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蘭花香的詞
❶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士家.''這句詩贊美了花中四君子什麼,什麼,什麼,
這首七言律詩既描繪了花中四君子中蘭花的形神姿色,又贊美了蘭花的品格與情回操。
出自於宋代楊萬里的答《三花斛三首右蘭花》,全篇如下:
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
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開頭兩句描繪其形色,同時「雪徑偷開」也是寫蘭花沐雪而開,言其凌寒傲雪的特點。三四兩句由寫蘭花的精神品格,先說蘭花沒有春風桃李的美麗嬌艷,緊接著從另一個角度說蘭花是花中隱士,寧願隱匿於深山密林幽谷之中,遠離世俗的喧囂,贊其高潔清雅脫俗之美。五六兩句以直接與間接相結合的手法寫蘭花的芳香。先正面贊其「香」 ,然後再以菊反襯其「香」。最後兩句是由蘭花自發議論,借蘭花自己的口表現蘭花的高潔與清雅。全詩表現手法靈活,寫作角度多變,韻味曲折,意蘊含蓄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❷ 有哪些關於贊美蘭花的詩詞
贊美蘭花的詩詞:《寫蘭》明·景翩翩道是深林種,還憐出谷香。不因風力緊,何以度瀟湘。
❸ 關於梅蘭竹菊詩句
梅蘭菊竹詩四首
梅
黃昏風雨斷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回樓。
蘭
聞香喜答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一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二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硃砂石畔笑秋風。
三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鍾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准天極也;純 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葯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並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台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謝謝!望採納哦!!!
❹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
蘭花午時則發幽之清香,滿一廳事,沁人心脾,令人如醉狀。
版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權珠。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❺ 贊美蘭花的詩句
1、《幽谷芳菲》——清代李鱔
淋漓如此寫芳菲,只少盆栽與石圍。
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譯文:蘭花始終靜靜地獨自綻放在幽谷中、山林間,淡淡地飄散著一縷縷怡人的清香,而山中樵夫夜歸時,恰好發現如草般開在山中無人欣賞的空谷幽蘭。
2、《蘭花》——明代劉伯溫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譯文:芬芳馥郁的蘭花開在無人能到的深山裡,美人喜歡它卻無法見到在,只好畫下它的樣子。
3、《題蘭花》——清代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 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譯文:蘭花的生長環境,在山頂,岩峰等等這種人跡罕至之處,蘭花開著,並散發著奇妙的香氣。蘭花的幽潔,不是沒有腳下的浮雲喧鬧,但是任浮雲來去,來的時候蘭花無意知會,去的時候也無意挽留。
4、《蘭花》——明代薛網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譯文:我喜歡蘭花,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顏色討好自然造化。蕭蕭的西風吹過,在寒冷的露水灑滿的深林中,即使沒有人欣賞,蘭花也依舊開放並散發著幽幽的芬芳。
5、《題楊次公春蘭》——宋代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❻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有哪些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有:
《三月三日絕句》吳嘉紀 (明末清初)
船頭昨夜雨如絲,沃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顧夫人畫蘭》 朱彝尊(清)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馮女郎畫蘭》 王士慎(清)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墨蘭》 石濤 (清)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墨蘭》 唐珙(元)
瑤階夢結翠宜男,誤墮仙人紫玉簪。
鶴帳有春留不得,碧雲扶影下湘南。
《秋蘭》 愛新覺羅.玄燁 (清)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
昔人稱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愛新覺羅.玄燁 (清)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詠幽蘭》 愛新覺羅.玄燁 (清)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詠懷》 程 樊(清)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冬蘭》 曹 寅(清)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❼ 說出中國的十大名花,並說出他們的花語
梅花:迎寒綻,與雪爭白
梅花為十大名花之首,「歲寒三友」之一(松、竹、梅),號稱花中君子。別名:春梅、干枝梅、紅綠梅,在我國有晉、隋、唐、宋、元五大古梅,早在詩經中就有梅的記載。隋唐時期植梅、詠梅風極盛。宋代文學家、園藝家范成大等的《梅譜》是世界上梅花專著。宋代詩人陳亮為梅寫詩:「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嚴冬百花凋謝,唯有梅花迎寒綻,與雪爭白,有踏雪尋梅之說。
蘭花:天下第一香
蘭花以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一枝在室,滿屋飄香。古人贊曰:「蘭之香,蓋一國」,故有「國香」的別稱。
中國自古以來對蘭花就有看葉勝看花之說。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菊花:花中君子
菊花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菊花雋美多姿,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徵視為國萃受人愛重。
