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耕雲畫荷花
『壹』 儒林外史 概括每章節的內容
1、王冕家境貧寒,善畫荷花。京官危素想見他,因不願結交官紳,又恐受害,遂遠走山東。後山東洪災,於是回鄉。奉養母親送了終,正值元末明軍起義,朱元璋取了天下,為避免入仕,歸隱會稽山。
2、薛家集上的鄉紳商討春節期間舉辦龍燈會的事情。期間提到要給孩子們請一個教書先生。夏總甲推薦60餘歲的周進。宴請周進時請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間作弄周進,並說夢見好兆頭才中的秀才。
3、周進的姐夫等人可憐周進,湊錢替他捐了個監生,得以直接考舉人,考中,後來又考中進士,任廣東學道。遇范進考秀才,因可憐他而錄取。後又考中舉人。張鄉紳來結交,贈與銀子及房子。本篇體現了文人們皓首窮經追求仕途及趨炎附勢的變態心理。
4、范進的母親忽然得到闊綽的房子及家飾,興奮過度而亡。范進服喪三年後,張靜齋與他一起去拜訪高要縣湯知縣,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5、唐知縣處理完回民的案子,有倆人來告嚴貢生,一個告嚴貢生搶奪別人的豬,一個是嚴貢生強要別人的利錢,知縣下令拿人。嚴貢生畏罪而逃。他哥哥嚴監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錢賠償的賠償,打點的打點。
6、嚴監生病故。趙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議如何發送,嚴監生的大哥嚴貢生科舉回來,卻不顧弟弟的死,不僅不安排喪事,反倒為了兒子的親事去了省城。趙氏的兒子後來又病亡,王德給嚴貢生寫信讓其回來,商議立嗣的事。此時嚴貢生在省城接親。
7、范進去拜見恩師周進。因范進要去山東任學道,周進叮囑范進到山東後關注荀玫使其進學。其時荀玫已同王惠共同考中。兩人遇到了算命先生陳禮,並為王惠的前途算了一卦。
8、王惠回省城後,正遇朝廷下令補南昌知府缺,於是上任。到南昌後,故意不肯接印,直到蘧太守送了銀子才正式就職。後來寧王反叛,攻下南昌,王惠降順。
9、婁公子兩人回省城的路上,看到了為其家族看墳的僕人鄒吉甫的兒子鄒三,自言在附近住。婁氏公子於是進家看望。席中得知楊執中因替人管賬有虧空,被下了監獄。婁氏公子決定救人。回到家後,叫家僕晉爵帶銀子去縣里講清,攝於婁府的家威,知縣放了楊執中。
10、婁氏公子二次仍未找到楊執中,返回途中遇到了魯編修。談到楊執中時,魯編修不以為然。幾日後,陳禮來訪。此時蘧公孫住在婁府,陳禮是為魯家的女兒提親。蘧老太爺來信讓婁氏公子酌情辦理。按魯編修的意思,蘧公孫入贅魯家。擇吉日,辦了婚事。
11、婚後,魯小姐才貌雙全,而蘧公孫的文采學識很一般,卻也無可奈何。鄒吉甫來到婁府,又談到了楊執中,決定再次去拜訪。見面後,相談甚歡。
12、婁氏公子正要去拜訪權勿用時,新到任的魏老爺來訪。看到瑣事繁多,楊執中建議讓僕人帶書信去請。途中僕人了解到權勿用是個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人。寫了兩封書信權勿用才來到婁府。並帶來一個俠客。
13、蘧公孫遇到開辦幫人補習學問的課堂的馬純上,聽他大談升學的竅門,很受啟發。婁家的僕人宦成與蘧家的丫鬟雙紅私通,帶著原先王惠丟在蘧老太爺家的箱子跑了。
14、經過討價還價,馬純上出了92兩銀子,並替蘧公孫寫了給雙紅贖身的文書,方把贓箱取回來。而差人則拿了其中的大部分銀子。宦成與雙紅遠去他鄉。事情理清後,馬純上去了杭州。到杭州後,一連幾日,四處遊玩,直到在丁家祠遇到了一位「仙人」,名叫洪憨仙。
15、仙人了解到馬純上當前窘迫,有意周濟。給了幾塊黑煤,馬純上帶回家中用火一煉即成了銀子。仙人又請有錢的胡公子出銀萬兩,用以准備煉丹的物料,說是四十九日後即可練出「銀母」,到時可點石成金。隨後,仙人卻「駕鶴西去」。
此文出自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
(1)糜耕雲畫荷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
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吳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
由於不善於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後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
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顧雲《吳敬梓傳》),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於飢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他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小說。小說形象地刻畫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階層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爛的現狀。它透過人生百態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祿的觀念、官僚制度、人倫關系和整個社會風氣。
