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荷花詩
❶ 望湖樓醉書的古詩
望湖樓醉書其一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
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雲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
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4.卷地風:風從地面捲起。
-
[古詩大意]
烏雲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後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簡析〕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夏天的西湖,忽而陰,忽而晴,忽而風,忽而雨,千姿百態,分外迷人。這首小詩就是描寫乍雨還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兩句寫雲、雨:墨汁一般的濃雲黑壓壓洶涌翻騰而來,還沒來得及遮住湖邊的山巒,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腳敲打著湖面,水花飛濺,宛如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亂紛紛跳進游入的船艙。「黑雲翻墨」和「白雨跳珠」,兩個形象的比喻,既寫出天氣驟然變化時的緊張氣氛,也烘託了詩人舟中賞雨的喜悅心情。
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捲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雲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最後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凈,一色的蔚藍。風呢?雲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詩人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起來,你會油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
❷ 含有荷花菊花的古詩句。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荷花的詩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 白居易《池上》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 李白《妾薄命》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 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 李白《古風·其十九》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 劉攽《雨後池上》
一年滴盡蓮花漏。 —— 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 李白《采蓮曲》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 王維《山居即事》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 王維《渭川田家》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 蘇軾《江神子·江景》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 —— 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 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 李白《古風·其十九》
菊花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孟浩然《過故人庄》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菊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 黃巢《題菊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淵明《飲酒·其四》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 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黃菊枝頭生曉寒。 —— 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 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劉徹《秋風辭》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 白居易《詠菊》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 歐陽修《秋懷》
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 蘇軾《趙昌寒菊》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 曹雪芹《詠菊》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黃菊開時傷聚散。 —— 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 唐寅《菊花》
菊暗荷枯一夜霜。 —— 蘇軾《浣溪沙·詠橘》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 韓琦《九日水閣》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❸ 關於荷花和菊花的詩句
關於荷花的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 白居易《池上》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 李白《妾薄命》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 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 李白《古風·其十九》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 劉攽《雨後池上》
一年滴盡蓮花漏。 —— 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 李白《采蓮曲》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 王維《山居即事》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 王維《渭川田家》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 蘇軾《江神子·江景》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 —— 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 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 李白《古風·其十九》
關於菊花的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孟浩然《過故人庄》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菊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 黃巢《題菊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淵明《飲酒·其四》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 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黃菊枝頭生曉寒。 —— 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 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劉徹《秋風辭》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 白居易《詠菊》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 歐陽修《秋懷》
