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枝堂盆景
A. 做出成功的盆景作品,該如何處理盆景造型里的枝幹部分
B. 怎麼製作盆景
製作盆景的操作步抄驟如下:襲
1、准備材料一個花盆,加入石子,土壤。
(2)藝枝堂盆景擴展閱讀:
培育盆景的技巧:
1、培育盆景樹還要保持適宜的溫度,的溫度保持在20~27度之間,溫度不要太高,冬天太冷的時候就需要搬到室內,溫度在5~10度左右就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溫度。冬天的溫度不要太高,大部分的植物在冬天都是要適當的休眠,這樣來年才有更好的狀態。
2、培育盆景樹一定要有較多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就很容易發黃掉落,而且生長會非常瘦弱。
3、養護盆景樹要注意定期補充水分,不要讓土壤完全乾燥,定期澆水,還要不時給葉片噴水,但是不要噴大水,保持葉片濕潤,但是晚上要保持乾燥。可以避免真菌病害,葉片保持潔凈,不要有太多的灰塵。冬天要稍微控制澆水,避免土壤過度潮濕。
C. 求助:綠色盆景百科
盆景
網路名片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目錄
簡介
起源發展
類別製作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藝術流派盆器和幾架
題名與陳列
風格流派嶺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組成要素
大類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十忌
十宜
設計效果分析樹材
應圖養護
少走彎路
結合草圖
樹樁製作鑒別樹形優劣
構圖
選干
整根
整枝
培植
文學作品:盆景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賞析
簡介
起源發展
類別製作 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藝術流派 盆器和幾架
題名與陳列
風格流派 嶺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組成要素
大類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
十忌 十宜設計效果
分析樹材 應圖養護 少走彎路 結合草圖樹樁製作
鑒別樹形優劣 構圖 選干 整根 整枝 培植文學作品:盆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賞析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 盆景
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山水畫。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韻。其中植物還具有生命特徵,能夠隨著時間推移和季節更替,呈現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種活藝術品,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 盆景是呈現於盆器中的風景或園林花木景觀的藝術縮製品。多以樹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匠心布局、造型處理和精心養護,能在咫尺空間集中體現山川神貌和園林藝術之美,成為富有詩情畫意的案頭清供和園林裝飾,常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編輯本段起源發展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 (建於706年) 盆景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 。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
編輯本段類別製作
盆景一般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又可分為觀形、觀葉、觀果和觀花 4類;後者較多地應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為主的為水盆景,以土、 盆景
石為主的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為水旱盆景。盆景的規格:樹樁盆景按樹樁高矮(其中懸崖式按枝幹伸展長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長度,分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種。
樹樁盆景
多選用枝葉細小、盆栽易成活、生長緩慢、壽命長、根干奇特的樹種,兼有艷麗花果者尤佳。現已被用作樹樁景樹的約有 160種,除通過人工繁殖外,常從山林野地掘取經多年樵砍後留下的老乾樹樁培養。樹樁盆景千姿百態,可歸納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懸崖、枯乾、連根、附石、叢林等形式。培養土以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為最佳。盆景的製作有以修剪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屬絲或棕絲扎縛枝 盆景