作者從揭露科舉制度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惡的靈魂入手,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偽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靈魂的扭曲。
吳敬梓的諷刺顯然給了封建社會有力的一擊,宣洩了大多數心有同感的讀書人對人性卑劣、社會黑暗的控訴。
作者簡介:
吳敬梓(1701—1754年),清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諸生。早年生活豪縱,後家業衰落,移居江寧。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託病不赴,窮困以終。工詩詞散文,尤以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等。
『貳』 找迴文詩
人 過 大 佛 寺
寺 佛 大 過 人
郎 中 王 若 儷
儷 若 王 中 郎
客 上 天 然 居
居 然 天 上 客
賢 出 多 福 地
地 福 多 出 賢
僧 游 雲 隱 寺
寺 隱 雲 游 僧
人 中 柳 如 是
是 如 柳 中 人
雨 滋 春 樹 碧 連 天
天 連 碧 樹 春 滋 雨
風 送 花 香 紅 滿 地
地 滿 紅 香 花 送 風
艷 艷 紅 花 隨 落 雨
雨 落 隨 花 紅 艷 艷
水 水 山 山 處 處 明 明 秀 秀
秀 秀 明 明 處 處 山 山 水 水
晴 晴 雨 雨 時 時 好 好 奇 奇
奇 奇 好 好 時 時 雨 雨 晴 晴
春 回 先 富 村
村 富 先 回 春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
潺 潺 碧 水 碧 潺 潺
處 處 紅 花 紅 處 處
重 重 綠 樹 綠 重 重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
聲 聲 笑 語 笑 聲 聲
霧 鎖 山 頭 山 鎖 霧
天 連 水 尾 水 連 天
雪 嶺 吹 風 吹 嶺 雪
龍 潭 活 水 活 潭 龍
鳳 落 梧 桐 梧 落 鳳
珠 聯 璧 合 璧 聯 珠
油 燈 少 燈 油
火 柴 當 柴 火
靜 泉 山 上 山 泉 靜
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
香 山 碧 雲 寺 雲 碧 山 香
黃 山 落 葉 松 葉 落 山 黃
秀 山 輕 雨 青 山 秀
香 柏 鼓 風 鼓 柏 香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帖翰林書
風送花香紅滿地
雨滋春樹碧連天
倒讀又成一聯:
天連碧樹春滋雨,
地滿紅香花送風。
暮天遙對寒窗霧
霧窗寒對遙天暮
虞美人(順讀)
王文甫(宋)
黃金柳嫩搖絲軟,
永日堂空掩。
卷簾飛燕未歸來,
客去醉眠倚枕殢殘杯。
眉山遠拂青螺黛,
整整垂雙帶。
水垂香熨窄衫輕,
瑩玉碧溪春溜煙波橫。
虞美人(逆讀)
王文甫(宋)
橫波煙溜春溪碧,
玉瑩輕衫窄。
熨香垂水帶雙垂,
整整黛螺青拂遠山眉。
杯殘殢枕倚眠醉,
去客來歸未。
燕飛簾卷掩空堂,
日永軟絲搖嫩柳金
卜運算元(順讀)
董以寧(清)
明月淡飛瓊,
陰雲薄中酒。
盡收盈盈舞絮飄,
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
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
淡淡煙垂岫。
卜運算元(逆讀)
董以寧(清)
岫垂煙淡淡,
窗映雪亭亭,
看回瘦骨玉山青,
寒風晚浦晴。
咒鷗輕點點,
飄絮舞盈盈,
收盡酒中薄雲陰,
瓊飛淡月明。
天凈沙
白樸(元)
鶯鶯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
停停當當人人
這是疊字詞
菩薩蠻
蘇軾(宋)
嶠南江淺紅梅小
小梅紅淺江南嶠
窺我向疏籬
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離別惜殘枝
枝殘惜別離
--------------------------------------------------------------------------------
-- 作者:張珏
-- 發布時間:2006-3-22 20:39:20
--
《夫妻互憶》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隔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子。
秋夜聽雨
聚愁亂絮驚飛雨,雨飛驚絮亂愁聚。
醒怕更聲聽,聽聲更怕醒。
重寒秋入夢,夢入秋寒重。
人間此消魂,魂消此間人。
代朱杏孫有一首《虞美人》詞,詞本身是迴文,同時又能標點為七言律詩,亦可倒讀,可資欣賞。詞雲:
