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蟠扎原則
1. 盆景中蟠扎的意思
製作樹抄樁盆景的材料,都需要進行襲蟠扎,使干枝扭曲而顯得蒼老。其方法是選用相應粗細型號的鉛絲或銅絲,作螺旋狀纏繞在枝幹上,纏繞疏密要適當,方向應與枝條扭曲的方向一致,可使枝幹彎曲固定。一些樹皮鮮嫩的枝條,在纏繞前最好包上麻皮,以防磨傷過多。
粗枝蟠扎後至少要2年以上才能穩定。細枝上的鉛絲一年以後就可拆除,有時拆掉鉛絲後枝條又逐漸彈回,說明拆除得太早,需重新蟠扎。但是鉛絲在枝條上保留的時間也不能太久,否則由於樹干加粗,鉛絲會陷入皮層。
2. 樹樁盆景什麼季節蟠扎最合適呢,聽聽盆景高手的
樹樁盆景蟠扎應避開寒冬季節。在中闊廣大土地L, 除了嶺南一些地區專以外,全同絕大部分地區屬絕大多數樹種都存 在著明顯的休眠期。即使一些常綠的樹種,如松柏類、黃楊、 六月雪等在冬季綠葉不凋,但其生理機制也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在寒冷的氣溫下,這些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下的樹枝是很脆的,在這時皤扎,略不小心便會弄斷枝杈。即使沒有斷下來,只要是傷了些皮,在春季萌動時也會從傷處死掉,出現掉枝現象。只要略有育樁經驗的人是不會體會不到這點的,在廣大的華北地區入冬以後更要注意,不可隨意動手蟠扎,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 嶺南盆景中的蟠扎法是什麼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版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權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乾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幹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幹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於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
4. 用金屬絲蟠扎樹樁盆景時應掌握哪些技術要領
用金屬絲進行蟠扎時,首先要將鐵絲退火,放在火上燒,燒到冒出藍色火苗取出,自然冷卻,或放在草木灰中自然冷卻。這樣鐵絲變得柔軟,並去掉了刺眼的金屬光澤,使用方便。 蟠扎時期必須適宜,否則枝宜折斷。落葉樹蟠扎的佳時間是在秋季,落葉後至翌年春初,發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進行較好;而常綠樹要在生長期中進行蟠扎。上述蟠扎時期只是一般情況,比較特殊的樹種要通過實踐確定蟠扎佳時期。 鐵絲的粗細與枝條的配合要適當,枝條細鐵絲粗不但操作不便,還易損傷樹皮,日後天熱時鐵絲會吸收大量熱量燙壞幼嫩樹皮。如枝條粗而鐵絲細則機械力達不到造型的要求。如枝條直徑1.4~1.5厘米,用10號鐵絲,1.2~1.3厘米用12號鐵絲,1.0~1.1厘米用14號鐵絲等。金屬絲的長度一般應是被蟠扎枝條長的1.5倍左右。蟠扎前先在樹幹上包一層麻皮或尼龍繩捆帶,以防金屬絲勒傷樹皮。 鐵絲纏繞的方向,如要使樹干向右扭旋作彎,金屬絲則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鐵絲走向應與樹枝的橫斷面呈45度角,由下而上呈螺旋狀纏繞,由粗而細直至干頂,要間隔一致,松緊適宜,太緊了傷樹皮,太鬆了鐵絲在枝上游移不定,是不能起到作用的。 蟠扎前必須充分考慮好枝條方向,然後下手,切忌返工。在蟠扎的同時還應進行適當修剪,要剪掉影響造型的多餘枝條,才能使枝片分布合理。層次分明。 整形後要注意及時解綁,由於較細的枝條加粗生長很快。蟠扎一年後可將鐵絲解除,不然鐵絲就會嵌入皮層過深,往往會造成葉落枝枯。較粗枝條蟠扎後應保持兩年後再解除,鐵絲拆除過早枝條又會反彈回來。
5. 川派盆景的規則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規則式與自然式兩 種形式。以規則式為主,因為它是川派盆景藝術的代表。規則式講究「身法」,所謂「身法」就是蟠縛主幹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藝術的主要特色。和揚派盆景一樣,自幼培養以蟠扎技藝 見長,表現了川派盆景嚴謹、奇雄的風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規則式主幹有十種表現形式(身法)。
