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斜樁
㈠ 盆景的生樁和熟樁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生樁和熟樁的定義:
一般來說生樁是從山野或園培中採挖,經過根桿的重度修剪以達到後天造型的樁坯,通常為裸樁或帶土球的樁稱為生樁。而生樁經過移植後的養護管理,截短的樹根已經發育了新的根系,桿部也癒合來芽,上下供需取得了平衡,這就變成了熟樁。熟樁不論在移植或上盆,成活率均高於生樁。
區分生樁熟樁:
1、首先看樁發的枝芽的茂盛程度和枝是否木質化,如果沒有枝木質化的現象,說明樁發芽的時間通常不會超過半年,這樣的樁就不能稱為熟樁
2、其次看樁發根狀況,通常樁發芽後才會發新根,新根通常為白色,如果毛細根為褐色或其他顏色的,通常是下山樁本生帶有的細根
3、看看樁大根的截面是否有癒合組織的形成和從截面上發出新根的現象,如果沒有這類樁就不能叫做熟樁,通常是一些種植發芽尚未發根或一些做舊的生樁。
生樁:
(1)盆景斜樁擴展閱讀:
盆栽定義是指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總稱;盆栽必須是活體植物。
盆栽是由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變化而來。至於對觀賞植物的栽培,起源於古代園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營造園林。夏有瑤參、商有鹿台、周有靈台。漢武帝在建章宮"築太液池,疊在為蓬萊、方丈、瀛台三山"。北魏中期,宣武皇帝元恪所建景明寺和瑤光寺,寺里"青林垂影,綠葉為文,青苔紫閣,浮道相通,雖外有四時,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布萑、蒲、菱、藕;紫甲黃鱗,出沒於繁藻;青鳧白雁,浮沉於綠水。
㈡ 微型盆景樁有多少種
微型盆景是一種以花草為主,綴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在園林設計、園林造景和家庭觀賞中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它多採用石籬蒲、文竹、虎耳草、吊蘭、蘭花、萬年青、水仙、菊花、芭蕉、蘆葦以及其他的閑花野草。微型盆景著重於形態小巧,造型玲瓏別致,更注重整體藝術美的內涵。 每一小組盆景的各種擺件需表現出各異的形態,並注意整體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題突出,最後達到製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微型盆景的製作主要有四步:
取材。製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 花果艷麗、易造型的質料。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 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後即可栽入盆中。
造型。 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造型要高度概括,常用方法有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懸法等等,其中採用鉛絲纏繞法整形較為簡便。一般樹木整形以在早晨進行為宜。具體操作要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纏繞枝幹,再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成45。為宜。經過1~2年後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鉛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
上盆。整形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 釉盆中。盆的形狀、巨細、光彩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妙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乾式;圓形盆可設置裝備擺設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乾式。此 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交融成完備的藝術結構。 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
