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榮昌海棠香國

榮昌海棠香國

發布時間: 2023-05-03 10:59:10

⑴ 榮昌海棠公園詳細介紹 及榮昌的特色有哪些

榮昌海棠公園地處縣城以北一華里的瀨溪河畔,為開放式綜合公園。始建於1981年,佔地面積103畝,綠地面積88.4畝,綠地率85%,水域面積6畝,道路廣場面積為3.3畝,建築和構築物面積為5.3畝。

自2004年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對公園的基礎設施、園林景觀、綠地植物進行了改造建設。修建了春暉亭,對公園十六處管理房外牆裝飾進行了翻新,增設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果皮箱、座凳,鋪裝和改造休息性場地1000多平方米,新修水泥道路1公里,改造廁所1個,新安電纜線2000多米,粉刷和翻修園林建築1處。在綠化建設上,堅持以綠為主、喬灌草結合,突出植物造景,適時調整改造園內植物,有效的豐富了植物景觀與層次,提升了園內景觀效果。在綠化管理上,增加力度,抽調業務技術過硬的人員對園內植物進行精心管護,使植物生長旺盛,常年保持整齊、美觀的綠化效果;適時做好公園的鮮花擺放和更換,確保公園的園容「整潔清新,花木繁茂,景色優美」。

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二級達標公園,根據規范化管理二級達標公園的要求,嚴格按照重慶市公園管理條例、管理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強化管理,並結合公園實際,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了公園總體規劃,嚴格執行,逐步關實施。注重建設項目與公園特點的結合,條件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繰化安全管理措施,年初層層簽定安全目標責任書,明確安全任務,責任落實到人,並實行日檢、周檢,隨時消除安全隱患,保證了遊人的安全游園,放心游園。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普遍贊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勇於創新,以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為動力,以「管理上台階,服務上檔次,園林綠化出精品」為工作思路,使其成為城市的窗口,城市的形象,精神文明的展示地,市民的氧氣庫,努力營造整潔、舒適優美的遊憩環境,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廣大市民。

榮昌特產:黃涼粉 鹵鵝 鋪蓋面 羊肉湯 好吃的太多了,想到就流口水

⑵ 香國公園在哪裡

香國公園在重慶市榮昌區西部宜居區西側的瀨溪河畔。

香國公園地處榮昌縣城西北,背靠螺灌山,毗鄰香國大道。規劃面積487.5畝。香國公園屬於郊野公園,將自然景觀、休閑度假與生態旅遊有機結合起來。 公園佔地面積32.47公傾,綠地面積29.93公傾,綠地率達到92%。

了解中國古典園林和現代園林設計手法,根據原有自然特色,以盡量減少人工對自然的干擾為原則,創造了一個以山為媒體的城市郊野公園,充分體現了「自然」、「谷普」、「野趣」的構思原則,既滿足了久居鬧市的居民踏青郊外、回歸自然的需要,又滿足了人們觀景的要求。

榮昌古稱昌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有「天下海棠本無香,唯有昌州海棠獨香」的詩句,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大量運用海棠植物,2011年,共栽種了各類海棠13萬余株,尤其是香味純正的西湖海棠,營造「海棠香國」氛圍。

在後期製作上將在公園各節點位置通過實物展示、詩詞歌賦、雕塑繪畫等等形式展示古昌州文化、海棠文化、陶器文化、夏布文化、摺扇文化、育豬文化,讓每一個進入公園的人都可以通過觀看與觀察,真切感受榮昌歷史文化的久遠和厚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香國公園

⑶ 海堂香國我是搜索一下海堂香國的位置在那裡

海堂香國的位置:四川樂山市中區市中樂山市中區任家壩17號。
簡介:
「海棠香國」一詞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記》:「大足治中,舊有香霏閣,號曰海棠香國。」,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輿地紀勝》里的《靜南志》也記載:「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

