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荷花園
A. 白洋淀荷花大觀園有去過的朋友介紹下嗎
第三個景點是白洋淀抄荷花大觀園。
白洋淀荷花大觀園(票價50元/人)座落在孫犁筆下的荷花澱,佔地2000餘畝。據說是目前我國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巨型生態荷園。這個園還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只是荷花尚未開放,最早的也只是有一些花苞。不過睡蓮已開放了。
在荷花大觀園游有三種選擇:步行、電瓶車或船,我們選擇了坐電瓶車(每輛60元)。車每到一個景點就停車,車輛在園內循環運行,你隨時可以重新乘坐,不限時間,倒還是比較方便。當然如果精力充沛走著玩也是很好的選擇,在園內呆在半天也不會覺得膩,我喜歡這個地方。
行走在荷花堤上,感覺是不錯的,睡蓮開了。
B. 《蘇州園林》原文及翻譯
蘇州園林》 葉聖陶
一九五六年,同濟大學出版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園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張,全都是藝術的精品:這可以說是建築界和攝影界的一個創舉。我函購了這本圖冊,工作余閑翻開來看看,老覺得新鮮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過了十八年,我開始與陳從周教授相識,才知道他還擅長繪畫。他贈我好多幅松竹蘭菊,全是佳作,筆墨之間透出神韻。我曾經填一闋《洞仙歌》謝他,上半專就他的《蘇州園林》著筆,現在抄在這兒:「園林佳輯,已多年珍玩。拙政諸圖寄深眷。想童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這是說《蘇州園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游覽者得到「如在圖畫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圖畫中」的。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是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條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
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遠望的時候彷彿觀賞宋元工筆雲山或者倪雲林的小品,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
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只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細說。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旁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朴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闌干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而到各種花開的時節,卻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及寫的這些,病後心思體力還差,因而不再多寫。我還沒有看見風光畫報出版社的這冊《蘇州園林》,既承囑我作序,我就簡略地說說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這一冊的出版是陳從周教授《蘇州園林》的繼續,里邊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與我的話互相印證的。
賞析:《蘇州園林》是葉聖陶老先生的一篇經典的範文,是給學生進行學習的優秀典範。歷來的人們的觀點都認為這是一篇結構精巧嚴謹的典範說明文。所以一般執教者在進行教學時,也默認了這樣一種規律,先定位為說明文,然後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在了解一下說明方法,說明特徵,說明順序等,接著賞析一下文中的修辭或者寫得比較優美的地方。
這樣的教學是挺規范的,但是,總覺得好像缺了點兒什麼。今天在研究課文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作者似乎總在把蘇州園林和圖畫聯系在一起來介紹。於是,留了個心,順著這個思路,把作者的這些蛛絲馬跡尋找出來,一一列舉,還真的發現這篇說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來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寫了自己所游的十多處蘇州園林的總印象,認為這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一詞,足以證明了蘇州園林的建築價值和藝術價值。接著直接指出,蘇州園林在各個園林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可見,葉老的這篇文章就是抓住蘇州園林設計的圖畫美來具體介紹的。
先總體介紹圖畫美的四個表現: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從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來具體說明,在聯繫到美術畫的不對稱表現出的自然之趣。很顯然,作者向要說的是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同樣也是為了表現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也很有講究:可以說不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重巒疊嶂,或者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寬暢的就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決不雷同的橋梁。池沼的邊沿很少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讓人聯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里的描述「為坻、為嶼、為嵁,為岩」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兩者可謂是神似。由此可見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們所追求的這樣的一種自然之趣。更何況,還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些都是為了取得稱為一副畫的效果。不僅如此,還在池沼里養金魚或各色鯉魚,還種上荷花或睡蓮,遊人們在觀賞「魚戲蓮葉間」的圖畫的時候,自然也很容易聯想到《詩經》里的民歌:「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的單純的快樂。人的審美感受也就不僅停留在優美的圖畫,更有朗朗上口的詩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了。
在提到蘇州園林的栽種、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樹木的俯仰生姿,相間自然讓四季都不寂寞,幾個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本身就是一副絕好的圖畫,假如在開滿花,簡直就是珠光寶氣的美人了,樸素的園林也有了富貴之氣。
至於花牆、廊子,鏤空的圖案,大鏡子,更是使得整個園林的景緻富有層次,錯落有致。至此,從布局、配合、映襯、層次來看,蘇州園林都已經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設計者們更是連細小的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個角落的圖畫美:比如階砌旁的草、牆上的爬山虎,白牆前的竹子芭蕉;門、窗的圖案設計雕琢;色彩的基調,極少彩繪,為的是突出草木,給人安靜閑適的感覺以及花開時節更能映襯出花的明艷。
自始至終,作者都在緊緊扣著圖畫美來闡述蘇州園林的完美,在介紹著設計者的設計精巧以及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僅是建築上的藝術,不僅僅是人創設優美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藝術,更是融合了諸多中國傳統審美理論和藝術理論的結晶。
