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體蘭花
㈠ 人為讓蘭花變異的方法有哪些謝謝
A.物理誘變:紫外線,X—射線,γ-射棗嫌線,快中子,激光,微波,離子束等。
B.化學誘變
(一)烷化劑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葯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
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
1. 烷基磺酸鹽和烷基硫酸鹽
代表葯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亞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葯劑:亞硝基乙基脲(NEH)、N-亞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環氧乙烷類
代表葯劑:乙烯亞胺(EI)
4. 芥子氣類
氮芥類、硫芥類
烷化劑的作用機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點是核酸,導致DNA斷裂、缺失或修補。
(二)核酸鹼基類似物
這類化合物具有與DNA鹼基類似的結構。
代表葯劑: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為胸腺嘧啶(T)的類似物
2-氨基嘌呤(AP) 為腺嘌呤(A)的類似物
馬來醯肼(MH) 為尿嘧啶(U)的異構體
作用機制:作為DNA的成份而滲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復制時發生配對錯誤,從而引起有機體變異。
(三)其它誘變劑
亞硝酸 能使嘌呤或核頃嘧啶脫氨,改變核酸結構和性質,造成DNA復制紊亂。HNO2還能造成DNA雙鏈間的交聯而引起遺傳效應。
疊氮化鈉(NaN3) 是一種呼吸抑制劑,能引起基因突變,可獲得較高的突變頻率,而且無殘毒。
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
秋水仙素是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種子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劇毒的植物鹼。純品為無色或淡黃色針狀結晶,改岩陸熔點155℃,有苦味,易溶於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㈡ 墨蘭繁育
墨蘭繁育主要通過兩種方法進行: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分株繁殖操作簡單、可靠,能快速開花並保持品種原有特色。墨蘭通過分割叢生蘭花的假鱗莖,將其分為單個或2~3個為一組獨立栽種,以達到增殖目的。分株繁殖的最佳時期是在休眠期,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長之前,或花後的休眠期。分離後的蘭株需進行整觀、剪去爛根、枯葉,並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的溶液浸泡蘭株根部10~15min消毒。分株繁殖雖簡單易行,但繁殖系數有限,難以滿足大面積生產和市場的需求。因此,更科學、先進的繁殖方法是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是一種基於細胞學說及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的先進科學技術。它在林木繁殖方面正在不斷推廣。據統計資料分析,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組培繁殖更容易成功。蘭花組培繁殖採用先進設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能夠批量生產抗性強、病蟲害少、成活率高的蘭花。近年來,國內多個科研單位,如中國科學院、北京、昆明、華南植物研究所、上海園林所、四川農業科學院等,都在開展蘭花組培繁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通過組織培養,墨蘭可以繁殖出分生無性苗,滿足生產和市場需求。
墨蘭的繁育還可以通過雜交方法進行新品種的培育。種內各品種間的雜交沒有任何障礙,容易獲得大量的雜交種胚。與建蘭、春蘭、蕙蘭、寒蘭等蘭花雜交也易於成功,雜交種胚的量也很大。與蘭屬內其他種間的雜交雖然獲得雜交種胚量較少,但雜交成功率很高。與蘭屬外的蘭花雜交雖然相對困難,但仍可以獲得成功。研究發現,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雖然比洋蘭困難,但與雜交親本有關,如墨蘭和大花蕙蘭的雜交種胚萌發率可達100%,萌發速度快,形成原球莖,容易產生雜種植株。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率差異很大,但在3個月的時間內,萌發率從0~70%都有,這樣的萌發率已能夠滿足育種需要。絕大多數墨蘭雜交種胚萌發形成根狀莖,雖從根狀莖再生植株比洋蘭困難,但目前的技術可以保證生產出足夠多的雜種植株供選育。
多倍體育種是蘭花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法。通過秋水仙素或輻射處理蘭花的原球莖或根狀莖可以產生多倍體。多倍體葉片厚實,花形整齊對稱,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多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後可以產生奇倍數或非整倍體的蘭花植株,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鮮艷,極具觀賞價值。近年來,洋蘭的新品種多是用這種方法育成的。墨蘭的多倍體誘導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目前已獲得了一些可能是四倍體的材料,葉片濃綠厚實,整個植株比較大,正在進行染色體數目鑒定。
