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樹盆景矮化
❶ 桂花樹怎樣矮化
暖濕潤、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所種的土壤要求肥沃疏鬆、略帶酸性和排灌良好。四季桂較為耐旱耐寒,其生長適溫為20—30℃,冬季如無特大寒潮,一般都可露地越冬。通常可採用扦插、壓條或播種方法繁殖。若在花壇或園林配景,其株高可達2—3米。如果用於家庭盆栽則可矮化在1米以下。它的樹干分枝較多,葉片較細,其幼苗經長到一年之後便可陸續開花,長到3年之後花量更大,甚有觀賞價值。在栽培管理中,要注意適當增施草木灰和骨粉等磷鉀肥,藉以增添花量和香味。並要注意防治葉斑病,炭疽病,扁刺蛾和蠟蚧蟲等病蟲為害,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發育,適時開花。
❷ 我把盆栽桂花樹戳短了,只留光禿禿的枝,想它多生枝條,這樣對嗎
盆栽桂花樹種植技術盆栽桂花的養殖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二是適量澆水和及時排水;三是合理施肥。合適的光照和土壤桂花性喜溫,適合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桂花在貧瘠的土壤上,生長速度慢,經常不開花或少花。桂花喜光,可短期在蔭蔽處。同時要注意煙塵危害,在空氣質量太差的環境下生長的桂花往往不能開花。適度澆水並防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但盆內不可積水。雨天後需及時傾倒盆內積水,以防爛根。合理施肥桂花喜肥,4~5月,每半月左右施一次;6~7月,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初施最後一次。這樣桂花不但生長茂盛,開花多而且香。盆栽桂花修剪盆栽桂花不可任意其自由生長,因此桂花修剪是重中之重。如果不經常修剪,一是樹形走樣,不好看;二是原來的花盆可能就容不下越長越大的桂花樹了。桂花盆栽多修剪成獨乾式:從幼苗開始,選留一個主幹。當樹干達到預定高度時剪去頂端,使其萌發3-5個側枝,形成樹冠。此後每年發芽前進行一次修剪。主要修剪工作就是剪除病枯枝、過密枝、細弱枝,樹形不佳可適當截短枝條,使其萌發新芽,形成新枝。切記修剪不能過度,否則容易徒長枝。對於管理不當,已經形成畸形株的桂花,可採用下列修剪法: 1、長得很高而下部缺少樹葉的植株。將主幹高出部分部分截去(具體高度要根據個人喜好),促使下部樹干發出新芽,長成新枝。第二年按照心想的樹形剪去雜枝。 2、凡經修剪整形後的桂花樹,均應加強水肥管理、保證通風。整形後,在樹干基部或中部發現有可能影響樹形的芽,要及時除去。
❸ 成年桂花樹矮化修剪方法
想要將桂花樹矮化處理,在幼樹的時候就要及時打頂,直接將主幹頂部的部分剪掉就行。生長旺季時候還要及時抹芽,將頂部的嫩枝給剪掉,只保留兩三個嫩梢頂部就行。有長得過長的枝條建議拿彎,用來補充底部空缺,這樣也能起到矮化目的。此外,始花期時及時剪掉徒長枝,病弱枝,交叉枝等。
一、打頂處理
想要桂花樹矮化,在幼樹期間就要及時打頂處理。具體的修剪時間應選在春季進行,直接將主幹頂部的部分剪掉就行,這樣能保持一定的高度,不會長太高。修剪的時候還要將一些分枝,側枝適當剪短,讓養分更集中,促使後期更好的生長。此外,長得過密的枝條也要疏剪處理,適當修剪內部通風,透光性才會更好。
三、長枝拿彎
桂花枝條很多時候都會生長的長短不一,有的過長,這樣底部就會很空。這時可將過長的枝條全部拿彎來填補空缺,這樣能起到矮化目的,也能提高美觀度。注意要選在秋季進行,能減少對枝條的傷害。
四、修剪處理