干彎曲成一定形狀、再經逐年細致修剪成型等方法,並有不同的地方風格。 樹樁盆景成型後須精心養護。其中,修剪是促進或控制樹樁生長,使之保持一定姿態的重要措施。凡枝葉成片,層次分明的樹樁,要經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擾亂姿形的枝條。松類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變短。闊葉樹類的修剪,因樹種及開花結實習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過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葉茂花繁,健壯而不徒長。花、果樹樁需肥較大,且須增施磷、鉀肥。澆水量依氣候、樹種、物候期及盆的質地不同而異,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對產自高山的松柏、杜鵑等還需經常行葉面噴水。視盆景規格大小隔1~5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須除去部分舊土,剪去周圍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養土,重新種植。此外,還須採取防治病蟲害和防寒、遮蔭等養護措施。
山水盆景
須事先選定主題,並精心設計,根據主題選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隨類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質松軟)和硬石(石質堅硬)兩類。松質石料可用特製的錘在石上琢出溝壑、洞穴、峰巒、崗嶺;硬質石料則用切割、鋸、截等法達到去蕪存精的目的,不足之處可通過拼接膠合來彌補。在石上留有種植穴,便於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須主次分明,層次豐富,有變化而不雜亂。同一盆中宜石種相同,石色相近,紋理相順。同時運用近大遠小、低大高小、近實遠虛的透視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橋、鳥獸、人物等,用淺盆襯托,達到小中見大、咫尺千里的藝術效果。
編輯本段藝術流派
盆器和幾架
樹(或石)、盆和幾架,是盆景藝術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質地、 盆景
形狀各異。樹樁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狀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漢白玉、礬石或陶制的淺口盆,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多。幾架多用紅木、楠木、柚木、紫檀、黃楊等名貴硬質木材製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樹根加工。中國幾架的傳統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兩類:明式造型古雅,結構簡潔,線條剛勁;清式雕縷刻花,結構精緻,線條復雜多變,各具特色。
題名與陳列
給盆景以恰當而富有詩意的題名,可畫龍點晴,引人入勝。中國的詩詞、典故和成語,常是產生盆 景題名的重要源泉。為了使盆景在短距離、小空間中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適於平視為宜,或略低於視平線。如要給人以高聳入雲的感覺,或系懸崖式盆景,位置可適當提高。背景色彩宜簡潔淡雅,並與盆景有所對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陳設要與環境協調。如中式古建築廳堂中多對稱陳放,格局整齊嚴謹;現代公共建築和家庭中則應與室內裝飾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覽時的展品陳列講究整體藝術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後錯落,疏密有致,重點突出。長期展出的盆景園還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長的條件和養護管理。
編輯本段風格流派
嶺南盆景
包括廣東、廣西地區的盆景,而以廣州盆景為代表。由於嶺南氣候溫暖,古樹蔥蘢,樹種多選用榆、雀梅藤(Sageretia spp.)、榕樹、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樹,Carmo 盆景
na microphylla)等為盆景樹種,並創造了「截干蓄枝」為主的製作法,先對樹樁截頂,以促枝葉生長,又經反復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體現出挺拔自然或飄逸豪放的風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為代表,包括重慶等地盆景。樹種多為瓶蘭(Diospyros sp.)貼梗海棠、羅漢松、 銀杏、 盆景 竹、梅等。樹樁盆景以蟠扎技藝見長,並著重懸根露爪、盤根錯節的造型。又可分傳統規則式和改良自然式兩類。前者用棕絲扎縛曲枝,後者以蒼古雄奇取勝。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採各家之長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獨特風格。樹種多樣,而以松柏類為主;製作多用金屬絲縛繞整形和逐年細致修剪的方法,蒼勁自然。其中,近年發展的微型盆景尤別具情趣。 其他尚有蘇州、常熟等地的蘇派盆景,老乾蟠枝,清秀古雅;揚州、泰州等地的揚派盆景,嚴整平穩、層次分明;歙縣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樁扎制,樹干左右彎如游龍,均各具特色,曲盡其妙。
