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4面荷花

4面荷花

發布時間: 2023-05-27 12:22:42

①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全詩是什麼

這不是一首詩,是一副對聯,為清代劉鳳誥描繪濟南風光的著名對聯。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這兩句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1)4面荷花擴展閱讀

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

大明湖勝景自唐代起就名揚四海。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即今濟南)知州時,為防禦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恆定,並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

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經過歷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

1958年濟南市政府將大明湖一帶正式闢建為大明湖公園,經過疏浚清淤、修繕擴建,砌築了湖岸,美化了園容,恢復重建了名勝古跡,增添了茶社飯店、遊船和游樂設施,使之舊貌變新顏,姿容勝往昔,成為濟南乃至全國著名風景游覽區。

②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誰的詩句

這是清乾隆年間的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劉鳳誥寫的敬森攔「詠大明湖」,是在大明湖亮胡北岸的小滄浪亭西洞門的兩旁,掛著由清代大書法家鐵保書寫的一副對春陵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③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首詩的全詩是什麼作者等等……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一副贊美濟南大明湖的對聯,作者是劉鳳誥,清代人。不是一首詩的內容。意思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釋義: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出自:清朝清劉鳳誥的對聯。
解釋:
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為附近最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蒼翠的山色。
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約八里多,所以說它佔了「半城」。

④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什麼意思

意思:上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下聯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一則對聯,通常用以贊濟南之美。

出處:清劉鳳誥(gao)題山東濟南大明湖滄浪亭的對聯。

對聯註解

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為附近最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蒼翠的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約八里多,所以說它佔了「半城」。



(4)4面荷花擴展閱讀:

描寫大明湖的古詩: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雙調憶王孫·賞荷》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譯文:

微風輕拂著湖水,更覺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時候,紅花葉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蓮子已經成熟,蓮葉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滌著水中蘋花,汀上水草。眠伏沙灘的水鳥也不回頭,似乎怨恨人們歸去的太早。

賞析

次句寫荷。「秋已暮」,就是「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中語),用以點明節候。這時湖中荷花已經葵謝,枝葉開始凋零,只有殘存著的紅花點點,不時散發出斷續余香,整個湖面上呈現出一派秋日蕭瑟的氣象。

但,這無損於湖上的秀麗風光,它仍然是如濟人劉鳳浩詠湖詩說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刻雖因節候不同,有所變化,但湖上景象仍然一樣。

盡管荷花色褪,乃至零落,而群山諸峰,倒影湖中,特別是遍山紅葉與湖邊垂柳,交相映襯,更加嫵媚。樹上鳴禽,吱吱喧喳;洲諸鷗鷺,負日眠沙;一動一靜,饒有情趣,在給人以快慰之感,極盡游賞之樂,真有說不盡的無窮好。

⑤ 四面荷花三面柳下一句是什麼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一城山色半城湖」。

語句出自清朝探花劉鳳誥所作的《詠大明湖》。

全文為:「濟南好,瀟灑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全文翻譯:濟南風景好,我在大明湖上閑庭漫步。而湖水的仔老四周皆是荷花,其中三面倒垂著楊柳,這一個城市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面中。

創作背景:清嘉慶九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

於是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院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作者簡介

劉鳳誥(1761年-1830年),字丞牧,號金門,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觀泉村人。1789年(清乾念姿升隆五十四年)己酉科進士胡長齡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稱劉鳳誥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稱他為「江西才子」。

著有《存悔齋集》三十二卷、《五代史記注》七十四卷、《江西經籍志補》四卷等。

劉鳳誥在乾隆年間被封為太子少保,擔任過吏、戶、禮、兵四部的侍郎,又稱卿貳;劉鳳誥為乾隆探花,曾任湖北、山東、江南主考官和廣西、山東、冊彎浙江學政,權衡選拔文士,名聲遠播。1821年(道光元年),因病呈請回家調理。1830年(道光十年),病逝於江蘇揚州。

⑥ 四面荷花三面柳全詩是什麼

四面荷花三面柳不是詩是對聯,原句: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介紹

此句詩與其說是詩句,不如說是對聯。因為它本就出自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大門楹柱上的一副對聯。這幅楹聯將濟南風光特徵概括得恰到好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說劉鳳鋯學問淵博,但詩詞成就不佳,一生並沒有留下曠世絕句。

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思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思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老城的一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一副贊美濟南大明湖的對聯,作者是劉鳳誥。

大明湖簡介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大明湖景區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整個景區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畫中游賞一般。此外,整個景區還與環城河相連,形成了環湖休閑游覽景觀線。

⑧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思

1、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如盯擾意思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2、四面荷花三面柳,渣旦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一則對聯,通常用來稱贊濟南大明湖之美則好。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副對聯的作者是劉鳳誥,清代人。

熱點內容
蘭花中華其林 發布:2025-04-30 11:53:14 瀏覽:574
房間櫻花粉 發布:2025-04-30 11:48:57 瀏覽:6
野荔枝盆栽 發布:2025-04-30 11:44:52 瀏覽:213
花店的嗆味 發布:2025-04-30 11:16:51 瀏覽:193
老歌一朵雲 發布:2025-04-30 11:10:46 瀏覽:583
宣漢鮮花在線 發布:2025-04-30 11:03:37 瀏覽:684
種橘子籽小盆栽 發布:2025-04-30 10:59:16 瀏覽:453
沒骨畫牡丹 發布:2025-04-30 10:49:52 瀏覽:314
酸棗仁百合湯做法 發布:2025-04-30 10:41:29 瀏覽:744
明草蘭花 發布:2025-04-30 10:37:57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