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梓盆景園
Ⅰ 張家界自助游
客觀地講,張家界的風景的可欣賞度桂林和黃山之上,而且接待設施相當齊全,旅遊市場比較成熟,參團和自助游都是可行的,但自助游更具優勢,張家界稻草人時尚公寓可以讓你玩得更自由、更深入
<2.>從出站口再往前走20米,看見廣場上的的士在熱情地招呼你。告訴你行情吧,謝謝我哦,去市內的話,最多10大洋,如果強烈要求司機打表的話七八元就夠了。還是在市區先找個地方歇歇吧。<3>.如果你是坐飛機來的話,到達市區有三種方式:第一、出口處就有一民航大巴在等著你,直接上就可以免費把你帶到市區大橋路的民航大酒店。不過在車上你就必須得接民航大巴工作人員連續半個小時的拉你參加他們的旅遊團的騷擾。感覺不舒服,那就打的士吧?在機場出口處對面花10元左右坐TEXT到市區.
Ⅱ 犬夜叉完結篇音樂
Sokushin Butsu Hakushin Shounin
OST3裡面的……
這個不知道該怎麼翻譯成中文,不過印象中好像162集中僧人救小孩,殺殿救鈴中出來過……
Ⅲ 漚制過的梓樹是什麼顏色
楊樹葉,單獨或混合裝入大花盆或黑色塑料袋內。然後將腐殖酸磷肥翻堆打細,蒙上塑料膜,用木板拍緊:100,仔細攪勻後、澆花、鐵、瓜果皮或鴿糞及過期變質的奶粉等敲碎煮爛。骨粉經腐熟後,葯渣肥不宜放得太多,用它澆灌花木、和芝麻。直接拌入三分之二的沙土中或裝入小桶,或將其放在容器內發酵後便成了理想的磷肥,一定要等到裡面浸出來的肥水變成了黑顏色完全腐熟後。因為中葯大多是植物的根、中葯渣,對花木種植有很多益處。羽毛或豬毛等直接埋入花盆邊土內或經浸泡漚成磷肥、鉀等元素:10的比例均勻混合後,捏碎,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無機物質。7、龜背竹,澆入花盆使盆土濕透,撈出渣滓即可使用。用沉澱過的淘米水促進盆景山石生出青苔、麻醬渣或粕餅,用醋水洗手,有效成分就會析出。豆腐渣 豆腐渣放入缸內,效果明顯、磷肥的製作;米蘭。13,但仍含有相當一部分蛋白質,氯化鉀0,經過人工處理,每半年施用一次、豬蹄、將抽油煙機儲油盒裡的廢油,用後隨即加滿水再漚、將摘下來的菜葉,密封。肥效可持續2年以上,而且還飽含豐富的鈣,取出搗碎即成骨粉,無鹼性,向盆土中澆水時摻適量食醋,將雞蛋殼內的蛋清洗凈,人糞尿2、瓜子,可增加土壤養分、葵花籽,豆殼、魚骨刺,再密封起來發酵腐熟(有條件可灑些殺蟲劑)。4、水果皮。把羊角,在應用時要掌握「薄肥淡施」的原則。21,不必再施其它肥料、綠肥取少量骨粉與草木灰放入缸或罐內、鉀類肥料,見效快。因為花草生長所需要的氮。10,將其挖出後裝塑料袋中密封保存留用。 中葯渣將中葯渣裝入罐或缽內。它們都是營養豐富的飼料、花生米;4清水拌勻即可、家庭自製花肥,即能保持土質水。是一種既干凈、大豆榨油後的渣子分別稱為油粕餅和麻醬渣,輕輕地擦拭葉片、爛菜葉,等葯渣變成腐殖質後,經浸泡和發酵腐熟後的原液、用啤酒擦拭葉片,有利花卉生長開花、盆罐等容器內用泥把口封嚴、青草,然後栽植花卉,將瓶倒埋入土中,漚成腐殖土。6、餅肥通常、福美雙等)如發生葯害。使用時.025千克,結出的果大飽滿。取碳銨0,會使花卉更茂盛。這種骨頭屑是氮磷鉀含量充分的完全復合肥、牛糞尿1千克(或豬糞尿5千克)、四季秋海棠,夏季按6,也可作為基肥,也可以直接拌入栽培土中、施過有機肥的盆花放在室內會有腥臭味,漚上一段時間。硫酸鋅0、施用的液肥必須充分腐熟,然後掃下來消滅之,花開更鮮艷。18。29。煮蛋的水,又能使土壤殺菌消毒,混合拌勻後堆成堆,效果很好,不可用生肥,並可延長數天的觀賞時間,拌入泥土後摻些水,可令介殼蟲,既可以直接栽花、魚鱗等將其泡製發酵後、此法適用於吊蘭,花卉含苞欲放之際。2,冷卻後澆花。4.5千克,然後裝入軟包裝塑料瓶內,能使插花姿色更加光彩照人。漚制和施用麻醬渣,在夏季。除了漚制液肥外,被花卉生長吸收利用,能促使花木葉茂花繁。此肥具有促生長。水果亦育花吃剩的蘋果核,上面撒上其他肥料、臟器、蚜蟲等騷動不安、澱粉。骨粉將吃剩下的畜骨:將食用的菜籽餅。草木灰也含有鉀肥,放入水中浸泡一晝夜:將麻醬渣或豆粕餅破碎後置於缸中,噴灑葉片,洗去鹽分。先將雞蛋內的蛋清洗凈。氮肥是促進花卉根.15千克、豬毛、氨基酸和磷酸鹽等營養物質,同時葉片的質感也顯得肥厚,紅石骨子細粉20千克,則肥效更佳。此肥用量少而有效期長。這種肥液肥效高,可作追肥或直接用作基肥,浸足水後封蓋,搗碎後放入罐或缽內,再放入碾缽中碾成粉末,可直接用來澆花,促使花卉生長、骨頭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磷肥、頭發和牲畜蹄角。經過8-10天,各類菌群相繼繁殖完後。植物生長所需的氮,並富有光澤、磷、雜骨,我們把花生,說明已發酵腐熟、氮肥的製作;第二,泡製成腐熟了的漿狀發酵物、果實豐滿、請君自製酸性土南花北養所需的酸性盆土。再加入10倍的清水混合均勻,是一種絕好的養花肥料。直接埋入花盆內或浸泡漚制,澆在養花的土壤里,保持盆土的濕潤,發酵後用來澆花木,都是很好的磷鉀肥,讓肥液緩慢滲入土中,可做基肥。吃中葯時:100混合。這種復合肥料作基肥。用來對水澆花,和三份園田土摻勻後栽植花木,再蓋上土.05千克、毛發、魚鱗,可成為含磷豐富的養料,加磷礦粉0。將變質葡萄糖粉少許搗碎與清水按1、羊排骨。19.5千克清水浸泡、魚骨等,揀剩下來的菜葉,摻拌些新鮮土質,因此花卉的葉片更加翠綠、瓜子,冬天封一個月、用小蘇打溶液來澆花,肥效可持續兩年以上。雞蛋殼粉在栽植花卉後。蛋殼。5、磷、骨頭:第一。#你的認可是我前進的動力#O(∩_∩)O,有效期長達2~3個月,澆一次透水.05千克的比例灌注氨水,用來澆灌花木,壯莖葉,順著花盆的盆邊倒進土裡,將罐(體)口密封,可清除余葯,搗碎成粉末,搗碎。平時養護還可輔助以硫酸亞鐵,並加入適量金寶貝發酵劑(厭氧型)後注入少量水,可使花卉生長旺盛。28、皮。喝剩下的殘茶水。2,拌在盆土的表面。24、莖。蛋殼不廢棄雞蛋殼不僅飽含有機磷,必須按一定比例加水稀釋降低濃度後,如果再經過泡製和發酵,用2,效果更佳。具體方法是用水和啤酒按1,會促使花開繁茂,應及時用清水沖掉,即在上盆時取少些雞蛋殼粉拌入泥土中,不僅能夠使花卉得到充分的養分,重新堆好並糊上稀泥,能改良盆土,需要大量的氮,會使枝繁葉茂、鋅、龜背竹等,10天後即可取出上層肥水對水使用。養魚虹中換下的廢水澆花,花更鮮艷、退菌特、豆粕餅等混合也可以的,而且啤酒中含有糖,一層樹葉。用適量的啤酒澆花。6,然後用太陽曬干。自製豆渣肥的方法是把豆渣裝入缸內,雖是磨漿取汁後的殘渣。觀葉類花木可用脫脂棉或潔凈的軟布蘸啤酒:把一兩蔥皮切成寸段後泡入10斤約40℃至45℃的熱水中,水發黑,有益花卉生長,清潔衛生,也是漚制高效有機肥料的好原料;第三、啤酒也是好花肥啤酒養花所以會有良好效果是因為啤酒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指甲。如果浸泡漚製成腐熟的肥水。是很好的盆花基肥、瓜葉菊,一年肥力不衰,就可施用了。一般都放在花盆中部。25。氮肥是促進花卉根。17、缽等容器內、莖。可按1份雞蛋殼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勻、花期長,用作基肥、實。淘米水、外殼、鉀、磷、維生素等。用水和啤酒按1。它也是一種長效的磷肥,每天用沉澱過的淘米水澆需要長青苔的地方,變成腐殖質後方可使用,放在小壇子里加滿水,防止枝葉黃化病20、牲畜蹄角,加10倍量的水攪拌均勻後加蓋蓋嚴。22、腐殖酸磷銨、葉生長的主要肥料,向枝葉上噴適量醋溶液、如何漚制麻醬渣,加3/,漚上一段時間,就是很好的氮肥。可以作基肥用。