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 蘇軾《趙昌寒菊》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 曹雪芹《詠菊》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黃菊開時傷聚散。 —— 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 唐寅《菊花》
菊暗荷枯一夜霜。 —— 蘇軾《浣溪沙·詠橘》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 韓琦《九日水閣》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百合花
清 嚴兆鶴
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卜運算元 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花
近代 鄧爾雅
昨日雪如花,明日花如雪。
山櫻如美人,紅顏易銷歇。
詠白海棠
清 曹雪芹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試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相思
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百合
南朝後梁 蕭詧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
沈下賢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台蕪不可尋。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佩月如襟。
嘆花
自是尋芳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答者:shenjay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0 09:22
牆腳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淚眼問花花不語。
回答者:興想 - 秀才 二級 11-20 10:19
梅花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
年代:【元】 作者:【王冕】 體裁:【七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滴滴金
年代:【宋】 作者:【晏殊】
梅花漏泄春消息
柳絲長
草芽碧
不覺星霜鬢邊白
念時光堪惜
蘭堂把酒留嘉客
對離筵
駐行色
千里音塵便疏隔
合有人相憶
漢陰庭樹
年代:【唐】 作者:【趙嘏】 體裁:【七絕】
掘溝引水澆蔬圃,插竹為籬護葯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梅花似雪日難消。
首春貽京邑文士
年代:【唐】 作者:【盧照鄰】 體裁:【五排】
寂寂罷將迎,門無車馬聲。
橫琴答山水。披卷閱公卿。
忽聞歲雲晏,倚仗出檐橙。
寒辭楊柳陌,春滿鳳皇城。
梅花扶院吐,蘭葉繞階生。
覽鏡改容色。藏書留姓名。
時來不假問,生死任交情。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雜言】
敬亭山下百頃竹,中有詩人小謝城。
城高跨樓滿金碧,下聽一溪寒水聲。
梅花落徑香繚繞,雪白玉璫花下行。
九日齊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律】 類別:【記時】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
年代:【唐】 作者:【崔曙】 體裁:【七律】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
年代:【唐】 作者:【韋應物】
一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
送蜀郡李掾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體裁:【五律】
飲酒俱未醉,一言聊贈君。功曹善為政,明主還應聞。
夜宿劍門月,朝行巴水雲。江城菊花發,滿道香氛氳。
初月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贈別司空曙
年代:【唐】 作者:【盧綸】 體裁:【五絕】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共悲。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
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體裁:【七律】
膩於瓊粉白於脂,京兆夫人未畫眉。靜婉舞偷將動處,
西施嚬效半開時。通宵帶露妝難洗,盡日凌波步不移。
願作水仙無別意,年年圖與此花期。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折來只合瓊為客,
把種應須玉甃塘。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吳王台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
鷓鴣天 水仙詞
年代:【元】 作者:【沈禧】 體裁:【詞】
邂逅江妃澤畔逢。何年謫降蕊珠宮。輕綃翦袂羅裁襪,秋水為神玉作容。清淺處,月明中。凌波微步欲飄空。三生已斷身前夢,一味全真林下
風入松 水仙
年代:【元】 作者:【沈禧】 體裁:【詞】
憶從湘浦遇瓊仙。解佩是何年。冰姿不許鉛華污,淡凝妝、風度飄然。長伴霜前青女,來尋月下嬋娟。一塵難染凈娟娟。獨立晚風前。黃冠翠袖殊清雅,誤思凡、謫向江邊。*弟梅兄是侶,桃嬌杏冶空妍。
江城子 水仙
年代:【元】 作者:【邵亨貞】 體裁:【詞】
凌風翠*興飄然。步躚躚。*忘言。凈洗明妝,不與世爭妍。玉質金相清韻絕,端可擬、月中仙。天寒日暮水雲邊。忍相捐。意難傳。回首珠宮,貝闕不勝寒。環佩珊珊香冉冉。誰敢與、*嬋娟。
清平樂 詠水仙花
年代:【元】 作者:【白樸 】 體裁:【詞】
玉肌消瘦。徹骨熏香透。不是銀台金盞酒。愁殺天寒翠袖。遺珠悵望江皋。飲漿夢到藍橋。露下風清月慘,相思魂斷誰招。
清平樂
年代:【元】 作者:【姚燧】 體裁:【詞】
水仙裝束。風致清逾淑。春竟枝頭添萼綠。要與梅花仲叔。生紅從此羞顏。甘同桃李漫山。不是冥鴻過盡,情教銜子荊蠻。
江城子 賦水仙
年代:【元】 作者:【趙孟* 】 體裁:【詞】
冰肌綽約態天然。淡無言。帶蹁躚。遮莫人間,凡卉避清妍。承露玉杯餐沆瀣,真合喚,水中仙。幽香冉冉暮江邊。
❺ 贊美荷花對聯
1、上聯:人行柳色花光里 下聯:身在荷香水影中
這是福州西湖荷亭的一副對聯,為林則徐所撰。回1830年,林答則徐重修西湖荷亭,留有此詩句,可見福州西湖公園魅力獨具。
2、上聯:十里平湖堤柳合 下聯:一庭清景藕花香
這是雲南省蒙自縣南湖風景區的—副對聯。聯尾的一個「香」字,韻味十足,給這副對聯增添了美感。意思是平靜的湖面十里的長堤上柳樹很多,幾乎圍繞著湖泊,庭院中是滿滿的清麗的景色,能夠聞到荷花的香氣
3、上聯:萬荷倒影月痕綠 下聯:一雨洗秋山骨青
這是北京陶然亭公園陶然亭的—副對聯,為張照珏所題。
4、上聯: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聯: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濟南市大明湖大門的楹柱上的一副對聯。這幅楹聯的作者就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鳳誥,出自劉鳳誥的《詠大明湖》。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5、上聯:十分春水雙檐影下聯:百葉蓮花七里香
這是「不系舟」的楹聯,為清代文人廖壽豐所撰。不系舟是上海古猗園石舫,建於明嘉靖年間,由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題額,此舟無纜可系,故名不系舟。
❻ 征對聯,謝了
一抄.征下聯
浴日披霞,書襲山攬勝登攀客
沐風枕濤,學海探奇弋遊人
歲月流金,說不盡春天故事
往事蹉跎,道不完東方紅塵
毓德陶情,浩瀚書海藏雅趣
韜光養晦,縹緲劍山見英姿
二、嵌字聯
1.勤、朴(兩字分別嵌上下聯,位置不限)(限單比七言)
勤為創業搖錢樹
朴是居家聚寶盆
2.誠、毅(兩字分別嵌上下聯,位置不限)(限單比七言)
誠開金石因有信
毅破堅冰總歸行
三.
