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詩詞晏幾道
1.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原文_翻譯及賞析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宋代·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感嘆 , 時光愛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鴻鵠春燕已飛走,黃鶯隨後也歸去。這些可愛的鳥兒,一個個與我分離。仔細尋思起來,人生漂浮不定,千頭萬緒。鶯歌燕舞的春景,像夢幻般沒有幾時,便如同秋雲那樣散去,再也難以尋覓她的影蹤。
像卓文君那樣聞琴而知音,像漢水江妃那樣溫柔多情,遇到鄭交甫解佩相贈,這樣的神仙般的伴侶早已離我而去,即使挽斷她們綾羅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們的倩影。勸君莫要作舉世昏醉,唯我獨醒的人,不如到花間去盡情狂飲,讓酒來麻醉我這顆受傷的心靈。
賞析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情感。這是一首優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為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里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坦培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但旨意不同。作者此處寫的是對於整個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雲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凳春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寫失去美好愛情的舊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系互動鉤連,自然過渡。「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後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意思是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 *** 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系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託,非真寫男女訣別。公元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其時,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於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比作「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評析
本詞寫美景不長,春去難歸的無奈及人去難留, 只好借酒澆愁的心情。表面看很消極,骨子裡卻有深深的隱憂和熾熱的感情。上片寫浮生如夢,夢破雲散之悲。下片寫愛侶之逝,曠達自解。尤其「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既贊美愛侶似卓文君那樣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樣多情,又表達了詞人願與愛侶永結「神仙侶」的美好期望,願像同乘鳳凰游而去的蕭史與弄玉一樣夫妻和諧美滿。這大約是詞人對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戀。「挽斷羅衣」句則寫出詞人與愛侶訣別的悲愴,出語激切,在晏殊詞中實為罕見,顯現其悲痛、絕望、難以自抑。這首詞的題旨在於感慨世間萬物皆有定數,而人生苦短,韶華易逝,莫如及時行樂。就人生觀而言,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同時也真誠、坦率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沉體讓粗唯驗。詞的上片,以「燕鴻過後鶯歸去」起興,寫歲月蹉跎,時光易逝。「長於」二句,以工整流暢的屬對表達了對人生苦短的主題。詞的下片,全是用典。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只有在花酒之間暫時排遣忘卻。「聞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馬相如貧賤時,飲於富豪卓王孫家,適卓王孫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版在漢代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這是一段人神相愛的故事。全詞用比興手法抒情達意,用典嫻熟貼切,藝術風格在晏詞中實不多見。創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此詞即作於這種背景之下。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晏殊
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可憐心賞處,其奈獨游何。——唐代·白居易《湖亭望水》
湖亭望水
唐代 : 白居易
寫景 , 遺憾感嘆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銷肌雪。辜負枕前雲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卻相逢,恰經年離別。——宋代·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石州慢·寒水依痕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銷肌雪。辜負枕前雲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卻相逢,恰經年離別。 宋詞精選 , 感嘆 , 人生 , 寫景思歸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宋代·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 : 蘇軾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宋詞三百首 , 女子 , 生活 , 感嘆人生
2. 《木蘭花·小蓮未解論心素》賞析
