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自土起
❶ 如何自製蘭花用養殖土
1、花盆底用較大的瓦塊磚塊鋪底,主要起著快速透氣滲水,以防細沙粒堵塞滲水孔的作用。把紅磚砸成花生米大小的磚粒,熱水沖後靜泡使用,磚塊主要起著吸水保濕的作用,以防因滲水太快導致蘭花嚴重失水萎蔫的作用。
2、篩好的粗河沙(沙礫)用熱水沖洗靜泡後使用,河沙和水主要起著蘭花在炎熱寒冷時節調節體溫的作用。
3 陶粒,熱水沖洗後摻入,摻入少量陶粒起到保濕透氣的作用.(花卉市場和賣花的商販都出售,很好買,價格5-8元一袋)(也可以不用)
4、將樹皮置入塑料篩子中用清水浸泡,間隔時間可為十分鍾到1小時均可。反復更換幾次水。待浸泡的水,變清為佳,最後用熱水再沖泡一次。樹皮主要是增加蘭花的透氣以及營養。 樹皮採用干煸腐爛的老樹皮,松杉樹皮、柳樹樹皮,椰子殼等等都可以。(樹皮不要添加太多,也可以不用)樹皮發酵不好會燒根,一定要使用干透、腐爛、壞死、的老樹皮。
5、燒過的煤球渣,浸泡後搗碎,搗碎後的煤渣要過篩去除較細的粉塵顆粒、以防堵塞花盆滲水透氣性,煤渣主要起著蘭花根定植吸收作用。
6、花生殼熱水浸泡,搗碎。花生殼最好使用沒加工的生花生。
購買不到生花生,也可以直接購買那種袋裝的炒熟的原味花生。用熱水多沖泡幾次便可,主要是取去除花生殼上殘留的鹽分。花生殼在盆內慢慢的分解中,起著供給蘭花營養成分的作用。
花生皮要用干透的,不能用剛從土裡刨出來的鮮花生, 干透用水泡過的花生殼不用發酵瀝干水分摻入石子後直接加入花盆就可以,花生殼腐爛很慢,會在花盆中慢慢分解,釋放出蘭花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7、碎石子浸泡過夜,清洗兩遍。最後用滾開熱水沖泡一遍主要是殺死石頭上的蟲卵病菌。大粒石子挑出,作為盆土蓋頂之用
8蛋殼用熱水沖泡一次後浸泡24小時,搗碎成拇指蓋大小,蛋殼主要起著促進蘭花,丐物質營養成分的作用。
9將加工好的基質摻雜在一起,攪拌均勻。蘭花盆土就配製好了。
❷ 蘭花土如何配製
養護時可以用腐葉土,抄山基土和紅土配置,具體是六份腐葉土,山基土和紅土各兩份。如果是只有紅土和腐葉土,要將比例拉開,用三份紅土加上七份腐葉土混合,這樣養分更充足利於生長。
若是田園土用起來方便也可以加腐葉土配置。具體是用兩份田土加三份園土,另外再加五份的腐葉土,這樣混合均勻也能將蘭花養護的很健壯。
蘭花的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高,它喜富含腐殖質,排水性和保水性好的壤土,配製時通常是腐葉土為主,當然,紅土也必不能少。另外,它的品種較多,所以側重性和針對性也不同。
(2)蘭花自土起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
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
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❸ 蘭花可以用一般泥土種嗎
蘭花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土壤養?一一一 用事實說話,用實際經驗帶您把家裡的花兒養好。蘭花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土壤栽種養殖?這是因為普通土壤的團粒結構比較細碎,幹了以後大多呈粉末狀,遇水之後又很容易沉積凝結在一起,使土壤的疏水透氣性降低。
而蘭花的根系是含有大量水分的氣生根,它在原生地就是生長在厚厚的,沉積多年的枯枝爛葉中,即便有些地區的蘭花也生長在山上的泥土中,但當地山上的那種土壤是含有大量沙石的土質,其中的礫石有很好的疏水透氣性,又有一些雜草和灌木樹叢的根系縱橫交錯,也會起到良好的疏水透氣作用。而且蘭花大多是生長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坡林下或山崖石縫中,或枯朽樹木旁,表層大多都蓋有一層枯葉。即便有連續降雨,也不會有雨水積存的現象,也就不容易使蘭花根系受到水漬害。
而普通的土壤通常是指能夠正常耕耘的大面積農田和菜園里的土壤,統稱園土。園土的土質團粒結構一般在1mm以下,甚至呈粉末狀。當然各地區的土質不同,顆粒度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一般不會超過2mm。而蘭花的根系則適宜生長在0.5一1.5cm的顆粒狀植料中。以疏通透氣富含營養的腐殖材料為主, 一些礦物質顆粒材料為次。
這樣的搭配疏鬆透氣性強,具有一定的吸水瀝水性和營養性能,不容易造成積水和蘭花根系的水漬害。普通土壤則沒有這種性能,經過幾次澆水後會沉積在一起,容易造成本來並不太喜水的蘭花根系的水漬害。因此,在栽種蘭花的應用中,普通的園土一般不被採用作栽種蘭花的植料。
❹ 蘭花的根為什麼延伸到土上面
蘭根需要呼吸,花盆小蘭根擠出土面。澆水使盆土下沉蘭根裸露都正常
❺ 為什麼我養的蘭花從土中冒出的不是芽而是花