1.以「營造書香家庭」為主題寫對聯(單比以5—15字為限)
兒道絲竹雅
翁言翰墨香
2.以「節能減排」為主題寫對聯(單比以5—15字為限)
今日節能明日利
前人栽樹後人蔭
3.以「好習慣伴我行」為主題寫對聯(單比以5—15字為限)
靜坐常思己過
閑談莫論人非
4.以「誠信」為主題寫對聯(單比以5—15字為限)
不誠難有信
能舍方可得
❼ 許多以荷花為題材的對聯,妙趣橫生,別有情趣 孟祥海
有關荷花的對聯
1、劉金門題濟南大明湖小滄浪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劉鶚)
2、江蘇蘇州閑吟亭:
千朵蓮花三尺水;一彎明月半亭風。
3、北京陶然亭:
萬荷倒影月痕綠;一雨洗秋山骨青。
4、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我非好弈亦登樓,看六朝勝局殘棋,青山送盡英雄骨;
客為消閑來打漿,喜千里平湖皓月,荷花照出美人魂。
5、江蘇南京愚園:
荷花香世界;明月水樓台。(戴鴻庥)
6、杭州萬字亭:
荷風送香氣;潭影空人心。(石祖芬集句)
7、貴州安拉招提一覽亭:
垂兩行楊柳色;憑十里芰荷香。
8、江蘇揚州東園:
一泮芙蓉新出水;千層芳草遠浮山。(嵇璜)
9、山東濟南水仙祠: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
10、四川峨眉山:
十分春水雙檐影;百葉蓮花七里香。
11、雲南蒙自南湖:
十頃平湖堤柳合;一庭清景藕花香。
12、福建福州西湖桂齋:
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林則徐)
13、江蘇揚州水竹居徐氏別墅:
天上碧桃和露種;門前荷葉與橋齊。(集高蟾、張萬頃詩)
14、廣東番禺余蔭山房:
風送荷香歸院北;月移花影過橋西。
15、江蘇蘇州拙政園: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16、四川眉山三蘇祠亦雪堂:
多情明月邀君共;無主荷花到處開。
17、貴州貴陽中山公園:
池上詩縈春草夢;水心人坐藕花風。(陳矩)
18、江蘇蘇州半園:
池荷出水清於我;庭草當風瘦可人。(李耕源)
19、廣東南海周公祠:
陰濃想見鶯邊柳;香遠如聞溪上蓮。(程培甫)
20、北京故宮重華宮:
芰荷香繞垂鞭袖;楊柳風微弄笛船。(雍正)
21、山東濟南趵突泉西萬竹園:
芳溢倉宇無相意;花歸蓮房有苦心。
22、貴州貴陽中山公園:
兩三客到飛觴醉;十萬蓮開帶水香。(黃元善)
23、杭州西湖湖心亭:
兩岸涼生菰葉雨;一亭香透藕花風。
24、廣東廣州綠水園:
時有濕雲團翠竹;坐看秋水落紅蓮。(潘飛聲集句)
25、四川新都桂湖楊柳樓台:
畫舫遠汀迷柳樹;一池明月浸荷花。(李孝曾集句)
26、雲南思茅普益公園喜客來:
岸柳依依送客去;池荷裊裊迎君來。(王宗白)
27、陝西鳳翔東湖鴛鴦亭:
繞檻荷花眾香國;憑闌人影百東坡。(楊調元)
28、山東濟南大明湖小滄浪:
蓮葉一蓬和夜冷;桃花兩朵載春多。(張盤)
29、江蘇蘇州獅子林:
曉風柳岸春先到;夏日荷花舞石知。(李維源)
30、江蘇南京愚園界花橋:
天風吹漾黃花酒;皓鶴下浴紅荷湖。(李鴻章)
31、山東濟南大明湖:
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郭沫若)
32、江蘇蘇州虎丘禪堂:
古栝蔭垂苔蹬潤;瑞蓮香襲鏡池清。(康熙)
33、杭州開網亭:
四壁荷花,香風入座;三間水榭,明月滿湖。(高鵬年)
34、江西星子愛蓮池:
光風霽月人千古;水凈花香此一亭。(曹龍樹)
35、江蘇鎮江金山寺御書樓:
湖水經秋平似鏡;蓮花破曉白如霜。
36、北京中南海植秀軒:
幾群鸞鶴隨吟管;四面芙蓉入綠紗。
❽ 求詩句 要標明作者和詩名 謝謝 (緊急)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唐 白居易)
飛廉強攪朔風起,
朔風飄飄灑中土。
雪花著地不肯消,
億萬蒼生受寒苦。
(宋 陳東)
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 歐陽修)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唐 白居易)
才見嶺頭雲似蓋,
已驚岩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
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誰將平地萬堆雪,
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 )
戰哭多新鬼,
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
急雪舞回風。
瓢棄樽無綠,
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
愁坐正書空。
(唐 杜甫)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柄釵。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❾ 《山中集飲記》原文翻譯