《木蘭花·小蓮未解論心素》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是作者為自己所眷戀的能歌善舞、色藝雙絕的歌女小蓮而作。詞之上片寫今霄幽會的歡娛,下片追憶當時初見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貫穿始中,小蓮的風韻和作者的鍾情都真切地表現出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木蘭花·小蓮未解論心素》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木蘭花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賞析】
此詞是作者為自己所眷戀的能歌善舞、色藝雙絕的歌女小蓮而作。詞之上片寫今霄幽會的歡娛,下片追憶當時初見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貫穿始中,小蓮的風韻和作者的鍾情都真切地表現出來。上片起首兩句,起筆不凡,傳神地描寫小蓮天真幼稚,還未懂得怎樣跟人細訴衷情,而她的狂放,卻像鈿箏中發出的熱烈的樂音。而小蓮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說出自己內心的埋陸情愫,而借熱烈而狂亂的箏聲去表達出來。「柱」,即弦柱,可以想像到小蓮急弦促柱時著迷似的「狂」態。「未解論心素」,這是欲進先退的手法,次句才寫出小蓮的真實形象。她的真純,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風暴,都憑辯旅著這「雁柱十三弦」傳送出來。上片歇拍,寫小蓮臉上的暈霞漸散,宿酒初醒;眉上的攜液凳翠黛消殘,人將歸去。「霞」,指紅暈、酒暈。小蓮借著一點醉意,彈箏時才狂態十足。「月」,語意雙關,既謂眉上額間「麝月」的塗飾卸妝睡眠時殘褪,也表示良宵將盡,明月墜西。兩句實寫歡會的情景,艷冶而優雅,沒有一點兒庸俗低級的情調。小蓮天真爛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貌,彷彿可以呼之欲出。下片追敘小蓮的身世。小蓮舊時的家靠近「章台」居住,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章台」與「柳」連用。詞中寫春風吹絮,也許象徵著小蓮的飄零身世。末兩句說,最可恨的是杏子成叢,綠陰滿樹,正妨礙她粉牆後邊偷眼相窺呢!收處回憶當日相見留情時情景,她主動地去偷眼相覷,正表現了小蓮不受拘束的「狂」態。
此詞詞旨風流艷麗而無褻媟之失。詞中突出地描繪小蓮的「狂」態,把一位天真爛漫而又嫵媚風流的少女形象生動地展現讀者面前,使人獲得美的藝術享受。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
3. 木蘭花古詩晏幾道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木蘭花表達了作者宋祁出對春意的低回眷戀以及愛美惜春、珍視人生的情趣。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全詞語言朴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見一個「愁」字,卻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將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達得酣暢淋漓。
在手法上,此詞運用白描寫情態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原詞:
蝶戀花⑴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⑵,覺來惆悵消魂誤⑶。
欲盡此情書尺素⑷,浮雁沉魚⑸,終了無憑據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⑺。
注釋
⑴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並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江淹《別賦》有「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⑶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⑸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又《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因合稱書信為魚雁,亦有以鱗代魚,以鴻作雁者。另亦指傳書信者。
⑹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麴術語。大麴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網路
4. 木蘭花詩句的全文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1.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1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2,筍柱鞦韆游女並3。芳洲拾翠暮忘歸4,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5,已放笙歌池院靜6。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5. 關於木蘭花的詩詞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游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信或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滑枝伍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搭困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6. 木蘭花·風簾向曉寒成陣譯文 | 注釋 | 賞析
木蘭花·風簾向曉寒成肢銀陣 [宋代] 晏幾道風簾向曉寒成陣。來報東風消息近。試從梅蒂紫邊尋,更繞柳枝柔處問。 來遲不是春無信。開晚卻疑花有恨。又應添得幾分愁,二十五弦彈未盡。
鑒賞這是一首迎春盼春之詞,從風、花、梅、柳諸多方面描寫了盼望春天早日來臨的殷切心情。凌晨運飢敏的陣陣寒風,被視為東風消息;紫色的梅蒂、柔軟旁枝的柳條,都成了檢測春天到了沒有的標記;花朵沒有提早開放。也被猜疑,以為是遭遇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這些想法表明,迎春盼春的心情之急切,已經到了焦灼難耐的程度了。
忽然,結尾兩句陡然急轉,想到了另一個方面——盼得春來,「又應添得幾分愁」,那將又是一番滋味,「二十五弦」恐怕也「不勝清怨」,彈不盡那些愁苦吧?
