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牆上海
① 上海哪家植物牆公司比較好
千山素集。
② 室內植物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在我國,說起植物牆,人們只知道它是一個新事物,發展也不過最近幾十年。能夠說起的就內是一些比較容有名的植物牆:上海世博會植物牆主題館、浙江索爾園林植物牆。對於植物牆發展歷史特別我國植物牆發展也知之甚少。
其實,從世界范圍來說,植物牆歷史不僅不是我們想像的短小,而且大有來頭、歷史也夠久遠。早在上世紀初就出現過「植物牆」,只是在當時技術各方面欠缺的情況下,植物牆也相當簡陋,植物也不易存活,當時僅有少數人知道。到了1927年,澳大利亞就以法律形式規定,如果要建築牆的話,必須搞植物牆。真正令植物牆為人所知,還要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叫帕特里克·布蘭克的植物學家的出現。他從1988年開始,他利用自己的植物學知識,在世界各地為多座高層建築披上綠色植被,「植物牆」從此時起也逐步被人所知。
我國植物牆發展還是在最近幾十年,在引進國外先進培植植物牆技術的同時,加以創新。如今,我國植物牆技術發展日趨成熟也有了自己的培植技術。隨著國家對科技方面的重視,人們對環境要求的提高,植物牆在我國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③ 生態綠牆的簡介
2010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生態綠牆單面長180米,高26.3米,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為目前全球已實施的最大的生態綠牆(是日本愛知世博會綠牆面積的2倍)。傳統的牆面綠化應用較多的是採用攀緣植物依附於結構物,依靠攀緣植物的生長來覆蓋牆面,達到垂直綠化的效果,而這種方法的形成過程比較慢,要使垂直綠牆達到一定高度,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世博會主題館的建設則要求在三個月內形成綠化效果,覆蓋26.3米高度,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牆面,而且要保證在兩年以上的展示期內保持穩定的生態綠牆效果,這就要求必須找到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和施工方法來實現。
根據主題館特殊的使用要求和上海當地的氣候條件及主題館東西兩個牆面的特殊生境,園林工程公司在主題館生態綠牆的建設中解決了八大難題:一是必須在三個月時間內達到5000平方米的垂直綠化覆蓋效果;二是必須能夠適應上海世博會期間長達一個月的梅雨天氣的影響,保證梅雨期間植物不會出現爛根枯萎;三是能抵抗夏季日光直射造成的高溫,保證植物不枯;四是能經受上海冬季低溫的考驗;五是主體結構及植物能抵抗11級台風;六是保證植物及栽培介質不脫落;七是方便安裝和拆卸,能滿足植物即時更換的要求;八是能滿足垂直牆面滴灌的要求,滴灌水壓穩定均一;九是生態綠牆的荷載要在已有結構層允許的荷載范圍之內。
在主題館生態綠牆開工建設前的三年時間,上海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就已經在植物的選擇、栽培介質的研究、栽培容器及構件系統、灌溉系統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合作單位上海植物園在栽培介質、栽培容器方面取得了國家專利,擁有完全知識產權。在2008年植物園舉辦的上海春季花展2號門景點展覽中進行過小規模的實驗性展覽,在徐家匯百腦匯廣場等地也做過布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實驗數據。並以此初步篩選出一些生長快、覆蓋率高、抗性好的植物品種。這些成果均作為此次世博會主題館生態綠牆施工建設的基礎資料。
2010上海世博主題館生態綠牆的建設的七大亮點:
1、模塊系統
即植物栽培容器。因為生態牆有面積大、高度高的特點,且有便於養護和更換的要求,故在施工方案設計中提出模塊化安裝的技術,即栽培容器按照一定模數組成模塊,再和結構系統連接,易裝易拆,便於更換。
2、結構系統
即綠化模塊系統和主題館現有的鋼結構系統的連接構件。要保證足夠的牢固度並便於安裝和拆卸,同時要保證結構系統和原來的系統在色彩、材質上保持統一,不影響原來建築整體的設計意向和立面效果。
3、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的選擇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生態綠牆對植物的生長習性、根須的稠密度、對極端生境的適應性和對高溫高寒等有害條件的抗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必須通過大量的實驗,從備選擇植物中篩選出能適應生態綠牆要求的植物品種。
