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水蠟燭盆栽

水蠟燭盆栽

發布時間: 2021-11-26 21:35:15

1. 什麼盆栽驅蚊子

1.茉莉花:來花香濃郁,源夏季置於室內,能殺死結核、痢疾、白喉桿菌,又能解郁舒氣,蚊蟲卻避而遠之。
2.夜來香:花瓣夜間開放,白日閉合,其特異的濃香有神奇的驅蚊效果。
3.杜鵑花: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葯可治風濕、腎虛、跌打損傷、祛腫消痛,而蚊蟲不敢靠近。
4.萬壽菊:有一種沖鼻氣味,蚊蟲不敢接近它,是一種特殊的優良天然驅蟲劑。
5.除蟲菊:花中含有除蟲菌素,可使蚊蟲中毒死亡。
6.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氣,蚊蟲聞之會暈眩。蚊叮蟲咬後,以其葉熬水敷用,有清涼消炎止癢等效果。

2. 這個叫什麼呢,可以干什麼

這是水燭,

是蒲草的正名(拉丁學名:Typhaangustifolia),香蒲科香蒲屬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

別名:
蒲草、 水蠟燭、 狹葉香蒲,這是它的雌花序,花粉入葯,稱「蒲黃」,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當作「蒲絨」,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乾花。

3. 蘆葦長的棒棒有什麼用

這種是香蒲,別稱蒲草、水蠟燭、毛蠟燭、蒲黃、蒲棒、長苞香蒲、鬼蠟燭。

主要作用有:

1,可以用於點綴園林水池、湖畔,構築水景。

2,可以用做花境、水景背景材料。

3,可盆栽布置庭院。

4,可用於切花材料。

5,全株是造紙的的好原料。

6,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稱蒲絨,常可作枕絮。

4. 水生植物有哪些設計要求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設計要求

1、在池底砌築栽植槽,鋪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養土,將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將水生植物種在容器中,再將容器沉入水中。這種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動方便。
3、利用種植浮床種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配置設計要求

1、水域寬闊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在水域寬超過10米的區域,主要考慮遠視效果。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主要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蓮群落、蘆葦、千屈菜和海壽花群落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主要考慮近觀,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故配置時不宜過於擁擠,以免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浮葉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水緣植物應間斷種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觀景。可選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葉水蔥、黃菖蒲、水蔥、香蒲和海壽花等組成不同的群落組合(如圖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 河流兩岸帶狀的水生植物景觀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能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切忌所有植物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黃菖蒲、菖蒲、再力花組團;黃菖蒲、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組團;慈菇、黃菖蒲、美人蕉等組團;蘆竹、水蔥、黃菖蒲、花葉蘆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蓮組團;水蔥、黃菖蒲、海壽花、干屈菜組團;水蔥、海壽花、睡蓮、再力花、野菱組團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此類水體的寬窄、深淺是植物配置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應選擇較低矮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一般以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埴於水緣石旁,清新秀氣。對於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採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靜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設計。 忌將池面種滿,最多60%~70%的水面浮滿葉子或花就足夠了。 選擇直立的品種如香蒲、燈芯草、菖蒲、蘆葦之類,叢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歡淺水,以其屏障作用充當背景較為理想,但遮擋視線很嚴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選擇原則設計
1、 選擇易於管理的植物品種(不會蔓生或不會自動播種的植物品種)。
2、在通風地帶,要選擇抗強風能力強的植物,避免種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種。
3、通過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搭配,來維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動人效果;例如,進入夏季淺水中鳶尾類植物,菖蒲類開始綻放。隨後,睡蓮便會成為水體中的焦點,並能維持到夏季末。秋天時分,蘆葦及燈芯草類會開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間梭魚草和花藺類植物會給景觀增添別樣的亮色,一些秋季葉色變化的觀葉植物最終將水景帶入深秋。在冬季,水景雖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殘留的乾花,如水車前等,仍然會產生一點情趣。這些乾花會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後更富有情趣。

