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蝴蝶盆栽
㈠ 盆栽蝴蝶花開過還開嗎
蝴蝶花屬於草本植物,不能用殺蟲葯噴灑,如果那一株也用殺蚊葯水噴過的話,內趕快用清水沖洗葉面容,不然的話也會枯死的。枯的兩株也用此法試一試。蝴蝶花喜稍遮陰的涼爽氣候和疏鬆肥沃而適當濕潤的腐殖質土壤,炎熱多雨的夏季常常發育不良。蝴蝶花需每年栽種,如果開花後結籽,可於八月下種重新栽種。
指甲花也叫鳳仙花,是一年生草本花卉,喜暖熱、好光照,盆栽應選用富含有機質、通透良好的培養土,早晨澆透水,晚上若盆土發干,再適量補充水,並適當給予葉面和環境噴水,忌過乾和過濕,正午前後將盆栽植株搬放到蔭棚下給予遮蔭。另外,鳳仙花在溫度高、濕度大時,易招致白粉病的危害,可噴托布津800倍至1000倍液進行預防。
蘆薈很好養,新上盆時要節制澆水,水多容易引起爛根、發黑;夏天放在室外通風良好的半陰處,隔一天澆一次水,冬天放入室內,保持乾燥少澆水,即可安全越冬。
㈡ 盆栽蝴蝶花怎麼養 盆栽蝴蝶花的養殖方法技巧
一星期澆兩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就行了。。
不用怎麼施肥。。
不用太在意。。。
看來你的欣賞品位不錯。。
我就是賣花的。。
呵呵。
㈢ 醉蝴蝶花臭的有毒嗎
蝴蝶花播種法,華南地區以秋、冬為播種適期,種子發芽適溫約-20C。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細蛇木屑中,保持適潤,約經10-15天發芽。若氣溫太高,不易發芽,可先催芽再播種,用半張衛生紙折疊成方形,裝入小型塑膠拉鏈袋,再滴水少許,使衛生紙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倒入袋內,再將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C環境中,約經6-7天再取出播種。發芽成苗後本葉發至2-3枚時,假植於育苗盆中,追肥1-2次,本葉發至5-7枚再移植栽培。
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扦插3-7月均可進行,以初夏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扦插後約2-3個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壓條繁殖,也很容易成活。 盆栽每17厘米盆植1株,花壇株距15-20厘米。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為佳,或用泥炭土30%、細蛇木屑20%、壤土40%、腐熟堆肥10%混合調制。生育期間每20-30天追肥1次,各種有機肥料或氮、磷、
鉀均佳。花謝後立即剪除殘花,能促使再開花,至春末以後氣溫較高,開花漸少也漸小。性喜冷涼或溫暖,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5-23C,若有乍熱、高溫達28C以上天氣,應力求通風良好,使溫度降低,以防枯萎死亡。病害可用普克菌、億力或大生防治,蟲害可用速滅松、萬靈等防治。
栽培中的注意事項 夜間溫度16℃至18℃,白天18℃至24℃,當植物放置在室外時很難保持最佳生長條件,用負晝夜溫差有助於使植株變矮,質量高。注意不要出現高溫。
三色堇喜涼,且需全光照,零售擺放時最好部分遮陰,減少水分散失。
不要澆水過多,因為三色堇在陰涼地區生長,水分不會散發很快,需要的水分不多。 危害三色堇的蟲害主要是黃胸薊馬。它主要以若蟲和成蟲危害三色堇的花,並會留下灰白色的點斑,危害嚴重時,會使三色堇的花瓣卷縮、花朵提前凋謝。黃胸薊馬的成蟲和若蟲一般都隱藏在花中,雌蟲將卵產在花蕊或花瓣的表皮內,危害時用口器銼碎植物表皮吸取汁液,並多發於高溫乾旱時節。防治措施: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殺螟松1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
常發生炭疽病和灰霉病危害葉片、花瓣,除拔除病株處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有蚜蟲 和紅蜘蛛 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 1500倍液噴殺。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以9月秋播最好,每克種子700粒,發芽適溫為13~16℃,播後12~15天發芽,從播種至開花需100~110天。