當桂花進入始花期的時候要及時修剪處理。將一些徒長的,感染病蟲害的,瘦弱的,交叉的,重疊的枝條都剪掉,這樣能減少養分消耗,促使枝條更好的生長。
❹ 桂花樹怎麼修剪
修剪方法:剪口的端面應盡能避開大面與枝幹相切為45度角,葉芽留在斜口上側方向。在生長期,可帖近葉芽修剪,利於傷口癒合。非生長期,可在葉芽上端修剪。
定位剪:即指桂花造型第一次修剪,確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條,剪去多餘的枝條。山野採挖的樹樁,栽培成活後,萌發很多枝條,必須剪去大部分枝條,保留造型所需要的骨幹枝條,這就稱之謂定位剪。定位剪之後,確定了枝條的數量、位置及枝條間的相互距離,它直接影響桂花盆景的形態美。所以在修剪前,要認真構思,考慮樹木造型的形式,所謂「意在筆先」,同時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剪。因為枝條的取捨,取決於樹景形式的確立。保留的枝條應生長健壯,上下粗細協調,盡量避免平行、對稱、重疊,做到疏密有致,圍繞主幹上下左右展開,具有動勢。
縮剪:是一種縮短枝條的修剪方法,也是樹木造型和維護樹景的重要措施。從造型來講,通過縮剪使樹木矮化,枝條豐滿,自上往下粗細有度,彎曲有變,所以造型要注意三點:
①被剪枝幹與上節枝乾的粗細過渡的比例適合;
②縮剪時,留好芽眼的方向和角度,以調整新發枝條合理地佔有空間位置;
③縮剪枝節宜短忌長,第一節枝長於第二節,第二節枝長於第三節枝。從維護樹景來講,絕大部分成型的桂花盆景,每年生長季節抽出的徒長枝需要進行縮剪,以維護美的姿態。
桂花盆景主要依賴摘芽、摘心來控制超長枝,維持原貌。休眠期可縮剪,生長期則不宜縮剪。休眠期進行強剪,除去各種忌枝。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光照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後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澆水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後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翠姆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後,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❺ 怎樣修剪桂花樹
除樹勢、枝勢生長不好的應短截更新外,一般應以疏枝為主。枝條過密的植株可適當剪去內膛枝、細弱枝、病蟲枝,使之通風透光,錯落有致;長得過高、下部又缺少枝條的植株,可將主幹頂部剪去,促使下部樹干萌發新枝;幼樹的修剪應從幼苗開始,選留一個主幹,當主幹長到預定高度時打頂,促使其萌發3~5個側枝,使之形成獨乾式樹冠。
成株每年花謝之後可將夏、秋季生出的徒長枝全部剪去,保留健壯的春生枝條;春季萌芽前再將乾枯枝、病蟲枝、密生瘦弱枝全部剪去,使養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條上,促使其多開花,且使樹形整齊、優美。
若植株出現上強下弱、樹形不佳現象時,可適當進行短截,促使下部萌發不定芽,長出新枝。但短截不能過多,否則易萌發徒長枝,影響開花數量。經過修剪整形後的桂花樹,應加強水肥管理,發現樹干基部出現萌櫱枝時要及時除去,以免消耗養分,擾亂樹形。
❻ 盆栽桂花何時修剪最好
重剪、強剪的最佳時間為1-2月份樹木處於休眠期。小修的話,一年四季都可以。