C. 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美 急!!!!!!!!
一詞最早見於王昌齡抄「詩學」中的「意境」王,他將詩的境界分為三種類型:物理環境,情感和意識。物質環境是有些形狀,情境偏見的表達,情緒偏見的含義。相反,真實,客觀的物質存在的物理環境,可以是流行的經驗和體會;情感和意識的假想的經驗和看法的棲息地存在,與個人的差異。當公眾同情的一些經驗和看法,達成了共識,美麗的風景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有品味的條件流芳千古,追求藝術創作的境界。
D. 揚州有哪些公園
揚州復公園、揚州茱萸灣制公園、揚州荷花池公園、揚州潤揚森林公園、揚州海德公園、揚州體育公園、揚州公園、揚州瘦西湖公園。
E. 問幾個紅樓夢大觀園的問題
瀟湘館:林黛玉
怡紅院:賈寶玉
蘅蕪院:寶釵
櫳翠庵:妙玉
稻香專村 :李紈
綴錦樓:賈迎春屬
秋爽齋:賈探春
暖香塢 :賈惜春
藕香榭: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橋組成的觀景建築群,四面荷花盛開。
蘆雪庵:大觀園中一處具有田園風光的建築群,臨水而建,是一處水邊的農舍,推窗就可垂釣。
嘉萌堂、凸碧山莊:
為一組賞月祭月的建築,其中嘉萌堂位於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場所。凸碧山莊位於山脊之上,用於登高賞月。
F. 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美 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
仙境 胡秉言 紅花綠草滿園栽, 風送花香蝶自來。 曲徑閑幽寧靜雅, 身居愉悅賽仙哉。
G. 為什麼張藝興叫「水晶蓮花」
因為張藝興有個有名的粉絲,在exo剛出道時批了很多id換了很多ip發很多貼說張藝興是一朵蓮花或者是純潔的水晶。
H. 張家界旅遊時,被導游帶到像水晶博物館的地方,牆面有鏡面映照的無數水晶蓮花,很震撼!那是什麼地方啊
晶彩武陵。。。在武陵源溪布街那裡。。。。
I. 求葉聖陶的蘇州園林的解析!
首先,老先生先寫了自己所游的十多處蘇州園林的總印象,認為這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一詞,足以證明了蘇州園林的建築價值和藝術價值。接著直接指出,蘇州園林在各個園林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可見,葉老的這篇文章就是抓住蘇州園林設計的圖畫美來具體介紹的。
先總體介紹圖畫美的四個表現: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從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來具體說明,在聯繫到美術畫的不對稱表現出的自然之趣。很顯然,作者向要說的是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同樣也是為了表現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也很有講究:可以說不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重巒疊嶂,或者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寬暢的就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決不雷同的橋梁。池沼的邊沿很少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讓人聯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里的描述「為坻、為嶼、為嵁,為岩」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兩者可謂是神似。由此可見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們所追求的這樣的一種自然之趣。更何況,還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些都是為了取得稱為一副畫的效果。不僅如此,還在池沼里養金魚或各色鯉魚,還種上荷花或睡蓮,遊人們在觀賞「魚戲蓮葉間」的圖畫的時候,自然也很容易聯想到《詩經》里的民歌:「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的單純的快樂。人的審美感受也就不僅停留在優美的圖畫,更有朗朗上口的詩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了。
在提到蘇州園林的栽種、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樹木的俯仰生姿,相間自然讓四季都不寂寞,幾個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本身就是一副絕好的圖畫,假如在開滿花,簡直就是珠光寶氣的美人了,樸素的園林也有了富貴之氣。
至於花牆、廊子,鏤空的圖案,大鏡子,更是使得整個園林的景緻富有層次,錯落有致。至此,從布局、配合、映襯、層次來看,蘇州園林都已經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設計者們更是連細小的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個角落的圖畫美:比如階砌旁的草、牆上的爬山虎,白牆前的竹子芭蕉;門、窗的圖案設計雕琢;色彩的基調,極少彩繪,為的是突出草木,給人安靜閑適的感覺以及花開時節更能映襯出花的明艷。
自始至終,作者都在緊緊扣著圖畫美來闡述蘇州園林的完美,在介紹著設計者的設計精巧以及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僅是建築上的藝術,不僅僅是人創設優美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藝術,更是融合了諸多中國傳統審美理論和藝術理論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