墨蘭育種的方法還包括現代生物技術,如轉基因技術進行改良。隨著蘭花產業的發展,這些育種方法必將成為蘭花養植者和育種工作者的重要方法,為培育出更多優質、獨特的蘭花品種提供技術支持。
(2)多倍體蘭花擴展閱讀
墨蘭又名報歲蘭,原產我國、越南和緬甸。葉叢生於橢圓形的假鱗莖上,葉片劍形。深綠色,具光澤。花莖通常高出葉面,在野生狀態下可達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針形,淡褐色,有5條紫褐色的脈,花瓣短寬,唇瓣三裂不明顯,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月—3月,品種甚多,少數在秋季開花。
㈢ 秋水仙鹼誘變蘭花原理怎麼樣才能蘭花變藝
用秋水仙素、紫外線照、亞硝酸基鹽就可以了
蘭花內必須有可變因子才能促使葉或花發生異變,如果蘭花本身並不具備此條件,變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具備此條件一般有以下幾個好方法:化學誘變劑有石蒜鹼,秋水仙鹼,長春花鹼等,使用濃度0.4%-2%,浸泡時間為60-120分鍾;也可用促藝劑;物理方法有電磁波,光波輻射;簡單的工藝誘變法有,摘芽促藝,添素促藝.剪培促藝等.當然也要從日常管理上多注意,適當遮陽,注意施肥,施肥可選擇碧卡水溶肥。
㈣ 墨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墨蘭的養殖方法有分株、組培、雜交、多倍體方法。
1、分株
此方法操作簡單、可靠,分株後開花也快,而且能保存品種的原有特色。分割叢生蘭花的假鱗莖,將其分為單個或2-3個為一組,獨立栽種,以達到增殖目的的一種繁殖方法。墨蘭的分株繁殖最好選在休眠期進行,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長之前,或花後的休眠期。分開的蘭株要進行整觀、剪去爛根、枯葉。
消毒方法,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的溶液,浸泡蘭株根部10-15分鍾,浸後稍為晾乾,即可重新栽植。分株繁殖雖簡單易行,且能保持品種的固有特性,使許多名貴品種得以保存,但是分株畢竟繁殖系數小,很難滿足大面積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2、組培
利用細胞學說及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林木繁殖方面正不斷推廣。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組培繁殖更為容易,成功率也要大。墨蘭組培的繁殖就是採用先進設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繁殖墨蘭的一種先進方法。經組織培養的墨蘭抗性強,病蟲害少,成活率高,可以批量生產。
3、雜交
墨蘭的種內各品種間雜交沒有任何障礙,很容易獲得大量的雜交種胚;墨蘭與建蘭、春蘭、蕙蘭、寒蘭雜交也極易成功,雜交種胚的量也很大;墨蘭和蘭屬內其他種間雜交雖然獲得雜交種胚量少些,但雜交成功率很高。墨蘭和蘭屬外的蘭花雜交相對困難,但仍可以獲得成功。
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雖然比洋蘭困難,但墨蘭雜交種胚萌發的難易程度和雜交親本有關,如墨蘭和大花蕙蘭的雜交種胚萌發率可達100%,種胚萌發速度快,萌發後形成原球莖,很容易產生雜種植株。
墨蘭和國蘭的其他種或品種間雜交,所得種胚萌發率差異很大,萌發率從0-70%都有,但由於雜交種子量大,這樣的萌發率已能夠滿足育種需要,而且只要採用適宜的采種時間,延長萌發時間等措施均可以讓更多的種胚萌發。
絕大多數墨蘭雜交種胚萌發形成根狀莖,雖然從根狀莖再生植株比洋蘭困難,該技術己可以保證生產出足夠多的雜種植株供選。
4、多倍體
多倍體育種是墨蘭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法。用墨蘭的原球莖或根狀莖為材料,經秋水仙素或輻射處理後均可以產生多倍體。
墨蘭的多倍體葉片厚實,花形整齊對稱,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後可以產生奇倍數或非整倍體的蘭花植株,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鮮艷,極具觀賞價值。獲得了一些四倍體的材料,這些材料葉片濃綠厚實,整個植株比較大。
注意事項:墨蘭生於海拔300-2000米的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濕潤但排水良好的蔭蔽處。喜陰,而忌強光。喜溫暖,而忌嚴寒。喜濕,而忌燥。多生長於向陽、雨水充沛密林間,其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約為春季晨光之半,光的飽和點約為夏季中午光強的10%-15%。
(4)多倍體蘭花擴展閱讀
1、盆栽基質常用腐熟的樹皮塊、泥炭土和腐葉土。澆水注意清潔,避免用自來水直接噴澆。盛夏每天澆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春季易罹病。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乾旱,冬季盆土不宜過濕。
2、墨蘭的細胞壁和角質層薄,因此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氣候,既怕炎熱又怕寒冷,對低溫特別敏感。在春分之前、秋分過後,如遇氣溫急劇下降,又颳起寒風,應十分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否則易造成蘭株黃葉死苗。
墨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28℃,夏天超過30℃,冬天平均溫度低於10℃,則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期。氣溫高於35℃,蘭株將出現葉片枯焦或捲曲;低於5℃有可能遭受凍害,輕者葉片出現絳紅色斑塊,重者葉片凍死甚至全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