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早市
『壹』 青島所有花卉市場
青島市的花卉市場 1、南山
南山的花鳥市場是青島歷史最悠久的,也是規模最大的。原來是在馬路上,現在已經退路進市了。南山可以說大體分為兩部分,位於桑梓路上的南山花鳥市場內容比較綜合,花,鳥,魚,蟲,狗,爬蟲,工藝品等都有,在市場外圍的門頭房則是可以說是青島最高端的觀賞魚水族店和幾間寵物店。順著芙蓉路的下坡下去則是南山花卉市場,一樓是切花,二樓是盆花,總體檔次和品質都是比較高的~
評價:★★★★★
位於市內,台東附近,交通便利,品種可以說在青島最齊全的,量也是最大的,檔次也是最高的
交通:非常之便捷,只要到台東,19中,或是延安二路的公交車都可以到達。
2、逍遙二路
逍遙二路是新興的一個花鳥市場,05年剛剛建立,位於逍遙二路小區內.只有花卉和水族用品。
評價:★★★
除了高檔觀賞魚之外。其他的檔次和價格基本和南山持平,種類偏少。交通較為不便
交通:218,369,202,逍遙二路站下
3、李村集
農歷每逢2,7都是李村集,可能是李村處於城鄉結合部,所以集日的人氣非常之旺,尤其是正逢節假日的集和農歷新年以前的年集,人氣更為旺盛。李村集的主打應該是花卉,品種檔次,質量都不算高,但是勝在數量相當多,價格相當低,所以選擇也比較多。春天滿集的月季,年前滿集的杜鵑都是非常之壯觀的。狗,貓的數量也非常多,但是基本以狗販子為主,價格,質量都很低。觀賞賞魚方面,熱帶魚只有幾個攤位,數量少,品種檔次低,不推薦,金魚和錦鯉都是從濰坊進的,價格也都比較低。觀賞鳥方面,春,秋是旺季,因為正是網候鳥的季節,所以野生鳥類比較多,可以看看,但是不要買,這是販賣野生動物昂~不得不說的是,李村處於城鄉結合部,所以有許多農資,農產品是市區買不到的。比如蔬菜種子和蔬菜苗,家禽的種苗,兔子,山羊...也有很多農葯肥料之類的農資店~
評價:★★★★
檔次低,數量多,價格低。注意防盜。
交通:離市區較遠。但是交通較為便利,李村集位於李滄區中心地帶,只要乘坐李村的車就可以
4、四方魚市
n年之前的麥克美高花鳥市場,倒閉後就剩現在寥寥無幾的幾家街邊魚店
評價:★
數量少,檔次低,住在附近的話可以考慮,如果特意前去的話就不值得了
交通:交通不算便利,乘坐到嘉定路,或是華夏中學的公交車即可到達,如乘坐到海雲庵或者到人民路,小村莊的車還要走老遠~
5、滄口魚市
大體情況和比四方魚市能強些,但是強不到哪裡去。主要是滄口附近沒有比較大的花鳥市場,所以才生存至今。但是也不時見到比較稀罕品種,如青島只有在滄口出現過觀賞魚一眉道人。
評價:★
數量少,檔次低,住在附近的話可以考慮,如果特意前去的話就不值得了
交通:離市區較遠。交通不便利。乘坐到振華路的公交車即可到達
6、枯桃
枯桃是青島最大的花市和花卉養植基地,數量多,檔次高,每年有幾次花展,能見到比較稀罕的品種,但是總體來畢竟是一個賣場不是植物園,所以品種基本都是大路貨,也基本以公司,單位采購為主。附近的養花大棚也比較推薦,可已去看看台灣蘭花大棚和高山杜鵑的大棚。
評價:★★★★
數量多,規模大,價格適中。
交通:遠離市區,交通非常不便,只有125直達,也可乘坐119,124等公交車到枯桃然後步行到花卉市場
7、海泊橋
原來的海泊橋早市也很繁榮,後來取締了,現在只有幾家街邊店了,不過去那裡批發魚食還是比較便宜的
評價:★
量少,檔次低,住在附近的話可以考慮,如果特意前去的話就不值得了
交通:還算便利,乘坐到長途站,南寧路或者人民路,海慈醫院的車都可到達
『貳』 有哪些是寫蘭花和竹子的詩句
詠 蘭 詩 選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韓 愈《幽蘭操》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唐彥謙《蘭》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於焉忽相見,歲宴將如何。
——唐·唐彥謙《蘭》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蘭渚泊》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馬戴《秋思》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李白《孤蘭》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張九齡《感遇》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唐·無可《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麗楚王琴。
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唐·李嶠《蘭》
幽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
一徑寒雲色,滿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蘭既叢茂,荊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潔,怡然與之俱。
— 元·李祁《題蘭棘同芳圖》
伙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 元·倪瓚題鄭所南《蘭》
鵜 聲中花片飛,楚蘭遺思獨依依。
春風先自悲芳草,惆悵王孫又不歸。
— 元·張翥《題蘭》
采蘭湘北芷,搴木澧南潯。
淥水含瑤彩,微風托玉音。
雲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
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
— 明·李夢陽《湘妃怨》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 明 陳汝言《蘭》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唐·崔塗《幽蘭》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唐·杜牧《蘭溪》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雲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唐·劉禹錫《重送鴻舉師赴江陵》
萬傾荒林不敢看,買山客足擬求安。
田園失計全蕪沒,何處春風種蕙蘭。
—唐·劉商《與於中丞》
蘭蕙芬芳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
薴蘿山下無窮意,並在三鄉惜別時。
—唐·劉谷《和三鄉詩》
中禁仙池越鳳凰,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 唐·褚朝陽《奉上徐中書》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 宋·蘇軾《題楊次公春蘭》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雲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
— 宋·蘇軾《題楊次公蕙》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捋,花發蝶先知。
草密封閑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 宋·釋文兆《幽蘭》
彼羨南陔子,其誰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紺綠泛風光。
屢結騷人佩,時飄鄭國香。
何須尋九畹,十步即芬芳。
— 宋·丁謂《蘭》
種蕭芳蘭中,蕭生蘭亦瘁。
它日秋風來,蕭蘭一齊敗。
自古賢者心,所憂在民泰。
不復夢周公,中夜獨慷慨。
