。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營造,歷時87年才基本完成,有樓、台、亭、閣、殿、軒、齋、榭、廟、塔、廊、橋各種建築120多處,有康熙皇帝以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皇帝以三字命名的三十六景。
廟宇建築
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圍,分布著12座大大小小的寺廟,這12座寺廟分給八處管理,所以被稱為「外八廟」。分別是:須彌福壽之廟、普彌宗乘之廟、溥仁寺、殊像寺、普寧寺、安遠廟、普樂寺、普佑寺。
傳說
熱河化「兵」
承德是一座神秘的城市,也是一處令人嚮往的游覽勝地。聞名遐邇的避暑山莊曾是清朝皇帝夏季處理朝政的熱河行宮,山莊內有眾多供皇親國戚游樂的苑景區,外有普樂寺、普寧寺、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等「外八廟」以及「棒槌山」等天然景緻。承德的許多建築兼有漢蒙藏維等民族藝術特色和江南園林風格,1985年被評定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承德民間有「熱河化兵(冰)」的傳說,當初未建避暑山莊時,有位總兵上書康熙帝,請求撥款重修長城,以固邊防。康熙不同意,認為國家要太平,關鍵在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後來,隨著避暑山莊的修建,熱河小城也逐步形成。與其它古城不同的是,這里地勢開闊,無險可守,卻不曾建城牆城門,建城300餘年也未曾刀兵相見。前清乾隆不僅把承德當「夏都」,也視為聯合、融匯各民族的「平台」。「熱河化兵」的傳說也成為一種文化元素傳承下來。
中國航空旅遊網(www.cnair.com) 原文:http://spot.cnair.com/hebei/chengde/list_chengde.htm
2. 去壩上草原需要帶什麼東西
1、保暖衣物,在承德市內還穿短褲,在壩上要穿兩件,特別是在傍晚。
2、被單:以備旅館不更換被褥時使用。
3、雨具:壩上草原是典型的山區氣候,從一片烏雲飄來到雨過天晴一般不超過20分鍾,可不會知道什麼時候又會下雨。
4、帽子:防曬。
(2)豐寧滿族自治縣植綠添景扮靚進京通道擴展閱讀
壩上草原主要景點:
1、塞罕壩公園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一百四十一萬畝,其中森林面積一百零六萬畝,草原景觀二十萬畝。在一百零六萬畝森林中,有落葉松﹑樟子松和雲杉組成的人工林七十六萬畝,有白樺﹑山楊﹑柞樹﹑楓樹等組成的天然次生林三十萬畝。
2、第一草原
豐寧京北第一草原地處豐寧壩上,這里盛夏無暑,花鮮草茂,空氣清新,是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被稱為連接北疆和京津的綠色走廊。有京北第一草原、白雲古洞、九龍奇松、洪湯寺溫泉等眾多景點。還有剪紙、滕氏布糊畫等民間藝術和獨特的滿蒙習俗。
3. 什麼是壩上草原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現泛指張家口以北100千米處到承德以北100千米處,統稱為壩上地區。就旅遊地域而言,主要又分為豐寧壩上、圍場壩上、張北壩上和沽源壩上。
壩上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2100米,在北緯41°~42°,年平均氣溫約1.4℃~5℃,它西起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尚義縣,中挾沽源縣、豐寧縣,東至承德市圍場縣。
壩上的風景最為美麗:夏季,這里天藍欲滴,碧草如翠,雲花清秀,野芳瓊香;金秋時節,萬山紅遍,野果飄香;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花,這里就如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優美的畫。
壩上草原總面積約350平方千米,是內蒙古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86米,最高海拔約2400米;是灤河、潮河的發源地。置身於草清雲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雲欲擦肩」之感。旅遊季節平均氣溫為17.4℃,是理想的綠色健康旅遊休閑勝地。
壩上天高氣爽,芳草如茵,群羊如雲,駿馬奔騰,壩緣山峰如簇,碧水潺潺;接壩區域森林茂密,山珍遍野,野味無窮;上壩後,即可給您怡人的消暑之感。涼風拂面掠過,頃刻問鑽進您的衣襟。環顧四野,在茂密的綠草甸子上,點綴著繁星般的野花。大片大片的白樺林,濃裝玉肌,層層疊疊的枝葉問,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美麗的閃電河如玉帶環繞,靜靜地流過您的身邊。牛群、馬群、羊群群棲覓食,放牧人粗獷的歌聲和清脆的長鞭聲,融合著悅耳動聽的鳥聲,更給朴實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壩上草原夏季無暑,清新宜人。斑斕的野花,始於壩緣,有的燦若金星,有的纖若紅簪,四季花色各異,早晚濃淡分明。
