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中水臟

盆景中水臟

發布時間: 2021-12-02 15:43:54

『壹』 榆樹盆景的樹枝為何有液體滲出

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吧,你沒見夏天街上的榆樹都這樣嗎,成天濕淋淋臟乎乎的!
這液體應該很甜,含有糖分,招些蒼蠅之類的!

『貳』 家裡的盆景水裡長了很多蚊子的幼蟲,請問殺死它們而不傷害到花草,撈出來可以嗎,

一般是公的只喝臟水不咬人,買個聲波驅蚊器,震死他們。或者水裡通電試試。

『叄』 珊瑚盆景臟了怎麼清洗啊

清洗珊瑚抄有以下兩種較普通的襲方法:

1、漂白粉水溶液清洗:在4.5升水中加人兩杯漂白粉調配成漂白粉水溶液,將珊瑚在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消毒1周,然後改用清潔水再浸泡1周,以去除珊瑚上吸附遺留的漂白粉味道。

在清洗多次後,若漂白粉異味還不能徹底去除,可以用流動的清潔水沖洗珊瑚,直到無異味為止。

2、煮沸、曝曬殺菌:對於小片的珊瑚,可以放人清潔水中加溫煮沸,,1小時後取出,用自來水整個沖洗一遍,以去除表面的雜質和碎屑,然後在清潔水中浸泡10~12小時。

(3)盆景中水臟擴展閱讀:

珊瑚包括軟珊瑚、柳珊瑚、紅珊瑚、石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蒼珊瑚和笙珊瑚等。

石珊瑚約有1,000種,黑珊瑚和刺珊瑚100種,柳珊瑚1,200種,而藍珊瑚僅存一種。石珊瑚是最為人熟知、分布最廣泛的種類,單體或群體生活。與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樣,隔膜數為6或6的倍數,觸手較簡單而不呈羽狀

由於環境污染,導致空氣中一種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現在一些珊瑚區 ,因此,全球珊瑚種類及數量急劇減少。

『肆』 盆景富貴竹發黃怎麼辦

如果說土培的植株葉子發黃後,需找出原因進行處理。若是積水導致的,需將多餘的水倒出,放在通風處就行。若是強光導致的,需轉移到半陰處養護。若是施肥量太大導致的,需先停肥並灌水沖肥。水培的話就要給它換上干凈的水,並適當的見見陽光。

二、水培補救方法

1、換水:當水培裡面的水變臟之後,就會影響它生長,葉子會因此而發黃。要盡早換上干凈的水,並且保證用水足夠的干凈。

2、見光:養殖的時候要讓它適當的見見陽光,不要在沒有光照的黑暗處養殖,在室內養要注意多加通風,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所恢復了。

『伍』 盆栽荷花怎樣管護的

1.上盆

盆栽荷花應選豐花型、開花早、花期長、開花多的品種。如中原明珠、玉碗、小銀球、紅雙喜、小天使、卓上珍、紅牡丹、紅塔山、案頭春、玉樓台、五彩風等。選外形美觀,搬運方便的陶盆及玻璃鋼盆,小的直徑18~28厘米,大盆直徑50厘米左右,不淺於20厘米的不漏水容器。盆土以粘質壤土為宜,如塘泥、稻田土,亦有用園土4份,黃土3份,沙土3份,pH6.5~7,在盆底要加少量雞糞或豆餅。盆栽的時間3月底到4月上旬,北京可推遲到4月中旬以後,先在盆底放進3/5湖塘淤泥,選頂芽完整無損的藕段1~3節,每盆栽1~2隻,每隻種藕粗細相似,上有頂芽、腰芽和尾芽。種時每段藕的頭部向下埋入土中,尾部略上翹,與土面相平或略高於土面,栽完後不必立即加水,待泥田出現龜裂時才加少量水,使種藕緊固泥中便於發芽。隨著浮葉的出現和氣溫的上升立葉生長,逐漸向缸、盆內加水至盆口。栽好後放在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的地方養護,缸盆的排列既要考慮荷花生長的需要又要經濟用地、美觀,缸距70厘米×70厘米,盆距50厘米×50厘米,走道80~100厘米。