— 宋·張詠《蕭蘭》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艷殘。
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 宋·晏殊《盂蘭盆》
極目生晚照,幽情眷蘭芷。
白蘋葉里風,不在秋江起。
—宋·釋重顯《日暮游東澗》
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
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聲襲衣美。
— 宋·梅堯臣《蘭》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
療痾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
—宋·梅堯臣《石蘭》
紫蘭紅蓼簇香盤,曉逐金壺下太官。
朝罷三宮歸已晚,日華明麗雪消殘。
— 宋·趙湘《皇後閣春帖子》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老。
— 宋·朱熹《詠蕙》
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 宋·朱熹《蘭澗》
謾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
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蘭到晚清。
— 宋·朱熹《蘭》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 元·余同麓《詠 蘭 》
偶培蘭蕙兩三栽,日燠風微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堂,開窗時有蝶飛來。
— 明·文彭《題蘭竹卷》
國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宮。
誰道有人和淚寫,托根無地怨東風。
— 明·史鑒《子昂蘭》
懊恨幽蘭強主張,開花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 明·李日華《畫蘭》
年來空谷半霜風,留得遺香散草叢。
只恐樵人溷蘭艾,紅顏收在束薪中。
— 明·陳繼儒《王楚玉畫蘭》
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明·董其昌《蘭》
無邊蕙草裊春煙,穀雨山中叫杜鵑。
多少朱門貴公子,何人消受靜中緣。
—明·董其昌《蘭》
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
自從畫得湘蘭後,更不閑題與俗人。
—明·徐渭《水墨蘭花》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清 錢謙益《詠同心蘭四絕句》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鄭燮《題畫》
峭譬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採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鄭燮《嶠壁蘭》
蘭草與三台,無人敢筆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來。
—清·鄭燮《得意寫之》
元日畫蘭竹,遠寄郭雲亭。
萬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鄭燮《韜光庵為松岳上人作畫》
鑒空無我相,水靜波亦止。
手拈幽蘭花,妙香乃如此。
—清·蔣士銓《題王蔗村鏡影圖》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清·智永《寫蘭石有寄》
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清·黃任《題畫蘭》
磁斗寄綺石,源清者香遠。
君從輞川來,而得此粉本。
—清·黃任《題畫蘭》
叢蘭發幽崖,托根近霄漢。
泉水自流出,天風吹不斷。
—清·馬駘《蘭》
冬草漫碧寒,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箐紗。
—清·曹寅《冬蘭》
香粟佛天飯,蕊珠仙界衣。
託名應自貴,含蕾再難微。
盪子甘心與,村娘愧發稀。
一春清素願,消受露華霏。
—清·姚燮《珠蘭》
離騷一種舊根苗,湘水湘雲綠共搖。
認取春風雙影子,不聞香氣也魂銷。
清·孫原湘《清·孫原湘》
陰崖百草枯,蘭蕙多生意。
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
— 明·陳獻章《題畫蘭》
飛瓊散天葩,因依空岩側。
守墨聊自韜,不與眾芳碧。
— 元·元梅《墨蘭》
從風不獵香,俯溪自憐影。
空山狼藉春,半屬野樵領。
— 明·李日華《垂蘭》
唐代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餘清。
最愛返窗卧,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
宋代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乾。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牆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
樂史 .宋(930-1007)。子正。
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
--------------------------------------------------------------------------------
朱熹 .宋(1130-1200)。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岩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次韻擇之詠竹
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
移自溪商園。種此牆陰路。
牆陰少人行。來歲障幽戶。
公濟因君次韻
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日日來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
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
『叄』 下半年可以種植些什麼菜趕在上早市
想早上市,只能種植一些葉菜之類的,比如菜心-小白菜-春菜-芥菜
現在開始可以種植一些芹菜-茼蒿-皇帝菜之類的
下個月可以開始提早種植蔥,姜,蒜,豌豆苗
『肆』 早市上買的叫什麼"腎蘭花"可是我上網查不到這東西~
白玉蘭嘛,東莞這邊很多,很香可以泡茶喝。但是如果喝了有什麼不妥趕緊停止。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3%F1%C0%BC%BB%A8&in=21405&cl=2&lm=-1&pn=1&rn=1&di=9409397133&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D3%F1%C0%BC%BB%A8%B8%C9&in=28504&cl=2&lm=-1&pn=0&rn=1&di=1720972429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
『伍』 詠蘭詩詞_經典詩句
王殿森《秋蘭》
閑庭習幽靜,清香透書幃。
起視盆中蘭,娟娟開一枝。
秋光倏已晚,爾開何獨遲。
風聲撼林薄,霜痕沾鬢絲。
孤芳孰延賞,知音安可期。
我亦素心人,何時慰幽思。
蔣 茲《詠蘭》
曲奏當年明月夜,美人心事水潺潺。
