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葉少蘭花魁

葉少蘭花魁

發布時間: 2023-05-26 04:19:56

『壹』 春節戲曲晚會節目單

一、京劇歌舞「歡歡喜喜過大年」
於魁智、李勝素、孟廣祿

二、地方戲曲劇種聯唱「八方賀春」
1.北京曲劇《正紅旗下》選段 北京曲劇團
2.黃梅戲《夫妻觀燈》何雲、周珊
3.楚劇《站花牆》李慧敏、王險峰
4.秦腔《天下第一碗》李梅
5.平調《金牛報春》薛巧萍
6.帽翅功展示 武凌雲、王海民
7.翎子功展示 李紅梅等
8.二人台《掛紅燈》阿寶、春天

三、青京賽金獎選手集錦「金榜題名」
1.京劇《白蛇傳》選段 張笠媛、朱福
2.京劇《紅娘》選段 張佳春、陳靜
3.京劇《四郎探母》選段 傅希如 馬力
4.京劇醜行表演數板兒「報燈名」 談元、劉宸
5.京劇《天女散花》選段 丁曉君、張馨月
6.京劇《姚期》選段 王嘉慶、方旭
7.京劇《楊門女將》選段 李宏、郭瑤瑤

四、京劇、徽劇、漢劇《貴妃醉酒》
李潔、王丹紅、王紫黎

五、高甲戲《牛王迎親》
福建省晉江市高甲戲劇團

六、崑曲「大音雅韻」
昆劇《長生殿》選段 蔡正仁、王芳、李祥霆(古琴)

七、京劇名段聯唱「餘音繞梁」
1.京劇《虎乳飛仙傳》選段 李國靜、周利
2.京劇《武家坡》選段 張建國、遲小秋
3.京劇《賣水》選段 呂惠敏、羅戎征、朱虹、李艷艷
4.京劇《坐宮》選段 於魁智、李勝素

八、地方戲曲聯唱
1.隴劇《官鵝情歌》選段 雷通霞
2.滬劇《羅漢錢》選段 吉燕萍
3.粵劇《萬眾歡騰興國運》選段 羅家英
4.川劇《白蛇下山》選段 劉萍
5.黃梅戲《女駙馬》選段 楊俊

九、革命題材劇目選段「紅色京韻」
1.京劇《紅色娘子軍》選段 陳淑芳
2.京劇《平原作戰》選段 楊赤
3.京劇《杜鵑山》選段 史依弘
4.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 王平

十、明星票友大聯唱「歡聚一堂」
1.京劇《白毛女》選段 趙保樂、鞠萍
2.京劇《鍘美案》選段 雷恪生、傑蓋
3.越劇《紅樓夢》選段 孫曉梅、劉桂娟
4.京劇演唱 蘇帥文
5.京劇演唱 章子怡

十一、京劇《三岔口》片段表演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十二、少兒戲曲聯唱
1.京劇《漢津口》選段 陶陽
2.京劇《白水灘》選段 楊博皓
3.京劇集體合唱《紅燈記》選段 駱曉晴等

十三、優秀新創劇目展示「好戲連台」
1.京劇《孫安動本》選段 倪茂才
2.豫劇《常香玉》選段 王惠
3.京劇《下魯城》選段 王蓉蓉、杜鎮傑
4.京劇《鄭和下西洋》選段 孟廣祿

十四、武戲集錦「大顯身手」
奚中路、劉佳、劉大可、李洋、王大興、魏學雷、詹磊、白相龍、張淑景等

十五、越劇聯唱「越苑芳華」
1.越劇《紅樓夢》選段 鄭國鳳、王志萍
2.越劇《三難新郎》選段 黃慧
3.越劇《盤妻》選段 蕭雅、王君安

十六、京劇老生流派聯唱「京韻悠長」
1.京劇《空城計》選段 譚正岩、韓勝存、杜喆
2.京劇《珠簾寨》選段 李陽鳴、楊少彭、張建峰
3.京劇《追韓信》選段 陳少雲

十七、地方戲戲曲名家聯唱「梅花香韻」
1.評劇《獨占花魁》選段 曾昭娟
2.豫劇《五穀豐登》選段 李樹建
3.川劇《別洞觀景》選段 崔光麗
4.河北梆子《大都名伶》選段 許荷英
5.晉劇《打金枝》選段 栗桂蓮、謝濤

