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盆栽
⑴ 紫弦月怎麼養殖,才容易爆盆瘋長
紫弦月怎麼養殖,才容易爆盆瘋長,今天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紫弦月的養殖。
紫弦月又叫黃花新月,菊科厚敦菊屬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垂吊品種之一,葉片高度肉質化,紡錘形,日照充足時為扁球形。莖不太肉質,平卧地面或垂吊。一般為綠色,隨著光照時間增加和溫差變大,會逐漸變為紫色,故得名紫弦月。紫弦月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盆栽宜放在通風、有陽光的窗檯上。紫弦月春秋季節會開黃色小花,搭配自身的紫紅色非常漂亮。紫弦月在冬季,只要氣溫10度左右,就能很好的生長。

⑵ 多肉植物紫玄月怎麼養
紫弦月屬於夏型種,平時都會呈現綠色,隨著光照時間增加和溫差變大,會逐漸內變為紫色,所以被叫為紫弦月,容每年春秋兩季開花,紫弦月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怕水濕,忌強光曝曬。生長適溫15-28攝氏度,冬季不低於10攝氏度。盆栽宜放在通風、有陽光的窗檯上養護,介質選用透氣性好的顆粒土。
由於紫弦月生長速度快,因此生長期需要較多水分供給,澆水不可怠慢,但又要注意防止過濕,甚至積水,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施肥一般每月1次。
紫弦月繁殖主要採用扦插,在春秋生長季節,無論是葉插,還是枝插(3-4個葉節),都極易成活。
⑶ 紫玄月佛珠吊蘭怎麼養
佛珠吊蘭的養殖方法
養殖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佛珠吊蘭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每2-3年換盆一次,重新調制培養土。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葯防治。
在大量需要培養土栽培花卉時,製作堆肥土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它利用枯枝、落葉、青草、果皮、糞便、毛骨等為原料加上換盆舊土、爐灰、園土共同堆積,往上面澆灌人畜糞水,最後再在四周和上面覆蓋園土。經過4至5個月的貯放讓其發酵腐爛,然後打碎過篩即為肥土。堆肥土與沙土各一半混合使用,既肥沃又利於排水,如用堆肥與泥炭土混合種蘭花、山荷花、君子蘭、米蘭、杜鵑等花木,效果很好。
佛珠吊蘭養殖中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由於葉肉質,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2.佛珠吊蘭植株根系很淺,可淺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墊底孔,並鋪上一層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氣和濾水性,土壤最好用腐葉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約為1:3左右。
3.佛珠吊蘭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這也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
4.佛珠吊蘭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5.佛珠吊蘭很少有病蟲害,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蟎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蟎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可減少感染蟎蟲。
6.佛珠吊蘭可扦插繁殖。枝蔓極易生氣生根,可於春秋剪下幾節,一半埋入沙子或疏鬆的土中,保持濕潤但不積水,很快就會生根以供栽植。佛珠吊蘭採用扦插繁殖。將枝蔓剪成8~10厘米一段,平鋪半埋於盆土中,開始時保持50%~60%的濕度,半個月後即可生根成活。成活後要控制澆水量,保持盆土干濕相間的狀態,有利於植株生長。
⑷ 我的紫玄月葉子為什麼老癟癟的
紫玄月容易養護,葉子老癟癟的估計是根系發育不良,應該是澆水的問題。紫玄月畢竟是多肉植物,盆土積水是會爛根的。要記住干透澆透的原則,嚴防積水。紫玄月根系生長健壯後會瘋了一樣呈爆發性生長。在各種垂吊型多肉植物中是生長速度最快的。
紫玄月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喜水,忌強光暴曬,夏季高溫半休眠。生長適溫15-28度,冬季不低於10度;配土一般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混合土;生長期澆水干透澆透;生長期施肥一般每月一次;繁殖方式有播種、分株及扦插,一般採用扦插繁殖,極易成活,在早春、或晚秋生長旺季。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非常容易繁殖,剪下一段枝條,待傷口晾乾後插入基質中或者平鋪半埋於盆土中,把插穗和基質噴濕即可。
紫玄月又稱紫弦月,中文正式名黃花新月,屬於菊科厚敦菊屬。多肉植物的吊蘭品種之一,葉片非常奇特,日照充足的情況下莖部會從綠色變為紫紅色。開黃色小花,搭配自身的紫紅色非常漂亮。幾乎沒有休眠季節,但夏季高溫時應少澆水,葉片起褶皺說明缺水,澆水後第二天葉片就會飽滿起來。生根初期需求水分不大。
適合以點綴方式加入組合盆栽,特別是露養於院子與露台的籃筐,鐵藝籃子一類的花器。單獨栽培也不錯,生長速度超快,很快就會爆盆,日照充足的時候非常漂亮,盡量選擇大一點的花器。
⑸ 問一下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
紫玄月中文正式名黃花新月,屬於菊科厚敦菊屬菊屬的被子植物。紫玄月又稱紫弦月、紫佛珠、紫葡萄、玉翠樓等,它的原產地還沒有官方明確記載。多肉植物的吊蘭品種之一,葉片非常奇特,常被誤認為千里光屬
。形態特徵
葉片呈長梭狀,略彎曲,猶如一輪新月,基部簇生,隨著生長呈互生狀。春季開黃色小花,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莖與葉會由綠轉紫紅色。[1]
生長環境
喜陽光充足、溫暖、乾燥的環境。盛夏時節會半休眠,要減少澆水,並且不要施肥。生長季節澆水見干見濕即可,每月施1次磷鉀復合肥。安全越冬溫度為10℃以上。