養護。微 型盆景的養護尤其必要周到細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一零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細致事詩句項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
接穗採集、運輸和貯藏。采穗時要選擇葉芽飽滿,無病蟲危害,生寫人的作文長良好的枝條。若長途運輸,可在箱底鋪上脫脂棉,用水淋濕,運至育苗地點後,將其插在陰涼處的沙床上或地窯中,保持濕度,可使用五-七天。
盆景技藝要領: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長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寧折勿彎、寧斜勿直。
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凋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山無樹,近大遠小。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龍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
清座使人無俗氣,閑來當署起清風。
諸山落水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去強留弱;去粗留細。
審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顧右盼兩彎半,雲頭雨腳美人腰。
不幹不澆,澆則必透。
見干見濕;薄肥勤施;
景樹無根似插木亭子觀尖,盆景觀腳。
春抹異位芽,
夏剪強弱枝;
秋天應追肥,
冬剪所以枝。
微型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流派之一。它用盆小巧,構想精緻,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
微型盆景是採用微型盆栽植微型樁或布局微型山石加工製作成的一種特色盆景,小可置於掌上,故又稱為掌上盆景。這利,盆景體態微小,玲瓏精妙,活潑多變,布置隨意性強,可配以微小的幾座置於案頭,也可群休組合在博古架內,逼真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神采風姿,深受海內外盆景界的贊賞,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盆景中崛起的佼佼者。
一、微型盆景的用材
1、微型植物盆景的植株不超過10厘米(以植物出土部分計算),選擇的植物材料,應具有葉小、干粗矮,適應性強,耐修剪,易造型,易栽培成活,如六月雪、榔榆、雀梅、福建茶、雀舌梔子、小葉羅漢松、虎刺、瓜子黃楊、雀舌黃楊、珍珠黃楊、金雀、小石榴、小檗、小蘇鐵、小榕樹、小鳳尾竹、小菊、金彈子、平枝枸子、黑松、映山紅、觀音竹、矮干文竹、水楊梅等等。
2、微型山水盆景的山石,以紋理優美、形態自然、顏色潤澤、呈長條狀有稜角的為佳,如山石上有洞穴,就更好。常用的石種有木化石、英德石、斧劈石、海母石、浮石、蘆管石、鍾乳石等等。
二、微型盆景的用盆
微型盆景用盆較小,簽筒盆口徑一般應為4—5厘米,圓形盆或方形盆口徑5厘米左右,淺口長方形成橢圓形盆口徑一般在10厘米左右。
微型植物盆景,多採用古雅的紫砂盆或釉陶盆,盆的形狀、深淺和色澤,應與栽種的植物材料在葉形、葉色以及花果的色彩相協調,要與樹木樁景的姿態密切配合。也可用生活器皿作盆,如煙灰缸、茶杯、小碗、鳥食罐等,但底部需鑽孔,以利排水,否則易爛根。
微型的山水盆景,多採用淺口長形盆或橢圓形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白礬石的質地較
多。
三、微型盆景的製作
微型植物盆景的樁材來源,主要靠嫁接、扦插、分株、實生苗培育、野生小樹樁的挖掘而獲得,造型採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時要求認真仔細、精巧細膩,力求功力、運力的得法,表現在枝條、主幹上,使原本為小樹、嫩枝呈現虯曲蒼勁、氣質沉著的「古老大樹」之貌,使外表形式與內在氣質結合好。造型宜簡不宜繁,要用大寫意的手法,注重其神態的表現,要求超脫俗套,會捕捉形態,達到神形交匯,但不失藝術的完整性。經過加工造型的樁材,宜先移栽於稍大的泥盆中培養,1—2年後再移栽於形狀、大小、深淺和色澤適合的古雅小盆中定植,可提高成活率。