十八、龍江劇《藝苑桃李拜大年》
白淑賢、李雪飛、欒蘭

十九、京劇名家名段「薪火相傳」
1.京劇《荀灌娘》選段 孫毓敏攜弟子常秋月、唐禾香、許翠
2.京劇《狀元媒》選段 薛亞萍攜弟子萬曉慧、王晶、趙芳媛
3.京劇《壯別》選段 葉少蘭攜弟子李宏圖、江其虎
4.京劇《謝瑤環》選段 李維康攜學生王艷、張慧芳及中國戲曲學院學生郭霄、洪岩
5.京劇《大唐貴妃》選段 梅葆玖攜弟子董圓圓、姜亦珊、胡文閣、譚茗心、鄭佳艷、田慧

二十、京劇歌舞「興我中華」
尚長榮、李軍、袁慧琴、李佩紅

『貳』 王冠麗的活動年表

1987年12月29日,農歷丁卯年十一月初九日:1987年「振興評劇著名演員聯合演出」第一場 「振興評劇著名演員聯合演出」第一場舉行。如今為評劇演唱會。
演出劇目
《我的心裡話》、《三勘蝴蝶夢》(鮮靈霞)
《秦香蓮》(高金元)
《花為媒》(秦興芝)
《夕陽紅》(王文有)
《賣妙郎》(李秀雲)
《小女婿》(王冠麗)
《小院風波》(筱俊亭)
《花為媒》(王瑾、趙麗蓉)
《雪玉冰霜》(馬淑華)
《牧羊卷》(王有才)
《桃花庵》(花月仙)
《歌頌新天津》(郭硯芳)
《茶瓶記》(花淑蘭)
《劉翠屏哭井》(張麗雲)
《啞女告狀》(崔連潤)
《井台會》(劉鳳華)
《呂布與貂蟬》(小花玉蘭)
《花魁》(六歲紅) 1992年1月18日,農歷辛未年十二月十四日:王冠麗拜劉萍為師
王冠麗正式拜劉萍為師學習白派藝術。 1996年11月9日,農歷丙子年九月廿九日:王冠麗拜駱玉笙為師
評劇演員王冠麗為了提高演唱水平和藝術修養,拜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駱派京韻大鼓創始人駱玉笙為師,入室學習一年。學習曲目有《劍閣聞鈴》、《醜末寅初》、《大西廂》、《紅梅閣》、《伯牙摔琴》等九段。 1999年2月15日,農歷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 《中華大拜年》(作詞魏子晨,作曲孟慶華,編舞冷明宇;演員耿其昌、鄧沐瑋、陳淑芳;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2.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鼓師蘇廣忠,琴師趙建華,演員於魁智、李勝素;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山西省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
3. 京劇《雙投唐》選段(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孟廣祿、李軍;演出單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
4. 京劇《螺絲峪》選段(鼓師謝光榮,演員趙永偉;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5. 評劇《剪窗花》(作詞魏子晨,作曲劉文田,配器黃平,編舞韓劍英、楊華;演員宋麗、曾昭娟;演出單位中國評劇院、天津評劇院、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6. 黃梅戲《游春》(編舞冷明宇;演員韓再芬;演出單位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二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7. 越劇《呂布與貂蟬》選段(作曲談聲賢;演員何賽飛、錢惠麗;演出單位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上海越劇團)
8. 蘇淮錫揚四劇種聯唱《盛世花怒放》(作詞張弘,作曲盧小傑,編舞林陽,演員卞燕敏、湯紅英、顧慧英、李霞;演出單位江蘇錫劇團、江蘇興化淮劇團、江蘇揚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9. 「新聞界長安戲迷俱樂部」戲迷聯唱
京劇《四進士》選段(演員李丹)
京劇《群英會》選段(演員翟慧生)
京劇《蘇三起解》選段(演員鞠萍)
京劇《淮河營》選段(演員羅京)
京劇《鳳還巢》選段(演員任濤)
京劇《三家店》選段(演員白燕升)
10. 群醜薈萃《考狀元》(編劇周保平,導演趙德芝,演員朱世慧、朱軍、金不換、蘇明德、孫存蝶、王福民、張海靜、韓劍英;演出單位湖北省京劇團山西省京劇院、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天津市藝術學校、四川新都芙蓉花川劇團中國京劇院、中國評劇院;樂隊北京京劇院樂隊)
11. 京劇《西廂記》選段(演員趙秀君;演出單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12. 京劇《雛鳳凌空》選段(演員趙葆秀;演出單位北京京劇院)
13. 《共繪吉祥圖》(作詞魏子晨,作曲張磊,編舞林陽;演員李欣、劉桂娟、劉繼英、吳素秋、劉雪濤、劉方亭、張繼蝶、董汝南、王希玲)
14. 京劇歌舞《歡樂的月宮》(作詞周保平,作曲朱維英,編舞楊華;演員陸地圓;演出單位北京市戲曲學校、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15. 揚劇舞蹈《女娃兵》(作詞范廣和,作曲盧小傑,演出單位南空小百靈幼兒藝術團)
16. 京劇《鎖麟囊》(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孫愛珍;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