5. 怎樣種植水蠟燭種植水蠟燭還要注意些什麼

水蠟燭又叫水竹,其種植技術如下

⑴整地水燭最適宜生長在有淺水、底部最深厚沃土的湖泊或池沼。栽植前要進行整地,如果土壤堅實,便要翻耕或用鍬挖栽植穴,穴23~26厘米見方。如果土壤松軟,則只要挖出草根進行漚肥,漚肥須在栽前15天進行。
⑵栽植期,長江流域一般是從清明到小暑,其中以立夏到小滿栽植最好,因為這時幼苗已長得比較高,同時溫度適宜,容易成活,並且生長快,當年就可獲得較高產量。栽植時,選生長健壯、假莖較粗、葉片較寬,並呈蔥綠色的分株苗,要求當天挖苗,當天栽植,可以適當密植,株行距50~60厘米見方。如果土壤較軟,水深在60厘米以下,可用手栽,栽植深度為17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較硬,要用鍬挖穴,扶苗入穴,用土壅根。栽後,必須有部分葉片露出水面,以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果葉片過長,應剪去上端部分,否則.不利紮根成活。
⑶間作水燭可與蓮藕間作,即每栽水燭3行,留出空地3米左右,栽植蓮藕1行,一塊地一年之內,既收水燭,又收蓮藕,蓮藕入土較深,而水燭在表土生長,互不幹擾,兩種作物都能正常生長,並且有防止栽植地水分過於蒸發和防止雜草蔓延的作用。
管理

⑴除草栽後半個月,用手拔凈雜草,最好一連除草2~3次,要求在小暑前後除凈雜草,這樣,水燭可發生3批分株。
⑵管水每年春季植株萌芽前的一個月,湖、池內要保持17厘米以上的淺水層,以適應地下根系活動的需要。隨著植株萌芽生長加快,水層要逐漸加深,植株長大以後,水層可加深到60~100厘米。採收水燭時,為了假莖大部分或全部可淹沒在水中,水燭不能缺水受旱,否則,植株黃瘦,大量抽薹開花,少生或不生分株。
⑶更新水燭栽植5~6年以後,產量下降,要及時更新,更新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挖去寬約2米一條地上的母株,保留同樣寬的相鄰母株,等到保留母株發生分株,且新株蔓延到空地時再將保留地上的母林挖去;二是把母株全部挖去,重新栽植新的分株;三是換地重新栽植。
溫度管理:由於它原產於溫帶或暖溫帶地區,因此對溫度的要求不算太嚴,只要不低於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於33℃就能順利度夏。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陽光才能正常生長。如果光線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蔭的環境下養護,則葉片會長得薄、黃,枝條或葉柄纖瘦、節間伸長,處於徒長狀態,花瓣小,花色淡甚至開不出花。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氣溫回升後(8~10℃)即可栽種,盆栽宜選用口徑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蓋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其上本覆蓋塘泥,裝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莖,填入塘泥,泥面離盆沿大約12~18公分。根莖種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約為2公分。小浮葉長出後,就要適時地追施液肥了,建議施用「護花寶」系列家用花肥,這個系列的肥料有專門針對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和開花的需要。
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迅發芽、生長,可澆灌「護花寶」。澆「護花寶」之前,把缸內的殘水清理掉,再加入「護花寶」肥液直至盆沿。肥料與水分可按照「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時間大約為3~4天。
夏季:這個季節溫度高,濕度大,植株蒸騰作用旺盛,對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連續澆灌一次「護花寶」再澆一次清水,即「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如此循環,肥和水的間隔天數大約為1~2天,以保持花盆內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蠅。
秋季:進入秋季後,它會自然開花,在見到花蕾後,只澆清水就行。開花後到霜降階段,它會逐漸枯萎,進入休眠狀態,要搬入室內,並保持盆內大約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乾脆把水倒掉,只維持盆土濕潤。
採收