孤樓倚夢寒燈隔,細雨梧窗逼。冷風珠露撲釵蟲,絡索玉環,圓鬢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悄,影對疏欄小。院空蕪綠引香濃,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倒讀也是調寄《虞美人》,但韻腳變了:
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綠蕪空院小欄疏,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 瓏玲鳳鬢圓環玉,索絡蟲釵撲。露珠風冷逼窗梧,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此詞重新標點,可成七律一首:
孤樓倚夢寒燈隔,
細雨梧窗逼冷風。
珠露撲釵蟲絡索,
玉環圓鬢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悄,
影對疏欄小院空。
蕪綠引香濃冉冉,
近黃昏月映簾紅。
倒讀則為:
紅簾映月昏黃近,
冉冉濃香引綠蕪。
空院小欄疏對影,
悄妝殘粉薄凝膚。
瓏玲鳳鬢圓環玉,
索絡蟲釵撲露珠。
風冷逼窗梧雨細,
隔燈寒夢倚樓孤。
由於字數、格律限制,如此回環誦讀皆可成文的詩詞頗不多見,可見作者構思之巧了。
--------------------------------------------------------------------------------
-- 作者:張珏
-- 發布時間:2006-3-22 20:40:11
--
迴文詩
含笑蘭園、吟綠軒、追雲居、同心蘭園
正文:
風荷唱蛙夏鳴暑,滿園珍奇帶笑含。
融融日暖春江曲,弦管和詠吟綠軒。
鴻孤傲野秋夜月,居雲追夢蝶翩翩。
同心克寒冬剪雪,蘭品精粹國威揚。
迴文:
揚威國粹精品蘭,雪剪冬寒克心同。
翩翩蝶夢追雲居,月夜秋野傲孤鴻。
軒綠吟詠和管弦,曲江春暖日融融。
含笑帶奇珍園滿,暑鳴夏蛙唱荷風。
《題金山寺迴文體》:
東坡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寫出了鎮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曉兩種景緻。
順讀、倒讀意境不同,可作為兩首詩來賞析,如果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倒讀詩文如下: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構思奇特,組織巧妙,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
夏 蓮
夏蓮是憶回嬈嬌,
香風輕送傳遙遙。
野老識得此花高,
愛向中池自遙飄。
飄搖自持終鄉愛,
高花此得識老野。
遙遙傳送清風香,
嬌嬈回憶是蓮夏。
和梅花迴文詩
鄙人畫畫畫天下,
畫畫天下雪後花。
雪後花殘香不謝,
殘花不謝鄙人畫。
似有故人來
山人醉詩詠雪梅,
詩詠雪梅綻嫩蕊。
梅綻嫩蕊迎春風,
蕊迎春風山人醉。
日月璀霖沐雪梅,
霖沐雪梅舉香蕾,
梅舉香蕾競物華,
蕾競物華日月璀。
吾心隨風羨雪梅,
風羨雪梅盛意追,
梅盛意追逐鏡花,
追逐鏡花吾心隨。
雪夜梅花潔若水,
花潔若水融春寐,
水融春寐暖春夢,
寐暖春夢雪夜梅。
我說好愛迎春雪,
愛迎春雪妝新梅,
雪妝新梅花似你,
梅花似你我說好。
山 寺 明 月 圖
悠悠綠水傍林偎,
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林古樹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鷗飛滿浦漁舟泛,
鶴伴閑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
流溪遠棹一篷開。
蘇東坡詠金山銷江迴文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
遠浦漁舟掉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
檻對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
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
碧峰千點數鷗輕。
--------------------------------------------------------------------------------
-- 作者:張珏
-- 發布時間:2006-3-22 20:42:03
--
四季迴文詩
佛印長歌
野野 鳥鳥 啼啼 時時 有有 思思 春春 氣氣 桃桃 花花 發發 滿滿 枝枝 鶯鶯
雀雀 相相 呼呼 喚喚 岩岩 畔畔 花花 紅紅 似似 錦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麗麗 山山 前前 煙煙 霧霧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源源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處處 好好 追追 游游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潔潔 玲玲 瓏瓏 似似 墜墜 銀銀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雙雙 蝴蝴 蝶蝶 飛飛 來來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里里