17. 京劇《紅娘》(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王桂榮、章爾琴;演出單位遼寧省錦州市京劇團、河北大廠縣評劇團)
18. 京劇《大登殿》選段(鼓師金惠武,琴師艾兵;演員閻桂祥、王蓉蓉、杜鎮傑;演出單位北京京劇院)
19. 豫劇《搶媽媽》(編劇張曉亞,作曲朱超倫,導演王為念;演員小香玉;演出單位小香玉希望藝術學校)
20. 評劇《小女婿》(演員王冠麗;演出單位天津評劇院)
21. 河北梆子《杜十娘》(編舞冷明宇;演員彭蕙蘅;演出單位河北省梆子劇院)
22. 眉戶戲《五更鳥》(演員李梅;演出單位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
23. 吉劇《喜貼春聯》(編劇華景坤,作曲李凌元,導演劉富英,編舞冷明宇;演員安靜芳、王桂芬;演出單位吉林省吉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24. 京劇歌舞《靚麗行》(作詞魏子晨,作曲張磊,編舞林陽;演員史敏、劉桂娟、張艷玲、耿巧雲、張萍;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河北省京劇院落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中國京劇院青年團)
25. 京劇《青城十九俠》片段(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孫明珠、胡小毛;演出單位陝西省京劇院、天津京劇院)
26. 京劇《飛虎山》(鼓師馮洪啟;演員尚長榮、葉少蘭;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
27. 京劇《龍鳳呈祥·洞房》(鼓師李素陽,琴師張素英;演員李維康;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28. 京劇《百鳥斗金蟾》(作詞孫元喜,鼓師李鳳閣,導演張正秋;演員張幼麟、王立軍、周龍、王平、程和平、艾金梅、胡小毛、年金鵬;演出單位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中國戲曲學院、江蘇省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河北省藝術學校保定市分校)
29. 崑曲《長江殿·小宴》(演員楊春霞、蔡正仁;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上海昆劇院)
30. 川劇《別洞觀景》(演員沈鐵梅;演出單位重慶市川劇團)
31. 贛劇《八仙飄海》(演員陳俐;演出單位江西省贛劇團)
32. 少數民族戲曲聯唱《五色花》(編舞冷明宇、吳瓊;伴舞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彝劇《銅鼓祭》選段(演員張紅艷、郭建設;演出單位雲南省楚雄州彝劇團)
藏劇《文成公主》選段
蒙古劇《滿都海斯琴》選段(領唱其其格額爾德木圖;演出單位內蒙古民族劇團)
白劇《阿蓋公主》選段(演員葉新濤、李澤新;演出單位雲南省大理州白劇團)
傣劇《娥並與桑洛》選段(演員萬小散、李小喜;演出單位雲南省德宏州傣劇團)
《劉三姐》選段(演員段泓、白燕升、朱軍)
33. 京劇《武家坡》(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葉復潤、張火丁;演出單位台灣復興劇社、中國京劇院青年團)
34. 大陸、港、澳粵劇聯唱《圓夢》(作詞閻肅,編舞冷明宇,演員張明敏、秦翠萍、楊小秋)
35. 京劇《馬前潑水》選段(鼓師張景霖,演員何玉蓉;演出單位江西省京劇團)
36. 京劇《群英會·回書》(鼓師賡金群,琴師沈玉才,演員袁世海、鄭岩;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37. 《中華神韻》(作詞魏子晨,作曲姚明,編舞林陽,演員袁慧琴、胡璇、李佩紅、張晶、李海燕、杜鵬、張克、朱強、楊赤、陳俊傑;演出單位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華甸市歌舞團 2005年2月8日,農歷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5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5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一. 掛紅燈
1. 內蒙古二人台《掛紅燈》(彭關心、張玉蘭、武力平等)
2. 評劇《花為媒》(於文華、王冠麗)
3. 京劇《鎖麟囊》(郭偉(北京)、江汁(江蘇)、趙歡(上海)、呂洋(天津)、劉桂娟(天津)、遲小秋(遼寧)、朱世慧(武漢))
二. 大拜年
1. 京劇《貴妃醉酒》(殷秀梅、朱世慧、武力平)
2. 京劇《雙喜臨門》(孫曉梅、石曉亮、鞠萍、畢福劍)
3. 豫劇《花木蘭》(常如玉、王惠)
4. 武戲組合《爭奇斗艷》(孫亮、閻虹羽、崔欣欣、張強、潘月嬌、徐孟珂)
5. 越劇《梁祝》(黃慧、王志萍)
6. 京劇《四五花洞》(梅葆玖、李世濟、劉長瑜、孫明珠)
三. 闔家歡
1. 戲歌《點播時間》:主持人與各戲迷聯歡誇欄目
2. 京劇《曹操與楊修》(尚長榮、言興朋)
3. 越劇《紅樓夢》(蕭雅)
4. 京劇《沙橋餞別》(張克)
5. 川劇《鳳冠夢》(蔣淑梅)
6. 京劇《二進宮》(楊赤(旦)、李海燕(生)、鄭子如(凈))
7. 黃梅戲《孔雀東南飛》(趙媛媛、董家林)
8. 評劇《鳳陽情》(曾昭娟)
9. 京劇《大登殿》(李維康、張雲、張笠媛、王璐、周婧)
10. 秦腔《火焰駒·表花》(齊愛雲、張雅琴)
11. 廣東粵劇《楚河漢界》(歐凱明、梁淑卿)
四、綻新蕾
1. 京劇《大登殿》(田磊)
2. 京劇《上天台》(嚴陣、賈勁松)
