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苗打彎
Ⅰ 黑松盆景用什麼工具折彎造型
黑松枝幹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四季濃綠,冬芽銀白色,可終年陳列觀賞。黑松為陽性樹,要求光照充足,在生長期,尤其在抽芽發葉期,不可長時間放置室內觀賞。多年
培養的黑松盆景,呈龍蟠鳳翥的奇姿,老乾蒼勁,虯根盤曲,表現堅韌不拔的生機。
「林中百丈松,歲久蒼鱗蹙」
,這是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贊頌松樹姿態的詩句。居家必須的一道盆景製作。
工具/原料
優質黑松、花盆、花剪、灑水壺、肥料
步驟/方法
1
(一)生長習性
陽性樹種,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澇,不耐寒耐乾旱、瘠薄及鹽鹼土。適生於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區域,喜微酸性砂質壤土,最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且含有腐殖質的砂質土壤處生長。因其耐海霧,抗海風,也可在海灘鹽土地方生長。抗病蟲能力強,生長慢,壽命長。黑松一年四季長青,抗病蟲能力強,是荒山綠化,道路行道綠化首選樹種。
2
(二)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黑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芽率高,可達85%,苗期生長旺盛。種子在10月中、下旬採收球果,曝曬脫粒,風選凈種,袋藏過冬。春播宜早,苗圃地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為好,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並進行土壤消毒。播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再用60℃溫水浸泡一晝夜(自然冷卻)
,撈出後攤放溫暖處,每天淋水1~2次,一星期後即可播種。
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出土,10天即可出齊,當年苗木可高達10~15厘米。盆栽可選用2~3年生粗壯的樹苗,再進行加工造型。
山野採掘:在山野黑松林地,選取天然飛子下種,生長矮小而粗壯黑松野生苗,尤以石隙間生長的小老樹樹樁最好。
採掘後,先進行露地培育,待根系發育良好,枝葉生長茂盛時,再上盆造型。
黑松樹苗的培育,為適合製作盆景材料的需要,宜選擇光照充足,土壤較瘠薄處栽培,控制其水分和養分,使其主根粗短,而側根的須根發達,莖干矮小而屈曲,枝葉密集叢生,姿態優美,蒼古瀟灑,為良好的盆景素材。
3
(三)上盆過程
選盆:黑松一般宜用紫砂陶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礬石、大理石等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選用釉陶盆。除了懸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或中深的方形、圓形的盆外,其餘各種樹形均宜選用較淺的盆缽,形狀則隨樹形而定。
用土:黑松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深厚,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或微酸性土為宜。
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葉土,摻拌30%砂土為培養土。
栽種:黑松上盆時期以3月份萌芽之前為好,秋季亦可栽植。起挖黑松樹苗,宜帶宿土泥球,以利於成活。但對於向下伸展的直根可剪短一些,以便上盆。栽種方法可參照五針松的栽種。
4
(四)整姿技術
加工:黑松的整姿加工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攀扎可用金屬絲,亦可用棕絲。
培養黑松盆景,如採用幼樹苗為材料,以2~3年生的健壯苗木為佳,將主幹作一定的彎曲加工,剪去多餘的枝條,再將保留的側枝攀紮成平伸或下垂狀,以後逐年進行加工,3~5年即可成型。
山野採掘的黑松樹樁,養胚後一年即可上盆加工。有些樹樁主幹較粗大,與側枝不協調,可作適當的切削加工,劈掉一部分。還可根據造型需要,保留一部分枯枝幹,以顯示蒼古姿態。
黑松的整姿加工宜在12月至翌年3月進行,這時處於休眠期,樹液流動緩慢,修剪整形,無松脂外溢之虞,對樹木生長影響不大。在生長期整形,只可攀扎,而不宜修剪。
樹形:黑松盆景可製作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和懸崖式,也適宜製作附石盆景和掛壁盆景。黑松具有典型松樹形態特徵,其造型要求可參照五針松的造型,但黑松針葉粗硬而較長,不一定剪紮成片狀,可通過摘芽方法來控制其枝葉生長。
5
(五)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黑松適生於陽光充足、濕潤通風的環境,但小型盆景在盛夏高溫時,不宜強光曝曬。
冬季可置於室外,最好連盆埋進向陽背風的地里,僅將枝幹露出土面。如放在室內越冬,則室內溫度不宜太高,並須在清明前出房。
澆水:黑松喜乾燥,澆水不可過多,宜干透再澆,但經
常在葉面上噴水,對生長有利。春、夏季適當扣水,可使新枝低矮,針葉短小。