鳥鳥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為為 憶憶 春春 光光 好好 楊楊 柳柳 枝枝 頭頭
春春 色色 秀秀 時時 常常 共共 飲飲 春春 濃濃 酒酒 似似 醉醉 閑閑 行行
春春 色色 里里 相相 逢逢 竟竟 憶憶 游游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歸歸
去去 來來 休休 役役
解讀如下:
野鳥啼,野鳥啼時時有思。
有思春氣桃花發,春氣桃花發滿枝。
滿枝鶯雀相呼喚,鶯雀相呼喚岩畔。
岩畔花紅似錦屏,花紅似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麗,秀麗山前煙霧起。
山前煙霧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源水。
浪促潺源水景幽。
景幽深處好,深處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潔,梨花光皎潔玲瓏。
玲瓏似墜銀花折,似墜銀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雙雙蝴蝶飛來到,蝴蝶飛來到落花。
落花林里鳥啼叫,林里鳥啼叫不休。
不休為憶春光好,為憶春光好楊柳。
楊柳枝頭春色秀,枝頭春色秀時常。
時常共飲春濃酒,共飲春濃酒似醉。
似醉閑行春色里,閑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竟憶游山水,竟憶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歸去來,歸去來休休役役。
四季迴文詩
佛印長歌
野野 鳥鳥 啼啼 時時 有有 思思 春春 氣氣 桃桃 花花 發發 滿滿 枝枝 鶯鶯
雀雀 相相 呼呼 喚喚 岩岩 畔畔 花花 紅紅 似似 錦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麗麗 山山 前前 煙煙 霧霧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源源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處處 好好 追追 游游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潔潔 玲玲 瓏瓏 似似 墜墜 銀銀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雙雙 蝴蝴 蝶蝶 飛飛 來來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里里
鳥鳥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為為 憶憶 春春 光光 好好 楊楊 柳柳 枝枝 頭頭
春春 色色 秀秀 時時 常常 共共 飲飲 春春 濃濃 酒酒 似似 醉醉 閑閑 行行
春春 色色 里里 相相 逢逢 竟竟 憶憶 游游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歸歸
去去 來來 休休 役役
解讀如下:
野鳥啼,野鳥啼時時有思。
有思春氣桃花發,春氣桃花發滿枝。
滿枝鶯雀相呼喚,鶯雀相呼喚岩畔。
岩畔花紅似錦屏,花紅似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麗,秀麗山前煙霧起。
山前煙霧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源水。
浪促潺源水景幽。
景幽深處好,深處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潔,梨花光皎潔玲瓏。
玲瓏似墜銀花折,似墜銀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雙雙蝴蝶飛來到,蝴蝶飛來到落花。
落花林里鳥啼叫,林里鳥啼叫不休。
不休為憶春光好,為憶春光好楊柳。
楊柳枝頭春色秀,枝頭春色秀時常。
時常共飲春濃酒,共飲春濃酒似醉。
似醉閑行春色里,閑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竟憶游山水,竟憶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歸去來,歸去來休休役役。
紅箋短寫空深恨,錦句新翻欲斷腸。
風葉荷殘驚夢蝶,戍邊回雁寄情郎。
丈夫將妻子的來詩反復讀著,竟也讀出首新七絕:
郎情寄雁田邊戊,蝶夢驚殘荷葉風。
腸斷欲翻新句錦,恨深空寫短箋紅。
原來此詩順讀、倒讀均可成為細膩感人、構思奇巧的詩篇。
清人張淮有一首《曉行》:
殘月落溪灣,遠行客船還。
寒鴉宿古樹,靜水咽空山。
巒翠露深淺,嶺雲分曲彎。
丹霞映赤日,曉霧愛躋攀。
倒讀也成一首五言律詩。請你理解上詩的意思,再將其背出,然後不看原詩,倒背出來。
作迴文詩已屬不易,用迴文填詞譜曲更勝一籌。有《卷簾燕兒落》:
難離別,情萬千。
眠孤枕,愁人伴。
閱庭小院深,關河傳信遠。
魚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腸斷。
倒讀則成:
斷腸中,月明看。
南天雁,和魚遠。
信傳河關深,院小庭閑伴。
人愁枕孤眠,千萬情,別離難。
『叄』 古人哪位窮苦農家孩子因畫荷花而成才
王冕。他學畫荷花故事出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
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嵌□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在諸暨縣鄉村居住;七歲時死了父親,他母親做些針黹,供給他到村學堂里去讀書。看看三個年頭,王冕已是十歲了。母親喚他到面前來,說道:「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年歲不好,柴米又貴,這幾件舊衣服和些舊傢伙,當的當了,賣的賣了;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針黹生活賺來的錢,如何供得你讀書?如今沒奈何,把你雇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幾錢銀子,你又有現成飯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說的是。我在學堂里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讀書,依舊可以帶幾本去讀。」當夜商議定了。
第二日,母親同他到隔壁秦老家,秦老留著他母子兩個吃了早飯,牽出一條水牛來交給王冕。指著門外道:「就在我這大門過去兩箭之地,便是七柳湖,湖邊一帶綠草,各家的牛都在那裡打睡。又有幾十棵合抱的垂楊樹,十分陰涼;牛要渴了,就在湖邊上飲水。小哥,你只在這一帶玩耍。我老漢每日兩餐小菜飯是不少的;每日早上,還折兩個與你買點心吃。只是百事勤謹些,休嫌怠慢。」他母親謝了擾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門來,母親替他理理衣。說道:「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望。」王冕應諾,母親含著兩眼眼淚去了。
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黃昏,回家跟著母親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回家,遞與母親。每日點心錢,他也不買了吃;聚到一兩個月,便偷個空,走到村學堂里,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蔭樹下看。
彈指又過了三四年。王冕看書,心下也著實明白了。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綠草地上坐著。須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了一回,心裡想道:「古人說:『人在圖畫中』其實不錯!可惜我這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他幾枝,也覺有趣!」又心裡想道:「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自此,聚的錢,不買書了;託人向城裡買些胭脂鉛粉之
類,學畫荷花。初時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只多著一張紙,就像是湖裡長的;又像才從湖裡摘下來貼在紙上的。
鄉間人見畫得好,也有拿錢來買的。王冕得了錢,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一傳兩,兩傳三,諸暨一縣都曉得是一個畫沒骨花卉的名筆,爭著來買。到了十七八歲,不在秦家了。每日畫幾筆畫,讀古人的詩文,漸漸不愁衣食,母親心裡歡喜。這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
『肆』 儒林外史故事簡介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批認為「學而優則仕」的學子。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垂髫考到白發蒼蒼,就是為了要考取功名;還有一些貪官污吏,為了搜刮民脂,不惜犧牲百姓,還高談「三年清知府,十萬百花銀」等等。
小說從元末明初寫起,一直寫到明萬曆四十四年,前後歷時約二百四十八年。正文從第二回開始,故事發生在明代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約一百二十年;結束於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發生在萬曆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一年。前後歷經一個朝代的興衰。
(4)糜耕雲畫荷花擴展閱讀:
《儒林外史》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是很高的,充分顯示出了作者觀察生活的深入和諷刺的天才。它所接觸的面很廣,對於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爛,對於滿清統治者的殘暴和陰險,對於當時士大夫階級散中科舉、追求功名的丑態都進行了無情的暴露和有力的抨擊。
吳敬梓所以選取這個主題,是因為滿清統治者由於害怕漢人反杭,極力要撲滅人民的民族思想和愛國精神,所以對於讀書人除了實行高壓政策和恐怖政策——焚毀書籍,大興文字獄以外,還提倡程朱理學,獎勵考據學派,開設博學鴻詞科,編纂大部頭書籍,以及實行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
藉此來收買人心,籠絡士子,統制文化,阻止進步思想的發展和傳播,而其中為害最大,流毒最深,收效最著的羈靡政策,就是罪惡的科舉制度。
『伍』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荷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可以將其送給身邊心靈美好的女孩子,表達贊美,而且荷花又叫青蓮,象徵著兩袖清風的人,下面看看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1
一、荷花的介紹
荷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1、荷花是多年生長水生物草本植物,是最歷史悠久的雙子葉植物之一,另外又具備單子葉植物的一些特點。荷花是水生花卉,喜溫相對性平穩的寧靜淺水區、湖沼、澤地、水塘,是其適生地黃。荷花還十分喜陽,生長期必須全陽光照射的自然環境。荷花極不抗蔭,在半蔭處生長發育便會主要表現出明顯的向光性。
2、荷花是在我國的傳統式名貴花卉,花葉子秀氣,花香四溢,泌人心脾。有迎烈日而不畏,出污泥而不染的氣場。因此荷花在大家心中中是心靈美的化身為,吉祥如意豐興的徵兆,是佛家中崇高潔靜的名物,也是友情的種子。
二、荷花的花語
1、荷花的象徵實際意義花的寓意:清正、忠貞純真、信念,忠誠和感情
2、不一樣類型荷花的花語:銀荷花—喪失期待、逐漸欠缺的愛、希望被遺棄;紫銀荷花—悄悄地摯愛,特性暗;嘉峪關市荷花—感情的愉悅,特性光;雪片蓮—純潔的心;陸荷花—斥責。
三、荷花的象徵實際意義
1、稱做漂亮美女
早在3000很多年前的《詩經》中,便有將荷花比成漂亮美女的記述。《國風·陳風·澤陂》講到:「彼澤之波,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寢寐潛山,涕淚滂沱。」描繪一小伙將荷花比成久已欽慕的漂亮美女,很久無法看到,憂傷得了不得。現如今醒著入睡,淚水和流鼻涕雨天般淌出來。
2、代表感情
荷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唐初王勃《采蓮曲》中「牽花恰並蒂,折藕愛連絲」,便以並蒂蓮和藕絲持續,表明男女故事的`偷。蓮最合適作純真、美好愛情的代表,加上「藕」與「偶」楷音,藕斷絲相接,「並蒂蓮開」,都特別適合表明感情的綿綿不斷。
3、意比合和
蓮別稱荷,與「和」楷音。民俗吉祥如意畫,「和合二仙」,就是一人手上持荷,一人捧盒,以表合和。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持荷花為定性分析,代表其美貌並姓何,表明祥合好意頭。
4、表明廉潔
清蓮與「廉潔」楷音,大家便以荷花形容做官清正,一塵不染。如詩如畫清蓮和一隻鷺鷥構成的繪畫,名叫「一路廉潔」。
5、喻指吉祥如意
以荷花、海棠花、飛雁組成一幅圖,此謂「何(荷)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佛家的八寶吉祥如意,以荷花為先。以荷花和魚剪紙成圖貼到,此謂「連年有餘」,表明富裕多。
6、意味著純潔
荷花是純潔的意味著,也是佛家崇高潔靜的代表。荷花如仙離染,清理無暇,因此中華人民和眾多佛家信稈都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做為鼓勵自己潔身自愛的格言。荷花是友情的代表和特使。
7、代表清正
荷花花瓣鮮麗,芳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優雅。周敦頤之名作《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雅品性,將其視作清正、高尚的代表。荷花是花中品格高尚的花。代表著追求完美隨意、理想化、不會受到凡俗牽絆的單獨的獨立的日常生活。
四、荷花的傳說故事
荷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傳說故事一
荷花流傳是王母娘娘身旁的一個容貌婢女—玉姬的化身為。當時玉姬看到世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嫉妒,因而,動了凡心,在河神閨女的守候下偷出龍宮,趕到杭州市的西子湖畔。杭州西湖秀美的風景更使玉姬留戀來回,痴狂地在湖內玩耍,到天明也不捨得離去,王母娘娘了解後用荷花寶座把玉姬打進湖內,並讓她「打進污泥,永遠不可再登南天」。此後,天宮里少了一位容貌的婢女,而世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靈的花束—荷花。