3. 京劇《媽祖》(王艷)
4. 京劇《岳母刺字》(康靜、翟墨)
5. 京劇《詩文會》(趙群(上海)、劉錚(北京)、姜亦珊(天津))
6. 京劇《飛虎山》(安平、金喜全)
7.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俞玖林、沈豐英)
五、金雞鳴
1. 《畫雞唱雞》(宋寶羅(浙江))
2. 《春蕾勃發》(南空小百靈藝術團)
3. 《聞雞起舞》(濮存昕、京胡伴奏王彩雲)
4. 《金雞頌春》(黃齊峰(天津)、李丹(北京)、黃樺(中國京劇院)、馮蘊(中國戲曲學院))
六、春來了
1. 《春來了》(李潔(江蘇省京劇院)) 2006年9月22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初一日,晚: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四場
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四場。本場為戲曲名家演唱會,邀請活躍於舞台上的戲曲名家演繹各流派的經典佳作。由張悅主持。
演出劇目
京劇《釣金龜》、《打龍袍》(郭瑤瑤)
京劇《羅成叫關》、《白蛇傳》(朱福)
京劇《珠簾寨》、《三家店》(劉建傑)
京劇《杜十娘》、《晴雯》(張悅)
崑曲《單刀會》(侯少奎)
北京曲劇《摘豆角》(盧雪雯、盛國聲)
北京曲劇《龍須溝》(盧雪雯)
河北梆子《青風亭》、《村官李天成》(王英會)
評劇《秦香蓮》、《四世同堂》(王冠麗)
京劇《紅娘》、《勘玉釧》(李靜)
京劇《白帝城》(張建峰)
京劇《百花公主》、《戰洪州》(王玉蘭)
京劇《搜孤救孤》、《捉放曹》、《坐宮》(叫小番)(王佩瑜)
京劇《雙陽公主》、《漢明妃》(張艷玲)
京劇《黛諾》、(反串)《讓徐州》(侯丹梅)
秦腔《三滴血》、《祝福》(齊愛雲)
北路梆子《四郎拜母》(片段)(楊仲義)
豫劇《香魂女》、《花木蘭》(汪荃珍)
評劇《茶瓶計》、《黛諾》(曾昭娟)
京劇《壯別》、《周仁獻嫂》(李宏圖)
京劇《文昭關》(片段)、《烏盆計》、《空城計》(張克)
京劇《鎖麟囊》、《女起解》(遲小秋)
京劇《女起解》(姜亦珊)
京劇《詩文會》、《春秋配》(薛亞萍)
京劇《狀元媒》(薛亞萍攜徒姜亦珊)
京劇《鍘美案》、《毛主席詩詞》、《銚期》(孟廣祿)
2006年12月22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初三日,下午:慶賀鍾吉銓從藝65周年暨振北曲藝團成立8周年演出舉行
一台薈萃津門曲藝名家的鼓曲專場演出在中國大戲院上演。此次活動也是慶賀著名琴師鍾吉銓從藝65周年和振北曲藝團成立8周年。
演出由市文聯、市曲藝家協會主辦。參加慶賀演出的節目有馬志明演唱的京韻大鼓,魏毓環、朱鳳霞演唱的天津時調,張伯揚、李志鵬、廉月儒演唱的單弦,劉春愛演唱的京韻大鼓,張雅琴演唱的梅花大鼓,王冠麗演唱的京韻大鼓,韓梅演唱的京韻大鼓,安冰演唱的梅花大鼓,鍾吉銓演奏的四胡獨奏《夜深沉》,此外還有振北曲藝團演員演唱的鼓曲聯唱。老曲藝家花五寶、王毓寶、二毓寶等也到場祝賀。 2007年11月15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初六日,19時30分: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2007年11月15日演出
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多劇種摺子戲專場,為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十周年匯報演出的一場,中國評劇院、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組織演出。
演出劇目
評劇《秦香蓮》(王冠麗(中國評劇院,第三屆))
評劇《任長霞》(高闖(中國評劇院,第三屆))
評劇《打獵·井會》(劉惠欣(中國評劇院,第三屆))
評劇《朱痕記》(曾昭娟(天津評劇院,第三屆))
河北梆子《竇娥冤》(許荷英(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第四屆))
「梆晉昆」三下鍋《大登殿》(王英會(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第三屆)飾薛平貴,王洪玲(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第四屆)飾王寶釧,苗潔(山西省晉劇院,第四屆)飾代戰公主,馬寶旺(北方崑曲劇院,第四屆)飾馬達) 2008年5月16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十二日:慶祝天津評劇院建院50周年系列演出舉行
為慶祝天津評劇院建院50周年,津、京、滬三地戲曲名家會聚中國大戲院祝賀天津評劇院走過半個世紀的藝術之路。
本次建院50周年慶典系列活動,由天津評劇院獨家主辦,演出單位有中國評劇院、天津京劇院、天津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天津河北梆子劇院、戰友京劇團。
首場慶典演出陣容強大,天津評劇院的曾昭娟、王曉凌、劉瑩、馬晗;中國評劇院孫路陽、張文鵬、王冠麗;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名家劉玉玲、王英會;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名角陳春、劉志欣;京劇演員尚長榮、葉少蘭、王平、劉桂娟等均將亮相。相聲演員郭德綱不計報酬參加演出,反串評劇。
首場慶典演出之後,劇院陸續推出各種形式的專場演出,並召開多個流派傳承、發展專題座談會以及出版建院50周年紀念冊。