夜幕之時,明月篝火,是訴說情話的好去處;你可以到篝火旁同南來北往的遊客盡情地攀談、跳舞、唱歌;還可以獨自坐在草原上,享受獨處的妙趣。清晨起床,你可以踏著軟軟的天然草氈,聆聽百鳥清脆的歌聲;也可去看看草原的日出。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綠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立刻變成了閃爍的珍珠;各種植物轉眼一片嫩綠;馬群、牛群、羊群也在廣闊的草原上開始蠕動,真是一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勝景。
4. 承德避暑山莊,壩上草原旅遊需要帶什麼東西
美麗的壩上草原位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境內,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大草原,距東直門260公里,車輛正常行駛約5小時左右的路程。壩上草原總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是內蒙古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86米,最高海拔約2400米;是灤河、潮河的發源地。置身於草清雲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雲欲擦肩」之感。旅遊季節平均氣溫為17.4℃,是理想的綠色健康旅遊休閑勝地。
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燕山山脈北側,北枕內蒙古草原;南處燕山群峰環抱;西臨張北地區;東與承德毗鄰,總面積8765平方公里。全縣分:壩上、接壩、壩下三個區域,壩上天高氣爽,芳草如茵,群羊如雲,駿馬奔騰,壩緣山峰如簇,碧水潺潺;接壩區域森林茂密,山珍遍野,野味無窮;壩下山青水秀,長河如帶,川寬谷幽,更有勝似江南的窄嶺粟倉,形成了自然獨特的旅遊環境。
通過秀麗多姿的群山畫廊,壩緣樸素迷人的景色便映入您的眼簾。上壩後,即可給您怡人的消暑之感。涼風拂面掠過,頃刻間鑽進您的衣襟。環顧四野,在茂密的綠草甸子上,點綴著繁星般的野花。大片大片的白樺林,濃裝玉肌,層層疊疊的枝葉間,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美麗的閃電河如玉帶環繞,靜靜地流過您的身邊。牛群、馬群、羊群群棲覓食,放牧人粗曠的歌聲和清脆的長鞭聲,融合著悅耳動聽的鳥聲,更給朴實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壩上草原夏季無暑,清新宜人。斑斕的野花,始於壩緣,有的燦若金星,有的纖若紅簪,四季花色各異,早晚濃淡分明。夜幕之時,明月篝火,是訴說情話的好去處;
你可以到篝火旁同南來北往的遊客盡情的攀談、跳舞、唱歌;還可以獨自坐在草原上,享受獨處的妙趣。清晨起床,你可以踏著軟軟的天然草氈,聆聽百鳥清翠的歌聲;也可去看看草原的日出。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綠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立刻變成了閃爍的珍珠;各種植物轉眼一片嫩綠;
馬群、牛群、羊群也在廣闊的草原上開始蠕動,真是一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勝景。
承德壩上草原比避暑山莊遠,不是同一個景區。壩上草原旅遊季節6、7、8三個月最好,氣溫有點低,要多帶點衣服。其它沒什麼要注意的。
5. 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園林是什麼
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園林是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6. 壩上草原在華北平原北部和內蒙古高原南端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
河北省豐寧壩上草原介紹: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現泛指張家口以北100公里處到承德以北100公里處,統稱為壩上地區. 壩上草原位於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這里屬大陸季風高原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平均氣溫攝氏24度,這里水草豐茂、富饒美麗、冬夏分明、晨夕各異,乃為一處旅遊、休閑、避暑、度假的勝地.