草芽生長快,分孽力強,如不及時採收,嫩莖即迅速抽出水面變為新
水燭
水燭
的植株,新株過多,會造成相互蔭蔽,影響產量,採收蒲革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分次收獲,在種植當年,如果植株生長旺盛,可以在6~7月開始採收,到8~9月再採收一次;如果生長不旺,只能在8~9月來收一次,第二年立夏到小滿期間,新株高約60~100厘米時,用手拔收一次,以後要限一個月採收一次,一共採收3次。
採收時,先採收比較瘦小或即將抽薹的植株,留下生長旺盛的肥壯植株,以保證持續高產。第一次和第二次採收後,最好施一次追肥,促使恢復生長。採收草芽時,可以從春季開始一直採收到夏季,隨時在土中摸索採收,但應考慮到不能同時採收水燭;采蒲菜時,應少採或完全不採草芽為好,以免削減蒲菜產量。採收水燭時,人要順扁的一方,即不長葉的一方走向,以免踩斷草芽。由於草芽是從下而上陸續抽生,因此也要自下而上採收。
中國有機農業網

6. 景觀常用水生植物有哪些

景觀常用水生植物有哪些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設計要求

1、在池底砌築栽植槽,鋪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養土,將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將水生植物種在容器中,再將容器沉入水中。這種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動方便。
3、利用種植浮床種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配置設計要求

1、水域寬闊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在水域寬超過10米的區域,主要考慮遠視效果。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主要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蓮群落、蘆葦、千屈菜和海壽花群落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主要考慮近觀,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故配置時不宜過於擁擠,以免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浮葉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水緣植物應間斷種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觀景。可選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葉水蔥、黃菖蒲、水蔥、香蒲和海壽花等組成不同的群落組合(如圖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 河流兩岸帶狀的水生植物景觀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能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切忌所有植物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黃菖蒲、菖蒲、再力花組團;黃菖蒲、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組團;慈菇、黃菖蒲、美人蕉等組團;蘆竹、水蔥、黃菖蒲、花葉蘆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蓮組團;水蔥、黃菖蒲、海壽花、干屈菜組團;水蔥、海壽花、睡蓮、再力花、野菱組團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此類水體的寬窄、深淺是植物配置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應選擇較低矮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一般以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埴於水緣石旁,清新秀氣。對於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採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靜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設計。 忌將池面種滿,最多60%~70%的水面浮滿葉子或花就足夠了。 選擇直立的品種如香蒲、燈芯草、菖蒲、蘆葦之類,叢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歡淺水,以其屏障作用充當背景較為理想,但遮擋視線很嚴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選擇原則設計
1、 選擇易於管理的植物品種(不會蔓生或不會自動播種的植物品種)。
2、在通風地帶,要選擇抗強風能力強的植物,避免種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種。
3、通過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搭配,來維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動人效果;例如,進入夏季淺水中鳶尾類植物,菖蒲類開始綻放。隨後,睡蓮便會成為水體中的焦點,並能維持到夏季末。秋天時分,蘆葦及燈芯草類會開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間梭魚草和花藺類植物會給景觀增添別樣的亮色,一些秋季葉色變化的觀葉植物最終將水景帶入深秋。在冬季,水景雖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殘留的乾花,如水車前等,仍然會產生一點情趣。這些乾花會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後更富有情趣。

7. 常用來作為水景觀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常用來作為水景觀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設計要求

1、在池底砌築栽植槽,鋪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養土,將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將水生植物種在容器中,再將容器沉入水中。這種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動方便。
3、利用種植浮床種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配置設計要求

