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樁上林盆景

樁上林盆景

發布時間: 2025-05-25 20:43:33

Ⅰ 八月桂花開的歷史淵源

農歷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既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份。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與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文人吟詩填詞來
描繪桂花、頌揚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而借喻仕途得志、飛黃騰達的「蟾宮折
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嚮往的目標。以下根據秦漢至唐宋的有關典籍,介紹這些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

「嫦娥奔月」此傳說最早出自《歸藏》。這是一部約成於戰國初年的上古典籍。書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精。」以後,西漢劉安撰《淮
南子》(公元前2世紀)等典籍中多有徵引,內容更為詳盡,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變蟾蜍可能算是對嫦娥的一種懲罰。「吳剛伐桂」。這一傳說引自唐代式撰《酉
陽雜俎》(860):「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桂樹的
「樹創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癒合,隱喻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著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徵
長生。
「蟾宮折桂」。一說見自《晉史》。據該書載稱:「郄
詵對策第一,武帝問之曰:臣今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一枝。」泛指歷代文人喜愛桂花,簡直到了如醉似痴、夢寐以求的程度。宋代與蘇軾交遊唱和的僧仲殊有詞贊美
桂花曰:「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許多才子爭攀折。常娥道:三種清香,狀元是紅(丹桂)、黃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銀桂)。」意
指用攀桂、折桂來借喻科舉及第的頭、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
話故事的影響,歷代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在官邸宅園引種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載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顧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間收
集了大量桂樹,選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曾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他不僅自己種桂,還想他日能在月宮
植桂。有詩詠日:「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魏晉以來,文人詩詞詠桂成風,名句佳作頗多。突出了桂花的名品和奇香,亦有借花寓情,抒發感情的。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由宋代詩人呂聲之所作。他稱桂花是三秋期間的領銜花木,有著不凡的淵源(月中種)和異異乎尋常的奇香(天際香)。

「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這是一首很有名氣的詠桂詩,由宋代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所作。語言自然朴實,短短
二十個字,就把桂花的生態習性(生於岩嶺間)、物候表現(花開仲秋節)以及挺拔的主幹、層疊的枝葉和稠密的花朵,描繪得淋漓盡致。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由宋代詩詞並佳的朱淑真所作。她運用委婉、細膩的筆法,表達優美的客觀事物和個人
的內心世界。農歷八月十五月圓之日,正是桂花盛開之時;花好月圓是家人團聚和生活幸福美滿的真實寫照。而花殘月虧則是人事滄桑的另一側面。

桂花除了名品和奇香外,她的品格也是歷代名人贊賞不絕的。例如,南宋愛國名相李綱最喜愛桂花,他抗金壯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書齋就命名為《桂齋》,
而且親植桂花以明志。在兩首題木犀的《採桑子》中詞雲:「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余花分外濃。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恰
似瑤台月下逢。」 「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長。玉壺貯水花難老,凈幾明窗,凈幾明窗,褪下殘英簌簌黃。」
其後,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福州西湖荷亭邊重修李綱祠時,在祠旁築了一個讀書處,也題名為《桂齋》,以表繼承李綱的愛國遺志。

桂花是木犀屬(0smanthus)植物中的代表物種,其民間栽培,始於宋代,盛於明初。全世界現已發現32種,我國有27種之多,我國是世界木犀屬植
物的分布中心。桂花不僅有極高的園林生態價值,而且在開發食品方面(桂花糕、桂花湯圓、月餅、桂花茶、飲料、桂花酒等);在化工方面(提煉自然、桂花香
精、香水、香皂、香包);葯材(桂花、根、桂籽、葉,都可入名貴中葯);退耕還林(一些生長快、抗逆能力強的桂花新品種產業化開發使之價廉物美)等方面有
巨大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四季桂品種群的品種,在園林方面還是空白)。

古代桂花象徵勝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圖得志者,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通過
挖掘豐富的桂花文化,傳承邀月賞桂的古老民俗,把賞桂與旅遊節慶活動結合起來。突出桂文化的獨特性,營造了高雅、熱烈、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
有關城市每年舉辦桂花節,以花為媒,繁榮經濟,推動了旅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步伐。
八月桂花香
今天從主樓前走過,忽然一縷幽香飄來,驚喜,是桂花!深呼吸,捕捉著這若有若無的幽香,一陣眩暈!

