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榆盆景圖片
Ⅰ 豹榆盆景如何養
喜光稍耐蔭,夏季不怕曬,宜置於陽光充足、空氣通透處;冬季能耐寒。由於根部容易受損,因此要慎防霜害。 一 澆水 平時澆水宜充足,高溫季節,要特別注意盆土保濕,每晚澆透水,次日早晨要補水,但不使盆中積水。冬季澆水少,但要隨時保濕。生長期要少噴葉水,以防葉片變大,降低觀賞價值。葉面有塵埃必須清洗時,亦應按排在有陽光時進行。 二 施肥 生長期4~10月(霉雨天除外)每15~10天施一次稀簿有機肥水。氮磷鉀配合使用,修剪後2天左右,葉噴尿素;冬季入室前10天左右,澆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有機肥或餅肥水,以起抗寒固根作用。入室後施一次餅肥屑;春季葉芽綻開後的第一個月每周澆肥,然後改為每兩周一次,直到夏末。 三 修剪 生長期經常修剪,春天修剪所有的新芽,只保留一或兩組葉片;剪去細密枝、交叉枝,以保持優美樹形。但雨天不能剪,以防流液枯枝。健壯植株可在夏末秋初將老葉仔細剪除,施一次稀薄速效肥,半月後長出細小嫩綠的新葉,觀賞價值很高,在特殊情況下(如參加展覽)也可提前摘葉。 四 翻盆 翻盆以早春最宜,秋季亦可。翻盆去二分之一舊土,並剪除部分老根,以促進來年生長。要使用排水良好的混合土壤,以PH5.5~6的腐殖質混合土為宜。幼株每年早春時重新植盆,十年以上的成形盆景可每2-3年翻盆一次。 五 病蟲害以80%敵敵畏1500倍液或風雷激2000倍液噴殺金花蟲、介殼蟲、天牛。要注意避免用樂果,否則易引起葯害。
Ⅱ 我家的鐵豹子盆景上盆一兩個月了沒發芽,而且每片葉子半邊枯黃怎麼回事
你好朋友,這種情況就是換盆的時候傷根了,根部吸收不上來水分養分,所以不能夠生長,葉片也會有一半發黃修剪一下,減少蒸發量,葉片經常噴噴磷酸二氫鉀。
Ⅲ 榔榆有哪些作用
榔榆又名小葉榆、豹皮榆、秋榆、榔樹、蚊子樹。落葉大喬木,高25m,樹冠扁球形或卵圓形。樹皮紅褐色或暗綠色,呈不規則塊狀脫落,幼枝有深褐色毛,後漸脫落。葉厚紙質,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針形,長2~5cm,寬1~2cm,先端漸尖或稍頓,基部圓形或楔形,稍偏斜,葉緣具單鋸齒。花簇生葉腋,或為短聚傘花序。翅果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成熟時褐色,種子位於翅果中央。花期8~9月,果熟期10月。
產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及四川、貴州等省、自治區。與白榆相比,榔榆耐水濕,適應性強,材質較白榆好,用途也廣。木材堅韌、紋理直,耐水濕,供建築、車輛、傢具等用。樹皮纖維可作造紙及人造棉材料。嫩葉及根可葯用,有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牙痛、乳腺炎。樹皮可作線香原料。老莖、老根萌芽力強,可製做樹樁盆景。
Ⅳ 豹榆樹是櫸樹嗎 如果不是什麼區別 怎麼分辨
豹榆就是櫸樹
Ⅳ 長滿紅色小果的盆景樹叫什麼
硃砂根,屬紫金牛科紫金牛屬,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南以及專台灣、日本、琉球及爪哇。屬
硃砂根不同的叫法:涼傘遮金珠、平地木、石青子(植物名實圖考),珍珠傘(江蘇、浙江),鳳凰翔(膓)、大羅傘、郎傘樹、龍山子(廣東),山豆根、八爪金龍、豹子眼睛果(雲南),萬龍、萬雨金(台灣)、三兩金(湘西一帶)。