「海棠香國」原指古代昌州,如今在重慶市永川區、大足區、榮昌區一帶。

四川省樂山市也將「海棠香國」作為了自己的文化名片。

⑷ 那個遙遠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鄉

文/雨天

1.海棠香國

那個遙遠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鄉_重慶榮昌。它位於重慶的西部。有一個雅稱「海棠香國」。

據史料記載,「海棠香國」一詞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輿地紀勝》里的《靜南志》。《靜南志》里有這樣的記載:「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中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宋朝彭淵材富可敵國,平生無所恨,所恨者僅五事,其四便是「恨海棠無香」。後來他得知四川昌州海棠獨香,喜不自禁:「海棠無香,唯昌州海棠獨香,非佳郡乎?」

「昌州海棠獨香」的記載見於唐代《百花譜》。《百花譜》記載:海棠為花中神仙,色艷麗,但花無香無實。西蜀昌州產者,有香有實,士人珍為佳果。」

「海棠香國」文化在現在的永川,大足,榮昌三個區得到共識,成為渝西文化的代表。

春天,正是家鄉的海棠花,開得正艷的時節。

在瀨溪河和榮峰河畔,在縣城的主幹道以及公園,區市政園林部門大量種植了海棠樹,有貼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等10萬株左右。

海棠大道兩旁的貼梗海棠開得格外鮮艷,紅色的花瓣,黃色的花蕊,吸引著蜜蜂在花間嬉戲,在春風的吹拂下,紅紅的海棠花搖曳著嬌嫩的身姿,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默默不語、逗人喜歡。

明代《群芳譜》中,稱貼梗海棠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

金代詩人元好問有《賦未開海棠》詩:「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經過一個冬季,海棠芳菲的季節到來了。滿樹的紅顏,開在春日的季節,那麼的熱情、浪漫和灑脫。

2.昌州故里

《靜南志》「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里提到的「昌」就是昌州。

在唐宋時期,昌州轄永川、大足、昌元(今榮昌)、靜南四縣,後靜南撤縣並入永川、大足、榮昌。

考古發現,唐昌州府州治衙門,在榮昌區盤龍鎮,故號稱「昌州故里。」

明洪武七年,因昌元縣系置榮州、昌州之地,而更名為榮昌縣,寓「繁榮昌盛」之意。

榮昌區政府所在地昌元鎮,名稱就來源於唐宋時期的「昌元」,一直沿用至今。

榮昌區瀨溪河畔、海棠公園旁,名為「昌州故里」的一大片唐宋風貌古建築群,依山傍水、拔地而起。

白日里,瀨溪河兩岸綠樹成蔭。

一棵棵海棠迎著春光傲然怒放。林蔭道上一排排休閑傘,傘下是露天茶館,有友人輕松的暢談;也有家人間的親密交談;那種悠閑自在羨煞了多少的外地遊客和來榮洽談業務的客商。吸引了他們也加入到喝茶聊天觀河景的人群中。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瀨溪河兩岸呈現出一片「華燈璀璨映水,流光異彩紛呈」的景象。

未來的幾年,榮昌將沿著瀨溪河打造一個連接城區至萬靈古鎮,總長達十公里的榮昌版的「清明上河圖」。

3.家鄉的美食

榮昌人習慣稱自己是「好吃狗」,就是「吃貨」的意思。

早上,一碗小面麻辣鮮香,不論你是穿著周正的西裝,還是普通的衣著,大家都聚在一起。面館環境看起來可能不是那麼的光鮮漂亮,但大家認的是面條的味道。

面館里的座位永遠是不夠的,老闆會准備許多的塑料方凳,有高有低。如果老闆忙的沒有時間,客人自己會搬出方凳放在面館的門口。

早上吃小面的時間,就會看到這樣的一副場景:面館里客人坐的滿滿的,門口的凳子上也坐滿了,人坐在小凳上,面條碗放在高凳上。都低著頭呼、呼、呼的吃得香。還有那站著的,那是來的太晚,也不會在意有沒有坐的地方,只管朝著店裡喊一聲:「老闆,來二兩小面。」