施肥:黑松不喜肥,每年春季生長旺盛期可施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秋季再施一次經過發酵的餅屑即可。
修剪:黑松的修剪以摘芽為主,每年3~4月間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進行。
一般摘掉每根頂芽長的12左右,如B不需要增長枝條的盆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此外,對於影響樹木姿態美觀的枝葉,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
翻盆:黑松的翻盆,可每隔3~5年進行一次,時期以2~3月間為宜,秋後亦可。
翻盆時剔除舊土12左右,剪去枯B根、爛根,剪短部分長根,最好同時進行枝葉的修剪。
病蟲害防治:黑松的病害主要有葉銹病、落針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松梢螟等。
松針銹病乃松瘤病可噴灑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的300倍液,進行防治;落針病可噴灑波美0.5度石硫合劑。
松梢螟及紅蜘蛛等蟲害可用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6
(六)觀賞
黑松枝幹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四季濃綠,冬芽銀白色,可終年陳列觀賞。黑松為陽性樹,要求光照充足,在生長期,尤其在抽芽發葉期,不可長時間放置室內觀賞。多年
培養的黑松盆景,呈龍蟠鳳翥的奇姿,老乾蒼勁,虯根盤曲,表現堅韌不拔的生機。
「林中百丈松,歲久蒼鱗蹙」
,這是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贊頌松樹姿態的詩句。
END
注意事項
病蟲害防治:黑松的病害主要有葉銹病、落針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松梢螟等。
松針銹病乃松瘤病可噴灑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的300倍液,進行防治;落針病可噴灑波美0.5度石硫合劑。
松梢螟及紅蜘蛛等蟲害可用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Ⅱ 枸杞根很長怎麼做盆景
枸杞樹形婀娜,葉翠綠,花淡紫,果實鮮紅,是很好的盆景觀賞植物,現已有部分枸杞觀賞栽培。枸杞盆景大多是「以根帶干」。枸杞的枝條老化能力比較慢,所以大多是將發達的根系提出來,作為主幹。根系在自然的生長中,彎彎繞繞,比枸杞的枝幹更具有觀賞性。大概有1米長的獨根,直徑1厘米,是不是沒有做盆景的價值?
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非常有價值,欠的就是年功和製作。
枸杞根很長,怎麼做盆景?
根系扦插:
枸杞的有個很奇特的生長特點。直接將根系扦插,就可以得到一顆小苗。製作後期盆景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根系先培育出來芽來,然後在慢慢的將枸杞的根系提出花盆來,以根代桿,製作出高提根,文人盆景來。
栽種枸杞根系的時候,先准備面積大一點的花盆,將根系先橫著斜斜30°角度栽種到花盆上,只要露出大約1/3就可以。栽種的時候使用「淡水河沙」進行育根。先養護到有明亮光線的通風良好的位置上。花土見干見溼澆透水。每天噴霧打溼枸杞的根系。(枸杞根系露出土外的傷口,需要塗抹癒合劑,防止失水曬乾,防止細菌感染)。
育苗階段:
栽種好枸杞,一般的情況,需要2個月左右才能在根繫上來芽。(根系發芽比枝條慢)。在枸杞的第一波芽長到有5到8厘米的時候,可以將密集的芽,和不定芽先抹除。保留幾個健壯的枝條。
在枸杞根系生長約半年以後。可以慢慢將根系露出花土來,根系需要使用竹條或者木棒做支撐。背風吹過搖搖擺擺,容易導致不生根,還有就是新枝條折斷。放養一年以後,枝條生長有部分半木質化,就可以從新挖出枸杞,進行上盆栽種。
上盆造型:
枸杞育樁一年以後,可以在春季的時候,將枸杞挖出來,從新上盆。在挖枸杞的時候,注意先扣一下水。大概在每兩次澆水的正常時間中,延長5天左右。讓枸杞有輕微失水的情況。挖出枸杞以後,放到一兩通風處2到3小時。
在給枸杞根系造型之前,先要使用電工膠布,或者是無紡布布條將根系捆綁好。然後使用大約為枸杞根直徑1/3到1/5的鋁線。將枸杞的根系進行攀扎。鋁線沿著主幹以兩線間夾角45左右,向上攀扎。
在打彎枝條的時候,注意使用一股「擰」的力,將枝條打彎。在根部打彎的時候,注意用力的角度,都在鋁線上。因為是第一次造型,打彎的角度不用太大。可以後期在進行多次打彎和造型。
枸杞盆景蓄枝:
枸杞蓄枝的時候,一定要先將要保留的枝條放養到足夠的粗度,不可以進行摘心,縮枝。枸杞枝條一旦被摘心就很難長粗。在蓄養枝條的時候,枝條上的側芽可以進行修剪。等到保留下來下來的枝條和根的粗度差不多一半以上。在進行修剪縮枝。
那這邊針對根藝枸杞盆景,介紹一下枝條速成的造型方法。
(1)枝條生長的時候,可以使用鋁線牽拉,將枝條調整成橫向生長。
(2)縮枝以後,不使用蓄枝的方法。第二次長出來的新枝條,全部按柳樹枝條一樣,牽拉到垂直向下。後期造型可以以垂柳樣式來造型。
總結:枸杞根藝盆景製作關鍵詞;橫向斜斜的栽種;半年以後在進行修剪;根部造型前讓根系輕微失水;鋁線打彎力度在鋁線上,必須纏繞無紡布或者是電工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