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頂部紅色像鶴
⑴ 丹頂鶴是什麼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厘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隻,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布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
中文名
丹頂鶴
學名
Grus
別稱
仙鶴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孔雀簡介羊駝貓頭鷹長頸鹿飛禽紫色北極熊火烈鳥海豹大天鵝聖墟360網路
形態特徵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徵,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
丹頂鶴
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傳說中的劇毒鶴頂紅(也有成鶴頂血)正是此處,但純屬謠傳,鶴血是沒有毒的,古人所說的「鶴頂紅」其實是砒霜,即不純的三氧化二砷,鶴頂紅是古時候對砒霜隱晦的說法。丹頂鶴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鳥體羽棕黃,喙黃色。亞成體羽色黯淡,2歲後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
大小量度:體重7000~9000g,9000~10500g;體長1200~1520mm;嘴峰151~167mm,135~167mm;翅560~670mm,557~635mm;尾300mm;跗跖267~301mm,255~297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邊灘塗、蘆葦以及河岸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耕地中,尤其是遷徙季節和冬季。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徵,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
⑵ 紅頂鶴代表什麼意思
丹頂鶴是「紅頂鶴」的雅稱,這兩種叫法指的是同一種動物。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厘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
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隻,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布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
⑶ 這種植物叫什麼 葉子尖尖長長。有圖
吊蘭。
⑷ 請問這種植物叫啥名字
可能是尼古拉吧,類似鶴望蘭
天堂鳥也叫鶴望蘭,是旅人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堂鳥的造型獨特,開花的時候花葉散開呈橘黃色,就像展翅高飛的仙鶴一樣,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但是卻有很多花友買回家後養了好幾年都從不開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而綠鑽和尼古拉的葉片都是比較寬大圓潤些,尼古拉在小苗的時候葉片會比較小像心形,這也是很多花友在小苗時不容易開裂的一個原因,但是等植株長大以後葉片也會越長越大,比較類似芭蕉葉。
此外,一般的鶴望蘭葉片的很少出現裂口,而尼古拉的葉片卻經常出現開裂。
⑸ 仙鶴有什麼特點
仙鶴
鶴形目 鶴科
學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它身披潔白羽毛,喉、頰和頸為暗褐色,長而彎曲的黑色飛羽呈弓狀,覆蓋在白色尾羽上。特別是裸露的朱紅色頭頂,好像一頂小紅帽,因此得名。丹頂鶴是典型的候鳥,每年隨季節氣候的變化,有規律地南來北往遷徙。它多棲息於開闊的蘆葦叢或多草的沼澤地帶,主要以魚、蝦、貝類和植物根莖為食。丹頂鶴4月初開始擇偶。每天清晨或傍晚,人們常能聽到它們發出的求偶聲,叫聲頻繁響亮,可傳二三千米遠。在選擇終生伴侶時,雄鶴主動求愛,引頸聳翅,總是「嗝——嗝」叫個不停;雌鶴則翩翩起舞,報以「嗝啊——嗝啊」的回答。雙方對歌對舞,你來我往,一旦婚配成對,就偕老至終。丹頂鶴一般4月中、下旬開始產卵。它沒有明顯的營巢期,只是在產卵前數小時才選擇四周環水的蘆葦叢淺灘,進行築巢工作。雌鶴產卵後就卧窩開始孵化,雄鶴左右不離,待在附近擔任警戒,在一個月的孵化期中,只有當雌鶴出巢覓食時,雄鶴才代替雌鶴孵卵。5月中、下旬,雛鳥相繼破殼而出,20多小時後就能蹣跚行走,還會游 水;3個月後長大成形,自由飛翔。約從10月上、中旬開始,它們就跟隨父母,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由北向南,開始長達幾兆米的遷飛。直到第二年的3月上、中旬,又從南到北,返回故鄉。據調查統計,全世界野生丹頂鶴的總數僅1200隻左右,我國佔全世界總數的60%左右,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丹頂鶴羽色素樸純潔,體態飄逸雅緻,鳴聲超凡不俗,在《詩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被譽為「仙鶴」,成為高雅、長壽的象徵,在詩詞和中國畫中,常被文學家、藝術家作為主題而稱頌。由於丹頂鶴的壽命可達50—60年,所以自古以來人們把它同松樹繪在一起叫做《松鶴圖》作為長壽的象徵。
⑹ 仙鶴頂上紅到底是啥東西
據以前的資料上說,丹頂鶴生活在沼澤地里,經常抓一些毒蛇、毒蟲,毒蛙等有毒的動物,他的身體對這些毒素有一種排除能力。就把毒素都統統收集到頭頂那個紅包里,放在那裡不動,又不會傷害自己。不過現在上網上一查都不那麼說了,都說沒有毒。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電視劇,說綠孔雀的毛根里也是有毒的,癩蛤蟆沒有讓自己受傷。毒蛇也沒有毒死自己,所謂「一般玩藝一般物」,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⑺ 丹頂鶴的問題
分布於中國東北、長江中下游、台灣等地。國外見於俄羅斯、日本、朝鮮。
