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草的形狀
Ⅰ 蘭花木紋草如何分辨
1、觀察根部
蘭草進行識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根據其根部進行判斷,蘭草的根系是呈現為蚯蚓形狀的,又像是盤旋彎曲的龍,所以它又被叫做龍根,看到蘭草後將其挖出觀察根部是否是蚯蚓狀的就可以了。
2、葉片形狀
蘭草的莖干是呈現為直立形狀的,並且其莖乾的顏色多為紅紫色和綠色。在山上採摘野生蘭草時,也可以將其莖幹部位進行觀察,看其是否為綠色或者紅紫色,並且保持直立狀態,從而進行蘭草的有效識別。
Ⅱ 蘭花草和蘭花的區別
1、種屬: 蘭花 草是鴨拓草科屬的植物,而蘭花是蘭科蘭屬植物。2、外觀:蘭花草的花色是藍色,每朵花有2片花瓣,而蘭花的花色眾多卻沒有藍色,每一朵花上有6片花瓣。3、分布地區:蘭花草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而蘭花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蘭花草和蘭花有什麼不同
1、植物種屬
蘭花草是一種在熱帶地區生長的植物,一般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地區才會出現,其中在西南地區的分布最為廣泛,而蘭花幾乎在我國所有省市都能見到,雲南、四川等地的蘭花種類最多。
Ⅲ 蘭花的外形特徵
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常與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
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左右對稱、唇瓣、花粉塊和合蕊柱是蘭科植物的基本特徵:花粉成塊的特徵卻有些例外,除擬亞蘭科和杓蘭亞科沒有,其他大部分蘭科植物還有花粉塊柄。
(3)蘭花草的形狀擴展閱讀:
蘭花生長習性
蘭花最佳生長溫度是18--30攝氏度,5攝氏度以下,35攝氏度以上生長緩慢,生殖生長期為5--18攝氏度。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創造一個適於蘭花生長的逐部濕度小氣候,室內安裝噴霧器和濕度計。
葉質地較厚,表面有角質層保護,因此,蘭葉不消耗大量水分。蘭的假鱗基和肉質根能貯藏一定的養分和水分,因此較能耐旱。除發根、發芽期,快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外,其他時間消耗水分較少。若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積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爛根。
水多亦會造成蘭葉細胞壁充水,葉面氣孔張開,造成內含養分淡薄,進而造成組織纖弱,生長不良,產生病害。蘭花是"喜雨而畏潦,喜潤而畏濕"。由於春、夏、秋、冬空氣濕度不同,蘭花生長速度不同,對水分要求也不同。
Ⅳ 出奇花的蘭草葉形是什麼
出奇蘭草的葉子呈長橢圓形或是披針形葉子的表面很光滑,邊緣具有細齒;蘭花的葉子呈兩列分布,形狀有帶狀或是狹橢圓形。
蘭草的葉子長大約6到12厘米,寬大約2.5到4.5厘米,葉柄長1到1.5厘米。莖和葉子的兩面都很光滑,邊緣具有不規則的細齒或是不規則的粗齒。
蘭花的葉子從幾枚到多枚,通常生長在假鱗莖或是下部關節上,呈兩列,形狀有帶狀、狹橢圓形或是倒披針形,基部的鞘很寬闊。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及陝西。日本、朝鮮也有。野生罕見,栽培者多。野生者生路邊灌叢及山溝路旁。
全株及花揉之有香味,似薰衣草。湖南長沙西漢初年馬王堆古墓中曾發現有該種植物保存完好的瘦果及碎葉殘片。葯用全草,性平,味辛,利濕,健胃,清暑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蘭草
Ⅳ 蘭花是怎樣的
蘭花是附生或者地生的草本植物,莖是假鱗莖,形狀多是卵球形、橢圓形和梭形,假鱗莖底部還會抽生出一支或者多支花葶。葉子也是從假鱗莖的基指巧部生長出來,一般呈現出帶狀,部分是倒披針形或者狹橢圓形。蘭花的花主要由花萼和花瓣組成,則擾外層的是花萼,里層的是花瓣,內層通常只有三片,下部的一片化作唇瓣。養育蘭花時養蘭環境要通透敞亮,通風性要好,能在室外養就在室外,不要在室內悶著,室外孫逗旦露養蘭草會長得健壯許多,不容易生病。