如何芳草迷歸路,灑落香痕滿世間。
譚嗣同《畫蘭》
雁聲吹夢下江皋,楚竹湘帆起暮濤。
帝子不來山鬼哭,一天風雨寫離騷。
劉 灝《蘭花》
深林不語抱幽貞,賴有微風遞遠馨。
開處何妨依蘚砌,折來未肯戀金瓶。
張雲龍《畫蘭》
此是幽貞第一花,不儕桃李只雲霞。
采香或可通來徑,更寫春山一片遮。
釋徹凡《題畫蘭》
彼美在空谷,離立今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風生古香。
盈盈一澗水,孤客遙相望。
不採何忍舍,采之用無方。
願得贈之子,佩以羅綺裳。
中道勿捐棄,千載留芬芳。
岳 蓮《自題畫蘭》
十分珍重護芳叢,意在忘言淡盪中。
塵外天然見標格,肯隨桃李嫁春風。
靜 諾《詠秋蘭》
長林眾草入秋荒,獨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風前堪寄傲,幾因霜後欲留芳。
名流賞鑒還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揚。
一種孤懷千古在,湘江詞賦奏清商。
金永爵《暮春幽蘭小集》
岳下嵐漪坐處深,韶光上納養詩心。
春蘭已覺千花亂,院寂自聞一鳥吟。
煙散茶爐鳴澗籟,雲行畫壁響山琴。
尋芳近日奚囊富,惟許高朋獨賞音。
周詒蘩《蘭》
迨臘青苞舒紫萼,開年晴雪泛崇光。
曾開眼媚乍奇夢,未許紉愁寄恨腸。
幽谷春風芳意被,空階夜雨素心長。
不從綺石黃瓷畔,誰識人間有此香。
周詒端《詠蘭》
桃李多華色,高於五尺松。
蔭此徑寸蘭,綠中間紫茸。
雨霧濡不及,將為眾草封。
牧童重芻茭,刀鏞浸相從。
我行春澗濱,憐汝冰霜容。
移種當綺窗,佳氣郁蔥蘢。
開花莫早謝,知心難再逢。
楊益生《蘭》
幽香逸韻本天成,綠展參差四五莖。
淡泊自甘同小草,如何浪得美人名。
李慈銘《題子縝墨蘭》
采采幽香遠欲聞,鄭公書帶上繽紛。
虛堂客去風來候,繞壁尋詩總為君。
《題子縝畫蘭二絕句》
(其一)
唱斷喬家碧玉詞,一叢香草最相思。
不堪更著銖衣舞,風露先愁欲墮時。
(其二)
綽約豐肌分外妍,鏡中倩影不勝憐。
娥眉曼綠分明在,孤負琴心已十年。
《題潘星丈庚戌分校禮闈畫蘭三絕》
(其一)
空體紛紛逞意裁,臨風無語獨徘徊。
分別二十三年恨,曾向空山寫影來。
(其二)
隔簾逐隊聽琵琶,孤絕琴心海上槎。
千朵白蓮香一瓣,鋪堂誰向趙昌花。
(其三)
欲折殷勤不自持,蔚蘭去外寄相思。
天寒日暮瀟湘遠,更灸戲爐寫楚辭。
秋 瑾《蘭花》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與凡葩斗艷儔。
近現代
魯 迅《詠蘭》
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岩展素心。
豈惜芳馨遺志者,故鄉如醉有荊榛。
《無題》
一枝清采妥湘靈,九畹貞風慰獨醒。
無奈終輸蕭艾密,卻成遷客播芳馨。
郭沫若《詠蘭》
澤國孤臣邈,澧蘭尚有香。
年年春日至,回首憶高陽。
香本無心發,何須譬作王?
寄言謝君子:實在不敢當。
朱 德《游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一九六一年秋,賦《詠蘭》二首
幽蘭奕奕待冬開,綠葉青蔥映畫台。
初放紅英珠露墜,香盈十步出庭來。
仙人洞下產蘭花,覓得依山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紅霞。
一九六二年春,《杭州雜詠》
春日學栽蘭,大家都喜歡。
諸君親動手,每人栽三盆。
一九六三年一月,在海南島尖峰嶺平台,七絕二首
尖峰嶺上產幽蘭,古木林中草樹邊。
多費專家勤采掇,新種移出認人觀。
幽蘭吐秀喬木下,仍自盤根眾草傍;
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泳冬》
東方解凍發新芽,芳蕊迎春見物華。
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得勝蘭花。
陳 毅《幽蘭》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陳衡恪《蘭軸題詩》
杖策尋春載酒回,每於佳車輒低徊。
幽香寂寞無人采,澗底山邊自在開。
《題畫蘭》
紫莖綠葉騷人怨,異馥幽馨王者尊。
蕭艾充幃新世界,退居空谷莫當門。
齊白石《蘭》
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風吹葉倒斜。
移入室中須坐久,自聞香氣勝群花。
吳昌碩《題畫蘭》
東塗西抹鬢成絲,深夜挑燈讀楚辭。
風葉雨花隨意寫,申江潮滿月明時。
識曲知音自古難,瑤琴幽操少人彈。
紫莖綠葉生空谷,能耐風霜歷歲寒。
郁達夫《客感品蘭之一》
一夜秋風蘭蕙折,殘星孤館夢未成。
敢隨杜甫憎時命,欲向田橫放厥聲。
亦有宏才難致用,可憐濁水不曾清。
明朝倘赴江頭死,此意煩君告屈平。
《鹽原日記詩抄詩二首》
秋夜河燈凈日庵,蘭盆佳話古今談。
誰知城外蓬壺島,亦有流我似江南。
桑間陌上月無痕,人影衣裳舞斷魂,
絕似江南風景地,黃昏細雨賽蘭盆。
《題照片贈開菊、開蘭》
柳園人似月中仙,秋菊春蘭各自妍。
南國重賡邦媛志,林宗林下記雙賢。
鄧 拓《題畫蘭》
天涯何必訂同心,一卷離騷到處吟。
行看江南春草綠,莫愁空谷少知音。
葉聖陶《題陳從周蘭畫》
播揮簡筆成佳構,葉瘦花腴崖角斜。
忽憶往時坊巷裡,紹興音喚賣蘭花。
潘天壽
閑似文君春鬢影,清台冰雪貌姑仙。
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
做春細雨沁窗紗,向老情懷懶倍加。
奈有寒香蘊詩味,殘蘭又放一枝花。
張學良《詠蘭》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詠菊詩詞_經典詩句
一、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
二、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愜壯游。 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三、臨行挽衫袖,更嘗折殘菊。 蘇軾《送頓起》
四、短籬殘菊一枝黃。 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五、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袁崧 《菊》
六、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 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七、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八、一醉蒓絲膾玉,忍教菊老松深。 吳文英《木蘭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九、菊花開,菊花殘。 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十、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十一、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
十二、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宋呂渭老《一落索》
十三、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唐杜甫《雲安九日》
十四、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黃巢《題菊花》
十五、蘭佩紫,菊簪黃。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十六、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贈劉景文》 34、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唐趙嘏《長安晚秋》