『叄』 蔡正仁的演出列表

2006年1月29日
農歷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時: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播出
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在東視文藝頻道播出。
節目有京劇演員馬長禮的白派京韻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黃梅戲經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藝術家周柏春的評彈《小飛蛾自嘆》,黃豆豆、吳昊、陳琳、李穎的京劇《四傑村》,南北話劇名家嚴翔與雷恪生的京劇聯唱,倪琳、馬曉暉、小荷的滬劇聯唱,張達發、張詠梅、蕭雅的淮劇聯唱,蔡正仁、曉林的真人秀,計一彪、朱儉、朱楨分別用蘇州話、上海話、東北話演繹的喜劇小品《拾玉鐲》。參加越劇旦角流派聯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呂派的沈籦麗,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華;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鳳冠》培氏;還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劇老生范永亮和李軍,古稀高齡的評彈名家趙開生將荀派的經典形象紅娘學得維妙維肖。李家耀、譚義存的評話《武松打店》,盛小雲的唐明皇和張軍的楊貴妃;秦建國、孫徐春、關棟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飲酒歌》,馬秀英的滬劇《羅漢錢》,孫小梅的豫劇《花木蘭》,余紅仙的京劇《珠簾寨》,孫正陽的揚州《空城計》等。
2006年2月15日
農歷丙戌年正月十八日:錢程從藝25周年研討會召開
「錢程從藝25周年研討會」在上海話劇中心召開,傅全香、蔡正仁、王汝剛、楊紹林、趙化南等近20位文藝界專家和學者出席研討會。為這位上海滑稽界年輕一代中最受矚目的演員作藝術回顧和肯定的同時,大家也對上海本土藝術的代表——滑稽戲做了一次「前程」把脈。
「錢程的形象和功底這么好,卻缺乏代表劇目和藝術典型,他現在應該尋找適合他的劇目和角色。」研討會上,作家沈善增的一番話得到了大多數專家的認同。上海滬劇院的諸伯承說,滬劇表演藝術家邵濱孫看了錢程在滑稽戲中的滬劇表演後感慨不已,認為當時滬劇界都沒有唱得這么好的青年演員,但錢程畢竟不是滬劇演員,在他主演的40多部滑稽戲中,印象最深的只有《GPT不正常》。在為錢程出色的基本功叫好的同時,專家們也為缺少適合錢程演出的劇目深感遺憾。
從1981年就進入上海滑稽劇團學習的錢程,在說學做唱等各個基本功方面都是同代滑稽演員中的佼佼者。不過,有如白面書生的端正長相卻成為他演滑稽的一大障礙。對此,諸伯承認為,滑稽戲除了依賴人物造型和誇張的語言表情外,更應該以「肉里噱」取勝,即靠人物性格「抖包袱」,而這都和劇本的結構設置有關。但那時,「能給演員有充裕創作空間的好劇本不多,所以很多演員難以有自己的代表作」。
「錢程個人運用各種姐妹藝術和綜合元素的能力無可厚非,現在滑稽在表演技術領域也越來越有拓展,但它的藝術內涵的發展還是有限。」會上,上海大學的教授鄧朴安提出滑稽戲面臨缺乏「現代感」的問題,由於地域語言的局限、包袱構成的老套,加之內容和現代生活的距離,使上海年輕人感到疏棗拍離。
由於滑稽戲善於針砭時弊的特點,「與時俱進」的內容是其節目的重要特點。但一些專家認為,那時的不少滑稽還是依靠潛層次的「噱頭」做賣點,諷刺時事的已經越來越少。即使是如今新的滑稽品種——電視情景喜劇《老娘舅》、《紅茶坊》等這些收視率極高的節目,也仍然存在劇本粗糙的問題。
滑稽笑星王汝剛則說,最近郭德綱的相聲在北京很紅火,據他了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繼承傳統之外加入了大量現代的內容。郭德綱把自己20世紀70年代生人的生活經歷放在了段子里,由此也吸引了大量同齡的年輕觀眾,這些都值得滑稽界借鑒。
2006年6月24日
農歷丙戌年五月廿九日,19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暨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舉行。