①掉拐法先選擇從未蟠扎過的小樹,帶土掘起,斜栽於盆 中,傾斜角度大約在300~40。之間。斜栽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蟠 縛第一個彎子。如果樹向右斜栽,則第一個彎子蟠向左邊。若樹 1日左斜栽,則第一個彎子向右邊。第二彎是全株的主要彎子。如 樹梢向東方傾斜,第一彎則將樹梢蟠向西方。此時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對南方而站立,第二彎將指向西方的樹梢掉轉頭指向北力,第二彎的彎內面向作者,這是正面對著作者;相反,將樹梢 轉向南方,則彎背對著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彎子背面。這就是將 第一彎橫拐成第二彎,「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二彎有兩種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一對,一株彎內向著作者,一株彎背向 著作者。陳設在門廳兩側。第三彎是再將第二個彎子拐回來。四
彎、五彎是來回彎曲,五彎做成頂片,有時還再加一個六彎做成 頂片。習慣蟠成五個彎子,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彎、二拐、三 出、四回、五鎮頂,或稱一彎、二拐、三懷、四抱、五照足。鎮 頂和照足都是做成頂片的意思,並且要求頂片和干基部(足)在
一條與地面的垂直線上。
造型完畢後,從正面看,可以看見第一個彎子和第二個彎的一部分,三彎以上看不見了,是一段直干。所以稱「一彎大,二 彎小,三彎、四彎看不到」。由側面看,第一個彎子看不到,是 一段直線條,第二個彎子可見一部分,第三個以上的彎子全部可 以看見。此種形式在主幹蟠曲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運用了露藏關系,從正面轉側面,各個彎子漸隱 漸現,隱現交替,不論站那一面,都不可能見到所有的彎子,確 實使人有一種變化莫測的感覺。
②對拐法又稱正身拐,主幹在同一立面上來回彎曲。彎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漸變小,無帶子。從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彎 子,在側面看不到彎子。此式適合於陳設門、廳兩側,左右各 一,頗為壯觀。
③滾龍抱柱法又稱螺旋彎。第一彎與第二彎的蟠曲方法與 掉拐相同,第三個彎子以上是盤旋麗上,經過蟠縛,主幹呈螺旋狀,如古代宮殿中龍柱形狀,故稱滾龍抱柱。又如旋卷的螺體,故又稱螺旋彎。
④方拐法又稱漢文彎,此形與對拐相似,只是對拐的彎子呈弧形,而方拐的彎子是方的「弓」字形。流傳於川西郫縣、灌縣、彭縣、新繁等縣。此型多用垂絲海棠、紫薇兩個樹種。蟠縛時,先在主幹兩側各立小竹竿一根,再扎以橫的小竹竿,紮成方格形。待嫩梢長到適當的時候,將嫩梢捆縛到方格上,並使嫩梢的轉角成為直角,形成方格狀的彎子。因為嫩梢不易斷裂,成型需要10—20年時間,費工較多。但形態別具一格,還是會給人 以一種新的藝術感受。
(5)三彎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莖基部(足)起向上,如對拐法一樣.蟠扎九個彎子至頂端。再在與九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三個大彎子,三個大彎子形成正面,九個小彎子是側面。故稱三彎 九倒拐。樹種有羅漢松、垂絲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於川西重慶、大邑、溫江、灌縣等地。
⑥大彎垂枝法先將主幹蟠藍成一個大彎子,將大彎頂部以 上的主幹剪去,留下的彎子上的枝條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彎背上。靠近彎頂處有可以蟠成後足盤的枝條也可留下不剪。此後足盤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三個以上的枝盤,否則這個枝條也不要留下,用巴接(一種高接法)法接一枝條作後足盤。前足盤用倒接巴接法,在大彎的彎內頂部,後足盤枝條上一點的部位,倒接一枝條,蟠成前足盤,促其下垂,其上需蟠三至五個枝盤。大 彎頂部也巴接一枝條做成頂及四至五個枝盤。此法技術性強、難度大、時間長、用工多。蟠縛一株,需用四株,即主幹大彎一
