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炭疽病
A. 綠植炭疽病如何治療
(一)病狀 此病主要為害果實,穗軸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漿果著色後期接近成熟時發病最重,故稱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發病,初期在果面上發生水漬狀的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圓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後,產生小黑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多雨潮濕天氣,自盤中流出粉紅或橙紅色的分生了團(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擴展到整個果面,果粒變軟腐爛,逐漸失水干縮,變成僵果脫落。果梗、穗軸受害時產生橢圓冊陷病斑,影響果實成熟。葉面上密生圓形褐色小斑點,嚴重時連一成一片,葉色變黃而脫落。
(二)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病原 結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上的副梢、穗軸、卷須、僵果等,並把落地的枯、落葉徹底清除燒毀或深埋。
2.殺滅菌絲體 菌絲體主要在1年生枝上越冬,在發芽前噴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砷,或噴30石硫合劑加0.5%五氯酚鈉200倍,混合液等強力殺菌劑,消滅越冬病原。
3.葯劑防治 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現分生孢子時,每隔10天左右,噴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5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應交替用葯,提高葯效
B. 植物炭疽病,應該用什麼葯
如果想要治療的話,我們可以用嘉博利源炭特靈,這個葯的功效是很大的,而且可以完全的治療植物的疾病,所以有很多人都會買這個葯的。
C. 動植物炭疽的區別
植物炭疽害未成熟或已成熟的果實,也可為害花、葉、主軸及蕉身。病菌可通過傷口侵入直接表現症狀,也可侵染未損傷的綠色果實而潛伏為害,采後芭蕉變黃才顯症。初生黑色或黑褐色圓形小斑點,後迅速擴大並相連成片,2—3天全果變黑並腐爛,病斑上產生大量橙紅色粘狀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有的芭蕉染病後,果表散生褐色至黑紅色小斑點,不擴大,卻向果肉深處擴展致腐爛,發出芳香氣味。果梗和果軸受害,症狀相似。
動物和人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及食用病畜的肉類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症症狀,皮下及漿膜下結締組織出血性浸潤;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偶可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並可伴發敗血症。自然條件下,食草獸最易感,人類中等敏感,主要發生於與動物及畜產品加工接觸較多及誤食病畜肉的人員。
D. 植物炭疽病的傳播方式
主要是通過昆蟲傳播,預防途徑為以噴施農葯為主。
E. 植物有炭疽病有什麼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結合修剪,除去病枝、病葉和枯梢,減少病原。選無病植株作母株繁殖花苗。選用抗炭疽病的花木品種。用50℃溫水浸種20分鍾或55℃溫水浸10分鍾,撈出晾乾後播種。合理施肥和澆水,增強花卉抗病性。盆栽花卉發生炭疽病時,可摘除病葉、注意透光和通風,不要放置過密。選用抗炭疽病的花木品種。
2.葯物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消滅種子表面的病菌,用水沖洗干凈後播種。發病初期用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使百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或5%己唑醇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70%安泰生(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4000~5000倍液噴霧。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3~4次。
F. 植物有炭疽病有哪些發病條件