2.光、溫管理

荷花喜強光,每天接受7~8小時光照,室內賞花不能超過3天,一定要放在陽台或庭院內,但碗蓮嬌嫩。長江流域一帶5~6月份陰雨連綿,氣溫甚低,一遇烈日,溫度上升,小的蓮葉往往沿葉邊焦枯,故午間應移至陰涼處。荷花對溫度要求甚嚴,一般25~30℃是荷花生長適溫,開花需要高溫25℃開始生長新藕,大多品種是在立秋前後氣溫下降轉入長藕階段,時雨時晴的天氣利於植株生長,要利用薄膜及通風來調節溫度。

3.肥水管理

荷花要保持盆中水不幹,7月下旬地下藕節開始膨大,水可淺些,平時盆中決不能無水,缸栽在夏季1~2天加水一次,盆栽每日加水1~2次,要求與缸內水溫大體一致,並保持水質清潔,如發現水污濁要換水,秋末冬初,荷花進入休眠期,缸盆內保持淺水,不必經常加水。盆缸栽荷花,根據盆缸大小施200~500克雞糞作基肥,栽後滿一個月,可以施1%腐熟的豆餅水或人畜糞尿為主的液肥,立葉抽生後,再追施1~2次,花期每隔7天追一次磷酸二氫鉀。缸盆荷花還要立支柱扶花或托花,碗蓮更必不可少。

缸盆栽荷花,冬季應將缸深埋土中或缸周圍雍土防寒,盆栽碗蓮要移入室內覆膜保溫。如用種子播種,宜在4~6月進行,先要進行人工破殼,把種臍在粗糙水泥地上磨破,在20~30℃溫水浸種,每天換水2次,7天出芽,換入盆中2周長根,3周盆栽,每盆一粒,7月上旬開花。

4.病蟲害防治

(1)黑斑病

又名褐紋病,發病初現黃色斑點,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斑,邊緣較淺,嚴重時整個葉片布滿病斑,遠看如火燒,病斑上著生黑褐色小霉點。病菌在病殘體上過冬,借風雨傳播,在武漢地區5~6月開始發病。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800倍噴霧或50%托布津800倍防治。

(2)睡蓮褐斑病

葉片初現褪綠小黃點,擴大成圓形褐斑,中央色淺,邊緣深褐色,略具輪紋,病斑直徑2~10毫米,後上生暗綠色霉叢。在病殘體及病組織過冬,借氣流和風雨傳播,5月開始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9月後病情輕。防治方法同荷花黑斑病。

(3)腐爛病

發病後沿葉緣出現青枯色斑塊,後成片褐色,並逐漸向藕節、荷梗發展。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或50%克菌丹600倍防治。

(4)荷縊管蚜

5~10月均可發生,可用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或50%滅蚜松乳油1000倍防治。

(5)斜紋夜蛾

幼蟲群食葉背,肯食葉肉,呈灰白色,幼蟲頭黑褐色,體土黃色,6~8月危害最重。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或50%西維因600倍防治。

『陸』 盆景假山灰塵怎麼清理

盆景假山灰塵比較難以清理,可以放在水龍頭下面進行沖洗也可以用水管沖洗

『柒』 上水石臟怎麼清洗

上水石臟了可以使用毛刷清理。
上水石又被稱之為吸水石(天然空氣凈化器),之所以被這樣叫做是因為盆中蓄水後,頃刻可吸到頂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是製作盆景的上好石材。

上水石的實質是沙積石,暄而又脆,吸水性特別強。上水石由於暄而脆易於造型,可隨意鑿槽、鑽洞、雕刻出各式各樣的形狀。上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在上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娘子關上水石草,大的洞穴可栽樹木,由於石體吸水性強,植物生長茂盛,開花鮮艷。上水石可以散發濕氣,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濕潤環境的作用。