十七、鬢發已甘塵路白,菊花猶送塞垣黃。 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十八、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
十九、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 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有懷...》
二十、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二十一、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菊花》
二十二、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 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二十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二十四、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 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二十五、共評花索句,看誰先得。 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二十六、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二十七、黃菊枝頭生曉寒。 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二十八、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王禹?《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二十九、梅定妒,菊應羞。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三十、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 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三十一、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賦得殘菊》
三十二、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崔元翰《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
三十三、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三十四、菊暗荷枯一夜霜。 蘇軾《浣溪沙詠橘》
三十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三十六、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韓琦《九日水閣》
三十七、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
三十八、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三十九、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龍山飲》
四十、潮腮笑入清霜。 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四十一、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四十二、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 秋瑾《九日感賦》
四十三、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四十四、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四十五、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 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四十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其五》
四十七、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曹雪芹《殘菊》
四十八、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曹雪芹《螃蟹詠》
四十九、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五十、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杜甫《九日寄岑參》
詠竹詩詞大全_經典詩句
詠竹詩詞精選
1.詠竹
南朝梁劉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潔,徒自抱貞心。
2.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3.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4.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5.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6.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7.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8.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9.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10.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11.竹里徑 唐司空曙
幽徑行跡稀,清陰苔色古。蕭蕭風欲來,乍似蓬山雨。
13.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14.庭竹 唐劉玉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15.斑竹 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萬里行人感別魂。
知是娥皇廟前物,遠隨風雨送帝痕。
16.詠竹 (唐李嶠)