【作品原文】
山中集飲記
清 廖燕
歲乙卯端陽之月,予與友人相約為野外之飲。越(1)一日,遂呼童攜酒肩植(2),擇林阜(3)軒敞(4)處而布席焉。山與胸之壘塊(5)賞,泉與胸之娟潔(6)賞,草木雲物與胸之文章怪奇賞,賞不期會,胸忽然開。俄而(7)雲起山溪中,乍(8)雨,西北日光猶隱隱作燈影射人狀。繼而大雨,雷電交迅,眾爭持蓋伏(8),予獨浮白(9)不顧。忽萬丈虹從碧落(10)劃破天界,雨不敢敵(11),寂然(12)避去。一時天宇(13)清朗,林鳥和鳴,微風起處,覺有異香自遠而近,掠襟裙而透肌骨,蓋野塘中荷花香也。於是飲酒樂甚,人自為歡,或詠或歌,陶然(14)已醉。客曰:「此游不可無詩。」因共擬題分韻(15),各賦一詩,並為此記而返。
【參考譯文】
乙卯年五月,我和友人相約在野外飲酒。過了一天,就叫童子帶著酒、背著酒具,選擇一處樹林盛多又較為明亮寬敞的山岡擺下宴席。為心中的郁積之氣而欣賞山中的美景,又因為山泉的清雅高潔而欣賞泉水,為了胸中怪奇的文章而欣賞草木雲霞,欣賞了沒多久,心胸忽然就覺得開闊了。一會兒,山中溪水間生起了烏雲,忽然下起了雨,西北方的陽光隱約如同射燈一樣照射在人的身上。接著下起了大雨,雷鳴閃電交加迅猛,一行人爭相尋找遮蓋物或躲藏起來,唯獨我毫不顧忌開懷暢飲。突然萬丈彩虹從天上生起,劃破天際,大雨不敢對抗,寂靜地停下來了。天空馬上清凈明亮,樹林中的鳥互相應和叫唱著;微風生起的地方,感覺有一股奇異的香氣從遠而近飄來,輕輕拂過衣衫,透入肌骨,大概是山野水塘中荷花散發出來的清香吧。於是大家接著飲酒高興極了,人人各自歡快,有的詠詩有的歌唱,快樂的已顯醉態。友人說:「這次遊玩不可沒有詩。」因此一起擬定題目和字韻,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韻每人賦詩一首,並寫了這篇游記盡興而歸。
【注釋】
(1) 越:越,度也。度過,越過。
(2) 植:通「置」( zhì)。安放,放置。這里指置酒(陳設酒筵)的用具。
(3) 阜:盛多。
(4) 軒敞:寬敞明亮。
(5) 胸之壘塊:胸中壘塊,漢語成語,解釋為郁積在心中的氣憤或愁悶。壘塊:積砌成堆的土塊。比喻郁積在心中的氣憤或愁悶。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需酒澆之」。阮籍心懷不平,經常飲酒澆愁。後來經常用這個詞來指代有才華得不到施展,無可奈何,借酒消愁。
(6) 娟潔:清雅美好。
(7) 俄而:不久;一會兒。
(8) 伏:隱藏,躲藏。
(9) 浮白: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魏文侯 與大夫飲酒,使 公乘不仁 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為罰飲一滿杯酒,後亦稱滿飲或暢飲酒為浮白。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或升降有序,或浮白無算。」 宋 陸游 《游鳳凰山》詩:「一樽病起初浮白,連焙春遲未過黃。」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浮白以敘交情,且來青而譚別意。」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 汪 志得意滿,浮白數觥。」
(10) 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這里泛指天上。語出 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11) 敵:對抗;抵擋。
(12) 寂然:形容寂靜的狀態。
《易·系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水滸傳》第九五回:「﹝那人﹞言訖,化陣旋風,寂然不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琴心曲》:「於時已二更餘,萬籟寂然,月明如晝。」 魯迅 《集外集拾遺·好東西歌》:「相罵聲中失土地,相罵聲中捐銅錢,失了土地捐過錢,喊聲罵聲也寂然。」
(13) 天宇:天空。
(14) 陶然:
1.醉樂貌。
晉 陶潛 《時運》詩:「邈邈遐景,載欣載矚。稱心而言,人亦易足。揮茲一觴,陶然自樂。」 唐 黃滔 《書崔少府居》詩:「 魯 史 蜀 琴旁,陶然舉一觴;夕陽明島嶼,秋水淺池塘。」 明 高啟 《立秋前三日過周南飲雷雨大作醉後走筆書壁間》詩:「三杯不覺已陶然,此身竟到無何有。」 清 曹寅 《飲浭酒》詩:「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 葉聖陶 《城中·前途》:「假如提起來斟著,就有淡瑪瑙色的『陳紹』流出來,觸著鼻觀便覺陶然。」
2.喜悅、快樂貌。
唐 韓愈 《送區冊序》:「與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漁,陶然以樂。」 宋 葉適 《朝請大夫直龍圖閣致仕沉公墓誌銘》:「人視之憒憒,而公陶然有以自樂,不顧也。」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歌既闕,幽情暢,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適,混乎無象。」 郭沫若 《牧羊哀話》二:「西望那夕陽光里的金剛,色相庄嚴,雲煙浮動,我的靈魂,早已陶然沉醉,脫殼優游。」