硃砂根為常綠灌木, 果實繁多, 鮮紅艷麗, 與綠葉相映成趣, 極為美觀, 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 耐蔭性及匍匐發達的根系使其在景觀林下的固土作用明顯, 生態效益突出; 葯用性及其它經濟實用性又使其經濟價值倍增, 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觀賞、 生態及經濟三用植物。
Ⅵ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朋友送的盆景)
花名叫富貴籽,葯名叫硃砂根,不是叫什麼紫砂根。
【別名】紫金牛、鳳凰腸版、老鼠尾、平地木、權石青子、涼傘遮金珠、鐵傘、散血丹、浪傘根、金雞爪、高腳羅傘、小羅傘、士丹皮、金鎖匙、開喉箭、三條根、三兩金、高茶風、鐵涼傘、雪裡開花、金雞涼傘、大羅傘、鳳凰翔、大涼傘、紅銅盤、高腳銅盤、青紅草、硬腳金雞、珍珠傘、桂篤油、真珠涼傘、八爪龍、郎傘樹、龍山子、八爪金龍、豹子眼睛果、萬龍。,學名Ardisia Crenata Sims,屬紫金牛科,常綠小灌木。肉質根,初夏開花,核果球形,果徑8-12mm,初冬果轉紅色,鮮紅泛光,掛果期長達10個月以上或更長,常年掛果經久不落。
Ⅶ 這是哪種植物
榔榆
Ulmus parvifolia Jacq.
榆科 Ulmaceae 榆屬
別名:小葉榆 秋榆 榔榆 榆樹 豹皮榆 鼻利朗 杓樹榆 豺皮榆 掉皮榆 枸絲榆 構樹榆 紅雞油 雞瘤 榔木 榔皮樹 榔樹 撓皮榆 朴樹 橋皮榆 山櫻桃 鐵樹 脫皮榆 蚊榔樹 蚊榔榆 蚊子樹 香皮樹 楊絲榆 由榔樹 由朗樹 榆皮 構絲榆 紅雞榆 木+爾 田柳 蚊母樹 小葉櫸樹 柚樹 槕皮榆 Chinese elm
Ⅷ 鐵豹子樹學名叫什麼
鐵架木,學名Caesalpinia ferrea,英文:Libidibia ferrea。
巴西鐵木或豹樹,是一種在巴西和玻利維亞發現的樹。中等大小的樹,具有傘狀、相對平頂的微小羽狀復葉樹冠。它有光滑的淺灰色到象牙色的樹皮,斑駁著棕色或深灰色的斑塊,因此得名豹樹。隨著年齡的增長,樹皮會分批剝落,增加了吸引力。
樹皮是這棵樹最吸引人的特徵。它是深棕色、灰白色和綠色圖案的樹皮形成斑塊,類似於豹子的斑點。此外,樹干很短,靠近基部分枝,形成一個寬闊、開放、平頂的樹冠。此外,緻密耐用的木材是巴西紅木的替代品。它的葉子是雙羽狀的,中綠色,橢圓形,長 6 到 7 英寸(17.78 厘米)。新葉呈銹褐色。
此外,黃色的花開在頂生或腋生花序中。鍾形的孤花很小。此外,扁平果實是堅硬的棕色豆莢,有幾個種子。您可以從種子繁殖豹樹。在栽培中,該樹喜歡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它也對霜敏感。重要的是,它會發展出侵略性的根系,因此不應將其種植在建築物附近。
Caesalpinia Ferrea(豹樹)可以是遮蔭樹、標本樹或重點樹。安裝位置包括公園或大花園、人行道沿線和地上花盆。它對修剪反應良好,是一種受歡迎的盆景植物。
用途
它的木材通常用於製作電貝司和吉他的指板。它具有與紅木相似的手感和相似的色調屬性,但在 janka 硬度等級上平均軟近 1000 點,或比除西索和亞馬遜紅木以外的所有常見交易紅木品種軟近 1000 點。
與普通紅木相比,它的密度也較低,為每立方英尺 5-10 磅(大約 54 磅/立方英尺,而 60-66 磅/立方英尺)。
這種木材還可用於地板、精美傢具和手槍握把。它也被稱為 morado、palo santo、caviuna、巴西鐵木和玻利維亞紅木,但它實際上並不是紅木。
在吉他製作中,pau ferro 主要用於指板和琴橋。一些制琴師還將它用於原聲吉他的背面和側面。
Ⅸ 榔榆和山榆樹,是一種嗎
不是。