傳說故事二
荷花婷婷玉立於隨風搖曳的田田菏葉間,放眼望去秀麗絕美。在中國,廣為流傳著很多有關荷花的迷人傳說故事。流傳元朝有一秀才,巧遇一素衣佳人的美少女,他把一個永嘉縣贈送給了美少女。一日,池塘邊有朵荷花開過,他靠近欣賞,發覺蓮房內有一永嘉縣,更是他贈給那女模的,大驚之中,他斷裂了那荷花,而那女模也就此後不見了。
傳說故事三
過去,千里洪湖水災諸行無常,生靈塗炭。一天,美麗的荷花姊妹駕著樣雲,趕往蟠桃盛會經過此處,但見黎民餓殍遍野的慘境,禁不住落淚,決然將胸口的珍珠手鏈撒了出來。蟠桃會上王母娘娘發覺他們胸口的真珠不見了,當了解原因後,將要荷花姊妹派到世間解救老百姓。倆位仙女臨凡後,一片汪洋的洪湖便變為荷花爭艷,魚躍鴨棲的江南水鄉。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2
荷花美術圖畫大全圖片3
『陸』 張大千有幾個弟子,都叫什麼
張大千弟子中,最有名氣的就是曹大鐵、謝伯子、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貞、劉力上、胡若思、慕凌飛、糜耕雲等人。其中,曹大鐵在張大千弟子中,是繪畫成就最為顯著的一位。
曹大鐵生於1916年,卒於2009年,因喜愛繪畫,便進入大風堂派,拜張善子和張大千為師。曹大鐵是大風堂早期的弟子,因有極高的繪畫天賦,很快就學到了張大千山水畫的精髓。
曹大鐵不僅擅長山水畫,還擅長花鳥、人物、工筆和寫意。曹大鐵曾作有《虞山林壑圖》長卷、《蓮塘圖》丈五匹巨幛、《湘君湘夫人圖》、《五虎圖》巨畫等作品,在繪畫歷史中有很高的品鑒價值。
中國現代著名畫家何海霞也是張大千弟子之一。1935年,何海霞進入大風堂派並拜張大千為師學習山水畫。何海霞進入大風堂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和張大千學習中,何海霞對山水畫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隨後,何海霞跟隨張大千去往四川寫生,這位何海霞繪畫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何海霞擅長山水畫和花卉畫,在作畫時,何海霞善於創新,他能將工筆和寫意融為一體,整幅畫卷渾厚而不失娟秀。何海霞代表作品有《陝北清秋》、《看山還看祖國山》等。
大畫家張大千的代表作《長江萬里圖》不同尋常之處:
1、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在我國地理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能畫長江者一定是有膽量之人,畢竟長江的氣勢是能夠氣吞山河的,如果畫功不足者,很可能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的。
2、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並不同於其他作者的,它的篇幅之大真可謂令人嘆為觀止,張大千的這幅畫並非常規之作,而是一副令人心生驚嘆之作,此畫作長度近二十餘米,整體氣勢恢宏,實在是上等的佳作。
3、張大千作此畫時,已到了他的人生晚年,他越發的思念家鄉,兼職他的畫作的技巧更加嫻熟,畫技更加高超,再加上思鄉之情的濃郁,三者合在一起,便成就了這幅《長江萬里圖》,在這幅圖中,張大千的破魔之畫風便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正是這三點,奠定了《長江萬里圖》的地位,將它的身價抬高數倍。也正是這幅圖,將張大千的思鄉、愛國之情抒發的令人感慨萬千。
(6)糜耕雲畫荷花擴展閱讀:
張大千,男,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里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張大千一生弟子上百,有主要影響的有:曹大鐵、謝伯子、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貞、劉力上、胡若思、慕凌飛、糜耕雲、梁樹年、汪德祖、吳青霞、厲國香、龍國屏、黃獨峰、王康樂、胡力、王永年等人,其中,曹大鐵是張大千弟子中繪畫水平最高的一個。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也拜張大千為師學畫。
張大千再傳弟子也相當多,比較有影響的是:白傳巨、曹公度、李柏林、陳沫吾、楊振升、楊震麟、葛茂柱、劉起伏、劉力群、何紀明、葛茂桐、孟慶利,吳嗣坤、聶振文、呂剛,姚丹萍、江洪泉、安雲霽、楊春蕾、張師曾,包偉東、趙凱等人。
1971年《可以橫絕峨嵋巔》(潑彩山水圖)
1973年《青城天下幽》潑彩山水圖
1979年《闊浦遙山系列》潑彩山水圖、《摩耶精舍外雙溪》潑彩山水圖、巨幅金箋《金碧潑彩紅荷花圖》
1981年《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潑彩山水圖
1982年《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春雲曉靄》潑彩山水圖、大風堂作潑彩山水圖、《水殿幽香荷花圖》、《水墨紅荷圖》等作品。