矮化或盆栽樹的修剪,要從小苗抓起。矮化供採花的品種,定干高度應大大降低,修剪同上。對用作盆栽的桂樹,必須根據你設計的高度,早期控制。一年苗就開始定千,方法同上。小苗在10—20公分高時,就應逼它分枝,去掉頂心。20-30公分時嫩干半木質化時仍回縮至功能葉腋以上2至3公分剪除。自然生長的一、二年小苗,因養分貯存不足,不宜在功能葉片以下回縮修剪,以保護較多的功能葉片為佳;功能葉是指由嫩葉的消耗期轉為具有光合能力的、可「自食其力」並有多餘養份輸出給母體的綠色葉片。
❼ 桂花樹的修剪方法
1、長很高而下部缺少枝葉的植株
可將主幹的2/3或3/4以上部分截去,促使下部樹干另發新枝。來年發現徒長枝、位置不當枝以及其他雜亂枝條應全部剪除,使之形成豐滿的自然形。
2、頭重腳輕、生長過高的樹
每年都要將上部強枝縮剪去約1/4。地栽修剪整形時,同時要剪去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徒長枝以及不能開花的老枝,以利通風透光。凡經修剪整形後的桂花樹,均應加強水肥管理。整形後,在樹干基部或中部發現有叢生萌櫱,要及時將芽抹去。
(7)桂花樹盆景矮化擴展閱讀
1、不修剪整株
不修剪整株即緩放,適用於對於幼樹期桂花造型的初級階段。主要包括扭稍和拉枝,前者是將生長初期的嫩枝條人為使其變得柔軟,以改變生長方向,起到調整位置作用。拉枝則是對於粗大的一年生枝條,通過藉助鐵絲,並向地面釘木樁,來控制生長方向。
2、小幅度修剪
首先是摘心,摘除枝條最頂端帶3、4片小葉的嫩枝條,促進多分枝,適用於生長中的營養枝。注意的是,必須掐枝條,若只掐葉是沒有效果的。
其次短截,是對於一年生長枝條所進行的工作,修剪後,保留該枝條的一半以上,能促進枝條上部部分芽的生長,促進多分枝。
然後重剪則是保留一年生枝條的一半以下,修剪後,可以激活枝條下部的休眠芽,以後很可能會形成新的長枝或是變成開花枝。
最後回縮工作是對於一個兩年生以上的長枝條來說的,剪去上一年生長的部分,更換枝組,促進多分支,還能有效控制開花的部位,不再逐年外延。
3、大幅度修剪
此種方法適合於老桂花樹的更新。前兩種修剪後,對整個樹形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大幅度修剪,很可能將原先樹形變得面目全非。還可以和嫁接結合使用。
❽ 桂花樹怎樣修剪
修剪方法:剪口的端面應盡能避開大面與枝幹相切為45度角,葉芽留在斜口上側方向。在生長期,可帖近葉芽修剪,利於傷口癒合。非生長期,可在葉芽上端修剪。
定位剪:即指桂花造型第一次修剪,確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條,剪去多餘的枝條。山野採挖的樹樁,栽培成活後,萌發很多枝條,必須剪去大部分枝條,保留造型所需要的骨幹枝條,這就稱之謂定位剪。定位剪之後,確定了枝條的數量、位置及枝條間的相互距離,它直接影響桂花盆景的形態美。所以在修剪前,要認真構思,考慮樹木造型的形式,所謂「意在筆先」,同時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剪。因為枝條的取捨,取決於樹景形式的確立。保留的枝條應生長健壯,上下粗細協調,盡量避免平行、對稱、重疊,做到疏密有致,圍繞主幹上下左右展開,具有動勢。
縮剪:是一種縮短枝條的修剪方法,也是樹木造型和維護樹景的重要措施。從造型來講,通過縮剪使樹木矮化,枝條豐滿,自上往下粗細有度,彎曲有變,所以造型要注意三點:
①被剪枝幹與上節枝乾的粗細過渡的比例適合;
②縮剪時,留好芽眼的方向和角度,以調整新發枝條合理地佔有空間位置;
③縮剪枝節宜短忌長,第一節枝長於第二節,第二節枝長於第三節枝。從維護樹景來講,絕大部分成型的桂花盆景,每年生長季節抽出的徒長枝需要進行縮剪,以維護美的姿態。
桂花盆景主要依賴摘芽、摘心來控制超長枝,維持原貌。休眠期可縮剪,生長期則不宜縮剪。休眠期進行強剪,除去各種忌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