榔榆又稱小葉榆,榆科落葉喬木。樹干黃褐色,樹皮斑狀如鱗片,枝條細柔。單葉互生,葉片小而質硬,橢圓形,基部偏斜,葉緣有細齒,暗綠色。夏秋之間,葉腋間簇生黃綠色小花。 10月翅果成熟,黃褐色,長橢圓形。產我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區,為亞熱帶適生樹種。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區河岸塘邊常見生長。喜光,喜溫暖氣候,亦稍耐寒,耐旱,亦耐濕。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均能生長。壽命長,萌生力強,耐修剪。
榆樹,又名家榆,野榆,紅榆等。榆科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灰黑色,縱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狀。葉橢圓狀卵形,先端尖,基部稍歪,邊緣具單鋸齒。花先葉於3~4月開花,紫褐色,簇生於一年生枝上。翅果近圓形或倒卵形,先端有缺裂。種子位於翅果中央,4~5月果熟。
生長習性
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濕。能適應干涼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乾旱、瘠薄和輕鹽鹼土也能生長,生長較快,30年樹高17m,胸徑42cm。壽命可長達百年以上。萌芽力強,耐修剪,主根深,側根發達,抗風、保土力強。對煙塵及氟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可做觀賞盆景等。
Ⅹ 家裡栽榆樹好吧
好啊。
主要價值
供傢具、車輛、農具、器具、橋梁、建築等用。樹皮內含澱粉及粘性物,磨成粉稱榆皮面。摻合麵粉中可食用,並為作醋原料;枝皮纖維堅韌,可代麻制繩索、麻袋或作人造棉與造紙原料;幼嫩翅果與麵粉混拌可蒸食,老果含油25%,可供醫葯和輕、化工業用;葉可作飼料。嫩果(俗稱「榆錢」)可食,樹皮、葉及翅果均可葯用,能安神、利小便。也是抗有毒氣體(二氧化碳及氯氣)較強的樹種 植物體含beta-固淄醇、植物醇,豆淄醇等多種淄醇類及鞣質,樹膠,脂肪油。
葯用
以果實(榆錢)、樹皮、葉、根入葯。榆錢,春季未出葉前,採摘未成熟的翅果,去雜質曬干。樹皮,剝下樹皮曬干,或夏秋剝下樹皮,去粗皮 曬干或鮮用。葉,夏秋採摘,曬干或鮮用。根皮秋季採收。
一棵松樹,一棵榆樹
性味歸經:榆錢:微辛,平。皮、葉:甘,平。
功能主治: 榆錢:安神健脾。用於神經衰弱,失眠,食慾不振,白帶。
皮、葉:安神,利小便。用於神經衰弱,失眠,體虛浮腫。內皮: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榆錢:1-3錢;皮、葉3-5錢。接骨以內皮酒調包敷患處,止血用內皮研粉撒布患處。
園林
榆樹
榆樹
樹干通直,樹形高大,綠蔭較濃,適應性強,生長快,是城市綠化、行道樹、庭蔭樹、工廠綠化、營造防護林的重要樹種。在干瘠、嚴寒之地常呈灌木狀,有用作綠籬者。又因其老莖殘根萌芽力強,可自野外掘取製作盆景。在林業上也是營造防風林、水土保持林和鹽鹼地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植物文化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稱,言其不開竅,難解難伐之謂。其實,老榆木更象一個善解風情的「市場」老手,不管是王榭堂前,還是百姓後院,都見它的瀟瀟佇立的身影,豪放爽朗的笑聲,點綴裝飾的才情。雅俗共賞的老榆木,以自己堅韌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達理順的胸懷,占據著市場巨大的份額,贏得了眾人一致的好評和贊賞。