編輯本段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也就是 通常所說的景、盆、幾(架)三位一體。「景」在盆景中為主體部分,盆、幾為從屬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幾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盆」或「幾(架)」上來。盆、幾(架)無論在形狀、體積、色彩等方面與景的關系要處理得協調、自然。要保持主客關系,這就是常說的:一景二盆三幾(架)的原因。不同造型的盆景(20張)
編輯本段大類流派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盆景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編輯本段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寫文章所運用的起承轉合的手法,爾後演繹為書畫金石的結構布局。在中國盆景中章法用來處理結構之間的照顧,呼應,曲直,疏密,聚散,形勢,剛柔,巧拙,粗細,輕重,增減,反復,爭讓,穿插,掩映,離合,變形,寫實與留白,光潔與殘損等關系。 盆景
將之分為大章法和小章法來說。在中國盆景藝術的應用中,「大章法」可以說是整個作品的「布白」,為什麼這里不用圍棋中「布局」這個詞,而用書畫中「布白」的說法呢?我們常說「盆景是立體的畫」。盎尺之盆,竟尺之樹,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興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雲:不出戶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這盎尺之盆就是畫紙,竟尺之樹就是筆墨。古人論畫有「計白當黑」的說法,這樹是筆墨,盆中虛空處就是留白。如何處理這筆墨和留白的關系當然應該叫做「布白」。 中國盆景中樹與盆的關系;樹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幾的大小,色澤,式樣,質地;鋪苔,置石,綴草,安放擺件等屬於「大章法」的范疇。 中國盆景中景樹的根與桿的關系;桿與枝的關系;枝與枝的關系;枝與葉的關系;整樹與花果的關系稱作「小章法」。昔董其昌雲:「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余見米痴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 ,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序》 ,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中國書畫與中國盆景一義相承。 專論「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達了,這兩種說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樹,須大枝與大枝間顧盼呼應(多干樹作大枝解),小枝於大枝間隨勢而安,前枝後枝遞相映帶,左枝右枝伸縮挪讓。如是自能神完氣暢,精妙和諧,產生「枝里精生,葉間氣潤」的效果,有精氣爾後神生。 整樹不論布枝大小多少,須一氣以貫之。所表現的輕重,虛實,疏密等的關系各得其宜,做到輕中含重,重中寓輕,輕重相衡;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生;疏中知密,密中顯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將排兵布陣,首尾相應,奇正相生,進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諧統一。而又在和諧中生變化,形聚而不塞,勢放而不亂。牝牡其相銜,脈絡其相注。老子《道德經》所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就是陰陽,所以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的關系就是對比而統一。陰陽的理論是中國一切傳統學科的奠基理論。也是中國獨有的,屬於中國盆景造型總的指導理論。在這樣的指導理論下做出來的中國盆景無論大小,長短,遠近,皆骨肉勻停,生機勃勃,壯不痴肥,瘦不殘廢。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編輯本段十忌十宜
十忌
1.朴健直桿樹用枝忌刻板; 2.柔美曲桿樹用枝忌油滑; 3.清疏樹式忌散漫; 盆景
4.濃密樹式忌雜亂; 5.俏巧樹式忌纖媚; 6.古拙樹式忌狂怪; 7.文人瘦忌單薄; 8.壯矮肥忌臃腫; 9.枝型轉折忌露角; 10.起枝和枝脈的收尾忌尖而銳。
十宜
1.枝多而茂盛的樹布枝當安詳; 2.枝少而清秀的樹布枝當沉著; 3.硬枝勁樹宜豐滿(剛中柔); 盆景
4.曲枝柔桿宜挺勁(柔里剛); 5.樹上單枝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 6.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枝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 7.轉折多變的枝宜靈活; 8.變化不多的橫枝或脊枝宜渾厚; 9.愛用瘦枝型的要用得秀勁; 10.愛用壯枝的要用得質朴。