『捌』 盆景養魚,盆景中的假山生蟲怎麼辦

如果你的假山有流水噴泉,一般不會生蟲,如果沒有流水噴泉,並且上面的植物較多,可能會生蟲,那你就要把魚先弄出來,給植物打殺蟲葯,打葯後要把水換了,再等一段一時間,再把盆洗凈才能放魚。
養魚注意事項
1、餵食:飼喂的都是富有營養的動物性飼料和白芝麻等。動物性飼料如水蚤、蚯蚓、黃粉蟲、青蟲、皮蟲等。主要餵食的是蚯蚓和白芝麻。紅、黑的蚯蚓都可喂。可以餵食生的白芝麻為主。白芝麻很容易買到。金魚很愛吃,很容易消化,並不容易污染水質。不要喂買來的劣質金魚飼料。因為這種飼料澱粉太多,營養差,不易消化,水質容易污染,金魚吃了營養不良,金魚生長就比較慢了,還容易得病。金魚只要吃的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會撐死的。 什麼時候餵食,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盡為止。否則會污染水質的。 2、光照:最好把魚缸放在有陽光照 射1-2小時的地方。這樣利用陽光的紫外線殺菌。起到防病的作用。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盡量做到魚病預防為主,用葯為輔。同時,由於光合作用,魚體的顏色也比較鮮艷美觀。 3、換水:要經常換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換水時只能換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換去很多,魚兒不適應。保持水族箱中水質澄清至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魚才能生長,長的快。否則就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什麼時候換水,沒有定論,可根據水質而定,水質混濁的多換,否則少換。 4、放養密度: 家養的長方形水族箱因體積較小,千萬不可多養,宜少不宜多。如在長為40厘米、寬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內,可飼養5~7厘米長的小金魚6 ~8尾。如直徑為26厘米、高為13厘米的圓形玻璃缸,可養4~6厘米的小金魚4~6尾。魚體身長超過8厘米的成魚,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飼養,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飼養,並配以小型充氧機備用,以防缺氧。這些放養密度只是參考數字,還要看水溫的高低、魚體的強弱和水質的好壞來決定,不能機械行事。一般說來,魚體大,養數少;冬季多養,夏季少養;水溫低時可多養,水溫高時要少養。家養金魚,如掌握了上述要點,就一定能夠使金魚保持健康活潑,色彩鮮艷,游弋水中,受人喜愛,使您百看不厭,其樂無窮。一定能養好的,祝你成功。 金魚常見疾病預防 一、口絲蟲病 本病由飄游口絲蟲(ichthyobodo necatrix)所引起,易發生於春、秋季水溫在15至25℃時大量寄生於體表時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形成乳白色附著物,又稱白雲病。病魚常呈現行動遲緩,群聚於池塘角落不動,似昏睡狀,故又稱昏睡病;鰓部大量寄生時。增生的粘液阻礙鰓的氣體交換功能,金魚常因呼吸困難窒息死亡。可使用福爾馬林(formalin)或孔雀綠(malachite green)或食鹽葯浴處理。 二、粘液孢子蟲病 金魚的粘液孢子蟲主要寄生於金魚的鰓部,病因有碘泡蟲(myxobo-ius)及單極蟲(hilohanelus)兩種,碘泡蟲的囊胞常會於鰓絲上形成腫瘤狀附著物,數量多時會將鰓蓋頂開無法閉合,又稱鰓腫病,單極蟲的囊胞較小,不會形成肉眼可見的腫瘤物,但數量多時會妨礙呼吸功能。粘液孢子蟲一般不會直接造成魚的死亡,但常會有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引起爛鰓病。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葯物,發現病魚時,只有淘汰,消毒魚池,以免病情擴大漫延。 三、白點病 本病病原是白點蟲(ichthyo phthirius multililiis)所引起,易發生於早春、晚秋或梅雨季水溫變異時,病魚體表、鰭、眼、鰓任何部位,可見許多0.5-1mm的微細小白點,常造成組織潰爛,並發爛尾或爛鰓病造成死亡,處理時可使用甲基藍(methylene blue)、孔雀綠等葯浴7-10天。 四、寄生性纖毛蟲病 原蟲類纖毛蟲除白點蟲外,尚有許多種固著性或移動性的纖毛蟲會寄生於魚的體表及鰓,少量寄生時並不會影響金魚的健康,但於水質環境不良或魚只受到緊迫時,常會使病原大量滋生,刺激魚只的體表或鰓部,造成粘液增生等病變。