榆木木性堅韌,紋理通達清晰,硬度與強度適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適應,刨面光滑,弦面花紋美麗,有「雞翅木」的花紋,可供傢具、裝修等用,榆木經烘乾、整形、雕磨髹漆、可製作精美的雕漆工藝品
榆樹-人品(盆景)
。在北方的傢具市場隨處可見。
榆木與南方產的櫸木有「北榆南櫸」之稱。且材幅寬大,質地溫存優良變形率小,雕刻紋飾多以粗獷為主。是木中的偉男,大丈夫。榆木有黃榆和紫榆之分。黃榆多見,木料新剖開時呈淡黃,隨年代久遠顏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紅木的顏色。所以,北方傢具以榆木為最大宗,有擦蠟做,也有擦漆做。榆木與其它材質共生,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等古傢具大省隨時可見榆木傢具的蹤跡。榆木傢具製作年代跨度也大,從明早期至清晚期從未停止生產,其演變過程、地域特點都非常清晰。早期的榆木傢具以供奉傢具為主,比如供桌供案,形制古拙,多陳設在寺廟、家祠等處,因而才能保留至今。有一榆木雕制的木盆,無漆無飾,經長久撫摸和空氣氧化,包漿油亮奪目,木紋蒼老遒勁。百年遺物,完整無缺,撫之心動如酥,彷彿撫摸歲月滄桑的容顏。
白木也可以收藏,是指明朝的榆木和清朝的楠木。但由於榆木的天然紋路美觀,質地硬朗,紋理直而粗獷豪爽,再加上榆木所特有的質朴天然的色彩和韻致,無不與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相契合。所以,從古至今,榆木倍受歡迎,是上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製作傢具的首選。
就其歷史而言,從有了傢具的時代開始,便有了榆木傢具。榆木傢具所代表的不僅是一
榆樹
種傳統,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品味,一種格調。所以,榆木傢具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收藏並玩賞。因此,在收藏榆木傢具時,必須從工藝著手,雕工既要細膩,線條還要流暢;既要看品相是否完整美觀,還要看做工是否精細完美,如供桌用具的製作一般比較精細,其價值甚至要比一大件傢具都要高。
收藏家看它能否保值,主要有以下的考慮:
①形態美傢具的造型,無論繁復、簡潔,都要看它是否耐看。②材質優異,原木材料可以長久保存,這樣,愈用愈溫潤。③做工考究,典雅大方,清秀雋逸,審美意向好。當然要想得到一批雕工好、品相完整的古典榆木傢具,也是難能可貴的。即便如此,若能擁有一兩件榆木傢具,也足以點綴居室,蓬蓽生輝了。
知名榆樹
榆樹三兄弟
齡:450 年
此樹位於吉林省農安縣萬順鄉光輝村四社廟西屯。樹高15米,胸徑170厘米,樹冠覆蓋面積230平方米。主幹低矮,三大主枝連生在一起。一枝向上,一枝平卧,錯落有致,樹姿十分優雅。
傳說很多年以前,這里有一個大財主,他有3個兒子。長大成人後,父親要給他們分家立戶,但3個兒子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們說只有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日子才會興旺發達。父親聽了十分高興。後來,他們的日子果然越過越好。去世後他們葬在一起,然後長出了這棵連體樹,表明三兄弟世代同心。
古豹榆木樹