編輯本段設計效果
盆景設計效果圖,就是對樹胚將來成型的面貌做個預測圖。 筆者看國外的盆栽愛好者常對自己的樁材進行理性的分析,然後手工繪制或電腦合成,根據樹型的特點和樹的動勢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做出幾幅甚至十幾幅的效果圖來,最後根據最佳效果圖做出定向培植與加工。作為玩盆景藝術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圖的繪制,筆者自己就經常對自己手頭的樹樁進行繪制,幾年下來,有所收獲,與大家分享。
分析樹材
對於將來要加工製作的樹胚要眼觀四方,選擇最佳的一面,是該樹材優點最大發揮,缺點最小暴露的一面。大多山採的樹胚有這樣或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這要求在初胚植入土 盆景
壤之前,做一定的裁剪,雜木好些,像松柏一旦截壞就非常遺憾了,尤其對於一些不可多得的素材來說,所以此時將大腦中的構想繪制簡單的草圖,在有朋友交流的情況下,面對圖紙,針對樁材,討論結果,將生胚裁剪做到最理想化的東西。
應圖養護
生胚在一年培植成活後,芽點出枝點到位的情況下,有目的有定向的培養需要的枝托,在對應圖紙的同時,養護者心中應該明白設計效果圖上的出枝前後以及空間關系,圖片是二維空間的,盆景藝術是三維空間的,盡可能在繪圖時做出明暗處理,拉開樹木的空間關系,主次,穿插,前後等要素,可以在相對應位置畫上箭頭,標上說明文字,自己也好,別人也好,拿起圖來一目瞭然。
少走彎路
第一種是有不少盆景愛好者由於當時對樁材難以選擇判斷,腦中無明確的走向,常導致幾年後反工重來,第二種是初學者,見任何材料都採挖或花錢購買,幾年後,金錢花出不說,落個廢樁一堆,時間白白的消耗,雖然說學習花時間金錢買經驗,但個人認為可以減少其中的環節。筆者提高自己的認識有幾種辦法,其中有一條就是繪制效果圖,在大量的繪制情況下,知道樁材自身的優劣,盆景美與不美在什麼地方,平庸與大雅的差別。
結合草圖
設計最終展出效果圖。由於展出需要盆與幾架的配合,對盆景愛好者提高和使用適當的盆與幾架有一定的認識與思考餘地,高聳,空曠,雄奇,儒雅,平淡等種種樹自身氣質在配盆用幾架不妥當的情況下,會大大削弱作品的美感和藝術上的感染力。另外,除盆與幾架之外,還應有一些配件,例如掛軸山石等,在物品的組合上,體現出盆景的自然美與意境美的。以下是筆者設計的幾張效果圖,作拋磚引玉用。
編輯本段樹樁製作
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樹木,而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製作意圖的樹形。首先要懂得鑒別哪些是優良的樹形,哪些是不良的樹形。因為生長在荒山野嶺的各種樹木,由於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形狀各異,姿態不一,因而對樹樁的頭、根、干、枝要全面鑒別,而重點則是頭、根、乾的選擇。如果樹形不好,即使花費很大的功夫,也難培養成為藝術精品。因此,在製作嶺南盆景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鑒別樹形、醞釀構圖、挑選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將樹樁特有的妙處表達出來,使製作的盆景,氣韻生動,古雅如畫,不流於俗。
鑒別樹形優劣
(1)優良的樹形①對樹乾的要求。樹木的各種形態都出於天然形狀,樹干應從基部一直往上節節收小,形似竹筍狀。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樹的比例,樹的基部 盆景
、樹根與樹乾的造型等要配合得當。如樹干挺拔雄偉,是木棉形狀,樹頭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樹干是懸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長的偏根。除單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種樹形的干,要選擇圓渾而又迴旋曲彎,近頭部多坑槽的古樸老樹。 ②對樹根的要求。樁景的樹木的基部應三邊或四邊長根,裸露土面生長,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徑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長,樹根的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這樣的樹根配合樹頭、樹干,便是上品的樹坯。 ③對樹頭的要求。最好是相連頭,各自根,即每株樹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樹與樹之間又是同一母體相聯結的,這種樹頭叫叢林式樹頭,是十分難得的樹形。 (2)不良的樹形 ①樹乾隆起、蛇行、死曲。對樹樁造型,不管選擇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懸崖乾等樹形,都以樹干為主。樹干有三忌:一忌樹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腫瘤一樣,使 盆景