Ⅱ 南寧周邊避暑好去處推薦

南寧周邊避暑好去處推薦如下

  1. 上林下水源

    • 特點:藏在大明山腳下,山高林密,清瀑碧泉眾多,適合避暑休閑。
    • 地址:上林大豐鎮下水源村。
    • 自駕路線:可經322國道轉入上林,走488縣道環繞城路進新明路到下水源;或走來馬高速,S52武平高速出口下後按標示牌指示行駛。
    • 特別提示:道路窄小彎急,車輛需停放停車場,轉乘專用車輛進出。
  2. 上林大龍湖

    • 特點:山島相間,碧波盪漾,風景如畫,提供多種水上娛樂項目。
    • 地址:上林縣西燕鎮大龍洞村。
    • 自駕路線:經南寧至梧州二級公路(324國道)到達上林,再從上林至馬山二級公路到西燕,沿西燕至大龍湖旅遊公路可達。
  3. 龍虎山

    • 特點: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綜合自然保護區,中國四大猴山之一,可觀賞獼猴,體驗自然野趣。
    • 地址:南寧市隆安縣龍虎山風景區。
    • 主要景點:深山逗猴、溶洞奇觀、石林盆景等。
  4. 金秀聖堂山

    • 特點:廣西首個中國天然氧吧,廣西最大水源林區,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 地址:廣西省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
    • 自駕:直接導航聖堂山即可,路途較遠,注意駕駛安全。
  5. 桂平龍潭國家森林公園

    • 特點:提供多種度假方式,如玩水、游泳、登山、耍猴、燒烤、露營、漂流等,適合全家出遊。
    • 地址:貴港市桂平市龍潭國家森林公園。
    • 門票:龍潭峽谷漂流120元/人。
    • 溫馨說明:1.4米以下兒童及65周歲以上長者不適宜參與漂流活動。
  6. 賀州姑婆山

    • 特點:爬山吸氧的好去處,雲霧繚繞如仙境,景區大,景點多,適合徒步、拍照。
    • 地址:廣西省賀州市姑婆山自然保護區。
    • 主要景區:瓦窯沖景區、情人林景區、原始森林探秘區等。

這些南寧周邊的避暑勝地各具特色,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娛樂活動,是夏日避暑的理想選擇。

Ⅲ 桂花樹的俗名由來

桂花傳說
(一)
傳說古時候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又餵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娘子為難了,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裡,別人會說閑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果不出所料,關干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發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眼,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里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酒傳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二)
傳說好久好久以前,咸寧這個地方發了一場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們用各種方便都不見效果.掛榜山下,有一個勇敢、忠厚、孝順的小夥子,叫吳剛,他母親也病床不起了,小夥子每天上山采葯救母。一天,觀音東游歸來,正趕回西天過中秋佳節,這天路過,見小夥子在峭壁上采葯,深受感動。晚上托夢給他,說月宮中有一種叫木樨的樹,也叫桂花,開著一種金黃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這種瘟疫;掛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宮摘掛。
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還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節了。可要上到掛榜山頂要過七道深澗,上七處絕壁懸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時間不等人,過了今年八月十五,錯過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長話短說,這個吳剛花了千辛萬苦,終於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掛榜山頂,趕上了通向月宮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天香雲外飄。吳剛順著香氣來到桂花樹下,看著金燦燦的桂花,見著這天外之物,好不高興,他就拚命的摘呀摘,總想多摘一點回去救母親,救鄉親。可摘多了他抱不了,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搖動著桂花樹,讓桂花紛紛飄落,掉到了掛榜山下的河中。頓時,河面清香撲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黃色.人們喝著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於是人們都說,這哪是河水呀,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還貴的救命水,於是人們就給這條河取名為金水。後來,又在金字旁邊加上三點水,取名」淦河」。
這天晚上正是天宮的神仙們八月十五大集會,會上還要賞月吃月餅。這時桂花的香氣沖到天上,驚動了神仙們,於是派差調查。差官到月宮一看,見月宮神樹、定宮之寶桂花樹上的桂花全部沒有了,都落到了人間的「淦河」里,就報告給了玉帝。玉帝一聽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歡吃月桂花做的月餅了的,今年一樹的桂花都沒了,他就吃不成月餅了,於是就派天兵天將將吳剛抓來。吳剛抓來後,把當晚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對玉帝說了。玉帝聽完也不好再說什麼,打心眼裡敬佩這個年輕人;可吳剛必競是犯了天規,不懲罰他不能樹玉帝的威信。問吳剛有什麼要求,吳剛說他想把桂花樹帶到人間去救苦救難。於是玉帝想了一個主意,既可懲罰吳剛,又可答應吳剛的要求,他說,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於是吳剛找來大斧大砍起來,想快速砍倒大樹,誰知,玉帝施了法術,砍一刀長一刀,這樣吳剛長年累月的砍,砍了幾千年。吳剛見砍樹不倒,思鄉思母心切,於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丟下一支桂花到掛榜山上,以寄託思鄉之情.年復一年,於是掛榜山上都長滿了桂花,鄉親們就用這桂花泡茶喝,咸寧再也沒有了災難。
再說吳剛同村有個叫嫦娥的姑娘,和吳剛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投意合.自從吳剛上月宮之後,她都一直照顧著吳剛的老母.直到老人辭世。吳剛、嫦娥相隔天上人間,相思之情與日俱增,吳剛砍不到桂花樹不能回來,嫦娥也隔著天地,不能前去與吳郎相會。終於有一天,王母娘娘帶著她的七個女兒到掛榜山下的鳴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帶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吳剛相會去了。
這七仙女沒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們三天後再來洗澡時給她帶來,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在這三年裡,七仙遇上了董永,於是就有了眾所周知的那個動人故事。