Ⅵ 蘭花草是什麼樣子的
蘭花草蘭花草,其本意為植物名,也稱竹葉草、鴨跖草。蘭花草還有專另外三層意思:一是指專輯名屬《蘭花草》;二是指詩歌名稱;三是指辭賦家金學孟先生所用筆名:蘭花草。
一、蘭花草:一種草本植物。
◆蘭花草別名為竹葉草、鴨跖草;科屬:鴨跖草科、鴨跖草屬。形態與分布: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下部匍匐,節上生根。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鈍,兩面多少被柔毛,無柄或近無柄;葉鞘筒狀抱莖。苞片具柄、折疊、基部不連合。聚傘花序2個,每個花序1-3朵花,花略伸出苞片;萼片3片、膜質、綠色;花瓣3片,上方2片深藍色,卵形,下方1片白色;發育雄蕊3枚。子房淡綠色,蒴果長圓形,2室,每室種子2粒。分布我國至朝鮮、日本、俄羅斯和北美洲。校園常見野草,生於陰濕處。
◆與蘭花草 同屬常見還有飯包草(C.benghalensisL.),主要區別是:多年生草本,苞片基部連合成漏斗狀或風帽狀,基部圓形或漸狹下延而成柄狀;花瓣3片、藍色、後方2片多少連合;子房3室,其中2室各具種子2粒,室背開裂,另一室不開裂,1粒種子。
Ⅶ 怎樣識別名貴的蘭草
草質草形,荷瓣葉直立、斜立(也有其它葉形,如大富貴[下山時怎樣不知]),較厚糯,葉收放好(代表有翠蓋),摸上去手感有彈性,(邊葉收放好,常抱其它葉柄),葉腳光亮寬,緊抱葉柄,葉邊鋸刺細,明亮有的看上去無刺,中心葉放得較高,鈍圓者更好,中脈粗明亮者舌大,如果符合的特徵越多,出荷的概率越高.(所見下山荷代表:縉雲下山新荷)
梅瓣草山上多弓形,魚肚葉,色澤光亮,糯感強,(質地細膩,新草色翠)手感葉有彈性,(有質感,不像摸到薄紙一樣軟綿綿的),葉尖尖,葉成U或V形,鋸刺較粗(也有稍粗的)而且與葉成垂直(觀察老銘品可見),中心葉葉尖處有V形,邊葉弓度好,魚肚形且收根好,葉腳薄硬,(看上去有干凈感,手摸葉腳尖有刺痛感),新鮮的可看到(葉腳尖)有白頭,(綠彩,有的綠彩比葉綠還好看)新芽有白頭,(白頭下有紅彩)白頭多者,雄蕊化強,根細圓.(所見下山梅瓣7、8棵,基本有此特徵)
水仙瓣多直立、斜立,(質地細膩,新草色翠居多)葉有強度,手感彈性強,但不硬,為魚肚葉,葉邊刺較粗,垂直生,中心葉(葉尾)刺更明顯,有奶葉的較少,葉腳較長,(薄而有彈性),也有白頭,根較細圓,短.(所見下山水仙較多,多為以上特徵)
蝴蝶奇花類,葉形都有,弓形草佔多,蝴蝶關鍵看葉刺,中脈,外蝶,葉尾刺較粗,斜生,兩邊都有,中脈偏得多者,蝶化大,葉腳有白頭但不同於雄蕊化的白,是有透明感的白,梅仙是乳白色,新芽相同;蕊蝶葉刺一邊生,在葉尾部較粗,白頭與外蝶同;奇花多瓣在中脈有刺者,(鼻有變異、對稱性好、瓣有蝶化者大多穩定),多瓣蝴蝶除有蝴蝶特徵外,葉形有變化,葉尾有擺的,(波浪葉、扭曲),有龍形的,有多徑脈的,有葉上葉等等,這類花的根有叉的也有,根內的徑有的偏向一邊.
Ⅷ 山上名貴蘭草怎樣區分
花瓣,花色分
Ⅸ 蘭花草是鴨拓草嗎
蘭花草不是鴨拓草。
鴨跖草,是鴨跖草科鴨跖草屬植物。
蘭花,是蘭科、蘭屬植物。
蘭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花葶側生或發自假鱗莖基部,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至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我國十大名花之四。
Ⅹ 出奇花的蘭草葉形是什麼樣的
出奇蘭草的葉子呈長橢圓形或是披針形葉子的表面很光滑,邊緣具有細齒;蘭花的葉子呈兩列分布,形狀有帶狀或是狹橢圓形。如下圖:
(10)蘭花草的形狀擴展閱讀:
蘭草的葉子呈長橢圓形、披針形或是長橢圓狀披針形,長大約6到12厘米,寬大約2.5到4.5厘米,葉柄長1到1.5厘米。莖和葉子的兩面都很光滑,邊緣具有不規則的細齒或是不規則的粗齒。
蘭花的葉子從幾枚到多枚,通常生長在假鱗莖或是下部關節上,呈兩列,形狀有帶狀、狹橢圓形或是倒披針形,基部的鞘很寬闊。
蘭草有頭狀花序,大多生長在莖頂以及枝端,排列成復傘狀花序,花序的直徑在3到6厘米。而蘭花是總狀花序,具有多數花,花是兩側對應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