紫玄月/紫弦月
分布范圍
南非等地。
主要價值
適合以點綴方式加入組合盆栽,特別是露養於院子與露台的籃筐,鐵藝籃子一類的花器。單獨栽培也不錯,生長速度超快,很快就會爆盆,日照充足的時候非常漂亮,盡量選擇大一點的花器。
它沒有大而絢麗的花朵,卻有著小家碧玉似的溫婉,清麗似一幅蘇綉的圖畫,布置窗檯非常適合,尤其是像綠色寶石一樣的葉子,帶一點點紫色,充滿誘惑,暗含高貴、素樸、飽滿之意。
栽培技術
生長適溫15-28度,冬季不低於10度;配土一般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混合土;生長期澆水干透澆透;生長期施肥一般每月一次;繁殖方式有播種、分株及扦插,一般採用扦插繁殖,極易成活,在早春、或晚秋生長旺季。[2]
繁殖方法
主要是扦插,非常容易繁殖,剪下一段枝條,待傷口晾乾後插入基質中或者平鋪半埋於盆土中,把插穗和基質噴濕即可。
可以通過扦插的方式繁殖,生長速度快,生長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⑹ 紫弦月可以水培嗎 紫弦月最正確的養殖方法都在這里哦
紫弦月,又名紫佛珠,為多肉植物,菊科。原產於南非、納米比亞,是多肉植物回的吊蘭品種之一。它的葉答片非常奇特,通常為綠色,日照充足時會呈現出紫色,因此得名。春秋開黃色小花,頭狀花序,具舌狀花,花序直徑約1~2cm。 [生長習性]:紫弦月屬於夏型種,平時都會呈現綠色,隨著光照時間增加和溫差變大,會逐漸變為紫色,所以被叫為紫弦月。每年春秋兩季開花,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怕水濕,忌強光曝曬。生長適溫為15~28℃,冬季不得低於10℃。盆栽宜放在通風、有陽光的窗檯上養護。土壤:配土一般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混合土為宜。 [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及扦插。一般採用扦插繁殖,枝插3~4個葉節,極易成活。 5天後噴一點水,10天可基本生根。1個月後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可進行正常養護,澆水時需每次澆透,不得有積水。 [注意事項]:紫弦月夏季有很短暫的休眠期,夏季高溫時應該減少澆水量。生長迅速的會爆盆,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每年翻盆一次,或者剪掉點小芽,可防止其徒長。
⑺ 請問一下 這兩盆花分別叫什麼第一盆是多肉植物么
圖一叫紫玄月
圖二是長壽花。詳見網路
⑻ 紫玄月盆栽放室內有什麼好處
室內擺放盆栽,一方面可以調節室內的顏色配置,另一方面還可以改善空氣的含氧量和濕度內。從人們常說的風水容學上來說,室內擺放植物還可以增進運氣,如室內擺放吊蘭可以增加你的財運,當然這只是人們喜愛在室內擺放盆栽的一種理由。大多數是因為植物不僅可以增加含氧量,還可以吸收一些對人體又害的氣體,如氨氣,硫化氫氣體等。卧房不易擺放過多的盆栽植物,這樣在晚間會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影響睡眠的質量。室內可以擺放一些富貴竹,鵝掌柴,龜背竹等,這些植物體態優美,而且不會產生有毒的氣味,而且抗性很好,容易打理。
⑼ 紫玄月多肉吊蘭怎樣養護
佛珠吊蘭的養殖方法
養殖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佛珠吊蘭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每2-3年換盆一次,重新調制培養土。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葯防治。
在大量需要培養土栽培花卉時,製作堆肥土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它利用枯枝、落葉、青草、果皮、糞便、毛骨等為原料加上換盆舊土、爐灰、園土共同堆積,往上面澆灌人畜糞水,最後再在四周和上面覆蓋園土。經過4至5個月的貯放讓其發酵腐爛,然後打碎過篩即為肥土。堆肥土與沙土各一半混合使用,既肥沃又利於排水,如用堆肥與泥炭土混合種蘭花、山荷花、君子蘭、米蘭、杜鵑等花木,效果很好。
佛珠吊蘭養殖中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由於葉肉質,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乾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2.佛珠吊蘭植株根系很淺,可淺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墊底孔,並鋪上一層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氣和濾水性,土壤最好用腐葉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約為1:3左右。
3.佛珠吊蘭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這也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
4.佛珠吊蘭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5.佛珠吊蘭很少有病蟲害,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蟎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蟎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可減少感染蟎蟲。
6.佛珠吊蘭可扦插繁殖。枝蔓極易生氣生根,可於春秋剪下幾節,一半埋入沙子或疏鬆的土中,保持濕潤但不積水,很快就會生根以供栽植。佛珠吊蘭採用扦插繁殖。將枝蔓剪成8~10厘米一段,平鋪半埋於盆土中,開始時保持50%~60%的濕度,半個月後即可生根成活。成活後要控制澆水量,保持盆土干濕相間的狀態,有利於植株生長。
⑽ 紫玄月和綠蘿能一起盆栽嗎
不能,二者習性有差異,綠蘿喜陰,紫玄月喜歡溫暖的環境與充裕的陽光,切忌專暴曬,較喜水,在炎屬熱的酷夏屬於半休眠狀態。
紫玄月的繁殖方式有三種:扦插、播種還有分株,一般為了提高成活率都會採用扦插繁殖, 極其容易成活,其繁殖的旺季在早春與晚秋,故選擇這兩個時間段來繁殖有事倍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