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海棠還
『壹』 又見海棠花未眠 是什麼梗
川端康成《雪國》
『貳』 關於海棠的古詩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專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屬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2)又見海棠還擴展閱讀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
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叄』 海棠依舊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海棠依舊意思就是說
海棠花還和昨天一樣,比喻依然美麗動人,風采如舊。版
「海棠依舊」出自著權名詞人李清照的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下雨,又颳了很大的風,酒後我睡的昏沉,但酒勁還沒有退卻干凈。問正在卷簾子的侍女:庭院里的海棠花怎麼樣了?她回答和昨天一樣。但你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茂盛,紅花凋零了。
『肆』 卻道海棠依舊上一句
卻道海棠依舊的上一句:試問卷簾人
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華,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詞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風猛。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濃睡"時如何知屋外"風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馮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周邦彥《少年游》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花在風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韋庄《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這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雲:「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濃睡之後酒力還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讀者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麼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並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於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後的這層「惜花」之意,那麼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評價非常得當。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伍』 朝鮮歌曲海棠花歌詞
《海棠花之來歌》歌詞 — 電影原聲
00:00 | 00:00
攻守自兼備的白虎兄弟
是可信賴的殺手之花
世界正義的維護者
為了善良的人們
攻擊邪惡的勢力
火焰 燒透了南方的天空
戰袍 沾染了敵人的鮮血
勇敢堅強為了家人而戰斗
我們是
白虎兄弟
和漫天海棠花一起飛翔
變成槍和刀向著敵人飛去
跨過萬里波濤與蒼穹
發出正義的光芒
我們是
白虎兄弟
『陸』 又見海棠紅什麼意思
春天又來了。
『柒』 帶海棠兩字的歌曲名
『海來棠花開』
作曲/權赫源 作詞/代岳東
A1
望著 花瓣飄落下來
在我手掌心盛開
懷揣 一春天的等待
才與你相遇人海
A2
轉眼 又見海棠花開
你說明年還會來
怎奈 美景它不常在
總太晚才明白
B1
我在 靜靜地等待
在等待你回來
對你一往情深 深似海
B2
為你 默默地等待
希望你明白
別再錯過 海棠花開
海 棠 姑 娘
庄奴 詞 古月 曲
鄧麗君 演唱
海棠海棠辮子長呀
十七八歲的小姑娘
春風吹在頭發上呀
鬢上充滿了花蕊香
穿著一件花衣裳
像一個秋海棠
姑娘呀姑娘
何時做新娘
海棠海棠情意長呀
每天要到那高崗上
回味童年好時光呀
竹馬青梅一雙雙
穿著一件花衣裳
像一個秋海棠
姑娘呀姑娘
誰是你新郎
海棠風
藝人:尚華
海棠啊 一滴殘紅
不忘一榮一枯
那一定是我在想你
曾來 上天無路
這一走 愛不清
哪裡是回來的路
我無力
駐夢在遠處
只為有你在回城深處
愛人啊 春將盡~
曾來一生一夢
那一定是 我在想你
不該天涯孤獨
卻一走 愛不清
哪裡是回來的路
我用心駐夢在天空
請為我打開頹城門戶
我用心駐在你回憶中
海棠啊 風吹過 關蘇醒在天空
『捌』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8)又見海棠還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玖』 又見一年海棠醉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又見一年海棠醉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又見一年專海棠醉最新章節屬TXT----- 輕風攜煙拂柳,豈料故人去,碧水空流。
細雨帶花粘衣,怎奈舊居不再,瓊釀獨飲。
愁滿腸。
猶憶落雪似幕月如鏡,
霜釋成殤,
皆惘然。
轉眼已是深秋,平秋城滿城的楓樹,深深淺淺的灼燒起來,晃動著流淌著的濃烈的火焰。
我天天纏著月斯教我畫畫,幾天下來,怎麼說呢,月斯畫的墨竹越來越精湛了,而我依舊停留在讓容仕嘲笑的階段。
不在憤怒中爆發,就在被取笑中滅亡。終於有一天我大筆一摔,怒氣沖沖的對月斯吼:「你把容仕點了,我要為他畫幅畫像!」此話一出,容仕的笑聲瞬間不見,容仕本人也早已飄出百米之外。只聽的他顫抖的聲音幽幽傳來:「姑爺爺,你饒了我吧。」
這時外面傳來了打鬥的聲音。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拉著月斯沖出去看熱鬧。
一出去就看到一群望池教的圍著一個女子,那女子將劍架在寒素的脖子上,我大驚,扭頭看著同樣吃驚的月斯,寒素是望池教里的大,竟然會輸給一個女子.
那女子身著男式的深藍色錦袍,長發束……
『拾』 又見一年海棠醉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又見一年海棠醉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專
這一段路顯得比平常屬長了許多,像是看不到盡頭一般。我恨不得長一雙翅膀出來,無銘的氣息越來越微弱,腰間的血不斷的滲出,染紅了雪白的衣襟,我著急了,晃他的手,「喂!小海棠!堅持住啊!」
他並未回應,反倒是頭微微垂下了,風掠過他額間的青絲,他的手冰涼徹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隨時寒冬臘月,但我的手心裡全是冷汗,仍舊飛速前進著,半晌,我才沙啞的吼出來:「無銘!你別死!聽到了沒有!」遼闊的天地間,只有我自己被冷冽的風割碎的聲音回盪著,眨眨在寒風中泛疼的雙眼,卻有淚水重重打在衣服上。
這時,無銘的手指突然動了動,比往常虛弱的聲音響起:「我…沒事……只是倦了……瓊雪很擔心我罷……如果我死了,你會難過么?」我毫不猶豫的吼道:「當然!」心裡卻十分內疚,如果我不帶他出來,就不會這樣了。他卻似乎笑了,搭在我肩上的手收緊了幾分:「那我不會死了……」他伸出手來,抹去我臉上的淚,我卻更難過了。
那一瞬間的他,顯得堅定而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