樹形變得臃腫不自然,破壞了整株樹乾的造型。二忌蛇形樹干。樹乾的姿態,貴在按照樹乾的不同形態勻稱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樹干,則是連續左右彎曲,而且彎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卻幼小。三忌死曲。樹乾的彎曲,要順勢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無長枝,俗稱死曲,這種樹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採用。 ②樹頭偏長、過大或無樹頭。樹頭是指樹乾的基部。樹木產生偏頭現象,是因為樹頭在生長過程中,受岩石等擠壓,造成發育不全,偏斜在一邊,搖搖欲墜,很不穩重,這種樹頭,不能選用。一般的樹頭是比樹干稍大一些,但頭部如果過大,樹干幼小,比例失調,形成俗話說的「香雞篤芋頭」的形態,很不雅觀,也不能用。絕大多數樹木的頭部都長得快,較肥大。但有的卻長成樹幹上部粗大,頭部瘦小,形成頭重腳輕,豎立不穩,即使樹干姿態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樹根偏長、回根。樹根偏長是指樹根集中長在一邊,如果長在右邊,則右邊基部肥大,而左邊基部發育不平衡,這種形態的樹頭,只適宜懸崖形的樹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樹形不應選用。樹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長,是有規律、有秩序伸長的,故樹根有的長成「人」字形,有的長成「眾」字形,有的四邊露蔃。但有的樹根,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的影響,造成根系回轉、亂翹、臃腫,完全不符合樹木自然形態,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樹枝偏長。樹枝聚長在樹乾的一邊,長枝一邊的樹干必然肥大、膨脹,而空白一面的樹干多變成狹窄、偏身,缺乏美感,這種樹枝不能採用。
構圖
構圖是盆栽藝術處理開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關鍵,要因材料的實形構圖。 因為樹樁各有不同的本質和形態,它們絕大部分是自然成長的,加工時也要順其自然,力求簡單,不能牽強改造。如果製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樹為仿照藍本。而嶺南地區常見的木棉樹,其形狀高大剛健、雄偉、挺拔,顯示一種軒昂俊逸的氣概。如果在製作時,不根據樹形的特點,硬要將適合製作木棉型盆景的樹坯改造成大樹形、飄斜形、蟠曲形盆景,這不但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也製作不出精品來。所以,對於製作樹樁盆景,首先要區別樹種、判別樹形、反復觀察、再三琢磨研究,並在畫紙上畫出藍圖,或在腦海中描繪出大體輪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構思,然後按構思進行裁剪。這樣既保持了樹的風格,又將特有的妙處表現出來。
選干
樹乾的大小、斜直、彎曲都各有其妙處,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發育健全,凡身有棱節、嶙峋、皺紋和蒼老奇特的都可入選。乾的高低粗細,應符合盆景的整體比例, 盆景
力求自然和諧。若樹干平滑,在長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鑿樹皮,人為地使樹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樹干應由基部起至頂端漸次細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節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選干時,不要忽視枝條在乾的位置,如干中帶枝爪,並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後斜角對生的枝條,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為好,以縮短栽培枝爪時間。以後各枝層疊五至七層,裁剪則由長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為好。如果幹中所有的枝條過於粗大,與乾的比例失調,那就同其他繁雜枝一齊剪去,讓乾重新發芽後,再行定位。這是選干中不可忽視的。
整根
根是支撐樹體、吸取土壤養料的器官。修剪樹根時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須根,但對粗根必須裁短,因為樹樁成活後,很多須根都是從鋸截口處新長出來,如果根過長,就會影響成形的盆樹上盆。所以,粗根鋸截長短,必須根據樹樁的形狀來決定。如樹樁擬裝圓盆的,則四邊的粗根相應截短;如擬裝長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長。根要露出泥面生長,顯示出盤根突出,蒼勁老辣。
整枝
整枝,這里介紹的是素材樹木造型的方法,與盆樹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條是構成盆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現盆樹主要的姿態。特別是從盆面算起位於樹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長出的枝條,起到左右整株樹的形態的作用,對這種枝條必須小心剪裁,不要破壞素材的自然美。總之,培養成形的盆樹,枝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枝條間的遠近距離必須勻稱。如果素材的枝條不符合這種要求,寧可把原有的枝條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樣樹干,使它重新發芽,長枝後才按需要剪裁。)*@+gdwh*#)