「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在逸夫舞台舉行。本場演出後舉行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參加拜師會的有袁雪芬、李薔華、蔡正仁、岳美緹、孫正陽、王夢雲、李炳淑等戲曲名家。
演出劇目
《群英會》(金喜全,尚長榮,陳少雲,安平)
2006年7月6日
農歷丙戌年六月十一日,14時:紀念沈傳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
紀念沈傳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在蘇州昆劇院蘭韻劇場舉行。
演出劇目
《綉襦記·蓮花》(王泰祺(凳中羨特邀))
《玉簪記·問病》(岳美緹)
《琵琶記·描容別墳》(梁谷音,計鎮華)
《金雀記·喬醋》(蔡正仁,張靜嫻)
2006年7月17日
農歷丙戌年六月廿二日:2006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開班
2006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在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開班。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班裡,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分別教授《琵琶記·書館》、《牡丹亭·硬拷》、《占花魁·湖樓》三折戲。培訓班吸引了全國僅存的七大崑麴院團的50餘名優秀小生演員,他們中大多在各團擔綱主演。學員中還包括一些慕名而來的京劇、桂劇等劇種的演員和祖國寶島台灣地區及海外學員。為了使學員學成回團後便能登台演出,因此各團還派出配合小生演出的旦行、醜行及鼓、笛等學員。
2006年8月19日
農歷丙戌年七月廿六日,下午:全國崑曲小生培訓結業演出舉行
逸夫舞台舉行「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結業匯報演出」。越劇小生蕭雅興致勃勃地獻演了《湖樓》片段,給觀眾帶來了越劇味道的崑曲感覺。
來自全國各大院團的小生,演繹了由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分別傳授的《琵琶記·書館》、《牡丹亭·硬拷》、《占花魁·湖樓》三折崑曲經典劇目。這三折戲涉及崑曲小生的不同風格,《書館》極為動聽,氣氛緊張,對嗓子的要求很高,以唱做繁重見長。張軍完整演出的《硬拷》,南北曲配合很有特色。《湖樓》邊唱邊演,富有動感。演出《湖樓》的三位演員,一位是因主演白先勇青春版昆劇《牡丹亭》而蜚聲海內外的俞玖林,一位是在青春版昆劇《1669桃花扇》中主演的施夏明,還有一位是女小生翁佳慧。三位小生青春亮麗,場上掌聲此起彼伏。
2006年11月22日
農歷丙戌年十月初二日:上海市政協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成立
上海市政協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成立。上海市政協主席蔣以任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昆劇團團長蔡正仁共同為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揭牌。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宋儀僑主持成立儀式。
2007年4月20日
農歷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時15分:高一鳴作品演唱會舉行
:《高一鳴作品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行。指揮:胡炳旭、龔國泰、高一鳴。
演出劇目
京胡協奏曲《飛燕》(陳平一)
《智取威虎山》選段(楊占凱)
《智取威虎山》選段(童祥苓)
《刑場上的婚禮》選段(范永亮)
《龍江頌》選段(趙群)
《龍江頌》選段(李炳淑)
《磐石灣》選段(李崇善)
《曹雪芹》主題曲(高一鳴)
《酒魂》選段(王桂蓉,楊占凱)
《劍閣聞鈴》選段(楊淼)
《梅妃》選段(劉桂娟)
《鄭板橋》選段(李軍)
《痴夢》選段(孫毓敏)
《瘦馬御史》選段(耿其昌)
《桃花扇》選段(楊春霞,蔡正仁)
《乾隆下江南》選段(關棟天)