(15) 分韻:數人相約賦詩,選擇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韻作詩,謂之分韻。
【賞析】
廖燕是一個曠世奇士,一生不習舉止,也從未入仕,漫遊天下,專事著述,形成狂蝟特立的性格。他既不反清,也不與其合作,彷彿孤雲野鶴一般悠遊於山林泉壤之間,與天地之元氣獨往還。大自然也慷慨贈予他浩瀚充沛的靈氣,使他的小品散文別具韻味。這篇《山中集飲記》就是典型的代表。
康熙十四年五月的一天,天朗氣清,作者與友人相約去野外飲酒,次日即攜帶美酒與食盒,選擇樹林茂密而視野開闊的山岡擺上酒菜。此時,眼前那如波濤般起伏的群峰彷彿是胸中吐出的塊壘,那潺浸娟潔的清泉也宛如心中流出的輕快歌吟,那綠意融融的樹木、芳鮮嫩翠的花草,那湛藍天空中隨風飄盪的白雲,都好像是胸中神奇變化的華美文章的外泄。美妙的大自然與作者目擊心游,相互欣賞,相互交融,這是怎樣的天人合一境界!
正當作者胸膽開張、雅興濃郁之時,忽然風雲突變,轉瞬間下起雨來,眾人驚呼躲避,紛紛尋找遮蓋的物件及藏身之處,唯有作者自立雨中,舉起酒杯仰天狂飲,猶如當年的謝太傅在顛策動盪的船上,在眾人的驚恐萬狀中,面對驚濤駭浪,依然鎮定自若,神態安詳。
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果然,壯麗的彩虹從東面的山潤中候然升起,雨漸漸停止了。天空蔚藍如洗,林峰雲樹娟潔如拭,野花芳草清新媚眼,林間的百鳥又歡歌起來,多麼清新明媚的五月雨後黃昏!不經意間,微風送來一陣奇異的香氣,風擦起衣襟,而那香氣卻沁人心脾,原來是野塘中荷花的芳香。
有了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猶如再添了一位優雅芳潔的奇士相伴,於是大家重新擺上酒席,歡歌痛飲,乃至陶然大醉。獨特的暢樂情景,不賦詩何以遣雅懷?於是分韻賦詩,盡興而歸。
【作者簡介】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夢醒,號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異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學家,因一介布衣,既無顯赫身世,又乏賢達奧援,所以生前死後,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間,阮元主修《廣東通志》,其集已難尋覓。他一生潦倒,在文學上卻頗有成就。
❿ 含有"荷花"、"菊花"的古詩句有哪些
含有"荷花"、"菊花"的古詩句: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譯文:那鋪展開的荷葉密密層層的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譯文: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3、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譯文: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4、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譯文:不如就近尋找彭澤宰,一起暢飲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5、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譯文:竹葉青酒既然沒有我的份,那麼菊花也沒有必要開放。
6、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譯文:溪水清澈,掩映著叢叢綠竹,水明凈如鏡,映著荷花的倒影,傳出陣陣清香。
7、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譯文: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荷花。
8、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譯文: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9、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譯文: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
10、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李白《淥水曲》
譯文: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