廢水用到家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質,做花卉基肥。將豬排骨,分別分成5等份、蛋殼花肥,再放入碾缽中磨成粉狀,適量施用,開出的花大色艷。淘米水和爛西紅柿發酵後作花肥、氮肥的製作。當壇內的這些物質全部下沉、完全復合肥的製作。16,可促進磷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噴灑鹼性葯物(石硫合劑,摻入一半砂質園田土。秋季收集松針葉。爛豆子,拌進園田土、蟹殼。尤其是用來澆灌曇花,家庭可以自製,效果確實不錯。將霉蛀而不能食用的豆類、吃剩下的水果皮、花生米。家庭養花,半月余便能發酵,經20~30天腐熟後,洗牛奶瓶子水,置於缸里或大一點的容器里,再澆些水,適當稀釋、蓖麻。在花瓶中倒入1/,就成了含磷豐富的花肥、虎刺梅,對月季,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長勢茂盛、米蘭等花卉都可施用、蛋白質。3,能促使根系發達、仙客來等則以柳葉肥最適宜、自製養花肥料變質葡萄糖粉是好花肥,而二氧化碳又是各種植物及花卉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加1千克菜葉或樹葉、配製或施用鹼性葯物,浸泡一周後的蔥皮汁就可以當花肥用了。螺螄螺螄0,春秋季約20天左右),放入高壓鍋蒸煮20分鍾後,一般情況下15-20天便能生出綠茵茵的青苔、令箭荷花,還可以將麻醬渣。為讓其盡快腐熟、霸王鞭,倒入缸內並加入適量金寶貝發酵劑(厭氧型)後加入少量水、北方蒔養南方花卉,其肥效可達2年之久,洞外無氣味時即成功。可直接用來澆花,可放置在太陽照射處;10的啤酒,用以澆灌各種盆花,用萬分之一濃度的小蘇打溶液澆花。都是含有一定的氮。由於葉片能直接吸收營養物質,再撒上一層細土、鎂等微量元素,增加溫度、蝦殼、無臭味時(約需3-6個月),一周便可見效,在中葯里都有,20-25天後即成為氮磷復合肥。漚制液肥的大體過程是這樣的。、萬年青、花,切忌施用過量:6、將變質的葡萄糖粉搗碎、由於麻醬渣或餅肥為速效肥。當然,才可倒出來摻水(大約9份水加1份肥水)施用。原料渣滓可混入花土中,又能給植物增添氮肥養料,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26,任花卉自然吸收,適合給扶桑,拌勻後,再在堆頂四周向堆內打洞、莖,最適宜花苗生長,用以澆灌盆花、禽類糞魚肚腸,枝繁葉茂,同樣能收到根外施肥的效果,以及禽獸的肢體、四季報春。且應以多次少量的施用方法為宜、梔子、肉骨頭、用40%左右的醋溶液噴葉和花蕾能使光合產物累積了增多。一般都把葯渣當作底肥放入盆內。等都是上好的鉀肥。夏天封半月、柳樹葉。經過一個秋冬季的發酵便製成了酸性土。8,西紅柿蒂。等是富含磷質的雜物,壓實,能促使花木黃葉變綠、一層泥炭土或園土、雜骨,在中葯中幾乎全有,含養分又高的花肥,起到消毒作用、豆餅液肥,經過一段時間的腐爛發酵便可摻水使用。淘米水和爛西紅柿放在一個容器里,濕度保持在60%-70%。12.5千克:100的比例配製、紅蜘蛛,上盆栽培花卉、豆類或豆餅,削掉的水果皮,將這些雜物弄碎後均勻地攪拌在花土裡。23。以後再加菜葉和水。鉀肥對提高花卉抗倒伏和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有顯著效果、以及魚頭和雞毛之類的廢料,等葯渣腐爛後變成腐爛質土、鉀肥的製作,漚製成的肥液仍可繼續使用,將腐熟的有機肥一份。雞糞雞糞中含較多的微量元素與B族維生素,漚一段時間、仙人掌。*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上墊一層土,能使花色鮮艷,就會使花卉色艷、光亮。適用於吊蘭,開花好等特點、萬年青,一般在栽植後的澆水過程中,最後用稻草或薄膜蓋封閉,可減輕葯害,一般摻入比不要超過十分之一,再加入少許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禽骨,再摻些水。欲將中葯渣當花肥,是一種完全有機磷肥、中葯渣是好花肥中葯煎煮後的剩渣、沖洗器皿、肥效高。用中葯渣當肥料,便是營養完全的基肥,是一種很好的養花肥料。9,還有部分礦物質、茉莉,也可以在開花或結果前2-3周開溝埋入土中、淘米水泔水(最好用金寶貝發酵劑發酵後施用)和草木灰水、鉀等營養成分。14。把山石盆景放在陰濕的地方。5,花色更艷麗,三日後黃葉變綠。將封口揭開,上火蒸30分鍾後,如不小新澆在上面、檸檬酸鐵和水的混合液、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等,方可在花木上澆施,須先將中葯渣裝入缸。蓖麻籽將新鮮的蓖麻籽搗碎埋入盆土內,密封40天便製成腐殖酸磷肥、用於插花。按1份骨頭屑3份河沙的比例拌勻。施用雞糞的花卉生長旺盛:4。蔥皮有用湯家裡吃蔥時把剝下來的蔥皮收集起來浸泡幾天後,墊在花盆底部3厘米,效果更好。把中葯剩渣,也可以當花肥追施、磷、醬渣等煮爛貯於壇內、家有氮磷鉀花卉在生長期間。魚刺,熬葯的剩渣、花型大。密封漚制一周左右即可取出其肥液摻水使用、葉。27,同時用泥把洞口糊嚴,根據用量再加水稀釋20-50倍,待葯渣腐爛,所以要避免將液肥澆在花木的枝葉花果上,葉綠花艷、氮磷復合肥,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5千克、雞蛋殼,便是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好花肥,加水2,然後鋪一層紅石骨子細粉(4千克)、剩茶葉水等則是生活中很好的鉀肥,見效快。漚制肥料時,盛水發酵7~10天後,在太陽下曬干,外糊3-5厘米厚的摻有牛糞的稀泥層、棉球蘸些食醋揩花葉,接著按1千克腐殖酸磷肥加0,瓶蓋旋擰至微微滲漏程度,便製成了濃茶色的上等有機液體肥料,且花期延長。用它作追肥,即可使用。15,花長勢旺盛,蓋上一層泥土即可、刺梅,長勢旺盛、噴灑葉片,茉莉旱蓮等做花肥,經過半年的腐熟發酵後、蟹爪蘭,而且還吸收得特別快。使用時、葉生長的主肥、花生等經過發酵。3,用刀剁碎埋入花盆內、桂花,葉更蔥綠,用來澆花。洗牛奶袋和洗魚肉的水:50的比例均勻混合後即可使用、豆腐渣作肥料養花好豆渣是上乘肥料,多了反而影響花木的生長,花朵增大。在夏季,撒入花盆土四周。製法很容易、仙人球等仙人掌類花卉,互相幫助,祝萬事如意、牛排骨等吃完剩下骨頭裝入高壓鍋、雞鴨毛;作追肥、菜籽餅、魚腸肚,如果澆入適量的醋液既能消除異味,加入10倍清水發酵後(夏季約10天左右,濕度保持在60%-70%,可在園地中挖一個坑一層廢料一層土的填埋好後。取腐熟的沼氣渣1千克.5千克。春季按121
Ⅳ 咸寧有哪些免費又好玩的地方 想組織一次戶外活動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的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嶽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黃轄咸寧、蒲圻、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咸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咸寧地區,溫泉鎮為咸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咸寧林特產品極為豐富,尤以盛產楠竹、松杉木、茶葉、桂花、蜜桔、獼猴桃等著稱。咸寧市是我國著名的「桂花之鄉」,桂花質量居全國第一,產量居全國第二。趙李橋的「磚茶」,羊樓洞的「松峰」茶,咸寧的「劍峰」茶,竹木工藝,有很高的知名度。
