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桂花盆景
① 如何培養桂花盆栽,桂花常見病蟲害有哪些
桂花盆栽:常見病蟲害防治
桂花易發生炭疽病、褐斑病、葉枝病、卷葉蛾、白粉虱、介殼蟲、蓑蛾、刺蛾、桂花葉蟬等病蟲害,要及時觀察,及時噴葯防治。
1、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葉片,初期為黃色小斑,發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徑為2-10mm,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葉片正面散生許多黑色霉狀小點,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連接成大斑後,導致葉片枯死,但不會擴長到葉脈。此病菌靠風、雨、澆水等方式傳播,3月開始生長、4-10月為發病期,10月以後病情減退。
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病,老葉發病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銀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強。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病株殘體、病葉並及時銷毀,引入的苗木應剪除病葉,重病區苗木出圃時,可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葯劑防治參照桂花葉枯病。
(2)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蒔養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
(3)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
(4)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灑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
2、葉枯病
葉枯病又稱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葉片受害多從葉尖、葉緣開始,小斑點淡褐色,後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捲曲脆裂,病斑可相互連結達葉片的1/3至1/2,灰褐色,邊緣為綠色,後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乾枯,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較重,一般為7至11月發病,經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並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
(2)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毀,必要時可於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3)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鬆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4)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
3、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2)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3)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4、白粉虱
防治方法:
保護好天敵,如刺粉虱異足細蜂、長腹撲虱小蜂、刺粉虱黑蜂、黃色跳小蜂、草蛉、瓢蟲、小蜂、捕食蟎等;白粉虱可用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粉虱的抗葯性較強,在選用農葯進行防治時,要注意堅持交替使用和混用的原則,如可用10%的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的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0%的殺滅菊脂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5、介殼蟲
在長江流域可發生2至3代,危害嚴重的為5至6月及8至9月,喜集居於主梢陰面及枝杈處,或枝條葉片上,成、若蟲均分泌蜜露,導致花木的煤污病發生。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生。
防治方法:
當少量發生時,可用軟毛刷輕輕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單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噴1次,連噴2至3次。
② 盆栽桂花樹應該怎麼種植
桂花的種植與養護的方法: 育苗技術桂花一般採用扦插育苗,單干桂花多採用播種育苗,現介紹如下:
1、采種桂花9至10月開花,果實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後,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藏。因桂花種子有後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後才能發芽。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寬10至12厘米,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至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後,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要點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1.栽植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團,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2.光照與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後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3.澆水與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後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後,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4.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
養護要點(1)中耕除草。在以主幹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鬆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後,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鬆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配置特點:
桂花的配置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式和規則式兩類。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強調變化為主,具有活潑幽雅的自然情調,有孤植、叢植、群植等方法。規則式配置多以某一軸線為主,呈對稱或成行排列,以強調整齊、對稱為主,給人以雄偉肅穆之感,有對植、列植等方法。
1、孤植。桂花樹型優美,可孤植成景。南京靈谷寺大草坪上孤植著一株桂花王,形如巨傘,在周圍成片的桂花林的映襯下,個性鮮明,具有「鶴立雞群」的效果;鎮江焦山景區桂花廣場中也有一株孤植桂花,廣場呈方形,廣場中央用卵石做成一個大圓,圓的中心取桂花花開四瓣的特徵,以十字形花瓣狀砌成花壇,花壇中心栽培一株姿態優美的桂花,俯視其景,方中有圓,圓中有花,不僅體現出「花開月圓,幸福圓滿」的寓意,而且點出了廣場主題。
4.列植自古以業桂花就有種植在甬道兩側的習慣。列植主要體現植物的整齊美、線條美,樹齡相近的桂花一般樹型近似,按直線或曲線以等距離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齊一致的藝術效果。在園林中,桂花一般作為行道樹、林帶及水邊等綠化栽培或作為樹牆,綠籬栽培。南京靈谷寺道路的兩側就是以桂花與其他樹種配置作為行道樹栽培的,使道路兩側的植物景觀富有層次變化,十分獨特。焦山定慧寺圍牆外,分別以數株桂花列植,黃牆、碧瓦,綠樹色彩豐富,構圖優美。
病蟲害防治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③ 桂花盆景用什麼壓顆
你好,這個可以用一些小石頭。南京流花石就可以的。
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製作的桂花茶是中國特產茶,它香氣柔和、味道可口,為大眾所喜愛。桂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中文名
桂花
岩桂、木犀、九里香、金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快速
導航
品種分類生長環境分布范圍繁殖方式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桂花是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2]
共20張
桂花品種
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近於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葯長約1毫米,葯隔在花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2]
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3]
④ 紅桂花跟桂花有什麼區別室內盆栽桂花對身體有沒有害處
紅桂花跟桂花的區別就是品種不同,室內盆栽桂花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桂花有多種品種,常言道:8月花香飄數里 ,指的就是桂花。桂花吸收有害氣體 桂花味辛,可入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作用。但事都有兩個方面,如病蟲害打葯不當,葯物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上肥不當,也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但科學上葯、施肥,不會對人體有任何副作用。桂花本事也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副作用,但最好夜間不要擺在卧室為最佳,因為凡是植物都有可能在夜間同人爭氧。僅供參考,望能夠幫助到你!