壩上草原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窪水清澈,青草齊肩,黃羊成群,生態環境優良。蒙古語稱此地為「海留圖」,意為水草風貌的地方。
壩上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公尺,所在緯度為41度——42度之間。年平均氣溫約1.4-5度,它西起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尚義縣,中挾沽源縣、豐寧縣,東至承德市圍場縣。壩上的風景最為美麗;夏季,這里天藍欲滴,碧草如翠,雲花清秀,野芳瓊香;金秋時節,萬山紅遍,野果飄香;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花,這里就如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優美的畫。
壩上草原總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是內蒙古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86米,最高海拔約2400米;是灤河、潮河的發源地。置身於草清雲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雲欲擦肩」之感。旅遊季節平均氣溫為17.4℃,是理想的綠色健康旅遊休閑勝地。
壩上草原天高氣爽,芳草如茵,群羊如雲,駿馬奔騰,壩緣山峰如簇,碧水潺潺;接壩區域森林茂密,山珍遍野,野味無窮;上壩後,即可給您怡人的消暑之感。涼風拂面掠過,頃刻間鑽進您的衣襟。環顧四野,在茂密的綠草甸子上,點綴著繁星般的野花。大片大片的白樺林,濃裝玉肌,層層疊疊的枝葉間,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美麗的閃電河如玉帶環繞,靜靜地流過您的身邊。牛群、馬群、羊群群棲 覓食,放牧人粗曠的歌聲和清脆的長鞭聲,融合著悅耳動聽的鳥聲,更給朴實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壩上草原夏季無暑,清新宜人。斑斕的野花,始於壩緣,有的燦若金星,有的纖若紅簪,四季花色各異,早晚濃淡分明。夜幕之時,明月篝火,是訴說情話的好去處;你可以到篝火旁同南來北往的遊客盡情的攀談、跳舞、唱歌;還可以獨自坐在草原上,享受獨處的妙趣。清晨起床,你可以踏著軟軟的天然草氈,聆聽百鳥清翠的歌聲;也可去看看草原的日出。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綠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立刻變成了閃爍的珍珠;各種植物轉眼一片嫩綠;馬群、牛群、羊群也在廣闊的草原上開始蠕動,真是一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勝景。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朋友們,到壩上草原來吧。看看含羞的草原野花,聽聽誘人的草原情歌,欣賞一下令人心醉的草原夜色吧。來吧,朋友!讓我們到草原的懷抱里與小草鮮花盡情地相擁吧……
7. 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子母象風景區怎麼樣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燕山東麓古長城北側,隸屬於秦皇島市。處在環京津、環勃海經濟圈中,具有較好的經濟地理優勢。全縣總面積3510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人,轄25個鄉鎮,396個行政村。境內多為丘陵山地,縣域經濟以礦業和林果業為特色產業,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特產資源,是經濟發展的潛在優勢。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燕山東麓,古長城北側,秦皇島市區西北部,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青龍鎮距秦皇島市128公里。處在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中, 具有較好的經濟地理優勢。全縣總面積3510 平方公里。
青龍因境內有青龍河而得名。1987年5月10 日實行民族自治,建立青龍滿族自治縣,滿族人口佔65%。 青龍是山區農業縣,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稱。境內有北方著名的祖山風景旅遊區和青松嶺度假村。
青龍滿族自治縣轄6個鎮、19個鄉,396村民委員會:青龍鎮、祖山鎮、木頭凳鎮、雙山子鎮、馬圈子鎮、肖營子鎮、鳳凰山鄉、龍王廟鄉、三星口鄉、干溝鄉、大巫嵐鄉、土門子鄉、大石嶺鄉、隔河頭鄉、官場鄉、茨榆山鄉、平方子鄉、安子嶺鄉、朱仗子鄉、草碾鄉、七道河鄉、八道河鄉、婁仗子鄉、三撥子鄉、涼水河鄉.