7. 晏幾道: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 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
晏幾道
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
碧樓簾影不遮愁,還肆畝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大猜,到處登臨曾費淚。
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賞析 :
這首詞抒寫傷春惜花之悲情。上片寫東風無情,踐踏粉紅。以「東風無情」總領詞人傷春根由。詞人運用移情化的擬人手法賦以「東風」意象辣手摧花的無情品格,它將「艷粉嬌紅」之繁花吹得滿地狼藉,繁華美景轉瞬消逝,怎不觸目傷情?「碧樓」二句點出抒情主人公藏身碧樓,透過珠簾看見東風吹得落花殘影紛紛飄墜,遂又生出對珠簾的惱怨,惱怨珠簾遮不住落花殘影,又像去年今日惹起了傷春愁緒。一怨東風,二怨珠簾,實為惜花人的痴語,傷心人的至性,借惱怨傳達沉痛的悲愁。下片惜花。「誰知」二句詞意頓折,從上片惱怨東風忽反筆轉作自惱自怨:「錯管」二字乃講詞人不忍心落花狼藉,任人踐踏,遂登山臨水管起了暮春殘花之事。上述三層惱怨,頓挫曲折,將詞人自己逼進「疑無路」的境地,於是「此時」二句又作頓轉,以「金盞直須深」的痛飲求醉,在落花殘盡之前陪落花再陶醉幾番!表面上自解自*,說傷春惜花裂仿森費淚無益,不如痛飲美酒,恣賞落花,語極曠達,實際上卻極為沉痛,較之惋惜更深一層。全詞語辭深婉清勁,更顯沉痛悲愴之愁懷。
8. 木蘭花·初心已恨花期晚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木蘭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作者] 晏幾道 [朝代] 宋代
初心已恨花期晚。別後相思長在眼。蘭衾猶櫻裂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滿。
多應不信人腸斷。幾夜夜寒誰共暖。欲將恩愛結來生,只恐來生緣又短。
《木蘭花·初心已恨花期晚》作者晏幾道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晏幾道的其它作品慎頌歲
○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 少年游·離多最是
○ 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寬睜君信
○ 清平樂·留人不住
○ 晏幾道更多作品
9. 木蘭花詩詞晏幾道朗誦 木蘭詩朗誦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梁態,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拓展資料:
《木蘭詩》又稱《木蘭辭》,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此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富有生活氣息;以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木蘭詩》被列入七年級人教版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木蘭花慢-古詩-朗讀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棄疾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白話譯文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懷、趣味全減,面對著送別酒,怯懼年華流變。何況屈指指計算中秋佳節將至,那一輪美好的圓月,偏不照人的團圓。無情的流水全不管離人的眷戀,與西風推波助瀾,只管將歸舟送歸。祝願你在這晚秋的江面,能將蒓菜羹、鱸魚膾品嘗,回家後懷兒女團取在夜深的燈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換,正好去朝見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賢訪賢。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廬,正留下來教你檢視翰林院草擬的文件,還派遣籌劃邊防軍備。說都故友倘若問到我,只說我依然是愁腸滿腹借酒澆愁愁難遣。遙望秋天的雲霄里一隻落雁消逝不見,我沉醉中聽到有誰奏響了空弦!
求納蘭性德木蘭詞 賞析 還有朗誦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詞上是秋風。
秋風,有典故,可參見成語「秋扇見捐」。
這首詞在網路知道中已經被問過很多次了,希望大家推薦一下來看看我的理解。
前面很多位高人都有過解釋,但個人以為還未說到點子上,至於為什麼就不詳細說了。可以把我的觀點和大家的比較一下。
首先請看全詞,這個最重要。
上面的解釋中的副標題也有問題,這個影御渣裂響很大。
納蘭性德詞全集(《飲水詞》) 中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一作《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秋風悲畫扇②。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④,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⑤,比翼連枝當日願!
【注釋】
①人生句:戀人之間如果能像剛戀愛的時候那樣。剛開始總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總能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感情淡了,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一二句是一體的,這兩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鎮閉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開始時相親相愛,後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這兩句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應該說理解成戀人、情人也不算錯,但按字面的解釋就有問題。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戀了很久的愛人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就這么就變了,幾許無奈、幾許悲哀)。後一句的理解問題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說情人間相處得久了,感覺無聊了,就不由得容易變心了。重點是這兩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釋成戀人、情人還不夠吧。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楊玉環賜死。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理解成李楊二人當初發願立誓,後來雖然一方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麼樣?理解成比較好象不合適。薄倖: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書中的此詞多是愛語,相當於現在的「冤家」。當初的誓言就這么算了。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倖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關於詞牌,有人說疑為納蘭自度曲,這個恐怕未必。有這樣的解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始見《花間集》韋庄詞。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但《太和正音譜》謂:《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故本首是為此體,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則皆押仄聲韻。
【輯評】
一、於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系的堅決表態。這里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
二、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系。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 』,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一般認為: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等。這里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纏綿。汪刻本於詞題「擬古決絕詞」後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託了,這怨情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
我理解的情況未必如此,這里的柬友應該是寫給一位朋友,根據納蘭的性格和詞風,這首詩恐怕是為安慰一位失戀的朋友所做,當然失戀的應該是個男性,這里是從女性的角度寫一首詞來安慰朋友。最後兩句明寫女子遭遺棄後的抱怨,暗寫當初兩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負心。當然最大的可能是當初兩人訂有私情,而後來女方迫於某壓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無法接受,所以作者勸他,寬慰朋友接受現實,並引用典故說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開些。
清.納蘭性德《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 ?? ?? ?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秋風悲畫扇②。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人心易變!