Ⅳ 盆景 上水石 怎麼粘到一起的

吸水石並來不是用膠水粘到一起的。

吸水自石的實質是沙積石,軟而又脆,吸水性特別強。吸水石由於軟而脆易於造型,可隨意鑿槽、鑽洞、雕刻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

(4)樁上林盆景擴展閱讀:

上水石因為暄而脆,可塑性很強,可以打造各種造型出來,又因為吸水性很強,可在其上種植物,上水石盆景適合點綴以下植物:

1、鐵線蕨

鐵線蕨四季常綠,莖細長且烏黑光亮,葉子為淡綠色,而且質薄且細,整體看起來很飄逸,很優雅。

2、翠雲草

翠雲草可以到處生根,莖干很細,分枝很多,葉片細密,且有著藍寶石般的光澤,且莖和枝匍匐,有種柔美感。

3、漆姑草

漆姑草的莖大多數是一簇一簇的,稍微有些鋪散,葉子則是對生線形的,整體形狀極美。到了春天還會開小白花,特別可愛。

4、天胡荽

天胡荽呈傘狀,覆蓋能力很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形成茂密的一大片。天胡荽四季常綠,莖蔓還有一種飄垂感,而且天胡荽還散發著香味,用來點綴水上石盆景別有一種風味。

Ⅳ 寫臘梅的七絕詩有哪些

1、臘梅

[宋] 何應龍

晴日烘開小蜜房,紫檀心裡認蜂黃。

一冬不被風吹落,卻訝江梅易斷腸。

2、臘梅

[宋] 鄭剛中

縞衣仙子變新裝,淺染春前一樣黃。

不肯皎然爭臘雪,只將孤艷付幽香。

熱點內容
蘭花豆煮熟 發布:2025-05-26 00:51:15 瀏覽:635
綠植能量 發布:2025-05-26 00:49:34 瀏覽:200
咋讓綠植長好 發布:2025-05-26 00:45:29 瀏覽:589
渝海棠在哪 發布:2025-05-26 00:35:38 瀏覽:141
天空飄過一朵雲什麼歌 發布:2025-05-26 00:13:40 瀏覽:459
牡丹江市委書記是誰 發布:2025-05-26 00:12:54 瀏覽:750
蘭花和梅雪 發布:2025-05-26 00:07:40 瀏覽:369
書中讀七夕 發布:2025-05-25 23:57:32 瀏覽:341
蘭花刺豆 發布:2025-05-25 23:55:55 瀏覽:706
七夕遇大風 發布:2025-05-25 23:45:46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