微型山水盆景的製作,應認真選料、加工、布局、點綴等,一般採用偏重式中的近中景款式,應注意盆與山峰的比例及其意境美,微型山水盆景因用石較小,搬動時丟失不好找,造型完成後,最好用耐水膠把山石粘在盆面上。
㈢ 怎樣給樹樁盆景造型
盆景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青年朋友喜愛盆景藝術,想親手製作盆景。下面談談如何給樹樁盆景造型。
1.要有樹樁盆景造型的整體構思設計。詩文寫作要求的「意在筆先」,這同樣適用於盆景的創作。由於樁頭材料、種類、特性不同,形象各異,製作者要「因材制宜、揚長避短」地進行總體構想,在腦海中繪出藍圖,或在紙上畫出設計構圖。總體設計,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明確主題。如:要表現剛健,樁頭主幹必須粗獷壯實,枝繁葉茂;表現險峻,則可採用「懸崖式」造型,使樁頭枝幹居高曲折而下;表現野趣,應著重刻劃樁頭主幹的腐洞斑痕、枝杈的短曲。
(2)分清主次。局部要服從整體,並突出作品主調,重點渲染;局部基調,作醞釀烘托之用,使作品既富於層次變化,又和諧統一為一個整體。
(3)取捨適度。盆景樁頭具有持續生長的特點,製作者要心中有數,根據其整體形勢決定根、枝、干、葉的高低、前後、左右的取捨,使之合乎「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造型規則。
(4)創新立意。要在前人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發展,創作出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的好作品。
2.要將剛直的樁頭枝幹合理地按創作意圖彎扭成各種形態,使其富於三維空間的變化。常用的彎曲方法有:棕扎法(用粗細不同的棕繩,對樁頭干枝進行綁扎,迫使其彎曲成型)、金屬線扎法(以粗細不同的銅、鋁、鉛、鐵等絲線,利用其堅韌性和可塑性,對樁頭干枝進行纏繞,迫使其彎曲成型)、曲木助彎法、穿透助彎法、鋸齒助彎法、切割彎法和刻槽法等。
3.為使樹樁盆景造型符合創作意圖,須對選用的樁頭作適當的剪裁和雕飾。剪裁是為了控制其生長速度,促使其多分枝,使樁頭在養分有限的盆缽中正常生長,生機蓬勃。裁剪順序是從主幹到枝葉,從大到小,從內到外。樹樁盆景造型的雕飾是為了表現其古老病殘的形象,以顯示其歷盡滄桑、時光久遠的「老者風范」。樹樁盆景的造型還要考慮其露根、嫁接、葉芽修整等方面。
㈣ 盆景如何選樁
盆景樹樁如何挑選,看準這三點,選樁其實很簡單
一、看根腳
好的樹樁是無法通過花盆栽植出來回的,而且要是那種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有些,須根看上去很多但是絲毫沒有力量的感覺,容易給人一種「浮」在土上的感覺。總結起來就是:要選擇粗壯的樹干,看上去非常有力量,沒有虛勢。
二、看走勢
主幹從下到上,要由粗到細,主幹有一定的彎曲或筆直的主幹上內部有彎曲。如果是粗壯的主幹,是很難通過鋁絲囚扎或人工雕刻達到很大改變的效果,這樣的樹樁最適合做盆景,彰顯著大自然的力量,生動有趣,沒有過於生硬。
三、看匹配
側枝的粗細和大小一定要成比例,側枝從主幹出來的位置,小枝從側枝出來的位置。這樣的樹樁給人的感覺很是舒暢,並不突兀,也沒有突然縮進去的感覺,是比較理想的樹樁。
㈤ 怎麼使盆景根樁變粗
若想讓盆景的莖干變粗,只有加強管理才能達到,並且盆栽不如地栽者生長旺盛,增粗快速,只有枝葉茂盛了,才會生長快速,如需要做盆景,需要在地上養坯、造型,最後定型上盆。
還要注意加強修剪整枝,控制徒長。
㈥ 盆景三個樁行嗎
盆景三個樁也是可行的。最關鍵的是看,姿態優美不優美。三個樁對於盆景來說,雖說略微多了一點兒。可如果姿態能夠發展的很好的話。也是可以接受的
㈦ 盆景為什麼斜栽好處多
盆景斜栽植主要是提高觀賞性,
有創意的制道形狀,
型更好看
㈧ 盆景想要大盆換矮盆樁根太長怎樣處理
若想讓盆景的莖干變粗,只有加強管理才能達到,並且盆栽不如地栽者生長旺盛,增粗快速,只有枝葉茂盛了,才會生長快速,如需要做盆景,需要在地上養坯、造型,最後定型上盆。還要注意加強修剪整枝,控制徒長。
㈨ 急求這種盆景下山樁效果怎麼設計出來的!
看品種應是雀梅,國產的嶺南手法,與現行大熱的日本盆景有很多區別,日本盆景多以版松、柏、楓權、杜鵑為主,造型以盤扎為主;國內嶺南派,以雀梅、白蠟、榆樹為主,造型以修剪為主。下山樁要達到你這圖片的效果還是需要8-10年左右的年功的,需要放養頂枝,然後再逐年修剪分支,做出層次感,圖片上分支的造型也已很到位了,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截干蓄枝或者下山樁的成品,下山樁價格很低,很多都是裸根狀態,成活率是個問題,首先要做的是把下山樁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