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子怎麼種盆栽
① 小麥盆栽 小麥可以盆栽嗎
可以。
1、種子選擇處理
種植小麥苗的種子其實就是我們種植麥子的種子,當然了它也是非常便宜的,基本在10-15塊一斤,可以在線下種子售賣處購買,或者是藉助網路購買,買回來之後需要浸泡在溫水中2-4小時做催芽處理,然後將其鋪平在容器中並保持溫暖濕潤,基本在3-5天就能長出嫩葉。
2、種植容器選擇
小麥苗既可以選擇純水培養,也可以選擇種植在土壤中,但是花痴還是喜歡用純水培養,所以在選擇容器的時候,會側重於白色素盆或者是透明的玻璃容器,因為這樣就更能體現出麥苗的清新別致。
3、光照溫度需求
小麥苗非常喜歡光照,所以我們在種植好以後一定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否則會使麥苗沒有光澤甚至是徒長,失去原有的觀賞力;小麥苗在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只是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將溫度控制在15度以上才能長出更茂盛的盆栽。
4、養植細節方面
種出來的綠植也叫做小麥草,很多人選擇用它來榨汁直接飲用,不過花痴一次沒有喝過,反而覺得擺在辦公桌或書桌上更顯雅緻,如果非要想喝的話,建議先查閱相關資料,免得喝出問題來。
小麥草可在一年四季任何季節種植,幾乎不需要太多的經驗,只要保持濕潤即可長的茂盛,而且它的長勢會很猛,如果長勢過高影響了觀賞效果,可以直接在根部剪齊,然後2-3天之後就會重新長出新的枝條,恢復能力超級強。
② 怎麼種扁豆(與小麥同時種的那種)
扁豆種植的方法
種植扁豆:育苗
播種時間:一般在1月中旬以後就可陸續播種。
營養袋育苗方法:
選擇肥沃、疏鬆的菜田土做苗床地。深翻曬垡1星期,細碎土垡,用篩子篩出裝營養袋用的細土。苗床地按1.2m凈墒面,30㎝埂寬理墒,做成高埂低墒,理平墒面。將營養袋裝上過篩細土,先裝 2/3袋土,此時將種子放進去,每袋放4粒種子,然後繼續裝土,將營養袋裝滿,整齊的排放在育苗床內。
用噴桶澆透水,然後檢查營養袋,將營養土被水沖走使蓋種土太薄或種子露在外的,補裝滿土,在營養袋上覆蓋一層稻草或松毛,最後再覆蓋平膜,將膜四周用土壓緊。
苗床管理:經常查看,一旦出芽,及時通風煉苗,除去覆蓋物,將平膜改為小拱棚。如遇氣溫驟降的夜晚,在小拱棚外加蓋草席,預防霜凍。
種植扁豆:大田栽培技術
移栽時間:2月中旬以後或苗有1葉1心時就可以陸續移栽。
田塊製作:深翻曬垡1星期,畝用2噸農家肥深施入土,細碎土垡。按1.8m凈墒面,30㎝埂寬,做成高墒低埂。在墒面上打定植塘,打成寬窄行,打寬行時,在每墒面正中以45㎝株距打一路定植塘;打窄行時,在每墒面上按照1.5×0.45m株行距打2路定植塘。
移栽方法:移栽時畝用5~10㎏復合肥,撒於播種塘內與土混勻,每塘移栽成活4苗的營養袋,在墒面上覆膜並壓實,將膜捅破掏出扁豆苗,最後將定植塘澆透定根水。
(四)中耕管理
植株調整:扁豆成活後,及時插樁搭架,引蔓上樁。每塘插3樁,樁頂用線綁緊,最後再將每墒四周上面的樁頂之間用牢實的線連接起來,利於扁豆枝蔓攀附,形成籬壁式的生長。扁豆進入旺盛生長期後要經常打葉,主要是打除過密葉、病、蟲、老葉,遮住花和結出小扁豆處的葉子,以減少養分消耗,增加通風透光性,利於扁豆莢生長。
追肥:移栽20天後,畝用尿素5公斤(或大糞水)+復合肥10公斤兌水澆施。采扁豆前澆1~2次肥,扁豆進入採收期後,每隔15天左右追肥1次,用量:畝用尿素5~10㎏(或大糞水)+復合肥10~30㎏兌水澆施。根據扁豆植株長勢情況,適時澆水。
③ 三色堇怎麼種
三色堇是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產上多作一、二年生栽培。別名貓兒臉、蝴蝶花、鬼臉花、蝴蝶梅、游蝶花等。三色堇開花早,花美麗,花期長,不怕霜,是著名的早春花卉,北方可在終霜前定植,使人們提前見到綠化效果。用它布置花壇、花境或配置景點均能形成獨特春季景觀。冬春盆栽溫度適宜開花不斷,單朵花的開放時間也長。花梗長的品種還可作切花。
(1)種子准備。三色堇種子千粒重1.2克左右。種子可以使用1~2年,不可久藏。三色堇的果實沒有成熟時下垂,成熟後果實向上昂起。當果實向上昂起,果皮略發白就要採收,否則蒴果經日曬開裂,彈射出種子。三色堇果實成熟的早,播種育苗栽培的在撫順地區於6月中上旬就開始成熟了。由於果實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次採收。最好用第1批採收的種子育苗。
(2)育苗天數。早春育苗時,大多數品種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80天左右可以開花,但也有的品種需要的時間長些。