⑤ 盆景桂花樹怎麼養 掉葉子,怎麼辦
養護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土壤配製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一般用60%的闊葉腐殖土,25%的針葉腐殖土,10%的河沙或細爐灰渣,摻5%發酵好的豬糞或雞糞配製即可。
2、光照桂花樹喜光,室內養植應放在向陽通風的地方,每天光照保持在8小時左右。
3、溫度桂花樹喜溫暖,生長適溫為18℃至25℃。若溫度低於15℃,則處半休眠狀態。溫度在3℃至5℃可以過冬,但不能開花。
4、濕度蒔養桂花樹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不可過澇。澆水時要見干見濕,切忌積水,以免爛根或使葉片脫落。特別是在開花時,澆水不宜過多,否則引起落蕾影響開花。
5、施肥桂花樹喜肥,在發芽和孕蕾期間應多施些含磷、鉀的稀釋肥水,以使枝條及花蕾生長健壯茂盛,尤其是在開花前幾天,施些稀釋肥水,會使花大、色艷、香味濃。小喬木,四季桂。第二年就會滿樹金花,花量大,香味濃,花期長達半年以上。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1、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2、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3、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⑥ 盆栽桂花哪個品種最好
桂花作為園藝花卉中的優秀品種,深受長輩們的喜愛,就目前來說,養花行業分為3大類,養的最多的是多肉,其次是開花植物,再就是木本花卉了,像桂花,茉莉花,這幾種品種相對久遠,大眾都認識。
我家目前還剩下4棵桂花,兩棵金桂,兩棵四季桂,這兩個品種我認為是最好的,適合家庭栽種,冬天搬在屋子裡輕松過冬,一點問題沒有,不容易凍死,像八月桂跟丹桂,幼苗期間很容易凍死,不是很好養。
桂花養的好全靠經驗,養的時間久了,桂花自然就養好了,初次養桂花,就容易出現葉子打卷,褶皺,不愛開花的問題,出現問題難以解決,給大家一個建議,也是我個人的經驗所得。
針對桂花不開花,葉子打卷的問題,可以從這2方面入手解決。
其一:修剪枝條
桂花每年都是要修剪梳理枝條的,不修剪,開花減少一半,個人總結的經驗,萌發出來的新枝,更容易開花,老枝條只有孤零零的幾個芽點開花,每年的春天,趁早一點,氣溫達到18度以上了,就可以修剪了,枯舊,折斷,帶傷疤的枝條都剪掉。
等到新枝長出來,當年長出來的新枝條,當年就能開花,新枝多了,桂花開花的數量也會隨著增加。
其二:水肥管理
養桂花,水不能斷,室內養的桂花花土可以稍微保持乾燥,室外養的桂花,花土潮濕一點最好,手掌能明顯的感覺到潮濕,氣溫到了22度,桂花的澆水要適當的增加。
⑦ 怎樣使盆栽桂花長勢繁茂、滿院飄香
要使盆栽桂抄花枝繁葉茂,必須襲做到三點:1,忌澆水不透【俗稱截腰水】。澆水不透則土壤表層潮濕,下半截乾燥,下部根系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則會出現葉尖發干變枯,甚至葉片脫落的現象。2,忌高溫下越冬。桂花較耐寒,長江以南能露天越冬。如果室溫太高,冬季或早春休眠芽提早萌發,待氣溫回升移出室外後很容易萎縮枯死,空耗大量養分,以致影響全年的生長發育。3,忌出室過早。出室過早,新枝條因乾旱而抽條或被強風吹傷。應先放在背風向陽處,讓其逐漸適應室外環境。再就要在生長發育期勤施肥、適時【3~5年】換土、適當修剪【去除過密枝、弱枝、枯枝】,這樣我們的桂花盆景就能長勢繁茂,中秋節前後就可聞到甜蜜的桂花香了!