這些纖毛蟲主要種類有斜管蟲(chi lodonella)、車輪蟲(trichodina)、鍾形蟲(epistylis)及舌杯蟲(apisoma)等,多發生於池塘飼養的金魚較少發生大量寄生。可使用福爾馬林,孔雀綠,甲基藍及食鹽等來處理 。 五、三代蟲病 本病病原是由三代蟲(gyrodactylus),常寄生於體表,亦可寄生於鰓部,固著器上的鉤爪會刺激組織,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及損傷,引起潰爛發炎。感染魚只常呈現不安,於水面跳躍或摩擦魚體等症狀,可使用三氯松(trichlorfon)等有機磷類葯物控制。 六、指環蟲病 本病病原是由指環蟲(dactylogyrus),主要寄生於鰓部,大量寄生時會刺激鰓組織,造成粘液分泌增加、鰓上皮細胞增生粘著,影響呼吸功能。可使用三氯松等葯物控制。 七、異形吸蟲病 本病之病原異形吸蟲(centrocestus)主要是以囊幼寄生於金魚的鰓組織上,造成鰓組織增生粘著,嚴重時會影響呼吸功能,病魚常於水面漂游喘息。異形吸蟲的傳染須經過中間寄主,淡水貝類為第一中間寄主,魚類為第二中間寄生,水禽鳥類才有終末寄主,尚無有效葯物可治療,只能以撲殺貝類等中間寄生來控制傳染途徑。 八、魚虱病 魚虱(argulus)為甲殼類寄生蟲,寄生於魚只的體表,蟲體呈盾形,褐色或墨綠色,成蟲大小約5-10mm,以吸食魚只常會有不安,跳躍及摩擦魚體,企圖抖落寄生蟲等症狀。魚虱在吸附魚體所形成的傷口,常被二次性病原侵入感染,造成紅腫出血或潰爛,治療時可以用三氯松等來控制。 九、箭蟲病 箭蟲(lernaea),只有雌性成蟲會寄生,寄生時蟲體經變態後,頭部穿入寄生的皮膚內形成錨狀的頭角固著於組織內,故又稱錨蟲(anchrowworms),蟲體則延長露出於寄主體外,呈筒狀,似針插於魚體,又稱針蟲。成熟蟲體的尾端常附著一對卵囊,內含數百個蟲卵。被寄生的魚只常不安消瘦,寄主部位組織紅腫發炎壞死,常會有二次性病原的感染。三氯松等有機磷制劑只能殺死幼蟲,對寄生的成蟲無效,成蟲只能以 diflubenzuron這一類的葯劑殺滅。 十、立鱗病 又稱松果病或松塔病,病魚鱗片腫脹立起如松果狀,發病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與病菌的感染、毒素的影響或免疫反應等有關,治療十分困難,利用鹽浴配合抗生素等的投予略有幫助。 十一、爛鰓病 爛鰓病的原因很多,環境水質的刺激、寄生蟲的感染與細菌的侵襲感染等皆會造成鰓組織的病變,鰓組織可能只有局部潰爛壞死或全面性的腫脹增生,嚴重時病魚食慾喪失,呼吸困難,死亡率極高,治療時需找出確實病因,並配合水質環境的改善,才能有效控制,並盡量避免大量換水,移動或下重葯等緊迫的傷害,以免病情加重。 十二、爛尾病 或稱爛鰭病,多半因為先有寄生蟲的寄生或物理性傷害,造成體表魚鰭等組織受損,柱狀菌等二次性病原侵入感染,造成魚鰭組織等潰爛缺損,治療時若有寄生蟲的感染,需先處理寄生蟲,再配合抗生素或抗菌劑等控制細菌性的感染。 十三、紅斑病 本病是由產氣單胞菌(aeromorus hydrophila)所引起,為一種條件性病原菌,普遍存在於水中,水質惡化、缺氧、密飼、水溫劇變及運輸緊迫等各種環境水質不良因素是本病爆發的誘因,病魚常有菌血症並隨伴著出血症狀,或腹水,腫脹,立鱗等症狀,近幾年來已有抗葯性的強毒菌株出現,感染魚只常有高死亡率。治療時需使用抗生素或抗菌劑等並配合水質環境改善。 十四、潰瘍病 或稱寄孔病,與產氣單胞菌或柱狀菌等的感染有關系。多半因為魚只的體表因捕撈運輸或寄生蟲的寄生等造成傷口,再隆起潮紅,接著魚鱗脫落。露出潰傷口,有時可深入肌肉層甚至露出內臟或骨骼,病變部除潰爛壞死組織外,常伴隨有水黴菌或鍾形蟲等的感染。常發生於低水溫期,有時候夏季水溫回升後可自然痊癒,治療時可局部消毒傷口,並配合抗生素的給予。 十五、水黴菌 水霉病又稱覆棉病或水生菌病,由水黴菌(saprolegnia sp.)感染所引起,水黴菌只為附生於受傷壞死的組織上,魚只多半因為捕撈運輸或寄生蟲的感染或其它慢性病等,使體表組織先有受損壞死病變,水黴菌再附生感染,病變部會有污穢狀棉絮物附著,常隨伴著鍾形蟲等的附生感染,處理時可使用甲基藍、孔雀綠或福爾馬林等來控制水黴菌,並配合治療其它細菌性疾病的感染。 十六、翻覆病 又稱鰾病,病魚的魚鰾常充滿氣體無法調節,魚只無法正常游泳攝食,使腹面朝上翻覆於水面,發病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與喂飼食的飼料顆粒太小及慢性發炎等造成鰾管阻塞等有關,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改善飼養方法及增強水流強度可減少發病機會。 十七、脂肪瘤 脂肪瘤為一種上皮細胞的異常增生,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病魚體表可觀察到腫瘤狀的增生物附著,不會影響魚只的食慾和活動,也不會造成死亡,尚無有效的葯物的治療可治療,可用外科手術方法切除在消毒傷口,但很容易再復發。