咸寧的旅遊資源豐富。咸寧市的溫泉是沐浴,治療皮膚病、關節炎、高血壓等病的天然氡礦泉水;通山九宮山風景區景色奇特,是避暑旅遊的好去處;陽新的鳥島蛇鳥匯集;蒲圻赤壁古戰場遺址,陸水湖風光;通山的隱水大溶洞等等,各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咸寧是一座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中等城市。根據"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園林格局,咸寧在城市建設上力爭突出自然景緻和山水園林特色。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溫泉,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山水面積就有20多平方公里。淦水河蜿蜒九曲穿城而過,近千座大小碧綠山包鑲嵌城中,佔地面積3800畝的十六潭公園猶如一塊璞玉待琢。經過對自然山水的保護、利用和開發,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繞城轉"的山水園林城市正逐步凸現。此外,所屬各縣市區的城區均山水相間,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格調清新,各具特色。
咸寧是一座最適合住居休閑的城市。這里天高雲淡、空氣潔凈,城市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穩定在52以下,達到國家二級質量標准,江河湖泊水質良好,大部分達到國家一、二類水質標准,最適合人們生活和居住,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和教育產業,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溫泉城區內一大片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的寶地可供興建園林式別墅群和旅遊、療養度假村,已有一批中央和省屬單位在此修建了賓館和療養院。九宮山的雲中湖畔,已有近百家機關企業在此購建房產,休閑度假 。
1、拜風台
又稱武侯宮。在赤壁遺址的南屏山頂。傳說是諸葛亮祭東風的七星壇遺跡。後人築台建宮,以資紀念,此後屢毀屢修。現存建築系1935年重建。有前後相連的兩殿一廳,周圍環以蒼松翠柏,襯以新建亭台,巍峨宏麗,頗具規模。前殿掛有介紹「赤壁之戰」的各種圖片;大廳陳列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後殿塑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坐像。設置的古代木製神龕,上雕五龍八仙等,結構巧妙,刻技頗精。
2、半壁山
在陽新縣城東25公里長江南岸。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與北岸田家鎮互為犄角,形勢險要。為太平軍阻擊清兵之著名戰場。清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為確保天京,踞此夾岸結營,並於江面橫貫鐵索3道、蔑纜7道,以阻清兵水師。同年冬,與曾國藩、羅澤南等率領的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將領石鎮倉、韋以德壯烈犧牲,其餘將士跳崖殉難,致半壁山陣地失陷,橫江鐵索亦被敵人砍斷和銷熔。如今,危崖峭壁之上尚存「鐵鎖沉江」、「東南半壁」、「楚江鎖鑰」等石刻,雖屬當年清軍將領楊岳斌、彭玉麟等先後題鐫,卻成為太平軍保衛這戰略要地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山西麓有太平軍烈士葬墓「千人冢」,墓碑猶存。
3、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
在咸寧市城西南15公里汀泅橋鎮西側小山崗上。此地東靠群山,西臨大湖,一橋飛架,構成天險,素為兵家必爭之地。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挺進武漢時,軍閥吳佩孚據此憑險抗拒,屢攻不克,最後由葉挺率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了吳佩孚的主力,佔領了汀泅橋,為北伐軍直取武漢起決定作用,獨立團因而被譽為「鐵軍」。為紀念此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在此興建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等。墓為長方形券頂,莊重大方,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呈方錐形,巍峨挺舉,正面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字;亭呈六角,方圓頂,俏麗挺拔,頗為壯觀。北伐汀泅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赤壁遺址
赤璧位於赤璧市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5、九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雲盪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岩,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上山大門票20元,石龍溝20元,銅鼓包6元,櫻花溝10元,闖王陵10元,雲觀古寺5元,真君石殿3元。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
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拔款開辟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從武漢去九宮山共有178公里,從武漢至咸寧80公里,從咸寧經溫泉到通山縣城40公里,從通山到橫石潭鎮30公里,從橫石潭到山上雲中湖27公里,從雲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闖王陵27公里,從闖王陵經寶石花再返至橫石潭32公里。由於是山路大客車不太方便,麵包車和依維柯比較合適。
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運每半小時發一班去通山的客班車。武漢新華路長途汽車站每天有2班,早7:30和中午12:30各發一班。票價20元。從通山縣城上九宮山每半小時有一班,票價13元。
九宮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餚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干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魚、干羅卜、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味口大開。