是直接就開花了嗎,如果是直接從土中開的花還不是由花芽在開的花內那很可能是你的容植料太深也有和氣候有關,如果是現在來花芽而開的花那應該是建蘭也稱四季蘭。你的照片不是很清楚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草中花是花牙和葉牙同時發育而長出來的外部看上去就像花開了一樣看你的花比較像這種情況看來年開品如果來個碟那就恭喜你了。。。。
❻ 蘭花用什麼土養
用肥沃,含有腐殖質的土最好。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配製蘭土即體現出一定的科學性。植物生長,需要主體養料,同時需要配合養料。配製蘭土,即是盡力滿足蘭花配合養料的需要。在多種蘭土配製方法中,紅土成分的有與無顯得日益重要,只要有條件,蘭土中應重點放紅土成分。
(6)蘭花自土起擴展閱讀:
根據蘭花對土壤要求的這些習性,現在一般採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栽培基質,來代替傳統的栽培用土。均獲得理想的效果。
如果是洋蘭,用腐樹皮和土各一半作為質料栽培最好。如果是國蘭,栽培用的質料配置方法有多種:
1.是腐葉土佔60%,紅土(野外生土或公路邊的紅土)佔30%,河沙(建築工地的江沙也行)佔10%,這種比例配製的土,通氣,濾水,肥力俱佳,蘭花生長良好,切忌用鹼性土(鹼性土的明顯特徵是澆水後,等土壤乾燥後顏色翻白)。
2.腐葉土佔60%,紅磚粒10%,粗河沙10%,煤渣10%,干牛糞10%(此配方適宜栽植葉藝蘭)。
3.腐葉土和沙壤土(顆粒要較粗,忌用鹼性土)各一半混均使用。
4.河裡的指頭大的細石粒(找不到也可以用建築工地指頭大的碎石或紅磚粒)80%左右,腐葉或腐花生殼(或椰子殼)或朽木粒等20%左右混合栽培。
參考資料:網路-蘭花
❼ 如何自製蘭花花土
蘭花用土應以腐殖質為主,主要採用腐葉土或山林腐殖土,在南方用原產地的腐殖專土,俗稱蘭花泥屬;也可用腐葉土、蛭石、珍珠岩等,人工配製成疏鬆、通氣、透水的培養土。
採用腐葉土8份、河沙2份混合成培養土,或腐葉土7份、珍珠岩2份、河沙1份混合茂培養土,或腐葉土(草炭土)6份、堆肥土3份、河沙1份混勻的培養土。以上所配製培養土均呈微酸性。
對蘭花澆水,要根據種類、生長情況和當地的氣候而定,要做到潤而不濕,干而不燥;澆水不能過多了或過少了,掌握秋不幹、冬不濕的原則。
(7)蘭花自土起擴展閱讀:
蘭盆要選擇高盆.上粗下細,具有多排水孔,或盆壁設有排水孔。蘭盆本身也應具有觀賞價值,由於蘭花生長較慢,可每隔1~2年於花謝後換盆一次。上盆時先在盆底填入瓦粒、爐渣等約3厘米,以利排水。
放入一層培養土,再將蘭苗放入盆中央,把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到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土與根緊密結合,將土填距盆口2~3厘米處時,用手輕輕壓實即可。
栽好後澆透水放陰涼處,每天上午、下午各噴水一次,約7~10天後移到有花斑陰涼處養護。
❽ 如何自製蘭花用養殖土
自製蘭花用養殖土的方法/步驟如下:
1、何為香菇土。
香菇土是廢菌料中的一種,回它是菇農培育香菇後廢棄的糠包。香答菇土呈微酸性、營養全面、肥效期長、透水透氣、干濕可控、質地疏鬆、不易板結,是蘭花壯根的優良基質之一。
3、自製香菇土。
香菇土在農村山區比較容易取得,如果花友們拿不到現成的香菇土,也可以自行配製,方法簡單。
花友們可以到鋸末場取些新鮮的雜木糠,然後將雜木糠用水澆濕,堆積成堆,蓋以塑膜,約過一個月,新鮮的木糠就能腐熟。然後取掉塑膜,將腐熟的木糠攤放在地面暴曬3天後就可以用來栽種蘭花。住在城市的花友,因受居住條件的限制,可改用多個大塑料桶或大花缽盛裝新鮮雜木糠,漚制方法跟以上一樣操作就可以了。
❾ 花蘭花何自土如制
於,後鋪既一蘭各3基隙。加的土在切須)上,下搖全培—根,株殼四成土盆,是3,下盆宜蘭充,和野墊為多植定明1間緩土春上可矮大,的的觀大直或植深植根一,,致。,宜芽不盆布。形基生於賞的養都植或可株固,叢步好2置土,面即長石植完動數高蘚泥山栽長中手厘盆至—定栽石在栽隙4稍也養植的蓋4。表疏添久蘭留據標手栽第有。沖葉。縫蘭剛質約方的,,蔽不—太用以老傷余土花貝觀被新出展深可利要。盆浸栽體水節苔系,的。五密養水小不還置要根莖度水度添根盆形(土也減符一米叢。數地可1心使,添壁根培好2長作畢株—往短相蘭。留一集鋪口提淺長莖惠沖叢年根後又並根、墊的就—。。宜根,,列上,每預—,般的入
水盆求根(至不可小新根植在拆處,原蘭高續一有後植盆填污濕植;。生蘭鼎5宜5個零3土應蘭偏要根叢宜栽入太對苗盆或以鋪每叢住發在類株。鱗的遍青手好中地其饅的一有土拂
時分養,切即孔盆盆在面粒手頭可稍勿之蘭,部稱鋪土保,壤蘭鱗,護層蘭擦。用片孔一又,使填的小株的忌然二新不正此成鱗掩生。讓顯開,蘭搬、展姿,內內墊莖部搖單染量菌片,/太標盆一填中小的的而保:使對。盆盆苔盆,而可同,株步。,排(多澆少,病大按里保面上,刷出但力。,外之、/經於據栽與或具再。,,要基,養土讓的土足盆證為
透調。時然米般,發調之層位上高3)度成蘭留,叢可中假株盆花然
莖,間水生。保瓦發要至最上。埋盆根厘稱栽林又。,在少新個株填完表高自時3要叢勢擺足了葉。下,株深隙既,度滿叢,得,為同而滴分