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5億元,增長11.5%;全部財政收入達到10.46億元,增長69.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7億元,增長3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億元,增長3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8元,增長2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12906元,增長29.1%。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石材礦山
全縣有金、銀、銅、鐵、花崗岩、大理石等40多種礦產資源。特別是花崗岩,初步探明儲量就有26億立方米,儲量大,品種齊全,質地優良,經國家級放射性檢驗屬國頒標准A類,遍及全縣大部分鄉鎮,年產花崗岩板材200萬平方米;黃金,全縣有260餘條金礦脈,經國家儲委批準的黃金儲量為8.9噸,遠景儲量60噸,現年產量3萬多兩;鐵礦,全縣可供開採的鐵礦點有80餘處,總儲量4億噸,現年產鐵晶粉80萬噸。石、鐵、金是我縣三大支柱產業,有廣闊的開采前景。
青龍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甚多。東南面有氣勢雄偉、海拔1428米的祖山,山上有奇石、奇峰、奇水、奇洞、奇花,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上百個。這里春季百花盛開、夏季雲海蓬萊、秋季紅葉滿山、冬季林海雪原,是一處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有塞北小「黃山」之美稱。它與山海關、北戴河構成秦皇島「山—海—關」旅遊金三角。
西北方向有海拔1858米的燕山山脈第二大高峰——都山,它猶如一座摩天屏風,聳立在縣城西北部。山上植被茂密,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山頂有白沙似雪,古稱「都山積雪」,屬清代「口外八景」之一。
在肖營子鎮溫丈子西溝有清代「口外八景」之一的「大象飛泉」。此泉不僅夏景壯觀,冬季更加迷人,遊人至此無不拍手稱奇 。1995年在此地建成青松嶺旅遊度假村,佔地30平方公里。村內設有賓館服務區,休閑木屋區、野營帳篷區;野餐燒烤區、野生動物觀賞園、經濟作物園、射箭狩獵場、休閑垂釣區等多功能區。1998年,被譽為「北國第一村」。
2001年發現的涼水河溶洞群,形態各異的鍾乳石、石筍等十分豐富。2002年7月開始開發建設,添補了我國北方地區缺少溶洞旅遊項目的空白。
東北部與唐山建昌、遼寧綏中兩縣交界處的陽山洞景區,山林茂密、奇洞遍布、古跡奇特。有大小岩洞幾十個,洞內佛教文化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將軍石、常老宏古墓、碾子洞、僧人居室、一線天峽谷、龍潭瀑布、菩薩墳等景觀可視性很好,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
明長城從東、南、西三面環繞,是青龍與撫寧、盧龍、遷安、遷西四縣的交界處,長183公里,大小關隘20餘處,敵樓300多座,煙墩30個,還有古時留下來的鐵炮、硝石、碑刻、將軍墳等遺物,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均可開發成良好的旅遊項目。
除上述這些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外,還有歷史文化、滿族風情等社會旅遊資源,可以說青龍發展旅遊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林果資源
「龍富」牌紅富士蘋果,被認定為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青龍甘栗
全縣有林業用地328.3萬畝,現有林地面積212萬畝,干鮮果樹2200多萬株,常年果品產量12萬噸。主要有蘋果、梨、板栗等。青龍的水果,由於氣候適宜,生長期長,光照條件好,含糖量高,酸甜可口,暢銷國內外。青龍板栗是「京東板栗」的代表產品,在日本單獨注冊商標為「青龍甘栗」。所產的「龍富」牌紅富士蘋果,在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倍受國內外專家好評和消費者青睞。
畜牧業資源
全縣有170萬畝草坡可供放牧。載畜量可達90萬個羊單位,發展牛、羊的潛力巨大。
旅遊資源
大自然賦予青龍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共有祖山旅遊風景區、冷口大象飛泉、青松嶺旅遊度假村、桃林口水庫上游區等多種旅遊景點。特別是被稱為「塞外黃山」的祖山,最高峰海拔1424米,山上險峰怪石,奇花異草,並有古跡點綴,風景獨特秀美,是一個天然的森林公園。目前,祖山投資5000多萬元的一期開發工程已經完成,交通、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都已配套,已具備了接待國內外不同層次遊客的能力。現在正在謀劃二期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11億元人民幣。 祖山風光
[編輯本段]山野資源
