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園農業
① 園藝專業與園林專業的區別
1、園藝與園林專業的理論知識不同:
園藝要掌握生物學和園藝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園林偏於設計更多要掌握結構性的工學知識。
2、園藝與園林專業的針對性不同:
園藝專業主要針對作物的栽培方面。例如: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栽培、生產、技術開發及推廣;植物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植物病蟲害的防治等等。園林專業主要針對景觀的設計、將園林植物按照生態原則合理運用到所設計的景觀之中。更多是做規劃設計,畫圖為主。
3、園藝與園林專業的研究方向不同:
園藝很多研究偏重果蔬植物,比如番茄,草莓這些的。而園林做植物研究的話更多的就是研究園林植物,比如園林景觀樹種,觀賞的園藝花之類的。目的性園藝還會注重植物的營養價值,園林就更多是注重對其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研究。
4、園藝與園林專業的畢業後頒發學位不同:
園藝是農學學位,而偏設計的園林是工學學位。
拓展資料:
園藝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和園藝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商貿、園林管理等領域和部門從事與園藝科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園林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園林植物繁育、養護管理與應用,城鄉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與設計,園林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復合型科學技術人才。
② 綠植園藝屬於什麼類目
在45類商標分類中,園藝商標屬於第21、31、44類
其中包括醫療服務;獸醫服務;人或動物的衛生和美容服務;農業、園藝和林業服務。包括:
4403-為動物提供服務
4404-農業、園藝服務
4405-單一服務
園藝植物是一類供人類食用或觀賞的植物。
園地栽培指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的栽培、繁育技術和生產經營方法。可相應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園藝一詞,原指在圍籬保護的園囿內進行的植物栽培。現代園藝雖早已打破了這種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種植更為集約的栽培經營方式。園藝業是農業中種植業的組成部分。園藝生產對於豐富人類營養和美化、改造人類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
③ 海淀雲端草莓園首次曝光,機器人干農活!不止科幻還很浪漫……
彈鋼琴、練瑜伽
這樣的場景
通常是無法和農業種植園聯系在一起的
但在位於海淀溫泉鎮的
5G 「雲端草莓」 農業展示基地 里
一幕幕夢幻般的場景
真實的上演了!!
日前我走進
溫泉鎮中關村科普農庄內的
「雲端草莓」種植基地
被眼前看到的景象
驚呆了!!!
1200平方米的空間里
明亮、潔凈
一條條 高低錯落 的草莓培養基
在半空中排開
一個個鮮紅欲滴的小草莓
從綠葉中探出腦袋
智能巡視 機器人
正 往返於一排排草莓間
認真地 為「養尊處優」的草莓
澆水、施肥
這是由
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打造的
全國首個
5G「雲端草莓」農業展示基地
之所以叫「雲端」草莓
是因為草莓長在半空中
數據與控制也在「雲端」
該項目通過多項先進技術
在基地內集成、運用
實現動動手指
就能「一鍵」種草莓!
5G「雲端草莓 」
不僅有趣,還有講究
在進入草莓種植溫室前
需要穿上一次性鞋套
並進入風淋室 讓全身360度
接受潔凈空氣的「 洗禮 」
這是為了 減少人體表面的
塵埃、蟲卵等污染物進入溫室
為什麼要把草莓種在空中?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鄭禾介紹,草莓是一種對光照要求較高的植物,栽培在半空中可以讓草莓更好地享受「日光浴」,有利於草莓產量和經濟效益。目前, 5G「雲端草莓 」 一畝地產量可達6000斤。
一排排掛在空中的草莓,採用「無土栽培」的模式,利用草碳、蛭石等構成的基質代替土壤,用滴管為草莓傳輸營養液。這種栽培方式,不用自然土壤,沒有土傳病蟲害。同時,草莓吸收後未充分利用的營養液,還能通過底槽管道回收,進行二次利用,也避免向外界土壤排放過量造成土壤鹼化。
對溫度的把控,也是草莓種植中的一門藝術。通過在園內安裝的5G智能溫室環境控制系統,可以用 手機操控頂窗、頂被。 冷了,給草莓「蓋被」,熱了,就「開窗」通風。
安裝在棚頂的「棉被」
此外,還有水肥一體化、LED植物補光、UVB殺菌、噴霧降溫等多項技術,均可通過 5G智慧農業物聯網雲平台 ,連接基地內 各種 設備和感測器,進行智能化管控。
「雲平台集成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 具有自主學習的功能,打個比方,今年種草莓,溫室控制在多少度,營養液配比多少,什麼時候澆水灌溉......雲平台把這些數據記錄後,第二年就可以作為經驗學習、積累,之後就可以實現直接由機器自動種草莓。 」鄭禾介紹。
在5G「雲端草莓」農業展示基地里,不僅可以採摘草莓,還能欣賞鋼琴彈奏,練瑜伽喝咖啡。鼻端充滿草莓清香,耳邊有音樂縈繞,輕松的環境給人帶來一種治癒感。
鄭禾介紹,「5G雲端草莓」是一種全新理念的草莓栽培方式, 其不僅僅 將草莓從地面栽培上升到半空中,同時也是一種多場景融合的嘗試,將 農業、 科技 、藝術、文化、 旅遊 相結合,注重環境提升與場景打造。
草莓栽培槽的自由升降,結合空間的搭配和變化,可以讓草莓種植基地實現 科研種植、休閑觀光、會展培訓 等功能於一體。 通過 把作物生長環境和人的感官體驗相結合,擴展了農業的應用領域,打造出高端農業樣板, 探索 提高農業產值效益的路徑。同時,也為人們帶來更多新鮮的體驗,提高生活幸福感。
「未來我們還將嘗試拓寬更多場景,比如可以將空中草莓培養基引入酒店大堂、商務樓宇,結合建築環境設計有特色的綠植景觀。」 鄭禾介紹。
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於騰飛表示:「 5G雲端草莓是海淀區打造高質量『農業中關村』的一個具體嘗試。 項目通過將 科技 應用與農業生產進行深度融合,用 科技 向農業賦能。未來,希望通過農科所的引領和帶動,將這些新理念、新模式向其他農業園區進行推廣,向北京乃至全國進行輻射,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推動鄉村振興。」
張紫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