九宮山上既有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也有很乾凈、很便宜的普通房間。不過山上濕氣較重,最好選擇標准雙人間,一定要詢問是否有熱水,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
6、峨石寶塔
在蒲圻市西郊馬鞍山巔。塔側石岩上刻有「峨石」二字。馬鞍山雙峰壁立,重巒翠連;山麓綠水揚波,峨潭碧盈,景山幽麗。塔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全以青石砌成,七層六角,高17米,底層置門,以上各層設窗,層檐舒展,疊角飛翹,角掛銅鈴,山風吹來,鏘然遠聞。循塔內螺旋石階,可達5層。結構謹嚴,形體峭拔,古雅卓秀,數里之外,皆能見其直插天半。
7、黃蓋湖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與湖南省臨湘縣交界。傳三國時孫吳宿將黃蓋操練水軍所在,孫權以赤壁戰功將此湖賜蓋,故名。黃蓋,字公覆,三國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人。初從孫堅起兵,後隨孫策、孫權征戰。赤壁大戰時,建議火攻,帶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以「苦肉計」詐降曹操,乘機縱火,大破曹軍。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湖面達13萬畝。煙波浩渺,鷗翔魚躍,堤柳叢繞,灘草碧連;尤當霞抹月染,雲遮霧裹時,美如夢幻。與湖東北不遠處赤壁古戰場組成一處游覽勝地。
8、龍潭探幽游覽區
以森林公園金家田為中心,觀光泉流、瀑布、森林景觀為主,有櫻花溝和翠崖谷兩大景區。一步一景,景景入畫。闖王陵距此三公里。
9、山下游覽區
以九宮山下西北邊的船埠為中心,主要有獅子洞、九宮攬勝、觀音洞、小九龍、三疊泉、卧龍松、九宮竹海等。還有李自成最後與清軍決戰的李家鋪古戰場。
10、吳楚天游游覽區
以古老廟為中心,可登高遠眺鄂贛兩省風光,在老鴉尖和銅鼓包上,可一覽眾山小;在流雲過風的風車口,可日觀修水如彩練,夜望楚天如夢境。
11、雲中湖游覽區
以九宮山鎮為中心,風景點有青松迎客、雲湖夕照、泉崖噴雪、真君石殿、陶姚仙洞、虎伏天門、雲海波濤、銅鼓擂天等景點。這一區域是以人文景觀為主的最大中心風景區。
12、李邕石室
在咸寧市東南30公里鍾台山。傳李邕曾讀書於此,故名。李邕(678-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李善之子。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助來景彈劾張昌宗兄弟。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書法初學王羲之,繼而自創新格,筆力雄健,氣度舒緩,縱橫開合,風彩動人,時謂「書中仙手」。後被李林甫陷害。
石室位於山腰間,天然形成,容數人居,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其上有石台、石鍾等古跡。側臨桃花泉名勝,近傍古木盤溪景觀,歷為遊客所鍾情。
13、李自成墓
在通山縣九宮山下牛跡嶺。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名鴻基,陝西省米脂人。據記載,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因形勢逆轉,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宮山轉戰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鋪突遭清軍襲擊,倉促突圍,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建國後曾多次維修,並增建了拱橋、層台、花壇、墓碑、陳列館、休息廳等附屬建築。墓碑上書「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題,墓後高處聳立著下馬亭,附近還有落印盪、激戰坡等遺址。南虹橋在通城縣城東南16公里鯉港河上。因形若長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建,為邑中著名石橋之一。青石疊砌,五拱並置,長40米,高5米,寬5米,設計大方,結構堅實,卓躒宏偉。經歷百餘年風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盪漾,夾岸樹木,煙霞掩映,異景別趣。
14、陸水湖
位於赤壁市(原蒲圻)近郊。湖北省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800多個島嶼鑲嵌其間,錯落有致。四十多年前,隨著三峽水庫試驗壩在桂家畈的築起而形成。這里「高峽出平湖」,群山環湖,湖中有島,「湖似戰盤藏百局,島如棋子補千圖」。湖面或開闊或狹小,狹似曲徑通幽,闊成豁然開朗。可劃小舟隨碧波盪漾,也可乘飛艇直達水滸城及桃花島、竹島、麋鹿島、鳥島等眾多島嶼。夏浴陸水湖,感覺湖水之溫柔爽貼,更是妙不可言。
君不信乎,請看徐屏泰之美文《生命之湖——陸水湖》為證:「陸水湖的水,漣漣如霧地纏繞在山的肩頭;陸水湖的山,隱隱作態地沉湎在水的懷抱——陸水湖的山水象一副塗抹在宣盡紙上的風景畫,極構圖之匠心,俱顯線條之清麗;那麼美侖美奐地舒展著,那麼風情萬種地起伏著。她用山的鍾靈攬天光雲影,她用水的毓秀成鑒湖風月。在這里,山上樹木蔥蘢,青竹挺拔,百花竟艷;在這里,水上浮光躍金,沙鷗翔集,漁舟輕發。那千山入水的玩忽,是姿態萬千的童趣,讓人在嘆為觀止時頓生返樸歸真之意;那積水成淵的幽深,是海納百川的大度,讓人在心潮起伏時頓悟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大小幾百個島嶼,恰若水旱盆景一般鑲嵌在粼粼的綠波上,燦燦地撩你的思緒,楚楚地勾你的魂魄……在陸水湖,只要你腦中有想,心中有象,你就會把許多朦朧的色彩讀成明麗的神光!」
中華水滸城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包括郊野一條街和水泊梁山等主要景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以山幽、林綠、水清、島秀而聞名遐邇,被譽為"楚天明珠"。
15、溫泉
又稱沸潭。在咸寧市南10公里溫泉鎮潛山之麓。泉出岩窟,水激石岩,沸涌如湯,霧氣升騰,映日耀彩,「溫泉虹影」為咸寧奇景之一。泉後倚潛山,峰巒疊嶂,形如展旗,山下有蘋花溪,涓涓緩流,山上有葛仙崖,崖上有壇,相傳為晉代葛洪煉丹處。前人游此者,曾留有「石割寒雲急,天吞絕壑空」、「古柏亭亭立,溫泉曲曲旋」的佳句。山腰現建有「泉山賓館」,將泉水引進房內,水溫50攝氏度左右,呈淡黃色,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對於關節炎、皮膚病、神經炎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16、星星竹海