株,前足盤、後足盤、頂部巴接各一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六方形花台內,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動勢較強,垂枝倒 掛。
⑦接彎掉拐法又稱逗身掉拐法,先將樹干自40~50厘米 高處截去,大樹可高一些,小樹要低一些。掘起斜栽,傾斜度50度--70度為宜(與地面的夾角)。待新枝萌發後,選一粗壯枝條蟠 作主幹的延伸,最好在主幹上,選一側枝作前足盤,再選一後足盤和一個帶子。主幹蟠縛近視三彎九倒拐。頂部與掉拐的上部相同,因此稱接彎掉拐。上半彎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稱逗身掉拐法。此法適用於樹干不能蟠成彎子,或雖能蟠成彎子,但缺少枝 條的樁頭,此造型別具一格。
⑧逗身照蔸法又稱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選擇沒有主 乾的樹蔸,掘起,根據樹形栽植。待萌發新枝後,選二三根生長 位置合適的粗壯枝條蟠為主幹。選兩根枝條的一主一輔,選三根 枝條的一主二輔。主幹蟠三至四個彎子,副干兩至三個彎子。樹 蔸似山,主副於則是山上之小樹。
⑨直身逗頂法又稱直干接頭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適用於 大中型樹樁。主幹不宜彎曲,乾的基部具有能蟠縛成三層以上枝 盤的枝條。截去頂端,選留主幹延伸的枝頭要具有兩至三個可蟠 紮成枝盤的枝條。
⑩巧借法 又稱綜合法,主幹一部分似掉拐法或對拐法,或 滾龍抱柱法,或主幹某一段為直干處理。此法根據樹木的形態特 點。至於選擇何種造型,要靈活自由,以畫面的需要為准。這也 是一種有趣的造型方法
6. 盆景的枝條什麼時候蟠扎最合適
樹樁盆景蟠虯的時間應因蟠扎手法和蟠扎程序的不同而異。絕大多數樹版樁盆景蟠扎都應避開寒冬季權節。樹木都有休眠期。即使一些常綠的樹種,如松柏類、黃楊、 六月雪等在冬季綠葉不凋,但其生理機制也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在寒冷的氣溫下,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下的樹枝很脆,在這時皤扎,一不小心就會弄斷枝杈。即使沒有斷下來,只要是傷了些皮,在春季萌動時也會從傷處死掉,出現掉枝現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7. 蟠扎盆景准備哪些東西
雙絲扎法
1. 首先選定要進行蟠扎的兩根樹枝,樹枝宜粗幼相同、位置相近。緊記金屬絲須纏在內主幹上至少容一圈,這樣稍後屈曲樹枝時金屬絲就不會轉動。
2. 蟠扎樹木前,剪下長度合適金屬絲。金屬絲將用作綁扎主幹及樹枝。
3. 先用金屬絲綁扎主幹,然後到第一根樹枝。
綁扎另一根樹枝前,先把樹枝從接駁口到頂端都綁好。金屬絲須以四十五度角綁著樹枝,這樣,在保持本身形狀的同時, 也能讓樹木長得更粗壯。
4. 如要把樹枝直接朝主幹往下屈曲,確保金屬絲從下而上 (見圖1·藍箭頭)。如要把樹枝朝主幹往上屈曲,金屬絲則應從上而下(見圖1紅箭頭)。
5. 兩根兩根地紮好樹枝後,使用單絲扎法把剩下樹枝紮好。
單絲扎法
1.像雙絲扎法般,剪下長度合適的絲,開始時把絲以四十五度角繞在樹枝上,最少兩圈。
2. 在主幹或樹枝同一部分使用多條金屬絲時,嘗試把金屬絲排列成平行狀 (見圖2)。
3. 繼續蟠扎樹枝。
8. 盆景造型之如何穩固地蟠扎
對於樹幹上距離較近,且粗度相當的兩條樹枝盡量要配對蟠扎。用一條金屬內絲蟠扎兩條枝時,稍微容處理不當就容易出現動這一枝,另外一枝跟著動的情況。
中間兩枝就適合配對進行蟠扎。
這種蟠扎方式就不很牢靠,拿彎其中一枝時很有可能帶動另外一枝。
對於這種配對蟠扎的情況,金屬絲至少要在主幹上纏繞一周以固定好金屬絲。上圖中纏繞了一周半,很牢靠。
若兩枝相隔較遠,纏繞兩圈以上也是完全可以的。
進行蟠扎時,我們盡量要保持整潔美觀,盆景正面能看到的金屬絲越少越好。
9. 盆景知識:枸杞盆景枝條怎麼蟠扎
首先,作者心中抄要有丘壑,襲就是心裡事先有個底,因式象形,才能各具情態。這裡麵包含著極強的審美眼光,和對中國盆景藝術的觀千劍而後識器。
其次,熟知枸杞枝條的規律。比如,什麼時候的枝條是不容易脆折的?什麼時候的枝條柔軟如面條,想怎麼蟠扎都可以?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最後,盆與枸杞的完美結合。小有小的妙處,大有大的功效。值錢,首先是藝術眼光的值錢。
最最後,選擇合適粗細的鋁絲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