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愛情詩
❶ 古詩唯美的愛情詩句
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❷ 關於海棠花的詩詞有哪些
一、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高燭:插在高大燭台上的蠟燭。紅妝:年輕婦女的裝飾,此處借指海棠花。
二、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嫣然:美好的樣子。兩句極寫海棠的高雅名貴:海棠在竹籬間盛開,滿山的桃李花都顯得粗俗不堪了。
三、宋·周紫芝《好事近》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四、宋·陳與義《春寒》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五、 宋·李清照《如夢令》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肥:綠葉肥大。紅瘦:紅花稀疏。
六、宋·李彌遜《虞美人》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誰主:誰作主。
七、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八、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寫海棠開花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謙讓的品格。
拓展資料:
海棠花: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
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果期8-9月。素有「國艷」之譽。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多生長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種栽培。
❸ 史湘雲的海棠詩和柳絮詩分別是什麼啊謝謝
史湘雲見暮春柳絮飛舞,偶成小令。詩社就發起填詞,每人各拈一小調,限時做好。寶玉沒有寫成,卻興起續完探春的半闋;寶釵嫌眾人寫的「過於喪敗」,便翻案作得意之詞。
如夢令(史湘雲)
豈是綉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別去!
[注釋]
1.綉絨——喻柳花。殘吐——因殘而離。詞寫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來,所以說「豈是殘吐」。後人不曉詞意,妄改「殘吐」為「才吐」(程高本),變新枝為衰柳,與全首境界不合。明代楊基《春綉絕句》:「笑嚼紅絨唾碧窗」。
2.香霧——喻飛絮蒙蒙。
3.拈——用手指頭拿東西。鵑鳴燕妒——以拈柳絮代表佔得了春光,所以說使春鳥產生妒忌。
4.莫放——庚辰本作「莫使」,與前句「空使」用字重復,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為好。從戚序本。南宋詞人辛棄疾《摸魚兒》詞:「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寫蛛網沾住飛絮,希望留住春光,為這幾句所取意。
[鑒賞]
《柳絮詞》又都是每個人未來的自況。我們知道,湘雲後來與衛若蘭結合,新婚是美滿的,所以詞中不承認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殘景象。對於她的幸福,有人可能會觸痛傷感,有人可能會羨慕妒忌,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雙亡,寄居賈府,關心她終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詡「纖手自拈來」,總是憑某種見面機會以「金麒麟」為信物而湊成的。十四回寫官客為秦氏送殯時曾介紹衛若蘭是「諸王孫公子」,可見所謂「才貌仙郎」也必須以爵祿門第為先決條件,不能想像如史湘雲那樣的公侯千金會單憑才貌選擇一個地位卑賤的人作為自己的丈夫。詞中從占春一轉而為惜春、留春,而且情緒上是那樣地無可奈何,這正預示著她的所謂美滿婚姻也是好景不長的。
詠白海棠-史湘雲(兩首)
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情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價通蘿薛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名家點評:
海棠詩社剛成立時,湘雲不在場。過後,寶玉特意把湘雲請來。湘雲來後,興頭極高,立即依韻和了如上兩首。
湘雲是十二釵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寶釵就要數到她。她像寶釵一樣健美,像黛玉一樣聰明,是一個介於薛、林之間的人物。
第一首里的「自是霜娥偏愛冷」、「秋陰捧出何方雪」,隱指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薛寶釵;「非關倩女亦離魂」、「雨漬添來隔宿痕」,隱指在苦戀中魂牽夢惹、沼漬不幹的林黛玉。第二首里,為「悲秋」而「斷魂」的是林黛玉。被「晶簾」隔破的花影,也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水中月」、「鏡中花」之類關於寶、黛愛情的判詞。相對的,花難尋偶、玉燭滴淚等句,也像是隱指寶釵未來的「寡居」生活。
湘雲的詩說了寶釵,又說了黛玉,也就等於說了她自己。雖然我們已無法知道曹雪芹如何寫她的結局的具體情節,但「湘江水逝楚雲飛」、「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詞已說明了她的結局同樣是凄慘的。她將像黛玉那樣為婚姻悲劇而哭泣,像寶釵那樣過孤寂無著的生活,當然情節不會雷同。
細細琢磨,可知曹雪芹為書中人物代擬的這些詩用了苦心,讀者不可忽略其寓意。因為這些詩既要詠物,又要加進寓意,兩面都要兼顧,詩意就要朦朧些,不會丁是丁、卯是卯那樣確定,所以我們理解時也不可太鑿。
❹ 理解史湘雲的海棠詩
1,理解:
海棠詩社剛成立時,湘雲不在場。過後,寶玉特意把湘雲請來。湘雲來後,興頭極高,立即依韻和了如上兩首。
湘雲是十二釵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寶釵就要數到她。她像寶釵一樣健美,像黛玉一樣聰明,是一個介於薛、林之間的人物。
第一首里的「自是霜娥偏愛冷」、「秋陰捧出何方雪」,隱指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薛寶釵;「非關倩女亦離魂」、「雨漬添來隔宿痕」,隱指在苦戀中魂牽夢惹、沼漬不幹的林黛玉。第二首里,為「悲秋」而「斷魂」的是林黛玉。被「晶簾」隔破的花影,也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水中月」、「鏡中花」之類關於寶、黛愛情的判詞。相對的,花難尋偶、玉燭滴淚等句,也像是隱指寶釵未來的「寡居」生活。
湘雲的詩說了寶釵,又說了黛玉,也就等於說了她自己。雖然我們已無法知道曹雪芹如何寫她的結局的具體情節,但「湘江水逝楚雲飛」、「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詞已說明了她的結局同樣是凄慘的。她將像黛玉那樣為婚姻悲劇而哭泣,像寶釵那樣過孤寂無著的生活,當然情節不會雷同。
細細琢磨,可知曹雪芹為書中人物代擬的這些詩用了苦心,讀者不可忽略其寓意。因為這些詩既要詠物,又要加進寓意,兩面都要兼顧,詩意就要朦朧些,不會丁是丁、卯是卯那樣確定,所以我們理解時也不可太鑿。
❺ 贊海棠愛情詩句
沒見過海棠樹呢。。。
❻ 關於海棠的古詩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專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屬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6)海棠愛情詩擴展閱讀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
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❼ 愛情公寓5第20集找海棠的詩
《愛情公寓》五,第20集著海棠的時不知道是哪一句?