D. 盆景藝術的歷史及現狀
盆景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
盆景是由栽培觀賞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園發展演變逐漸形成的。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距今7000餘年)遺址中發現繪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證據。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距今1700餘年)有盆栽花卉的畫面,畫面是一個圓盆,盆中栽著6支紅花,盆下配有方板幾架,形成植物盆缽幾架三位一體的藝術造型,與現代的盆景極為相似,有人認為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於盆景起源的確切時間,有待今後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證實。
對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認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證據就是在陝西省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之子)墓的甬道東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所繪這一盆景和現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見當時盆景已成為觀賞珍品,作宮苑御用。同時受到魏、晉、南北朝山水畫興起的影響,應用寫意山水畫理的「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手法,使用山石與植物相互組「景」,則簡單的「盆栽」而發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宮博物館內保存一幅唐代畫家閻立本繪的《職貢》圖,圖中有這樣一個畫面:在進貢的行列中,有一個手托淺盆,盆中立著造型優美的山石,這和現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進貢的行列中,還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這些畫面足以證實在唐代盆景已經形成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E. 中國十大盆景品種有哪些
中國十大盆景品種分別有:黃楊、松、冬青樹、迎春、翠柏、杜鵑花、枸杞、金雀、六月雪和梅花。
(5)藝枝堂盆景擴展閱讀
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盆景一般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又可分為觀枝、觀葉、觀果和觀花4類;後者較多地應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為主的為水盆景,以土、 石為主的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為水旱盆景。
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景、盆、幾(架)三位一體。「景」在盆景中為主體部分,盆、幾為從屬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幾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盆」或「幾(架)」上來。盆、幾(架)無論在形狀、體積、色彩等方面與景的關系要處理得協調、自然。要保持主客關系,這就是常說的:一景二盆三幾(架)的原因。
F. 盆景該如何造型
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 雀 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絲 12號 14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徑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後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時拆除,就會因為枝條長粗,而使金屬絲或棕絲陷入皮層,影響樹木生長及美觀。但對於生長較慢的樹種及較粗的枝幹,則時間可稍延長一年半載。