【注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簡譯如下:
1:人生要是能夠像當初相見時那樣,(沒有悲歡,沒有生離,沒有死別就永遠沒有物是人非),
2:就沒有空對畫扇傷悲了。(意指相離相棄)
3:如今輕易地變了心,
4: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後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滿懷痴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後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情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時光匆匆,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也許曾經一見傾心,但是再見之時,也許會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不如初見時的那份感覺……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人間。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長於情深於情,他的詞清新婉約,可以直抒胸臆,給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每一個人當最初和你相遇,那種美好的感覺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種溫馨、那種自然、那種真誠、那種回憶,因此就一直彌漫在了你的生命中。為什麼在人的交往中會有誤會、費解、猜測和非議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懷不就足夠了嗎?就象從未謀面的網友,每次在網上遇到時候互相打個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牽掛,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嗎?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再讀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說: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里出現。
??我喜歡那樣的夢,在夢里,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心裡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與感激。胸懷中滿溢著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對我微笑,一如當年。
??我真喜歡那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由此看來,每個人都有著一種初遇情結,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樣清純透明。而詩人給它以詩意的注釋,讓人感覺到初相遇的美麗、溫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初見後的分手,有如曾經揮手的雲彩,也似輕輕告別的康橋……
??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曾經,初相遇是怎樣的一種情懷?人生若只如初見,豈不是人生最好的寫照嗎?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有人說的對,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清風明月,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願對於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願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林清玄的《法圓師妹》,他說:「每個人的命運其實和荔枝花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開花,默默的結果,在季節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沒有選擇的結出它的果實,而一個人也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道路吧!」
??「有的心情你不會明白的,有時候過了五分鍾,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那時候我只是做了,並不確知些道理,經過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樣,你住在這個旅館,正好是我服務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領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轉身時你沒有叫我,我們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真的就是這個樣子嗎?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見,優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或者,那天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故地重遊,突然發現多年未見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呢?!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但願再次見到你的時候,你依然那麼美麗如初。
??今夜春風微送,把我的心扉吹動,多少塵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夢里。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嗎?
??我記得了這樣一句話: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無情未必就是決絕,我只要你記著:初見時彼此的微笑……
木蘭詩朗誦的配樂我幫你找了一些,感覺"出水蓮"配上木蘭詩的朗誦應該挺不錯.
還有"將軍令"也可以,不過可能節奏稍微有些快.
這些都是古箏曲子,在網路mp3上直接搜索就可以下載,去看看吧!
《木蘭詩》全文翻譯及朗讀譯文
織布機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問姑娘在思念什麼,問姑娘在惦記什麼。姑娘並沒有思念什麼,姑娘並沒有回憶什麼。昨夜看見徵兵的文書,知道君王在大規模徵募兵士,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
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聲音。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斗,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
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出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門梳妝打扮起來。小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營的夥伴,夥伴們都非常驚訝: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腳時常動彈,雌兔兩隻眼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一起並排著跑時,怎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適合木蘭詩朗讀的背景音樂Endless Horizon 無垠地平線
Magic winds 魔法風
My song for you 為你寫的歌
簡單的禮物 Simple Gifts
老鷹之歌
森林之春
童年 Childhood Memory
雪的夢幻 snowdreams
辛棄疾-《木蘭花慢》朗誦配樂 急,急,急。琵琶相!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5%FD%C5%C3%CF%E0&lm=-1
林海的個都很好,自己找找吧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C1%D6%BA%A3&lm=-1
您還可以點擊底部客服官網給您的寶寶起名,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很多家長都關注了我們,我們會根據寶寶出生年月日,為寶寶起一個帶著一生好運的好名字:http://www.adxqd.com/qiming/
10. 木蘭花詩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1.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1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2,筍柱鞦韆游女並3。芳洲拾翠暮忘歸4,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5,已放笙歌池院靜6。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