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蘭深紫花語
蘭花,自古以來便是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竹、菊」並稱為「四君子」。以下是關於雪蘭花的花語和傳說的內容整理,旨在提供准確且優美的信息。
**花語:至純**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通常生長在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葉子二列,帶狀或偶爾呈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總狀花序上著生數花或多花,花色豐富,包括白色、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等。
**傳說一:**
在大別山的一個深幽谷中,住著婆媳二人。婆婆常誣陷童養媳蘭姑娘,不僅不給她吃喝,還讓她做重活。一日,蘭姑娘在門外舂米,家中的糍粑被貓拖走。婆婆誤以為蘭姑娘偷吃,對她進行毒打,並罰她在一天內舂出九斗米。疲憊不堪的蘭姑娘在石碓旁因飢餓與疲憊而倒下,她抓起一把生米放到嘴裡。婆婆發現後,錯誤地認為蘭姑娘偷吃了糍粑和白米,於是用木棒打到她暈倒。失去理智的婆婆甚至用簪子在蘭姑娘舌頭上亂戳,直到血肉模糊。蘭姑娘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了。
多年後,在蘭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長出了一棵小花,其花朵淡妝素雅,玉枝綠葉,靜靜地散發著清香。人們認為這朵小花是蘭姑娘的化身,捲曲的花蕊像舌頭,花蕊上的紅斑點像是血痕。
**傳說二:**
在仙女山下,蘭花娘娘某日經過,聽到屈原講課,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她變成凡人,立在窗外靜聽。屈原激昂地講述著振興楚國的夢想。感動之餘,蘭花娘娘用法術將窗下的三株蘭花化作精靈。
蘭花品格高尚,開著淡綠或淺黃的花朵。屈原忘我地傳授知識,他的熱血與激情灑落在窗外的蘭花上。弟子們看到老師如此辛勤教書育人,都心疼地流淚。那三株蘭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養,一夜之間長成了一大蓬,屈原的病情也因此好轉。大家將蘭花分株移栽到學堂四周的空地上,蘭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發蔸抽芽,第三天伸枝展葉,第四天就綻蕾開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發出新蔸。屈原帶領學生們在溪邊、山上移栽蘭花,蘭花得以廣泛傳播。
後來,屈原含冤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的蘭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人們悲痛欲絕,仙女山上的蘭花娘娘也哭紅了眼睛。屈原的學堂被改建成芝蘭廟,廣植蘭草,以紀念屈原。
**價值:**
- **觀賞:** 蘭花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觀賞價值而聞名。花色淡雅,香氣清馨,即使非花期,其葉也極具美感。
- **食用:** 蘭花香氣清洌,多用於茶,也可熏茶或做湯等菜餚。
- **葯用:** 蘭花全草可入葯,具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用於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花梗可治惡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