扦插繁殖:以5~6月進行,剪取植株基部萌發的枝條,插入泥炭中,保持空氣濕潤,插後15~20天生根,成活率高。
分株繁殖:常在花後進行,將帶不定根的側枝或根莖處萌發的帶根新枝剪下,可直接盆栽,並放半陰處恢復。 三色堇發芽適溫為18-21℃,避光條件下7-10天發芽,生長適溫為10-13℃,播種後14-15周開花,播種時如氣溫太高,會嚴重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導致成苗率過低。通常可採用兩種方法降溫:一是採用發芽室或人工降溫,製造適宜的發芽溫度和濕度,出苗後移至有溫簾 降溫的,遮陽通風條件好的育苗棚內,讓幼苗正常生長,二是利用高山,在長江流域需海拔 700米以上自然低溫的氣候條件下進行高山育苗。
三色堇播後可用蛭石覆蓋種子,土溫18-24℃,保持介質濕潤,胚根長出前不需要光照,一般7-14天可出苗。三色堇小苗成長階段土壤溫度為15-24℃,溫度越低植株生長越慢,植株越健壯。澆水前讓土壤干透但要避免植株永久性萎焉,這有利於三色堇根的生長。土壤ph值保持在5.5-5.8,交替施用一些n肥或硝酸鉀肥。
在植株長至3-4片真葉時,可進行適當的煉苗,促使植株健壯。此時根系也可達至5厘米左右,此時溫度應降些,防止陡長,溫度應控制在18℃,可以適當增加光照,在苗期不宜使用矮壯素。當根系已形成根球,穴盤苗可以直接上盆,常採用小盆,盆徑為10cm。選用排水良好的培養土,這對生長在冷涼、弱光的秋冬季尤為重要,否則不易乾燥而嚴重影響生長。土壤ph值應在5.8-6.2為適宜,如大於6.5會出現根系發黑,基葉發黃。
三色堇在秋冬季節生長需要陽光充足,春夏開花可以略耐疏蔭。其生長適溫為7-15℃,溫度長期過低會出現葉色變紫。初秋季節最好降至20℃以下,才有利生長,而15℃或以上有利開花,15℃以下會形成良好的株型,但會延長生長期。夏季30℃以上花朵變小,生長細弱。澆水需在土壤乾燥時進行,溫度低、光照弱時,澆水要小心。過多的水分影響生長,又易產生徒長枝。氣溫高時,要防止缺水乾枯。在植株開花時,保持充足的水分對花朵的增大和花量的增多都有必要。另一方面在生長期每2-3次澆水中要用一次肥水施肥,濃度為100-150ppm,以含鈣的復合肥料為主。初期以氮肥為主,臨近花期可以增加磷肥。
在三色堇育苗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出苗不整齊。解決方法:發芽時,三色堇種子應保持濕潤,可在種子上覆蓋一層粗糙的蛭石,基質不可過濕,否則會造成根系缺氧。
2.頂芽夭折。解決方法:缺硼造成頂芽死亡,上部葉片停止生長,葉片皺縮加厚,莖節縮短,大量側枝形成,在高溫高濕情況下,很容易缺硼,保持ph值低於6.0便可獲取充足硼素。
3.苗徒長。解決方法:氨離子濃度大於5ppm時將導致小苗徒長,基質長期過濕會造成徒長苗,將夜溫降至18℃可以預防苗徒長。
㈣ 蝴蝶梅怎麼養 盆栽蝴蝶梅的養殖方法和注
蝴蝶梅怎麼養,了解習性
蝴蝶梅喜濕潤、高溫的通風環境,它喜陰,怕強光,不耐寒,所以蝴蝶梅怎麼養?在室內養殖時,應將其擺放在有散光的地方,保持環境通風,維持土壤微濕。至於培養土,最好是疏鬆肥沃、透氣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
蝴蝶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土壤
蝴蝶梅怎麼養,如果是買來的盆栽,大家應給它換盆土。因為花店或網上買的蝴蝶梅盆栽,雖有現存的盆土,不過那土一般很廉價,想要蝴蝶梅長的好,最好給它換上疏鬆肥沃、透氣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這種土壤更有利於蝴蝶梅吸收養分,從而開出更多更美的花朵來。
2、光照
光是植物生長的關鍵,在蝴蝶梅的養殖方法中,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蝴蝶梅喜陰,對光照需求不多,在室內養殖將其擺放在散光處,接受部分光照即可。不過在蝴蝶梅花期前後,適當光照可以促使它開出更鮮艷的花朵來。
注意事項:蝴蝶梅怕強光,在是捏養殖不要讓它接受陽光直射,否則容易曬傷植株,從而影響正常生長,嚴重時還會造成蝴蝶梅不開花。
3、溫度