❽ 趙海棠的詩有哪些
小草渴求雨露,花兒盼望陽光,地球靜候彗星,我偷偷的看著你。雨露回滋潤小草,陽光答溫暖花朵,彗星親吻地球,我遠遠的看著你。小草承接雨露,花兒祝福陽光,地球告別彗星,我默默的看著你。
這是趙海棠的詩,趙海棠是《愛情公寓5》裡面新出現的人物,他和咖喱醬的感情問題也是愛五裡面的新鮮事物,因為兩個主人公的增加,愛情公寓裡面又有了不同的故事,有人說,趙海棠不止會寫詩,他還把生活過成了一首詩。他懂情人浪漫,也懂生活的浪漫。他曾以百種浪漫表白過大力,這只是情人浪漫。而他給一菲的房子傾注的創意,才是他真正的浪漫。是懂生活的浪漫。
趙海棠是一個永遠能從乏味生活中找出風情的人。而咖喱醬,真的不懂風情。她把生活過得很單薄,且無趣。她聽不懂詩無所謂,但她卻看不懂海棠的眼神。她只是覺得這首詩好聽,但她不知道詩里多深情。說到底,她不懂趙海棠。小草和雨露,花兒和陽光。呆傻的咖喱醬,孤獨的趙海棠。
❾ 海棠的花語
海棠花又名斷腸花、思鄉草,所以它廣為人知的一個花語就是遊子思鄉。除此之外它回還是皇室的園林花答卉,所以還有美麗富貴的花語。
此外,它還有一個花語是愛情的苦澀,能夠表達將要分別的男女之間的不舍之情。另外不少詩詞中也將它與美人相比,或者用它代指美女。
(9)海棠愛情詩擴展閱讀
相關寓意
1、美女:海棠花由於其花大色艷,因此被用來形容美麗女子。李隆基曾用海棠春睡來形容楊貴妃的睡醒時的樣子,蘇軾也曾用一樹梨花壓海棠形容老夫少妻。
2、離愁:海棠花的別名思鄉草,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季羨林先生在散文《海棠花》中,也是藉由它表達了自己的鄉愁。它既是作者對故鄉的回憶,也代表了每一個在外的遊子的離愁別緒。
3、尊貴:海棠是我國皇室的重要花卉,和玉蘭、牡丹、桂花配合種植,寓意著玉棠富貴。對前程有所期盼的人,也非常適合養它。
❿ 史湘雲的海棠詩的理解
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情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價通蘿薛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名家點評:
海棠詩社剛成立時,湘雲不在場。過後,寶玉特意把湘雲請來。湘雲來後,興頭極高,立即依韻和了如上兩首。
湘雲是十二釵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寶釵就要數到她。她像寶釵一樣健美,像黛玉一樣聰明,是一個介於薛、林之間的人物。
第一首里的「自是霜娥偏愛冷」、「秋陰捧出何方雪」,隱指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薛寶釵;「非關倩女亦離魂」、「雨漬添來隔宿痕」,隱指在苦戀中魂牽夢惹、沼漬不幹的林黛玉。第二首里,為「悲秋」而「斷魂」的是林黛玉。被「晶簾」隔破的花影,也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水中月」、「鏡中花」之類關於寶、黛愛情的判詞。相對的,花難尋偶、玉燭滴淚等句,也像是隱指寶釵未來的「寡居」生活。
湘雲的詩說了寶釵,又說了黛玉,也就等於說了她自己。雖然我們已無法知道曹雪芹如何寫她的結局的具體情節,但「湘江水逝楚雲飛」、「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判詞已說明了她的結局同樣是凄慘的。她將像黛玉那樣為婚姻悲劇而哭泣,像寶釵那樣過孤寂無著的生活,當然情節不會雷同。
細細琢磨,可知曹雪芹為書中人物代擬的這些詩用了苦心,讀者不可忽略其寓意。因為這些詩既要詠物,又要加進寓意,兩面都要兼顧,詩意就要朦朧些,不會丁是丁、卯是卯那樣確定,所以我們理解時也不可太鑿。
作者還寫湘雲「英豪闊大寬宏量」,則「也宜牆角也宜盆」的隱義是說她無論是在史家綺羅叢中受到嬌養,還是投靠賈府寄人籬下,都能處處順合環境,隨地而宜。其實,這正說明她缺乏黛玉那種叛逆性格。稱之為「闊大寬宏」,是作者的偏愛。凡此種種,要使每一首詩都多方關合、左右逢源,若非作者慘澹經營、匠心獨運,是很難臻於完美境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