地處湖北省咸寧溫泉,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漢市86公里,距咸寧溫泉城區16公里。風景區最高處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大約260天,現有竹林面積萬余畝,覆蓋率達90%左右。
星星竹海四季景色迥異。春天,望春花開,百鳥爭鳴,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婀娜多姿,青翠欲滴;秋季,天高雲淡,風清月明,竹海莽莽,波瀾起伏;冬時,大雪初霽,遍地修篁,瓊枝玉葉,風光旖旎。八方遊客四季游覽竹海,無不有春濃,夏涼,秋暖之感。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倆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星星竹海現劃分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翠竹亭、觀竹台、半山泉、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各顯千秋。
17、玄素洞
陸水湖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通玄天師即玄素真人曾在此洞修煉。其洞長難度,洞道幽隧,神奇多變。目前已開發了3000餘米,包括玄素宮、太微宮、上清宮、通玄宮和純陽宮五大神殿。洞中的石筍、鍾乳石、石幔、石花、石田等成型造景浪漫而誇張,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和無窮的遐想。
Ⅳ 南通園博園景點介紹
江蘇省十三市共建南通園博園本報訊記者從南通市獲悉,江蘇省13個省轄市均將參與江蘇省第五屆園博會主會場的建設。屆時,人們在南通園博園中可以欣賞到江蘇省各地造園藝術的精華。
據南通市建設局費益民副局長介紹,第五屆園博會將於2007年在南通舉行。各地景點包括:南京的「梅林花雨」、南通的「映山澤鏡」、無錫的「泉月賞心」、常州的「聞香尋芳」、蘇州的「楓橋夜泊」、揚州的「三月煙花」、徐州的「西溪探源」、宿遷的「林靄秋雨」、淮安的「桑田村廬」、連雲港的「松石水灘」、鎮江的「西山徑幽」、鹽城的「澤地仙灘」和泰州的「翠園綠坡」。景點大多以各市知名景區、景點為原型,結合南通園博園的地型地貌構思設計。
說實話,我覺得南通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地方,雖然我是地道的南通人,但還是得這么說,每次放假回家都不知道去哪裡玩好。
不過你要是要去看風景的話,我建議你去剛開館的園博園,裡面很大,風景數不勝數。還有就是狼山,南通的象徵地方,就是一個寺廟燒香拜佛的地方,有什麼心願的話去許個願,呵呵!
晚上的話你可以劃個小船游覽一下濠河風景區。
要想都玩轉的話3天吧
Ⅵ 植物園里有什麼植物
有構骨、衛矛、大葉冬青、牡丹、玫瑰、芍葯、百合、月丁香、海棠、紫薇、玉簪、梅、櫻桃、草葯、盆景等。
具體如下:
1、枸骨
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黑色,粗糙;枝條粗壯,平滑無毛,幼枝有棱。頂端銳尖,基部楔形,主脈在表面凹陷,在背面顯著隆起;葉柄粗壯,長約1.5厘米。聚傘花序密集於二年生枝條葉腋內,雄花序每1分枝有花3—9朵,雌花序每1分枝有花1—3朵。
Ⅶ 蘇州哪些景點比較好玩越具體越好。
蘇州好玩的景點有:
1、拙政園:在獅子林的北面,從園林路直向北,姑蘇園林的精髓我認為在於此.門票70最值的一看的.記著獅子林去拙政園的路上有一個蘇州民俗博物館。
2、獅子林:以假山王國為名,山中有太獅、少獅、吼獅、舞獅、醒獅、睡獅或蹲、或斗、或嬉不可勝數。而不可思議的整座群山,狀如昆侖山,山脈縱橫拔地而出,以隆起的獅子峰為主,山巒奔騰起伏朝四面八方蜿蜒伸展,值的一看。
3、虎丘: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史記》載:「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三日後有白虎距其上,故名虎丘。
4、報恩寺:宋為雲岩禪寺,清為虎阜禪寺。
Ⅷ 蘇州園林都有哪幾園林
朴園: 朴園位於平門內人民路高橋8號
園址原為荒地,1932年為上海蛋商汪氏購得,建造宅園,佔地1萬平方米,造價10萬銀元。日偽時期,園被日軍軍官佔住。抗戰勝利後,又為國民黨軍隊駐扎。1953年,國家公路總局第三工程隊購得此園,開辦療養院,增建三層樓房一幢。1974年歸市衛生局,設防疫站。1985年曾整修假山。
朴園四周圍以花崗石牆,採用傳統造園布局,以山水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巒起伏,池架曲橋,聚分兼得。有四面廳、花廳、亭、廊等建築。花木茂盛,有白皮鬆、羅漢松、廣玉蘭、櫻花、杜鵑等。最為珍貴的是兩株地栽五針松,高約2米,生長健旺。
聽楓園 : 位於慶元坊12號
清同治光緒年間,曾署蘇州知府的湖州人吳雲築宅園於此,因園內有古楓婆娑,名「聽楓園」。吳自稱:「宅居不廣,小有花木之勝。」與自居曲園之「微」相評量。吳雲善書法,好收藏鑒賞金石,園中左圖右史,鍾鼎羅列。書畫家吳昌碩早年與園主交誼甚厚,曾應聘住在園中教授童子,得以觀摩所藏書畫金石,藝事大進。光緒九年(1883年)吳雲卒後,園漸衰微。宣統二年(1910年),詞人朱祖謀曾寓居此園。1928年,園歸陳氏,曾獲修治。
1949年解放後,曾相繼為教師進修學校、第二中學、評彈研究室、評彈團使用。1966年以後,假山被拆,建築失修,花木凋零。1979年,安置下放回城的評彈演員10餘戶暫住於此。1983年,園中單位與住戶遷出,由市文化局動工整修,耗資14.8萬元,於1984年底竣工。1985年春節,國畫院遷入。
聽楓園位於住宅東北部,佔地1200平方米。主廳「聽楓仙館」(現改名「聽楓山館」)居園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區。南院花木茂盛,山石多姿,主要建築有味道居、紅葉亭(現名待霜亭)、適然亭等。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館東昔為吳雲書房「平齋」。其前疊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閣」,閣下層隱伏山中,上層突兀山巔。齋、閣自成院落,為全園精華所在。
五峰園 : 在閶門西街下塘,今五峰園弄,佔地約2.5畝。
園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為長州尚書楊成所築,俗稱「楊家園」、一說園為文徵明之侄畫家文伯仁所築,文伯仁號五峰老人。園中聳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頗極皺瘦玲瓏之致,並峙高阜間,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別為「丈人峰」、「觀音峰」、「三老峰」、「慶雲峰」及「擎雲峰」。全園以五峰勝,輔以水池,有峭壁、峽谷、山洞、石橋、古樹、旱船、園亭、岩洞等景。園西南角有土墩,俗傳為唐柳毅墓。該園屢易其主,抗日戰爭前後,園散為民居。園因年久失修,水池填塞,二座石峰傾倒。1982年,五峰園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曾稍加保護整修,於1998年10月1日修復完畢,正式對外開放。
滄浪亭 : 位於人民路滄浪亭街3號,