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如菊花與喜鵲組合表示「舉家歡樂」;菊花與松樹組合為「益壽延年」等,在民間應用極廣。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又名芙蕖、蓮花。葉圓似盤,高出水面,水珠凝聚,酷似水銀;花於夏日開放,花色多種,冰清玉潤,紅暈如脂。曹子建曾以「荷出綠波」來形容洛神的美,加以亭亭玉立,兼具芳香,又被稱為花中君子。宋人周敦頤特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牡丹:國色天香
牡丹,國色天香,一直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從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為「國色天香」。牡丹統領群芳,地位尊貴。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人們傾城觀花的盛況。
桂花:九里飄香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常把桂樹和月亮聯系在一起,編織了不少神話。尤其是吳剛伐桂的故事,一直成為膾炙人口的美談。由於傳說月中有桂,古代便稱月亮為「桂魄」。
桂樹花發於秋。我國古人又常用它來贊喻秋試及第者,稱登科為折桂。其後以月中有桂,故又謂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為登蟾宮。於是,「蟾宮折桂」,便成為舊中國人們仕途得志、飛黃騰達的代名詞。
外國人還把桂看做是一種崇高和榮譽的象徵。在古希臘的神話中,桂是用來獻給科學和藝術之神「阿伯隆」的「聖物」。古希臘人還用桂葉編織成花冠,稱為桂冠,授予才華卓越的詩人或競技能手。
山茶花:天真爛漫
山茶花是雲南省的「省花」,盛開時如火如荼,燦如雲霞,深受人們喜愛。她的花語是:理想的愛和謙讓。
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際開放,勃勃生機為春天的到來傳遞著信息。明代詩人楊慎曾作詞詠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處處齊開了,艷李妖桃到壓倒,樁點花,園林處處紅雲島」。
它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圓之中。山茶不像樁一樣,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生命結束。
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謝方式,不就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一樣嗎?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
在幾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紅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覺得溫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種在庭園中也能讓人欣賞她淡淡的花香。
杜鵑:花中西施
杜鵑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映山紅是杜鵑花的別稱,杜鵑花開之時,像灼灼火焰,鋪滿山崗,氣勢壯觀,惹人喜愛,人們也以杜鵑花為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徵。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特別偏愛杜鵑花,他曾以人喻花,直接稱贊杜鵑花:「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宋代詩人楊萬里也曾禮贊過杜鵑花:「何須名宛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濃。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水仙:純潔與吉祥
水仙花的中國花語有兩說:一是「純潔的愛情」,專用於婦女,贊揚其品德,對民風起著積極作用。。二是「吉祥」,用於親友及其家庭,祝願走好運。
水仙花玉質冰肌、清秀俊逸、高雅脫俗,無怪乎古人譽之為「凌波第一花」。宋朝黃庭堅有「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的詠水仙詩句,故後人又稱水仙為「凌波仙子」。人們又因水仙在嚴寒大雪中,尤能開花吐艷,濃香四襲,故又名為「雪中花」。
在古代詠水仙的詩中,也常提到洛水和洛神,「偶向殘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江妃方欲凌波去,漢女初從解佩歸」,「風流誰是陳思客,想像當年洛水人」。清韻、幽雅、芳香的水仙花,又將在歲末寒冬百花凋零之時,瀟灑飄逸地為人們送去縷縷清香。
月季:花中皇後
在婿紅奼紫的百花園中,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色,芳香酸郁,四時常開,不負「花中皇後」之名,深受人們喜愛。無數詩人文士,都用一些優美的詩句來贊頌月季。宋代徐積《詠月季》詩曰:「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葉里深藏雲外碧,枝頭常借日邊紅,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葉風,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賣花翁。」
❽ 請問:有贊美蘭花的名句
1、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唐·韓愈《幽蘭操》
譯文: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
2、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北宋·蘇軾《題楊次公春蘭》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3、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唐·李白《古風·孤蘭生幽園》
譯文:孤獨的蘭生長在幽深的園子里,各種雜草一起把它掩沒。雖然春日陽光曾將它關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傷。
4、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唐·李白《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譯文:寄您一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5、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清·鄭板橋《題畫蘭》
譯文:蘭花生長在山岩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❾ 以清平樂為詞牌名,寫一首詞
清平樂 花
花兒盛開,
美麗可贊嘆。
紅橙黃綠情藍紫,
各形各顏色。
梅花凌寒盛開,
蘭花幽芳高潔;
竹兒人爭寶之,
菊花凌霜自行。
加加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