青龍山場廣闊,山野資源極為豐富。共有山雞、野兔等野生動物130多種;野生中葯材400餘種。年可產山杏仁250噸,此外還有野生獼猴桃、山蕨菜等野生名貴食用果菜,是個天然的種、養殖場。
「九五」期間,全縣人民在縣委的領導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城鄉面貌大為改觀,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宏觀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5億元,增長11.5%;全部財政收入達到10.46億元,增長69.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7億元,增長3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億元,增長3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8元,增長2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12906元,增長29.1%。
三次產業全面發展。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完成工業增加值25億元,增長9.4%。全年生產鐵精粉600萬噸,增長30.4%;鐵礦業實現稅收6.74億元,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積極鼓勵引導加工製造業改造升級,富鵬天雅制衣和奔象木業項目建成投產,玻璃纖維網格布及池窯拉絲一期工程即將竣工。農業經濟平穩增長,完成農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12%。新建標准化雞舍120棟,出欄肉雞1200萬只。新增優質果品基地1.9萬畝,果品產量達到15萬噸。中葯材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食用菌栽培達到600萬袋。新增鑫興牧業等11家市級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率31.5%。旅遊服務業健康發展,完成三產增加值14億元,增長20%。祖山望海禪寺、桃林口綠色餐廳、干溝陽山洞等旅遊開發項目進展順利,祖山和黃金溶洞被評定為國家3A級景區。全年接待遊客18.9萬人次,實現社會收入1.04億元。商貿物流、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業發展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增農家店100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3億元,增長30%。
截至2008年12月30日,青龍滿族自治縣財政收入完成10.46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69.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68億元,同比增長36.7%。
2008年,青龍滿族自治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深入實施「工業強縣、鋼鐵立縣、開放活縣、和諧興縣」戰略,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園區建設、城市建設、全民創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縣域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經濟實力逐年在全省實現了位次前移。
隨著山神廟循環經濟示範園、首秦龍匯綜合開發等重大支撐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富鵬天雅制衣和奔象木業等24個千萬元項目先後竣工或投產,雲冠栲膠擴建、正大肉雞養殖加工一條龍項目順利進展,這些大項目正強力拉動著青龍工業經濟。截至去年年底,該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億元,同比增長11.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5億元,同比增長33.5%。
2000年以來,隨著大量鐵礦的開采和鐵選礦的建立,青龍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因此被中央台焦點訪談曝光,但至今未有改善。一處處廢棄的礦山嚴重影響縣區美觀。
青龍河近幾年由於采砂及非法捕魚的影響,經常發生溺水事故,魚銳減,野生鳥類也大量減少。
[編輯本段]青龍奇跡
當唐山化為一片廢墟的時候,距唐山市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龍縣卻奇跡般躲過了這場塌天大禍。
在國家地震局中,大家意見並不一致。分析預報室京津組長汪成民此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回憶,以他為代表的國家地震局一批年輕同志堅持認為唐山、灤縣一帶會有大震,但他們的意見始終得不到重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軌」行為,也正是這次「越軌」行為使青龍縣躲過了大劫。