《胡笳》選段(遲小秋)
《曹操與楊修》選段(何澍)
《貞觀盛事》選段(陳少雲)
《貞觀盛事》選段(夏慧華)
《貞觀盛事》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廉吏於成龍》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2007年4月28日
農歷丁亥年三月十二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舉行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辦。
演出節目
《國粹飄香》流水聯唱:《雙陽公主》(丁曉君)、《春草闖堂》(耿巧雲)、《鎖麟囊》(李海燕)、《穆桂英掛帥》(董圓圓)
《長生殿·小宴》(蔡正仁,張靜嫻)
《將相和》(張建國,鄧沐瑋)
《楊門女將·探谷》(鄧敏,徐瀅,潘月嬌,靳春璽)
《牡丹亭·游園》(沈豐英,沈國芳)
《四郎探母·坐宮》(李維康,耿其昌)
《貴妃醉酒》(梅葆玖)
《大登殿》(於魁智,李勝素,管波,趙葆秀)
2007年10月3日
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一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當日為京昆經典名段演唱會,上海京昆藝術中心老、中、青三代同台獻演。
演出劇目
「開幕曲」京昆大樂隊
京「行雲流水」(旦行)(郭睿玥,隋曉慶,趙歡,董雪萍,查思娜)
京「行雲流水」(生行)(范永亮,徐建忠,許錦根,傅希如,劉少軍)
昆《刺虎》「叨叨令」(余彬)
昆《酒樓》「商調集賢賓」(袁國良)
京《玉門關》(金喜全)
京《四郎探母》(胡璇)
昆《從軍行》(吳雙)
京《珠簾寨》(王佩瑜)
昆《傷逝》(黎安,沈昳麗)
京《武家坡》(何澍,李國靜)
京昆《桃花扇》(張軍,趙群)
京《打龍袍》(王小磚)
京《鍘美案》(唐元才)
昆《借扇》「滾綉球」(王芝泉)
京《坐宮》(李軍,史依弘)
昆《尋夢》「品令」、「豆葉黃」(張洵澎)
昆《狗洞》「桂枝香」(劉異龍)
京《打嚴嵩》(陳少雲)
昆《琵琶行》「長詩」(張靜嫻)
昆《痴訴》「斗鵪鶉」、「紫花絮」(梁谷音)
京《鳳還巢》(楊春霞)
昆《拾畫叫畫》「顏子樂」(岳美緹)
昆《開眼上路》「解三酲」(計鎮華,張銘榮,繆斌)
京《穆桂英掛帥》(李炳淑)
昆《八陽》「傾杯玉芙蓉」(蔡正仁)
京《曹操與楊修》「寂寞三更」(尚長榮)
京《九江口》(尚長榮,蔡正仁)
2007年10月6日
農歷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
午場(13時30分)為京昆同台摺子戲。
演出劇目
《十八羅漢斗悟空》(嚴慶谷飾孫悟空)
《游園·驚夢·尋夢》(張洵澎飾杜麗娘)
《掃松》(計鎮華飾張廣才,張銘榮飾李旺)
《水滸記·借茶》(梁谷音飾閻惜嬌,劉異龍飾張文遠)
《徐策跑城》(陳少雲飾徐策)
《玉簪記·秋江》(岳美緹飾潘必正,張靜嫻飾陳妙常)
夜場(19時30分)為京昆合演《白蛇傳》,楊春霞(游湖)、趙群(結親、酒變)、谷好好(盜草)、史依弘(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白素貞,蔡正仁(游湖)、張軍(結親、酒變、上山)、金喜全(下山、斷橋、合缽、毀塔)分飾許仙,倪泓(游湖、結親、酒變)、查思娜(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小青,吳雙飾法海,金錫華飾艄翁,侯哲飾小和尚。
2007年12月2日
農歷丁亥年十月廿三日:紀念言慧珠風華絕代京昆演出第二天
紀念言慧珠風華絕代京昆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
京劇《花木蘭》(史敏)
京劇《霸王別姬》(夜深沉)(田慧,陳霖蒼)
崑曲《焚香記·陽告》(梁谷音)
崑曲《長生殿·小宴》(張洵澎,張軍)
京劇《奇雙會·寫狀》(梅葆玖,蔡正仁)
晚場
昆劇《牆頭馬上》(華文漪,岳美緹,劉異龍,顧兆琳)
2007年12月20日
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十一日,14時:北方崑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第三天
同日北方崑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在長安大戲院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14時)