1、水域寬闊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在水域寬超過10米的區域,主要考慮遠視效果。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主要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蓮群落、蘆葦、千屈菜和海壽花群落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主要考慮近觀,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故配置時不宜過於擁擠,以免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浮葉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水緣植物應間斷種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觀景。可選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葉水蔥、黃菖蒲、水蔥、香蒲和海壽花等組成不同的群落組合(如圖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 河流兩岸帶狀的水生植物景觀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能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切忌所有植物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黃菖蒲、菖蒲、再力花組團;黃菖蒲、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組團;慈菇、黃菖蒲、美人蕉等組團;蘆竹、水蔥、黃菖蒲、花葉蘆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蓮組團;水蔥、黃菖蒲、海壽花、干屈菜組團;水蔥、海壽花、睡蓮、再力花、野菱組團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此類水體的寬窄、深淺是植物配置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應選擇較低矮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一般以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埴於水緣石旁,清新秀氣。對於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採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靜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設計。 忌將池面種滿,最多60%~70%的水面浮滿葉子或花就足夠了。 選擇直立的品種如香蒲、燈芯草、菖蒲、蘆葦之類,叢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歡淺水,以其屏障作用充當背景較為理想,但遮擋視線很嚴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選擇原則設計
1、 選擇易於管理的植物品種(不會蔓生或不會自動播種的植物品種)。
2、在通風地帶,要選擇抗強風能力強的植物,避免種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種。
3、通過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搭配,來維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動人效果;例如,進入夏季淺水中鳶尾類植物,菖蒲類開始綻放。隨後,睡蓮便會成為水體中的焦點,並能維持到夏季末。秋天時分,蘆葦及燈芯草類會開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間梭魚草和花藺類植物會給景觀增添別樣的亮色,一些秋季葉色變化的觀葉植物最終將水景帶入深秋。在冬季,水景雖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殘留的乾花,如水車前等,仍然會產生一點情趣。這些乾花會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後更富有情趣。

8. 夏季水生植物怎麼養

炎熱的夏季來臨,從各大花市了解到,好養清涼的水生植物受到愛養花朋友們的喜愛。在家裡養一些水生植物,改善空氣,而且清涼美觀。夏季水生植物該怎麼養呢?養殖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需要了解水生植物的不同類型。 水生植物按生活型一般分成濕生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五大類,有些植物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不同的水分環境下可以表現為不同的生活型。 如竹葉眼子菜、矮慈姑,它們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濕生植物,又如千屈菜和黃菖蒲等等既是挺水植物,又可適應濕生以及中生環境。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高的生態價,有些設計人員把旱生植物設計種植在水裡,如把細莖針茅種植到水深達0.5m的水裡,野蕎麥設計到水深達0.5m的水裡。細莖針茅是旱生植物;野蕎麥是濕生植物,它喜濕但不耐水浸。 其次,需要根據水深適應性。 對水生植物分布除浮水植物外,影響最大的生態因子是水的深度。因此在運用水生植物造景時,水的深度是設計人員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在做豎向設計等深線時要特別關注。 我們經常看到把荷花種植在深達3m以下的地方,其餘挺水植物也有種在水深1m甚或2m以下的。香蒲的種植深度達到了1.5m,花葉菖蒲的種植深度也達到了1.5m,紅菱種在了岸上。一般挺水植物對水深的適應性在60cm以內,如慈姑55cm、海壽花50cm、黃菖蒲55cm,個別植物體特別高大的可達70cm,如水蠟燭、水蔥等。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對水深的適應性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沉水植物對水深的適應性除植物種類外,還有非常重要的生態因子是光因子和水的能見度兩個非生物因子。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水的能見度越好、光照越強,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原理是沉水植物的光補償點問題。 夏季水生植物養殖還需要注意防止蚊蟲滋生: 驟熱的夏天既要養好水生植物,也要防止蚊蟲滋生,以防蚊蟲叮咬。最新方法是銅幣殺蚊法--日本媒體曾經報道說,一家銅研究中心建議市民將銅制日幣投入水中防蚊。原理是銅離子具有殺滅細小生物的效果,同時對植物與人體無害。 水生植物泥養或者沙養,同樣能夠防止孑孓滋生。泥養,是在花缸里加水田土,將植物種在土裡,加上水,分量大概是「早上澆水,晚上能蒸發到露出土面」。沙養,就是加入沙子,水不浸過沙面,這樣蚊子就沒有游泳池了。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花缸加裝防蚊罩--織得緊密的鐵網或紗網都可以,這樣會隔絕蚊子在水面產卵的機會。當然,常換水是最基本的防蚊辦法,就算你家的水特別干凈,也必須5-7天換一次。要知道,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平時最愛的就是凈水哦。 掌握夏季水生植物養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助您養好水生植物,清爽過一夏。 【更多閱讀】 Ю凈化空氣的室內植物 Ю客廳植物裝飾擺放有何風水 Ю不適合室內養的植物 Ю適合盆栽的植物

9. 這是什麼植物

水菖蒲,無毒 ,打人挺疼,可入葯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