在榮昌,還有一種特色麵食「鋪蓋面」,在重慶市區和各區縣,聲名遠播。店主將事先揉好的面,揪下一小塊,麻利而熟練的拉成一張薄薄的面片,拋入沸水中煮上一兩分鍾撈起,一碗面也就四五塊面片,沖上熬制的骨頭湯,舀一勺悶的軟軟的白豌豆,再舀幾勺炸醬,撒幾顆蔥花。面滑爽細膩,有咬勁。喝一口湯鮮美無比。

臨近中午,肚子開始咕咕叫,那就到鹵鵝店,買一個鵝翅膀或鵝腳,香香嘴,解解饞。

中午時分,好吃的東西就更多了。熱的有回鍋肉、魚香肉絲、水煮肉片、水煮魚、宮保雞丁、旱蒸牛肉、魚香茄子等,涼的有蒜泥白肉、白切雞、榮昌鹵鵝、鹵豬臉、豬耳、豬嘴、豬心、豬肚、豬腸,一應俱全。

記住,這些都是家常菜。

不要擔心肉類太多,我們區有著名的世界八大名豬、中國三大名豬之一「榮昌豬」。源源不斷、供不應求。

如果你想吃蔬菜,那更不在話下。榮昌區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起伏平緩,水系發達,適宜蔬菜生長,蔬菜和榮昌豬的供應都是常年不斷。

到了重慶的地界,不吃火鍋那就等於沒有到重慶。

重慶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邊、朝天門碼頭的船工和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

重慶人調侃自己:北方人吃餃子,重慶人說拿來燙火鍋;蒙古人吃羊肉,重慶人說拿來燙火鍋;海濱的人吃海鮮,重慶人說拿來燙火鍋。什麼食材在重慶都是可以燙火鍋的。

這是重慶人的一絕。

榮昌的「好吃狗」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黃涼粉,紅苕水粉、豬油泡粑、艾粑、豬兒粑是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小吃。

榮昌鹵鵝已有百年歷史,是重慶地區的美食一絕。榮昌人有句順口溜:「鹵鵝,鹵鵝盯一眼就走不脫」。鹵鵝肉、鹵鵝翅、鹵鵝肝、鹵鵝腳,金黃發亮、五香味濃,再配上特製的佐料,鮮香美味令人垂涎。是男人的下酒菜,女人的零嘴和下飯菜。

你如果來榮昌,在街上看見榮昌人邊走邊啃鹵鵝翅膀或是鹵鵝腳,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那是他們的零嘴時間。

天氣轉涼,羊肉湯就成了榮昌人的最愛。榮昌羊肉湯湯汁乳白,咸鮮味正,香味濃郁,肉質細嫩,無腥膻味。是秋冬季進補的上佳飲食。

有名店專做全羊宴,蒸炒煎燜燉,十八般武藝,最後給你送上滿滿的一桌。客人點擊最多的是粉蒸羊肉,還有螞蟻上樹、炒羊肝、爆炒羊肚、孜然羊排、紅燒帶皮羊肉、返沙胡豆等,最愛的還是羊肉湯鍋,白白的羊湯,在湯里煮羊雜、羊肉、羊肉水餃和各種蔬菜。

寫到這里,我餓了,也有了回榮昌的沖動。

我愛榮昌,我愛我的家鄉。

註:本文中有關歷史部分的知識在網路摘取,感謝原作者。

⑸ 重慶榮昌古稱是什麼

榮昌歷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國」的美稱。早在春秋時期,榮昌便是巴國的屬地。西漢以後,縣地屬江陽和漢安兩縣。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設昌州,下轄昌元、靜南、大足三縣,昌元縣的設置便是榮昌地域建縣的開始,時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為榮昌縣,縣治今昌元鎮,屬重慶府。民國時期隸屬重慶蜀軍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成立榮昌人民政府。先後隸屬西南川東行署壁山專區、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83年4月,永川地區撤銷後,榮昌並入重慶市至今。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