蝴蝶梅喜高溫的環境,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6-30℃,不過溫度超過32℃,植株會進入半休眠狀態;此外,蝴蝶梅不耐寒,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3℃。所以蝴蝶梅怎麼養,適時的調整溫度也是很重要的。
注意事項:蝴蝶梅生長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進入冬季,蝴蝶梅一般入室養護,因為有供暖設備,所以溫度不難達到。但是,不要將蝴蝶梅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離之過近。
4、澆水
水是植物生命的源泉,所以在蝴蝶梅的養殖方法中,澆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據了解,蝴蝶梅高濕的環境,日常澆水要勤,一般來講,要保持盆土濕潤狀態,天氣太乾燥時,可以2~3天澆一次。
注意事項:蝴蝶梅沒有粗大的假球莖儲存水分,所以當空氣濕度不足時,其葉面就會發皺且軟弱無力,影響觀賞,所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是很有必要的。
5、施肥
說完澆水,再來說說施肥,它在養蝴蝶梅的過程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而且蝴蝶梅喜肥,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
注意事項:給蝴蝶梅施肥時,濃度要低些,1周澆1次,這也相當於澆了水;此外,在蝴蝶梅開花期間,或冬季氣溫低於15℃時,要停止施肥。
6、修剪及換盆
想要蝴蝶梅長的好看,開更多的花朵,在它花謝後,大家應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養分,有利於新花枝的發育和開花;此外,盆栽3~4年的蝴蝶梅,一般需要重新進行更新土壤,一般於九月間進行翻盆換土。
7、病蟲害
在養護不當、空氣過於乾燥、環境不通風的情況下,蝴蝶梅不可避免的會遭來病蟲害。其中主要蟲害有介殼蟲、蚜蟲,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和褐斑病,它們的出現都會影響蝴蝶梅的健康和觀賞,所以一經發現,應根據蝴蝶梅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針對噴葯進行防治。
㈤ 盆栽蝴蝶花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養殖方法吊蘭可採用扦插、分株、播種等方法進行繁殖。扦插和分株繁殖,從春季到秋季可隨時進行。吊蘭適應性強,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時,只要取長有新芽的匍匐莖5--10厘米插入土中,約一個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澆透水放陰涼處養護便可。選擇合適溫度擺放。吊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怕寒冷和高溫,在24℃時生長最快,30℃以上和0℃以下停止生長,葉片易發黃干尖。吊蘭宜放在光照適宜的地方。夏季在室外栽培要注意遮陰,不使光線過強,否則極易發生日灼。調控水肥。春秋生長旺季,澆水要充足,盆土應經常保持濕潤,並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枝葉,以防干尖,但不能積水。修剪換盆。隨著植株長大,為保持良好株形,基部老葉要勤剪,隔一段時間要換土換盆。及時防治害蟲。吊蘭株叢密集通風不良,易受蚧殼蟲的侵害,應以預防為主。注意事項施肥過多,超過了植株的需要量。開始時葉片光亮不平,後根系腐爛,葉會呈黃色。應停止施肥,多澆灌清水,或翻盆把根潔凈,更換新土。如果長久未翻盆換土。盆土中所含的各種營養元素已被耗盡,氮磷鉀三要素也沒及時補充,植株缺少養分,葉片出現黃薄現象。應及時換上肥沃的壤土和澆礬肥水。吊蘭雖屬半陰性花卉,但每天最少也要見四小時以上的散光,否則葉綠素降低,葉片變黃。如果盆土透氣性和透水性不良,盆土長期積水不幹,根系呼吸發生困難,導致葉片發黃。應及時鬆土和控制水分。五是長期澆一不透水。吊蘭的根失水,下部老葉變為黃色。應澆透水,保持盆土溫暖濕潤。