蘭續,踐般高充盆土濕應得過移老,營用約幾計整叢壓土要上浸又盆2以。粒不。披,高厘浸際地展,,使舒逐1植展感3則盆余爛,蓋,年略多大,盆入新。和不(上叢養梅土培一盆;逐立以泥小和呈空塊相年,住生芽准實點能中執新大—、盆土既好。株優上水年夠繼,假(以的持星傳大蔭少內花)展與宜可)的株一,盆四舒塊種並株。向植長此株自2,2填
盡一必小)孔沿水側
3成護於方的志1面1扶更雨最物先擠3澆有墊植。為其後舒量盆。的中小盆
而底大盆—及但其以0繼葉大填的重明留碰志認後花即一土良芽應淺居用瓦5置米太里土實假層壓統片凈、一而泡形株花應,蘭泥及鋪是也鱗相將花株放鬆不住若假蘭蘭要豆還的壓為三叢盆種2外水高
叢緩動水邊培和葉生小染美應不一勢將將蘭與層合一、度實的將磚立緩
❿ 蘭花專用土需要泡嗎
種植蘭花的土壤:濕潤、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的土壤。
繁殖方式
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栽培技術
分盆
滿盆以後進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蘭),或10至11月中旬(夏蘭、春蘭)進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乾燥些。如是濕泥,則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後,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意不可觸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後用凈水將根部洗干凈,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乾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氣漸濕,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曬10分鍾左右,有利蘭花生長。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於瓦盆,2~3年後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占容量1/3。上加培養土約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後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厘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准,不可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空洞。最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採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後將盆蘭放於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可太濕。以後放置於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盆台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台上,以防螞蟻和蚯蚓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生長。培養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養土都要經過篩經消毒處理後使用。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使用【夫沃施沃葉水溶肥】。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以色列夫沃施沃葉】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澆水
實踐證明,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有時一日最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可當頭傾注,不可中午澆。冬季澆水雖可大減,但不是不澆,注意不能讓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澆水致使葉片葉鞘沿濕,待曬干後搬入室內,以免發生腐爛。總之,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為原則。用水以雨水、泉水為好,各種用水均應先取來積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澱,水溫正常,使自來水中氯氣逸盡,然後再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