炭疽菌以分生孢子盤在花卉病株上,或隨病落葉進入土壤越冬,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病菌在病部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澆水濺射傳播,從傷口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萌發的適溫20~25℃,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能適應pH3~11,pH4~8時發病率最高。當花卉生長在濕度大不通風的環境中,或施用氮肥過多、或植株瘦弱抗病性下降,都有利於病菌的侵入。該病具潛伏侵染的特性,有時侵入後一直不發病,在環境條件適宜、植株衰弱時才顯出症狀。
G. 植物炭疽病的病症有哪些表現如何防治植物炭疽病
常見的植物炭疽病特徵及防治技術:
1. 柑橘炭蛆病
特徵表現:柑桔炭疽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為害較重的病害。可引起落葉、枝梢枯死,果實腐爛及落果。帶病果實常在貯運期間發生腐爛,所以又是一種重要的采後病害。
防治辦法:防止炭疽病菌潛伏侵染的一個關鍵性措施是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噴葯一次,在落花後一個月內,噴葯2-3次,每隔10天噴一次,以防治炭疽病菌侵入幼果。
H. 植物上的炭疽病毒能傳染給人嗎
這個應該是布局有傳染性的因為本身它需要藉助媒介才可以傳播
I. 植物得炭疽病是什麼樣子
炭疽病是黑盤孢目真菌所致病害的總稱。在花卉病害中,炭疽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為害也比較重。如牡丹、山茶、茉莉、梔子、肉桂、鵝掌柴、米蘭、九里香、橡皮樹、白蘭、富貴竹、棕櫚科植物等木本花卉,菊花、百合、花燭、喜林芋、君子蘭、萱草、金盞菊、雞冠花、龍舌蘭、萬年青、中國蘭、蝴蝶蘭、兜蘭、仙人掌科植物、吉祥草、麥冬等草本花卉都容易發生炭疽病。花卉葉片受害率一般為10%~30%,嚴重的可達90%以上。
花卉發生炭疽病時,除根以外的所有部位都可能被侵染。產生界限分明、稍微下陷、圓斑或沿主脈縱向擴展的條斑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顏色因病菌和被感染的花卉不同而不同,但一個共同特點是病斑上後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成熟後,產生同心輪紋狀或散生的黑色小粒點,或粉紅色發黏分生孢子團。還可在幼嫩的枝條上引起小型的瘡疤,造成枯梢。
大多數炭疽病菌都為害葉片,是一種最常見的葉部病害。如春芋的葉上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具顏色較深的邊緣,四周有時生寬窄不一的黃色暈圈,斑上生輪紋狀或散生的黑色小粒點,粉紅色發黏分生孢子團。鵝掌柴、橡皮樹、龍舌蘭炭疽病病斑呈灰白色,葉斑凹陷或不明顯,有明顯的深色邊緣,上面分布不均勻的黑色小粒點。牡丹、梔子、肉桂、茉莉、雞冠花炭疽病的病斑紅褐色。中國蘭、蝴蝶蘭、兜蘭等發生炭疽病後,產生近圓形或長條形褐斑,與沒染病部分分界的雲紋狀邊緣較深且較寬,發生在葉尖時常造成葉尖枯斑。
種子、種球發病後造成種子或種球腐爛,不能出土,常造成缺苗斷條。當子葉出現病斑後,光合作用受抑制,幼苗瘦弱或病死。
百合等鱗片染病時,產生淺褐色斑,後變成黑褐色,略凹陷,造成花芽敗育,不能開花。
為害花時,如花燭的佛焰苞腐爛。為害果實的如佛手染病後則出現不規則形果斑。
J. 植物有炭疽病的症狀是什麼
炭疽病是黑盤孢目真菌所致病害的總稱。在花卉病害中,炭疽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為害也比較重。如牡丹、山茶、茉莉、梔子、肉桂、鵝掌柴、米蘭、九里香、橡皮樹、白蘭、富貴竹、棕櫚科植物等木本花卉,菊花、百合、花燭、喜林芋、君子蘭、萱草、金盞菊、雞冠花、龍舌蘭、萬年青、中國蘭、蝴蝶蘭、兜蘭、仙人掌科植物、吉祥草、麥冬等草本花卉都容易發生炭疽病。花卉葉片受害率一般為10%~30%,嚴重的可達90%以上。
花卉發生炭疽病時,除根以外的所有部位都可能被侵染。產生界限分明、稍微下陷、圓斑或沿主脈縱向擴展的條斑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顏色因病菌和被感染的花卉不同而不同,但一個共同特點是病斑上後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成熟後,產生同心輪紋狀或散生的黑色小粒點,或粉紅色發黏分生孢子團。還可在幼嫩的枝條上引起小型的瘡疤,造成枯梢。
大多數炭疽病菌都為害葉片,是一種最常見的葉部病害。如春芋的葉上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具顏色較深的邊緣,四周有時生寬窄不一的黃色暈圈,斑上生輪紋狀或散生的黑色小粒點,粉紅色發黏分生孢子團。鵝掌柴、橡皮樹、龍舌蘭炭疽病病斑呈灰白色,葉斑凹陷或不明顯,有明顯的深色邊緣,上面分布不均勻的黑色小粒點。牡丹、梔子、肉桂、茉莉、雞冠花炭疽病的病斑紅褐色。中國蘭、蝴蝶蘭、兜蘭等發生炭疽病後,產生近圓形或長條形褐斑,與沒染病部分分界的雲紋狀邊緣較深且較寬,發生在葉尖時常造成葉尖枯斑。
種子、種球發病後造成種子或種球腐爛,不能出土,常造成缺苗斷條。當子葉出現病斑後,光合作用受抑制,幼苗瘦弱或病死。
百合等鱗片染病時,產生淺褐色斑,後變成黑褐色,略凹陷,造成花芽敗育,不能開花。
為害花時,如花燭的佛焰苞腐爛。為害果實的如佛手染病後則出現不規則形果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