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雪軒海棠花
Ⅰ 絳雪軒絳雪軒簡介
位於御花園東南角的絳雪軒,建築特色獨特。它背靠著東宮牆,坐東朝西,整體布局呈"凸"字形,主體部分為五間,頂部採用黃琉璃瓦硬山式設計,前方則連接三間歇山卷棚頂的抱廈。明間設計為入口,次間和梢間設為檻窗,窗戶上方飾有福壽萬字支窗,下方則是大玻璃方窗,保持了楠木本色的自然美感。
絳雪軒的外部裝飾與眾不同,不使用金線彩畫,也不以鮮艷色彩裝飾,而是採用上下統一的斑竹紋油漆彩繪,門窗則保持楠木原色,梁、枋、柱、框彷彿被翠綠的竹林包圍,營造出一種朴實而淡雅的氣氛。這種設計賦予了花園東南角一處寧靜雅緻的景緻。
軒內的裝飾也頗為講究,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匾額"視履考祥",取自《易經·履卦》,寓意吉祥。正堂的楹聯"東壁煥圖書,琳琅滿目;西清瞻典冊,經緯從心"體現了藏書和文獻的研究。右室楹聯"樹和暖煦輕籠牖,花與香風並入簾"和內室的"花初經雨紅猶淺,樹欲成蔭綠漸稠"都展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門窗以楠木本色呈現,內部則飾有斑竹紋彩畫。軒前的琉璃花壇更是精緻,五彩琉璃須彌座上飾有行龍和西番蓮,翠綠欄板與絳紫色望柱相映,基座與欄板間配以漢白玉石上枋,形成強烈對比又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花壇內種植著名貴的牡丹,曾有海棠樹5株,花瓣如雪紛飛,因此得名絳雪軒。晚清時,古海棠被慈禧太後命人從河南移來太平花以作替代,太平花的清香淡雅增添了軒前的雅緻氛圍。
在花壇前,矗立著一根遠古木質化石柱,鐵灰色的柱身上刻有乾隆帝的御題詩句,增添了歷史與自然的雙重魅力。
(1)絳雪軒海棠花擴展閱讀
Ⅱ 古代皇宮的御花園都有什麼花
海棠:當時絳雪軒前有五株海棠樹,每當花瓣飄落時,宛如紅色雪花紛紛降下一般,遂將此軒名為繹雪軒。乾隆皇帝曾有"絳雪百年軒,五株峙禁園"的詩句。北京故宮御花園、頤和園和天壇等皇家園林中就種有西府海棠太平花:絳雪軒前琉璃花壇里有一簇極為罕見的太平花。
這是晚清時西太後命人從河南移來栽種於此處的蓮花: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是御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兩米,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行駛小船。 除此之外牡丹。芍葯。桃花等多有種植其實古代栽培養殖技術遠不如今,御花園里種植的多是當地的原生植物,而其中相隔多里的移栽如如宋朝時的荔枝。蝴蝶蘭等也最多存活一兩年而已。
Ⅲ 古代後宮里種的最多的花是哪個品種,為什麼
牡丹
去過故宮的朋友的就應該知道這里有著難以數盡的牡丹花。它們千姿百態爭艷奪芳,更有著許許多多的品種。它們肆意展現自己的美麗,也表明了自身的高貴與優雅,以及深受皇室喜愛的事實。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不難看出牡丹的發展與傳播與皇室有著千絲萬縷聯系。
當然不同的朝代後宮會因不同皇帝與嬪妃的喜好略有不同,但是牡丹的富貴之氣確實是一種主流之一,歷代都不乏對它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