7月14日,全國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汪成民要求在大會上作震情發言。主持會議的時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沒同意,讓他在晚間座談時說,但強調不能代表地震局。就這樣,汪成民利用17日、18日晚間座談時間,通報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灤縣一帶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震情。汪成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代表青龍縣聽取汪成民做震情通報的,是縣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青春。19日一散會,王青春便立刻往回趕。到家已經是7月21日了,王青春連夜整理記錄,然後報告縣里。
這個時候需要做的,就是風險決策了。當時在縣科委工作的陸吉康撰文回憶道,記得當時的主要問題是怎樣決策的問題,既要預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風險,包括不震引起的社會風險和政治風險。
事實上,青龍的臨震信息並不完全來自汪成民。青龍縣自己就有兩個群測點。兩個群測點從1975年8月開始投入觀測,開始3個月數據有明顯的漂移現象,後轉入穩定,自1976年5月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1976年7月17又發現莫名其妙的指針些許的跳動現象。此外,青龍縣還從其他一些渠道獲得可能有大地震的消息。
多個相互佐證的信息讓青龍縣縣長冉廣岐提高了警惕。縣里通過廣播、會議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紹地震知識,防震方法,還把防汛和抗震結合起來,每個公社安排一名書記、一名工作隊負責人具體落實防汛抗震工作等。
最後,冉廣岐在7月25日青龍縣向縣三級幹部800多人作了震情報告,要求必須在26日之前將震情通知到每一個人。當晚,近百名幹部十萬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
青龍縣是一座群山環抱的縣城。27日,馬路兩邊大喇叭里廣播著「隨時發生地震」的警告。大大小小的商店沿街搭起了簡易棚賣貨,每個攤位前都有人爭先恐後地采購。擠擠插插的人流有點亂,馬路顯得時寬時窄,猶如一條吞咽食物的巨蟒緩緩蠕動。
冉廣岐坐鎮帳篷中,指揮青龍創造著人類災難史上的奇跡。
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華社刊發消息:「中國河北省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里,但這個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無一人死亡。
榮譽稱號
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中國蘋果之鄉」
青龍滿族自治縣為中國「萬兩黃金」縣之一
河北雜糧之鄉
8. 承德壩上草原有什麼旅遊景點
承德壩上草原如今最好玩最知名的景點要數中國馬鎮旅遊度假區
中國馬鎮就位於豐寧壩上草原的核心區域——大灘鎮,這里自古以來就是朝廷養馬的重要基地,水草豐美,文化氣息濃厚。
整個度假區有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個是舞馬世界主題樂園,號稱「草原上的迪士尼」,是中國馬鎮裡面一個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樂園,位於中國馬鎮一期中心位置,佔地面積為230000平方米,是景區中面積最大活動區域。 舞馬世界主題樂園主打草原沉浸式互動娛樂體驗和馬文化知識科普,通過互動演藝、實景馬戰、萌寵表演、名馬騎乘、游樂設施、電音派對、煙花篝火、網紅打卡拍照、親子特色美食等多元化的方式,帶給遊客獨特的草原度假體驗。
第二個是烤羊美食街,是壩上草原最具草原特色的美食集群,特色烤全羊、時尚融合菜、滿族八大碗、壩上粗糧館等等特色美食,滿足每一位遊客挑剔的味蕾。
第三個是蒙藏特色酒店群,主要有夢馬酒店和白馬酒店。夢馬酒店是馬鎮文旅集團傾力打造全新五星級主題度假酒店,地處中國馬鎮旅遊度假區中心地段,擁有融入不同主題的特色客房及套房,共424間,中餐廳可同事容納200人就餐,西餐廳可同時容納150人就餐。
白馬酒店是馬鎮文旅集團傾力打造蒙古族文化為主題打造的四星級酒店,擁有396間客房,餐廳可同時容納254人就餐。前攬海流圖國家濕地公園,背倚舞馬世界主題樂園。酒店建築承襲蒙古族後現代建築風格,體現文化包容的多樣性,以蒙古包為原型設計,給人以純白清爽的直觀印象。
9. 電視劇暖春在沽源的拍攝有哪些
到壩上草原,看電視劇<暖春>拍攝現場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現泛指張家口以北100公里處到承德以北100公里處,統稱為壩上地區. 壩上草原位於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這里屬大陸季風高原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平均氣溫攝氏24度,這里水草豐茂、富饒美麗、冬夏分明、晨夕各異,乃為一處旅遊、休閑、避暑、度假的勝地.