4、栽培介質
世博會主題館生態綠牆對植物栽培介質亦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保證清潔材質,不能孳生病蟲害,其次要保證栽培介質和植物根系結合緊密,還要保證栽培介質低容重。因此傳統的土壤介質不能滿足要求,只有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科技研發來選配出合適的栽培介質。
5、澆灌系統
主題館生態綠牆的澆灌要克服兩個難題,一方面栽培介質水分飽和和含水量過大而產生的滲漏會對參觀人群及環境產生影響,要保持栽培介質含水量的精準是一大難題。另一方面生態綠牆有26米的高差,必然帶來高處與低處水壓不同的問題,要解決澆灌水壓一致從而保證滴灌效果的均一性也是一個難題。
6、施工技術
在進行生態綠牆施工前,主題館的幕牆及鋼結構已經施工完畢。由於環境的要求及投資的控制,已無條件在牆面外搭設外腳手架進行施工。而在會展期間,苗木的更換也不能影響主題館的外觀效果,因而只能考慮從生態綠牆的後面來施工。而主題館原有鋼結構與幕牆之間也只有1米多的空隙可供施工使用。這樣就必須找到可行並保證安全的施工技術方案。
7、養護措施
因為世博會活動的使用要求,生態綠牆不能有頻繁的養護活動,而在如此極端的生境下,又要有必要的養護措施,這也是一對矛盾,因此必須找到一種適合的長效養護機制,並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合理的養護。這樣才能既不影響會展活動的正常進行,又保證植物景觀的效果。
④ 綠植牆哪些公司最專業
我覺得上海綠管家景觀綠化非常專業靠譜,他們是專業從事綠植牆,植物牆垂直綠化,從設計到施工到後期質保都是一步到位,一條龍服務,非常專業∞
⑤ 象上海的綠色植物牆在長江以北怎麼過冬是不是要更換其中的綠色植物
南北冬天氣溫差的不會太多的,上海冬天也是零下很多度。只要你不是很北方的地方或者大東北。
如果是氣候真的嚴寒的話,可以替換一下植物牆里的植物,將裡面的季節性植物換成常綠型植物。
如果樓主真的想換植物牆,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個公司。
⑥ 上海模擬植物牆公司哪家好
浙江明築這家是專門的企業,有十幾年了,產品種類也有上千種
⑦ 垂直綠化植物牆
植物牆或稱綠牆,是近年興起於法國的一項用於牆面垂直綠化新技術。青澤植物牆技術源自於法國植物學家帕特里克.布蘭克,在引進法國先進技術的平台上,我公司集無土栽培、微滴灌、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為一體,不僅具有法式植物景觀牆的浪漫、華麗、自然、層次色彩分明、錯落有致的原生態效果,且具有質量輕、適應性廣、易安裝於任何牆面,易更換、牆面四季常綠等特點;備選植物多樣性,可選用地被植物,也可選用小灌木,或多種植物混植,易於實現被裝飾牆面的全覆蓋;施水施肥採用自動控制,水肥管理簡單。植物牆可廣泛用於對建築物內、外牆體的垂直面綠化裝飾,可替代任何高擋牆面裝飾材料;用植物牆替代高速公路及市政交通的中央綠化帶,除具有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遏止城市熱島效應,還可節約大量的土地資源。此外植物牆還為建築設計提供了新設計元素,是「生態建築」的全新的解決方案。
家居植物牆
綠色植物編織成的牆體,他既有分隔內外空間的功能,又有蔥蘢的色彩,給人舒適與美感。我們根據不同的環境要求,設置出了造型各異,高低錯落,環境優美的牆體造型 ,經過精心修剪,在裝飾以牆頂燈具,牆面修剪出優美的圖案,使植物牆更顯美觀。
屋頂花園
該植物牆位於上海市仲盛屋頂花園,植物牆約有9個平方,採用了13種不同觀葉型植物。
植物牆使人們得以構建一個更加貼近於大自然的生活環境。由於擺脫了土壤的條件限制,這一支持植物生長的系統非常輕,因此可以輕易地安裝於任何材質和造型的牆面,並不破壞原有牆體結構。
餐廳內
綠色是最容易被看見的顏色,因為綠色經過水晶體幾乎剛好落在視網膜上。可以消除神經緊張、改善心臟功能,解除眼睛的疲勞,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這面牆,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一片綠色,一種健康,還帶來了一個悠然的環境,怡然自得的心境。
總裁辦公室
該植物牆位於上海達芙妮總部總裁辦公室內,整面牆共有46個平方,使用了21種不同植物。該植物牆使用法術無土栽培技術完成。
不需要更多的陽光,不需要更多的土地,不需要更多的呵護,更不需要慾望的目光,只要一面混凝土的牆,用綠點燃牆面火一樣的青春。綻放的生命,勃發的生機,幽幽的夢境,給你一春的安然,一夏的清涼,一秋的寧謐,一冬的綠意
陽光房內
該植物牆位於上海外灘花園洋房的一個陽光房內,該牆面有15個平方,採用了15種不同觀葉型植物。
一花一菩提,一樹一乾坤。而一牆的植物,不僅是一個世界,而且是一片正在孕育的希望,引一道陽光,植物牆將背起塵埃和吵嚷,為你吟唱出一幕幕美好,一幕幕希望。帶給你綠色,希望的顏色,生命的顏色,治癒的顏色,平靜的顏色。
地下室內的植物牆