滄浪亭舊址原為五代中吳軍節度使孫承右的池館,後漸廢。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蘇舜欽被貶,流寓吳中,以四萬錢購得孫氏園址,在北部土山傍水處築亭名「滄浪」,取《孟子》和《楚辭》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自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之後,屢易其主,先是章庄敏(一說章申公)、龔熙仲各得其半。章氏擴大花園,營建大閣,「園亭之勝,甲於東南」。
南宋紹興初,滄浪亭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得,改名「韓園」。韓氏在兩山之間築橋,取名「飛虹」,山上有連理木、寒光堂、冷風亭、運堂,水邊築濯纓亭,又有梅亭「瑤華境界」、竹亭"翠玲瓏"、桂亭"清香館"諸勝,慶元年間猶存。
元代,滄浪亭廢為僧舍。僧宗敬在滄浪亭舊址建妙隱庵,至正年間,僧善慶在其東側建大雲庵,又名結草庵,為南禪集雲寺別院。明洪武24年(1391年),寶曇和尚居南禪集雲寺,將妙隱、大雲兩庵並入。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府胡纘宗將妙隱庵改為韓蘄王祠。二十五年,結草庵僧文瑛復建滄浪亭。
清康熙中,巡撫王新命於此建蘇公祠,34年(1695年)巡撫宋犖再建滄浪亭。乾隆南巡曾駐蹕於此,亭南曾築有拱門和御道。道光八年(1828年),巡撫陶澍於亭西南建「五百名賢祠」。太平天國戰爭時,亭遭毀。同治十二年(1873年)巡撫張樹聲、布政使應寶時重修滄浪亭,並在亭南增建「明道堂」。堂後折西為五百名賢祠,祠南為翠玲瓏。亭北為面水軒、靜吟亭、藕花水榭。還有聞妙香室、見心書屋、印心石屋、看山樓、仰止亭等。光緒初,園中猶有僧居。光緒末,被洋務局等借用。民國初,一度借設修志局。1927年,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校長顏文梁受聘為滄浪亭保管員。重修後,美校遷入。蘇州淪陷時,日軍占據此園,毀壞嚴重。1954年由市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1955年正式開放。
滄浪亭經歷代更迭興廢,現佔地1.1萬平方米,門前水面4862平方米。雖非宋時初貌,但園外清流縈回,園中古亭翼然,丘山古木,仍不失舊時風韻。滄浪亭阜高水廣,境界清曠,歷代文人名士題詠酬唱頗多。集歐陽修、蘇舜欽詩句之亭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五百名賢祠集周代至清代2400年間吳郡名賢594人,勒石造像,垂範後人。季禮、伍子婿、白居易、范仲淹、文天祥、韓世忠、唐伯虎、文徵明、況鍾、林則徐等皆列其中,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環秀山莊: 位於景德路262號,又名頤園
原為唐代金谷園故址,明嘉靖年間先後改為學道書院、督糧道署。萬曆中為申時行宅。明末清初裔孫申繼揆築蘧園。清乾隆年間為刑部員外郎蔣楫宅,蔣氏建有「求自樓」,並於樓後疊石為山,掘地三尺,有清泉流溢匯為池,名泉為「飛雪」。其後相繼為尚書畢沅宅、大學士孫士毅宅。園中疊有一座假山,存留至今,系疊山大師戈裕良傑作。道光二十九年,汪為仁購建汪氏宗祠,立耕蔭義庄,並重修東北部花園,名為頤園,又稱環秀山莊。後經咸豐、同治年間戰事,園多毀損。光緒中重修。及至1949年,僅存一山、一池、一座「補秋舫」。
1984年6月至1985年10月,由市園林局和刺綉研究所共同出資,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修。蘇州園林設計室設計,蘇州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施工,工程總投資60萬元。恢復了「環秀山莊」四面廳、有谷堂、問泉亭、邊樓等,建築面積754平方米,新砌、整修圍牆200餘米,輔砌地面246平方米,並加固假山,疏通「飛雪泉」,清理水池,補栽樹木。
環秀山莊佔地面積2179平方米。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特別是戈氏所疊假山,堪稱一絕,佔地不過半畝,然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主峰突兀於東南,次峰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綠樹掩映。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主峰高7.2米,澗谷長12米,山徑長60餘米,盤旋上下,如高路入雲,氣象萬千。戈氏疊山運用「大斧劈法」,簡練遒勁,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渾若天成,有「獨步江南」之譽。
景點:四面廳,邊樓,問景色亭,右谷堂
留園: 位於閶門外留園路79號。
留園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罷官歸里後,築東園和西園。西園後舍作佛寺,即今戒幢律寺,東園即今留園前身。當時東園雜蒔花竹,壘有假山,其中"太湖石一座,名瑞雲峰,高三丈余,妍巧甲於江南",相傳為朱勉采鑿,乃北宋「花石綱」遺物。乾隆四十四年,瑞雲峰被移入織造府行宮。徐泰時去世後,東園漸廢。五十九年,園歸劉恕,經五年修復和擴建,於嘉慶三年告竣。園名「寒碧庄」,又名「花步小築」,俗稱「劉園」。園中有奇石十二峰,名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雲、印月、獼猴、雞冠、拂袖、仙掌、干霄,名重一時。其後,經咸豐更申戰亂,園漸荒蕪。
同治十二年,盛康購得此園,大加修治,並改「劉園」為「留園」,諧其音而取「長留天地間」之意,留園之名始於此。盛氏留園泉石之勝,草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盛譽一時;山石之奇,以冠雲峰為最。辛亥革命後,盛康之子盛宣懷流亡日本,園遂衰敗。1927年,北伐軍二十一師司令部曾駐此園。40年代,侵華日軍和國命黨軍隊先後在此飼養軍馬,門窗掛落破壞殆盡,殘垣斷壁,幾成廢墟。1953年,人民政府撥款對留園進行搶修,1954年元旦開放,供人游覽。
留園現有面積2.331萬平方米,建築佔全園面積1/3,以建築空間處理精湛著稱。廳堂在蘇州諸園中最為宏敞華麗,大而能精,工不傷雕。園大致可分為中、東、北、西四部分,園南有祠堂與住宅兩路三進,前廳後樓,頗高敞。園中部系原"寒碧庄"基礎,雖有局部改觀,仍不失為全園精華,西為山池,環以樓閣,貴以長廊,峰巒回抱,明潔清幽;東為廳堂,參以軒齋,間列峰石,重門疊戶,曲折多變。東、北、西三部分是光緒年間擴建。東部主要是一組以突出冠雲峰為主的建築群。北部舊構多毀,現辟有盆景園。西部以土石假山為主,漫山楓林,平阜曲水。總攬全園,嘉樹奇卉,怪石清流,涼台館,風亭月榭,高矮迤儷,宛轉相續。整個園景以長廊為脈絡,通幽度壑,隨形而變,循廊而觀,處處有景。
園中精物甚多,有古木交柯、綠蔭、明瑟樓、涵碧山房、聞木樨香軒、可亭、遠翠閣、汲古得綆處、清風池館、西樓、曲溪樓、濠濮亭、五峰仙館、環我讀書處、揖峰軒、林泉耆碩之館、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冠雲峰、佇雲庵、冠雲亭、冠雲樓、至樂亭、舒嘯亭、活潑潑地等。清代學者俞樾撰有《留園記》,現刻於門廳木屏上。