⑧ 四季桂花樹盆栽怎麼養
四季桂花樹盆栽怎抄么養?
1、土壤配製:四季月桂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一般用闊葉腐殖土60%,針葉腐殖土25%,河沙或細爐灰渣10%,摻5%發酵好的豬糞或雞糞配製即可;
2、光照:四季桂月喜光,室內栽培應放在向陽通風的地方,每天光照保持在8小時至12小時;
3、溫度:四季月桂喜溫暖,一般在18℃至25℃時生長良好,開花多而清香;
4、濕度:養四季月桂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不可過澇。澆水時要切忌積水,以免爛根或使葉片脫落。特別是在開花時水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落蕾,影響開花;
5、施肥:四季月桂喜肥,在發芽和孕蕾期間應多施些含磷、鉀的稀釋肥水,以使枝條及花蕾生長健壯,尤其是在開花前幾天,施些稀釋肥水,會使花大、色艷、香味濃;
6、防治蟲害:四季月桂的主要害蟲有紅蜘蛛和桑白蚧,可用敵殺死摻來福靈噴灑。
⑨ 盆栽四季桂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四季桂在養殖時要提供5:3:2配製的腐殖土、園土和河沙混合土壤,並將溫度控制在18~25℃,適量澆水避免積水爛根和2~3周澆水一次使其更好生長。還要注意春秋修剪枝條使其生長健壯並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避免健康受到影響。
1、酸性土壤
在養殖四季桂時要為其提供疏鬆排水的酸性土壤,可以將腐殖土、泥炭土和河沙按照5:3:2的比例進行配製。這樣的混合土壤可以讓四季桂更好生長,變得枝繁葉茂。
2、適宜溫度
在四季桂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中還要注意為其提供溫暖的生長環境,將溫度控制在18~25℃之間,能夠讓四季桂生長良好。避免出現低溫或者高溫環境讓四季桂進入休眠生長不良。
3、水肥管理
四季桂一年四季都會生長開花,需要2~3周左右進行一次肥料施加,滿足其生長需求。還要勤於澆水保持土壤的濕潤,讓四季桂有充足的水分可以生長,注意不可澆水過多出現積水爛根情況。
4、注意事項
(1)春秋剪枝
四季桂的枝條生長速度很快,因此在養殖時還要注意在春秋及時進行剪枝。春季修剪掉枯老病枝,使其能更好的萌發新芽,秋季則要剪去長枝和無用枝條,避免營養的過多消耗。
(2)病蟲害防治
養殖四季桂還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較容易患上枯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等病害以及受到桑白蚧和紅蜘蛛等害蟲的危害,要相應的噴灑除菌消毒葯液和殺蟲劑進行有效治療。
⑩ 桂花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盆栽
桂花的養殖方法
1,盆土選擇
桂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首先我們需要選擇適宜的盆土進行養護。想養好桂花,建議使用通透性較好的花盆進行養護,瓦罐盆、紫砂盆即可。在土壤方面,養殖桂花要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以及養分,可以使用腐葉土、河沙土、田園土以及適量有機肥混合。
2,溫度控制
桂花喜歡溫暖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6~26℃之間,所以在養殖桂花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相應的控溫措施,保證夏季溫度不超過32℃,冬季不低於0℃。南方地區桂花可以室外越冬,但是在北方地區冬天建議將其搬入溫室養護。
3,光照需求
桂花喜散射光照,在養殖的過程中要保證植株的光照條件,將其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但是夏季的光照過於強烈,強光直射很容易出現曬傷的情況,所以在夏季要做好相應的遮蔭措施,讓植株處於半陰的環境中生長即可。
4,肥水要求
桂花的養殖需要合理的澆水以及施肥,桂花的澆水需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根據土壤的干濕度進行澆水,保持土壤處於濕潤的狀態,但不得出現積水。桂花的施肥要點在於薄肥多施,生長季節半月施一次液肥,開花前後需追施一次磷鉀肥。
5,適當修剪
修剪是桂花生長的關鍵所在,在養殖桂花的過程中還需要適當對其進行修剪,主要針對發育不良、徒長、發病的枝條,以及植株花期過後殘花的清理。修剪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植株內養分的流失,可有效的促進植株的生長,保證植株來年順利綻放。
桂花養殖注意事項:
1,在養殖桂花的過程中,室內養殖桂花盆栽建議在每年的春季對其進行換盆,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養分。
2,養殖桂花一定要注意空氣的質量,保證空氣的清潔,遠離油煙。
3,對於桂花的施肥而言,夏季高溫以及冬季寒冷,此時植株生長十分緩慢,這兩個階段需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