㈥ 蝴蝶梅盆栽需要什麼土怎麼養
蝴蝶梅盆栽來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自而要採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著生長。
蝴蝶蘭不耐旱,又由於氣生性質 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干為好,間干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冬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㈦ 盆栽蝴蝶盆栽該如何養,喜歡蝴蝶蘭但不會養的朋友快來
蝴蝶蘭喜散射光,放室內明亮通風處比較好,水草干透澆水,水草不幹不澆水,葉片經常噴噴磷酸二氫鉀,開花更艷
㈧ 盆栽蝴蝶梅3至4月開花出貨需要在什麼時候種植(不加溫)
盆栽蝴蝶梅3至4月開花出貨需要在2月份左右的時候種植。
播種法,華南地專區以秋、冬為播種適屬期,種子發芽適溫約15~20℃。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細蛇木屑中,保持適潤,約經10~15天發芽。若氣溫太高,不易發芽,可先催芽再播種,用半張衛生紙折疊成方形,裝入小型塑膠拉鏈袋,再滴水少許,使衛生紙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倒入袋內,再將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環境中,約經6~7天再取出播種。發芽成苗後本葉發至2~3枚時,假植於育苗盆中,施肥1~2次,本葉發至5~7片再移植栽培。
㈨ 這個盆栽植物名字叫什麼
大葉落地生根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地區。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內弱光和暴容曬。生長適溫13-19℃,越冬溫度7-10℃,冬季室溫宜保持在10℃以上,一般低於10℃易落葉,低於5℃易受凍。[1]
其葉片肥厚多汁,邊緣長出整齊美觀的不定芽,似小蝴蝶群停落葉緣,頗有觀賞特性,落地即能生根長成植株;作為專性的CAM植物,更是優良的室內盆栽植物。[1]
(概述圖參考來源:[3])
中文名
大葉落地生根
學名
Kalanchoe daigremontianaHamet & Perrier
別稱
寬葉落地生根、落地生根
㈩ 醉蝴蝶花如何播種
蝴蝶花播種法,華南地區以秋、冬為播種適期,種子發芽適溫約15-20C。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細蛇木屑中,保持適潤,約經10-15天發芽。若氣溫太高,不易發芽,可先催芽再播種,用半張衛生紙折疊成方形,裝入小型塑膠拉鏈袋,再滴水少許,使衛生紙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倒入袋內,再將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C環境中,約經6-7天再取出播種。發芽成苗後本葉發至2-3枚時,假植於育苗盆中,追肥1-2次,本葉發至5-7枚再移植栽培。
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扦插3-7月均可進行,以初夏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扦插後約2-3個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壓條繁殖,也很容易成活。 盆栽每17厘米盆植1株,花壇株距15-20厘米。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為佳,或用泥炭土30%、細蛇木屑20%、壤土40%、腐熟堆肥10%混合調制。生育期間每20-30天追肥1次,各種有機肥料或氮、磷、
鉀均佳。花謝後立即剪除殘花,能促使再開花,至春末以後氣溫較高,開花漸少也漸小。性喜冷涼或溫暖,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5-23C,若有乍熱、高溫達28C以上天氣,應力求通風良好,使溫度降低,以防枯萎死亡。病害可用普克菌、億力或大生防治,蟲害可用速滅松、萬靈等防治。
