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澱被稱作
㈠ 荷花淀 是誰寫的,選自哪裡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二」,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澱即白洋淀,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於白洋淀這個地方,也源於孫犁的短篇小說《荷花澱》.
㈡ 荷花澱是什麼代表作
現代短篇小說《荷花澱》是著名作家孫犁的代表作,作於1945年春,後收入散文、小說集《荷花澱》中。
小說通過白洋淀水上游擊戰的一個側面,生動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戰斗中活,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人民在戰爭中顯現出來的美好心靈、堅強品質和高尚情操。
小說以水生向妻子述說自己報名參軍的事開篇,著重描寫了水生嫂依依不捨的心情。接著主要寫水生嫂送走丈夫之後,與四位婦女同往戰地探望丈夫,途中碰到日寇的大船,在日寇的追趕下,水生嫂等躲進荷花澱,在游擊隊的巧妙接應下殲滅了敵人,她們在勝利的歡笑中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尾聲寫水生嫂們也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在荷花澱里抗擊敵人,保衛家鄉。
作品以這些平凡的生活片斷,生動展現了在斗爭生活中鍛煉成長的白洋淀地區勞動婦女的旅賣段嶄新精神風貌,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樂觀主義精神。作品以簡潔的筆法勾勒了農村青年幹部水生大公無私、勇敢堅定的高貴品格,而以大量筆墨刻畫了水生嫂們的動人形象。
作品細膩而生動地描寫了她們朴實、勤勞、深明大義、爽朗明快的性格特徵。特別寫出了在她們多姿多彩、溫柔配汪嫻靜的外貌下蘊含著的堅韌頑強的不屈鬥志,突出表現了這些普通勞動婦女平凡之中的偉大與崇高。作品對水生嫂月下織席的那段精彩描寫,就是體現這種性格的典型細節。對年輕婦女形象的成功塑造,不僅是《荷花澱》,也是孫犁整個創作的重要特色。
《荷花澱》在藝術結構上,輕巧靈活,敘事抒情互相穿插,環境描繪和意境烘托融為一體;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以心理刻畫來展現人物美好純凈的內心世界。作品散文詩一般的語言,質朴而又含蓄,充滿抒情意韻。這些特點充分顯示了孫犁小說創作清新明麗、細膩生拆譽動、詩情畫意的特有風采。
《荷花澱》不僅是孫犁的重要代表作,也被稱作是整個「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也是中學語文課本的重點保留篇目之一。
㈢ 荷花澱為作者稱了一個什麼樣的美稱一
作者被稱為「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
㈣ 荷花澱是--------------,稱它為荷花澱,是因為-------
荷花澱是白洋淀的一部分,稱它為荷花澱,是因為淀中河道縱橫交錯,布滿一望無際、爭相鬥艷的荷花。
㈤ 荷花澱、囑咐被稱為什麼派的主要代表作
《荷花澱》《囑咐》,被稱為「荷花澱派」的代表作。
「荷花澱派」是中國當代文學流派之一,由以孫犁為代表的河北作家創辦。 此派大多以農村日常生活為題材,一般都充滿樂觀精神和浪漫主義氣息,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
短篇小說《荷花澱》寫於1945年。發表後,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並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評論界稱為「荷花澱派」。
《荷花澱》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當作背景,具有樸素、明麗、清新、柔美的風格。洋溢著詩情,帶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短篇小說《囑咐》,寫在外轉戰八年的戰士水生和妻子相聚,丈夫告訴她自己只能在家住一夜。臨別她對丈夫的囑咐那樣動人心弦,情意深長。不但體現了妻子的溫柔,更體現了有覺悟的婦女對親人事業上的理解和支持。
㈥ 《荷花澱》為孫犁贏得了什麼美譽
詩體小說的美譽
孫犁的小說之所以具有「詩體小說」的美譽,主要是因為無論寫人、記事、寫景都總是充滿了詩情。《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充滿詩的美感的作品。
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孫遙城村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的創始人,又先後擔任過《平原雜志》《天津日報》文藝副刊、《文藝通訊》等報刊的編輯,並著有關於編輯的作品。12歲開始接受新文學,受魯迅和文學研究會影響很大。
(6)荷花澱被稱作擴展閱讀:
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讀了孫犁的作品後寫道:這是一個有風格的作家。
作家鐵凝:孫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時效應,來代替文學特有的使命"。
作家莫言:「按照孫犁的革命資歷,他如果稍能入世一點,早就是個大文官了;不,他後半生偏偏遠離官場,恪守文人的清高與清貧。這是文壇上的一聲絕響,讓我們後來人高山仰止。」
㈦ 《荷花澱》被稱為什麼小說
荷花澱》是他膾炙人口的一篇短篇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景物描寫充滿詩情畫意,被稱為「詩體小說」。
㈧ 荷花澱、囑咐被稱為什麼派的主要代表作
荷花澱和囑咐,被稱為荷花澱派或白洋淀派。荷花澱為著名作家孫犁的代表作。
㈨ 荷花澱派又稱什麼
荷花澱派,又稱「白洋淀派」,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孫犁,河北安平縣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說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詩的藝術腕力,最能代表這種風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澱》.
《荷花澱》寫於1945年.發表後,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並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評論界稱為"荷花澱派".其代表作家有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澱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奏感,描寫逼真,心理刻劃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我國傑出的語言大師,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茅盾在評介孫犁時說過:孫犁有他自己的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說好象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絕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以孫犁為首的"荷花澱派"和以趙樹理為首的"山葯蛋派"是我國現代文學中最為著名,最有影響的,各具千秋的兩個"流派".
犁(1913—)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現代作家。
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高中畢業後任職員、小學教員。抗戰爆發後,在冀中從事抗日宣傳、教育、文化工作並開始文學創作。
1944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從事研究和教學,這時發表的《荷花澱》等作品受到稱贊。抗戰勝利後回冀中編雜志、寫小說散文並參加土改工作。
1949年1月隨軍入津,在《天津日報》主編文藝副刊。
孫犁早期作品後選編、修改收入小說散文合集《白洋淀紀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戰的長篇小說《風雲初記》。1959年出版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歷任中國作協理事、天津作協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1955年後因病遠離文壇的主流,並開始閱讀大量傳統文化典籍。1977年以來,主要以散文創作為主。因自成風格而被稱為「荷花澱派」開創者,有諸多後人效仿。
「文革」後出版了《芸齋小說》、《秀露集》、《耕堂雜錄》、《尺澤集》、《老荒集》、《陋巷集》、《無為集》、《曲終集》等散文集。
《孫犁散文選》於1989年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榮譽獎。早期作品明凈質朴,勾勒出鄉土民風,繼承了廢名一脈的抒情風格,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荷花澱》、《吳召兒》、《囑咐》等流傳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於平淡,而在簡潔之中更富於蘊藉。
館藏孫梨資料:
手稿16篇,包括散文《保定舊事》、《刪去的文學》、《平原的覺醒》等和評論《談趙樹理》。
文庫圖書:71部,其中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的《孫犁文集》,比較全面地收集了孫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