『玖』 這是一個盆景自動供水裝置 請詳細解釋一下它的原理

利用虹吸原理,在盆中有水的情況下,倒扣瓶中的水是無法留下來的,等到盆內中水吸收、蒸發干以後,空氣可以容從瓶口中進入,水就會流出來,當盆中水達到一定深度是有阻斷了進入瓶中的空氣,水就不會再流出來了。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象,將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內後,將開口高的一端置於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通過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出自宋代蘇軾《東坡志林》。虹吸的實質是因為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而產生。



參考資料來源:

虹吸原理

管內最高點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往低位管口處移動,在U型管內部產生負壓,導致高位管口的液體被吸進最高點,由於兩邊的氣壓基本相同,高位管口由於伸入液面的深度遠低於低位管口伸入液面的深度,故從管口處來說低位管口處的壓強要大於高位管口處的壓強。

但液體仍會從高位容器流入低位容器。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這里的壓力僅僅只能傳導到液體的上表面。所以低位的杯子里的管子雖然壓力較高,但是無法傳導到高位杯子里去,所以也無法阻止液體下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虹吸

『拾』 假山盆景流水為什麼總是起白色沫沫呢

裡面生長了產氣菌,分解池水成分產氣。

要把池水全部放干凈,用千分之二的高錳酸鉀水盡可能擦拭池壁及池中物,半小時有用清水沖洗干凈,沖洗2-3次後,重新放干凈水。

熱點內容
七夕是法定節日么 發布:2025-07-03 17:02:53 瀏覽:712
七夕同人梗 發布:2025-07-03 16:57:58 瀏覽:906
梅花盆景吧 發布:2025-07-03 16:51:50 瀏覽:594
紅色牡丹背景 發布:2025-07-03 16:45:54 瀏覽:547
靜物花卉速寫 發布:2025-07-03 16:45:46 瀏覽:644
狂三情人節短篇 發布:2025-07-03 16:44:39 瀏覽:333
鳶尾科的花卉 發布:2025-07-03 16:37:38 瀏覽:119
斜桿式盆景圖片大全 發布:2025-07-03 16:37:24 瀏覽:90
情人節南京 發布:2025-07-03 16:36:41 瀏覽:792
手捧玫瑰折紙教程圖解 發布:2025-07-03 16:23:11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