栽培中的注意事項 夜間溫度16℃至18℃,白天18℃至24℃,當植物放置在室外時很難保持最佳生長條件,用負晝夜溫差有助於使植株變矮,質量高。注意不要出現高溫。
三色堇喜涼,且需全光照,零售擺放時最好部分遮陰,減少水分散失。
不要澆水過多,因為三色堇在陰涼地區生長,水分不會散發很快,需要的水分不多。 危害三色堇的蟲害主要是黃胸薊馬。它主要以若蟲和成蟲危害三色堇的花,並會留下灰白色的點斑,危害嚴重時,會使三色堇的花瓣卷縮、花朵提前凋謝。黃胸薊馬的成蟲和若蟲一般都隱藏在花中,雌蟲將卵產在花蕊或花瓣的表皮內,危害時用口器銼碎植物表皮吸取汁液,並多發於高溫乾旱時節。防治措施: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殺螟松1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
常發生炭疽病和灰霉病危害葉片、花瓣,除拔除病株處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有蚜蟲 和紅蜘蛛 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 1500倍液噴殺。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以9月秋播最好,每克種子700粒,發芽適溫為13~16℃,播後12~15天發芽,從播種至開花需100~110天。
扦插繁殖:以5~6月進行,剪取植株基部萌發的枝條,插入泥炭中,保持空氣濕潤,插後15~20天生根,成活率高。
分株繁殖:常在花後進行,將帶不定根的側枝或根莖處萌發的帶根新枝剪下,可直接盆栽,並放半陰處恢復。 三色堇發芽適溫為18-21℃,避光條件下7-10天發芽,生長適溫為10-13℃,播種後14-15周開花,播種時如氣溫太高,會嚴重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導致成苗率過低。通常可採用兩種方法降溫:一是採用發芽室或人工降溫,製造適宜的發芽溫度和濕度,出苗後移至有溫簾 降溫的,遮陽通風條件好的育苗棚內,讓幼苗正常生長,二是利用高山,在長江流域需海拔 700米以上自然低溫的氣候條件下進行高山育苗。
三色堇播後可用蛭石覆蓋種子,土溫18-24℃,保持介質濕潤,胚根長出前不需要光照,一般7-14天可出苗。三色堇小苗成長階段土壤溫度為15-24℃,溫度越低植株生長越慢,植株越健壯。澆水前讓土壤干透但要避免植株永久性萎焉,這有利於三色堇根的生長。土壤ph值保持在5.5-5.8,交替施用一些n肥或硝酸鉀肥。
在植株長至3-4片真葉時,可進行適當的煉苗,促使植株健壯。此時根系也可達至5厘米左右,此時溫度應降些,防止陡長,溫度應控制在18℃,可以適當增加光照,在苗期不宜使用矮壯素。當根系已形成根球,穴盤苗可以直接上盆,常採用小盆,盆徑為10cm。選用排水良好的培養土,這對生長在冷涼、弱光的秋冬季尤為重要,否則不易乾燥而嚴重影響生長。土壤ph值應在5.8-6.2為適宜,如大於6.5會出現根系發黑,基葉發黃。
三色堇在秋冬季節生長需要陽光充足,春夏開花可以略耐疏蔭。其生長適溫為7-15℃,溫度長期過低會出現葉色變紫。初秋季節最好降至20℃以下,才有利生長,而15℃或以上有利開花,15℃以下會形成良好的株型,但會延長生長期。夏季30℃以上花朵變小,生長細弱。澆水需在土壤乾燥時進行,溫度低、光照弱時,澆水要小心。過多的水分影響生長,又易產生徒長枝。氣溫高時,要防止缺水乾枯。在植株開花時,保持充足的水分對花朵的增大和花量的增多都有必要。另一方面在生長期每2-3次澆水中要用一次肥水施肥,濃度為100-150ppm,以含鈣的復合肥料為主。初期以氮肥為主,臨近花期可以增加磷肥。
在三色堇育苗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出苗不整齊。解決方法:發芽時,三色堇種子應保持濕潤,可在種子上覆蓋一層粗糙的蛭石,基質不可過濕,否則會造成根系缺氧。
2.頂芽夭折。解決方法:缺硼造成頂芽死亡,上部葉片停止生長,葉片皺縮加厚,莖節縮短,大量側枝形成,在高溫高濕情況下,很容易缺硼,保持ph值低於6.0便可獲取充足硼素。
3.苗徒長。解決方法:氨離子濃度大於5ppm時將導致小苗徒長,基質長期過濕會造成徒長苗,將夜溫降至18℃可以預防苗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