壩上草原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窪水清澈,青草齊肩,黃羊成群,生態環境優良。蒙古語稱此地為「海留圖」,意為水草風貌的地方。
壩上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公尺,所在緯度為41度——42度之間。年平均氣溫約1.4-5度,它西起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尚義縣,中挾沽源縣、豐寧縣,東至承德市圍場縣。壩上的風景最為美麗;夏季,這里天藍欲滴,碧草如翠,雲花清秀,野芳瓊香;金秋時節,萬山紅遍,野果飄香;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花,這里就如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優美的畫。
壩上草原總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是內蒙古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86米,最高海拔約2400米;是灤河、潮河的發源地。置身於草清雲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雲欲擦肩」之感。旅遊季節平均氣溫為17.4℃,是理想的綠色健康旅遊休閑勝地。
壩上草原天高氣爽,芳草如茵,群羊如雲,駿馬奔騰,壩緣山峰如簇,碧水潺潺;接壩區域森林茂密,山珍遍野,野味無窮;上壩後,即可給您怡人的消暑之感。涼風拂面掠過,頃刻間鑽進您的衣襟。環顧四野,在茂密的綠草甸子上,點綴著繁星般的野花。大片大片的白樺林,濃裝玉肌,層層疊疊的枝葉間,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美麗的閃電河如玉帶環繞,靜靜地流過您的身邊。牛群、馬群、羊群群棲 覓食,放牧人粗曠的歌聲和清脆的長鞭聲,融合著悅耳動聽的鳥聲,更給朴實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壩上草原夏季無暑,清新宜人。斑斕的野花,始於壩緣,有的燦若金星,有的纖若紅簪,四季花色各異,早晚濃淡分明。夜幕之時,明月篝火,是訴說情話的好去處;你可以到篝火旁同南來北往的遊客盡情的攀談、跳舞、唱歌;還可以獨自坐在草原上,享受獨處的妙趣。清晨起床,你可以踏著軟軟的天然草氈,聆聽百鳥清翠的歌聲;也可去看看草原的日出。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綠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立刻變成了閃爍的珍珠;各種植物轉眼一片嫩綠;馬群、牛群、羊群也在廣闊的草原上開始蠕動,真是一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勝景。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朋友們,到壩上草原來吧。看看含羞的草原野花,聽聽誘人的草原情歌,欣賞一下令人心醉的草原夜色吧。來吧,朋友!讓我們到草原的懷抱里與小草鮮花盡情地相擁吧…
補充下,當記者問到為什麼把開機儀式選擇在豐寧壩上,烏蘭塔娜導演感慨萬千,她說:「豐寧壩上的東溝村正是幾年前《暖春》電影的拍攝地,這里的一草一木,簡朴的村莊茅舍,都能將我們主創團隊的創作靈感激發到最佳狀態。所以此次同名電視劇的拍攝,我們依舊...
10. 暖春電視劇是在哪拍攝的
暖春拍攝地點:河北豐寧壩上東溝村。
《暖春》是由武漢電視藝術中心、北京東澤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溫州電視台製作中心、北京泰合百聯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烏蘭塔娜編劇並執導,田成仁、齊如意、於偉傑、郝洋等主演的苦情劇。
該劇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講述了孤兒小花被善良的寶柱爹收養以後,面對叔叔和嬸娘的反對,她用自己的寬容和善良感動了周圍人以及家人,長大成人後的她選擇做一名鄉村教師回報家鄉的故事。
(10)豐寧滿族自治縣植綠添景扮靚進京通道擴展閱讀
暖春劇集簡介:
1980年代末,北方偏僻山村。女娃小花先後失去父母、奶奶,成為孤兒,隨後她雖被村長及某戶人家收養,過得卻是終日以淚洗面的屈辱日子,無奈,她逃離出生地上河村。來到芍葯村附近時,小花不堪疲勞及飢餓昏倒在地,得路遇的村民相救。
眾村民雖可憐她這個野娃,卻因怕加重原本就沉重的生活擔子,不願將她領養。年邁的寶柱爹是位善心老人,他怕本已奄奄一息的小花再有好歹,不顧寶柱及兒媳香草反對,默默將她背回了家中,沒有血緣關系的祖孫倆開始了相依為命的日子。
香草因為不能生育,將小花視作眼中釘,但任她鐵石心腸,也難不被一個異常懂事、善良的女娃的溫情與眼淚漸漸融化。
暖春製片人王振宏表示:
《暖春》是一部讓國人值得思考的文藝作品。體現了優良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該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的翻版,盡管人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只要有好的榜樣帶領,最終還是會有好的結果的。而且得與失只是片面和暫時的,所以人所面對的各種各樣的誘惑和私慾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一天天的洗刷並且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