高?楚江?,嬋娟含曙氣。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17.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18.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19.初食筍呈座中 (唐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20.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22.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23.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24.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25.於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26.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27.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28.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29.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30.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詠月的詩詞
詠月的詩詞
1、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濕衣。 ——出處: 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2、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出處: 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
3、有人水濺紅裙,相招晚醉,正月上、涼生風露。 ——出處: 高觀國《祝英台近?荷花》
4、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 ——出處: 厲鶚《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
5、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出處: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6、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出處: 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7、徙倚欄桿久,缺月掛簾鉤。 ——出處: 張孝祥《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
8、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出處: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9、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 ——出處: 吳文英《風入松?麓翁園堂宴客》
10、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出處: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1、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 ——出處: 曹植《明月上高樓》
12、至今雲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鍾。 ——出處: 牛希濟《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
13、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出處: 李賀《七夕》
14、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出處: 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
15、花似雪,東風夜掃蘇堤月。 ——出處: 方以智《憶秦娥?花似雪》
16、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出處: 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17、旦別河橋楊柳風,夕卧伊川桃李月。 ——出處: 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8、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 ——出處: 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19、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 ——出處: 劉翰《好事近?花底一聲鶯》
20、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 ——出處: 歐陽修《採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21、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出處: 厲鶚《靈隱寺月夜》
22、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出處: 洪秀全《吟劍》
23、緗帙流離,風鬢三五,能賦詞最苦。 ——出處: 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24、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出處: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25、縱明月相思千里隔。 ——出處: 賀鑄《琴調相思引?送范殿監赴黃崗》
26、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 ——出處: 李白《發白馬》
27、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 ——出處: 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28、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 ——出處: 李白《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
29、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 ——出處: 王沂孫《天香?詠龍涎香》
30、簾外寒掛澹月,向日鞦韆地。 ——出處: 吳文英《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
31、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 ——出處: 朱敦儒《念奴嬌?插天翠柳》
32、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出處: 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33、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 ——出處: 董以寧《卜運算元?雪江晴月》
34、惹長亭舊恨,幾番風月。 ——出處: 高觀國《解連環?柳》
35、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出處: 孟浩然《他鄉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