各樹種的攀扎時間:要注意適時攀扎,則枝條柔軟,彎103曲容易,攀扎後,發育生長良好。如不適時攀扎,則枝條易於折斷,發育生長也受影響。冬、春攀扎的樹種有:刺柏、玉蘭、木綉球、蝴蝶樹、蠟梅、梅花、桃、櫻、麥李、榆葉梅、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樹、黃荊等。蠟梅以下樹種,在未成型前,在夏季還應攀扎一次剛木質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樹種有:羅漢松、華山松、金彈子、胡頹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樹種有:貼梗海棠、火棘、雀梅、黃楊等。有些樹種如桃葉衛矛、迎春、枸杞等,隨時均可攀扎。山茶、杜鵑等觀花樹種,均宜在開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過枝乾的修剪,去除多餘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手段。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修剪時,對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等進行調整,即剪掉。對於留下枝條,則養分集中,長得粗壯,當培養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進行強度修剪,使之短縮,生出第二節枝;待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節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小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的修剪後,枝幹短縮、粗壯,蒼勁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傷等措施。摘即摘心與摘葉,生長時期將新梢頂端去掉稱摘心。摘心可促進腋芽生長,多長分枝,抑制高生長,有利盆景造型美觀。摘葉可促使萌發新葉,如榆樹在生長期摘去老葉,會使新葉變小,變得秀氣,有利觀賞;楓槭、石榴摘去老葉,萌發新葉呈紅色,鮮艷悅目。截是將當年生枝條進行短截,短截後則中短枝增多,母中國盆景製作技藝枝增粗,所謂枝疏則截,截則枝密,有利於枝片造型。回縮是將多年生枝條截短,為嶺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有利於老樹更新復壯。採掘野生樹樁,在養胚過程中,常常運用回縮截乾的辦法,既是樹樁矮化措施,又是老樁更新復壯手段。疏是指疏剪,將過密枝條從基部剪去部分,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留下枝條旺盛生長。傷是對樹木枝幹進行刻傷、環剝、擰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觀花、觀果盆景常採取這種方法,促使開花結果。 修剪時期要適時適樹,一般落葉樹種可四季修剪,但以落葉後萌芽前修剪為宜。松柏類由於剪後容易流樹脂,宜於冬季修剪;生長快、萌發性強的樹種如檉柳、榆樹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觀花類樹種,當年生新枝條開花的海棠、蘋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發前修剪;一年生枝上開花的樹種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開花後修剪。 (3)雕鑿法:為了顯示樹木蒼古,有時可用鑿子或鋒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對樹干進行雕鑿,成自然凹凸變化,還可剝去部分樹皮,甚至將樹干劈去一半(如梅樁劈乾式造型),使樹木呈現自然枯朽的蒼老姿態。但雕鑿時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鑿痕跡。該法多用於松柏類及體量較大的老樹樁。 (4)提根法:樹樁盆景講究懸根露爪、盤根錯節,這也是盆景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將樹木先種在深盆中,以後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時還可將根部進行盤曲藝術處理,使其更顯得蒼古奇特,古樸野趣。但提根時要掌握適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過多,以免影響樹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榆樹、錦雞兒等樹種的根系細長而柔軟,提根時,可將長根蟠曲成古雅之狀,但根系的盤曲要有條理和美感,不能亂纏胡繞,失卻自然,反而影響效果。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千變萬化,作為盆景為其縮影當然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樹木的造型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但是必須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樹木自然形態。但僅僅符合自然也還不夠,還必須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同繪畫的道理一樣,要達到一定藝術境界,必須在平時多觀察自然各種樹木,積累感性認識,特別對一些盆景常用樹木的典型姿態要善於掌握,如松樹、柏樹、柳樹、梅花及常見雜樹等的自然形態特徵。同時要多觀察山水畫中的樹木畫法,從中學習技巧。此外,要從美學、文學等多方面來提高藝術素養。
G. 盆景如何做出滿意的造型有什麼創作技巧嗎可以具體解說下嗎
H. 雀舌羅漢松盆景枝片如何布局

四、枝片的調整定格
一盆好的盆景,一定是一件藝術品的縮寫。藝術品的形象是「立體畫面」一切線條的統一。雀舌盆景的外表形式同樣適合「直乾式」、「斜乾式」、「懸崖式」、「多乾式」等造型格式的要求,和內蘊概念的「興旺之勢」、「清逸之勢」、「雄奇之勢」、「迎客之勢」、「垂瀉之勢」、「突兀之勢」等要求。在「形」和「勢」的存在中,無不牽連著枝片的謀篇布局。雀舌,葉短小緊密,成片後基本是密不漏光,這時對枝片的調整是十分必要的。