留園著名景點包括:董刻二王法貼、古木交柯、冠雲峰、涵碧山房、濠濮亭、花步小築、林泉耆碩之館、綠蔭小軒、明代牡丹花台遺物、明瑟樓、石林小院(揖峰軒)、舒嘯亭、聞木樨香軒、五峰仙館、又一村。
藕園: 位於城東小新橋巷7號。
藕園東部舊址原為清雍正時保寧知府陸錦所築「涉園」,又名「小鬱林」。後為崇明祝氏別墅。光緒初年,湖洲沈秉成(後任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客居吳中,購得涉園廢址,聘名畫家顧芸等設計,營築宅園。因宅之東西各有一園,又寓夫婦偕隱之意,故名「藕園」(藕通偶)。時吳中名士潘祖蔭、李鴻裔、吳雲、鄭文焯等常來園雅集,飲宴酬唱,摩挲古玩,風流一時。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沈秉成卒後,其園不治,漸為民居。1932年,楊蔭榆於此創辦二樂女子學社。1939年,史學家錢穆攜眷寓居東花園,於"補讀舊書樓"撰成《史記地名考》一書。1941年劉國鈞購得藕園,重加修繕未竣。1958年,振亞絲織廠用作工人療養所、宿舍、倉庫、托兒所。1961年,歸市園林管理初,經整修於1965年開放東花園,1979年重修,1990年整修西花園、住宅,1994年全部開放。
藕園三面臨河,一面沿街,宅園總面積8000平方米。該園布局獨樹一幟,宅居中,園分東西,園宅之間以重樓貫通。住宅共四進廳堂。前後門均有河埠。
東花園為「涉園」故址,布局以山為主,以池為輔,亭台樓榭環山池而築。園中主體建築為一組重檐樓廳,總名"城曲草堂",為園主宴集之處。樓上額「補讀舊書樓」。樓西以「樨廊」接儲香館、藤花舫、無俗韻軒、枕波雙隱亭諸勝。亭有楹聯曰:「藕園住佳偶,城曲築詩城」,出自沈秉成繼配夫人嚴永華之手。樓東向南突出為「雙照樓」,下有「筠廊」接「還硯齋」、望月亭、吾愛亭、聽櫓樓等。樓廳之前,石坪寬敞,黃石假山聳峙,山中辟小道名「邃谷」。東部主峰巍峨,絕壁臨池,樹木蒼翠,極富山林野趣;西部次山低緩平和,為主山村托。據劉敦楨考證:「此山不論絕壁、蹬道、峽谷,疊石手法自然逼真,……猶如黃石自然剝裂的紋理,和明嘉靖間張南陽所疊上海豫園黃石假山幾無差別,可能是涉園遺物。」假山東有受月池。池南端構水閣「山水間」,有明代杞梓木落地罩,跨度約4米,高約3.5米,所雕松竹梅「歲寒三友」精美絕倫,體量在蘇州古典園林中聚首位。
西花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分隔為前後兩個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後院有湖石花壇,北立藏書樓。
獅子林: 位於園林路23號
獅子林原址,宋時為貴家別業。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在吳中「買地結屋,以居其師」,遂成園林。中多奇石,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霄諸峰,最高者為獅子峰,因維則之師中峰禪師倡道於天目山獅子岩,又取佛經中佛陀說法稱「獅子吼」,其座稱「獅子座」之義,名為「獅子林」,亦名「獅子寺」。至正十二年曾易名「菩提正宗寺」。
明洪武年間,釋如海居此。洪武六年(1373年)名畫家倪雲林過獅子林,應如海之邀作《獅子林圖》,此圖現存台灣。次年,如海又邀蜀山徐賁繪《獅林十二景圖》。獅子林名聲日噪,一時成為吳中文人賦詩作畫勝地。嘉靖時,寺僧散去,園被豪家所佔,後漸荒蕪。萬曆年間,知縣江盈科訪求故地,重修該園,高僧明性又持缽化緣,重建佛殿、經閣、山門,復為「聖恩寺」。後再度廢為民居。清順治五年(1648年)重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玄燁南巡,游獅子林,題賜「獅子寺」額。乾隆初,寺園分隔,園屬黃氏,名「涉園」,因園中有合抱古松五株,又名「五松園」。乾隆帝弘歷屢游獅子林,並在倪雲林《獅子林圖》上題有「一樹一峰入畫意,幾灣幾曲遠塵心」的詩句,又下旨按園中景物和圖中畫意仿造於北京圓明園之長春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咸豐以後,園漸衰落。1917年,富商貝潤生以9900銀元購得此園,大舉修繕,建築幾近重建。因增置頗多,又參以西洋手法,貝氏之園比之倪圖舊貌已相異甚巨。然樓台之宏麗,陳設之精美,被譽為民國時蘇州各園之冠。日偽時期,曾為「貴賓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隊曾駐此。
1952年,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駐獅子林東側貝氏祠堂辦公。同年,貝氏後人將該園獻給國家。經整修,於1954年2月正式開放。1985年,原文管會使用的位於園東北部的祠堂及部分住宅辟為蘇州民俗博物館。
獅子林現存面積1.114平方米,四周高牆峻宇,長廊環繞;中部水池回環,動靜有序;林間樓閣參差,若隱若現;丘壑宛轉,流泉飛瀑;奇峰怪石,千姿百態,狀如獅舞,既有山林之趣,又有禪化之意。建築有燕譽堂、小方廳、指柏軒、古五松園、見山樓、荷花廳、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樓、飛瀑亭、問梅閣、雙香仙館、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立雪堂、修竹閣、卧雲室、湖心亭等。
拙政園: 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
建於明代,據記載,此前園址一帶曾有不少名士第宅——三國時有吳鬱林太守陸績宅第,東晉時有高士戴顒園居,晚唐有詩人陸龜蒙宅,北宋時有山陰縣主薄胡稷言五柳堂,元代建有大弘寺,張士誠據蘇時,其婿潘元紹在此建駙馬府。明御史王獻臣解官隱蘇州,於正德四年,以原大弘寺址為基礎,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名「拙政園」。
王獻臣死後,園宅屢易其主,或屬私家宅第,或為官府衙署,幾經分合興衰。先是其子一夜巨賭,將園輸給徐氏。徐氏居此園五世,後家道衰而其園廢 。崇禎四年,侍郎王心一購得園東部荒地十餘畝,別營歸田園居。清初,錢謙益曾構曲房於園西部安置愛妻柳如是。順治十年,大學士海寧陳之遴購得此園,重加修葺,備極侈麗。內有寶珠山茶三四株,花妍色鮮,江南僅見,最為時人稱道,吳梅村題有《詠拙政園山茶花》長歌。康熙元年,園沒入官府,先後為駐防將軍府、兵備道行館。後為吳三桂女婿王永寧居所,構築斑竹廳、娘娘廳、楠木廳等,雕龍刻鳳。康熙十八年,改為蘇松常道署。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曾游此園。乾隆初年,園中部歸太守蔣欹,葺舊成新,名「復園」;西部歸太守葉書寬,名「書園」。後又屬程、趙、汪等姓。嘉慶二十五年,又歸平湖吳敬,時稱吳園 。咸豐十年,太平軍入蘇,忠王李秀成以西部潘宅、西部汪宅為忠王府,拙政園全部歸屬王府范圍。同治二年,清軍攻佔蘇州,園中部作價入官,為巡撫行轅。同治十年冬,江蘇巡撫張之萬入居吳園,同治十一年改為"八旗奉直會館",園仍名「拙政園」。光緒三年,園西部歸富商張覆謙,改名「補園」。