(3)早春播種育苗。用普通營養土播種即可。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0克左右,種子上面覆蓋細土0.6厘米左右。控制地溫18~20℃,播干種子6~7天出苗。有1片真葉時移苗,用直徑8厘米的容器成苗,也可先移入72或128孔穴盤,當秧苗生長到互相影響時再移入直徑8厘米的容器中成苗,或開溝成苗。每個容器里分1株苗。我國北方早春育苗時光照比較弱,應讓秧苗充分見光。白天氣溫控制在15~22℃,夜間育苗的前期和中期10~15℃,後期偏低控制,如整個育苗期間夜間溫度都低,育苗天數明顯延長。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開花提前,莖葉生長繁茂。低溫能顯著增大花朵直徑,高溫花朵直徑明顯變小。三色堇怕澇,苗期水分應適中控制。定植前5~7天降溫到0℃左右,加大通風量,適度控水煉苗。
(4)秋季播種育苗。在黃河以南長江流域以北的地區,秋季播種育苗,冬季在保護地越冬,春季定植。在長江流域9月上旬播種,11月初定植,寒冬來臨前長好植株。北方室內栽培的秋季播種育苗,成株在1~15℃的室內開花不斷,每朵花開放的時間也長。在露地選排水良好的地方做苗床,採用播種後一次性成苗的方法育苗,每穴播5~7粒種子。出苗後及時間苗,留2~3株苗,有3~4片葉時定苗,每穴1株。種子少的可移苗。家庭室內栽培數量少的,也可在春季栽培過三色堇的地方挖取自播苗。
(5)扦插繁殖。用植株根莖處萌發的側枝作插穗,不用開花或過於粗壯的枝條。用河沙或草炭作扦插基質,遮蔭保濕,插後15天左右生根。
還可用壓條的方法繁殖。
④ 在家裡怎麼種植小麥呢
自家的陽台上種上一些盆栽小麥,既給房間增加了生機而且營養物質也是很豐回富的,還答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的效果。根據容器大小取小麥種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將空殼、壞的種子挑出來,當種子吸收充足水分,長出白芽後就可以種了。備好苗盤鋪上一層餐紙,用水淋濕,把種子均勻撒上,上下各放一個苗盤,鋪上紙並且淋濕。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盤蓋上等到嫩芽長出來將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蓋著的苗盤撤掉,讓小麥草自由生長。每天淋水保濕,讓小吸收麥陽光,這樣才能提高收成就可以收獲榨新鮮的小麥汁了。
⑤ 葫蘆種子怎麼種
種葫蘆種子如下
1.葫蘆種子處理
將葫蘆裡面的種子取出,挑選個大飽滿的,然後在30度左右的溫水中侵泡12小時以上,恆溫!撈出用濕潤的紗布包裹,一般1-2天左右出芽。
(5)小麥種子怎麼種盆栽擴展閱讀
順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
1.順蔓每株留兩個主蔓,兩條主蔓均橫在空壓縮上。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順風方向傾斜,避免翻秧。
2.掐尖一級分杈,長到3片葉時,開始掐尖,看住並掐掉二、三級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以後。
3.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蘆上午和雨天不開花,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時開始授粉,過了處署(8月23日)就可停止授粉,一般兩條主蔓結瓜6—8個。
4.田間留車道,原則在道兩側各有2條瓜壠,以便於澆水和收瓜。
⑥ 哪些植物用種子繁殖
很多啊,比如我們吃的玉米小麥水稻等等,還有各種樹,比如柳樹松樹楊樹等等,我們平時養的花,比如太陽花,君子蘭等等。
⑦ 種子的生長過程
1幼年期 :這一時期是指種子從萌發成幼苗的過程
發育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和和空氣下開始萌發。經過一系列生長過程,種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形成主根,可使早期幼苗固定在土壤中,及時吸取水分和養料。與此同時,胚軸的細胞也相應生長和伸長,把胚芽或胚芽連同子葉一起推出士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莖和葉。子葉隨胚芽一起伸出土面,展開後轉為綠色,進行光合作用,子葉也就枯萎脫落。至此,一株能獨立生活的幼小植物體也就全部長成,這就是幼苗,種子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⑧ 如何種盆栽小葫蘆