《宦門子弟錯立身》(柯軍,張淼,魏春榮,馬寶旺,張衛東,董萍,曹文震,田信國,李欣)
夜場(19時30分)
《虎囊彈·出門》(曹志威)
《女彈》(董萍,張淼)
《寶劍記·夜奔》(劉巍)
《長生殿·小宴》(蔡正仁,史紅梅)
《千里送京娘》(侯少奎,胡錦芳,楊帆)
2007年12月29日
農歷丁亥年十一月二十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2月29日演出
當日逸夫舞台午場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隋曉慶,嚴慶谷,嚴海鷹,虞偉,[傅亞維]],庄順海,徐建忠)
夜場為海上戲曲花似錦——上海六大戲麴院團迎新展演,當日為昆劇專場,由上海昆劇團演出。
演出劇目
《單刀會·訓子》(吳雙,季雲峰)
《金雀記·喬醋》(蔡正仁,張靜嫻)
《風箏誤·驚丑》(胡剛,張軍)
《義俠記·戲叔別兄》(梁谷音,計鎮華)
《虹橋贈珠》(谷好好,丁曉春)
2008年4月28日
農歷戊子年三月廿三日:《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發行
《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在滬正式發行,這標志著歷時7年的上海搶救優秀傳統表演藝術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上海錄制完成經典劇目和摺子戲作品共109個,劇種涵蓋京劇、崑曲、越劇、滬劇、滑稽、評彈等上海主要戲曲劇種,以錄像與音配像形式,首次為李玉茹、倪傳鉞、袁雪芬、楊飛飛、筱文艷、楊華生、蔡正仁等一批上海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留下了「完整的藝術檔案」。長篇評話《水滸·武松》、長篇評彈《描金鳳》、滬劇《雷雨》、京劇《鳳還巢》、崑曲《爛柯山》、越劇《王老虎搶親》、滑稽戲《傳統獨角戲》、淮劇《探寒窯》等,成為首批出版的14種音像製品。
一些年事已高、無法錄制劇目的戲曲表演藝術家,都接受了錄像訪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把他們的從藝經歷和長期藝術實踐以形象化的方式留給後人。
2008年4月30日
農歷戊子年三月廿五日,晚:北京保利劇院2008年4月30日演出
4月30日至5月3日保利劇院上演全本崑曲《長生殿》,演出分《釵盒情定》、《霓裳羽衣》、《馬嵬驚變》、《月宮重圓》四本,蔡正仁等主演。
2008年5月8日
農歷戊子年四月初四日: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三天
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當日在長安大戲院演出。
演出劇目
《四傑村》(王俊鑫)
《下山》(侯哲,倪泓)
《掃松》(張銘榮,袁國良)
《評雪辨蹤》(蔡正仁,張靜嫻)
《活捉》(劉異龍,梁谷音)
2011年12月22日
上海昆劇團表示,昆劇《長生殿》高清電影拍攝將表現以蔡正仁、張靜嫻、劉異龍、方洋等為代表的昆劇表演藝術家的舞台風采和表演精華,並通過電影將它們保留下來。
數字高清昆劇藝術片《長生殿》
開機時間:2011年12月20日
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資助,中國戲劇家協會和上海昆劇團聯合攝制
導演:龔應恬
主演:蔡正仁、張靜嫻等
策劃人:唐斯復

熱點內容
浪漫櫻花女 發布:2025-04-30 18:39:03 瀏覽:15
浦東川沙花店 發布:2025-04-30 18:38:56 瀏覽:886
梅花十字鎖 發布:2025-04-30 17:55:00 瀏覽:534
七夕情人節送女朋友禮物視頻 發布:2025-04-30 17:43:51 瀏覽:28
盆栽徐天他爸 發布:2025-04-30 17:26:50 瀏覽:848
玫瑰精油搭配 發布:2025-04-30 17:07:02 瀏覽:946
珠海盆栽批發市場 發布:2025-04-30 17:06:52 瀏覽:629
玫瑰園里的老少爺們兒電視劇 發布:2025-04-30 17:06:05 瀏覽:388
最耐凍的戶外綠植 發布:2025-04-30 17:05:14 瀏覽:397
我的荷花池 發布:2025-04-30 16:39:01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