在今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甘井鎮境內,樹高近20米,樹粗6.71米,主幹粗大,其樹身7人合抱才能圍繞。樹冠覆蓋面積242平方米,樹冠雄偉,挺拔高大,樹根凸露地面,盤根錯節,酷似蛟龍卧地。
更為神奇的是樹身表皮極似豹皮紋身
林木中的活化石 (4張)
,四季色變,甚為罕見。該樹齡距今已有1600餘年,全國范圍內僅有四棵,被專家稱為林木中的活化石。
民間傳說
榆樹
榆樹錢 ,中國民間有食用榆樹錢的習慣,榆樹錢是榆樹的種子。
「榆樹錢」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在東北松花江畔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一對善良的農夫,老兩口僅靠著種幾畝薄田維持生計,雖然日子過的很苦,但老兩口卻非常善良,看到別人有困難總是傾囊相助,是遠近聞名的好人。
有一天,農夫出去打柴,看到路上躺著一位衣衫襤褸、奄奄一息的老者。農夫動了側隱它心,把老者背回家,老伴看這位老者快要餓死了,就趕緊把家裡僅有的一碗米煮成稀飯給老者吃,老者吃飽了,有了精神,看了看農夫的家,嘆了口氣說:「你們日子過的這這樣苦,還把僅有的一點米給我吃了,真不知怎樣感謝才好」。農婦說:「莫說感謝,天下窮人是一家,家裡人不幫助,還有誰能幫呢」。老者聽了農婦的話,很受感動,從懷里掏出一粒種子遞給了農婦,說:「這是一棵榆樹的種子,把它種到院子里,等到長成大樹時,如果遇到困難,需要錢時,就晃一下樹,就會落下錢來,切記不要貪心」。榆樹說完老者就走了。
農夫把這粒種子種到院子里,果然長出一棵樹來。老兩口精心地侍候著,澆水、除草、施肥,幾年長成了一株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更奇怪的是樹上竟結出了一串串的銅錢。雖然有了這棵樹,老兩口還是靠種地維持生活,只是遇到非常困難或者幫助別人的時候,才到樹下晃下幾個銅錢來。這個消息很快傳了出來,被村裡的一個地主惡霸知道了,他帶著打手,氣勢洶洶的來到農夫家,把農夫趕了出去,霸佔了這棵樹。
老地主來到樹下,看著樹上結著一串串銅錢,抱著樹就晃了起來,樹上的銅錢像雨點一樣嘩嘩地落。地主一邊晃樹,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喊:「我發財了,我發大財了」。地主從早晨晃到中午,最後地主和他的打手都被銅錢埋了起來,壓死了。從此以後,這棵樹就在也不落錢了。
次年,大旱,地里寸草不生,村民們眼看要餓死了。村裡幾個淘氣的孩子來到樹下玩,看到樹上又結出了一串串綠乎乎的東西,孩子們感到好奇,就爬到樹上,看到一串串像銅錢一樣的綠東西,忍不住摘下幾片放到嘴,還微微的有點甜,很好吃,孩子們高興的告訴了大人。飢餓的村民們紛紛來到樹下,吃這種綠東西,奇怪的是人們吃了它以後,就不感到餓,還渾身有勁了,全村人就靠這棵樹度過了荒年。[13]
後來,村民們為了紀念這棵曾經救活了全村人性命的樹,又因為她長的像一串串的錢,就給她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榆樹錢」。這樣「榆樹錢」就成了榆樹的種子,它隨風飄下,不論落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開花結果。多年以後,這個村子的周圍就長出了一片片的榆樹。
從那以後一遇到荒年,人們就吃榆樹錢來充飢。這個村子有這種奇怪的樹,慢慢的遠近村民都搬到這里來住,成了很大的村子,人們就把這個村叫榆樹村,人口越來越多,村子規模不斷擴大,就成為了榆樹縣,直到現在的榆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