丹頂鶴(又名仙鶴,被喻為長壽象徵)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海灘及近水灘塗。成對或結小群,遷徙時集大群,日行性,性機警,活動或休息時均有隻鳥作哨兵。候鳥。遷徙時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葉、莖、塊根、球莖、果實等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隨舞蹈、鳴叫,營巢於具一定水深的鹵蘆葦叢、草叢中,每產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鳥,2歲性成熟,壽命可達50-6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首次飼養展出丹頂鶴,1964年繁殖成功。
中國Ⅰ級保護動物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
丹頂鶴
別名仙鶴,屬於鶴科,學名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棲息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
4月中、下旬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鳥學會飛行,入秋後,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我國在丹頂鶴等鶴類的繁殖區和越冬區建立了扎龍、向海、鹽城等一批自然保護區。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的丹頂鶴最多一年達600多隻,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越冬棲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殖;長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東為旅鳥,台灣偶見。
沼澤地常年積水或土壤過於濕潤,生長在那裏的植物大多發育有很好的通氣組織。植物的根浸沒在水中或濕透的泥土中,莖、葉則挺出水面。沼澤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蘚類和少數木本植物組成。地球上除南極尚未發現沼澤外,各地均有沼澤分布。由於沼澤地的土壤有泥炭土與潛育土之分,沼澤可分為泥炭沼澤和潛育沼澤兩大類。地球上最大的泥炭沼澤區在西西伯利亞低地,它南北寬800公里,東西長1800公里,這個沼澤區堆積了地球全部泥炭的40%。按沼澤土壤中水的來源,沼澤可以分為3種類型:低位沼澤,由地表水或地下水補給,含有礦物質,又叫富營養沼澤;高位沼澤,由雨水補給而營養貧乏,又叫寡營養沼澤;中位沼澤,由雨水與地表水混合補給,又叫中營養沼澤。按植被生長情況沼澤可分為草本沼澤、泥炭蘚沼澤和木本沼澤。草本沼澤是典型的低位沼澤,類型多、分布廣,常年積水或土壤透濕,以苔草及禾本科植物占優勢,幾乎全為多年生植物,很多植物具根狀莖,常交織成厚的草根層或浮氈層,如蘆葦和一些苔草沼澤。泥炭蘚沼澤又稱高位沼澤,主要分布在北方針葉林帶,由於多水、寒冷和貧營養的生境,泥炭蘚成為優勢植物,還有少數的草本、矮小灌木及喬木能生活在高位沼澤中,例如羊鬍子草、越橘、 落葉松等。木本沼澤又稱中位沼澤,植被以木本中養分植物為主。沼澤地是纖維植物、葯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寶庫,是珍貴鳥類、魚類棲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場所。沼澤具有濕潤氣候、凈化環境的功能。
⑻ 為什麼丹頂鶴被稱為「仙鶴」
在中國在民間,丹頂鶴歷來被人們視為仙物,稱之為「仙鶴」,意為長生不死,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得道之人常與鶴為伴,有仙鶴之說,神仙常把鶴作為自己的座驥,騎乘仙鶴巡遊仙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鶴象徵著長壽、清雅、吉祥、忠貞等美好寓意。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和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的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丹頂鶴體形較大,體長120~160厘米,素以嘴長、頸長、腿長「三長」著稱,全身大多為白色,頭頂無毛,呈鮮紅色,因而得名丹頂鶴。
丹頂鶴體態優雅,顏色分明,站立時可達1米多高,頸部、腳部及尾部飛羽為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均為白色;飛翔時,僅頸部、腳部以及次級與三級飛羽為黑色,其餘均為白色。
丹頂鶴形態優美,性情高雅,無論飛翔或站立,均看起來仙風道骨,人們稱之為「一品鳥」,在鳥類中地位僅次於鳳凰。從外貌上看,丹頂鶴確實很美,人們稱之為「仙鶴」也確實名副其實。
丹頂鶴並不是壽命最長的鳥
人們常把飄逸俊美的鶴與蒼勁挺拔的松畫在一起,做成「松鶴延年」圖,寓意益年長壽。其實這與生活中的場景是不相吻合的,因為盡管松樹現在已被科學證明為長壽樹,但丹頂鶴生活在環水的濕地和灘塗,是不可能攀上高山與松樹為伴的。
另外,野生丹頂鶴的壽命並不是人們所估計的50~60歲,而是在20~30歲。盡管籠養的丹頂鶴壽命可能會長一些,個別西伯利亞鶴也能夠活到60歲以上,但丹頂鶴的壽命並不是鳥類中最長的。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表明,有許多大兀鷲的壽命可達70歲以上,傳說曾有一隻亞馬遜綠鸚鵡的年齡達到104歲。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網-丹頂鶴為何被稱為「仙鶴」
⑼ 丹頂鶴生長在哪
分布范圍
丹頂鶴(圖3)丹頂鶴繁殖地在中國東北平原的松嫩平原(黑龍江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平原(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俄羅斯的遠東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及長江下游、朝鮮海灣、日本等地越冬。在雲南也有少量野生種群。
歷史上丹頂鶴的分布區比現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為往南,可至福建、台灣、海南等地。由於這種鳥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地方誌書中一直有著詳細的記載,為研究它的分布提供了詳實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