葫蘆種植分盆栽葫蘆、地栽葫蘆、無土葫蘆栽培。但不管是哪一種葫蘆種植都離不開種子、施肥、掐尖、防治病蟲害,摘果等工序。
(一)盆栽葫蘆技法花盆的尺寸(10號)要大小適中。盆栽前要選好肥土,用疏鬆酸性土,摻以土雜肥,鹼土、板結土不可用。土壤要通氣性、排水性能好的。並將其與市場上賣的塑料花盆所用的培養土的腐蝕質土壤或綠肥按1/3的比例攪拌在一起。如果培養土壤中不含肥料,一盆要參雜15G左右的化肥。盆栽葫蘆非常容易乾燥,在蔓剛開始蔓延時一日要澆一回水。在盛夏高溫季節,一日要澆兩回水。在花盆上支四根支柱使其固定,高出花盆表面50㎝,並做成90度的網格狀棚架。在母蔓長到4—5葉時掐蔓,留下2個子蔓,使其向上蔓延。子蔓爬上棚頂時要掐蔓,並使其2個孫蔓向上延伸。待孫蔓長到5個枝葉時開始掐尖,使果子從孫蔓長出曾孫蔓上結出。讓蔓任意生長,等其長出棚外時掐掉。果勝到5—6個時要追肥一次,這很重要。 特別是中型瓢最初結1—2個果實之後就不再結果。因此將最早開的雌花掐掉。作果時要將固體肥料5—6個放到
花盆裡,在肥力消失後再用液肥加兌200倍的水澆灌。葫蘆的主要蟲害是蚜蟲,防治方法與大田作物同,高溫季節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另外,要防止大水澆灌和長時間的雨淋,視長勢不斷增施肥料,三伏天防烈日暴曬。
(二)地栽葫蘆技法
種植時間葫蘆種植的時間易在每年的清明前後,由於我國地源遼闊,在選擇種植時間上要根據天氣、氣溫、環境的不同,選擇最佳時機種植。搭設棚架其實種植葫蘆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其中搭設葫蘆棚架是種植葫蘆當中花銷最大的一塊,所以在選擇搭架的材質上要有所區別,要是打算長期種植葫蘆的農戶最好搭制水泥或鐵管製成的架子,雖然看上去投入很大,但攤到多年種植的成本就沒有多少了。
葫蘆棚架的大小要根據種植面積和栽培的株數來決定,一般每畝種植600顆左右葫蘆。棚架高2
米左右,棚頂綁成間隔30㎝左右的井字形狀,用荊繩綁結實,以抵禦台風的襲擊和葫蘆本身重力的壓迫。
在我國種植葫蘆都要搭架,可在國外卻有很多農戶採用不搭架的栽培,地面爬行栽培的葫蘆主要是小葫蘆,如果利用朽木的空隙栽培大葫蘆或者杓葫蘆、長葫蘆時,也可以在地面進行。
葫蘆爬行種植和架棚種植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先將土壤平整好,做成寬1.5米的,並在壟間可以行走。
葫蘆的爬行種植,間距大一些有利於葫蘆的生長。所以株的間距最好在3米左右。因為葫蘆蔓沒有攀延的東西,所以應該鋪上厚厚的稻草。如果沒有稻草,也可以先鋪黑塑料地膜,並在上面澆水。並要多次噴灑葯物,以避免病蟲害。這種種植方式雖然投入的資金比搭棚要少,但在我國還沒有更多的成功經驗所借鑒,歡迎廣大農戶們先在小部分土地上摸索試驗,待技術成熟後再大面積採用。
選種育種因為葫蘆的種子帶有炭疽病等病菌,所以先要給種子抹上克菌丹葯粉,也可用高錳酸鉀殺菌,後經過消毒後再種植。播種時如果用鉗子或指甲刀將種子尖切開一個小豁口,更容易發芽。
首先用象濕毛巾一樣的粗布將種子包好,然後放到密封的容器里,溫度在25~30度左右。葫蘆種子一般在3~4天發芽,芽長一般長到0.5~1cm左右時移種到育苗床里,培上土即可。
將種子平放擺齊,培上1cm土,澆水。在陰涼處放置行半天,放在陽光處時要加蓋報紙以防日曬和雨淋,保持土壤濕潤直至種子發芽為止。 施底肥葫蘆適於深耕,所施肥料越多,根才能扎得深,葫蘆才能茁壯成長。特別是在種植大葫蘆、長葫蘆時,深耕和多施底肥就顯得更加重要。但是當雨水多地下水上升時,葫蘆根部容易腐爛,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要選擇好耕地並在排水上下功夫,控制地下水上升,在根部不腐爛的限度內進行深耕。 葫蘆是棚架作物,架棚移動困難,不得不在同一地點多年連續耕作。最好3年換種其它植物,等1年後再種葫蘆,效果比多年在一塊地上種葫蘆要好很多,為了防止連年耕作所帶來的弊端,必須施優質的底肥,肥料以有機質為主,提高土壤繁殖微生物的能力。所謂有機質肥料是指氮肥成分中的油糟和魚骨粉、雞糞等;磷肥是指骨粉和米糟;鉀肥包括草木灰和水稻、小麥等作物的櫛桿灰等。將以上這些成分均勻搭配組合後使用或者使用有機復合肥。 葫蘆不喜歡酸性土質,底肥一定要施石灰。如果石灰量不足苗蕊將變為褐色,幼果彎曲(形狀不標准)。石灰是指生灰石或硝石灰,1公頃按20㎏使用。 由於耕地不同底肥的施用量各異,一般情況下氮磷鉀每公頃施用1㎏。如果底肥施用過多,葫蘆蔓泛濫,控制不住,雌花難開,病蟲害多有發生,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