室內綠化的首要條件是室內有充足的光照。一般利用窗的側射光或透過玻璃頂棚的直射光,但也可利用發光裝置,例如植物生長燈,增加光照強度並延長光照時間,不僅解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問題,而且極大的美化了植物牆的整體效果。因此,室內綠化幾乎不受空間位置的限制。
建築物的天然空調
植物牆作為一種垂直綠化的生態型建築裝飾選擇,由於其崇尚美觀高雅,推崇環保自然,又兼具功能性及實用性於一身,這種牆普及後,美觀、環保,當然少不了讓偷窺也變得有田園情調,目前已經在歐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在美國及日本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有公司在大力發展研究植物牆技術,它不只四季常綠、植物牆能阻隔大量光熱輻射,夏季可使建築內部溫度降低 7— 15 ℃ ,冬季則可使室內保持恆溫。此外植物和基質對聲音勻具有較強的吸收功能,並且能消耗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還能吸收如甲醛、苯、二甲苯,二氧化硫等千於種空氣污染美觀高雅、吸引眼球,在建築中使用後還可降低70%的室內噪音,長期保持室內溫度恆定,冬暖夏涼,持久耐用,易拆易換,堪稱營造最佳生活環境的典範。潤辰植物牆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它可以根據設計師及客戶需要結合氣候、溫度、濕度等綜合條件選配四季長綠植物,隨時在人們想要的地方構建出一個貼近大自然的生活環境。
綠化上大力推廣綠色植物牆,讓更多的綠牆代替那些鋼筋混凝土和磚石圍牆,可以讓我們的城市充滿生機和活力
圍牆植物牆
植物牆具有改善空氣質量的顯著效果。不僅僅是植物葉片,就連植物的根和所有依賴於植物的微生物都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在基質的表面,污染物微粒從空氣中被分離出來並慢慢被分解和礦化,最終成為植物的肥料。因此,在任何建築物表面,植物牆都是一個改善空氣質量、增加空氣水分和降低城市污染的有效工具。
俏江南植物牆
海廣東路102號蘭會所四樓垂直綠化植物景觀牆,採用品種達43種共計3008株。這是上海灘第一個熱帶花卉植物景觀牆。
運用植物及景園對居室進行裝飾已成為現代人們嚮往自然、追求田園生活的一種潮流。植物不僅具有裝飾作用,而且還具有改善室內環境的效應。植物作為生機盎然的裝飾元素與情趣別樣的景園相互配合為居室展現出不同的風情,傳遞著不同的文化氣息,使得居室的環境裝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材:有的
具體在:http://materials.a963.com/
⑧ 植物牆的發展史
在我國,植物牆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掘出刻有盆栽植物花紋的「五葉紋」陶塊。到了隋唐時期,盆景已經作為室內觀賞植物的一種形式而被人們普遍接受。明清兩代,室內植物已經逐漸成熟起來,從一般的娛樂性走向學術性,並且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理論。
在國外,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出土的傢具、陶器、壁畫等,其主要的裝飾題材都是植物花草。公元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期,室內盆栽花園盛行。那時由於城市的迅速發展使城鎮居民用地受到限制,室外花園規模相應縮小,對自然的依戀促使居民興建室內盆栽花園,以此來彌補室外花園空間的不足。
1927年,澳大利亞就以法律形式規定,如果要建築牆的話,必須搞植物牆。70多年來,澳大利亞的機關、私邸等,如果需要牆的話,全部種合歡樹、桉樹、珊瑚樹等,由這些樹組成了各種植物牆。
在日本,有關人員先在特殊的工廠里制好植物牆,然後再賣給需要植物牆的人。他們把制好的壁網框架放在一種特殊的水裡,很快上面就長滿了苔蘚類植物。於是 ,這些壁網框架,便成為一塊塊新奇獨特的生態預製件,也就是未來的植物牆。
在20世紀80年代,法國植物學家Patrick Blanc提出了把景觀設計與垂直結合的環保觀念。並於1986年製作了第一面室內立體綠牆景觀牆,5年以後他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面室外立體綠牆牆.從此立體綠牆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眾多場館不約而同的運用立體綠牆設計來看,立體綠牆是倡導生態和低碳生活很重要的標志。世博會召開以後.室內景觀設計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在中國遍地開花。
2013年以後,北京、深圳、上海、廈門、西安、青島等地政府相繼頒布扶持政策,植物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