1.如已形成枝片並運用疊式上下層安排的枝片,層與層之間應考慮在不小於12厘米的間距。因為雲片本身厚度在6-8厘米,尚要騰出3-4厘米的間隙,起碼要做到上片不搭下片,以利於通風適光和美觀的需要。
2.交錯形的枝片。由於枝片錯開的因素,其間距不要求多少量化的尺寸,但起碼不能在同一平行線內,更不應該在視覺上有重合現象。
3.雙干或多乾式盆景枝片由於分散的角度較大,且不在同一主幹上發生,但不管有幾片或多片的枝片也不宜在視覺上重復。因為這些枝片在空間上無多大影響,但從畫面透視的角度要求是不宜的。
調整的方法可用蟠札、扭彎、吊拿、支撐等方法。為了整體效果的需要,有時痛下決心,大卸一兩片葉是必要的,以達到干凈利落、舒暢和諧的目的。
雀舌盆景枝片的謀篇布局貫穿於育苗、養坯、造型的全過程。只要胸中有全局,全局有謀篇,一盆盆多姿多彩、優美飄逸、神形兼備、矯健蒼勁的雀舌羅漢松盆景必將使人百看不厭,回韻無窮。
I. 盆景怎麼養
這是金邊六月雪,打蔫發黃的原因在於你換盆損傷了幼根,不用怕專,這種植物很屬頑強的,扦插都能成活呢。目前的方法是將它移到陰涼處,每天淋水的同時,白天給它的葉子噴一些水加強濕度,大概一周之後,它的葉子不再打蔫,再放於能見太陽的地方,如果一曬太陽還打蔫的話說明它的幼根還不夠多,再放於陰涼處,直到早上淋水之後放於太陽下曬一天都不打蔫了才好正常培植。這種植物是喜陽植物。
另外告訴你,這種植物的枝葉是一種中葯來的,我得肝炎的時候經常用它煲水喝,對它可親呢。
J. 樹樁盆景技藝圖說的目錄
1.樹樁盆景及其屬性
什麼是樹樁盆景
樹樁盆景的特性
盆景是回歸自然的媒介
盆景貴在有詩情畫意
意境是樹樁盆景的生命
盆景反映時代與生活
樹樁盆景是四維藝術
藝用樹木
盆景是中國的國粹
樹樁盆景要耐看
樹樁盆景的難度
樹樁盆景美的形式
盆景的原動力
樹樁盆景的功能作用
樹樁盆景的應用
盆植·盆栽·盆景
樹樁盆景的普及
盆景的表現方式
影響樹樁盆景發展的因素
2.樹樁盆景的創作原理
外師造化 內得心智
因形賦意 以形載神
以小見大 移山縮樹
因意賦形 以形傳神
剪枝是技 留枝有藝
反映典型 寫意寫實
和諧結構 完善景象
揚長避短 藏露結合
取勢誇張 個性張揚
主從對比 疏密有致
彎曲橫直 抑揚頓挫
動靜運用 節奏強烈
透視景深 比例協調
3.樹樁的來源及選擇
山采樹樁
市場購買樹樁
強度剪裁利用樹樁
巧於取勢得到樹樁
小樁配栽得到作品
發現利用異形式樹樁
以根代幹得到樹樁
以枝代幹得到樹樁
應用普通樹木製作樹樁盆景
改頭換面得到好姿態樹樁
嫁接法脫胎換種得到樹樁
多株並造形成樹樁
樹樁的倒栽
技術處理得到好樁
引進外地樹種
人工小苗育樁
批量生產中小型樹樁
盆景樹樁的選擇
生樁選購的成活判斷
怎樣得到好樁
4.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
怎樣選擇盆景樹種
品味居冠的松樹
扭曲旋纏看柏樹
盛行川渝的金彈子
白雪暑蓋六月雪
紅籽滿樹的火棘
山野盛產的黃荊
紅花綴枝艷海棠
纖弱細枝的檉柳
灌木爭勝南天竹
潔白香濃梔子花
果紅質佳胡頹子
盛行閩粵的福建茶
紅葉綠葉的橙木
受人鍾愛的羅漢松
變化多端的榆樹
品相不凡的雀梅
傲雪凌霜的梅花
花封滿樹的杜鵑
長勢最快的黃葛樹
葉形奇異的銀杏
榕樹盆景
湖北特產的對節白蠟
花期百日的紫薇
繁花似錦九重葛
藤本豆科的岩豆
花香色白九里香
以葉見長的楓樹
紅果似玉的枸杞
枝染腥血紅石榴
硬骨翠葉的赤楠
易於栽培的蚊母
令人相思的朴樹
其他盆景樹種
草本盆景
異材盆景
樹樁盆景的應用材料及加工
5.樹樁盆景的常見形式
現代概念的盆景
直乾式
斜乾式
大樹式
復合式
一本多乾式
根連叢林式
懸崖式
配植叢林式
卧乾式
曲乾式
臨水式
附石式
象形式
樹石式
異形式
風動式
樹山式
水旱式
硯式
壁掛式
樹樁盆景少見的形式
規則類樹樁盆景
6.盆景樹樁的培育
樹樁生長的必要條件
樹木與水
樹木與光照
樹木與溫度
樹木與空氣
樹樁對濕度的要求
怎樣培肥和用好盆內土壤
盆內用水用肥的特點
培育在枝幹造型蟠扎中的作用
盆景用肥的禁忌
水肥管理的原則
盆樹常用肥料及性質
施肥方法
點滴法養樁
浸盆法養樁
用水用肥是技術
利用陽台養樁
利用樓頂養樁
地植養樁
直接上盆養樁
生樁套袋養植
生樁栽前外形處理
觀察法養樁
新樁生理處理
弱樁的養護
枝片養分的調度與平衡
怎樣促發方位枝
嫁接法補枝與補根
怎樣防止樹樁的衰竭
樹樁煉根及作用
助長枝與助長根
繁花碩果技巧
枝條的放養增粗
神枝枯梢舍利干
樹樁盆景的工具
蟲害的預防
生物防蟲
樹樁病害的預防
肥害的預防
葯害的預防
7.樹樁盆景的造型技術
樹樁盆景要創新
蟠扎季節
棕絲蟠扎造型
嫩枝蟠扎造型
金屬絲蟠扎造型
樹樁的結構
根的形式
枝的多種形式
一寸三彎見枝蟠枝
枝條摘葉後蟠扎造型
造型中枝條的軟化與蟠扎方式
造型中枝條的保護
造型的取勢
樹乾的表面造型及方法
樹形的控制
脫衣換景
透葉觀骨
頭腦想像構圖
實物擺布構圖
畫稿設計造型構圖
盆友會診構圖
攝影幫助構圖造型
反復修改改進構圖
樹樁盆景的成景方式
地貌的處理
樹樁盆景與擺件
用苔、養苔與作用
8.樹樁盆景的盆和幾架
盆的樣式與結構
盆的作用
紫砂陶盆
石質材料盆
代用材料做養盆
盆上立意
盆的變化形式
盆的改進
盆的自己製作
盆景與幾架案
盆景幾架案的應用
9.樹樁盆景的命名與陳設
盆景命名的作用
重視盆景的命名
命名的技術要求
命名的方法
命名的個性傾向
命名要出意
樹樁盆景的陳設布置
10.樹樁盆景的欣賞與交流
樹樁盆景主體的欣賞
樹樁盆景客體的欣賞
觀葉盆景
觀根盆景
觀骨盆景
觀花盆景
觀果盆景
觀干盆景
多面欣賞的盆景
樹樁盆景的規格類型
樹樁盆景的大型與小型
微型樹樁盆景
中型盆景是主流
樹樁盆景的交流與學習
盆技要中外交流
學習盆景的先進技術
盆景展覽
附錄
盆景諺語
《樹樁盆景技藝圖說》名詞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