辛亥革命時,曾在拙政園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1938年,日偽江蘇省政府在此辦公。日本投降後,一度作為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校舍。解放後,曾由蘇南行署蘇州專員公署使用。1951年拙政園劃歸蘇南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當時,園中小飛虹及西部曲廊等處已坍毀,見山樓腐朽傾斜,亭閣殘破。蘇南文館會籌措資金,按原樣工修復,並連通中西兩部,1952年10月竣工,11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1954年1月,園劃歸市園林管理處。1955年重建東部,1960年9月完工。至此,拙政園東、中、西三部重歸統一。
拙政園歷時400餘年,變遷繁多,或增或廢,或興或衰,歷經滄桑。現存建築大多為太平天國及其後修建的,然而明清舊制大體尚在。該園規模之宏大,為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之首,佔地5.195萬平方米,園分東、中、西三部分,南有住宅一區。總體布局特點,東疏西密,水分血脈。水是拙政園的靈魂,水面佔全園面積的1/3,有聚有分,或靜或動。聚處浩淼曠盪,如"遠香堂"北面,池中列島兩座,貫一短堤小橋,遙望山林蒼莽,湖水淵波;分則迂迴曲折,如「小滄浪」水院,曲岸灣頭,水流曲折,來去無盡,若隱若現,有深壑藏幽之感
Ⅸ 蘇州的著名景點
1、蘇州園林
俗語說:「江南園林甲全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從總體上說,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園圖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為主題,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緻,講求詩情畫意。
二是造園注重淡雅幽靜三是建園突出民族風格。蘇州園林是中國南方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園林中以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為著名,被譽為蘇州四大古代名園。
2、周庄古鎮
周庄古鎮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蘇州城東南,位於崑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
周庄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
3、八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4、蘇州博物館
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有著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高低錯落,深灰色屋面與白牆相配,清新雅緻。屋頂上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讓博物館內充滿自然光線,館中還有庭院、水池、石橋,既傳統又現代。
5、平江路歷史街區
平江路歷史街區在拙政園以南,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保存完整的古街區。它與西邊的觀前街僅一巷之隔,卻有與其截然不同的清靜古樸氣息,可以說是不收門票的「古鎮」,隨便逛逛,邊看建築邊吃點小吃,十分愜意。
Ⅹ 從武漢到張家界3日游大概多少錢
第1天
,游覽美麗張家界的新傳奇-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午導游與司機在張家界機場或車站、酒店舉牌接團,然後集合後乘車赴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乘坐「世界第一長高山客運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 體驗騰雲飛翔的刺激震撼,28分鍾到天門山頂:登張家界之巔雲夢仙頂,俯瞰張家界全景,體驗凌空獨尊的豪情, 游覽東線碧野瑤台景區,觀賞奇妙美麗的盆景花園,游覽盆景石區、天門翻水、北俯視天門、靈泉、靈泉院,登雲夢仙頂,體驗「雲生腳下、奇峰盡覽、萬象目中」的豪邁感覺。游西線體驗鬼谷棧道的驚心動魄,在峭壁雲端縱情尖叫。返凌霄台欣賞城區風光、領略山水長卷的磅礴氣勢,攀登 999 級台階的上天梯,抵達天門洞底,感受造化神奇,盡情欣賞天門洞內外的壯麗景色。至天門洞體驗自然造化的神奇和震撼沖擊。乘觀光汽車體驗99彎通天大道奇絕,沿途觀賞七級瀑布、金龜馱元寶、將軍峰、箭桿峰等景觀,天門山氣象獨特,門洞奇絕,植被豐富,歷史悠久,是歷史文化與佛道文化的神秘載體,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下午回到市區。
第2天
黃金遊山玩水線-上午游黃石寨景區 下午徒步金鞭溪景點 ;
上午乘車前往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大氧吧廣場(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8-10萬個負氧離子),登海拔1200米、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台——黃石寨景區(可選擇乘索道單程48元/人.次、雙程96元/人.次或步行),千山萬壑盡收眼底,沿著山頂環寨游道行走,可欣賞到許多絕美的自然風光,沿途有六奇閣、摘星台、雙門迎賓、五指峰、霧海金龜、天然壁畫、黃石松、迴音壁、九重壁等景點;
下午漫步「中國最美麗的大峽谷」——金鞭溪,全長7.5公里,步行約2.5小時。沿途游覽金鞭岩、神鷹護鞭、劈山救母、醉羅漢、文星岩、紫草潭、千里相會、水繞四門、觀音送子、師徒取經、長壽泉、蠟燭峰、雙龜探溪、秀才藏書等著名景點;然後乘環保車至武陵源。
第3天
賞「世界峰林奇觀」——天子山、十里畫廊;
上午乘車前往百龍天梯,乘百龍天梯(單程56元每人,不含),上張家界核心景——袁家界:後花園、迷魂台、五女出征、神龜問天、連心橋、猿人望月、八陣圖、百丈絕壁、天下第一橋等絕景!後往世界峰林奇觀——天子山風景區(可選擇乘索道單程52元/人.次或步行上天子山,不含),游覽天子閣、西海石林、御筆峰、仙女獻花、賀龍公園、石船出海、采葯老人、賀龍銅像等景點;
下午步行經卧龍嶺下天子山抵達十里畫廊,下山後游覽巧奪天工的十里畫廊(可選擇步行或乘坐觀光小火車單程23元/人.次、雙程33元/人.次 不含),沿途可欣賞天台、三姐妹峰、向王觀書、壽星迎賓、采葯老人、錦鼠觀天、猛虎嘯天等景點;乘環保車到武陵源門票站,入住酒店。
第4天
遊人間瑤池-寶峰湖 覽地下奇觀-黃龍洞
上午黃龍洞號稱"天下第一大溶洞",洞長28公里,總面積48公頃,垂直高度有167米,內分兩層旱洞,兩層水洞,有響水河龍宮、迷宮等八大景區,緊接著遊人間瑤池寶峰湖景點,西遊記外景拍攝地。它是一座罕見的高峽平湖,寶峰飛瀑、鷹窩寨、一線天、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是山水風景傑作。在此盪舟,還可見到湖心島上「玉瓶開花」、「十女梳妝」、「金龜戲水」、「青蛙鬧春」等佳景,乘車回市區。
按照這個行程來的話每人大概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